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時間:2023-04-16 08:33:49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篇1

          一、研究性學習的指導思想

          為了切實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精神,落實《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條例和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保證高中新課程“研究性學習”五到位:課程落實到位,教師指導到位,學生組織到位,活動實施到位,過程管理到位。特擬定本實施方案,以規范教師的指導行為和學生的研究活動。

          二、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目的及組織原則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部分,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界、社會生產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活動。

          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的:通過活動,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主動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篩選信息和有效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和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多元研究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道德;學會分享和合作;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學習的指導工作中,教師通過對學生活動的指導,從根本上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從過去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通過研究性學習指導工作,可以與其他學科的教師合作,加強學科間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面,改善了自身的知識結構,樹立了終身求學的學習觀念。通過過程性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從另外一個角度了解與觀察學生,營造了和諧的學習與交流環境,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建立起新型的師生平等關系。在活動過程中促進多元智能發展,培養了自身的科研能力。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指導原則: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是師生共同探索新知識的學習過程,是師生圍繞著解決問題共同完成研究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以及為解決問題相互合作和交流的過程,因此具有開放性原則 、自主性原則和實踐性原則。

          研究性學習小組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以10人以下的課題小組為主要的組織形式,以學生自主設計、自主管理、自主研究為主。教師主要起組織、關心、指導和評價的作用,重點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尊重學生的自主創造力。

          三、階段目標

          高一年級:以培養學習“問題意識”為核心,以學科內知識為載體,組織問題的背景材料研究與學習。年級以主題講座、組織參觀、專家訪問、現象觀察、社會調查、科學實驗、文獻資料收集等開放性的主體體驗實踐,引導學生在過程中思考與分析社會、生產、生活現狀,發掘問題,提出問題。體現科技與人文的結合,注重學科內綜合為主。

          高二年級:以培養學生實踐、創造能力為核心,以“課題式研究”為載體,使學生理解研究方案是如何自主設計與進行的。通過學生自主探索與實踐,確定研究課題,進行課題背景綜述與研究,尋找解決的最佳方案與途徑,選擇研究成果的合適表述方式等。使學生了解問題研究的方法與過程,了解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體現科技文化的綜合,注重以文理課程綜合為主。

          四、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組織

          (略)

          五、研究性學習課程管理的具體分工

          1.研究性學習管理小組——日常管理

          研究性學習管理小組主要負責研究性學習活動方案的制訂,檢查和落實。對全校研究性學習活動過程的管理,對活動場地活動設備的組織與協調,為學生創造活動的便利條件。負責組織和協調年級和班主任對活動的指導與具體管理,做好安全防范等方面的教育,為活動提供有效的保障。負責指導教師的考核評價與管理。

          2.教學管理處與學生工作處——組織與具體實施

          教學管理處與學生工作處主要負責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實施和組織,包括對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基礎培訓,學生選題開題的指導,課題的結題與交流,并負責對全校老師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培訓。

          3.班主任——班級管理

          班主任要協助好本班級的學習動員、學習經驗交流、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參加與報名組織工作,落實活動的常規教育等。

          4.指導教師——具體課題管理

          指導老師負責對自己所指導的課題進行全程指導,管理與評價,為學生提供幫助、建議和鼓勵,并具體指導學生最終整理、撰寫出論文或做出其它研究成果,對本課題成員作出學分評定的初步意見。

          5.研究性學習學生管理委員會——自主管理

          學生在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強調自律、自控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通過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提高活動的質量。研究性學習學生管理委員會協助學校管理小組的老師,對課題進行過程性指導與管理,及時將學生的研究進展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指導各課題小組中課題組長與組員合理分工,協調研究,相互促進,確;顒拥恼i_展。

          六、研究性學習的過程管理:

          (1)選題階段:

         、儆蓪W科備課組教師提供推薦的研究課題,然后由學生選擇、參考或自主擬定課題,并最后確定研究課題。

         、趯W生根據課題的類別與性質,自由組成課題研究小組,選舉課題組長。

         、劢虒W管理處負責對全年級學生進行指導,并開設研究性學習方面的講座;研究性學習管理小組負責對課題組長進行培訓與指導,對研究過程進行全程管理與協調。

         、苷n題小組進行課題的前期背景研究,擬定研究方案。

          (2)開題階段:

         、賹W生進行開題報告的寫作,并進行組間開題報告的論證。

         、谠诮處熃M織的指導下,學生進行組間開題報告的評價(包括自評、互評和師評),并填寫“開題報告評價表”。

          ③學生針對開題階段的研究情況填寫“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活動情況記錄表”。

          ④每位學生就這部分的研究寫一份“開題階段研究心得”。

         、葜笇Ы處熅瓦@一階段的指導寫一份“教學設計”。

          (3)研究過程階段:

          ①學生根據課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科學研究方法進行研究。每利用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小組就填寫一份“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活動情況記錄表”。

         、谠谘芯啃詫W習過程中如果進行了調查、訪談、實驗或外出活動,學生應在“公用、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管理用表”中下載相關表格進行填寫,并將其裝入“研究性學習(普通)檔案袋”中。

         、壑笇Ы處熱槍W生的每一次出席情況、活動情況和完成任務情況,都要在“‘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研究檔案”袋上進行記錄。

         、苤笇Ы處熅瓦@一階段的指導寫一份“教學設計”。

          (4)結題階段:

          ①學生進行結題報告的寫作。

         、谠诮處熤笇拢瑢W生進行組間的結題報告的評價(包括自評、互評和師評),并填寫“結題報告評價表”。

         、墼谒醒芯啃〗M中選擇出色的小組,在年級的“結題匯報會”上進行展示。

         、苊课粚W生就這部分的研究寫一份“結題階段研究心得”。

          ⑤學生針對結題階段的研究情況填寫“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活動情況記錄表”。

         、拗笇Ы處熅瓦@一階段的指導寫一份“教學設計”。

         、摺把芯啃詫W習指導小組”對研究結果進行展示,并推薦參加各類比賽。

          七、研究性學習課程各年級推進日程

          (略)

          八、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評價

          參見《研究性學習課題小組管理手冊》、《研究性學習學生活動手冊》

          九、研究性學習的論文答辯會

          優秀論文答辯會初步評委組成:校內資深教師、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課題指導教師。

          優秀論文答辯會最終評委組成:成立優秀論文答辯委員會,由校內資深教師、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和高校專家組成。

          研究性學習優秀論文設為三等: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獎勵辦法:優秀課題指導教師:作為教師績效考核加分,并記入教師業務檔案。

          優秀課題論文或成果:優先送上級部門進行專業評比。

          優秀課題學生發放《優秀研究性學習論文獲獎證書》。

          十、研究性學習專項經費及教師的工作量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展需要有一定經費支持與配備,我校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專項經費每年約150000元,其中校外科研經費50000元。

