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時間:2022-10-24 13:11:38 教案 我要投稿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通用1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通用17篇)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是認識表內(nèi)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這是學習除法計算的開始,是今后學習表內(nèi)除法(二)以及學習多位數(shù)除法的基礎(chǔ)。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利用乘法口訣口算表內(nèi)乘法的基礎(chǔ)上進行學習的。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chǔ)上的,在生活中小學生有分物品的經(jīng)歷,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實踐經(jīng)驗。為此,教學時要借助教材設(shè)計,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qū)W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機會。單元主題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熟悉的具體情境參觀科技園的準備活動。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樣多的生活實例,通過直觀操作展示了除法在應(yīng)用時的兩種實際操作的方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解決問題的情境,讓學生了解知識來源于生活,消除學生因為第一次接觸除法而產(chǎn)生的陌生感,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數(shù)學思考:使學生在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獲得使用數(shù)學的成功經(jīng)驗,逐步形成用數(shù)學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3.問題解決: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guān)系。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除法的含義,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五課時

          除法初步認識練習課

          教學目標:

          鞏固除法的含義,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稱。為后面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打基礎(chǔ)。

          教學過程:

          一、完成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第7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講評。

          (1)6除以3等于2。 63=2 (復習除法的讀法)

          (2)被除數(shù)是15,除數(shù)是3,商是5。 153=5 (復習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 (復習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4)9個蘋果,每3個一份,分成了3份。 93=3 (復習把二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第8題。

          看圖寫算式。呈現(xiàn)給學生實物圖,請學生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練習時,先借助畫面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再讓學生根據(jù)實物圖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讓學生展示自己寫出的算式,說一說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自然滲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書第22頁練習四第9題。

          一部分的同學拿口訣,一部分的同學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學讀算式,然后問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訣的同學就說你的朋友在這里。也可交換著玩。

          四、完成教科書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全班講評。重點要問學生為什么這樣列式?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246~125頁乘法與除法、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并完成練習二十三第1~4題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經(jīng)歷對本學期所學知識回顧、梳理的過程,初步學會和復習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自覺所學知識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理解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算理,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程度和正確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體會估算的實際意義,養(yǎng)成估算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鞏固分數(shù)的意義,熟練地讀寫分數(shù),會用分數(shù)表示實際操作結(jié)果,能熟練地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重點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

          教學難點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回憶梳理本學期學習的內(nèi)容

         。1)出示教科書第126頁主題圖,學生看圖,說說他們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們一樣,回顧一下本學期的學習內(nèi)容和自己的學習情況嗎?

         。3)小組討論:四人小組議一議本冊書包含哪些知識?在討論的基礎(chǔ)上,將小組的共同意見寫在卡片上。

          教師巡視,關(guān)注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梳理知識。

         。4)小組匯報

          出示小組匯報要求:

         、僬埲w同學認真傾聽每一位小組代表的發(fā)言。

          ②請各小組記錄員邊聽邊用筆將其他小組與你們小組相同的地方勾畫出來。

          ③勾畫完之后,請各小組發(fā)言的代表對前面同學的發(fā)言只作補充,不作重復匯報。

          二、復習乘法與除法

          1.復習口算

          先以口算比賽的形式完成教科書第126頁第1題,補充以下口算題。

          80÷8=×5=4×25=65÷8=

          指名匯報,并分別說說是怎樣算的。

          2.復習筆算

          (1)問:用豎式計算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時要注意什么?

          (2)學生獨立計算教科書第126頁第2題,教師巡視,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進行指導。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結(jié)合題目說一說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重點讓學生說一說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如:304×5=

          3.復習估算

          (1)學生先談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應(yīng)用過估算,是怎樣用的?

          (2)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7頁乘法與除法的第3題,同桌再相互說說自己是怎樣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說出估算方法,如果學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給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進行估算。

          三、復習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1.認識分數(shù)

          (1)學生先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7頁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第1題。

          (2)指名口答填寫結(jié)果,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填。通過交流進一步強調(diào)平均分。

          2.簡單的同分母加減法

          (1)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7頁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第2題。

          (2)全班交流,匯報結(jié)果時,結(jié)合分數(shù)的意義讓學生說一說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全課

          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nèi)容?是怎樣進行和復習的?你有什么收獲?

          五、練習:完成練習二十三第1,2,3,4題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14頁例5,練習三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shè)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shè)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設(shè)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yīng)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chǔ)。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shè)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設(shè)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鞏固應(yīng)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jié)。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三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題:寫出除法算式。

          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對照算式畫圖。

          【設(shè)計意圖】:設(shè)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jié)。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13頁,例4,練習三第1、2、3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溫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

          3、讓學生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

          情景圖等。

          教學過程:

          一、設(shè)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情景圖。

          2、提出問題:大熊貓想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應(yīng)放幾支?

          請小朋友想一想。

          3、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1)指名請學生上臺演示。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兩支兩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里放()支竹筍。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設(shè)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設(shè)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yīng)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引入除法運算奠定基礎(chǔ)。

          二、學習新知

          1、引入除法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大熊貓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

          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

          揭示課題。除法

          問: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三支,每盤放得同樣多,是

          平均分嗎?

          像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2、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1)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2)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3)解決熊貓分竹筍的算式寫法。12÷4=3,讀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

          讓學生吧12支竹筍分別平均分成兩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寫出除法

          算式,再讀一讀。

          【設(shè)計意圖】:在引導學生靈活應(yīng)用平均分的基礎(chǔ)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參與“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做中學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操作進一步感受解決問題的過程,領(lǐng)悟除法意義。

          三、鞏固應(yīng)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3頁的“做一做”

          (1)自己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jié)。

          2、挑戰(zhàn)園地:

         。1)第一關(guān)(練習三第1題):“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請6名學生來抽卡,誰抽到哪一張就讀哪一張,讀

          得對的老師獎勵聰明星。

         。2)第二關(guān)(練習三第2題)“小幫手”。

          學生動手擺學具并填寫算式,教師巡視。

          (3)第三關(guān)(練習三第3題)“分西瓜”。

          學生先獨立思考并解決,然后交流。

          【設(shè)計意圖】:結(jié)合學生追求快樂的天性,好勝的心理,設(shè)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并運用獎勵措施,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jié)。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東西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讓學生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物品幾種的不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感知“平均分 ”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幾種的不同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法:

          實踐探索法和演繹概括法等教學法 ,在加強直觀教學的同時,注意從具體到抽象層層升華,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感知“平均分”

          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點。

          師:二(1)班準備明天參觀科技園,看,他們正在忙什么呢?課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

          引導學生把看到的說給小組同學聽。

          各小組匯報。

          讓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同學們正在為明天的出行做準備。看,他們正在分食物呢!

