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音樂說課稿(精選12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音樂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音樂說課稿 1
一、 對大綱、教材與教學目標的分析與把握
高中音樂新課標中指出: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音樂教育。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課的教學重在啟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yǎng)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
本課教材是“人音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鑒賞》中的第八單元《劃時代的音樂大師---貝多芬》中第十五節(jié)《貝多芬》。這個單元主要探究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一共有兩首,分別是《第23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和《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重點是通過學習《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貝多芬的作品風格及內涵,了解作品的曲式結構,啟發(fā)學生把學習、生活同樂曲所表達的深刻內涵緊密結合起來。
根據(jù)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音樂知識和感知能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了解奏鳴曲、奏鳴曲式及交響曲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能夠會唱《歡樂頌》的音樂主題;并能看懂4拍子的指揮圖示。
(3)情感目標:感受、體驗作品的音樂情緒,加強學生對歐洲古典主義音樂及貝多芬精神的認識。
要達到這些目標,單靠教材是完不成的,必須貫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必須通過教材引導學生組織學習,構建比較全面扎實的知識結構。
二、教法設計概要
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是音樂教育和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而音樂是聽覺藝術,因此,要堅持以聆聽為主的教學原則 ,在音樂鑒賞活動中不但要聽辨音樂的變化,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情感的辨別力、表現(xiàn)力和理解力,了解音樂表現(xiàn)的方法手段,培養(yǎng)對音樂形象的感知和體驗。為此,本課教學將結合運用調查法、啟發(fā)法、分析法、比較法、合作法等授課的基本方法。
三、學法設計概要
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1.在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時,運用體驗、探究、合作等學習方法,啟發(fā)學生在對音樂形像與音樂情感的體驗中充分展開想象,建立一定的音樂思維空間。
2.在音樂知識內容的學習方面,采用師生間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避免枯燥的知識灌輸和單一的講解。
3.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包括課前準備),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相關信息,做到會提出問題、能分析問題、善解決問題,增強與他人間的協(xié)作能力,享受學習的快樂過程。
四、教學過程概要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聆聽《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模式進行。
1.課題引入:
⑴.聆聽《第23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并選出內容表達正確選項:
a、又名《熱情奏鳴曲》
b、該曲表達的是一種含蓄、優(yōu)美的'情感。
C、以歌頌為主題,曲調莊重舒緩,輝煌燦爛。
d、此曲如莎士比亞的名篇《暴風雨》一樣,也是表現(xiàn)人與大自然搏斗的大無謂精神的。
、普埻瑢W選出《第23鋼琴奏鳴曲》的作者:
a、莫扎特
b、海頓
C、貝多芬
d、巴赫
[設計意圖]:通過聽辨音樂和選擇答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并引出課題《劃時代的音樂大師----貝多芬》
2.講授新課:
、胖v新課之前,先請幾位同學把我們上節(jié)課要求大家針對以下問題收集的相關資料給大家展示一下。
a、貝多芬的生平簡介;
b、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作品分類;
c、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音樂主題;
d、試舉例,說說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作品主要有哪些?(各組代表介紹)。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課外收集相關資料,不僅調動他們積極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而且可以培養(yǎng)自主研究學習的良好習慣,為其學習音樂、喜愛音樂,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奠定基礎。
、苿偛旁凇柏惗喾覄(chuàng)作的作品分類”這個問題里面,我們說他一共寫了32首鋼琴奏鳴曲;9部交響曲等等。那么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把什么是奏鳴曲、奏鳴曲式、交響曲這三個問題,集體探討一下并掌握概念。
[設計意圖]:采用共同學習、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識主題,避免枯燥、單一的知識灌輸和講解。
、峭暾雎牎兜诰沤豁懬返谒臉氛拢卮鹪撟髌敷w現(xiàn)了貝多芬怎樣的偉大思想?
[設計意圖]:有了以上的音樂知識做基礎,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能力。
、确侄舞b賞,聽辨后列出各段的演唱形式、人聲音色的變化,在表達情感,增強藝術感染力中所起的作用。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及情感的辨別能力和理解能力。
、蓪W唱《歡樂頌》主題,體驗合唱情緒與表達的感情。說說它對你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方面有什么啟迪?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合唱情緒,引導學生正確把握作品的風格及內涵,啟發(fā)學生把學習、生活同合唱所表達的深刻內涵緊密結合起來。
、收n堂實踐:引導學生在學唱的同時,感受4拍子的節(jié)奏特點,能看懂4拍子的指揮圖示,并嘗試指揮合唱《歡樂頌》主題。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實踐活動,達到遷移知識,延續(xù)創(chuàng)新的目的。
3.拓展與研究
對比聆聽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未完成交響曲》、《小步舞曲》、《命運交響曲》片段。說說有何異同點?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欣賞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片段,認識古典主義音樂的共同特征及三位作曲家的個性特征。
4.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并對“樂圣”貝多芬的生平和坎坷遭遇有了較全面的了解,相信大家也都有不同的收獲。大家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一些挫折與困難,如何正確的面對這些挫折、困難?或許你已經(jīng)從貝多芬以及他的作品當中,得到了一些啟示……希望同學們都能夠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勇敢地去面對困難與挑戰(zhàn)。
高中音樂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1、 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點:
《音樂與生活》是今年高中課改音樂鑒賞教材廣東版的第一單元。本單元由“生命之歌”、“情感之聲”、“生活之音”、“自然之韻”四部分組成。單元中選擇的音樂內容充分體現(xiàn)了音樂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關系。其中“生活之音”是本單元的第3節(jié)。
本節(jié)課承接了“生命之歌”中論證的“人們從誕生的那一刻起,音樂就陪伴著人生,見證著人生每一個神圣的儀式,伴隨著人生每一段豐富的經(jīng)歷”,貫穿了“情感之聲”中展現(xiàn)的“音樂是人內心世界(情感、意志、欲望)的表露,是人情感的抒發(fā)與宣泄,音樂美最本質的特征就是來源于情感的力量”,所以,“生活之音”中選擇了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并始終伴隨人類各種生活的音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音樂,同時,能感悟:“音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樂”,進而激發(fā)學生構建自己的音樂生活的愿望。
本節(jié)內容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鑒賞作品都是運用現(xiàn)實生活中具體的生產(chǎn)勞動場景、活動為素材創(chuàng)作出來的精品佳作。
2、 教學目標:
根據(jù)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感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音樂作品的體裁、演奏、演唱的形式,了解鋼琴組曲、合唱組曲和標題音樂的相關知識。
(2)、能力目標:能夠記錄《打字機》、《蓋郵戳》音樂的節(jié)奏;能夠熟悉模唱《鐘》、《趕擺路上》的音樂主題;能夠從《永恒的水》觀賞中得到啟發(fā),并積極參與嘗試創(chuàng)作一首“紙樂”。
(3)、情感目標: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能從音樂音響感知中得到和快樂,獲得感悟與啟發(fā);能夠思考作曲家如何運用生活中的各類素材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能夠關注生活中的音樂,感悟“音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樂”的樸素哲理。
3、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根據(jù)以上制定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學情分析:大部分學生在課堂表現(xiàn)上都是“善于聽不愿說”,在表達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方面過于依賴教師的講解,因此,制定以下的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本節(jié)課的作品鑒賞讓學生感知音樂來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體會兩者相融共通的聯(lián)系;感受音樂表現(xiàn)藝術的魅力。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音樂,思考作曲家如何運用生活中的各種素材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啟發(fā)學生感知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并作出一定的評價;嘗試自行創(chuàng)作一首“紙樂”。
