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正比例的意義》的教案

        時間:2021-04-10 18:38:06 教案 我要投稿

        《正比例的意義》的優秀教案(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正比例的意義》的優秀教案(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正比例的意義》的優秀教案(通用5篇)

          《正比例的意義》的教案1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首先是這節課的教學背景,正比例的意義是小學數學“數與代數”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學生系統學習函數的開始。提起函數,可以簡單的說:函數是一種以運動和變化的觀點來反映兩種數量之間相互聯系的一種數學模型。而正比例的意義,正比例關系也是當中最簡單最線性的關系,其實在學生以往的學習過程當中,比如說探索規律,還有對數量關系、運算公式的學習,包括字母表示數以及統計圖、統計表的認識,以及比和比例等內容,都為學生學習正比例的意義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同時,正比例意義的學習將直接為反比例意義的學習提供研修方法和研修模式,又為后續的解決實際問題,乃至于將在初中系統的學習函數做好了知識和方法的準備。

          2、學情分析

          剛剛談到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另外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考慮,在課前訪談中,通過學生對于涉及的兩種相變化的量思考的時候,還能夠結合自己充分的生活經驗,舉出了大量實例。比如在訪談中,當涉及到“兩種相關聯的量”這個話題的時候,有的孩子就說:大樹生長的高度跟它生長的年份相關系,還有的說一天當中氣溫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等等。這些展示出了孩子對于日常生活中那種變化現象的關注和探究的興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從學生面對正比例的學習角度來看,這方面的學習還是存在一定的認知困難的,因為從研究數量關系的角度來看,應該說孩子對以往的數量關系,包括一些運算公式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比如說路程、時間、速度這組常見的數量關系,應該說孩子比較熟悉,但是還僅僅停留在對具體問題的解決上,而正比例的意義是要從一種運動和變化的觀點去理解數量間的關系,要通過觀察、分析兩種數量之間的變化情況,變化規律,進而達到對兩個變量關系的進一步理解。因此說學生對數量關系的認識和思考將從以往的靜態過渡到今天的動態觀察分析,乃至于抽象概括上來。這種研究問題的角度,學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

          二、我的思考

          基于以上的了解,我進行了這樣的思考。關于正比例意義的學習,是僅僅讓學生記住描述正比例意義的一段文字,還是說僅僅讓學生能夠記住關于正比例的關系式,或者說能利用正比例意義,利用關系式進行判斷等等。能做到這些就夠了嗎?經過思考,不難發現,事實上這些僅僅是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層面,學生學習正比例的意義,應該在系統地認識所謂函數的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來展開,其更深遠的價值在于學生以一種運動和變化的觀點,變化的眼光來看待生活中的現象,應該在變化當中尋求對應關系,在對應中確定事物間的聯系,從而實現從另外一個角度,或者說與以往觀察的角度不同的理解,來促進學生進一步的理解常見的數量關系;谶@一部分內容的抽象性,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采取文字、表格、關系式和圖像等多種形式來促進學生的理解,從而有意義的建構正比例的意義。

          三、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并能結合生活實例進行判斷。

          2、在借助多種形式理解正比例意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現實的密切聯系,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和初步的函數思想。

          四、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掌握正比例關系的判斷方法。教學難點比較突出,通過多種形式的表征來豐富學生的認識,從而達到深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五、教學過程

          第五方面是教學過程,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一是情境引入,初步感知,二是聯系實際,建立意義,三是鞏固練習,促進理解,四是質疑總結,拓展延伸。

          1、情境引入,初步感知

          首先是課堂的起始階段,從情境引入,初步引發學生對兩種相關聯量的感知,出示這樣一個實際的調查表,是一個男孩的體重變化情況,從出生到七周歲,當然這個表格的出示可以用動態的形式來呈現,隨著出生后年齡的變化,而逐個出示與之相對應體重的具體情況。當觀察表格之后,明確引發學生思考:通過觀察這個表格,你有什么發現?引發孩子具體觀察里邊的數據,當然這個過程學生很快就會意識到,這個小男孩的體重是隨著他年齡的變化而變化的。從而產生兩種相互依賴的相關聯的量這樣一層含義。而后是引導學生繼續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舉例,比如說剛才所提到的課前調研到的:樹木生長的高度與年份的問題,包括孩子一些感興趣的話題,都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引導學生充分舉例,老師適時的呈現關于這個樹木生長的話題,以曲線統計圖的形式來豐富學生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圖像當中所反映問題的初步思考。

