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三首其一》翻譯賞析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xué)習(xí)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xiàn)代新詩相對應(yīng)。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行路難三首其一》翻譯賞析古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
披霄決漢出沆漭,瞥裂左右遺星辰。
須臾力盡道渴死。狐鼠蜂蟻爭噬吞。
北方竫人長九寸,開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飲食滴與粒,生死亦足終天年。
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兒女相悲憐。
前言
《行路難三首》是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創(chuàng)作的寓言詩,是其為數(shù)極少的寓言詩中的獨特之作,抒發(fā)個人懷抱,批判社會現(xiàn)實,揭示人生哲理,表現(xiàn)出深刻的思想性。同時,《行路難三首》也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性,繪人繪物細(xì)膩,塑造典型形象,想象奇特絢麗。
注釋
[1]行路難:樂府《雜曲歌辭》篇名,原為民間歌謠,后經(jīng)文人擬作,采入樂府。《樂府解題》:“《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
[2]夸父:古代神話中的英雄人物。他立志要和太陽競走!渡胶=(jīng)·海外北經(jīng)》:“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庇轀Y:即“隅谷”,神話傳說中的日入之處!痘茨献印ぬ煳摹罚骸叭杖胗谟轀Y之氾,曙于蒙谷之浦!
[3]跳踉:騰躍跳動。超:跨越,越過。昆侖:神話中的西方大山。
[4]披霄:劈開云霄。決漢:沖破銀河。漢,銀漢。沆漭(hàng mǎng):浩渺,指自然元氣,即水氣茫茫的樣子。
[5]瞥裂:迅疾貌。遺:留下,丟下。
[6]須臾:片刻,一會兒。
[7]噬:咬。
[8]竫人:古代傳說中的小人國名!渡胶=(jīng)·大荒東經(jīng)》載:“有小人國名靖人!卑矗竿x!读凶印罚骸皷|北極有人,名竫人,長九寸!
[9]抵掌:拍手、鼓掌。
[10]啾啾:蟲、鳥的細(xì)碎的鳴叫聲,這里指矮人吃食時所發(fā)出的細(xì)碎的聲響。飲食滴與粒:意即是食量很少,只須幾滴水、幾粒米便可。
[11]終天年:平安自得地度過一生。天年,自然壽命。
[12]睢盱:張目仰視,這兒指睜目悲憤激昂的樣子。。和ā吧佟。成遂:成功。
[13]坐使:致使。
翻譯
你可曾得知夸父追趕太陽窺探到了日落的去處,跳過了北海,越過了昆侖山。劈開云霄沖出蒼茫,風(fēng)馳電掣將星辰遺落身旁。沒過多久便筋疲力盡在半路上干渴而死,成了豺狼野鼠爭相吞食的美餐。北方有高不過九寸的矮人,鼓掌相慶,有說有笑,神采飛揚?v使是微不足道的幾滴水,幾粒米,也能維持生命,使它們活到應(yīng)到的壽算。張目仰視,慨嘆大志少成功。人生路難,徒勞兒女空悲傷。
鑒賞
《行路難》系樂府雜曲中的一種,在中華書局出版的《樂府詩集》中的雜曲歌辭里作了專題收錄,自最早的鮑照的《行路難十八首》始,先后收錄了20余位作者的詩作。這些詩中多以“君不見”或“行路難”起句,如鮑照的“君不見河邊草,冬時枯死春滿道”;如盧照鄰“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如僧貫體的“君不見道傍廢井生古木,本是驕奢貴人屋”;如駱賓王的“君不見玉關(guān)塵色暗邊亭,銅鞮虜寇危長城”;如翁綬的“行路艱難不復(fù)歌,故人榮達(dá)我蹉跎”;如高適的“君不見富家翁,昔時貧賤誰比數(shù)”;如顧況的“君不見古來燒水銀,變作北邙山上塵”等。因此,《樂府解題》中曰:“《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