          指導教師工作量計算:

          指導教師:以學生實報時間進行累計,每40分鐘為一課時,課時津貼以學科輔導課標準進行計算。

          年級組長、班主任:以實際組織活動課時計算。

          專家講座:按照外請專家的標準進行。

          成果計算:

          研究性學習優秀論文答辯會:一等獎(150元/篇)、二等獎(100元/篇)、三等獎(50元/篇)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篇2

          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20xx]6號)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研究制訂《廣東江北中學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一、成立“研究性學習”實施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 z、各年級級組長、各班班主任、高中各科老師。

          二、研究性學習學分認定的基本原則

          每個學生都要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完成研究性學習任務,兩年至少完成1個以上的課題研究。

          完成研究性學習課題可獲得獲得15個學分,每個課題是否完成的依據是:有完整的《廣東江北中學研究性課題審報表》;有研究性學習成果和結論。

          三、研究性學習活動實施中的任務分解

          1、班主任:全面負責本班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主要任務是:

         、儇撠熣n題小組人員和課題小組組長的確定,每個班根據學生人數可安排10個小組,每個小組為6人左右為宜。

          ②指導課題小組自由選擇指導老師,或協調老師選擇課題小組。

         、鄹鶕䦟W生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和成果,給予學分的認定。

         、軐Ρ景鄬W生研究性學習結果整理歸納送交教研處備案,每學年推薦2~3個優秀課題上報學校。

         、菝繉W期召開一次研究性學習總結會或成果匯報展示會(要求至少有2名以上課程委員會成員參加)

          2、導師:協助班主任負責本班的學生研究性學習,主要任務是:

         、倮谜n堂上課,使學生進入問題情境階段,使學生愿意參加研究性學習,并產生一定的興趣。

         、趨f助班主任確定本班的.課題小組成員和組長。

         、壑笇дn題小組自由選擇指導老師,或協調老師選擇課題小組。

         、軈f助班主任,根據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和成果,給予學分的認定。

         、輩f助班主任,每學年推薦2~3個優秀課題上報學校。

         、迏f助班主任每學期召開一次研究性學習總結會或成果匯報展示會。

          3、指導教師:每個班的課題小組可根據情況選擇一個授課教師作為本課題小組的指導老師,授課教師也可根據情況選擇課題小組,每位教師(主要是高一教師)所指導的學生人數不得少于25人。

          指導教師的主要任務是:

         、僦笇а芯啃〗M確定課題,并完成開題報告②指導課題研究過程材料的完成(主要是要學生完整填寫《研究性學習學習記錄冊》)。

         、勖繉W年把所指導的課題小組的《開題報告》、《研究性學習學習記錄冊》和《研究成果》等材料進行整理,送交班主任和導師(班主任和導師根據以上材料對學生進行學分認定)(研究成果可以是研究論文、實驗報告、調查報告、活動方案設計、科技作品、錄象資料等多種形式)

          4、年級組長:根據本年級的特點具體組織本年級的研究性學習,協助教研處做好相關的檢查考核工作,以及有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搞好本年級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經驗交流和成果展示

          5、教學處:指定專人負責研究性學習管理的具體事務,主要職責是:

         、儇撠煱嘀魅、導師、和指導教師對研究性學習指導工作的考核評價與管理。

          ②負責對每個班級學生學分的認定進行審核。

         、圬撠煂W生的研究成果整理、歸檔。

         、苊繉W年負責組織一次研究性學習展示會,每學年編輯一本《研究性學習優秀研究成果集》。

          四、研究性學習課程內容參考

          1、自然環境類:主要是從研究人與自然的角度提出的問題,如環境保護、生態建設、能源利用、動物保護、天文研究等方面與個人生活背景相關的課題

          2、歷史文化類:主要是從研究歷史與人的發展角度提出的課題,如鄉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歷史遺跡研究、名人思想與文化研究、校園文化研究、、傳統道德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研究、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民間文學、藝術研究、影視文化研究、時尚研究等

          3、社會生活類:主要是從保護人與社會關系的角度提出的課題,如學校規章制度的研究、社會關系的研究、企業研究、社區管理、社團活動、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規劃、交通建設、法制建設、政治制度、社會經濟發展、宗教研究、貿易與市場研究、科技與生活等相關的課題

          4、個人發展類:主要是從關注個體成長的角度提出的課題,如學生社團的研究、群體研究、學生消費研究、學校制度與學生成長、班級制度與文化、流行音樂、時尚文化、行為方式研究、同學關系研究等與學生生活直接相關的課題

          5、跨學科綜合類:主要是從科學技術與時代發展角度提出的,與中學的學科知識有一定的聯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學科參與的有助于了解當代前沿科學的綜合學習課題,如遺傳與化學、納米技術、計算機與多媒體技術、基因工程與克隆技術、產權經濟、組織行為、等與現代化生活息息相關的新事物的研究課題

          五、研究的步驟指導

          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研究課題一般包括以下步驟:確定課題——制定計劃——搜集材料——整理分析——總結報告——交流評價——研究成果。

          六、有關要求:

          學校要求所有教師(特別是高一教師)都要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教學活動,全體教師要把這項工作看成是象上課和批改作業一樣不可缺少的職責。每位教師(主要是高一教師)所指導的學生人數不得少于25人,并落入正常工作量中,達不到要求的視作未完成正常工作,超額完成的給以獎勵,并與課時津貼和超工作量掛鉤。導師的工作量學校將另行研究予以考慮。以后將教師是否有效指導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作為考核、獎勵和晉級的重要指標。此方案根據學校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發展的情況,以及學校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發展情況在實際操作中進一步完善。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中規定的一個獨立的學習領域,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其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個部分。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注意具體目標的實現:

          一是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和感悟。培養學生努力求知態度,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欲望。

          二是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學習中,通過研究性學習,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學會整理與歸納信息,并恰當地利用信息,以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是學會分享與合作。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將努力創設有利于人際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及成果,發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

          五是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認真、踏實地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磨煉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六是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社會實踐和調查研究,學生要深入了解科學對于自然、社會和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研究性學習的內容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所涉及的面相當廣泛,既可以是屬于傳統學科的,也可以是屬于新興學科的;既可以是科學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是單科性的,也可以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既可以偏重于社會實踐的,又可以偏重于文獻研究或思辨的。溫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我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級市。是浙南經濟、文化中心,特別是溫州所獨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社會環境,這為學生走出課堂,深入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為了培養學會選擇、自主發展的學生,我校的研究性學習采用課題研究模式。引導學生關注校園外廣闊的社會課堂,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茖W的研究方法、創新的思維方法、創造技能、寫課題報告等,也是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之一。