          剛才的兩個情境,其實并沒有直接進入典型的正比例關系這樣一個話題,而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明確地認識到:只要是一種量變化,引起另一種量發生變化,那么這兩種量就是相關聯的量,并且充分感知,大量實例證明兩種相關聯的量在我們現實世界中是廣泛存在的。以上是課堂的第一個環節。

          2、聯系實際,建立意義

          第二是聯系實際,建立意義的過程。首先呈現的是兩幅表格,第一個是關于老師步行回家的時間和路程的統計表,還是以動態的逐個逐列的呈現形式來進行,老師步行回家1分鐘80米,2分鐘140米,一直到8分鐘提出明確的與之相對應的問題:8分鐘行多少米?第二個表格是國慶時三軍儀仗隊通過天安門受閱區時間和路程的統計表,形式大致相同,但是觀察兩個表格,可以明確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在完成表格填空的過程中,不難發現,都是關于步行時間和路程的統計表。為什么第一幅表格不能確定準確的與8分鐘相對應的路程,而第二幅表格卻通過推算、簡單的思考,能夠確定出準確的路程呢?

          那么,通過具體的觀察、討論,學生們可以明確的意識到雖然時間和路程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這一點不容置疑,但是仔細觀察,兩種量中相對應的數據,我們也可以明確的發現,三軍儀仗隊通過天安門受閱區的時候,他們所步行的速度是保持不變的,也就是能夠算出準確的與8分鐘相對應的路程。當然這個素材的選取也是經過一定思考的,比如相關的還有一些信息也可以藉此機會給學生提供,比如說還是關于天安門受閱區三軍儀仗隊的通過問題,還有相關的信息,比如說每步行進75厘米,一分鐘116步,通過天安門整個受閱區911步,分秒不差這樣一個奇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中也可以結合豐富的信息積累更多的經驗,包括可以進行以后的初步判斷等等。以上是第一個表格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呢,是想豐富學生的進一步感知的材料,準備以單價、數量、總價這組常用的數量關系來進行,大致情況是這樣的:首先是以圖像的形式呈現部分數據,一個是蘋果的質量,一個是總價。1千克對應的是5元,2千克對應的是10元,3千克對應的是15元,這里突出的是以圖像的形式呈現對應。在此基礎上,可以直觀的發現蘋果的單價,并且可以利用學生獲取的這樣一些數據信息,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買6千克蘋果需要多少元呢?這里學生可以借助單價進行簡單的計算,從而確定出與6千克對應的點的位置,其實孩子可以借助剛才三個點的發展變化趨勢,來推測出與6千克相對應的點的位置。而后可以進一步借助圖像增進學生的理解,也就是還可以購買不同質量的蘋果,而且都能在這個圖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價錢。無數多個點集合在一起,并通過連點成線,就更明確地發現了事物的變化趨勢,從而以運動和變化過程中的觀點去認識變與不變的內在規律。當然還可以涉及到更多的價錢,乃至于0千克的價錢,從而完善了學生對這條直線的一個明確的認識。當然這個過程也是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到總價是隨著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蘋果的單價始終保持不變,所關注的還是內在規律,這樣就把數據信息和圖像信息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接下來為了實現從圖像和表格的多種形式融合,將上述內容移植到表格當中去,從而初步實現圖像和表格的進一步溝通。通過以上兩個情境的具體材料,應該說學生對于正比例的意義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接下來的環節就是借助剛剛兩個事例引導學生進行明確的對比和溝通,從而找到兩個事例當中的共同點。當然孩子可以借助自己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進行表達,老師也可以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認識,可以借助手勢的形式來進行。比如說剛才所提到的兩個事例當中,都涉及到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具體來說是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也隨之擴大(手勢),一種量縮小的話,另一種量也隨之縮。ㄊ謩荩。同時,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是保持不變的。從而以文字和手勢的形式明確正比例的意義。當然還要引導學生進一步關注以關系式的形式來進行總結概括。這樣的情況下,通常都可以采用一個關系式來進行,剛才所涉及到的路程、時間和速度,總價、數量和單價都可以用字母的形式來明確概括,即y/x=k(一定)的形式。從而初步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完成對正比例意義的初步概括。