二、說教法:
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于聽覺!白裱犛X藝術的感知規(guī)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這是音樂教育重要的指導思想。因此,要堅持以聆聽為主的教學原則。同時,也要緊緊圍繞音樂鑒賞的本質,不能流于欣賞的簡單的感性認知。在音樂鑒賞活動中不但要聽辨音樂的變化,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了解音樂表現(xiàn)的方法手段,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情感的辨別力、表現(xiàn)力和理解力,倡導對音樂作品整體性的感知和體驗,真正提高鑒賞音樂的能力,符合從感性—理性—感性的認知規(guī)律。
為此,我擬定了調查法、啟發(fā)法、分析法、比較法、合作法、聯(lián)想法、想象法、演示法等授課的基本方法,靈活運用于實際課堂教學的操作中。具體的做法在后面的教學程序中我再細說。
三、說學法:
音樂鑒賞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具備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對于豐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個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如何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成為了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積極、主動、高效地參與學習,需要選擇恰當?shù)姆椒。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我在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時,能夠緊緊圍繞課程目標,運用體驗、比較、探究、合作等學習方法,啟發(fā)學生在對音樂形態(tài)與音樂情感的體驗中充分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建立一定的音樂思維空間,愛護并鼓勵學生保留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其二、通過對比音樂的.不同體裁、形式、風格、表現(xiàn)手法等,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評價音樂的初步能力,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探究和創(chuàng)造活動。其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包括課前準備),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相關信息,做到會提出問題、能分析問題、懂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學會加強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增強協(xié)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享受學習的快樂過程。
四、說教學程序:
此次說的是第3節(jié)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主要內容是聆聽與鑒賞《打字機》、《蓋郵戳》、《鐘》和《永恒的水》。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采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模式進行。
(一)、課題引入:播放2002年春晚的《過年我當家》(玩的就是節(jié)奏)
作品通過藝術夸張,把我們日常當中的具體生活細節(jié)活動節(jié)奏化了,小到鉛筆寫字的摩擦聲音,大到鍋碗瓢盆的碰撞聲音,由此匯成一首熱熱鬧鬧的生活交響曲。
[設計意圖]:通過音像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去探究的好奇。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演示法)
(二)、講授新課:
1、聆聽兩首樂曲,為它們設計標題并寫出基本的節(jié)奏譜:《打字機》、《蓋郵戳》
作品運用現(xiàn)實生活中“打字”和“蓋郵戳”的勞動聲音,加上音樂的力度、速度、節(jié)奏等表現(xiàn)要素的變化,把簡單甚至單調的生活場景變的有聲有色,充滿了快樂的情趣。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體驗“標題音樂”的特點,緊扣本節(jié)課“音樂與生活相融共通”的主題。(啟發(fā)法、分析法、比較法、聯(lián)想法、想象法)
2、課堂實踐:嘗試創(chuàng)作4小節(jié)“打蚊子”的節(jié)奏譜。(與蚊子的飛行動態(tài)相結合,時而快,時而慢,最后打死了蚊子。)
例如:2/4 X X| X XX |X · X |X— ||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作、表演意識,給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親自體會音樂和生活的關系,同時活躍課堂的氣氛,避免“審美疲勞”的出現(xiàn)。(演示法、聯(lián)想法、想象法、合作法)
3、聆聽[匈]李斯特的《鐘》。要求學生思考:音樂中表現(xiàn)了什么聲音?作曲家怎樣運用鋼琴的特點來表現(xiàn)鐘聲?
[設計意圖]: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考作曲家如何運用生活中的各類素材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啟發(fā)他們認識該作品中,李斯特巧妙地運用了鋼琴音域寬廣,音色豐富多彩,彈奏技巧多樣化的特點,來塑造、模擬“鐘”的形象。強調作曲家的音樂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對生活的深入細微的觀察與感悟。(啟發(fā)法、分析法、比較法、聯(lián)想法、想象法)
3、聆聽譚盾《永恒的水》。要求學生思考:在觀賞音樂中得到什么感悟與啟發(fā)?
作品在2001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上首演大獲成功,同時也引來樂評人各種觀點的爭論。作曲家使用了不同的打擊樂器,利用其在不同媒介(在空氣中、在水中)的傳導下產(chǎn)生的不同的音響效果;把水在滴落、流淌、碰撞等狀態(tài)中發(fā)出來的聲響和奇妙的節(jié)奏感來營造奇特的視覺、聽覺的享受。把我們身邊最普通、最熟視無睹的“生活現(xiàn)象”,通過聲音和畫面全新地展現(xiàn)給人們。
[設計意圖]:再次強調作曲家的音樂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對生活的深入細微的觀察與感悟。并鼓勵學生討論、交流對該作品的評價和看法,培養(yǎng)他們獨立見解,達到學會構建自己的音樂生活的目的。(啟發(fā)法、分析法、比較法、聯(lián)想法、想象法)
4、課堂實踐:啟發(fā)、引導學生從《永恒的水》中得到感悟,嘗試用“紙”來創(chuàng)作一首“紙樂”。(視課堂教學實際時間而定,如若安排不下,就作為課后的作業(yè),延續(xù)教學目標。)可以利用不同紙張的材質,通過揉、搓、撕、抖等手法制造出不同的音響區(qū)別,再運用音樂表現(xiàn)的要素進行整合。比一比誰的作品更能表現(xiàn)自己的意圖,更能讓廣大同學接受。
5、課后拓展推薦:聽賞保羅·懷特的《蚊子之舞》;里姆斯基·柯薩科夫《野蜂飛舞》。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的或者課后的反饋,達到遷移知識,延續(xù)創(chuàng)新的目的。完成教學的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調查法、啟發(fā)法、合作法、分析法、比較法、聯(lián)想法、想象法)
五、說課綜述:
以上是我對《生活之音》這節(jié)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總之,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在努力貫徹課標提出的以音樂為定位的依據(jù),課堂中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基礎,以能力、方法為主線,有計劃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和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為指導思想。并且能從實際出發(fā),適度地進行學科綜合與滲透,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音樂興趣,體現(xiàn)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及審美意識的提高。
高中音樂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音樂與電影電視〉〉,本課位于高中音樂欣賞(全一冊)第三單元〈〈音樂與姊妹藝術結合〉〉中的第二十課,這節(jié)課在整個教材和單元的地位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新穎和適合學生。具體體現(xiàn)在:
1、音樂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形態(tài)和載體從來都是與其他文化相互作用相互聯(lián)系的。而音樂與電影電視的聯(lián)系較之其它學科要更加緊密,因為他們有著相同的藝術特征即(藝術的形象性和情感性)。
2、動人的電影畫面和優(yōu)美的音樂相結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材中也是非常新穎的。
3、音樂知識與電影電視知識相結合是符合高中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和知識結構建立在多學科基礎上這一特點的。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提供給教學的大體內容和主要活動方式,結合自身條件和學生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點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電影音樂及其作用。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審美能力,調動學生的求知欲。
3、德育目標:珍惜生命呼喚真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教學方法:
采用多種方法相結合:講授法,欣賞法,互動法,啟發(fā)法,對比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四、學法和教法
在學法和教法上我根據(jù)高中學生對音樂知識了解的層次不一,兩極分化,但學生的思維活躍有音樂欣賞經(jīng)驗的特點,從兩個方面來指導學生。
1、以情為主,教師創(chuàng)設一種融視,聽,感,觸為一體的環(huán)境氛圍,以激發(fā)感染學生。
2、設計欣賞和創(chuàng)編活動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深刻體驗,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合作意識。