          四、研究性學習的實施程序

          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實施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表達交流階段和評價階段。

          1、進入問題情境階段

         。1)確定學習主題

          學校教師根據社會及周邊環境、文化背景、學科知識等擬定幾個宏觀選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中之一,經自主考慮或教師相關指導后,在此選題范圍內自己確定具體課題。最后由學校根據學生選題內容合并類似課題,確定學生分組名單,一般由2~4人組成課題小組(也可以個人單獨進行),選出組長,負責課題組人員分工。學校根據小組選題內容為小組指定指導老師,老師對學生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指導。

         。2)制定活動方案

          研究性學習主題確定以后,師生要對活動項目或課題進行討論,著手制定具體、可行、有效的活動實施方案。在此階段,學習小組要填寫開題報告:包括題目、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人員分工以及具體的每一階段的時間安排、成果展示等內容。

          2、實踐體驗階段

          (1)搜集和分析文字信息資料,開展實地考察、實驗設計或調查研究等工作,進行初步的交流。本階段教師主要指導任務是確保學生研究活動的順利進行。應注意強化學生的研究興趣和信心,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及時了解學生研究的進展情況,必要時給予適當的引導、調節或其他必要的幫助。

         。2)學生按課題研究方案,自主開展研究活動,并認真規范地填寫相應表格。學生根據初步的活動和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分析,上交中期報告,并上交《活動情況記錄表》和《調查記錄表》。

          3、表達和交流階段

          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將取得的收獲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完善中期報告,形成書面材料和口頭報告材料。課題結題后,要有相應的論文,還要有相應的研究工作報告,要認真總結研究過程中所做的工作、體會,匯報研究思路、過程和成果。每位學生上交一份個人總結,主要描述個人的參與工作、貢獻和體會。

          學生通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這是研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在交流、研討中,學生要學會欣賞和發現他人的優點,學會理解和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辯。

          4、評價階段

          評價是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在研究過程中的三個環節開展,包括開題報告表、中期報告、結題報告以及相應表格的完成。

          開題評價要關注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設想的意識和能力,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中期評價主要是檢查研究計劃的實施情況,研究方向的清晰,研究手段選擇的有效性,查閱資料數量和質量,對資料的研究和利用;學生研究態度的主動性、協作能力和完成任務的情況。

          結題評價主要對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全過程的情況、體驗情況、原始資料積累和整理情況、研究問題的表述、研究結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進行評價。

          指導老師負責匯總,將開題評審的成績、學生平時成績和答辯成績統一匯總,對每個學生作最后的成績評價。

          五、研究性學習活動學分認定

          綜合實踐活動的學分認定應該包括學生互評、指導教師考核、學校教務部門審核等程序,并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訪驗證制度,防止弄虛作假。

          學分認定依據含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要有符合要求的課題研究主題和方案;二是要有體現研究過程的記錄或佐證材料;三是要有研究的結果實物或書面報告;四是要有研究性學習的學時保證。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篇4

          為切實落實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意見,積極穩妥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推動學校研究性學習活動取得更大的成效,特制定《浙江省江浦中學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實施辦法》。

          一、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定義

          研究性學習活動指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通過文獻研究、社會調查、科學實驗、數據分析、撰寫報告等形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習得科學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目標

          研究性學習活動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在課程實施中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取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和積極情感,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欲望。

          2、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性學習活動通常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要培養學生在開放性學習的環境下,圍繞研究主題,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主動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處理,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加工處理信息,恰當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努力創設有利于人際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及成果,發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

          5、培養科學態度與科學道德。在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中,要認真踏實地探究,實事求是地得出結論,尊重他人的創意和成果,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磨練不怕吃苦,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社會實踐和調查研究,了解科學對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和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習關注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內容

          研究性學習活動內容來源于自然、社會、自我三大領域。人與自然。如環境保護研究、生態建設研究、能源利用研究、農作物改良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自然資源保護與開放利用研究、天文地理研究等。人與社會。如社會關系研究、企業發展研究、社會管理研究、人群心理研究、人口研究、城市規劃研究、交通建設研究、法制建設研究、政治制度研究、社會經濟發展研究、宗教研究、貿易與市場研究、鄉土文化與民俗文化研究、歷史遺跡研究、名人思想與文化研究、傳統道德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研究、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民間文學與藝術研究、影視文化研究、大眾傳媒研究等。人與自我。如中學生生理與心理問題研究、中學生行為方式研究、學生社團研究、學生群體關系研究、學生消費研究、學校制度與學生成長研究、班級制度與文化研究、社會適應研究等。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篇5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最根本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改變學生以單純接受教師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1、激發觀察生活、發現與探究問題的興趣

          小學生要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接觸和了解自然與社會,對身邊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積極觀察和思考,并通過簡單的操作實踐,品嘗自己動手動腦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愉悅,獲得問題探究的初步經驗,激發對自然與社會問題探究的興趣,初步養成好觀察、好質疑、好探究的心理傾向。

          2、初步學會觀察與發現,發展探究問題的能力

          通過研究性學習,小學生應當初步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觀察事物、發現問題,并發展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包括:針對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細觀察并且提出問題;針對所探究問題,形成簡單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實施探究;學會使用簡單的工具和設備,采集基本的信息、數據,運用信息和數據對問題作出簡單但合理的解釋或回答;用明白的話語與同伴交流觀察、思考、探究的過程與心得,展示成果。

          3、形成合作與分享的初步意識

          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要樂于與伙伴互相幫助,既分工又合作;克服依賴心理或驕傲心理,養成認真完成任務的自覺性;形成人際溝通的初步能力;熱愛集體,樂于與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創意及成果。

          4、形成尊重科學的意識和認真實踐、努力鉆研的態度

          在研究性學習中,耍初步形成尊重客觀規律的意識、養成凡事認真思考的習慣,既敢于大膽想象,又能夠認真實踐、嘗試、探究;不怕困難與挫折,不輕易放棄探究;能進行初步的反思和自我評價;學會尊重他人的意見和觀點等。

          二、研究性學習的內容

          1、研究方法。這是研究性學習的基本內容,主要從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研究過程中獲得。

          2、在研究過程中所積累的各種知識和技能,是隨著研究發展的需要所涉及的有關知識和技能。

          3、在研究過程中獲得的各種經驗和體驗,這是研究性學習內容的主體,只能在研究過程中通過感悟獲得。以上三個層面的內容通過研究的課題作為內容的載體,通過課題的選擇與組織調節學生獲得研究方法、能力與態度的提升以及各種體驗,課題的選擇與組織就成了研究性學習內容的主要途徑。