          這么多分法中,哪種最特別?(分糖果的最特別,每份都一樣,每份都是4顆。)

          2、教學例1,引入“平均分”。

         。1)動手實踐,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師:每組選一個代表,把你們組的糖果數(shù)量以及是怎么分的匯報給大家。

          小組1:我們組有6顆糖果,我給他倆都是1顆,我4顆。

          小組2:我們組有6顆糖果,分給3個同學,每個人都有2顆。

          小組3:我們組有6顆糖果,分給3個同學,每份各是1顆,2顆、3顆。

          ……

         。2)教師追問:這么多種分法中,哪種最公平、公正?

          ①小組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怎樣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樣多。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2顆。小組推選代表到臺前展示分配方案。

         、谟^察:從糖果分成3份,每份右2顆,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份的數(shù)量同樣多。)

          出示小精靈的話,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3、鞏固“平均分”的含義。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頁“做一做”第1、2題。徐盛自主完成,集體訂正。

          二、互動新授,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1、教學例2,課件出示教材的情境圖。

          師:要把18個桔子平均分成6份,你知道可以怎樣分嗎?

          讓學生分組討論,拿出準備好的學具,用學具代替桔子,同桌合作分一分。

          2、動手操作,展示平均分的分法。

          學生分,教師參與學生之中,最后匯報并展示不同的分法。

          學生匯報,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有:

          分法1:一個一個地平均分在6個盤子里,每盤分3個。

          分法2:先拿2個放在一個盤子里,再拿2個放在第2個盤子里,再拿2個放在第3個盤子里……還剩6個,每個盤子里再放一個。

          分法3:還可以每次拿3個放在一個盤子里,再拿3個放在另一個盤子里,依次類推。

          第三種分法分得很快,能說說你們是怎樣想的嗎?

          學生可能會說是根據(jù)三六十八,就知道每個盤子里應(yīng)放3個;也可能是想到乘法算式3×6=18,一個盤子里就是3個;或者用除法,18除以6等于3,一個盤子里就是3個……

          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合理,均應(yīng)給予肯定。

          3、再次操作,強化平均分。

          師:如果把這18個桔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你還會分嗎?

          學生分組動手操作,展示分法時要讓學生說一說分法,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師:如果把這18個桔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又是幾個呢?

          學生分組動手操作,展示分法時要讓學生說一說分法,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三、鞏固拓展,解決生活問題。

          1、聯(lián)系實際,練習體驗。

          (1)出示題目: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法,然后借助學具擺一擺。最后教師根據(jù)學生代表的匯報進行展示。

         。2)把題目改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盒?”

          讓學生說一說,題目中有哪些變化(“2份”改成“5份”),學生獨立完成,鼓勵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并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把題目改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幾盒?”

          學生在組內(nèi)自由分。

          教師小結(jié):把10盒酸奶平均分,雖然分的份數(shù)不一樣,但都是把每份分得同樣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2、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練習二”的第1題。

          提問:把8根火腿腸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強調(diào)平均分),下面有三種分法,哪種分法對?

          學生判斷,交流反饋:分法1不是平均分,分法2是對的,分法3是平均分,但不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是錯的。

          (2)完成教材“練習二”的第2題。

          提問:一共有幾個貼紙?平均貼在3條線上,是指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每條線上應(yīng)貼幾個?

          嘗試解決,并畫一畫。

          四、課堂小結(jié)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jié):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現(xiàn)象都是平均分。希望大家能注意觀察,把你發(fā)現(xiàn)的平均分現(xiàn)象匯報給同學、老師和你的父母、朋友。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溫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

          3、讓學生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談話,出示情景圖。

          2、提出問題:大熊貓想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應(yīng)放幾支?請小朋友想一想。

          3、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1)指名請學生上臺演示。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兩支兩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里放(3)支竹筍。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大熊貓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

          揭示課題:除法

          二、民主導學

          1、任務(wù)呈現(xiàn)

          問: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三支,是平均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像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每人獨立在練習本上寫一寫除字,然后組內(nèi)互查,幫助寫錯的訂正。

          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放(3)支竹筍。可以用算式12÷4=3表示,讀作:12除以4等于3。你能結(jié)合題目說一說12、4、3各自代表的含義嗎?

          小組內(nèi)互相讀一讀12÷4=3。

          2、自主學習

          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

          3、展示交流

          生:我們小組來匯報:12代表12支竹筍,4代表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3代表每盤放3個

          師:那12個蘋果,平均分成4盤,每盤三個,用算式怎么表示?12根小棒呢?由此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生:算式都是12÷4=3。我發(fā)現(xiàn):把12個東西平均分成4份,每份3個都用算式12÷4=3表示。

          師:那15÷5=3表示什么含義呢?

          師:你能編一個用12÷4=3計算的題嗎?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第四冊P18-19例4、例5及P20練習四(2、3、4、)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演示:(情境圖)8個小朋友,在春天在哪里?的歌聲中,踏青尋找春天來了。在一片竹林中,小朋友看到熊貓媽媽帶著小熊貓挖竹筍,小熊貓請小朋友到家做客。

          2、小熊貓挖了12個竹筍,想把這些竹筍平均送給鄰居的王奶奶和它的三個小伙伴。每人送給幾個?

          師: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貓解決這個問題嗎?

          出示: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個。

          二、分一分,認識除法、除法算式。

          1、師:請你們用△替代竹筍,用小棒代替盤子動手分一分。

          學生動手操作。

          師:請告訴小熊貓:該怎樣分?分得的結(jié)果,每盤應(yīng)放幾個呢?