在柳宗元《行路難三首》詩中,第一首取材于神話故事,并以磅礴之勢對“夸父”逐日的理想與膽識,以及夸父奔走的速度與形態(tài)進(jìn)行了夸張性的概述。盡管夸父跳踉北海、騰越昆侖、披霄決漢、瞥裂天宇、遺落星辰。然而,人的體能畢竟有限,于是,沒多久便精疲力竭渴死路邊,成了野鼠山狐的美餐。這里雖未對夸父的行為進(jìn)行價值評判。詩的后半部分筆鋒一轉(zhuǎn),對高不過九寸的北方矮人的生活大加贊賞起來,這明顯地表現(xiàn)出對夸父情感的矛盾心態(tài)。
北方矮人不僅個子矮小,而且飲食也不過粒米滴水足矣,形同莊周《逍遙游》的`“篷間雀”一般,沒有鴻鵠之志,但能整日無憂無慮地雀躍于狹小的空間之中,自得自樂地枯榮于歲月的長河里,得以終年,這實是夸父所不如的。其實,夸父與矮人,鯤鵬與蓬間雀,都為世間之肉體凡物,因此都只能在“有所待”的環(huán)境中生存。因此其行為也必須與現(xiàn)實合拍。一旦脫離客觀實際,力所不能及的理想再美好再偉大也只能成為空想和夢幻,于現(xiàn)實毫無裨益的。
“夸父”,自古以來,是一個勇者的象征,而柳宗元卻為他的結(jié)局而迷茫困惑。關(guān)于“夸父”喻誰?目前倘無定說。有不少人認(rèn)為是柳宗元自喻,因為柳宗元那“少時陳力希公侯,許國不復(fù)為身謀”的志向,直可與“夸父”逐日之舉相提并論。不過,夸父的結(jié)局與柳宗元相去甚遠(yuǎn),因為元和五年后,柳宗元移居冉溪,雖然前妻病逝后沒有婚娶,身體也日感不支,但物極必反,心態(tài)日趨平靜。從夸父“力盡道渴死”之句看,“夸父”不是自喻,但是在暗喻誰呢?
只有革新旗手王叔文。因為柳宗元對王叔文的情感是矛盾的,一方面對他的革新方針,對他的利安元元之道崇敬有加,如在王叔文的革新集團(tuán)瀕臨顛覆之際,柳宗元在《故尚書戶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間劉氏志文》中依然不避忌諱,依然大贊王叔文的功績:“堅明直亮,有文武之用!瓕⒚鞒黾{,有彌綸通變之勞,副經(jīng)邦阜財之職。加戶部侍郎,賜紫金魚袋。重輕開塞,有和鈞肅給之效。內(nèi)贊謨畫,不廢其位,凡執(zhí)事十四旬有六日。利安之道,將施于人……”。另一方面,柳宗元被貶居永州之后,又無不認(rèn)為王叔文等確是罪臣,如《寄許京兆孟容書》中言道:“宗元早歲,與負(fù)罪者親善,始奇其能,謂可以共立仁義,裨教化!巳穗m萬被誅戮,不足塞責(zé),而豈有賞哉?今其黨與,幸獲寬貸,各得善地,無分毫事,坐食俸祿,明德至渥也,尚何敢更俟除棄廢痼,以希望外之澤哉?”
通過夸父與矮人的對照,再回想到屈原、賈誼、阮藉、陶潛、王勃、李白、孟浩然等歷代學(xué)子的悲壯路,不由得感慨萬千:古來宏志少成愿,空使兒孫相悲憐。
創(chuàng)作背景
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一首!缎新冯y三首》,作于柳宗元貶謫永州之后,已成定說。但究竟何年所作,眾說紛紜。王國安于《柳宗元詩箋釋》中認(rèn)為:此詞與《籠鷹詞》、《跂烏詞》諸作,雖用寓言之體,然詞旨悲憤,顯以自況,當(dāng)為初貶之際所作,即系于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關(guān)于王國安的這一觀點,應(yīng)出自韓醇,因韓醇于《詁訓(xùn)柳集》卷四十三曰:“三詩皆意有所諷,上篇謂志大如夸父者,竟不免渴死,反不如北方之短人,亦足以終天年,蓋自謂也。中篇謂人才眾多,則國家不能愛養(yǎng),逮天下多事,則狼顧而嘆換可用之材,蓋言同輩諸公一時貶黜之意也。下篇謂物適其時則無有不貴,及時異事遷,則貴者反賤,猶如冰雪寒凜,則侯家熾炭無不貴矣。春陽發(fā)而雙燕來,則死灰棄置,無以用之。蓋言前日居朝而今日貶黜之意也。當(dāng)是貶永州后作!钡,零陵師專何書置經(jīng)過考訂,認(rèn)為《行路難》三篇詩作并非是貶永初期心態(tài)的寫照,而應(yīng)是元和五年(810年)后所作。理由有三,其一是詩中“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兒女相悲憐”,所寄寓的是貶永后期的生活、思想感情;其二是“愛材養(yǎng)育誰復(fù)論”句,與《冉溪》詩意相同;其三是“風(fēng)臺露榭生光飾,死灰棄置參與商”,也是貶永后期的思想感情的觀照。此外,葉樹發(fā)于《柳宗元傳》(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中也將此詩列為元和七年(812年)左右所作。