          三、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實施系統與職責

          研究性學習的課程組織實施涉及從學校到學生五個層面。

          1、學校課程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文中

          副組長:周智負責全面領導,制定課程實施方案和規章制度,統籌協調各方面工作,為學校開設課程提供保證。

          2、教導處、教研組、少先隊大隊部。

          以教導處、教研組為主,負責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組織課程的日常運作,開展教師培訓,檢查課程實施情況,為教師、學生提供科研方法的咨詢、指導。大隊部與教導處密切配合負責對學生在研究活動中的組織與管理,與社區的聯系與協調。

          3、年級組。

          上承學校課程管理職能部門,下接年級組內班主任、學科指導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著組織、協調和監控作用。具體落實本年級學生課題研究計劃,及時提出階段的具體要求,規范學生的研究活動。

          4、班主任和指導教師。

          具體負責對學生活動的組織管理和課題指導工作,隨時了解課題的進展情況,包括選題、研究方案、研究方法與思路,研究報告的具體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問題和困難,關注學生在課題研究中的態度和表現,負責與家長溝通聯系,通報情況。

          5、學生課題組長。

          負責組織本組的同學參加課題研究活動,安排小組人員分工,真實記錄每次活動情況,主持小組活動和組內評價,及時向老師反映出現的問題。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篇6

          為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開放性。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于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泛。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實踐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論研究方法。

          在同一主題下,由于個人興趣、經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入口的選擇、研究過程的設計、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的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宜由教師指定某個材料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應引導、歸納、呈現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由展示一個案例、介紹某些背景或創設一種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結論。

          (三)實踐性。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同時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應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條件和可能。

          一、 選題

          研究性學習的第一步是選題。從眾多未被認識和需要研究的`問題中提煉出適合自己研究的課題就叫選題。選題也是一個學習、思考、創造的過程。

          研究性學習選題的目的是要回答“研究什么”和“為什么研究”及“有無研究可能”等問題。研究性學習的選題過程包括收集資料、處理信息、明確研究方向、界定研究內容等環節。概括起來說,這些環節要圍繞兩項任務展開,那就是提出問題和確立課題。

          研究興趣、基礎知識、合作伙伴、指導教師、研究時間

          二、 設計

          經過選題階段,明確了“研究什么”和“為什么研究”,接下來就是通過研究方案的設計回答“怎樣研究”的問題。是對研究內容的推敲和界定;是對研究過程的分析和設計;是對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問題的預測和防范。確定采用什么方法進行研究(調查法、試驗法、觀察法、資料研究等等)。明確任務分工和活動步驟

          三、 過程

          注意事項:

          避免兩個錯誤傾向。一是先驗論,頭腦里先有一個鐵定的結論,調查知識為了搜集符合結論的材料。另一種傾向是指羅列現象,寫了一大堆龐雜的材料,但沒有分析歸納,這樣的報告毫無意義。收集材料要實事求是,力求全面、充分。

          四、 成果

          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是多樣的,成果是多樣的,所以研究性學習成果的呈現方式也就是多種多樣的了?梢允切x論文、展示課件、演示實驗過程、展示發明、課本劇等。

          多用數字圖表,少用模糊語言。能量化的量化,盡量用圖表顯示,給人清晰、明確的印象。

          研究性學習實施中的教師指導: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的主體,并注意轉變自己的指導方式。

          1、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教師應成為學生研究信息交匯的樞紐,成為交流的組織者的建議者。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并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指導切忌將學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結論,而是提供信息、啟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

          2、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方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與學生一起開發對實施研究性學習有價值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

          3、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

          4、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和班級實施研究性學習的不同目標和主客觀條件,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進行重點的指導,如著重指導資料收集工作,或指導設計解決總是的方案,或指導學生如何形成結論等等。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篇7

          一、課程開設的指導思想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是高中學生的必修課。

          學校實施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關鍵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課程開設的目標

          為了保證研究性學習課程規范運行,我校于xxxx年秋季制定了《昌宜市第一中學"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對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設目標、具體內容作了界定,具體為:

          1、總體目標: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

          具體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2)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5)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2、課程內容確定的原則

          一是自主性。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主選擇研究課題和項目,老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和熟悉的社會生活中去選擇課題和項目。在學生自主選擇研究性學習內容的前提下,教師可以采取提供課題指南等形式,供學生自主選擇。

          二是開放性。學生學習的時空是開放的。在空間上,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學校圖書館、實驗室,還可以到校外;在時間上,既可以是在學校規定的集中時間內,也可以是在其他時間進行。學生的學習方式是開放的,既可以是小組,也可以是個體的。指導教師是開放的,既可以是校內教師,也可以是校外的家長或專業人士等。信息來源渠道是開放的,既可以在校內圖書館、實驗室等一切場所查閱獲取資料,也可以到校外諸如三峽大學、市圖書館或因特網以及全社會采用查閱、采訪、調查等形式獲取資料。

          三是差異性。研究性學習活動既要尊重學生因興趣愛好、知識能力等形成的個性差異,同時也要注意不同年級、不同研究階段的要求方面有層次上的差異。在研究的過程中,即使在同一主題下,由于個人興趣、經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入口的選擇、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都可以各不相同。從而為學習者,同時也是為指導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廣闊的空間。

          四是實踐性。研究性學習活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研究能力、實踐能力以及科學精神、態度、行為和習慣,促使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的轉變。因此,研究性學習特別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學校要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條件,使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直接經驗和情感體驗。

          三、課程運作模式

          1、課程式研究性學習

          這種模式的研究性學習與學科課程緊密相關,基本以某學科內的某一內容為中心進行擴展輻射,展開研究,而較少涉及其他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如高一語文學了《論語》中篇目《季氏將伐顓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后,教師組織指導學生進行"孔子研究"、"《論語》研究"等。這種研究性學習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初步嘗試學術研究的樂趣,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這種形式具有學科課程性質,有特定的問題情境,體現了探究性學習的思想。xxxx年版的新教材,配合一定章節的教學內容設置有許多研究性學習專題,如數學的"數列在分期付款中的應用",物理的"研制水火箭"、"研究材料的保溫性能",化學的"白酒中甲醇的檢驗",歷史的"某某戰爭前后中國社會的變化"、"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中美關系"等。所以,課程式研究性學習原則上由任課教師負責,按教材和大綱規定的學時,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進行專題研究學習,激發他們對科學研究、學術研究的興趣。

          2、課題式研究性學習

          這種模式的研究性學習,要求同學們在生活、社會、自然中發現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設置專門課題,然后到身邊的環境中尋找和開發利用各類學習資源,進行自主的探究,最后對獲取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和提煉,得出相應的結論和建議,并形成研究成果,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課題式研究性學習區別于課程式研究性學習的最大特點是,學生選擇的課題不受某一學科某一教師的限制,而且研究主題綜合性強,與傳統學科相關程度較低,課題研究的特征明顯。

