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巫山下》譯文及賞析
《宿巫山下》
唐代: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聲夢里長。
桃花飛綠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風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懷宋玉,訪古一沾裳。
《宿巫山下》譯文
昨夜在巫山下過夜,滿山猿猴,連夢里都仿佛聽到它們的哀啼。
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綠水上,我竟然敢在這時候下瞿塘。
疾風將雨吹至南方,淋濕楚王的衣裳。
我在高高的山崗,懷念那宋玉,為什么給楚王寫出那么美麗的文章,看到這古跡,讓我熱淚滿眶。
《宿巫山下》注釋
、拧短茣さ乩碇尽罚嘿缰菸咨骄哂形咨。
、扑斡瘛陡咛瀑x》:“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楚辭》:“哀高丘之無女!蓖跻葑ⅲ骸俺懈咔鹬。或云:高丘,閬風山上也!迸f說:高丘,楚地名也。《太平寰宇記》巫山縣有高都山。《江源記》云:《楚辭》所謂巫山之陽,高丘之阻。高丘,蓋高都也。宋玉,據(jù)《史記·屈原列傳》載:“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記述極為簡略。
《宿巫山下》鑒賞
在巫山滯留時“猿聲夢里長”,李白對于猿聲的理解與前代的詩人相同,少年時期他生活經(jīng)歷不多,出于對巫猿的同情而徒發(fā)感慨,之后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猿的凄厲叫聲勾起了李白的愁思,源何而愁,因為不通航而滯留,周圍沒有值得傾訴的朋友,心中的理想和抱負只能暫時擱置,思想感覺比較虛空,對周圍的事物的感應,不是憑心靈的沖動,而是憑理智的感悟。造成李白這種情緒的,和他回到江陵后,即將“南行拂楚王”,遠離故鄉(xiāng)有關。
另一方面“桃花飛綠水,三月下瞿塘!贝禾斓絹砹,三峽通航,這讓李白的心情有些蘇解,因為李白可以離開這個滯留他幾個月的巫山。這首詩以情寫景,以景抒情。在藝術表現(xiàn)上,選擇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繪,如“桃花”,在濃郁的`主觀色彩的氛圍中,蘊涵了無窮的韻味,這也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
“高丘懷宋玉”,宋玉是屈原之后的杰出作家。唯他有傳世之作,具有一定成就,后人將他與屈原并稱。劉勰即謂“屈、宋以‘楚辭’發(fā)采”(《文心雕龍·才略》)。李白在巫山想到了宋玉,從這可以看出,李白欣賞宋玉的文品和人品。
李白的《宿巫山下》是詩人個性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圖景。全詩注重把握整體的氣勢和氛圍“昨夜巫山下,猿聲夢里長”,憑個性的感興潑墨寫意“雨色風吹去”、“訪古一沾裳”,而略去具體的細節(jié),甚至連觀照景物的視覺轉移的順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桃花飛綠水,三月下瞿塘”。李白的這首抒情詩,把瞿塘峽—巫山物色和特定的情緒滲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勢和“情”的特征之間,表達自己的心境。
《宿巫山下》創(chuàng)作背景
開元十三年冬,李白因三峽不通航,滯留于巫山一帶,因此他在萬縣停留,登臨西山(后來改名太白巖),一直等到開元十四年春汛來臨時才得以離開,寫下了《宿巫山下》。
《宿巫山下》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宿巫山下》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杜牧旅宿譯文及賞析02-17
杜牧《旅宿》譯文及賞析12-29
《宿王昌齡隱居》譯文及賞析11-25
杜甫《宿府》譯文鑒賞及賞析11-23
《宿建德江》唐詩譯文及賞析04-26
杜甫《宿府》賞析 《宿府》譯文及鑒賞答案11-01
常建《宿王昌齡隱居》譯文及賞析04-27
秦觀《沁園春·宿靄迷空》譯文及賞析11-04
杜牧《旅宿》原文譯文賞析12-30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原文|譯文|鑒賞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