- 相關推薦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通用17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條件。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我也在自己的課堂上不斷地摸索著、嘗試著。《金色的草地》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課文,特別是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jié),真實生動,使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
我在教學《金色的草地》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兄弟倆在盡情玩耍的情景,深刻地體會童真童趣。我特意指導學生進行表演!艾F在我想給大家創(chuàng)設一次當演員的機會,高興嗎?”同學們頓時雀躍起來!笆紫葢撁鞔_,我們表演課本劇是不是為了痛快地玩一會兒?”同學們的頭搖得像撥浪鼓!拔覀儽硌轂榈氖亲哌M文中,更深入地體會人物的情感。要想當好演員,首先要記住臺詞……”于是我就讓學生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反復感知,使其對整個故事情節(jié)達到能復述的程度。然后讓學生討論兩個孩子的情感變化,讓學生認真地研讀“劇本”,探究“角色”,讓四個人小組合作,自主地選擇角色、進行排練,要求學生能投入劇本,進入角色,在表演的過程中,要融入自己的理解、情感。
三年級的孩子還有些好動,很難在課堂四十分里做到始終如一地專心聽講。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平和、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故意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玩的時機,給孩子一次玩的機會,也不失為一項好的舉措。當然,我們教師要把握好分寸,要讓孩子玩得其所,玩得有價值。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2
本篇課文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學生通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內容。我在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時首先以“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展開讀書讓學生知道:一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fā)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
在閱讀感悟第一件事中我指導學生進行表演。首先以多種形式讓學生把課文讀熟,然后讓學生揣摩兄弟兩人的心理、神態(tài),并據此設計相關的動作,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表演,學生能體會了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快樂。
在第二件事作的閱讀指導中我抓以下幾點展開理解感悟:
1、提問,“我”先發(fā)現了什么,又發(fā)現了什么;兩次發(fā)現有哪些不同,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2、抓住關鍵的字詞和句子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釣魚”這里為什么要強調“起得很早” 呢?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到因為過去沒有起這樣早,所以一直誤認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發(fā)現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這里有哪些含義呢?用上這個“并”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現在才這樣認為,并強調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捌压⒌'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說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
最后,引導學生通過感情朗讀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激發(fā)起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興趣。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3
教學金色的草地前,我認為課文簡單,充滿了童真童趣,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fā)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fā)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學生學習不有什么困難和問題,誰知在改作業(yè)的時候,我發(fā)現學生們仍然搞不清楚蒲公英變色的原因,在填空的時候亂填。由此我想到,課堂教學不能想當然,教師認為簡單的,學生未必這樣想,你眼中容易的問題,在學生眼中未必簡單,我們應當多一點寬容,多為學生著想,最好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在課堂上我能讓多一點的孩子說一說蒲公英變色的'原因,也許這問題就不會成為問題了!或者我將讀書這一環(huán)節(jié)恰當合理地運用,學生讀書能讀到位,這失誤也不會出現!另外,在本課學習第1--2自然段,了解蒲公英的特點,體會我和弟弟的歡樂心境并在朗讀中體現這一環(huán)節(jié),讀的效果不好,分析原因有:
第一,我周三午時上課,學生狀態(tài)不佳。
第二,問題的設計過于籠統(tǒng),應當從具體問題出發(fā),搭設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平臺,在對話中師生才能產生共鳴,學生才能有話說。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4
《金色的草地》一文寫了一個趣味的故事。我家窗前的草地上有許多蒲公英,每當它開放時,草地就變成了金黃色,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我和弟弟常為了尋找開心而揪掉這些蒲公英?墒且粋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蒲公英早晚是合攏的,僅有中午才張開黃色的花,草地所以而變成金色。自然是有生命的,從那時起,我們喜愛上了這種花,意識到草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文章抒發(fā)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課文雖以敘事為主,但蘊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