          四、實施原則

          我校高一、高二兩個年級正式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一個課題的研究時段原則上為一學年,活動時間固定為每周五下午二、三、四節(原第二課堂時間)。

          五、實施步驟(課題式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主要是為每個學生提供科學實驗和科學探索的機會,整個實施步驟按照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式來解決。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明確要求,課程實施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據此我們可以將實施流程細化為:"提出問題――設置問題――設計方案――實施研究――處理信息――得出結論――成果表達。"具體步驟如下:

          1、前期準備

          (1)學校遵照《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和實施細則。

          (2)前期培訓

          動員教師、學生,以印發資料和輔導講座等形式對老師和學生分別進行培訓,讓師生共同轉變觀念,熟悉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方法和步驟,并作好選題準備。

         。3)以備課組為單位,結合本學科的特點以及下學期的課程內容,提供研究性學習參考課題。

         。4)發放《昌宜市一中課題選擇意向調查表》,醞釀準備選題。

          2、確定課題

          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家庭環境及社會關系交往等情況,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為研究內容,結合本地社會、人文、環境、風情和習俗,自主確定研究課題并聘請指導老師。自定課題要具有可操作性,不宜太大或空泛。無自定課題的同學應選填教師提供的研究性學習參考課題。每個學生至少參加一個課題研究小組,每個研究小組人數控制在5人左右。原則上一個小組聘請一位指導教師,學生不得一人單獨組成研究小組。學生填好《課題選擇意向表》后上交年級組。

          3、公布分組情況

          由學校綜合考慮教師選題和學生選題情況,對研究小組成員、研究專題、指導教師進行分組公示。

          4、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研究小組成員與指導教師見面,交流討論對本課題研究的構想與計劃,在教師的指導下制定《研究性學習課題實施方案(開題報告)》和《小組活動約法》;指導教師制定《指導計劃》。

          5、評審研究方案

          各學科備課組長組織本組教師對所指導的研究小組的`研究方案逐一加以評審,凡不合格者,指導教師應指導研究小組同學重新設計制定研究方案,直至合格。凡備課組評審優秀者推薦到學校(全年級不超過10個),由學校組織"專家小組"對各備課組推薦的研究方案設計優秀的課題進行復核確認,并予以表彰、展示。

          6、研究實施

         。1)各研究小組按《課題研究實施方案》自主開展研究學習活動。研究活動的形式可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如網上資料查詢、圖書資料查詢、專題訪談、實地考察、問卷調查、實驗等。

          (2)各個指導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研究學習從觀念到方法,尤其是對資料的搜集、整理、和提煉等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并親自參加一兩次小組研究活動。

          (3)每周五下午二三四節為固定的研究性學習時間,各研究小組到固定地點與指導教師見面,匯報確定活動計劃,領取《活動記錄表》和《外出活動批準單》。指導教師接受學生咨詢,檢查外出學生的各項準備工作,簽發《外出活動批準單》,交待注意事項;對學生的校外活動,指導教師應不定期進行核實檢查。

         。4)每個小組配備一個課題研究學習"資料包",存放于指導教師處,由各小組組長負責本課題組的資料搜集和檔案管理;每個學生一個研究性學習筆記本,隨時記載研究學習情況和各方面的收獲,記載內容包括:臨時計劃、訪談提綱、活動記錄、資料摘錄、心得體會、書面小結、待解決的問題等。

         。5)各小組組長每周五之前向指導教師匯報上次活動情況,征求下次活動意見,并做好資料搜集整理。

          (6)指導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閱讀小組活動記錄,隨時了解并評價每個小組及學生的活動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并認真填寫相應的指導意見表和日?己吮恚ㄆ谂唽W生的學習筆記。

          (7)中期檢查匯報。教務處、教研處對各研究小組的資料搜集、檔案管理情況(資料包)和中期研究成果進行檢查,并通報檢查結果。凡中期檢查不合格的課題,應及時調整實施方案,改進研究計劃、方法。

          7、形成成果

         。1)各學習小組對收集到的資料信息進行分類、歸納、整理和提煉,得出相應的結論和建議,形成研究成果。成果表達的方式可靈活多樣,形式不拘,可以是研究論文、科技制作、實驗報告、調查報告、多媒體演示、報告會、展板等,要求方式規范,內容具體,鼓勵創新。

          (2)結題準備

          各學習小組在兩周時間內做好結題準備。準備工作以評審材料的準備為主,需準備的評審材料包括:①研究成果(論文、報告等)1份;②結題報告1份;③小組學習總結1份;④各成員總結1份;⑤小組成員學習成績互評、自評表每人1份;⑥所有原始資料及資料目錄1份;⑦學生學習筆記每人1本;⑧指導教師總結1份。

          8、評審答辯、報告會

         。1)初級評審:所有課題均應通過初級評審;初級評審以學科為單位,由各備課組長負責,組織本學科教師對所指導的各個課題進行評審,并確定參加校級優秀課題評審的課題。

         。2)校級評審:由學校評審專家小組,對各備課組推薦的優秀課題進行復評。評審的方式可以是查看驗收研究成果、結題報告和其他資料,也可以是答辯會、報告會的形式。學校對經過復評而被確認的"優秀課題"予以獎勵。

          9、成果展示

          學校集中將"優秀課題"的研究性學習成果向全校展示,并及時向校外推薦。

          10、總結

          召開專題研究總結會,總結成績,明確不足,完成書面總結。

          11、確定下一學年的研究性學習課題

          六、課程評價

          評價的內容和方式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重視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

          評價的重點:

          (1)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度。認真參加每一次研究性學習活動,并能認真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做好資料收集、積累、分析處理工作;主動提出研究和工作設想;善于與他人合作。

          (2)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的體驗情況。評價的依據是學生的研究筆記、小組討論記錄、交流和總結情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情況。

          (3)對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況。主要包括搜集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及其他新技術的情況;研究結果的表達和交流情況。

         。4)創新精神和能力發展的情況。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精神和創新的意識;相對個體的能力發展動態評價。

          (5)研究成果。

          評價的方法:采用指導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相結合的形式。重視過程評價,突出學生實踐體驗、學習態度、探究精神、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的考核。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篇8

          一:方案指導思想

          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通過開展以研究性學習等活動課程,學生通過直接體驗、密切聯系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有利于將課堂所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并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科學的態度,擴大其視野,從而對人生、對社會、對自我形成初步的認識。

          二:研究性學習活動安排

          (1)第三周到第四周各班生物教師組織選題或自報課題,教師初審 將各班上報的課題在年級范圍內進行初審(輔導教師負責),

          (2)第五周到第六周各班組建小組,開題論證 各班組建1-2個課題小組,選擇課題,撰寫課題研究方案。聘請輔導教師. 以班為單位組織開題報告,研究性學習輔導教師到班指導。

