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定風波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2-03-30 11:22:36 古籍 我要投稿

        定風波原文及翻譯

          定風波這一文從表面上是寫的途中遇雨,實際上卻是在抒發(fā)作者曠達的胸襟和超凡脫俗的人生態(tài)度與理想。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定風波原文及翻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定風波原文及翻譯 篇1

          【原作】

          定風波——[宋] 蘇軾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注釋】

          定風波:詞牌名。

          雨具先去:雨具沒了。

          余:我。

          已而遂晴:一會兒天氣就晴了。

          莫聽穿林打葉聲:不要去聽樹林中敲打著樹葉的雨聲,意思是說不要聽到雨聲就害怕而奔跑。

          何妨吟嘯且徐行:不妨吟詩長嘯,悠然自在地慢慢前行。吟嘯,吟詩長嘯。

          竹杖芒鞋輕勝馬:手持竹杖,腳穿草鞋,輕便勝過騎馬。芒鞋,草鞋。

          誰怕:怕誰,怕什么。意為對風雨根本不畏懼。

          一蓑煙雨任平生:有一領蓑衣就足以對付一生的風雨侵襲了。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寒伴隨著春風吹來正好醒酒。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回首向來蕭瑟處:回頭看剛才經過的遭受風吹雨打而使人感到凄涼的地方。蕭瑟,冷落,凄涼。

          也無風雨也無晴:無雨無晴,好像什么都沒發(fā)生。

          【古詩今譯】

          不必去理會那敲打樹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詩長嘯,一邊悠然自在地前行。手持著竹杖,腳穿草鞋,比騎馬還要輕快,有什么可怕的呢!有一領蓑衣就足以對付一生的風雨侵襲了。

          料峭的春風將我的酒意吹醒了,我感到有些寒冷;恰在這時,山頭初晴的斜陽好像是在有意迎接我一樣;仡^望一眼走過來的地方,雖然曾經遭受過殘酷的風吹雨打,但是信步歸去,好像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仿佛什么都沒發(fā)生。

          【賞析】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二十歲進士,官至翰林侍讀學士,但曾在官場上幾經沉浮。他在散文、詩、詞、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詞感情奔放,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

          這首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即貶謫黃州后的第三年。屬于即景生情之作,作者自有這種情懷,遇事便觸發(fā)了!稏|坡志林》中說:“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蓖局杏鲇辏銓懗鲞@樣一首于簡樸中見深意,尋常處生波瀾的詞來。

          作品從表面上是寫的途中遇雨,實際上卻是在抒發(fā)作者曠達的胸襟和超凡脫俗的人生態(tài)度與理想。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開篇一句一方面渲染了雨驟風狂的環(huán)境感受,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了不受外力左右的定力與襟懷。“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也是小序之“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的呼應,同時又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何妨”,更增加挑戰(zhàn)色*彩!耙鲊[且徐行”,有笑對人生之意。首兩句是全篇核心,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fā)。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

          “一蓑煙雨任平生 ”,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直面人生的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寫的是雨過天晴時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闕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fā)人生感慨作了鋪墊。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作者從自然界風雨變化的瞬間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只要懷著輕松曠達的心情去面對,自然界的風雨也好,政治上的風雨(指貶謫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況且,我這么多年,不就是這樣風風雨雨過來的嗎?此際我且吟詩,風雨隨它去吧! “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暗指官場中殘酷的政治“風雨”和險象叢生的人生旅途。

          縱觀全詞,一種無喜無悲、無雨無晴、成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tài)度呈現在讀者面前。我們從中不難看出作者曠達超逸的胸襟和獨到的人生感悟。

          定風波原文及翻譯 篇2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

          余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注釋

          已而:不久,一會兒。

          翻譯

          三月七日,

          在沙湖道上遇到了雨,

          避雨的工具之前已經舍棄了,

          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

          只有我不這么覺得。

          過了一會兒天晴了,

          所以寫了這首詞。

          不必去聽那穿林打葉的雨聲,

          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

          一邊悠然徐行。

          竹杖和草鞋輕快勝過駿馬,

          誰會怕!