教學伊始,我運用課件的演示,引入情景。課文中描述蒲公英開放的時候,草地一片金黃,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草地到底有多美?由于距離孩子們的生活太遠,是他們想象不到的。于是,我借助電腦課件演示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一片片金色的草地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了這一情景,當孩子們親眼看到金色的草地時,不時發(fā)出驚訝聲、贊嘆聲:太美了!哇,好棒哦!之后讓他們在美的情境地烘托下,說說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并說說自我最想在草地上做什么?孩子們個個神情激動,躍躍欲試:我想在草地上打滾兒,睡覺。我想在草地上和爸爸、媽媽照相。我想和教師、同學們在草地上做游戲恰當地使用課件,不但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并且?guī)兔λ麄兒芎玫馗形蛄苏n文資料。既激發(fā)了孩子們想在草地上玩耍的沖動,又讓他們經過讀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到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歡樂。這種直觀手段的運用,激起了孩子們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當孩子們揮灑著他們的想象、活力時,我的心境燦爛無比,因為孩子們的歡樂就是我的歡樂!我想這就是竇桂梅教師說過的: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fā)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后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不僅僅能夠激發(fā)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他們的火花,并且能夠讓孩子揮灑想象和才情,體驗學習語文的歡樂。的真諦所在吧!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5
《金色的草地》一課的教學我主要抓住了作者講述的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讓學生經過讀、演來和生活實踐來理解難點詞語一本正經絨毛,讀作者和弟弟的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來體會出作者和弟弟玩得趣味。
第二件事情經過讓學生找出我的兩次發(fā)現,并找出兩次發(fā)現的不一樣之處,體會到了仔細觀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最終一段是總結,作者有感而發(fā),學生在讀完后能體會到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由于第三自然段的鋪墊講解,學生們能說出作者這樣說的的原因.
朗讀是語文外在的表現,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課堂中還應更注重讓學生想象畫面,經過抓住字詞的訓練讓學生到達有感情的朗讀。在生字教學的時候,我們不能單純的去教學生識字認字,而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把識字教學穿插在閱讀教學中。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6
在專家推門聽課的活動中,我講的是17課《金色的草地》的第一課時。我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要求學生認識本課的生字,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正確流利地讀課文,為第二課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做好鋪墊。
這篇課文的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只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相信孩子能在課堂上快樂的學習。通過布置的預習作業(yè),學生大體都能理解課文的內容。因此我在教學中作了課前準備,對蒲公英的生長特點及性質作了些查找。因為我們的周圍沒有蒲公英,孩子很少見到,在預習的時候要求孩子去問自己的爸爸媽媽,了解蒲公英。這個過程學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樂于完成。孩子們都知道蒲公英的花開放的時候是黃色的,也因此為學習課文內容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開始教學的時候,我利用課件出示一幅草地圖,問學生:“同學們都喜歡在草地上玩,你眼中的草地是怎樣的呢?你們喜歡在草地上玩些什么呢?”就這樣學生說了很多,在草地上玩了很多的游戲。我再出示蒲公英,孩子的興趣更濃了,我就給孩子介紹蒲公英,讓學生了解蒲公英,從而理解草地為什么從綠色變成了金色的。
在教學中,我很注重孩子的朗讀訓練,讓孩子在想象中朗讀。先開始學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再一次體會草地明明是綠色的,怎么變成金色的呢?通過朗讀課文,結合圖片觀察,說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從感受中體會文章中的感情,充分的朗讀課文。
通過王老師的評課指導,我覺得我在字詞的理解的方面還做的不足。王老師指出朗讀是語文外在的表現,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課堂中還應更注重讓學生想象畫面,通過抓住字詞的訓練讓學生達到有感情的朗讀。隨著新課改的實施,王老師還提出在生字教學的時候,我們不能單純的去教學生識字認字,而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把識字教學穿插在閱讀教學中。聽了王老師的話,我覺得受益匪淺啊!原來生字的教學還可以這樣做啊,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逐步改進。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的體會到,讀中體驗,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從而能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蘊涵的美。想象永遠是孩子們最樂意去做的,教師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就學來興趣盎然,教師就真正做到和孩子們同樂,教學相長。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7
《金色的草地》是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文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xiāng)下倆個小朋友的故事。課文主要講了兩件事:一是哥倆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二是“我”發(fā)現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文章以敘事為主,但蘊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
如何讓孩子體會大自然帶給人們的歡樂并進而理解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呢?我本來是這樣設計的:通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說說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當學生感受到草地的美時,讓學生讀讀演演文中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快樂。最后再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說說此時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樣一種情景?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和絨毛玩耍?