          (3)第七周到第十五周開展研究,導師監控 以業余時間為主,各課題小組自行活動。輔導教師提供指導、監督,并注意提醒學生保留研究過程中的各類資料。

          (4) 第十六周組織中期報告 以課題小組為單位,組織中期報告,讓各課題組向全班匯報研究過程、現狀及遇到的困難,以達到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及時引導的作用。 以年級為單位,匯報研究開展的情況。

          (5)第十八周成果展示,論文答辯 以班級為單位交流各課題小組的小論文、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等 以年級為單位開展實驗報告、論文的交流; 以年級為單位向研究性學習小組推薦優秀課題成果,組織一次全校性的論文展示及評比。

          (6) 第十八周表彰先進:對優秀課題成果結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7) 第十八周到第十九周課題資料的整理、總結上交年級組和教研處.

          附:研究性學習課題舉例:

          1: 微量元素與植物生長關系的研究.

         。玻 光照對開花植物花期的影響.

         。常 魚在不同pH值水中的生長情況研究.

         。矗 昆蟲觸角及其攝食行為的研究.

         。担 生活用水中有害生物的研究及對策.

         。叮 水體富營養化成因的探索.

          7: 不同種水體污染生物凈化方法的研究.

         。福簾嵛廴緦λ参锕夂献饔眯视绊懙难芯浚

         。梗 香煙煙霧對三齡家蠶幼蟲的結繭質量的影響

         。保埃翰煌挲g的中學生合理飲食結構的'研究.

         。保保喝粘J称分谐R娭掳┪锏奈墨I研究.

         。保玻禾悄虿∪说氖澄锆煼ǖ难芯浚

         。保常菏称诽砑觿┑姆N類及其危害研究.

         。保矗褐袑W生服用營養品情況調查及其分析.

         。保担宏P于DNA芯片與21世紀身份證的文獻研究.

         。保叮嚎寺〖夹g對器官移植的作用與意義探討.

         。保罚夯虔煼ǖ目尚行苑治雠c展望.

         。保福涸旄S谌祟惖墓こ台D分子仿生的文獻研究.

         。保梗夯蚬こ淘谵r業中的應用前景分析.

          20: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與花卉栽培現狀調查分析

         。玻保夯蚪M計劃與轉基因食品開發的展望.

          22:瀕危動物保護與生物技術的應用.

         。玻常核嵊陮r作物生長的影響的研究.

         。玻矗罕镜靥烊凰粗写竽c桿菌含量的測定與思考.

         。玻担恨r作物秸桿再生利用的現狀及其前景分析.

         。玻叮喝祟惢顒訉ι鷳B環境的影響.

         。玻罚簠^域珍稀野生動物,植物資源保護對策研究.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篇9

          新課標明確規定了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必修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四個部分。特別是研究性學習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課時最多,占有重要地位。開設研究性學習,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為了全面落實課程計劃,特制訂《**初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一、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和意義

          1.什么是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新型必修課程。

          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采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法,促進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方式。

          2.目的和意義

          (1)促進每個學生心身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德,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2)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發現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人。

         。3)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及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

         。4)促進教材多樣化,逐步落實學校對教材的選擇權。

         。5)促進既關注結果更加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的建立。

          研究性學習與其它學科課程的整合,將會推進以加強德育為靈魂,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

          3.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1)、開放性

          實施主體開放(師生、專家、家長);

          活動時間開放(分散與集中課時雙結合);

          活動空間開放(教室、學校功能室、校外廠企、街道、景觀等);

          學習內容開放(學科、社會、生活、課題、活動設計……);

          學習手段開放(讀書、上網、社會調查、實地考察、討論等);

          研究方式開放(參觀、訪問、觀察、調查、實驗、資料收集);

          成果表達開放(論文、報告、方案、展品……);

         。2)、探索性

          研究性學習從研究范圍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研究過程的安排、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成果的表現,都由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探究”完成。

         。3)、實踐性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板塊之一,說明它的特征是實踐性,而且在學習內容上看,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實踐、科學和生活體驗的聯系。因此,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綜合性、實踐性、自主性和開放性”是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特征。與以往課程相比,在目標定位、內容選擇、組織實施、考核評價以及師生關系上都有其特點。

          4.研究性學習課程模式

          根據研究課題內容難易、時間長短、組織形式的不同,研究性學習有三個不同的課程模式:專題研究型、小課題研究型和主題綜合型。

          二、研究性學習的具體操作要求

          1.注意把握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1)注重培養學生的收集信息和處理能力。

          (2)激活各科學習中的知識儲存,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

         。3)強調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獲得來自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體驗。

          (4)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5)發展學生合作和競爭的意識,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心。

          2、正確把握研究性學習的性質

         。1)問題性——呈現一個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專題或課題)。

         。2)開放性——時間安排、主題確定、研究視角、方法運用、結果表達,均有相當大的靈活度。

          (3)綜合性——圍繞專題組織多方面、跨學科的知識內容。

         。4)社會性——關注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5)實踐性——在探究實踐中獲得積極情感體驗。

          3.精心設計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環節

          不同的研究性學習課程模式具有不同的教學環節。

          專題研究型。專題研究型是指研究內容比較單一、所用課時數較少,一個教學班研究同一課題內容的`課程模式。屬于研究性學習的初級層次。

          這種模式的教學環節包括:

          ①選擇學生感興趣、結合師生實際、便于發揮學生自主性的課題;

         、谠诮處煹囊龑乱詫W生為主體的探究活動;

         、垡酝怀鰧W生在探究過程中的體驗為主的課題小結、評價。

         。2)小課題研究型

          小課題研究,是指教師在對學生提出的研究課題整理歸納的基礎上,確定幾個課題,在一個教學班或一個年級內的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的課程模式。

          這類模式的教學環節有:

         、僬T發學生的好奇心,激勵學生自主選擇課題;

          ②指導教師對學生自選課題的篩選、課題確定、成立

          課題組;

         、垡詫W生為主體的探究活動;

         、苷n題小結與探究成果展示;

         。3)主題綜合型

          主題綜合型,是指每學期全年級設立統一的范圍寬廣的主題,通過對學生在同一主題下自選小課題的篩選,分設若干各子課題,以小課題組為單位的自主、開放式的探究過程。

          主題綜合型課題的探究過程包括:

         、俳M織輔導報告、班級布置與動員;

          ②個人選擇題目、擬訂計劃、方案;

         、郯嘀魅纬鯇、合并相近題目,公布經年級篩選、綜合的課題名稱;