五、教學過程在教學方面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
在教室墻壁張貼《泰》電影海報,營造影院氣氛,教師彈奏其主題音樂《我心永恒》,學生回答出處引出課題《音樂與電影電視》。我的設計意圖是:改變教室環(huán)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很快進入角色,從多維度全方位地感受電影中的場景和氛圍,《泰》電影音樂學生大部分都比較熟悉,能保證教師順利引出課題。
2、從學生感興趣的音樂入手,請他們談談自己喜歡的電影音樂,想想音樂一般都出現(xiàn)在電影的什么位置。以此激發(fā)學習興趣,使他們感到音樂親切易懂,并很自然的總結出電影音樂的形式,如主題歌插曲片頭音樂片尾音樂情景音樂等。
3、欣賞《泰》電影中的兩段音樂。第一段是《我心永恒》主題音樂在捷克和露絲兩人初見相愛分離時的.變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提示學生注意節(jié)奏旋律快慢配器等音樂語言的變化,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對貫穿主題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等方面起到的作用。第二段是沉船時樂手在夾板上演奏的音樂。第一遍無聲欣賞電影畫面,第二遍加入聲音,通過對比讓學生深刻體會有音樂與無音樂的差別,進而總結出什么是電影音樂及其作用。
4、創(chuàng)編活動
請學生設想如果捷克沒死他同露絲的未來會怎樣?并為想象的情節(jié)配樂。在這里我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派代表表演或演唱演奏,這樣既發(fā)揮了學生的集體智慧又能培養(yǎng)個人多方面的才能,同時讓學生進入電影情景進行想象創(chuàng)造,有利與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引發(fā)學習探索興趣,加強對電影音樂的理解和感悟。
5、小結
教師采訪學生說出對這節(jié)課的心得體會。目的是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最后如果有時間,請結合歷史談談對1912年《泰》號沉船事件的看法。
高中音樂說課稿 4
一、 說教材
今天我所說課的題目是《這個世界的音樂》。它是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二冊第三單元(說明文單元)的第四篇。從單元的安排上來講,前面已經(jīng)有了三篇文章對如何抓住學好說明文的關鍵問題作了鋪墊,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上就更需要體現(xiàn)出較強的目標訓練意識,突出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和素質。 《這個世界的音樂》是一篇科普說明文,它不僅帶著我的學生們再一次走進了神秘的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而且還為他們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自然奧秘。
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參要求,結合本文特點,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 領會“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懂得自然界一些生物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
2、 掌握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動的語言。
3、 培養(yǎng)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勇氣和信心及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
教學難點: 解讀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把握作品主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二、 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學生教授新知識時,自然要考慮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xiàn)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征,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教學計劃,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這個世界的音樂》這篇課文時新教材的新課文,同時它也被確定為“自讀”課文,再加上學生剛剛進入高一,他們大都不喜歡讀說明文,感覺枯燥無味,這就有可能使他們讀不下去課文,或者雖然讀下去但也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已,難以抓住重點。針對學生的一系列心理狀態(tài),我思考:怎樣在40分鐘時間里將學生的注意力盡量吸引到課文本身上來,完成對這篇科普說明文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一個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是確保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關鍵。
三、 說教學方法
(一) 從學情出發(fā),首先把握兩個原則:
1、 注意高視點、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實到實處,再深入實施其他教學方式和手段。
2、 重視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因材施教。
其次采取以下具體方法:
第一、 充分預習課文。印發(fā)預習材料,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內容包括:作家作品、寫作背景、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標出段落、劃分層次),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認知能力。
第二、 根據(jù)學習的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課時。
第三、 分解重難點,以確保學生做到一課一得。
(二)、從課文本身出發(fā),需注意:
作為自讀課文,大部分的課堂活動還是要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引導作用。教師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問題”。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問題,是將學生帶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徑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問式的教學方法,然后通過“討論”和“辯論”等形式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達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 教學方式及手段
本文通過學生自由誦讀理解課文,感知具體的語言信息。但由于說明文中某些內容較為抽象,所以我上課時利用錄音機錄制了一部分來自大自然的聲音,讓學生親身品味、體驗。同時還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將幾個需要討論和理解的問題顯示了出來,并要求學生緊緊圍繞它們去思考。
五、 說教學程序(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1課時
指導學習:課前自學和課堂討論相結合。(設計依據(jù):課前預習是學習每一篇課文前的要求,且本文是自讀課文,自學是必須的;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和辯論可以推動學生思考,感受文章內容,發(fā)揮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先聽一段中國古典音樂《梁!,再聽幾段來自大自然的音樂。
明確:除了人類的音樂外,自然界的生物也有音樂。我們應該懂得尊重任何形式生命。
(二)、分析課文
提問:
1、“這個世界的音樂”究竟指的是怎樣的一種音樂?
(思考——討論——發(fā)言)
2、這種聲音是否具有某種具體的意義?
(在原文中找答案)
3、 作者的觀點,人類作為地球生物,創(chuàng)作音樂的原因是什么?
(討論——思考——發(fā)言)
(三)“課堂小小辯論賽”
作者把音樂創(chuàng)作視為人類的生物性本能,也就是把動物與人類看作有某種質的類同,這是否抹殺了人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學生先討論,再發(fā)表自方觀點)
(四)、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學生在課文中找出事例加以證明 )
(五) 品味語言:生動幽默
(兼文學性和趣味性)
(六) 介紹“人生健康小訣竅”
1、 聽好的音樂可以使人身心舒暢。
2、 聆聽古典音樂最有益于人的健康。
高中音樂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這一節(jié)是第四單元《國之瑰寶—京劇》的第1個課時,它對于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京劇藝術的興趣愛好,以及初步了解京劇的產(chǎn)生、發(fā)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著重要作用。
1、教學目標分析(三方面)
知識目標:初步了解京劇的產(chǎn)生、發(fā)展及其京劇大師梅蘭芳與“梅派”藝術
能力目標:掌握鑒賞京劇藝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情感目標: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京劇藝術的興趣愛好
2、教學重難點分析
《京劇大師梅蘭芳》這一課,教學重點是認識了解梅蘭芳及其“梅派”藝術特征。
3、教學的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來欣賞京劇藝術魅力。
二,說學情說學法
大多數(shù)學生都對我國傳統(tǒng)京劇藝術了解很少,尤其是我們西北,他們不知該如何來欣賞京劇藝術。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會緊緊圍繞教學目教學重點注重引導、培養(yǎng)學生聆聽、鑒賞京劇藝術的能力,并讓學生能夠有尊重我國的傳統(tǒng)藝術的意識。
三,說教法
以點撥引導為主要教法,在學習的時候,我會盡量的結合作品,通過運用圖畫、聽音樂等讓學生聽,看,等形式來實現(xiàn)我教學的目的.。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講授。兩節(jié)課我會充分做好跟學生的互動,在第一課時的導入中,我用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引起討論,最后總結,從而達成與學生的互動?傊谶@一單元的教學中,我會讓學生感到學習音樂的樂趣,也能從樂趣中學習到一些音樂知識。
四,教學過程分析
1、課題導入 采用問題式導入法
你們知道‘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文化’是哪三大嗎? 以著名歌唱家李玉剛引導學生認識京劇的無窮魅力。
2、介紹新課知識
先介紹介紹京劇藝術的產(chǎn)生、發(fā)展及基本常識
一是介紹京劇起源,二是介紹四大名旦。這兩個介紹都采用師生交流法。
再介紹介紹京劇大師梅蘭芳及其“梅派”藝術