我以為這里需要花費更多的語言來引導呢,可是一說到草地上空的“白毛毛”,學生不由自主就想起了春天我們去后花園找柳絮的故事。課堂頓時活躍起來:“草地的上空飄滿了絨毛,隨風舞動,像是跟我們捉迷藏呢!”“絨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薄敖q毛一大團一大團的就像棉花糖,我真想吃一口!薄拔易プ×Γㄆ压ⅲ┹p輕搖,白絨毛就紛紛飛出來”……此時此刻,我輕輕一句問話“你能感受到兄弟倆的快樂,對嗎?”就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從本課教學的意外成功,我切實感受到學生的生活體驗在語文學習中占至關重要的位置。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8
《金色的草地》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xiāng)下的兩個小朋友的故事。課文先講兄弟倆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所做的游戲就是趁對方不備,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這種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游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兩個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
課文語言平實,資料也比較簡單。本組是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開始學習的第一組課文。本課的重點就是通過對資料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加對大自然的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那么在設計本課教學的時候,我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以朗讀為線,讀中想象為主要的教學策略,突出語文課的特點,引導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資料的`同時,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學生對草地、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并樂于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我首先創(chuàng)設情景,揭示課題,讓學生想象陽光普照,草地上將會是怎樣的美景呢?同學們閉上眼睛盡情的想想吧!有的說:“綠綠的草地一片生機,好象大綠毯!边有的說:“陽光一照,這綠毯還能發(fā)光,上面就象綠寶石一樣!蹦俏揖椭笠龑W生想象:“那陽光照到草地上呢?”學生說:“草地就象戴上了皇冠,就象穿上了黃燦燦、亮晶晶的衣裳。這時候草地就變成了金色的了!
學生通過讀課文,大體上理解課文資料,我就用“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情?”這個問題檢查學生讀課文的狀況。在指導學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時候,指導學生進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課文讀熟,然后讓學生揣摩兄弟倆的心理、神態(tài),并據此設計相關的動作,還能夠加進有關的對話,我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只要不脫離課文的原意,表演能夠不拘一格,能夠多樣化。通過表演,學生體會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金色的草地是蒲公英給草地帶來的新裝,因為有了蒲公英,草就有了神奇,美麗了,這是大自然美容師的功勞。怎樣讓學生走進草地盡情玩耍,找到發(fā)現的快樂呢?我抓住了教材的空白,給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以及生活實際,盡情去領悟草地的金色之美。而學生的精彩語言遠遠超過平常之語。真可謂“給學生多大的舞臺,學生就會給你多大的驚喜”。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的體會到,讀中體驗,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從而能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蘊涵的美。想象永遠是孩子們最樂意去做的,教師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就學來興趣盎然,教師就真正做到和孩子們同樂,教學相長。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9
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所以可以少或者不在突破疑難句、知識點上花費太多時間。同時,如果能讓學生做到一邊讀好一邊理解課文內容,就能完成釋疑解惑,并同時傳遞課文中的人文情感。所以讀好課文中幾處關鍵的句段,是本課的突破方法之一。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進行適當地引導和評價很重要。教師應該力求做到把握細節(jié)、語言規(guī)范,做到描述準確、到位。
比如“他假裝打呵欠似的也把蒲公英的茸毛朝我臉上吹”等長句子,充滿情趣,但又比較難讀。教師指導時,也要盡量使閱讀練習具體到細節(jié)。比如:不能只要求學生“三到”——眼到、心到、口到,我認為根據心理學的認知規(guī)律,這是有先后順序的。所以要教給學生讀書的細節(jié),教學生眼睛先看到文字,然后用心思考怎么讀,最后脫口而出。在實踐中這個過程很短暫,但是必須反復訓練,尤其是針對總不能把課文讀通順的中低年級的學生。學生只有在真正學會方法后,經常使用這些方法,才能讀好書。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耐心和愛心就顯然是最珍貴的。