          以上這個環節給孩子提供了熟悉的情境,通過觀察、分析、對比和抽象概括的過程,努力地抓住了示例中兩個量變化的基本特點,進而總結和概括出正比例的意義。

          3、鞏固練習,促進理解

          課堂的第三大環節是鞏固練習,促進理解。首先是利用表格的一個判斷形式,表格中所涉及到的是關于總價隨著單價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但是始終不變的是什么?是買3只筆的這樣一個常量。這道練習題目的設計,努力克服掉了剛剛學生所形成的總價/數量=單價(一定)的思維定式,從而實現關注整個事情變化兩種相關聯量的理解,以及到底誰沒有發生變化這樣一個關注點,進一步促進學生理解,同時,這里還有一個訓練表達的問題。

          第二個練習是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判斷經驗,引導學生用連貫的、完整的話來進行分析和判斷。是判斷下面問題中的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第①個練習很清晰,每分鐘打字50個,請思考打字的總數和打字的時間是否成正比例關系。這道題的訓練目的是引導孩子初步形成判斷正比例的方法以及表達的步驟。當然學生也可以舉出實例,具體的數據加以解釋說明。第②個判斷的題目是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它的目的是在于引導學生關注周長與邊長之間固定不變的四倍關系這個常量的思考,從而引導學生進一步引發判斷時應該注意關注對定量的思考。第③個是一本書有200頁,每天讀20頁,看過的頁數和剩下的頁數, 這里明顯是總和一定,從而進一步引發學生思考,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至關重要的是看他們兩種量行對應的比值是否一定,才能下結論。第④個是借助函數圖像的形式來豐富學生的判斷。就是以圖像的形式來判斷大樹的生長時間和生長的高度是否成比例關系。當然這里還可以通過計算去解決,也可以通過直觀預測和推斷來完成判斷過程。到15年后,大樹的高度是不再生長的,現在不能準確說它成正比例關系。

          4、質疑總結,拓展延伸

          課堂最后一個環節是質疑總結,拓展延伸。通過設計這樣一個開放一點的題目來進行,就是觀察圖中信息,你有什么發現?

          這里還是以圖像形式來進行的,引出香蕉和蘋果兩種水果的單價與總價之間變化情況圖像,引發學生思考:這里學生的發現應該是開放的,可以借助直觀的圖像找到相對應的價錢,比如說香蕉3千克是24元,蘋果5千克是20元等等找到單價,計算單價。也可以通過描述發展變化的情況,變化的規律進行準確地判斷,總價是隨著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是成正比例關系的。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兩種線,藍顏色的線和紅顏色的線傾斜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從而初步滲透所謂的一次函數y=ks,k值的傾斜角度的'感知和理解。以上是課堂的主體環節。

          六、教學特色

          如果從教學特色來看,有以下兩點,一是關注知識系統抓本質,二是注重多種表達促理解。

          以上只是基于已有的教學經驗和對學生的初步了解所形成的教學設計,還需要進一步在教學實踐中檢驗,也誠懇希望得到各位領導和老師的寶貴意見。我的說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正比例的意義》的教案2

          教材分析:

          正比例的意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浙教版第十二冊第3單元的內容。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法、分數和比的知識等的基礎上教學的,是本套教材教學內容的最后一個單元。教材通過實例說明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的變化而變化。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隨著擴大;一種量縮小,另一種量也隨著縮小。并且從具體的數據中看出: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擴大、縮小的變化規律是它們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商)總是一定的,寫成關系式就是:xy=k(一定),

          從而給出正比例的意義。通過正比例意義的教學,向學生滲透初步的函數思想。

          1、使學生掌握正比例的意義及字母表達式,會正確判斷兩個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系的兩個量。

          2、通過對比、觀察、歸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3、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并樂于與人交流。正確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并能準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為了使學生掌握好反比例的意義這部分知識,達到以上的教學目的,突破以上教學重難點,教師采用遷移法、對比法、引導法、講解法、聯系法、自主探索法來進行教學。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學會利用舊知構建新知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小結的方法等等。

          第一部分:復習三量關系,為本節內容引路。

          第二部分:新課從創設正比例表象入手,引導學生主動、自覺地觀察、分析、概括,緊緊圍繞判斷正比例的兩種相關聯的兩個量、商一定展開思路,結合例題中的數據整理知識,發現規律,由討論表象到抽象概念,使知識得到深化。

          第三部分:鞏固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由此驗證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掌握判斷方法。最后指導學生看書,抓住本節重點,突破難點。安排適當的練習題,在反復的練習中,加強概念的理解,牢牢掌握住判斷的方法。合理安排作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總之,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力爭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精神,使學生認識結構不斷發展,認識水平不斷提高,做到在加強雙基的同時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并為以后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節課通過具體實例,借助事物表象,引導學生逐步了解數量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發現兩種相關聯量的變化規律。在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探索規律的積極性,重視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練習設計,具有坡度,深化拓寬了所學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正比例的意義》的教案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正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能依據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正比例關系。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量成不成正比例關系的方法,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正比例關系的意義。