這一部分是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對梅蘭芳有充分的認識,我在教學上設計了三塊內容,分別是生平介紹、代表作品介紹、“梅派”藝術特征介紹。
首先,介紹梅蘭芳生平,我進行了2項教學設計。
第一項設計是采用談話法,‘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梅蘭芳先生的認識’,
第二項設計是觀看一段視頻,來讓學生認識人物,從而引出我想讓學生知道的兩個內容(1梅蘭芳不僅在京劇方面有特殊的造詣,他在繪畫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2梅蘭芳曾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蓄須明志”,表現(xiàn)了梅蘭芳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其次,是介紹梅蘭芳先生代表作品。我同樣進行了2項教學設計。
第一項設計是讓學生回憶‘剛才視頻中提到了哪些梅蘭芳先生的代表作品’
第二項設計是通過看一組圖片,來加深對梅蘭芳先生代表作品的記憶。
最后,是介紹“梅派”藝術。我進行了3項教學設計。
第一項設計是讓學生聆聽作品《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和《海島冰輪初轉騰》,體驗感受這兩個唱段不同的音樂情緒及特點。
第二項設計是分析唱腔特點,引出“梅派”藝術唱腔特征。
第三項設計是學唱《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京劇片段,讓學生再次感受“梅派”藝術唱腔特征。
通過以上三部分內容的教學,學生就會對梅蘭芳先生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
五、說知識拓展
介紹梅蘭芳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第一項設計是采用講授法,介紹梅蘭芳在國外的一些演出經(jīng)歷。
第二項設計是通過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梅蘭芳在國外的一些情況。
第三項設計是讓學生談談‘對梅蘭芳在國外影響力’的個人觀點。
六、課堂總結
運用了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贊譽梅蘭芳先生的一句話“偉大的演員,美的化身”來結束本堂課。為的是創(chuàng)設一種課堂氛圍,使學生對梅蘭芳先生的尊敬之感得到升華
高中音樂說課稿 6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本課是第六單元第歐洲民間音樂,拉丁美洲音樂中的第一課,也就是整本書的第十二節(jié)-歐洲民間音樂-風笛,排蕭,本課是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內容包括多聲重唱-鳥兒在歌唱和風笛演奏-優(yōu)雅,還有的就是排蕭演奏-森林的多伊那和婦女的舞蹈,還包括音樂知識歐洲音樂,因為學生普遍對音樂理論知識不感興趣,所以我在講音樂知識的同時會盡量結合作品,讓學生輕松的接受,這節(jié)課我會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手段,貫徹思考,體驗,探究,實踐的原則,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二、說教法根據(jù)教材特點和配合學生的特點
應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和諧而愉快的情感氛圍,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和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驗和感受音樂,
三、說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輕松的學習,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
在講授音樂知識時,我會盡量的.結合作品和影響資料,做到讓學生輕松的接受,努力讓理論知識變得不會那么枯燥,這節(jié)課的導入我用鐵達尼號的主題歌的音樂來導入,著重讓學生聽有風笛演奏部分的音樂,并提問學生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由此來引出今天本課的餓主題-歐洲音樂,這種導入從學生熟悉的音樂入手,讓學生能從熟悉的音樂中感到親近與輕松,并能從這種輕松的氛圍中學到一些音樂知識,
四、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標;
。薄⑿蕾p幾首具有代表性的歐洲民間音樂,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歐洲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征,初步知道歐洲民間音樂的餓概況。
。、了解風笛、蕭的音樂特點。
本課的重點是:從音樂中了解到歐洲民間音樂的特點,并讓學生結合作品了解歐洲民間音樂的特點。
難點是:能從不同的聲音中分辨出風笛與排蕭的不同之處,并說出主奏樂器。
五、說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主要包括三首歐洲民間樂曲,我在整節(jié)課中會應用講授法,體驗法,談話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
1)導入:我用鐵達尼號的音樂來導入,特別讓學生來注意前奏的音樂是用那種樂器主奏,在學生的回答中引出今天的主題-歐洲音樂,這樣的餓設計意圖是讓學生能從熟悉的餓音樂入手,引起學生對本課的親近與興趣,在這里我主要應用欣賞法與談話法,
。玻┪艺埻瑢W們來讀一讀寫在本課開頭的李斯特的名言,并指出今天的教學任務:欣賞幾首歐洲民間音樂,并了解民間音樂的餓美妙與特點,這樣的餓設計意圖是能從李斯特的名言中更加加深學生對民間音樂的餓印象,使學生了解到民間音樂不管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都是極具特色的,從而升華了今天的餓主題,在這里我應用的教學方法是談話法,
。常┩暾シ牛鉴B兒在歌唱>,并請幾位學生來說說這首曲子的特點,他與美聲唱法有什么不同?回答完畢,請班級上學過美聲的餓同學來演唱,讓同學們能現(xiàn)場對比聆聽兩種唱法的不同,完了之后,教師指出這是一種歐洲唱法-歐亞唱法,并結合作品來解釋什么是歐亞唱法,在這里我應用的餓是談話法與參與實踐法,這樣的餓設計意圖是能讓學生近距離的餓體會兩種唱法的不同,并能通過請學生演唱,加深學生對本課的印象,
。矗┩暾シ牛純(yōu)雅>并提問:這首曲子用了那種樂器啊?
學生回答:風笛,
下面多媒體顯示風笛的形狀,教師簡要講解有關風笛的知識,完了之后,多媒體再彈出一個畫面,是中國的竹笛,通過對竹笛的餓介紹讓學生能分辨竹笛與風笛形狀上的餓區(qū)別,
最后教師指出不管是風笛還是竹笛他們都是民間音樂中不可缺少的主奏樂器,這里主要應用講授法,通過對比介紹,讓學生能事先體會到民間音樂的美妙,
5)小插花,播放兩段音樂,請學生來分辨主奏樂器,
。ㄒ欢问侵袊酿I竹笛,一段是風笛),教師鼓勵學生回答準確,這時侯教師拿出兩個樂器,對,就是竹笛與風笛,教師師范演奏,并請學生來學,當燃教師輝控制住場面,不會讓學生太鬧騰,在這里我應用了實踐法,這樣能讓學生從親自參與演奏中體會到民族樂器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叮┩暾シ牛忌值亩嘁聊呛蛬D女的餓舞蹈>,教師順著音樂跳幾個羅馬尼亞民間舞蹈,完了之后,提問,主要由那種樂器演奏并出示排蕭圖示,簡要介紹排蕭并請學生來說明與風笛的區(qū)別,完了之后,再播放一遍音樂,請學生來體會這首曲子的餓情緒如何,并請音樂科代表來回答聽后的感受,完了之后教師鼓勵學生并指出;
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對與音樂的餓聽后感受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他沒有固定的回答,并鼓勵學生今后多積極發(fā)言,再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應用談話法,設計意圖是通過對樂曲的欣賞,來教育學生今后音樂課上該如何表現(xiàn),
。罚┳詈笳垘孜粚W生來讀一讀上了這節(jié)課之后對后面的餓音樂知識最有感觸的一段,如果找不到,可以自己來講歐洲音樂的特點,完了之后教師做補充,這里我主要應用的是談話法。
六、總結本節(jié)課秉承著體驗
參與,思考的餓原則,通過學生的參與和與教師的互動,讓學生能了解到民間音樂的餓樂趣并升華了主題。
高中音樂說課稿 7
一、說教材:
本課題選自人音版高中音樂鑒賞模塊第十六單元第二十九節(jié)。所教的內容為冼星海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二、說教學目標:
以音樂課程標準的定位為依據(jù),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結合本課特點,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 聆聽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感受,體驗其豐富的音樂情緒,進而認識這部作品的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通過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 使學生了解什么是大合唱,并知道大合唱中常用的演唱 形式都有哪些?對《黃河大合唱》中各樂章進行分析。
三、說教學重、難點:
由于時間關系在課堂中重點聽三個樂章,《黃河船夫曲》《河邊對口曲》《保衛(wèi)黃河》引導學生欣賞分析《黃河大合唱》情感發(fā)展。及演唱形式。
四、說學法
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集體演唱小組活動,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活動中思考、來提高認識,獲得知識。
五、說教法
根據(jù)新的課程標準,采用了新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變?yōu)閷W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形式:
1、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法能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對比式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識。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視、聽結合起來,能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并加大課堂的信息容量。
六、說教學流程
。ㄒ唬⿲耄
先讓學生視聽一小段音樂,然后問題式引入新課。
(二)出示課題:
《黃河大合唱》(設計意圖 通過問題的設計推動課堂進入主題)
1、讓學生交談自己所了解的作曲家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背景,和代表作品等。
2、教師小節(jié)之后讓學生觀看一段視頻《作品創(chuàng)作故事》來詳細了解作品產(chǎn)生過程。
3 教師提出問題,這部作品共分幾個樂章?大家最想聽第幾樂章?
。ㄈ 新課講授
1 視聽《欣賞《河邊對口曲》
(設計意圖 通過欣賞讓學生真正走進音樂,從分析作品的演唱形式入手,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情緒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
師:很好!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河邊對口曲》。大家邊欣賞邊思考以下兩個問題:a/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b/歌曲的情節(jié)是如何發(fā)展的?
生:欣賞作品后回答:
a/演唱形式是對唱。b/歌曲情節(jié)是從兩個老百姓相遇,然后相互問答傾訴,最后一同走上抗日的道路。
師:我們再來聽下歌曲的最后一個部分(播放歌曲)。在這個部分里,只有兩個背井離鄉(xiāng)老百姓的對唱嗎?