又如:“讀清楚”、“仔細讀”、“讀出感情”這一類的語言太概括,學生難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執(zhí)行,對讀書的行為就沒有有效指導,所以應該避免使用。教師應該多教給學生:先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準確,再把詞和詞連接起來多讀幾遍,然后在適當的地方做停頓,最后要盡量表達出詞的意思,讀出音調的高低變化來。這其實就是把句子讀準確、通順、有感情的過程。也是教學語文工具性的最好體現。
如果工具性的步驟可以細細指導,那么本課的人文性則更多需要在授課細節(jié)中引導和滲透。如:對“我”開始觀察到的'和后來的新發(fā)現,進行前后態(tài)度的對比。通過讓學生體會“我”對蒲公英的情感變化,實現親近自然、和諧相處的審美教育。以“我”的榜樣力量感染學生,這是平常我們“說教”所達不到的。所以結尾的處理就顯得至關重要,并且可以錦上添花。所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讓學生談自己如何理解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也和我們一起起床”這句話所包含的情感,讓學生的心靈在交流中感悟、提升。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10
《金色的草地》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是蘇聯(lián)作家描寫的一個有趣故事。通過我和弟弟對蒲公英早晚變化地觀察,認識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文章抒發(fā)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理念出發(fā),加強課程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這一維度,教學中力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本質.根據本節(jié)課的課堂效果以及學生教師的綜合表現,特做如下反思:
俗話說:教無定法,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所以在教學設計之初,我就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可以讓學生耳目一新的情境渲染,蔚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綠茵茵的草地,旨在能吸引孩子的眼球,捕捉孩子興趣的著力點,讓學生快速地走進文本。語文課標中明確指出,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應人文性與工具性高度統(tǒng)一,所以我設計了不同形式的讀,讓讀貫穿在課堂的全過程。例如:指名讀段落、教師引讀、分角色讀、多人次品讀、默讀重點段落等,讓學生在每次讀的過程中都有收獲,如:掃清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品悟課文中所蘊含的感情,并且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讀得入情入境,和主人公一同走進草地,去感受在草地上玩耍時的那份快樂和歡愉,以及對草地由衷的`喜愛之情。揭示草地變化原因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堂的高潮部分,首先我讓學生帶著疑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邊找邊勾畫出草地變化的原因,最后請每組派代表到黑板上來,分別畫出早晨、中午、傍晚的草地及蒲公英的花開放和合攏時的情景,這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習的權利回歸給學生,同時我能積極創(chuàng)設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課堂學習氛圍,著力培養(yǎng)學生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學會認真細致的觀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是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必備的能力。通過本文作者仔細觀察而使自己有了新發(fā)現,作者抓住時間的變化,描寫了草地和蒲公英一天的變化,特別是對蒲公英花瓣的描寫更是形象,文章寫得很美,使學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時,又使學生真正懂得細致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前提,這樣就非常自然地激發(fā)學生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變化的興趣,去發(fā)現生活中的美。
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盡力做到尊重學生,我始終用我的微笑來感染著學生。不放過每一個可以鍛煉學生的機會,把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這樣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這節(jié)課我至始至終與學生進行積極地互動,一起學習,一起探索,一起去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同時我能根據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目標更容易實現,從而去體會那份成功的喜悅。
當然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比如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語言有些拖沓,還不夠精練。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過渡的還不夠自然,有拼湊的痕跡。而且我還應該針對三年級的學生適時進行默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默讀能力和習慣,讓學生在默讀中思考、感悟……