          學生說一說分的方法、過程。

          2、數(shù)學王國小精靈:你們真能干!

          想一想:剛才這一平均分的過程,這樣的問題能不能也用一種方法來計算?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12、4、3表示的意思,你會列式表示嗎?

          ①讓學生說一說,議一議,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引導,引出除法,列出除法算式。

          124=3/*

          除號(表示平均分)

          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趯φ掌骄值倪^程,在小組中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3、操作:P18做一做

          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結(jié)果。

          ①師:你知道嗎?有多少塊餅干要分?要怎樣平均分?(明確:要把18平均分成3份、2份、6份。)

          學生用長方形分一分,再填寫算式。

         、诮涣饔懻摚

          你是怎樣分的?分的結(jié)果呢?

          算式怎樣寫,除號和等號后面的數(shù)是怎樣填出來的?

          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小結(jié):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每份一樣多,這個過程和結(jié)果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三、解決熊貓媽媽的問題,進一步認識除法的含義。

          1、師:熊媽媽請小朋友幫助解決什么問題呢?

          出示:把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盤。

          師:想一想,熊媽媽要分的總數(shù)是多少?

          按什么要求來分?該怎樣分?

          學生動手操作后,說說自己是怎樣分的。

          2、思考交流:

          師:你會用算式來表示分的過程嗎?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為什么這個問題也用除法來表示?(熊媽媽的問題也是平均分,所以用除法來計算。)

          3、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賻煟撼ㄋ闶街械娜齻數(shù),能給它們起個名字嗎?(看書,對照算式說說。)

          ②想想平均分的過程,說說被除數(shù)20,除數(shù)4、商5分別表示什么。

          4、操作鞏固。P19做一做(1)

          分一分,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侏毩⑼瓿。

         、诮涣鳎悍值慕Y(jié)果和算式的寫法。

         、圩x一讀,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3、思考討論:

          師:想想說說,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因為他們都是把一些物體,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

          四、做游戲。(課件演示:8個小朋友在樹林中采集活動)

          小朋友告別了小熊貓,來到樹林里采集,將采集到的東西進行平均分。

         。1)藍藍采了16個草莓,要平均分給大家,如果每個小朋友分4個,夠分嗎?(在p21第六題的圖上圈一圈,再列算式。)

          (2)東東、小立和玲玲捉到15只蝴蝶,用這些蝴蝶做成標本,每5只做成一版,可以做成幾版?(在p21第六題的圖上圈一圈,再列算式。)

          (3)小云和小麗把采來的18朵花扎成3把,平均每把有幾朵?

         。4)我們平均分成2組做游戲,每組幾個人?

          五、課堂練習。

          P20第2、3、4題。

          獨立練習,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

          六、總結(jié)。

          師:小朋友,今天,你們有哪些收獲?

          [課后小結(jié)]

          重視操作,豐富表象,形成概念。在教學中陳老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實際操作,引導學生在分東西的實例中理解除法的意義,這樣的設(shè)計既注意了學生知識形成的過程,又能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觀察、操作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除法是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nèi)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chǔ),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顯得尤為重要。

          教材在編排時從分東西引入,通過分東西使學生初步領(lǐng)會除法的實際意義。例1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些實物,借助同樣多,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例2使學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過程,直觀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讀、寫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義。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練習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實際操作題,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分一分、連一連,再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說說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平均分”的過程清楚、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

          2、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義;

          3、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對除法的濃厚興趣;

          5、教育學生熱情待人。

          重點:通過實際分東西,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

          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三、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設(shè)計的指導思想

          1、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大認知規(guī)律;

          2、課堂上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實現(xiàn)三為目標;

          3、立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4、教學過程中,注意創(chuàng)設(shè)情境和氛圍。

          (二)、教學設(shè)計的幾個層次

          1、由同樣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安排了兩次實踐操作,一是把8張數(shù)字卡片隨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張數(shù)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樣多。通過第一次動手操作由學生的匯報引出“同樣多”,通過第二次動手操作和教師的提問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導操作

          在教師講完故事后,讓學生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幾個,就用剛學的“平均分”來指導學生動手操作。

          3、解決如何“平均分”

          上一實踐只是讓學生嘗試著平均分,并沒有告訴學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學生操作之后,觀看老馬分的過程,在模仿老馬的分法進行分,最后請一個學生上臺展示,幫助學生解決了平均分。

          4、把“平均分這一生活常識抽象成除法算式

          解決了“平均分”之后,教師指出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可以用除法來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5、結(jié)合除法算式教學除法算式的讀法和意義。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9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P59~60例1、做一做及練習十四第1、2題。

          【教材分析】

          這個內(nèi)容是表內(nèi)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是在表內(nèi)除法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注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結(jié)合具體情境,選擇數(shù)目小,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例題,配以實物圖,讓學生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學情分析】

          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在學生已學過表內(nèi)乘除法的基礎(chǔ)上學習的。學生在前一階段剛學會表內(nèi)除法,已經(jīng)接觸過許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級學生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轉(zhuǎn)變,就要借助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去實驗,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時,應(yīng)該根據(jù)知識的系統(tǒng)性以及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使學生通過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數(shù)學活動獲取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jīng)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xiàn)象抽象為有余數(shù)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shù)。

          數(shù)學思考:通過操作、觀察、對比等活動,使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在分物時存在著分不完有剩余的情況,借此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初步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問題解決: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加強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據(jù)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shù)。

          情感態(tài)度: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抽象為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難點】

          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口算下面各題

          12÷2 18÷6 9÷1 48÷8 20÷5 2÷2

          21÷3 56÷7 54÷4 14÷7 6÷2 7÷2

          2、揭示課題: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初步感受

          1、教學例1復習表內(nèi)除法的含義:

         。1)(課件出示草莓)這是什么?一共有幾個?每2個擺一盤,你能擺幾盤?用學具擺得試一試。(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余嗎? (可以擺3盤,正好擺完,沒有剩余)

