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安徽地域文化調查報告
安徽地域文化調查報告一:
一、調查內容及過程
我對大通古鎮(zhèn)的地域文化從古鎮(zhèn)的歷史文化、特色的歷史建筑、自然景觀旅游資源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查,通過訪問當地居民,走訪當地的特色古街、參觀建筑,另外還有就是閱讀一些相關書籍獲得的。
二、特點介紹
(一)古鎮(zhèn)悠久的歷史文化
銅陵大通鎮(zhèn)位于青通河與長江交匯處,是一個千年古鎮(zhèn),它曾與安慶、蕪湖、蚌埠齊名的安徽“四大商埠”之一。清末民初,是大通古鎮(zhèn)的鼎盛時期,小小的`古鎮(zhèn)上居住著10余萬人,有著“小上海”的美譽。1876年,大通古鎮(zhèn)與當時的安徽省府安慶一起,被《中英煙臺條約》列為對外商開放的暫泊口岸;在辛亥革命時期的1912年,它更是安徽臨時省政府所在地;其地理位置獨特,距安徽精品旅游風景區(qū)九華山83公里、黃山和太平湖154公里,是“兩山一湖”名符其實的“后花園”。
(二)特色的歷史建筑
和悅街和瀾溪街兩個歷史街區(qū),隔江相望,一江兩岸,各具特色。在兩個歷史街區(qū)廣泛分布的傳統民居建筑,從建筑本身既
體現了徽派建筑的風味,也反映了因水而生的商業(yè)城鎮(zhèn)的基本格局。其中鹽務招商局、商鋪、報館等建筑遺跡,是我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士閣”作為“大九華山頭天門”,是我國一座著名寺廟。它位于銅陵市大通鎮(zhèn)南面的神椅山下、青通河畔,大士閣經多次修繕建設,陸續(xù)建了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大愿殿、伽藍殿、祖師殿和功德堂、大慈殿、阿羅漢書畫院及五百羅漢堂等廟宇。
龍泉井,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由于這口井位于長龍山的腳下,在建井之前,這里就有一處泉眼,泉水終年流淌不息,為了便于泉水的儲存和使用,便在這泉眼之處開挖建井,井深三丈有余。因為人們稱那泉眼為龍泉,所以主人就把這口井取名為:龍泉井。
大通鐘樓,這座鐘樓是西班牙人在大通修建的,至今已經有著近70年歷史,高高地屹立在大通鎮(zhèn)中心的長龍山“西瓜頂”上,呈四方立柱型,邊長約為4米,園形拱門,高約20余米,上下三層,由于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 現存一個殘缺破敗但風采依舊的遺址。
(三)豐富的自然景觀旅游資源
這里有青通河、長江、鵲江、祠堂湖、白浪湖、潛洲沙灘濕
地、江心洲田園風光、國家級淡水豚自然保護區(qū)(現為國家3A景區(qū))等自然景觀旅游資源。
三、個人意見
近幾年,大通相繼榮獲“聯合國迪拜人居環(huán)境獎”和全國“文明鎮(zhèn)”等榮譽稱號;2005年5月,銅陵抓住爭創(chuàng)全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契機,推薦大通鎮(zhèn)參加首屆CCTV中國魅力名鎮(zhèn)評選活動,大通在全國2萬多小城鎮(zhèn)中脫穎而出獲第24名,其美譽度得到較大提升。我們需要對這樣的地域文化做出相應的有效保護措施,不能讓太多的現代化城鎮(zhèn)發(fā)展侵蝕古鎮(zhèn)魅力的地域文化。
安徽地域文化調查報告二:
安徽,簡稱皖,位于東經114°53′~119°30′、北緯29°22′~34°40′,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里,總面積約13.96萬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5950.1萬人,地處華東腹地,屬于中部省份。 安徽建省,較為公認的說法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分置江蘇、安徽兩省而成;至于省名的得來,乃是取所轄府州中安慶、徽州兩府的首字而成。安慶和徽州,在當時分別是省域內江北和江南的兩大首府,一為桐城文派發(fā)祥地,一為“賈而好儒”的徽商故里,人文蔚盛,科舉取士在全國均名列前茅。康熙建省,采取的是跨江(淮)而治的辦法,既反映出在政治上防范因劃江(淮)而治、易滋生分裂割據弊端的雄才大略,也含有經濟上調劑南北、貧富相濟的意圖。但這樣一來,勢必在文化上形成省內不同地區(qū)間較大的差異性和較為復雜的多樣性。從總體上看,安徽雖然建省較遲,但在這塊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所形成的歷史文化底蘊,則十分厚重,而又豐韻靈秀。