         、軐W生自由組成小課題組,在小課題組長的領導下共同設計調查方案;

         、蓍_題報告、方案評審;

         、扌〗M實施、教師監控、參與、指導;

          ⑦撰寫研究報告,小組、個人總結;

         、喟嗉壵故、同學評議、自評;

         、岽疝q會、年級報告會,形式多樣的研究成果的交流;

         、饨處熢u定成級,年級總結,

          在實施研究性學習過程中,不論采用那種研究性學習課程模式,都要體現研究性學習方式的特征:一是預期性,即通過學習學會處理預期出現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二是主動性,即讓學生對知識和生活的主動接近和參與精神得到體現。都要做到:突出學生的探究過程和獲得感悟、體驗,重在知識的應用而不是學習。通過探究活動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強學生的責任心、使命感。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篇10

          研究性學習是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科目,是每個高中學生必修課程之一。它是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的學習生活或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通過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的學習過程。研究性學習課程強調通過學生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程開設中,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要求學生全員、全過程參加研究性學習課程。

          一、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原則

          1.主體性原則。

          本課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從選題、設計、研究、實踐至結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力求讓學生通過這一實踐培養主體精神和創新能力。在學生主題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主要起組織、支持、指導和考評的作用,目的在于調動所有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創造力。

          2.問題性原則。

          本課程通常不是提供一篇教材,讓學生閱讀、理解、記憶、掌握,而是指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引向實際,從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角度沿著發現問題、選擇問題、探索問題最后到解決問題的軌跡進行研究,不僅使解決問題有所突破和創新,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3.前瞻性原則。

          本課程不僅在指導思想上突出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即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獲得親自進行研究探索的積極情感的體驗,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溝通與合作,并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作為支撐,而且注意引導學生關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前沿性、尖端性的命題,從而促使學生在一定的制高點上學習、思考和探究問題。

          4.開放性原則。

          本課程在學習研究專題的確定、研究過程的操作、研究方法的運用、聘請專家的選擇、結果的表達以及研究時間、地點的安排等方面,均有相當大的靈活性,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為學習者、指導者潛能的發揮留有充分的余地。同時該課程可以培養學生一種開放性思維。在課題研究中,學生研究的問題各不相同,每一個問題由于所獲取的資料不同,對資料的分析處理不同,其結果會有很大的區別。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已不可能。因此學生沒有了思想的束縛,完全可以在自己負責的研究領域中任思緒自由馳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

          5.整體性原則。

          本課程以現有知識的綜合運用為重點,鼓勵學生嘗試打開各學科知識之間的通道,溝通它們之間的聯系。多層次、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培養學生對于信息的分析、綜合、交流的能力,多渠道獲取信息與資料的能力,自主地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力量的社會實踐能力。

          同時,本課程強調學校、家庭和社會力量的整合協調,特別是對學校師資力量的組織和協調。

          6.社會性原則。

          本課程注重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的關注,加強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實際的聯系,特別關注與人類生存、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課題。同時,注意開發社區資源,利用社會力量,加強和充實研究性學習課程指導教師的力量。

          7.實踐性原則。

          本課程注意到學生在積累和綜合各類間接經驗的同時,注重為學生提供直接經驗,并在探究性實踐中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習能力,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途徑和機會。

          8.全程性原則。

          本課程實施過程中重視全程管理。以學生主題研究性學習過程為基本線索,從選題到設計到實施研究,最后到結題都注意把握學生研究情況,跟蹤分析,及時指導,最后進行考核評價并給予學分。

          二、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操作要則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即進入問題情景階段、實驗體驗階段、表達交流階段。在學習的過程中這三個階段并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進的。具體實施的流程圖如下:

          總結經驗,表彰先進,評定學分

          成果答辯,年級報告會

          整理分析,撰寫報告

          科普輔導,動員布置

          指導選題,初擬方案

          班級交流,教師初審

          組建小組,制定方案

          開題報告,方案評審

          實施研究,教師監控

          中期報告,示范指導

          以上三個階段原則上都應以課內、課外相結合完成。一般第一和第三階段側重在課堂上完成,而第二階段側重在課余完成,所用時間根據研究的課題和研究進程,采用分散、連續的常規性安排和臨時性調整相結合。各階段具體實施要求如下:

          1.動員布置,提高認識。

          首先,學校領導和教師共同學習教育部關于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統一認識,組織校內各方面的師資力量,協調行動。

          第二,分年級進行動員,講明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意義和實施方法,以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積極性,誘發探究動機。

          第三,聘請校內外有關專家來校作關于科學研究方法的輔導報告,使學生基本了解研究性學習的研究程序、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

          2.指導選題,確定課題。

          研究課題可以由教師提出建議,也可以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興趣、思考意向以及就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提出課題。教師從學生選題、立題到設計予以開拓性指導,最后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撰寫“課題研究方案”。在此過程中可體現學生知識儲存和掌握社會發展背景的程度。

          3.班級交流,教師初審。

          研究課程的名稱在班級交流,并由校研究性學習課程課題指導小組教師進行初審,要求是:課題名稱思路切合實際并且無明顯的科學性錯誤。教師初審時可對課題的確定性的含義從科學性、實踐性、邏輯性、可行性等角度提出商榷性建議。

          4.組建課題組,制定研究方案。

          經過班級交流、教師初審后,學生自己協商后做出選擇,并自由結合組成課題組。課題組的建構必須堅持學生自主性原則,教師在人員安排上應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提出改動或補充建議。

          研究方案應包括對課題內涵的界定、研究依據、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本課題研究特點與突破點、研究意義、研究目的、研究內容、成果形式、研究過程與步驟以及課題組成員和顧問、指導教師等,學?赏ㄟ^頒發“研究方案”,以此為導向,幫助學生整理研究思路;同時也可就具體內容如內涵界定、研究目的、研究內容等一些主要問題的研究和論文的撰寫,根據學生的要求進行必要的指導,當然也可由學生自主邀請校外專家進行指導。

          5.開題報告、方案論證和評審。

          首先以班級為單位舉行開題報告會,相互交流、切磋、啟發。在此基礎上可由學生推薦出3—4份較為優秀的方案即具有超前性、清晰性、實踐性、可行性等特點的方案參加全年級開題報告暨評審會。年級主持的開題報告暨評審會是研究性學習課程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年級組可聘請校內外專家組成“專家小組”參加論證和評審會。專家評審主要依據“課題設計方案評審表”的細目進行課題論證、評審,最后由專家小組對各小組研究方案寫出評定意見并提出進一步完善的建議。