當然這節(jié)課仍存在著缺點和不足,但是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將會進行鍥而不舍的學習和實踐,期待著有一天,語文課能因為我而多姿多彩,我也能因為語文課而魅力無限。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11
《金色的草地》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xiāng)下的兩個小朋友的故事。課文描寫了俄羅斯鄉(xiāng)下的一對兄弟在一大片開滿蒲公英的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快樂成長的情景,表現了“我們”對這片草地樸實的愛,以及這片草地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快樂,體現了人與大自然之間和諧親密的關系,以及這種關系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樸實的樂趣。
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一條線,小作者講的兩件事。第一件事讓學生通過讀、演、體會出玩得有趣,在這里與作文相結合,讓學生體會作者又是怎么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和語言,把這么一件事描寫得有趣生動,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投入其中,在表演時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沒有激發(fā)出來,除了課文反映的情境,學生自行增加的不多。第二件事小作者的發(fā)現,學生通過讀兩次不同的發(fā)現,體會到了仔細觀察和思考的重要性,有的學生還提出大自然很奇妙,有很多趣事。
鼓勵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在小組中說說‘我’有什么新發(fā)現?有了新發(fā)現后,‘我們’有什么變化?”將集體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利用復述和小練習的形式使學生了解蒲公英在不同時間它的花瓣形狀、顏色都有所不同,滲透自然知識。通過讀第四、第五自然段,畫出印象深刻的詞句這一教學方法,向學生滲透閱讀學習方法,從而體會蒲公英的可愛。課文學到這里,學生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態(tài)度上的變化為什么這么大?因此可以再把課文第二段和第四第五段比較讀讀,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由于我和弟弟仔細觀察,發(fā)現了蒲公英的可愛之處,便不再隨意揪它,把蒲公英當成和他們一樣的小孩子。借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教育: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fā)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fā)現生活中的美。
最后一段是總結,有的學生說最后一段“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說明作者也和蒲公英之間發(fā)生了很多事,他們產生了感情,所以特別喜愛。有的學生說:“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說出了蒲公英的有趣,看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是進步了不少。
我上完這篇課文后仔細反思了這節(jié)課的 不足之處。在學習生字時,沒有幫助學生區(qū)別“瓣”和“辨”。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12
今天我執(zhí)教了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課《金色的草地》。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钡仍~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4、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這節(jié)課我采用了生本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先是課前三分鐘,然后通過學生熟悉的校園草地導入新課,然后結合課件品析課文,最后閱讀推薦《蒲公英的孩子》。從整體來看,這堂課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的吸收效果較好,有幾個閃光點,但是細細品析這堂課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
優(yōu)點:
1、這堂利用學生熟悉的草坪,采用填空方式的草坪導入新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2、草地會變色是因為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張開時草地就是金黃色的,合攏時草地就是綠色的。為了讓學生真正的理解草地變色我采用的讓學生做動作的方式,一邊做動作一邊讀句子,讓學生從內心知道草地變色的'原因。
不足之處:
1、由于三年級的語文比二年級的要求更細致了一些,尤其是對句子的理解和運用,所以在學習本節(jié)課中的重點句子時教師引導的不是很到位,學生學的也有點費勁。
2、對“一本正經”一次的理解采用的演一演的方式,但是演的不好,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
3、自己的課堂語言不夠簡潔,甚至是有口頭語言,影響課堂效果等。
總之本課下來之后,通過老師們的評課和自己反思讓我找到了很多不足之處,我要在以后的教學中認真?zhèn)湔n,爭取讓自己的每一堂課都達到最高效果。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13