生:沒有,還有合唱。
師:那為什么又要用到合唱呢?作者想借合唱這種演唱形式來表現(xiàn)什么?
生:表現(xiàn)遭受敵人逼迫而逃亡的不僅僅只有這兩個老百姓,中國還有千千萬萬這樣苦難的人民。大家一同上前線抗日殺敵救國。
師 :找出兩位學生來表演。
2、欣賞《黃河船夫曲》
(設計意圖 想通過層層設問來推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從歌曲的體裁入手,引導學生體會歌曲速度和力度的變化。并通過模唱把握歌曲的精神內涵。 在音樂中找出答案)
1、師:在欣賞這首歌曲之前,我請大家邊欣賞邊思考這幾個問題:
a/歌曲的體裁是什么?b/速度與力度的變化使你聯(lián)想到什么?
生:欣賞后回答
a/歌曲體裁是勞動號子。b/速度由快變慢再變快,力度由強變弱再變強,聯(lián)想到船夫與驚濤駭浪搏斗的情景。
師:大家說的很對!那船夫們不懼怕驚濤駭浪,勇敢頑強地一起與之搏斗,這表現(xiàn)出了一種怎樣的精神?
生:表現(xiàn)出船夫們團結一致、無所畏懼、永不放棄的精神。
師:對!這種團結協(xié)作、勇往直前也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和堅強。
2、師:這首歌曲的體裁是勞動號子,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船夫們勞動的場景。
生:按照老師指揮模仿勞動號子,體驗勞動號子便于整齊用力的作用。(模唱片段。)
3 欣賞《保衛(wèi)黃河》
。ㄔO計意圖從分析演唱形式入手,引導學生體會作品情節(jié)與演唱的關聯(lián)關系,使學生對音樂作品中演唱形式與情感傳達的結合有一定的認知。)
師:很好!現(xiàn)在我們就來聆聽《保衛(wèi)黃河》!會唱的同學跟著一起唱(播放歌曲的第一部分)。
生:欣賞并跟唱。
師:這首歌曲大家在初中的時候都學唱過這首歌,剛才大家也唱的很不錯,F(xiàn)在我們來聽歌曲的第二部分,大家看看這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歌曲的第二部分)。
生:演唱形式是輪唱。
師:為什么在第一段大合唱之后又要用輪唱這種形式呢?我們現(xiàn)在也來輪唱一下,各位同學看老師的手勢每個小組進入。
生:進行輪唱訓練。
師:好,剛才我們進行了輪唱練習。大家體會到輪唱這種演唱形式有什么特殊的表現(xiàn)意義?
生:一輪接一輪的,就像波浪一樣一層一層涌來。
師:很好!那在這首《保衛(wèi)黃河》里,作者用到了輪唱這種形式就是要表現(xiàn)出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團結抗日,前仆后繼,勇往直前的抗日決心和斗爭精神,把敵人淹沒在抗日洪流中。
(四)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選擇"拓展與探究"第四題的第2題)
1欣賞鋼琴協(xié)奏曲《保衛(wèi)黃河》(設計意圖 這一環(huán)節(jié)可讓學生擴寬視野,對比出同一首作品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有不同的風格)
師:現(xiàn)在大家對聲樂輪唱曲《保衛(wèi)黃河》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們來欣賞下由著名鋼琴家朗朗和管弦樂隊合作的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中的第四樂章《保衛(wèi)黃河》,大家來對比下鋼琴演奏的《保衛(wèi)黃河》與聲樂曲《保衛(wèi)黃河》,說說看你們喜歡哪個版本?這一樂章出現(xiàn)幾次主題,分別有什么不同?
生:欣賞后發(fā)言。
2、"大合唱"的概念
師:《黃河大合唱》這部作品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就欣賞到這里,現(xiàn)在我們一起以這部作品為例來歸納下什么是大合唱。
生: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歸納。(多樂章的聲樂套曲;演唱形式包括領唱、獨唱、重唱、對唱、齊唱、合唱等,有時穿插朗誦;用來表現(xiàn)重大的歷史或現(xiàn)實題材,內容富于史詩性和戲劇性;樂隊伴奏)
。ㄎ澹┛偨Y
師:播放背景音樂《怒吼吧,黃河》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今天就欣賞到這里,下節(jié)課將繼續(xù)欣賞大合唱其他樂章并與鋼琴協(xié)奏曲進行對比找出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高中音樂說課稿 8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依據(jù)普通高中音樂課標要求,在第二單元領略了我國東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調情韻后,就進入了我國豐富的民間器樂單元。所以在第三單元中,教材安排了鼓吹樂和絲竹樂兩部分內容,在《絲竹相和》這節(jié)中,教材以我國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兩個民間器樂樂種: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為切入口,選擇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娛樂升平》為主要教學素材。教材設計目的:引導學生對代表性的民間器樂種類有所了解,并對這些樂種的音樂特點和文化特征有所體驗與感悟。增進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熱愛,增強民族意識,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為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打下重要基礎。
2、教學目標 具體的教學目標有三點:一是感受、體驗江南絲竹的藝術魅力(放慢加花和支聲復調),體會其和諧、謙讓的社會文化內涵。 二是了解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主奏樂器,體驗其音色特點。 三是能聽辨、區(qū)分有代表性的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
3、教學重難點 一是江南絲竹《中花六板》的學習體悟,對江南絲竹:小 細 輕 雅特點的把握。二是對《娛樂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不同的情緒基調。
二、說學情說學法
對于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高中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都接觸過,對演奏樂器、基本情緒、風格有一定的.了解。由于他們的知識儲備、生活經(jīng)驗、思維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和提高,因此,本課的教學需要根據(jù)高中課標的新要求,充分考慮高中生的具體實際,在教學內容、要求和方式上體現(xiàn)出有別于小學、初中的新發(fā)展。
所以學法以體驗比較、參與感悟為主。在本課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也以 “體驗”和“比較”為主!绑w驗”:身體性參與(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說、用自己的腦思考)!氨容^”:音色、情緒、風格等方面的比較,以利于學生形成對音樂深刻的印象。
三、說教法
考慮到本課教材內容特點、教學目標和學情,我選用的教法以引導體感悟式為主,適當?shù)沫h(huán)節(jié)采用研究點撥探討教法。
四、說教學程序
考慮到學生全部生活在西北地區(qū),對江南絲竹不很熟悉,我將聽音樂感受體驗定為本課教學的主要途徑,同時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自具特點,充分調動學生欣賞音樂,以學生比較容易產(chǎn)生共鳴、容易參與的絲竹樂器音色的感受、體驗為主要切入點,在對兩個樂種的欣賞比較中,進一步豐富對絲竹樂的感受和理解,保證必要的理解和感悟。,突出“絲竹相和”這一主題,一方面引導學生關注樂器間的呼應與合作,另一方面更深層次的領略作品中所蘊含著的和諧、謙讓的人文內涵。
教學程序的設計上,我將本課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導入,第二部分絲竹樂器聽辨,第三部分絲竹樂曲賞析,第四部分絲竹風格辨別。
具體步驟是:
。ㄒ唬┱n前音樂《江南好》,配合風情圖片導入
。ㄒ鈭D:營造氛圍,作好進入音樂課堂的心理準備。)
。ǘ┙z竹樂器聽辨
運用多媒體視聽結合,純聽覺辨別竹笛、二胡、揚琴、高胡這幾種樂器,讓學生體會不同地區(qū)的絲竹樂風格各具特色。把握其中主要樂器的音色是分辨不同地區(qū)絲竹樂的基礎。
(三)絲竹樂曲賞析
1、欣賞《中花六板》片段,老師點撥引導:這段樂曲中主要有哪些樂器?點出曲名,簡介江南絲竹。 結合作品分析江南絲竹藝術特色。
觀察曲譜,找每小節(jié)第一拍、第三拍的第一個音的特點。
對比演唱骨干音旋律和二胡聲部旋律。發(fā)現(xiàn)旋律特色。
再聽音樂片段感受。引導分析感悟江南絲竹藝術特色的人文內涵。再次聽全曲概括江南絲竹“小 細 輕雅”的特點
2、拓展欣賞江南絲竹《歡樂歌》主題(樂隊演奏視頻)
3、廣東音樂《娛樂升平》(教學步驟同絲竹樂曲)
4、對比聆聽《娛樂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不同的情緒基調。
