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三腳架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神奇的三腳架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神奇的三腳架教案1
設計意圖:
種植園地里的矮牽牛長勢喜人,孩子們商量著要給矮牽牛搭架子。怎樣用最方便的方法搭出最穩(wěn)固的架子呢?孩子們急需解決這一問題。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第一次探索——嘗試用多根游戲棒撐起橡皮泥團,獲得有效的操作方法;第二次探索——嘗試慢慢減少游戲棒,直至用最少的游戲棒撐起橡皮泥團,體驗三腳架的穩(wěn)定性;第三次探索——選擇不同的材料自主搭建三腳架,以便撐起一顆玻璃彈珠,習得搭建三腳架的關鍵經驗;第四次探索——在搭建成功的三腳架上添加各種輔助材料,以便撐起更多的玻璃彈珠。環(huán)環(huán)緊扣、逐層遞進的探索活動不僅讓幼兒感受到了三腳架的穩(wěn)定性,而且能學以致用——搭建簡易三腳架,讓矮牽牛順利爬藤。
目標:
1.探索用游戲棒撐起橡皮泥團的方法,發(fā)現“三腳架”的穩(wěn)定性。
2.在制作“三腳架”的過程中能發(fā)現問題并樂意解決問題。 3.體驗操作成功的樂趣。
準備:
1.有關分組和闖關任務說明的PPT課件,示范用的操作材料一份,紅、黃、藍、綠顏色的標記。
2.橡皮泥團,游戲棒,筷子,水彩筆,粗吸管,玻璃彈珠,皮筋。
過程:
一、進入主題,萌發(fā)興趣
師:我們的矮牽牛需要搭架子了。怎樣的架子搭起來既方便又穩(wěn)固呢?今天我們要來試一試。
師(出示游戲棒和橡皮泥團):我們今天要用游戲棒和橡皮泥來玩一玩搭架子闖關的游戲。也就是說,我們要搭好幾次架子,搭的難度會一次比一次大,你們要闖過一關又一關。
師:闖關游戲要組建戰(zhàn)隊,所以你們要分成幾個戰(zhàn)隊。
師(播放PPT課件):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屏幕上告訴我們要組成幾個戰(zhàn)隊?每個戰(zhàn)隊有幾名隊員? 師:你們看瞳了嗎?看瞳了就開始行動吧。ń處熢谧雷由涎杆儋N上紅、黃、藍、綠標記,幼兒自主選擇組別。)
二、自主操作,逐一開展闖關游戲
(一)第一關:用游戲棒將橡皮泥團撐起來。
1.明確任務。
師:戰(zhàn)隊組建完畢,現在進入第一關。
師(播放PPT課件):看懂了嗎?請你來說一說,第一關要做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言。)
師:對了,第一關是要用一些游戲棒把橡皮泥團撐起來,讓它穩(wěn)穩(wěn)地站立在桌上。兩分鐘內完成任務的人可以為自己的戰(zhàn)隊得到一顆星。記得數一數你用了幾根游戲棒。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重點關注幼兒的操作過程,以便抓住契機,在分享交流時引導幼兒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
3.分享交流操作結果。
師:時間到,第一關闖關結束。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小朋友把橡皮泥團撐起來,讓它站立在桌上了。我們統(tǒng)計一下每個戰(zhàn)隊的星星數。(根據操作結果給自己的戰(zhàn)隊貼上星星。)
師:這一關有很多小朋友成功了,也有一些小朋友沒有成功,但沒有關系,我們一起來找找好辦法。(將成功的作品和不成功的作品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
師:比一比,這些是成功的作品,那些是沒有成功的作品,它們到底有什么不一樣呢?你發(fā)現了什么?(幼兒自由討論:游戲棒插的位置不一樣,游戲棒插得太少……)
師:誰來幫幫忙,怎樣可以讓這些沒有成功的作品也能穩(wěn)穩(wěn)地站立在桌上呢?(幼兒上前調整。)
師:游戲棒的一頭已經插到橡皮泥團里了,為什么還要把游戲棒的另一頭在手上比一比再調整呢?(另一端要一樣齊。)
師:你覺得他為什么要把游戲棒下面分開一些?(分開放就站得穩(wěn)。)
。ㄎ觯涸诓僮鬟^程中,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未能成功。為此,在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幼兒對成功和未成功的作品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找到不一樣的地方,進而提煉出獲得成功的方法。)
師(小結):每根游戲棒的一頭要盡量插在橡皮泥團的中間,并靠靠攏;下面要一樣齊,還要分分開,這樣才能將橡皮泥團撐起來,站站穩(wěn)哦!
。ǘ┑诙P: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團撐起來。
1.明確任務。
師:現在進入第二關,請看大屏幕。
師(播放PPT課件):看懂了嗎?要求我們干什么?對,這一關要求我們慢慢減少游戲棒的數量,用最少的游戲棒撐起橡皮泥團,讓它穩(wěn)穩(wěn)地站立在桌上。成功的隊員可以為戰(zhàn)隊贏得一顆星。
師:想一想,你覺得最少用幾根游戲棒就能把橡皮泥團撐起來,并讓它穩(wěn)穩(wěn)地站立在桌上?為什么?