          披一身蓑衣,任憑一生風雨。

          料峭的春風將酒意吹醒,

          我感到有些寒冷,

          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殷殷相迎。

          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

          我信步歸去,既無所謂風雨,

          也無所謂天晴。

          賞析

          “徐行”表態(tài)度從容,“竹杖芒鞋”指條件簡陋,“莫聽”

          定風波原文及翻譯 篇3

          原文:

          定風波·紅梅

          [宋代]蘇軾

          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閑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閑心隨物態(tài),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不要厭煩貪睡的(梅久久不能開放,只是愛惜自己不合時宜。偶爾是淡(如桃杏色,文靜大方,偶爾疏條細枝傲立于雪霜。

          (梅本具雪霜之質,不隨俗作態(tài)媚人,雖呈(色,形類桃杏,乃是如美人不勝酒力所致,未曾墮其孤潔之本性。石延年根本不知道(梅的品格,只看重綠葉與青枝。

          注釋

          好睡:貪睡,此指(梅苞芽周期漫長,久不開放。

          慵:(yōng擁)懶。

          憐:愛惜。

          冰臉:比喻梅外表的白茸狀物。

          。ǎ旱。

          閑雅:文靜大方。閑,通“嫻”。

          尚余:剩下。

          孤瘦:疏條瘦枝。

          隨:聽任,順從。

          雪霜姿:傲霜迎雪的姿態(tài)。

          沁:(qìn)滲入。

          詩老:指北宋詩人石延年。

          梅格:(梅的品格。

          綠葉與青枝:石延年《(梅》詩有“認桃無綠葉,辯杏有青枝”句,在此,蘇軾是譏其詩的淺近,境界不高。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作品通過紅梅傲然挺立的性格,來書寫自己遷謫后的艱難處境和復雜心情,表現了作者不愿屈節(jié)從流的態(tài)度和達觀灑脫的品格。

          作品的顯著特點是融寫物、抒情、議論于一體,并通過意境來表達思想感情。詞以“好睡”發(fā)端,以“自憐”相承,從紅梅的特征來展示紅梅清冷、自愛的形象。紅梅的一個明顯特點,是苞芽期相當漫長,因謂“好睡”;雖然紅梅好睡,但并非沉睡不醒,而是深藏暗香,有所期待,故曰“莫厭遲“。句中一“慵”字,悄悄透露了紅梅的孤寂苦衷和艱難處境。紅梅自身也明白,在這百花凋殘的嚴寒時節(jié),唯獨自己含苞育蕾,豈非有不合時宜之感。苞蕾外部過著密集光潔的白茸,盡管如同玉兔霜花般的潔白可愛,也只能自我顧戀,悲嘆“名花苦幽獨”(作者《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枝,土人不知貴也》)罷了。詞以“冰臉”來刻畫紅梅的玉潔冰清,既恰如其分的寫出了紅梅的儀表,也生動地寫出了紅梅不流習俗的.超然之氣,它賦予了紅梅以生命和豐富的感情,形象逼真,發(fā)人深思。

          “偶作小紅桃杏色,閑雅,尚馀孤瘦雪霜姿。”這三句是“詞眼”,繪形繪神,正面畫出紅梅的美姿豐神!靶〖t桃杏色”,說她色如桃杏,鮮艷嬌麗,切紅梅的一個“紅”字。“孤瘦雪霜姿”,說她斗雪凌霜,歸結到梅花孤傲瘦勁的本性!芭甲鳌币辉~上下關聯,天生妙語。不說紅梅天生紅色,卻說美人因“自憐冰臉不時宜”,才“偶作”紅色以趨時風。但以下之意立轉,雖偶露紅妝,光彩照人,卻仍保留雪霜之姿質,依然還她“冰臉”本色。形神兼?zhèn),尤貴于神,這才是真正的“梅格”!

          下片三句續(xù)對紅梅作渲染,筆轉而意仍承。“休把閑心隨物態(tài)”,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暈沁瑤肌”,承“偶作小紅桃杏色”。“閑心”、“瑤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閑淡雅致,不應隨世態(tài)而轉移;肌膚本是潔白如玉,何以酒暈生紅?“休把”二字一責,“何事”二字一詰,其辭若有憾焉,其意仍為紅梅作回護。“物態(tài)”,指桃杏嬌柔媚人的春態(tài)。石氏《紅梅》詩云“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酒暈無端上玉肌”,其意昭然。這里是詞體,故筆意婉轉,不像做詩那樣明白說出罷了。下面“詩老不知梅格在”,補筆點明,一縱一收,回到本意。紅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豈在于青枝綠葉之有無哉!這正是東坡詠紅梅之慧眼獨具、匠心獨運處,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紅梅》詩的真諦所在。

          此詞著意刻繪的紅梅,與詞人另一首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揀盡寒枝不肯棲”的縹緲孤鴻一樣,是蘇軾身處窮厄而不茍于世、潔身自守的人生態(tài)度的寫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絕塵俗、冰清玉潔的詞格。

        【定風波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定風波原文翻譯及賞析06-22

        蘇軾定風波原文及翻譯06-09

        蘇軾定風波原文及翻譯08-05

        蘇軾定風波原文翻譯及賞析07-20

        《定風波·紅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9-12

        定風波·紅梅原文翻譯及賞析12-29

        定風波蘇軾翻譯原文及賞析10-10

        定風波蘇軾原文及翻譯賞析10-01

        蘇軾《定風波》的原文閱讀與翻譯賞析07-2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