(四) 絲竹風格區(qū)分
聽辨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
三首作品片段:《旱天雷》《絲竹調》《彩云追月》
五、說教學反思
1、師生互動的充分性和從容性可能不夠。
2、對“和”—作品技術背后的文化內涵的引導方式還可再改進。
3、學生參與方式還可進一步豐富,參與的機會可進一步增加。
高中音樂說課稿 9
一、說教材
《飄逸的南國風》是高一音樂鑒賞必修教材第二單元“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的最后一節(jié),根據(jù)《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以及“應將我國各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音樂和反映近現(xiàn)代與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任何文化都是屬于民族的,本民族音樂文化是音樂文化中的“母語”。而本節(jié)課中的南方地區(qū)民歌是母語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婉轉、細膩、抒情的旋律,含蓄的歌詞都給我們以美的感受,美的傳承。在前面幾節(jié)課分別欣賞了西北民歌、少數(shù)民族民歌以及中原民歌,本節(jié)內容是本單元的收尾課,因而除了在感受體驗南方民歌音樂情緒的基礎上,認識南方民歌的風格特征;同時也要在小結“多彩的民歌”這個單元的基礎上,探究民歌之民族風格、地方風格主要表現(xiàn)及形成的原因。
二、說學情
學生音樂雙基較薄弱,對民族音樂的了解比較片面,特別是對民歌知識了解甚少。大多數(shù)學生不喜歡民族音樂,但學生對音樂充滿好奇與熱情,喜歡唱歌并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多數(shù)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三、說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幾首南方民歌的音樂情緒、音樂風格的感受與理解,激發(fā)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過程與方法目標】
聆聽《彌渡山歌》、《對鳥》、《幸福歌》,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并認識南方民歌婉轉、抒情、細膩的風格特征,運用討論、體驗法、圖象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了解民歌的音樂特征同時自主參于各項學習活動,從而使學生能感知歌曲的情緒、表演形式及不同的音樂風格,加深對音樂的認識力和理解力。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唱過程中,深入體驗南方民歌的風格特征。對比認識民歌的民族風格、地方風格形成的原因,對形成民歌的民族風格及地方風格的原因進行探究,形成較為完整而清晰的認識。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聆聽、演唱三首民歌,感受、體驗南方民歌的風格特點。
【難點】對民歌的民族風格和地方風格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使學生更為主動的達到本節(jié)課的目標,我將使用圖片展示法、小組合作法、體驗法貫穿整個教學,倡導對音樂作品整體性的感知與體驗,設計具有探究性和啟發(fā)性的問題,采用集體討論的方式,避免枯燥的說教方法,有利于學生理解和分析歌曲,使每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魅力。引導學生感受與理解音樂作品。
六、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需讓學生能主動的學習,根據(jù)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思想感情,通過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完成教學目標,課堂教學需要調動不同特性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學生的情緒正常,在歌曲分類環(huán)節(jié)、分析歌曲調式的旋律、結構、演唱特點、伴奏特點等環(huán)節(jié)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互動集中在學生自己演唱演奏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能順利地完成作品,情緒得以調動。
七、說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課件播放視頻音樂作品三首南方民歌進行欣賞,請學生探究以下問題:
1、是我國的哪個省,知道哪些景點和民歌。
2、比較三首民歌的音樂風格談談南方民歌的風格特點是怎樣的?
3、民歌的民族風格及地方風格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音樂要素上?
云南:這里風景優(yōu)美,氣候宜人,少數(shù)民族云集。民歌特別豐富并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地方風格。
(設計意圖:直接提出問題,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明確本節(jié)學習目標,帶著問題學習。通過對云南民歌的聆聽,加深學生對云南民歌風格的印象,為新課民歌的風格對比做好鋪墊的作用,通過我聲情并茂地示范演唱導入,拉近師生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從聽辨引進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教學
1、分析探究南方山歌的風格特征
(1)首先播放《彌渡山歌》的音頻,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音樂風格。
是一首贊美愛情的山歌。歌詞用了比興的手法,暗示著愛情的道路上的艱難曲折。旋律由三部分組成:起-平-落。起即引腔,這種長音在南方民歌中常見。
(2)介紹云南彌渡,欣賞云南風景圖片。
彌渡地處滇西高原。北部有云嶺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無量山,加上相距不遠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謂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因為這里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蘊藏民歌的大好地方。
南詔鐵柱置于彌渡縣城西約6公里的'鐵柱廟內,欲稱天尊柱,現(xiàn)存大殿建于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懸掛“威鎮(zhèn)昆彌”金匾。大殿達三閣五殿,建筑規(guī)模巨大,是彌渡縣至今保存較好的古建筑群。
(3)播放配套課件中《腳夫調》的視頻材料。
問題:南北方山歌的區(qū)別。
(4)再次播放《彌渡山歌》的音頻,引導學生分析歌曲的結構特點:起—平—落。
(5)教師帶領學生學唱《彌渡山歌》的引腔的主體部分,引導學生感受山歌節(jié)奏較自由的旋律和起伏較大的特點。
(6)在完整演唱《彌渡山歌》后,引導學生分析歌曲的調式特點,并與《腳夫調》進行對比,對比南、北方的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使學生通過畫面深入體會環(huán)境對民歌風格形成的影響。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聆聽、感受、演唱、分析、感受歌曲的音樂風格,通過比較,讓學生了解地域環(huán)境對民歌風格的影響,在引導學生了解云南山歌的結構特點中,自主小結引腔在南方民歌中的特點,以認識南方民歌的風格特征和地域特征,最終主動探索形成民歌地方風格的原因。)
2、欣賞浙江的民歌《對鳥》
(1)音頻MP3播放課件中《對鳥》,引導學生感受其音樂風格和討論提問。
問題:
作品《對鳥》運用那種民族調式和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引導學生分析歌詞的特點,范唱并指導學生嘗試用方言演唱幾句,引導學生分析和感受其旋律與當?shù)胤窖灾g的關系,指導學生唱作品第一部分的譜子并分析旋律進行特點與當?shù)氐乩憝h(huán)境的關系。
(設計意圖: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并進一步探索民歌風格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同時探索民歌與方言之間的關系)
3、欣賞湖北民歌《幸福歌》
1、介紹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引導學生感受其熱烈歡快的情緒及歌曲的時代特點。
2、播放課件中在音樂會上演唱《幸福歌》的視頻音樂,引導學生探索民歌的發(fā)展。
3、師生合作共同演唱《幸福歌》,進一步體驗歌曲熱烈歡快的情緒。
(設計意圖:探索民歌發(fā)展的時代特點及民歌的發(fā)展與社會變革之間的關系,以進一步體驗和表現(xiàn)南方民歌的風格特征。)
環(huán)節(jié)三:拓展與探究
1、播放本單元欣賞過的幾首民歌片段,討論民歌的民族風格、地方風格的主要表現(xiàn)及其形成的原因等問題?