2.幼兒操作、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師:慢慢減少游戲棒,一根一根地試,還可以調整游戲棒的位置哦。
3.交流操作結果,進行現場演示。
師:時間到,這一次大家都能用游戲棒把橡皮泥團撐起來,穩(wěn)穩(wěn)地立在桌子上。真棒!請說說你用了幾根游戲棒呢?請把你的作品拿上來給大家看一看。(請游戲戲棒用得較多的孑亥子。)
師:×××用了×根游戲棒,誰比他用得少?上來試一試。(請用得少的幼兒上前調整。)
師:你為什么覺得可以拿掉這一根呢?(這一根沒有立在桌上,是多余的。)
師:還有誰比他更少嗎?(請幼兒上前調整),這次的游戲棒調整成了什么形狀?(三角形。)
師:現在大家覺得最少可以用幾根游戲棒?(三根。)兩根行不行?我們試試看。
師:看來兩根不行。那么,這一關又會星落誰家呢?一起來統(tǒng)計一下吧。(根據操作結果給戰(zhàn)隊貼上星星。)
師(小結):三根游戲棒圍繞一個中心點擺成三角形,就能既方便又穩(wěn)固地把橡皮泥團撐起來。人們把這種架子命名為“三腳架”。
。ㄎ觯合日堄螒虬粲玫米疃嗟挠變荷锨把菔,再請用得少的幼兒進行調整,慢慢減少游戲棒的數量,讓幼兒在一步步的操作中得出“三腳架”的概念。)
(三)第三關:說說生活中的三腳架。
1.說一說生活中的三腳架。
。1)明確任務。
師(播放PPT課件):看懂了嗎?這一關要求我們干什么?
(2)表達已有經驗。
師:其實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用到三腳架。第三關就是請你們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的三腳架。每說出一種就可以為你們的戰(zhàn)隊獲得一顆星。(幼兒表達,教師即時出示相應圖片,并為各戰(zhàn)隊貼星星。)
2.拓展認識生活中有用的三腳架。
師:你們說了這么多,我也忍不住要和你們分享幾個特殊的三腳架了。ń處煵シ艌D片,簡單說明名稱及用途,幼兒欣賞、了解。)
師:這是消防三腳架,穩(wěn)穩(wěn)地立在地上,發(fā)生火災的時候消防員叔叔都要用到它。
師:這是測繪儀,有小朋友說在馬路上看到過它,修路、建發(fā)射塔時工程師會用它測量精確的位置。
師:這是上海的東方明珠塔,塔身用三腳架搭建而成,這樣的建筑既堅固又別致。
。ㄋ模┑谒年P:自制三腳架。
1.明確任務。
師:現在進入第四關,請看大屏幕。
師(播放PPT課件);出示搭建材料:PVC管、筷子、吸管、水彩筆、皮筋):看懂了嗎?這一關要求我們干什么?
師:這一關是要求小朋友自由選擇三根材料,用橡皮筋捆扎起來,做一個簡易的三腳架,做好了將彈珠放上去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把彈珠穩(wěn)穩(wěn)地頂住。成功的隊員可以為自己的戰(zhàn)隊獲得一顆星,F在開始吧!
2.幼兒嘗試制作三腳架,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下面分叉多大就能立起來呢?把彈珠放上去試試。
師:皮筋繞幾圈最合適?可以和你的朋友討論一下哦! 師:搭成功了嗎?換一種材料搭搭看。你發(fā)現哪一種材料最穩(wěn)固?為什么呢?
3.交流操作結果。
師:時間到!我們來看一下你們制作的“三腳架”。
師:大部分小朋友都做成功了,祝賀你們得到一顆星。
師:這個三腳架為什么沒有成功呢?(教師選取一個采用吸管、筷子、PVC管三種材料搭建的三腳架,引發(fā)幼兒討論。)
師:原來這個三腳架選用的材料高度、粗細、軟硬不一樣,所以三腳架不容易立起來。
師:那這個三腳架選用了三支水彩筆來做,為什么也立不起來呢? (幼兒討論。)
師:×××說要把皮筋綁高一點,我們請他來試一試。(幼兒上前嘗試。)原來這個三腳架皮筋綁的位置太低,重心不穩(wěn),所以也立不起來。那么綁在哪個位置合適呢?