《金色的草地》講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家門前的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快樂。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蒲公英的花瓣會合攏、張開,長滿蒲公英的草地也隨之變色!岸嗝纯蓯鄣牟莸!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課文的語言清新活潑,比喻生動形象,充滿童趣。蒲公英又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植物,給孩子們增添了許多樂趣。
在老師好聲音結束后,開始了今天的課堂。出示圖片,讓同學們說一說平常草地的顏色,再引入本課課題——金色的草地。從本文講的兩件事依次入手。一是兩兄弟玩耍,而是發(fā)現草地變色及原因。
首先是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里面充滿了哥倆的對話和他們有趣的神情、動作。“裝著一本正經”“使勁一吹”“假裝打哈欠”等重點短語體會互相吹絨毛的有趣。在熟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再鼓勵幾個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拘一格地朗讀一下課文當中的這段內容。讀出歡樂活潑好動的感覺。讓學生在朗讀和表演中,學習變得有樂趣。
教學本課,小男孩發(fā)現草地變色,是最為神奇的`部分,也是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好教材。教學時,由于三年級學生缺乏細致觀察,對于蒲公英的花瓣缺乏了解,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明白草地變色的原因,我讓學生用自己的手演示蒲公英開放的情景,并讓學生美讀“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這一句再用課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綠色草地的對比圖,同時,讓學生做課后填空練習。這樣在欣賞對比讀的過程中,學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奧妙,從而感受發(fā)現的樂趣。
同行老師們對于我而言是亦師亦友,他們認真地聽課、記筆記,能夠給予我許多中肯的意見,非常感謝!
講課完成以后,三級部語文老師們在一起進行評課,各抒己見。好的教學靈感總是會在激烈的討論爭辯中迸發(fā)。
通過本次評課,我收獲了很多。評課結束以后,各位老師也給我提出了一些寶貴的意見,比如:要重點把握好課文的重點,有層次的進行引導;要重視課文的朗讀指導,這些意見都讓我非常受用。我深知自己在教學經驗方面的不足。通過本次開課,我也進行了反思:課堂中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設計很少有趣味性、挑戰(zhàn)性,不能激發(fā)大部分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 以后我將不斷學習,不斷改進。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14
本次教學圍繞《金色的草地》第二課時展開,教學目標為: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
2、知道草地會變色以及草地變色的原因,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
3、感受課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增強孩子們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在本次教學中,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有:
教學內容豐富充實,在第一段的教學中滲透了抓詞理解句子的學習方法,通過抓住“一大片”“長滿”“盛開”這幾個詞語,讓學生感受到草地非常的大,草地上的蒲公英很多,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畫面的想象,并且結合語文園地一中如何通過朗讀更好地表達句子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第一次場景。
在理解“一本正經”這個詞語時,通過讓學生表演來理解,學生也都體會到了“一本正經”是形容嚴肅認真的樣子。在理解“引人注目”時,由于這個詞語我們之前已經有接觸過,所以我先引導學生自己表達這個詞語的意思,然后借助上公開課這個情景,問學生:“你覺得此時在這里誰最引人注目?”請學生答,學生會說:“老師最引人注目!蔽医又穯枺骸按藭r你起來回答問題,你也顯得格外……”生齊答:“引人注目!睂⒃~語的理解融入到當時當下的情境中,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記憶。
在教學第三段草地怎樣變色和草地變色的`原因時,沒有采用先講后做練習的方法,而是采用了讓學生先做練習,后再講評的方法。目的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成就感。當學生完成練習之后,我再追根溯源學生的答案是從文中哪里找出來的,再去分析原文句子。在讓學生體會作者的細致觀察時,我牢牢抓住看見草地變色是第一次發(fā)現,找到草地變色的原因是作者仔細觀察后的第二次發(fā)現。
并讓學生通過比較“看見”和“仔細觀察”這兩個詞語的不同來比較兩次發(fā)現的不同。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仔細觀察是用心、細心、耐心、長時間地去看。在兩次發(fā)現之間作者用了一個句子來連接,“這是為什么呢?”這個句子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既是作者在寫法上采用了過渡句,同時也代表作者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在進行思考。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作者因為一次無意的“看見”,沒有看過就走過,而是進行了“思考”,進行“思考”后,也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又一次真真切切地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