          6.實施研究,教師調控管理。

          學生個人或小組在研究方案通過后即開始運作,利用可能的時間、空間,在校內外按課題要求運用搜集和整理資料、參觀調查、實地考查、實驗、電腦信息的搜集與儲存、聘請校內外顧問和指導教師講座等手段。在此過程中,教師一方面通過各組填寫的研究性學習課程課題研究管理、評價量表,及時掌握研究情況,并在研究進程上予以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另一方面,教師對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方面給予指導。

          7.中期小結,示范指導。

          在課題研究的中期,要求各課題小組填寫課題研究中期報告表,同時以年級為單位,組織開展得較好的幾個小組舉行中期報告會,總結經驗,示范指導,推動全局。

          8.整理資料,分析研討,撰寫報告。

          各小組(或個人)經過課題研究,在通過多種手段獲取大量的文字信息資料、電子信息資料以及實驗中所得數據的基礎上,必須依據課題方案,對所獲信息進行篩選、歸類、綜合、分析、提煉,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層面,升華為某些結論或研制為某種成品。據此,各小組或個人撰寫研究報告或調查報告。

          應該說,這是整個研究的關鍵環節,教師(含校外指導教師)工作須深入細致,不僅在具體科學知識方面進行指導,而且在科學精神和態度、資料整理和加工、思維程序和方法乃至成果表達、報告撰寫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指導。

          9.研究成果答辯,組織年級報告會。

          學生最終的研究成果需在班內進行成果答辯,在此基礎上由班級推薦向全年級學生、教師和家長舉行研究報告會,也可由同類型課題研究組織交流和討論,使彼此間的認知和思維相互撞擊,從而使每一個學生在知識領域更加開拓,科學精神得到啟迪,思維空間更加激活,探究熱情得到增強,情感體驗得到提升。應該說,這是整個研究性學習的必要組成部分。

          10.總結經驗,表彰先進,評定學分。

          研究性學習課程是必修課之一,必須對每一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態度和成績予以評定,以學分形式予以激勵;同時就研究性課程開展情況予以總結,對成績較為突出的小組、個人以及指導老師和校外顧問予以表彰和獎勵。

          三、研究性學習課程教學開設方案

          年段 項目 高一年級 高二年級 高三年級

          課程進程設計:

          注重對生活和社會問題的觀察,學會選題、立題,開展初步研究

          圍繞某一領域的課題進行研究和探索,掌握開展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引導學生按個人發展方向進行綜合研究

          課程內容設計:

          側重于人文教育、科學教育

          注重社會領域、自然領域的問題

          綜合問題的研究與學習

          課程達成目標:

          感知基本的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科學研究方法,適應研究性學習

          能按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進行研究性學習,具有較強的問題探究能力

          具備開展綜合性問題的研究能力,具有較強的批判精神和創新能力。

          課程研究方式:

          以調查研究法,文獻研究法為主

          以實驗研究法、思辯研究法為主

          以假設論證,構建模型的研究方法為主。

          四、研究性學習課程教學的教學模式

          從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特征來看,其教學不可能按某一固定的模式進行,根據我校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探索與實踐,總結概括出了基于實驗法為主的研究性學習、基于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法為主的研究性學習和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為主的研究性學習。

          基于學生實驗的研究性學習 基于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的研究性學習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 篇11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教基[20xx]6號)和《浙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方案(試行)》,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結合我校實際,試擬我校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如下:

          一、課程性質

          綜合實踐活動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20xx)中設置的、必修的、獨立的課程領域,由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方面內容構成,同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等領域一起構成高中新課程的八大領域。研究性學習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成部分之一。

          二、課程目標

          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保持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獲得參與研究學習的體驗,發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學會合作與分享、尊重與欣賞,學會人際溝通,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增強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形成具有關注人生、社會和未來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和情感;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及成果,發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技能;培養嚴謹求實、不斷追求、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和對自然、社會與人類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三、研究性學習課程教學開設方案

          學校開設獨立的研究性學習課,按每周至少兩節課排入正式課表中(第三學時可與其他學科整合或納入假日、假期),以保證高中三年不低于216學時。主要用于集體講座、課題設計、資料收集與分析、問題討論、結果報告等。還須由學生自己安排課余時間進行。學校在每學年安排一個研究課題,也可在高中三年前五個學期每學期安排一個研究課題。學生每年都要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三年累計不少于3個研究課題。

          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思路是:從親歷經驗切入,以切實適己的問題探究為線索,訓練邏輯能力,培養思維品質。整合學生自我的日記、語文學科的周記,心理健康教育的'心靈感悟等文本作業形式,由學生以自我為主積累成長之旅中的發現文集。

          四、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組織管理

          為了保證研究性學習的有效開展,從年級段剝離出來,由教研處統一聘任教師組成研究性學習指導小組,負責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培訓、學生分組、課題管理、課題鑒定和學分認定等。

          指導教師:曾小巍、王恩波、梅聯珍、林王源、呂智勇、尤永安、史輝躍、蔡麗麗、江偉亮、陶愛芬

          五、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方式

          高中三年共15學分,屬計劃內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采用集中學習和分組研究的方式開展。高一(上)為準備階段;高一(下)、高二每個學期各安排1個課題;高三(上)為反思、提高和完善階段。具體如下:

          1.組織形式:①小組合作研究(4--10人);②個人獨立研究;③個人研究與班級集體討論相結合,其中小組合作研究是主要的。

          2.時間安排:高中階段每個學生完成3個研究課題。每周安排一個下午,采用集中學習和分組研究的方式開展。高一,一般每生每學期完成一個小課題研究,每個小課題5個學分,三年必須完成3個課題研究。

          3.課題研究:可以學生自行申報課題,組成1-6名學生的課題研究小組,實行分工合作制,填寫申報表,由指導小組負責協調,組成研究課題小組。也允許個人獨立承擔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環節:確定課題——制訂方案——搜集材料——整理分析——總結報告——交流評價。每一步驟工作情況必須記錄,以備學分認定。

          4.學分認定:由研究性學習指導小組認定。

          具備五個條件,可得3個學分:①有符合要求的課題方案;②研究過程記錄完整;③有課題研究成果報告;④有三級(自評、組評、師評)合格評估結論。

          5.獎勵機制:設立校長資助課題獎,每年評選出10個希望課題,予以資助獎,并選出優秀課題參加送省、市級評比。

          附表:

          年級 研究性學習 高一上 集中學習

          占15課時(5個下午,每個下午3節課,下同)

          內容:

          1、研究性學習綜述(第1周,講座);

          2、怎樣找資料(第4周,講座);

          3、怎樣調查(第7周,講座);

          4、統計初步(第13周,講座);

          5、怎樣寫開題報告(第16周,講座)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研究

          占39課時

          內容:

          1、閱讀一些“研究性學習”案例;

          2、確定一批研究性學習課題;

          3、分組,及組內分工;

          4、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