師:真的成功了!原來皮筋綁的位置不一樣,也會影響三腳架的穩(wěn)定陛。
(析:幼兒有的采用相同的材料,有的采用不同的材料,這樣,做出來的三腳架穩(wěn)定性也會不同。教師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和分析,最終幫助幼兒發(fā)現相同材料做成的三腳架最穩(wěn)固。同時,幼兒對于皮筋繞幾圈、綁在什么位置比較合適也有了一定了解。)
。ㄎ澹﹨R總闖關成績。
師:闖關游戲結束了!我們來匯總一下各戰(zhàn)隊的成績。各隊的成績都不錯,讓我們擊掌慶祝勝利! 延伸活動:
師:今天我們玩了一個科學闖關游戲“神奇的三腳架”,大家都學會了做三腳架;顒咏Y束以后,我會把更多的材料投放到科學活動區(qū),請你們做兩件事情:一是你們覺得加上一些什么材料可以使制作的三腳架撐起更多的彈珠,大家可以去試一試;二是請你們去資源收集站找找搭建材料,為矮牽牛搭一些穩(wěn)穩(wěn)的三腳架。
神奇的三腳架教案2
[教材簡解]
本次活動的取材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了生活中常見的一個現象——三角架。用小木棒、橡皮泥,通過游戲引發(fā)幼兒探究,再次嘗試最后運用于實踐,在動手動腦的操作探究當中,擴大了幼兒探究的空間。活動中第一環(huán)節(jié)是鼓勵孩子用小木棒將橡皮泥撐起來,讓他們有個思考的空間,在第二環(huán)節(jié)是用最少的棒將橡皮泥撐起來,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激發(fā)了孩子深入探究的興趣,第三環(huán)節(jié)提升遷移幼兒已有知識經驗,是從實驗到運用的轉換。
[設計理念]
“三腳架”在人們的生活中運用得比較廣泛,但是孩子們可能關注得比較少,有時候就算見到了也不一定會注意它、探究它。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孩子們在玩木棒的時候無意中把很多根木棒直立著靠在一起竟沒有倒下,孩子們對此很驚奇,于是產生了設計這樣一個幼兒園活動的想法,試圖通過幼兒園活動引導幼兒進一步關注身邊的科學現象。而對于科學幼兒園活動來說,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方法和技能無疑也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因此,我有意識地在幼兒園活動中設計了操作與記錄的要求,讓幼兒在學習同伴互助、有效利用同伴幼教資源的同時學會交流與分享,從而獲得共同發(fā)展。
[目標預設]
1.嘗試用游戲棒架起彩泥的方法,發(fā)現“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
2.在制作“三腳架”的過程中能發(fā)現并樂意解決問題。
3.喜歡科學探究活動,體驗操作和成功的樂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的結果。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游戲棒、橡皮泥、扭扭棒、竹簽、鈴鼓等。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游戲棒和橡皮泥,初次嘗試用筷子把彩泥撐起來。
1.出示游戲棒和橡皮泥。
。1)這是什么?我們平時是怎么玩的?
。2)看誰能用一些筷子把橡皮泥穩(wěn)穩(wěn)地撐在桌上,想接受挑戰(zhàn)嗎?(想)那待會就請小朋友去試一試,可以多選幾根游戲棒哦,然后稍稍用點力插進橡皮泥里,插完后要稍稍調整角度,松開手試試會不會倒,會倒就說明還沒有成功,還需要在繼續(xù)試,如果能撐起來不倒,說明你成功了,那就請你把成功的作品放桌上不動,人走到座位上休息一下,好嗎?現在就請小朋友用桌上的材料去試試看。誰能用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讓橡皮泥穩(wěn)穩(wěn)地站在桌上?看看你用了幾根筷子?
2.幼兒自由嘗試,教師指導。
3交流嘗試結果。
(1)你們都成功了嗎?你用了幾根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的?
。2)師:誰來介紹下,你成功了沒有?你用了幾根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的?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筷子起來的?上面怎么插的?下面呢?
。3)教師小結:我們在做的時候,每根游戲棒的一頭插在橡皮泥的中間,要靠靠攏,高度一樣高,下面呢,要分分開,才能將橡皮泥撐起來的哦。(比較幼兒的作品,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幼兒發(fā)現棒必須撐開才能站起來)
二、第二次探索,嘗試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
1.交代操作要求。
師:剛剛大部分小朋友都成功了,沒成功的也不用灰心,等會老師給你們機會繼續(xù)完成!那接下來我們要接受新的挑戰(zhàn)咯!你準備好了嗎?那聽清楚了:我想請你們試一試,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穩(wěn)穩(wěn)地撐起來。是用最什么的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是要比一比誰用的游戲棒最少哦?再試試看吧!
2.幼兒探索,教師指導。
3.交流操作結果。
你最少用了幾根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了?(3根)有沒有比3根更少的了?
4.小結。
我們發(fā)現,圍繞一個中心點,把三根游戲棒搭成一個三角形,就能又方便又穩(wěn)固地把橡皮泥撐起來。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腳架”。
三、介紹各種“三腳架”,結合生活,談談三腳架的作用。
1.人們根據這個發(fā)現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看見過三腳架?它有什么用?