          (3)(課件演示分草莓)這是平均分的問題,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4)學生匯報,形成板書:6÷2=3(盤)請你再說說這個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xiàn)有剩余的情況。 如果不是6顆草莓,是7顆呢?再動手擺一擺,每2個擺一盤,看看能擺幾盤?(學生動手操作) 討論交流:再擺的過程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師:剩下的還能再平均分嗎?(不能,只剩一個不夠分。)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余的方法。 (課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小組內(nèi)思考、討論) 出示學生的表示方法,比較各種表示方法。

          小結(jié):在數(shù)學上可以這樣表示:7÷2=3(盤)……1(個) 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jié):這個算式表示7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3盤,還剩下1個草莓。省略號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個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余數(shù)。余數(shù)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

         。3)比較歸納,完善認知結(jié)構(gòu)。 (課件出示兩次分草莓的過程和算式)今天我們分了兩次草莓,這兩次分草莓的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觀察比較6÷2=3(盤)和7÷2=3(盤)……1(個)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余,另一種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不夠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數(shù)。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P60“做一做”1、2:

          1、學生獨立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題。

          反饋交流:17÷2=8(組)……1(個) 23÷3=7(組)……2(個)

          說說這兩道算式商和余數(shù)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題。 先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然后根據(jù)擺的結(jié)果填空。 展示個別學生的填空情況,說說每道題中的商和余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強調(diào)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

          3、課件出示P59情境圖。觀察動畫,引出活動:這些同學在做什么?

          拿出11根小棒自己擺。

          四、課堂小結(jié)、作業(yè):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對自己和他們有什么評價?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作業(yè):練習十四第1、2題。

          【板書設(shè)計】 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

          6÷2=3(盤) 7÷2=3(盤)……1(個)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10

          教學內(nèi)容:

          P1例1、P2例2口算乘法

          教學要求:

          掌握口算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的方法;并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學手段:

          幻燈片、小棒、口算卡等及操作。

          教學過程:

          一、知識鋪墊:

          1、表內(nèi)乘法口訣(可用口算卡進行)。

          2、50是幾個十?700是幾個百?

          3、8個十是多少?24個十呢?24個百呢?

          4、5個2是多少?

          二、新課教學:

          1、P1例1

         。1)引導學生擺小棒:每堆擺兩捆(每捆10根),擺3堆。

         。2)啟發(fā)學生議論: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

          用加法算:20+20+20=60

          用乘法算:20X3=60

         。3)引導學生看實物,理解算20X3的思維過程:3個2是6,3個2捆(2個十)是6捆(6個十),6捆就是60根,即3個20是60。結(jié)果與加法相同。

          2、小結(jié):求3個20是多少,可用乘法計算。口算20*3這樣想:

          2個十*3=6個十=60

          3、P2例2

         。1)顯示例2幻燈片,讓學生觀察后掌握其數(shù)量關(guān)系。每堆有300塊小木塊,一共有4堆。

         。2)讓學生直接用乘法式子求出一共有多少塊。

          (3)讓學生口算結(jié)果,并說出怎樣想。

         。4)小結(jié):求4個300是多少,用300X4計算。這樣想:

          3個百*4=12個百=1200

          三、練習設(shè)計:

          1、P1“做一做”。

          2、P2“做一做”。

          四、作業(yè):

          1、復習P1例1 、P2例2。

          2、P4第1、2題。

          3、小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是怎樣建構(gòu)的

          兒童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決定了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需要觸類旁通,而小學這一階段學生的知識儲備處于匱乏階段。

          對任何知識他們都處于一種認知淺層,老師應(yīng)如何使他們對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呢?通過對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的解讀,發(fā)現(xiàn)蘇教版二(上)第四單元第一次教學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列式的起步。該單元的教學必須扎實到位。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創(chuàng)設(shè)的生活情境中動手對實物擺一擺、分一分、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平均分的意義,主動建構(gòu)起對"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幾個"等概念的理解。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鞏固除法的含義,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稱。為后面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打基礎(chǔ)。

          教學過程:

          一、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講評。

          1、6除以3等于2。 63=2 (復習除法的讀法)

          2、被除數(shù)是12,除數(shù)是3,商是4。 (復習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3、把20個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 (復習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284=7 (復習把二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第8題。

          看圖寫算式。呈現(xiàn)給學生實物圖,請學生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練習時,先借助畫面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再讓學生根據(jù)實物圖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讓學生展示自己寫出的算式,說一說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自然滲透。

          三、完成教科書第17頁練習四第9題。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邊平均分一邊寫算式。

          四、完成教科書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全班搶答,然后思考怎樣才能填得又對又快。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12

          課題:

          除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實錄及反思

          教學內(nèi)容: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第四冊P18—19例4、例5及P20練習四(2、3、4、)

          教材分析: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除法是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nèi)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chǔ),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顯得尤為重要。

          教材在編排時從分東西引入,通過分東西使學生初步領(lǐng)會除法的實際意義。例1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些實物,借助同樣多,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例2使學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過程,直觀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讀、寫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義。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練習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實際操作題,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分一分、連一連,再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說說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平均分”的過程清楚、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

         。病W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義。

         。、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對除法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實際分東西,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水果圖片若干,紙袋若干。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教學過程:

          一、理解平均分

          把8個圓片平均分成2份,你會分嗎?

         。1)動手分一分

         。2)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

         。3)匯報演示(課件展示)

          生1:我是這樣分的,3個一份,正好兩份。

          生2:我是2個2個分,先左邊4個,再右邊4個。

          生3:我是2個2個分,先左邊2個,再右邊2個,直到分完。

          生4:我是1個1個分,先左邊1個,再右邊1個,直到分完。

         、刃〗Y(jié):剛才小朋友對8個圓片進行平均分,有的是4個4個分,有的是2個2個分,有的是1個1個分,但不管怎么分,都是把8個圓片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4個,那就是平均分。

          二、除法的初步認識

          1、把12個圓片平均分,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你會分嗎?