因為地理環(huán)境、生活習俗、語言特點、文化傳統(tǒng)、審美觀念等因素的影響,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qū)的民歌,在其內容、音調、結構、音樂特點、演唱形式等方面,會表現(xiàn)出相對穩(wěn)定的特征,這種特征就是某個民族或某個地區(qū)的民歌的民族風格或地方風格。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會具有不同的民族風格或地方風格。
2、我進行點評。
(1)民歌的民族風格、地方風格,主要表現(xiàn)在歌詞內容、節(jié)奏、旋律、調式、結構、演唱形式、伴奏樂器等因素上。
(2)影響民歌民族風格、地方風格的主要原因,多為人們生活的地域環(huán)境、經(jīng)濟發(fā)展、生活條件、風俗習慣、語言特點、文化傳統(tǒng)、文化交流、審美觀念等因素。
(3)同一民族的民歌,由于分布地區(qū)的不同,在音樂風格上也會有明顯的差異。因為該民族的民歌會受到當?shù)匾魳肺幕挠绊,民族風格和地方風格相交融,最終造成音樂風格發(fā)生變化的結果。
八、小結與作業(yè)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對三首南方民歌的欣賞,了解了南方民歌的音樂風格特征。并對民族風格和地方風格形成的原因做了初步的探究。我國民歌浩如煙海,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要精神財富,是世界優(yōu)秀音樂文化中的絢麗瑰寶,是人類文明的智慧結晶,所以,課后請同學們找?guī)资淄愋偷囊魳纷髌沸蕾p一下。
九、板書設計
高中音樂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鑒賞》(全一冊)第七單元《宗教復調音樂的頂峰——巴赫》第十四節(jié)《巴赫》。本課將主要欣賞學習巴洛克時期著名的作曲家巴赫創(chuàng)作的《馬太受難曲》,以及巴洛克時期重要的音樂知識,復調音樂與主調音樂、十二平均律等。
。ㄍㄟ^對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學目標為以下兩點)
2.教學目標:
①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馬太受難曲》的音樂風格特征。
、谝龑W生初步了解“巴羅克音樂”“復調音樂與主調音樂”和音樂家巴赫。
。榱烁玫耐瓿梢陨夏繕耍业慕虒W重點和難點為:)
3.教學重點、難點:
巴洛克音樂、對復調和主調音樂的理解、分析《馬太受難曲》
二、說教法說學法
高中的學生,知識結構完整、有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我選用的教法是參與互動式教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畫面,達到視覺聽覺的高度結合。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將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下面說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賹氩糠郑菏紫日垖W生觀察目錄(第7—9單元),總結特點。(按照先后介紹音樂史上的三大重要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和浪漫主義時期)。那么今天我們就學習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和重要的代表人物——巴赫。
、谙旅娌シ虐秃丈胶喗橐曨l!恶R太受難曲》共有七十八曲,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第1、72、78分曲,接下來我們聯(lián)系故事先來分別欣賞一下。首先,對比欣賞第1和72分曲。提問學生:第1和72分曲之間在故事發(fā)展、音樂素材、音樂類型等方面的不同點。(①分曲1是一個悲劇的序幕,展現(xiàn)了耶穌臨刑前被游街示眾的場景,在管弦樂隊的伴奏下,氣勢磅礴的雙合唱隊把人們引入一種悲哀的氣氛中。音樂屬于復調音樂;②分曲72是一首著名的圣詠旋律,是在耶穌死去之后出現(xiàn)的,悲沉的音調營造了耶穌死去后的悲痛氣氛,將這部宗教悲劇推向了高潮。音樂屬于主調音樂)
、劢酉聛韺⑴c同學們一起對比總結復調音樂與主調音樂。
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兩種不同的音樂。復調音樂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曲調以對位法則結合在一起的.多聲部音樂,主要特點在于各聲部都有獨立性。而主調音樂雖也是多聲部音樂,卻僅以一個聲部為主,其他聲部只起陪襯作用。
、芙酉聛硇蕾p《馬太受難曲》的最后一部分(78曲)之后提問學生:這段音樂和第1分曲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處?(③最后的終曲和第一分曲同樣是一首雙合唱曲,形成首尾呼應。不同的是,原來那悲哀的情緒已不再強烈,一切痛苦皆花作平靜的祈禱:“安息吧!安息吧,你那疲憊的圣體”)
、葑詈,播放《搖擺巴赫》中黑人音樂家麥菲林指揮和演唱的《弦樂四重奏》,感受巴赫復調音樂的藝術魅力。
四、拓展
布置作業(yè),在圖書館或網(wǎng)絡查找資料,了解歐洲十二平均律與中國明代律學家朱載堉的“新法密律”二者之間的關系。
五、總結
通過欣賞巴赫的《馬太受難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謝謝評委,說課完畢
高中音樂說課稿 11
一、 教材分析
本課《優(yōu)美與壯美》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樂鑒賞》第二單元《音樂的美》的第一課,本單元通過大量的音樂作品,使學生從優(yōu)美、壯美、崇高美、歡樂美、悲劇美和喜劇美六個基本范疇中體驗音樂的美。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包括欣賞無伴奏合唱歌曲《牧歌》、鋼琴獨奏曲《夜曲》以及《國際歌》,這幾首樂曲的選擇突出了音樂作品中優(yōu)美與壯美的不同感覺,對于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有很大幫助。
二、 學情分析
高中階段的學生,有了很好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并且在中學階段掌握了音樂技能的學習,但他們還缺少音樂理論知識的深化,對音樂的美還初步局限于流行歌曲的“好聽”和“不好聽”,所以需要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來理解優(yōu)美與壯美的內涵,從感性欣賞上升到理性欣賞是本課的主旨。
三、 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的目標
感受理解《牧歌》、《國際歌》美的不同
2、 能力目標:
正確區(qū)別優(yōu)美與壯美這兩種不同審美范疇的音樂作品,初步具有對音樂
的比較、歸納、總結能力
3、 情感目標: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進他們音樂文化的興致
四、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jù)課程標準和本課內容實際及對學生發(fā)展的需要,確定本節(jié)課重難點如下: 重點:能用自己的語言總結音樂的優(yōu)美和壯美的風格特征,理解他們的內涵。 難點:能夠準確的辨析感受出音樂作品所屬的音樂美范疇
五、 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教法:根據(jù)教材和學生年齡特點,應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注重音樂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整體把握音樂表現(xiàn)形式和情感內涵,主要運用引導、練習、對比法。
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我將采用合作討論練習等學法組織課堂教學,這樣既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能動性,也體現(xiàn)出教師的指導作用。
六、 教學過程
1、 情景導入
播放學生比較熟悉的《天鵝》和《紅軍不怕遠征難》片段,讓學生談談這兩首音樂帶給他們怎樣的感受,老師肯定學生的答案后進行總結,引出書中音樂美的概念及介紹,這樣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樂曲片段入手,拉近了學生與本節(jié)課的距離,更好體會到音樂美的不同。
2、 新課講授
1) 多媒體播放一段草原風景畫,提問:這組畫面帶給你怎樣的視覺感受,如果讓你為這組畫面配上音樂,你會選擇怎樣的音樂作品,這樣的設計是運用了美術的視覺感,音樂從視覺上獲得的情感體驗要比聽覺上獲得的情感體驗更快、更直接,從而為后面的教學作一個很好的鋪墊,啟發(fā)學生從音樂的語言要素方面思考,隨后讓大家閉上眼睛欣賞無伴奏合唱蒙古民歌《牧歌》,欣賞過后,讓學生說說《牧歌》帶給自己的`感受, 接下來提問學生了解肖邦嗎,有同學知道夜曲這種題材嗎,學生回答后教師講解夜曲題材,引出肖邦的夜曲,聆聽《夜曲》片段,請學生說說感受,繼而引導學生從音樂元素方面進行分析作品的風格特點,這樣的設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隨后教師從旋律、速度、 力度、節(jié)奏、結構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總結優(yōu)美的特點引導總結。
2) 教師結合歷史知識介紹《國際歌》創(chuàng)作背景,并在多媒體上展示巴黎公社照片,使學生從創(chuàng)作背景體會出歌曲所表達的情感,這樣的設計是通過歷史事件的引入更能加深學生對樂曲的理解,隨后聆聽《國際歌》,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作品風格,隨后老師從旋律、速度、力度、節(jié)奏、結構等方面引導學生總結壯美的特點,總結后學生隨多媒體再次欣賞《國際歌》并跟唱,體會作品情感。音樂的美是通過聲音來抒發(fā)情感的,通過聆聽學唱和音樂語言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壯美的音樂特點,初步感受與優(yōu)美的異同。
3) 總結本課,通過音樂要素對優(yōu)美和壯美進行比較
七、 布置作業(yè)
1、 課后欣賞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片段
2、 欣賞民族管弦樂《彩云追月》主旋律,并要求能唱出《彩云追月》主旋律。
八、 板書設計
板書要求做到突出重點、安排得當,樂曲欣賞和圖片展示大部分都出現(xiàn)在多媒體上。
1、 牧歌
優(yōu)美的特點:溫柔、平和、純凈、細膩、詩情畫意
2、 國際歌
壯美的特點:剛勁、果敢、勇猛、粗狂、鏗鏘有力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高中音樂說課稿 12
課題:
非洲歌舞音樂
課型:
欣賞課
教學理念: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所有音樂作品的欣賞、分析、創(chuàng)造都是為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表現(xiàn)能力,并讓學生以審美的眼光欣賞音樂作品。本課的教學設計中,考慮了以下幾方面:
1、高中音樂新課程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其目標之一便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在音樂教學中有機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
2、音樂課堂教學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充分參與音樂教學實踐活動。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音樂學習的本身是創(chuàng)造。
3、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特別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如何合理的設計學生律動及創(chuàng)作活動,讓鑒賞課不單一不枯燥,同時也給學生足夠的音樂發(fā)展和表現(xiàn)的空間。
教學目標:
1、體驗非洲音樂中復雜多變的節(jié)奏特點,了解鼓在非洲音樂中的重要地位。
2、通過欣賞和體驗,理解非洲音樂文化獨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3、了解非洲音樂文化對世界音樂文化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以正確的態(tài)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樂。
教具準備:
鼓、課件、音響設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音樂《綠色的非洲》片段。
2、討論:(1)、這段音樂最打動你的是什么?