2.用課件演示各種三腳架。
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看看它們的三腳架在哪里?請你找出來?(請幼兒用筆劃出三腳架的位置)(1)(出示相機三腳架圖片)師:看看這是什么三腳架?他有什么用。浚ㄅ恼盏臅r候可以把照相機放在上面,這樣拍照就更穩(wěn)更方便了)(2)(出示畫畫三腳架)師:那這個是什么三腳架?(可以在上面畫畫,有了這個三腳架啊,就可以把紙架在上面畫畫了,很方便)(3)(出示三腳凳圖片)師:看看這張凳子和我們坐的不一樣吧,它有幾只腳?所以我們叫它三腳凳。(4)(出示多層三腳架)師:這個呀是多層三腳架,它的每一層都可以用來放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放很多東西,不占地方,非常方便。(5)(出示架子鼓圖片)師:看看這張圖片中哪里有三腳架?圓圓的那個可以敲出聲音來的是什么。浚ü模┰诠牡南旅嬗腥_架,所以叫它架子鼓。
四、用三腳架原理制作“架子鼓”,體驗成功的樂趣。
1.介紹材料及制作要求。
這里有一些竹簽和扭扭棒,請你們用“三腳架”的原理,三人合作制作一個鼓架,把鈴鼓撐起來。一個人拿住竹簽,一個人用扭扭棒把竹簽扎緊,注意要多扭幾圈。再把三根竹簽撐開來,擺成三腳架的樣子。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幼兒一定要把竹簽扎緊。
3.展示作品,請幼兒演奏,感受成功的樂趣。
五、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再找找還有哪些有用的三腳架,用“三腳架”的原理還能做出哪些有用的東西。
神奇的三腳架教案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游戲棒架起彩泥的方法,發(fā)現“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
2.在制作“三腳架”的過程中能發(fā)現并樂意解決問題。
3.喜歡科學探究活動,體驗操作和成功的樂趣。
重點難點
探索用游戲棒撐起橡膠泥小球的方法,發(fā)現“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性
活動準備
1.游戲棒、橡皮泥、扭扭棒、竹簽、鈴鼓等。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游戲棒和橡皮泥,初次嘗試用筷子把彩泥撐起來。
1.出示游戲棒和橡皮泥。
(1)這是什么?我們平時是怎么玩的?
(2)看誰能用一些筷子把橡皮泥穩(wěn)穩(wěn)地撐在桌上,想接受挑戰(zhàn)嗎?(想)那待會就請小朋友去試一試,可以多選幾根游戲棒哦,然后稍稍用點力插進橡皮泥里,插完后要稍稍調整角度,松開手試試會不會倒,會倒就說明還沒有成功,還需要在繼續(xù)試,如果能撐起來不倒,說明你成功了,那就請你把成功的作品放桌上不動,人走到座位上休息一下,好嗎?現在就請小朋友用桌上的材料去試試看。誰能用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讓橡皮泥穩(wěn)穩(wěn)地站在桌上?看看你用了幾根筷子?
2.幼兒自由嘗試,教師指導。
3交流嘗試結果。
(1)你們都成功了嗎?你用了幾根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的?
(2)師:誰來介紹下,你成功了沒有?你用了幾根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的?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筷子起來的?上面怎么插的?下面呢?
(3)教師小結:我們在做的時候,每根游戲棒的一頭插在橡皮泥的中間,要靠靠攏,高度一樣高,下面呢,要分分開,才能將橡皮泥撐起來的哦。(比較幼兒的作品,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幼兒發(fā)現棒必須撐開才能站起來)
二、第二次探索,嘗試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
1.交代操作要求。
師:剛剛大部分小朋友都成功了,沒成功的也不用灰心,等會老師給你們機會繼續(xù)完成!那接下來我們要接受新的挑戰(zhàn)咯!你準備好了嗎?那聽清楚了:我想請你們試一試,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穩(wěn)穩(wěn)地撐起來。是用最什么的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是要比一比誰用的游戲棒最少哦?再試試看吧!
2.幼兒探索,教師指導。
3.交流操作結果。
你最少用了幾根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了?(3根)有沒有比3根更少的了?
4.小結。
我們發(fā)現,圍繞一個中心點,把三根游戲棒搭成一個三角形,就能又方便又穩(wěn)固地把橡皮泥撐起來。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腳架”。
三、介紹各種“三腳架”,結合生活,談談三腳架的作用。
1.人們根據這個發(fā)現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看見過三腳架?它有什么用?