         。1)獨立動手分一分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3)匯報交流:出現(xiàn)多種情況(略)

          學生匯報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教師同時繼續(xù)演示課件

          2、介紹除法的書寫來源

          “平均分”在數(shù)學中也可以用一種計算方法來表示——除法,除法的符號是除號,除號怎么寫呢?(師生交流書寫)“平均分”該怎樣用除法來表示呢?

          3、除法的含義選擇其中情況一種來講

          如:○○○ ○○○ ○○○ ○○○

          師:這幅圖是把多少個圓片平均分?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多少個?

          生:把12個圓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3個

          (指多名學生說圖意)

          師:剛才說的圖意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呢?

          生1:12÷4=3

          生2:還可以列成12÷3=4

          師:先來看第一個算式,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說圖意)

          師:那12÷3=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沉默)

          師:(引導)分幾個圓片?每份幾個?正好分成多少份?

          生:(說含義)

          4、理解除號的意義。

          追問,還有誰會列除法算式,你們怎么知道的?

          在學習的道路上,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根據(jù)同學們的發(fā)言,你有什么疑問。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貴有疑,有疑問、有思考,你就會有進步)

         。ǔ柋硎臼裁匆馑迹繛槭裁匆贸▉碛嬎?)

          介紹除號的寫法:

          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展開想象,你怎么理解并記住這個符號就是除號?(一條橫線可以看做是把物體進行平均分,上下兩個一模一樣的圓點可以看做是每份分得同樣多。)

          5、介紹除法算式的寫法、讀法

          我們把要分的蘋果的總數(shù)6寫在除號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數(shù)寫在除號的后面。每份分得結(jié)果寫在等號的后面。

          不看圖,你能說說6÷2=3,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

          這個算式讀作:6除以2等于3。

          6、小結(jié):把總數(shù)進行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對一幅圖,就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除法算式。

          7、給其余幾幅圖列出相應(yīng)的除法算式

          8、質(zhì)疑:看書上例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9、基本練習:

          書上的“做一做”————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

         。1)明確要求:讓學生把18塊餅干平均分成三人(2人)(6人),每人分幾塊?并一一寫出除法算式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不看圖說說每個除法算式的意義。

          三、鞏固練習(略)

          1、先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__________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訂正時讓學生說說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也可以把

          1、2題進行對比,讓學生知道雖然都是12根小棒,因為第1題是每2根1份,第2題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數(shù)也不同

          2、補充練習

          教師把10本作業(yè)本平均分給2名同學,每名同學分得幾本?

          課件出示題目,學生說說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的意義。

          四、歸納小結(jié)

          今天我們通過分東西學習了什么新知識?(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知道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教學反思:

         。ㄒ唬┬Ч治

          這是一節(jié)研討課,也是一節(jié)嘗試課,曾在多個班級試教過,嘗試著把包含除和等分除合并在一堂課上,主要觀點是:不區(qū)分兩種分法,認為“不管怎么分只要每份分得同樣多都是平均分”,能看圖列出兩道相應(yīng)的除法算式,并對照圖說出含義。從幾節(jié)課的教學實踐來看,有成功之處,也有失敗之處,具體表現(xiàn)在:

          1、成功之處

         。1)不區(qū)分兩種分法確實是可行的,學生所有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及知識結(jié)構(gòu)以及生活中的平均分是沒有兩種分法的。

         。2)看圖列出兩道除法算式,學生基本都會。我想,原因有二:

         、俪ㄊ浅朔ǖ哪孢\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早已經(jīng)受過熏陶,所以,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不成問題。

         、谑芮懊鎰倓倢W過的“乘法”影響,學生自然能夠“照樣子畫葫蘆”,就能列出兩道除法算式。

          2、失敗之處

          看圖說意義,或?qū)λ闶阶鞒鼋忉,從學生上課的舉手可以看出,從練習中,從課后談話得知,學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基本上知道的人只要7,8人。

          原因分析

         。1)從教學內(nèi)容處理角度來看,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除法的含義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把兩種意義集中在一起教學,這不是難上加難嗎?從這個意義上講,消除一個“人為的教學障礙”而新生成一個“人為的教學難點”似乎有點得不償失。

         。2)從學生的學習出發(fā)點來說,由于前面的乘法學習已經(jīng)取消了對”幾個幾“的理解。在第一節(jié)除法的初步認識中,讓學生高清12÷4=3,的幾份和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3)從除法本身的含義要講,12÷4=3可以理解成把12個圓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也可以理解成12里面有4個3。

          反思:

          1、除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學生在原有知識結(jié)構(gòu)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老師這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主動掌握知識,一個新的數(shù)學知識有它的形成過程,在教學中如何提示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真正掌握知識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去體驗,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物實踐能力和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

          2、這節(jié)課教學順序是:分實物→同樣多→平均分→認識除法→除法算式的讀、寫法及表示的含義。分實物,學生從分的結(jié)果中找出“同樣多”的一種,從而引入“平均分”的概念,但是教師并沒有抓住最佳的教學時機,在動手操作中,教師并沒有滲入“平均分”的概念,沒有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對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印象進入角色,錯過了最佳的教學時機。教師并沒有完全脫離教案,沒有從生活中分實物的問題中及時抽象出除法,沒有把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落到實處。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除法。

          2、使學生知道:這種除法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確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并能知道這種方法怎樣用算式來表示。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學生準備6個村和3個盤的圖片、12根小棒、12個小圓片、6支鉛筆。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導入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除法、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2、師生分鉛筆,初步感知分的方法、

          (1)教師拿出6支鉛筆,先向?qū)W生明確:要把這6支鉛筆分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給2支,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著教師讓學生細心觀察老師是怎么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鉛筆先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教師要同時拿2支給一個同學),再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最后又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也就是每2支分給一個同學。分完后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出:6支鉛筆,每個同學2支,可以分給3個同學。

         。2)讓學生想想剛才是怎樣分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學生初步認識第二種分法、

         。1)教師要求學生拿出8個小圓片,按每2個放一堆,看看能分幾堆?