最后在拓展練習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在大自然中變化的事物進行仔細觀察,并將自己的觀察過程和觀察所得仿照課文第三段的樣子寫成一段話。既讓學生體會學習了作者的仔細觀察,也讓學生模仿學習了作者的寫作手法。
在本次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
在課文第二段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抓住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時的表情和動作來進行表演,在四人小組的合作表演中,有一部分同學并沒有參與進來,也許是因為在平時課堂中這樣的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和表演訓練都比較少,導致部分學生無所適從。
在課堂一開始的時候,感覺學生沒有太進入狀態(tài),一個最簡單的問題請了好幾個孩子才回答出來,孩子們的膽量和表現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在提問的過程中,有些問題比較難,我直接請了幾個語文基礎較好的孩子回答,沒有做進一步的引導,怕課堂時間不夠。如果在開場的前半部分孩子們的狀態(tài)比較好的話,我想后半部分的提問和回答可能會更精彩。
這次教學一共經歷了四次試講,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收獲和成長了不少,感覺自己慢慢地開始有了掌握課堂的節(jié)奏感和把握教材的細致感。對于我來說,這也要算作是一次小小的蛻變了。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15
《金色的草地》是蘇聯(lián)作家描寫的一個有趣的故事。通過我和弟弟對蒲公英早晚變化的觀察,認識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文章抒發(fā)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在學習課文第3、4、5自然段時,我鼓勵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在小組中說說‘我’有什么新發(fā)現?有了新發(fā)現后,‘我們’有什么變化?”將集體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利用復述和小練習的形式使學生了解蒲公英在不同時間它的花瓣顏色、形狀都有所不同,滲透自然知識。通過讀第4、5自然段,劃出印象深刻的詞句這一教學方法,向學生滲透閱讀學習方法,從而體會蒲公英的可愛。課文學到這里,學生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態(tài)度上的變化為什么這么大,因此可以再把課文第2自然段和第4、5自然段比較讀一讀,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由于“我”和弟弟的仔細觀察,發(fā)現了蒲公英的可愛之處,便不再隨意揪它,把蒲公英當成和他們一樣的小孩子。借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教育: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fā)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fā)現生活中的美。
另外,我覺得比較慶幸的是,在學生質疑這塊上,我完成了原定的教學任務,學生抓住了課文的重點、難點來提問,都說到點子上去了。這是難能可貴的.一點。但也存在著欠缺之處:學生對于抓關鍵詞學習,能力不是很強,而且我本人在這方面的意識也是比較薄弱的。
反思其中的原因,我想,一方面,學生從低段到中段,還沒有這方面的感覺,而且語文課的教學形式與低段的教學形式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我本人第一次接觸中段教學,因而有時也有點措手不及。
針對問題,我初步擬定了以下改進措施:
1、先從自身開始:自己在聽課時,有意識地去體會其他老師,她們是如何處理這種問題的。同時在備課中,也及時更正自己的備課思路,將反應文章中心的地方著重地、多形式的變化指導進行一些預設。
2、課堂教學中,根據自己的預設,有一定目的性的進行教學引導。再配以一定的激勵措施,慢慢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和素養(yǎng)。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16
作為一個新任教師,對教學和學生的情況都了解的不夠深刻,尤其是對于教材的把握,于我而言也是最困難的。在上一次的教學過程中由于不能充分的把握好三年級學生的學情,造成我給孩子們講課內容有些偏難,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講課的內容涉及較深。這是需要自己反思的地方。
上節(jié)課我講的是語文金色的草地,我分配了兩課時,第一課時,領著孩子認識生字詞,主要以讀為主,主要是開火車讀,指名讀,在讀的過程中,糾正一些孩子的錯音,以及易出錯的字音字形,讓他們加以區(qū)分!我認為第一節(jié)課還是很不錯的,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了。我滿心歡喜的以為我和孩子的適應期結束了,他們終于慢慢適應了我的教學方式了。
正當我歡喜的準備第二課時的時候,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我卻怎么也調動不起來,我設置的問題,孩子們回答的更加是爐頭不對馬嘴,我開始有些慌亂了,放慢課堂進程,我試著開始引導他們說出我想要的答案。平日里愛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們的手也放下了,不愛回答問題的手,更加是罕見。整個課堂回答問題的來來回回就是那么幾個同學,我試著給舉過手的同學一些暗示,給其他么沒有回答過問題的學生一個機會。但是這樣的方式也似乎并不奏效。就這樣,這節(jié)課變成了我?guī)ьI著少部分同學的'學習。我很困惑,為什么平日里愛回答,愛舉手的孩子們都啞口不言了呢?