2.用課件演示各種三腳架。
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看看它們的三腳架在哪里?請你找出來?(請幼兒用筆劃出三腳架的位置)
(1)(出示相機三腳架圖片)師:看看這是什么三腳架?他有什么用啊?(拍照的時候可以把照相機放在上面,這樣拍照就更穩(wěn)更方便了)
(2)(出示畫畫三腳架)師:那這個是什么三腳架?(可以在上面畫畫,有了這個三腳架啊,就可以把紙架在上面畫畫了,很方便)
(3)(出示三腳凳圖片)師:看看這張凳子和我們坐的不一樣吧,它有幾只腳?所以我們叫它三腳凳。
(4)(出示多層三腳架)師:這個呀是多層三腳架,它的每一層都可以用來放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放很多東西,不占地方,非常方便。
(5)(出示架子鼓圖片)師:看看這張圖片中哪里有三腳架?圓圓的那個可以敲出聲音來的是什么啊?(鼓)在鼓的下面有三腳架,所以叫它架子鼓。
四、用三腳架原理制作“架子鼓”,體驗成功的樂趣。
1.介紹材料及制作要求。
這里有一些竹簽和扭扭棒,請你們用“三腳架”的原理,三人合作制作一個鼓架,把鈴鼓撐起來。一個人拿住竹簽,一個人用扭扭棒把竹簽扎緊,注意要多扭幾圈。再把三根竹簽撐開來,擺成三腳架的樣子。(請個別幼兒配合示范)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幼兒一定要把竹簽扎緊。
3.展示作品,請幼兒演奏,感受成功的樂趣。
五、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再找找還有哪些有用的三腳架,用“三腳架”的原理還能做出哪些有用的東西。
活動總結
1.通過幼兒自主探索,發(fā)現“三腳架”支撐的原理,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圖片講述生活中的“三腳架”,提升幼兒的知識經驗。幼兒在觀察過程中,既理解、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點,又體驗了探索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了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
2.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操作貫穿始終。在活動中對操作結果的總結,都充分尊重了幼兒的主體地位,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思考探究的空間,讓孩子做活動的主人,從而真正成為了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領者。幼兒在合作操做過程中,既理解、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點,又體驗了探索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從而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也更濃了。
3.兩個探究和兩個遞進:兩個探究分別是開始部分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的引導探究和活動主體部分的幼兒的自主探究。兩個遞進是開始部分孩子進行第一次探究完了之后教師的階段小結和結束部分的知識經驗的梳理提升小結。讓幼兒深入討論,相互交流獲得正確認識。讓幼兒在集體討論中,聽取別人的意見,用事實說明問題,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提問的方式主要有三種:A、開放式提問;B、遞進式提問;C、自由式提問。提問剛開始難度不大,層層遞進,由淺入深。重點是讓幼兒參與,營造一個輕松民主的交流氛圍。
神奇的三腳架教案4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明確指出:"要讓幼兒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在探究中認識事物和現象,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的樂趣。"三腳架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其中穩(wěn)定性是三腳架的一個特性,而這個特性對于大班幼兒來說較為抽象,而且孩子們可能對三腳架關注比較少,有時候就算見到了也不一定會注意它、探究它,因此我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特設計了"神奇的三腳架"這一科學探究活動,以"幫助小球實現自己的夢想"為情境,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通過不斷的操作和探究,遷移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發(fā)現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性。通過活動進一步引導幼兒關注身邊的科學現象,培養(yǎng)幼兒樂于探索,勤于思考的能力。
活動目標
1. 探索用小棒撐起橡膠泥小球的方法,發(fā)現"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性。
2. 嘗試制作三腳架,體驗成功的快樂。
3. 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的結果。
4. 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重點:
探索用小棒撐起橡膠泥小球的方法,發(fā)現"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性。
活動難點:
嘗試制作三腳架,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棒若干、橡膠泥制作的小球人手一個、毛線若干、橡皮筋若干、筷子若干
2.記錄表3.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在圖形王國里,有一個橡膠泥做的小球,它沒有腿,整天只會滾來滾去。它夢想有一天能夠長出長長的腿,可以站得穩(wěn)穩(wěn)的高高的。小朋友們能不能想個辦法幫幫它呢?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初次操作,嘗試借助小棒讓橡膠泥小球站起來。
(1)教師出示小棒和橡膠泥小球,請幼兒想辦法利用小棒讓小球站起來。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交流探索結果,讓幼兒說說用了幾根小棒,是怎么讓小球站穩(wěn)的。
2.幼兒再次操作,嘗試用最少的小棒讓小球站穩(wěn)。
(1)教師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用最少的小棒幫助小球站穩(wěn)。
(2)幼兒猜測最少要幾根小棒能讓小球站穩(wěn),教師記錄幼兒的猜測。
(3)幼兒嘗試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測,教師巡回指導。
(4)師生交流討論,得出結論:最少需要3根小棒才能讓小球站穩(wěn)。
3.運用三根小棒,以最快的速度讓小球穩(wěn)穩(wěn)的站起來,體驗成功的樂趣。
(1)幼兒進行操作比賽,在規(guī)定時間內用三根小棒幫小球又快又穩(wěn)的站起來。
(2)討論交流操作的結果和方法。
(3)教師小結,讓幼兒了解三腳架穩(wěn)定性的特點。(用三根小棒,只要上面固定,下面分開擺成一個三角形,三個角不大也不小,就能又方便又穩(wěn)固地把小球撐起來。。人們根據這個發(fā)現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并且還給這種架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腳架"。)
4.發(fā)現三腳架在生活中的應用
(1)教師提問:生活中見過哪些三腳架?