         。2)學生邊說邊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錯誤的學生給予個別指。

         。3)教師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2、教學例5、

          (1)出示書上例5,左邊的桃子圖。

          ①教師敘述題意: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幾盤?(板書或提前用紙寫好的貼在黑板上)。

         、诮處焼枌W生:每2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使學生知道:每2個放一盤,就是每2個分成一份。

          (2)教師讓學生拿出6個桃子的圖片,自己試著分一分、(邊說邊分,先再最后)。

         。3)指名讓學生回答分的過程,教師繼續(xù)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二)、要強調(diào)兩個兩個地分,每2個放一盤,也就是每2個為一份、學生跟著老師的演示擺自己的學具。

         。4)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教師提問,剛才我們是怎么分的?分得的結(jié)果怎樣?使學生知道:每2個分成一份(或2個2個地分的)分成了盤(板書:3盤)。

         。5)教師小結(jié)、我們分桃的時候,把6個桃每2個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分法也要用除法來計算。

          (6)結(jié)合分的過程說明算式的寫法。

          ①桃子的個數(shù)6是要分的數(shù),寫在除號的前面、(板書:6)每份的個數(shù)是2,寫在除號的后面(板書:2)。分得的份數(shù)是3,寫在等號的后面(板書:3)。

         、谧寣W生說一說62=3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板書)。

         、圩寣W生說一說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6是被除數(shù),2是除數(shù),3是商。

         。7)引導學生看書,并說說例5的圖意,讓學生自己把剩下的桃子分完。

         。8)質(zhì)疑問難,師生答疑、

          三、全課小結(jié)、

          我們今天繼續(xù)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

          隨堂練習

          先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__________

          第1題:先讓學生讀題,弄清題意,再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邊擺邊說分的過程。按分得的結(jié)果,把算式填全,集體訂正、然后請學生說一說除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訂正時讓學生說說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也可以把1、2題進行對比,讓學生知道雖然都是12根小棒,因為第1題是每2根1份,第2題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數(shù)也不同。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初步會讀寫除法算式,能規(guī)范地書寫除號。

         。2)能力方面: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景學習,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細心觀察的能力,在動手分小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動手能力。

          (3)思想方面:創(chuàng)設(shè)公平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除號并正確讀寫除法算式難點:讓學生理解除法運算的含義。

          三、教法和學法

          1、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shè)情境

          2、注重直觀形象,從抽象到直觀

          3、重視學生動手動口能力。

          4、教學中面向全體,人人參與。

          四、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入新課。師:小朋友看過什么動畫片?

          學生交流看了哪些動畫片,說說自己喜歡的人物。

          有學生會提到《喜羊羊與灰太狼》,在此,老師引出故事:喜羊羊請客師:喜羊羊今天過生日,他請來了三位好朋友,他為大家準備了12個蘋果,在餐桌上他們要平均分這些蘋果,每只小羊都分數(shù)量相同的蘋果。

          2、探究新知:

         、賻煱鍟12個蘋果平均放在個盤子里,每盤放()個。師: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是什么意思?學生說一說平均分。

          ②學生獨立用學具分一分。匯報結(jié)果:說一說是怎么分的?

          小結(jié):每盤放3個,并引出一種新的方法——除法。師板書課題:除法

         、蹖W習除號。

          師:加減乘法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我們學習除法,它也有自己的符號是除號。指導書寫:先畫一短橫,再在其上下各點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上下對齊。

         、軐W習除法算式的寫法。

          師邊說邊板書:要分的蘋果是幾個(12個),把12寫在除號的前面,把12平均分成幾份?(4份),把4寫在除號的后面,每份是幾?

         。3),把3寫在等號的后面。12÷4=3學生回想是如何列算式的。⑤學習讀寫除法算式。

          12÷4=3師解說算式的含義: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學生自己說一說算式表示什么?并讀一讀算式。師板書:18÷3=6 14÷7=2 8÷8=1

          學生讀一讀,并說說其中的一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鞏固練習。

         、僮x寫除法算式。

          ②分糖葫蘆

         、鄯謿馇。分別平均分成6份、4份、3份。

          4、課堂總結(jié)。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15

          一、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P18頁,例4,練習四中相關(guān)練習。

          二、教學目標

          1.知道除法運算的含義,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2.在溝通圖畫語言、文字語言和符號語言之間聯(lián)系的過程中,發(fā)展符號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感受數(shù)學的簡潔美。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除法運算的含義,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難點:理解掌握除法運算的含義。

          四、教學準備

          課件、竹筍圖片、盤子圖片等。

          五、教學過程

         。ㄒ唬├斫鈭D意,明確問題。

          1.出示12個竹筍。

          看見什么了?誰看見了,再說說。

          2.出示4個盤子。

          這幅圖什么意思?互相說一說。

          指名匯報。(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

          3.出示:每盤放幾個?

          引導學生完整地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ò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幾個?)

         。ǘ╅_展活動,認識除法,了解除法的含義。

          1.到底每盤應(yīng)該放幾個?誰愿意上來分一分。

          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

          2.剛才我們干什么了?就這個意思,你還在哪看見了?(可以指圖,也可以指題目)3.這幅圖還有這句話的意思,還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示。(板書:12÷4=3(個))

         。1)這個除法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讀一讀。

         。2)12表示什么意思?4呢?

         。3)這是除號,“÷”表示什么意思?

         。4)12÷4什么意思?

         。5)分得的結(jié)果,每份是多少?3在哪兒呢?

         。6)12÷4=3表示什么意思?(圖、文字、動作等具體說說)

         。ㄈ┰趫D、文字語言、動作語言和數(shù)學符號的轉(zhuǎn)化過程中,體驗符號化思想。

          1.根據(jù)題目要求列算式。

          看圖列除法算式。小結(jié):

         、儆^察得到的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為什么題目不一樣可是算式卻都一樣呢?

          ②你能再舉一個生活中的實例,也用這個算式來表示嗎?

         、勰隳芨鶕(jù)自己的理解說一說,除號前面的數(shù)都表示什么?除號后面的數(shù)都表示什么?等號后面的數(shù)都表示什么嗎?監(jiān)控:

          這幅圖什么意思?從哪兒知道的?這個意思還可以怎樣表示?