。2)、談一談:心目中的非洲音樂。
設計意圖:以聽賞非洲黑人的鼓樂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走進非洲音樂。非洲音樂那豐富、多變的節(jié)奏;自然、古樸的旋律;清脆、重疊的鼓樂無不吸引著學生的欣賞的熱情和學習興趣。
二、走進非洲音樂
。ㄒ唬⒎侵抟魳---鼓
1、欣賞非洲歌舞音樂《非洲贊歌》片段
。1)、討論:這段音樂中最主要的伴奏樂器中什么?
。2)、認識非洲鼓:課件一:展示各種非洲鼓,了解非洲鼓的豐富的形狀特點。
課件二:展示非洲鼓的各種演奏姿勢和音響特點。非洲人持鼓的方式很多樣,擊鼓的手法也很多,從而奏出不同的音響和效果。
。3)完整欣賞《非洲贊歌》,學生任選一種敲鼓的動作與姿勢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模擬鼓聲。
2、教師總結: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樂器,被稱為非洲傳統(tǒng)音樂之魂。鼓在非洲有多種多樣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樂外,有時還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來傳遞各種信息。在非洲,鼓既是音樂又是語言。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樂器無法比得上的。
設計意圖:通過聽一聽、看一看、動一動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了解非洲鼓的特點及簡單的演奏手法。同時使學生理解鼓在非洲音樂中的重要作用與地位。同時在非洲民族民間舞蹈中,學生還體驗了非洲人民優(yōu)美、古樸的舞姿;奇異的裝扮和色彩,反復、呼應的吟唱方式。充分感受了非洲歌舞強烈的.音樂震撼力。
。ǘ⒎侵抟魳----節(jié)奏
1、欣賞非洲音樂《鼓舞》。引導學生跟隨音樂體驗節(jié)奏特點。
。1)、討論:你能模仿出這段音樂中出現(xiàn)最多的幾組節(jié)奏嗎?。
。2)、請幾位同學用鼓敲出音樂《鼓舞》的典型節(jié)奏。
。3)、教師總結非洲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及典型的節(jié)奏型。并以課件展示節(jié)奏型。
2、節(jié)奏模仿:學習幾組典型的非洲音樂節(jié)奏。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模仿等體驗活動,讓學生能親身體驗非洲音樂復雜多變的節(jié)奏特點,認識和理解非洲音樂獨特的魅力。
。ㄈ⒎侵抟魳----神秘的宗教色彩
1、欣賞非洲歌舞《凱特舞》。
。1)、討論:畫面中人們歌與舞僅僅是為了娛樂嗎?從這段歌舞中,你能體會出人們內心怎樣的情感?
。2)、討論:在非洲,音樂除了娛樂,還具有哪些功能?
2、學生交流對非洲音樂社會性的理解,認識和理解非洲音樂神秘的宗教色彩。
3、學唱主題旋律。引導學生以一人領唱眾人和的呼應歌唱形式,感受非洲音樂的歌唱特點,體會非洲人民樸實無華、沒有旋律的起伏,只有崇敬自然的反復音節(jié)的吟唱風格。
4、教師總結:音樂不僅僅有娛樂性,還有其社會性與宗教性,這一特點在非洲音樂中尤其突出。在非洲,人們認為音樂不僅能贊頌人,還可以贊頌神,不僅能驅魔祛病,還能通靈祭神。人們常常跳著奇異的舞蹈,哼唱著古樸的旋律共同進行部族的的情感交流與祭禮活動。
設計意圖:通過非洲歌與舞的欣賞,使學生能理解非洲音樂神秘的宗教色彩,感受音樂攝人心魄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同時通過簡單反復的旋律模唱,讓學生體會非洲音樂的旋律特點。
(四)、非洲音樂----情境模擬
1、活動安排:把學生分成四小組。每一組分置二只鼓,讓學生在5分鐘內創(chuàng)編出心目中的非洲音樂和音樂場景,創(chuàng)編可以是非洲節(jié)奏的模擬,也可是非洲舞蹈的表演,還可以是非洲的生活情境的某一片段。要求:有鼓聲。
2、創(chuàng)編表演:請每一組同學各自表演創(chuàng)編的非洲音樂,并請其他同學們評一評他們表現(xiàn)了非洲音樂的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改變高中音樂課單一的欣賞與分析,開展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與律動活動,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引導學生把認知行為內化為基礎技能實踐活動。學生的律動與創(chuàng)編豐富了教學內容,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
三、非洲音樂與世界音樂
。ㄒ唬、非洲音樂與踢踏舞
1、欣賞踢踏舞片段。
2、討論:這種舞蹈最打動你的是什么?它借鑒了非洲音樂的哪些特點?
3、介紹踢踏舞:上一世紀二十年代是非洲黑人奴隸把各自的民間舞蹈帶到了美國這塊移民大陸上,這些民間舞蹈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踢踏舞受黑人傳統(tǒng)吉鼓節(jié)奏的影響,音樂節(jié)奏豐富多變、舞蹈帶有很強的即興性、自娛性,開放性和挑戰(zhàn)性。
。ǘ、非洲音樂與爵士音樂。
1、欣賞爵士音樂《空虛布魯斯》
2、請學生描述所了解的爵士音樂。
3:討論:爵士音樂與非洲音樂的共同特點。
。ㄈ、課后探究:
1、除了踢踏舞和爵士音樂,你還了解哪些音樂形式受非洲音樂的影響?
2、新時代的非洲音樂:請學生用課余的時間了解新時代的非洲音樂延續(xù)了傳統(tǒng)非洲音樂的哪些風格及特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以開放的心態(tài),正確審視非洲音樂的文化價值,同時通過欣賞和分析使學生理解、尊重并熱愛非洲音樂文化,開闊學生的欣賞視野。
四、小結部分
教師語:非洲音樂是最樸實無華,最真純的音樂,其豐富多彩和變化多端的節(jié)奏,是世界音樂的寶貴資源,人們常說,非洲是節(jié)奏的故鄉(xiāng),非洲音樂的節(jié)奏帶給世界音樂許多靈感。讓我們在非洲鼓精彩的表演中結束我們課堂中對非洲音樂的探索,我相信課后每一位同學都會對非洲音樂有更深的認識和探索。
【高中音樂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說課稿03-08
高中音樂工作計劃11-30
高中生物說課稿(精選13篇)03-29
高中音樂課觀課報告12-22
高中音樂教師工作計劃06-14
高中音樂教學的工作計劃(精選14篇)09-06
高中音樂工作計劃15篇11-30
高中音樂教師的工作計劃09-07
高中音樂教師辭職報告09-08
高中音樂老師工作計劃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