(2)播放PPT課件,了解各種各樣的三腳架在生活中的運用。
5.自主嘗試制作三腳架
(1)師:欣賞完了這么多有趣的"三腳架",那你們想自己也來做一個"三腳架"嗎?(出示生活中的材料:筷子、小棒、毛線、皮筋等,請幼兒嘗試制作"三腳架"將球撐起來。)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展示幼兒自制的三腳架。
四、活動延伸,進一步探索。
除了我們剛剛用到的材料,還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制作更牢固的三腳架呢?
教學反思:
獲得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一個會運用知識,會生活的人,才是教學的真正歸宿。為了把新知識新經驗再應用到實現生活中去,我安排了最后一個“制作架子鼓”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真正已經掌握了所有的知識、會運用知識,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經驗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真正做到科學經驗從生活中來,再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檢驗,再發(fā)現新問題,引發(fā)新的認識過程。
神奇的三腳架教案5
[目標預設]
1.嘗試用游戲棒架起彩泥的方法,發(fā)現“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
2.在制作“三腳架”的過程中能發(fā)現并樂意解決問題。
3.喜歡科學探究活動,體驗操作和成功的樂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1.游戲棒、橡皮泥、扭扭棒、竹簽、鈴鼓等。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游戲棒和橡皮泥,初次嘗試用筷子把彩泥撐起來。
1.出示游戲棒和橡皮泥。
(1)這是什么?我們平時是怎么玩的?
。2)看誰能用一些筷子把橡皮泥穩(wěn)穩(wěn)地撐在桌上,想接受挑戰(zhàn)嗎?(想)那待會就請小朋友去試一試,可以多選幾根游戲棒哦,然后稍稍用點力插進橡皮泥里,插完后要稍稍調整角度,松開手試試會不會倒,會倒就說明還沒有成功,還需要在繼續(xù)試,如果能撐起來不倒,說明你成功了,那就請你把成功的作品放桌上不動,人走到座位上休息一下,好嗎?現在就請小朋友用桌上的材料去試試看。誰能用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讓橡皮泥穩(wěn)穩(wěn)地站在桌上?看看你用了幾根筷子?
2.幼兒自由嘗試,教師指導。
3交流嘗試結果。
。1)你們都成功了嗎?你用了幾根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的?
。2)師:誰來介紹下,你成功了沒有?你用了幾根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的?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筷子起來的?上面怎么插的?下面呢?
。3)教師小結:我們在做的時候,每根游戲棒的一頭插在橡皮泥的中間,要靠靠攏,高度一樣高,下面呢,要分分開,才能將橡皮泥撐起來的哦。(比較幼兒的作品,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幼兒發(fā)現棒必須撐開才能站起來)【評析:“三腳架”在人們的生活中運用得比較廣泛,但是孩子們可能關注得比較少,有時候就算見到了也不一定會注意它、探究它。我利用孩子們在玩游戲棒的過程中提出游戲目標,要幼兒用一些游戲棒和橡皮泥結合,使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直立著靠在一起不倒下。孩子們在操作過程中先試,在試試玩玩中對于結果也很驚奇!
二、第二次探索,嘗試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
1.交代操作要求。
師:剛剛大部分小朋友都成功了,沒成功的也不用灰心,等會老師給你們機會繼續(xù)完成!那接下來我們要接受新的挑戰(zhàn)咯!你準備好了嗎?那聽清楚了:我想請你們試一試,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穩(wěn)穩(wěn)地撐起來。是用最什么的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是要比一比誰用的游戲棒最少哦?再試試看吧!
2.幼兒探索,教師指導。
3.交流操作結果。
你最少用了幾根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了?(3根)有沒有比3根更少的了?
4.小結。
我們發(fā)現,圍繞一個中心點,把三根游戲棒搭成一個三角形,就能又方便又穩(wěn)固地把橡皮泥撐起來。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腳架”。
【評析: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提出用最少的小棒使其站起來,很多幼兒在第二次操作中帶著游戲的目的來操作,對活動越來越感興趣。這一系列操作活動試圖通過活動來引導幼兒進一步關注身邊的科學現象!
三、介紹各種“三腳架”,結合生活,談談三腳架的作用。
1.人們根據這個發(fā)現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看見過三腳架?它有什么用?