          教學難點:掌握成正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說出下列每組數量之間的關系。

          (1)速度 時間 路程

          (2)單價 數量 總價

          (3)工作效率 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

          2.引入新課。

          上面是已經學過的一些常見數量關系,每組數量中,數量之間是有聯系的,存在著相依關系。當其中有一個量變化時,另一個量也隨著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有規律的,這節課開始,我們就來研究和認識這種變化規律。今天,先認識正比例關系的意義。(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出示例l。讓學生計算,在課本上填表,并思考能發現什么。指名口答,老師板書填表。讓 學 生觀察表里兩種量變化的數據,思考:

          (1)表里有哪兩種數量,這兩種數量是怎樣變化?

          (2)路程和時間相對應數值的比的比值各是多少?這兩種量變化有什么規律?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得出:

          (1)表里的兩種量是所行時間和所行路程。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板書:兩種相關聯的量)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2)時間擴大,路程也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縮小。

          (3)可以看出它們的變化規律是:路程和時間比的比值總是一定的。(板書:路程和時間比的比值一定)因為路程和時間對應數值比的比值都是50。提問:這里比值50是什么數量?(誰能說出它的數量關系式?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板書補充成: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比的比值一定)

          2.教學例2。

          出示例2和思考題。要求學生按剛才學習例1的方法學習例2,然后把你學習中的發現綜合起來告訴大家。學生觀察思考后,指名回答。然后再提問:這兩種相關聯量的變化規律是什么?枝數比的比值一定)你是怎樣發現的?比值1.6是什么數量,你能用數量關系式表示出來嗎?誰來說說這個式子表示的意思?(把板書補充成c單價一定時,總價和枝數比的比值一定)

          3.概括。

          (1)綜合例1、例2的共同點。

          提問:請大家比較例l和例2,你發現這兩個例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①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②都是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變化;③兩種量里對應數值的比的比值一定)

          (2)概括正比例關系的意義。

          像例l、例2里這樣的兩種相關聯的量是怎樣的關系呢,請同學們看課本第40頁最后一節。說明:根據剛才學習例1、例2時發現的規律,這里有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追問;兩種相關聯量成不成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比值是不是一定)提問:如果用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那么上面這種數量關系式可以怎樣寫呢? 指出:這個式子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x和y,y隨著x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的比值k是一定的。這時就說x和y成正比例關系。所以,兩個量成正比例關系,我們就用式子 =k (一定)來表示。

          4.具體認識。

          (1)提問:例l里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這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嗎,為什么?例2里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為什么?提問:看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鍵要看什么?

          (2)做練習八第1題。

          讓學生讀題思考。指名依次口答題里的問題。指出:根據上面所說的,要知道兩個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系,只要先看兩種量是不是相關聯的量,再看兩種量變化時比值是不是一定。如果兩種相關聯的量變化時比值一定,它們就是成正比例的量,相互之間成正比例關系。

          5.教學例3。

          出示例3,讓學生思考。提問:怎樣判斷是不是成正比例?哪位同學說說零件總數和時間成不成正比例?為什么?請同學們看一看例3,書上怎樣判斷的,我們說得對不對。追問: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要怎樣想?強調:關鍵是列出關系式,看是不是比值一定。

          三、鞏固練習

          現在,我們根據上面的判斷方法來做一些題。

          1.做“練一練”第l題。

          指名學生口答,說明理由?梢越Y合寫出數量關系式。

          2.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口答,并要求說明理由。

          3.做練習八第2題。

          小黑板出示。讓學生把成正比例關系的先勾出來。指名口答,選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必要時寫出關系式讓學生判斷)

          4.下列題里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這兩種量成不成正比例?為什么?

          一種蘋果,買5千克要10元。照這樣計算,買15千克要30元。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正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用怎樣的式子表示y和x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成正比例?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鍵看什么?

          五、家庭作業

          練習八第3題。

          《正比例的意義》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3、培養學生用發展變化的觀點來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斷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兩個變量之間的比例關系,發現思考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

          教 法:

          啟發引導法

          學 法:

          自主探究法

          教 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定向導學(5分)

          1、已知路程和時間,求速度

          2、已知總價和數量,求單價

          3、已知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求工作效率

          4、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成正比例的量。

          5、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二、自主學習(8分)

          自學內容:書上45頁例1

          自學時間:8分鐘

          自學方法:讀書法、自學法

          自學思考:

          1、舉例說明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成正比例的量要具備幾個條件?