課下我請教了老教師,后來才發(fā)現,我太想給孩子講明白,所以在自己的語文書上標注的滿滿的,希望自己每一個句子都能夠分析到,讓孩子們體會大自然的美,以及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歡樂!就是因為自己希望孩子能夠明白,能夠聽懂所以講的太多了,設計的題目也忽視了三年級孩子的情況,雖然他們掛著三年級的牌子,但是實質還是一個二年級的孩子,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學情分析。包括老教師帶領我認真閱讀了語文課程標準,發(fā)現三年級的孩子還是以讀為主,能簡單做到不指讀,學會默讀就可以,但是我卻直接讓他們開始默讀課文,這樣無無疑對剛上三年級的孩子太難了!
所以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我自己要做的首先要緊扣教學目標,其次降低講課的難度,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加不能以成年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們!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填空式的教學方式,讓孩子自己試著在文中找一找,最后填一填。既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又可以激發(fā)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最后在表揚方面一定要具體到某一個具體的事情,例如聲音洪亮,讀得認真,流暢,聽得很認真,等一些啟發(fā)性較強并且具體的表揚,讓孩子明白,你是在關注他們每一個人的!
最后希望自己可以快速成長起來!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17
這篇課文充滿童趣,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特別適合孩子的口味。在寫作特色上,描寫細致生動,抓住了時間的變化,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語句優(yōu)美。加上課件動畫,很快調動了孩子們積極性。
課前,我讓學生對蒲公英的生長特點及性質作了些查找。特別是我們農村孩子對蒲公英的認識并不陌生,這個過程學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樂于完成。孩子們都知道蒲公英可以做藥,味苦,可以清熱解毒。學生算是對蒲公英有了許多了解。
課文的第四段,寫了蒲公英早中晚的變化。在教學設計時,我編了一個童話:老師扮演去草地賞花的人,學生們扮演們一棵棵小蒲公英。早上,當我來到這片草地時,讓學生用兩個攥著拳頭的小手,支起來,手腕合在一起,做出合攏的樣子,中午我路過草地時竟然驚奇地發(fā)現蒲公英開了,這是學生合攏的.兩只小手輕輕伸開,然后揮動著身體與頭部,就像一朵隨風飄動的金色蒲公英!傍晚時,孩子們舉著的小手慢慢合攏。然后各小組挑選賞花人與扮演花朵的人,反復演練。但在教學時,由于時間安排不妥當,最精彩的這部分沒有展演到位。感覺有點遺憾。好在孩子們聰明,總體效果還不錯。
最后,我問學生有什么收獲?學生說“作者認真思考,仔細觀察的習慣值得我們學習”。還有的說“只要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這個世界很美很美”。
是呀,生活中從不缺少美,只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讓我們從此都做個有心人,用心生活,感受美好!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08-16
語文《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04-07
《金色的草地》語文教學反思07-17
三年級語文上冊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09-17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09-02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08-11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08-12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09-04
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07-01
金色的草地的教學反思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