2.用課件演示各種三腳架。
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看看它們的三腳架在哪里?請你找出來?(請幼兒用筆劃出三腳架的位置)(1)(出示相機三腳架圖片)師:看看這是什么三腳架?他有什么用啊?(拍照的時候可以把照相機放在上面,這樣拍照就更穩(wěn)更方便了)(2)(出示畫畫三腳架)師:那這個是什么三腳架?(可以在上面畫畫,有了這個三腳架啊,就可以把紙架在上面畫畫了,很方便)(3)(出示三腳凳圖片)師:看看這張凳子和我們坐的不一樣吧,它有幾只腳?所以我們叫它三腳凳。(4)(出示多層三腳架)師:這個呀是多層三腳架,它的每一層都可以用來放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放很多東西,不占地方,非常方便。(5)(出示架子鼓圖片)師:看看這張圖片中哪里有三腳架?圓圓的那個可以敲出聲音來的是什么。浚ü模┰诠牡南旅嬗腥_架,所以叫它架子鼓。
【評析:通過幼兒自主探索,發(fā)現“三腳架”支撐的原理,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圖片講述生活中的“三腳架”,提升幼兒的知識經驗。幼兒在觀察過程中,既理解、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點,又體驗了探索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了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
四、用三腳架原理制作“架子鼓”,體驗成功的樂趣。
1.介紹材料及制作要求。
這里有一些竹簽和扭扭棒,請你們用“三腳架”的原理,三人合作制作一個鼓架,把鈴鼓撐起來。一個人拿住竹簽,一個人用扭扭棒把竹簽扎緊,注意要多扭幾圈。再把三根竹簽撐開來,擺成三腳架的樣子。(請個別幼兒配合示范)【評析:中班的孩子都已經有了一定的操作經驗,但合作的能力需要在各種活動中不斷加以鞏固和提高的。而對于科學活動來說,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方法和技能無疑也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因此,老師也有意識地在活動中設計了合作的要求,讓幼兒在學習同伴互助、有效利用同伴資源的同時學會交流與分享,從而獲得共同發(fā)展!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幼兒一定要把竹簽扎緊。
3.展示作品,請幼兒演奏,感受成功的樂趣。
【評析:《綱要》指出:幼兒園“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的樂趣。本次活動就充分體現了教師對這一要求的理解。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操作貫穿始終。在活動中對操作結果的總結,都充分尊重了幼兒的主體地位,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思考探究的空間,讓孩子做活動的主人,從而真正成為了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領者。幼兒在合作操做過程中,既理解、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點,又體驗了探索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從而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也更濃了!
五、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再找找還有哪些有用的三腳架,用“三腳架”的原理還能做出哪些有用的東西。
活動反思:
幼兒科學教育通過幼兒動手操作,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從而使孩子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對本次活動的總結如下:
1、兩個探究和兩個遞進,兩個探究分別是開始部分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的引導探究和活動主體部分的幼兒的自主探究。兩個遞進是開始部分孩子進行第一次探究完了之后教師的階段小結和結束部分的知識經驗的梳理提升小結。讓幼兒深入討論,相互交流獲得正確認識。讓幼兒在集體討論中,聽取別人的意見,用事實說明問題,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提問的方式主要有三種:A、開放式提問;B、遞進式提問;C、自由式提問。提問剛開始難度不大,層層遞進,由淺入深。重點是讓幼兒參與,營造一個輕松民主的交流氛圍。
2、科學活動中,我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有了物質幫助,我再進行語言引導,孩子在進行大膽探究后會找到答案的。這樣孩子的知識經驗才能得到提升,并且記得牢固。
獲得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一個會運用知識,會生活的人,才是教學的真正歸宿。為了把新知識新經驗再應用到實現生活中去,我安排了最后一個“制作架子鼓”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真正已經掌握了所有的知識、會運用知識,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經驗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真正做到科學經驗從生活中來,再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檢驗,再發(fā)現新問題,引發(fā)新的認識過程。
神奇的三腳架教案6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探索“三腳架”的穩(wěn)定性。
2.能在仔細觀察中,發(fā)現問題并嘗試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3.有好奇心和探究熱情,并樂于表達交流。
活動準備:
1.操作用具:橡皮泥團、游戲棒、筷子、水彩筆、PVC管、皮筋。
2.表格類:記錄表人手一份,闖關積分表。
3.經驗準備:見過生活中常見的“三腳架”。
活動過程:
一、介紹規(guī)則,萌發(fā)興趣。
師:今天我要和大家玩一個有意思的闖關游戲。
游戲共分為4輪,大家已經分成了紅、黃、藍、綠四個小隊,每一輪都需要你們
小組內所有人共同努力,完成游戲,在規(guī)定時間內闖關成功人數多的小隊可以獲得
更多的勛章。最后累計獲得勛章多的小隊就是我們的勝利者,大家清楚規(guī)則了嗎?那我們的游戲正式開始。
二、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并操作驗證。
(一)第一關:用游戲棒將橡皮泥團撐起來。