          在這兒,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板書:20÷5=4,你能用動作或者圖畫來表示這件事嗎?小結(jié):通過前面的研究你有什么體會?

         。ㄋ模┩卣箲(yīng)用,加深理解

          1.出示P18頁做一做。

         。1)告訴我們什么了?

         。2)動手分一分,填寫算式。

         。3)匯報:說說每道除法算式的含義。

         。ㄎ澹┱n堂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塊。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16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12~14頁例

          1、例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水果圖片若干,紙袋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談話。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做出神秘的樣子)今天是小精靈明明的生日。

         。2)多媒體顯示小精靈及錄音:小朋友們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別高興。我邀請了一些客人。瞧,他們來了!(多媒體顯示4位小朋友)。媽媽端來一盤橘子,讓我分給4位朋友,我該怎么分呢?

          2.討論分配方案,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用1號袋中的學具擺一擺、分一分(每人同等數(shù)量的橘子)。

         。2)每人分到幾個橘子?為什么要這樣分?互相說一說。

          教師巡視了解分配情況。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

          ①每人分得不一樣多。經(jīng)過討論、交流,重新均等分配。

          ②把全部橘子分完,每人分得同樣多。

          ③只分了一部分橘子,但每人分到的是同樣多的。

          (3)學生匯報分配情況,展示分配結(jié)果,并說出理由。

         。4)教師小結(jié):像這樣,每人分到同樣多的橘子,你知道數(shù)學上把這種分法叫什么嗎?

          揭示課題──平均分。

          3.舉例,感知生活中的平均分。

          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現(xiàn)象是平均分?

          師小結(jié):看來平均分在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

          4.理解“份數(shù)”的含義。

         。1)這里有一些桃子,看一看是不是平均分的?用手勢判斷。多媒體依次顯示不同分法。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

         。2)比較。(多媒體顯示)

          通過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如果平均分成3份,你會分嗎?試一試。學生在題紙上分一分、畫一畫,然后相互交流。

         。4)學生展示分的結(jié)果,并進行評價。教師指導學生以合理、正確、美觀為評價標準。

          師:其他小朋友也想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嗎?把題紙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5.考考你。

          (情境)剛才,大家?guī)兔髅髌骄趾昧碎僮樱髅骱芨屑ご蠹摇,F(xiàn)在他想把8塊糖平均分給4位朋友,應(yīng)選擇哪種分配方法呢?多媒體顯示下圖:

          學生手勢選擇,并說明理由。

          師:第(3)種分法每份都是4塊糖,是平均分,為什么不選擇這種分法呢?組織學生討論:你覺得平均分物體的時候應(yīng)注意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平均分不能只看結(jié)果,還要看平均分成幾份。

          二、動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1.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明明的爸爸研究、種植的神奇樹結(jié)果子啦!(多媒體顯示神奇樹)。

          明明為了感謝大家,特意摘了許多,讓我分給大家。想要嗎?就在2號袋中。為了使大家都能得到不同的水果,要求:

         。1)請你把2號袋中的水果平均分給你們組的每一個人。想想怎么分?

         。2)動手分一分。分完后互相說說你的分配方法。

          2.學生操作分配,教師巡視指導,注意發(fā)現(xiàn)不同的方法。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以下分法:

          (1)按個數(shù)一個一個地平均分給4個人。

         。2)先兩個兩個或三個三個地分,多出來的再一個一個或兩個兩個分,直到分完,(3)用乘法口訣來分。

         。4)用除法算一算再分。

          3.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一些分法。讓學生在實物投影上演示他們的分法。師:你們真棒!想出這么多的分法。這些分法都很好,你最喜歡哪種分法?說說理由。

          三、拓展應(yīng)用

          1.鞏固加深。

          師:這位小朋友愁眉苦臉,他一定遇到了問題。(多媒體出示題目)

          每個盤子里放同樣多的蘋果,應(yīng)該放幾個?請你幫幫我!

          (1)師:想一想,也可以動手擺一擺,然后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每盤放幾個?

         。2)如果有4個盤子呢?(多媒體增加盤子數(shù))

         。3)這12個蘋果你還能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幾個?小組里互相說一說、分一分。

         。4)全班交流。

          2.應(yīng)用。

         。ㄇ榫常┟髅鞯膵寢尭嬖V我們一件事,有5個人要買同一筐橘子(多媒體顯示一筐橘子),為此發(fā)生了爭論。怎樣分才能使5個人都滿意呢?

          小組商量,全班交流解決。學生相互質(zhì)疑、解疑。

          四、全課總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想說些什么?

          [教學設(shè)計意圖]

          “除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chǔ)上的。在生活中小學生有分物品的經(jīng)歷,但缺少平均分的實踐經(jīng)驗。因此,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在頭腦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亦是關(guān)鍵所在。在備課時抓住這一關(guān)鍵,從以下幾方面來設(shè)計教案。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給學生感知的背景材料極其有限,且信息都處于“靜止、儲存”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的感知和抽象概括。因此,在研究教材、學生的知識、技能、心理特點等因素的基礎(chǔ)上,發(fā)掘教材潛在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經(jīng)教學法的加工,營造情境氛圍。架起現(xiàn)實生活與數(shù)學學習之間,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聯(lián)系的橋梁.使學生在積極參與、體驗,并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支持下,自主能動地探索,實現(xiàn)數(shù)學的再創(chuàng)造。

          課一開始,就以小精靈明明過生日給大家分橘子,使學生對今天要學習的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小學生對形象逼真、色彩艷麗、栩栩如生的動態(tài)圖畫、卡片、實物或生動的描述感興趣,思維被激活,為下面的學習開拓了空間。

          在學生已比較熟練地把一個具體數(shù)量平均分成幾份后,我鋪設(shè)了一情境障礙:5個人要買同一筐橘子,怎樣分才公平?這一源于生活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再一次被激活,必然會發(fā)生爭論,在相互質(zhì)疑、解疑中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2.重視操作,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教學中,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多次讓學生進行操作。把平均分物化成看得見、摸得著的材料。教學一開始,就是學生的操作:把12個橘子分給4個小朋友該怎樣分?在這里,未做任何提示,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認識水平去分,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每份分得同樣多”就表示“平均分”。