          2、正比例關系式是什么?

         。1)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個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例如底面積一定,體積和高成正比例。

          (2)構成正比例關系的兩種量,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必須是兩種相關聯的量,二是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三是比值(商)一定

         。3)如果用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怎樣用字母表示出來?

          y/x=k(一定)

         。4)不計算,根據圖像判斷,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厘米,那么水的體積是175立方米?225立方厘米的水有9厘米。

          2、歸類提升

          引導學生小結成正比例的量的意義和關系式。

          三、合作交流(5分)

          第46頁正比例圖像

          1、正比例圖像是什么樣子的?

          2、完成46頁做一做

          3、各組的b1同學上臺講解

          四、質疑探究(5分)

          1、第49頁第1題

          2、第49頁第2題

          3、你還有什么問題?

          五、小結檢測(8分)

          1、什么是正比例關系?如何判斷是不是正比例關系?

          2、檢測

          1、49頁第3題。

          六、堂清作業(9分)

          練習九頁第4、5題。

          板書設計:

          成正比例的量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個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關系式:

          y/x=k

         。ㄒ欢ǎ

          《正比例的意義》的教案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2頁例1,第55頁課堂活動第1題及練習十二1,2,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具體問題情境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義,并能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能找到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實例,并進行交流。

          2.通過探索正比例意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感受事物中充滿著運動、變化的思想,并且特定的事物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

          3.通過觀察、交流、歸納、推斷等教學活動,感受數學思維過程的合理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歸納能力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義,并能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感受事物中充滿著運動、變化的思想,并且特定的事物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作業本,數學書。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復習引入

         。1)下面是居委會張阿姨負責的小區水費收繳情況,用這個表中的數能寫成多少個有意義的比?哪些比能組成比例?把能組成的比例都寫出來。

         。2)揭示課題。

          教師:在上面的表中,有哪兩種量?(水費和用水量、總價和數量)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除了這兩種量,我們還要遇到哪些數量呢?

          教師:這些數量之間藏著不少的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些數量間的一些規律和特征。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用課件在剛才準備題的表格中增加幾列數據,變成表。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張表,先獨立思考后再討論、交流:從這張表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并根據這種規律幫助張阿姨把表格填寫完整。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將表格完善,并作必要的板書。

          教師:同學們發現表格中的水費隨著用水量的增加也在不斷增加,像這樣水費隨著用水量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就說水費和用水量是相互關聯的。

          板書:相關聯

          教師:你們還發現哪些規律?

          學生在這里主要體會水費除以用水量得到的每噸水單價始終是不變的,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出來,便于其他學生觀察:

          教師:水費除以用水量得到的單價相等也可以說是水費與用水量的比值相等,也就是一個固定的數。

          板書:

          2.教學試一試

          教師:我們再來研究一個問題。

          課件出示第52頁下面的試一試。

          學生先獨立完成。

          教師:你能用剛才我們研究例1的方法,自己分析這個表格中的數據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如下:

          表中的路程和時間是相關聯的量,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時間擴大若干倍,路程也擴大相同的倍數;時間縮小若干倍,路程縮小相同的倍數。

          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是一定的,速度是每時80 km,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寫成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3.教學議一議

          教師:我們研究了上面生活中的兩個問題,誰能發現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呢?

          引導學生歸納出這兩個問題中都有相關聯的量,一種量擴大或縮小若干倍,另一種量也隨著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所以它們的比值始終是一定的。

          教師:像上面這樣的兩種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成正比例關系。

          4.教學課堂活動

          教師:請大家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是成正比例的量。

          三、夯實基礎,鞏固提高

         。1)完成練習十二的第1題。

          教師:請同學們用所學知識判斷一下,下面表中的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先小組內交流再集體交流。

         。2)完成練習十二的第2題。

          四、全課小結

          教師:這節課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用了哪些學習方法?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正比例的意義》的優秀教案(通用5篇)】相關文章:

        《分數的意義》優秀說課稿03-16

        優秀英語范文:人生的意義06-07

        成正比例的量說課稿12-07

        旅行的意義作文(優秀5篇)04-10

        正比例教學反思02-14

        正比例教學反思02-14

        《鄉愁》的優秀教案11-12

        《離騷》的優秀教案12-19

        努力的意義作文(通用17篇)03-25

        生活的意義作文(通用13篇)03-0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