1.明確任務,進行猜想。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分享交流操作結果。
(二)第二關: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團撐起來。
1.明確任務,猜想并記錄。
2.幼兒操作、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操作結果,進行現場演示。
(三)第三關:說說生活中的三腳架。
1.說一說生活中的三腳架。
(1)明確任務,
表達已有經驗。
2.拓展認識生活中有用的三腳架。
(四)第四關:自制三腳架。
1.明確任務。
2.幼兒嘗試制作三腳架,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操作結果。
(五)匯總闖關成績。
三、延伸活動:
師:今天我們玩了一個科學闖關游戲“神奇的三腳架”,大家都學會了做三腳架。
活動結束以后,我會把更多的材料投放到科學活動區(qū),請你們想一想,你們覺得加上一些什么材料可以使制作的三腳架撐起更多的彈珠,大家可以去試一試。
神奇的三腳架教案7
活動目標
1.探索用小棒撐起橡膠泥小球的方法,發(fā)現"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性。
2.嘗試制作三腳架,體驗成功的快樂。
3.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重點:探索用小棒撐起橡膠泥小球的方法,發(fā)現"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性。
活動難點:嘗試制作三腳架,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棒若干、橡膠泥制作的小球人手一個、毛線若干、橡皮筋若干、筷子若干
2.記錄表
3.PPT課件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在圖形王國里,有一個橡膠泥做的小球,它沒有腿,整天只會滾來滾去。它夢想有一天能夠長出長長的腿,可以站得穩(wěn)穩(wěn)的高高的。小朋友們能不能想個辦法幫幫它呢?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初次操作,嘗試借助小棒讓橡膠泥小球站起來。
。1)教師出示小棒和橡膠泥小球,請幼兒想辦法利用小棒讓小球站起來。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交流探索結果,讓幼兒說說用了幾根小棒,是怎么讓小球站穩(wěn)的。
2.幼兒再次操作,嘗試用最少的小棒讓小球站穩(wěn)。
。1)教師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用最少的小棒幫助小球站穩(wěn)。
。2)幼兒猜測最少要幾根小棒能讓小球站穩(wěn),教師記錄幼兒的猜測。
(3)幼兒嘗試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測,教師巡回指導。
。4)師生交流討論,得出結論:最少需要3根小棒才能讓小球站穩(wěn)。
3.運用三根小棒,以最快的速度讓小球穩(wěn)穩(wěn)的站起來,體驗成功的樂趣。
。1)幼兒進行操作比賽,在規(guī)定時間內用三根小棒幫小球又快又穩(wěn)的站起來。
(2)討論交流操作的結果和方法。
。3)教師小結,讓幼兒了解三腳架穩(wěn)定性的特點。(用三根小棒,只要上面固定,下面分開擺成一個三角形,三個角不大也不小,就能又方便又穩(wěn)固地把小球撐起來。人們根據這個發(fā)現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并且還給這種架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腳架"。)
4.發(fā)現三腳架在生活中的應用
。1)教師提問:生活中見過哪些三腳架?
。2)播放PPT課件,了解各種各樣的三腳架在生活中的運用。
5.自主嘗試制作三腳架
。1)師:欣賞完了這么多有趣的"三腳架",那你們想自己也來做一個"三腳架"嗎?(出示生活中的材料:筷子、小棒、毛線、皮筋等,請幼兒嘗試制作"三腳架"將球撐起來。)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展示幼兒自制的三腳架。
四、活動延伸,進一步探索。
除了我們剛剛用到的材料,還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制作更牢固的三腳架呢?
活動反思:
幼兒科學教育通過幼兒動手操作,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從而使孩子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對本次活動的總結如下:
1、兩個探究和兩個遞進,兩個探究分別是開始部分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的引導探究和活動主體部分的幼兒的自主探究。兩個遞進是開始部分孩子進行第一次探究完了之后教師的階段小結和結束部分的知識經驗的梳理提升小結。讓幼兒深入討論,相互交流獲得正確認識。讓幼兒在集體討論中,聽取別人的意見,用事實說明問題,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提問的方式主要有三種:A、開放式提問;B、遞進式提問;C、自由式提問。提問剛開始難度不大,層層遞進,由淺入深。重點是讓幼兒參與,營造一個輕松民主的交流氛圍。
2、科學活動中,我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有了物質幫助,我再進行語言引導,孩子在進行大膽探究后會找到答案的。這樣孩子的知識經驗才能得到提升,并且記得牢固。
獲得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一個會運用知識,會生活的人,才是教學的真正歸宿。為了把新知識新經驗再應用到實現生活中去,我安排了最后一個“制作架子鼓”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真正已經掌握了所有的知識、會運用知識,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經驗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真正做到科學經驗從生活中來,再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檢驗,再發(fā)現新問題,引發(fā)新的認識過程。
【神奇的三腳架教案】相關文章:
《神奇的塔》教案12-29
《神奇的筷子》教案12-20
《神奇的紙船》小班教案12-19
神奇的計算機網絡教案課件05-09
螞蟻的神奇01-13
神奇的科技06-04
神奇的草03-07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神奇的靜電》12-20
小班科學教案《神奇的紙》及活動反思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