          接下來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平均分物品,在學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結(jié)果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3.面向全體,體現(xiàn)差異。

          在教學過程中把提高與發(fā)展每個學生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落腳點,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實際水平基礎(chǔ)上主動、充分地發(fā)展、提高。在設(shè)計活動時,人人動手分學具;在相互交流中,體會多種分法的共同性──每份分得同樣多。無論是一個一個地分,還是用除法計算,都給予積極的肯定,并讓他們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使師生能共同體驗成功以及成功帶來的喜悅。

          [教后記]

          1.在課堂教學中應(yīng)充分尊重學生的見解,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要培養(yǎng)有個性、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才,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敢于發(fā)表見解、敢于提出不同觀點的勇氣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不怕挫折的精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勉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且不要輕意對學生的見解下結(jié)論;讓有不同見解的學生在情緒不沖突的情況下進行相互辯論,直至學生自己能分辨是非,統(tǒng)一認識。

          在理解“份數(shù)”含義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雖然分的方式不同,但都是平均分成2份。這時一學生說:“我還有一種方法!边呎f邊走上講臺,用手比畫了一下。原來,他是把6個桃從中間分開(),這是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中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種理解。這時又一學生說:“我還能把桃平均分成3份”。學生敢于不唯上、不唯書,敢于向教師挑戰(zhàn).正是學生自主精神的體現(xiàn)。

          2.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多樣性交流。

          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僅體現(xiàn)在他們各自的個體上,而且也體現(xiàn)在他們?nèi)后w上。鼓勵學生間合作互助,集思廣益,依靠集體力量來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情商高的學生,總是有比較好的人際關(guān)系,并能較好地協(xié)調(diào)自己與他人的關(guān)系。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有畏難情緒)時,總能及時找到指導、得到幫助和得到合作。因此,在教學中采用各種方式讓學生參與交流,例如,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各自的分配方法和分配結(jié)果,讓學生進行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流;對于把一筐橘子平均分給5個人的問題,讓小組之間互相辯論,從而進行群體與群體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到講臺上闡述自己分配的方法,臺下同學可向他提出問題或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從而進行學生個體與全班同學之間的交流。啟發(fā)學生在課堂上踴躍地進行知識、情感的交流,思維的碰撞,幫助學生在交流中充分展現(xiàn)思維過程,將教師教學的過程演變?yōu)閷W生積極參與、不斷表現(xiàn)自我的、充滿生機、富有靈氣的學習過程,這樣才能體現(xiàn)自主合作和探究,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3.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本節(jié)課從引入體會平均分到練習應(yīng)用,我都設(shè)計了有趣的生活情境,從中提出有關(guān)的數(shù)學問題,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如在解決實際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對于把一筐橘子平均分給5個人的問題,在小組內(nèi)、小組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又離不開數(shù)學,從而體會數(shù)學的內(nèi)在價值。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除法.

          2.使學生知道:這種除法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確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并能知道這種方法怎樣用算式來表示.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學生準備6個村和3個盤的圖片、12根小棒、12個小圓片、6支鉛筆.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導入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除法.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2.師生分鉛筆,初步感知分的方法.

         。1)教師拿出6支鉛筆,先向?qū)W生明確:要把這6支鉛筆分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給2支,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著教師讓學生細心觀察老師是怎么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鉛筆先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教師要同時拿2支給一個同學),再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最后又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也就是每2支分給一個同學.分完后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出:6支鉛筆,每個同學2支,可以分給3個同學.

         。2)讓學生想想剛才是怎樣分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學生初步認識第二種分法.

         。1)教師要求學生拿出8個小圓片,按每2個放一堆,看看能分幾堆?

          (2)學生邊說邊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錯誤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

          (3)教師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2.教學例5.

         。1)出示書上例5,左邊的桃子圖.

         、俳處煍⑹鲱}意: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幾盤?(板書或提前用紙寫好的貼在黑板上).

         、诮處焼枌W生:每2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使學生知道:每2個放一盤,就是每2個分成一份.

          (2)教師讓學生拿出6個桃子的圖片,自己試著分一分.(邊說邊分,先 再最后).

         。3)指名讓學生回答分的過程,教師繼續(xù)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二).要強調(diào)兩個兩個地分,每2個放一盤,也就是每2個為一份.學生跟著老師的演示擺自己的學具.

         。4)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教師提問,剛才我們是怎么分的?分得的結(jié)果怎樣?使學生知道:每2個分成一份(或2個2個地分的)分成了盤(板書:3盤).

          (5)教師小結(jié).我們分桃的時候,把6個桃每2個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分法也要用除法來計算.

         。6)結(jié)合分的過程說明算式的寫法.

         、偬易拥膫數(shù)6是要分的數(shù),寫在除號的前面.(板書:6)每份的個數(shù)是2,寫在除號的后面(板書:2);分得的份數(shù)是3,寫在等號的后面(板書:3).

         、谧寣W生說一說62=3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板書).

          ③讓學生說一說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6是被除數(shù),2是除數(shù),3是商.

         。7)引導學生看書,并說說例5的圖意,讓學生自己把剩下的桃子分完.

         。8)質(zhì)疑問難,師生答疑.

          三、全課小結(jié).

          我們今天繼續(xù)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

          隨堂練習

          先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__________

          第1題:先讓學生讀題,弄清題意,再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邊擺邊說分的過程.按分得的結(jié)果,把算式填全,集體訂正.然后請學生說一說除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訂正時讓學生說說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也可以把1、2題進行對比,讓學生知道雖然都是12根小棒,因為第1題是每2根1份,第2題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數(shù)也不同.

          布置作業(yè)

          略

          板書設(shè)計

          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3盤.

          用除法并:62=3

          表示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9-16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4-14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4-04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0-11

        數(shù)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精選17篇)10-13

        數(shù)學教案《除法初步認識(二)》10-08

        除法的初步認識數(shù)學教案07-18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參考08-25

        除法的初步認識小學教案10-0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