縱觀柳宗元的心路歷程,永貞元年(805年)九月,對柳宗元來說是一個多災(zāi)多難的九月,在這個九月里,他從權(quán)力的高空跌落而下,從一位改革的勇者眨眼間淪落成為朝廷貶謫流放的囚徒,從此,春風(fēng)得意的仕途便成了夢中的幻影,悲驚凄慘的厄運便不時降臨身邊。在這個九月里,柳宗元無奈地帶著家眷行囊,倉皇離開了那曾讓他大展才華的京都,離開了那夢魂縈繞的朝廷,匆匆踏上坎坷的流放路。一路上,他踏著藍(lán)田的紅葉,踏著漢水的漣漪,踏著長江的風(fēng)浪,踏著洞庭的波濤,輾轉(zhuǎn)千里,艱難地向荊楚的南端遷移。他沿著屈原的老路,徐徐而行。在洞庭湖上,在汨羅江畔,他那苦悶難耐的心幾欲碎裂,但是,他想到“以興堯、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為務(wù)”的理想,對屈原懷石沉江的壯舉只能由衷地掬一把敬慕淚——“離騷不盡靈鈞恨,志士千年淚滿裳”(陸游詩)。但是,此時的柳宗元并未對前途喪失自己的信心,在內(nèi)心深處,充滿著北歸的期待與東山再起企盼。因此,他對屈原的情感是矛盾的,這種矛盾的心態(tài)在他后來的詩句中或顯或隱地表現(xiàn)了出來:“南來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門自有期。為報春風(fēng)汨羅道,莫將波浪枉明時!
來到永州后,雖然身為司馬,但是一個閑職,官府無法提供住房,于是,只好暫時借住在龍興寺里。柳宗元作為一個純而無雜的入世士子,“利安元元”是他終生難忘的理念與人生最大的追求,因此,寺里的鐘聲無法讓他淡忘百姓的苦難,陶、謝的佳句,無法讓他進(jìn)入“悠然見南山”的樂園,他只得日復(fù)一日地在木魚聲中焦躁地等待著、盼望著北歸信息,日復(fù)一日地在昏暗的油燈下四處寫信求援,一晃幾年過去了,而自己的等待與吁請仍不見半點效果,等來的竟然是昔日的故友,如王叔文、凌準(zhǔn)、呂溫等人,相繼辭世的噩耗。于是,他開始感到前途的渺茫,感到命運的多舛,感到理想的蕩滅,感到生命的荒廢,感到世路的坎坷與人生的艱辛,感到官場的險惡與朝庭的昏庸,再加上身體的漸感不支與精神的疲憊憔悴讓他悲苦莫辨,北歸成了一種奢望,“仙駕不可望,世途非所任”;“凝情空景慕,萬里蒼梧陰”。于是,他便調(diào)整心態(tài),寫下了《行路難三首》這組傳響千年的詩作。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xùn)|(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xué)家、儒學(xué)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jīng)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xùn)|集》。因為他是河?xùn)|人,人稱柳河?xùn)|,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xùn)|柳氏,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yīng)物并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dá)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qiáng),筆鋒犀利,諷刺辛辣。
【《行路難其一》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行路難·其一原文,翻譯,賞析08-11
行路難·其一原文翻譯及賞析09-24
行路難·其一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行路難·其一》原文及翻譯賞析10-25
李白《行路難·其一》原文翻譯賞析09-26
行路難·其一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2-07
行路難·其一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7-11
行路難其一原文及翻譯04-06
行路難·其一原文及賞析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