一、安徽文化產生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背景
安徽省域,正處在橫貫全球四大文明古國的北緯30°線上下,分屬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的兩個氣候帶,四季分明,季風明顯,雨量適中,氣候宜人。省域內地貌多樣,多山多水,山河壯麗,物產豐饒。 “皖”字的本義,有如白玉般完美無瑕的.意思;“徽”字的本義,
也是美好善良,同時還含有團結的意蘊。無論皖文化、徽文化,還是下面要講到的各種亞文化,都是發(fā)生發(fā)展在今天安徽省域這片土地上的,都屬于安徽文化的大范疇。
山是文化的承載體,除上述兩大山脈外,位于池州的佛教名山九華山,以及休寧道教名山齊云山、潛山古南岳天柱山、宣城敬亭山、和縣與馬鞍山隔江相望的東西梁山(天門山)、滁州瑯琊山、含山褒禪山、蚌埠涂山、宿松小孤山、岳西司空山、樅陽浮山、巢湖姥山、淮南八公山、淮北相山安徽地域文化調查報告,這些大大小小的名山勝跡,都留下無數文人雅士的亭臺樓榭、詩詞題詠,真可謂“一山一世界”,為安徽保留了許多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山水相依,安徽省域內水資源豐富,在中國東部五大水系中,安徽就占有三條:淮河、長江、新安江,其中淮河中游段橫貫安徽北部,流經省境430公里;長江下游段橫貫安徽中南部,流經省境416公里,號稱“八百里皖江”;新安江與長江以黃山為分水嶺,發(fā)源于休寧縣六股尖,流經省境242.3公里。此外,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位于安徽中部合肥市,是安徽最大的內湖,水域面積750多平方公里,流域內水系發(fā)達,號稱“三百六十汊”;南北人工水路通道大運河及其支脈隋唐通濟渠在我省宿州、淮北也都有遺存。
在安徽,由于淮河、長江兩條大河自西向東橫貫省境,把全省自然區(qū)分為淮北、江淮之間、江南三大地理板塊。淮北平原地勢坦蕩,為黃淮海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間則西高東低,由皖西大別山
脈逶迤而下、丘陵、臺地和鑲嵌其間的河谷平原錯落有致,其中巢湖周邊和沿江地區(qū)河網密布,土地肥沃,為天然糧倉,屬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以南則是山巒起伏、風光綺麗的皖南山區(qū)。這三大塊地域,在各自的地形地貌、民風民俗、經濟水平、發(fā)展狀況和居民觀念形態(tài)等方面,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即通常所說的“一方水土一方人”,并因此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步演化并形成渦淮文化、皖江文化、新安文化(或曰徽州文化)三大文化圈,也可以稱之為三大文化板塊。它們都是安徽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安徽文化總體下的亞文化形態(tài)。
二、安徽地域文化的特點
在安徽,由于渦淮文化、皖江文化、新安文化(或曰徽州文化)三大文化圈(也可以稱之為三大亞文化板塊)的客觀存在,對安徽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以下鮮明的地域文特點:
第一,三大亞文化板塊之間差異和趨同共存。
三個亞文化區(qū)域在飲食、民居、民風民俗、方言、地方戲曲和信仰方面,都很不相同。就飲食而言,擅長燒燉,講究火功,并習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鮮的徽州菜肴,就不同于重視以河鮮、家禽為食料,講究刀工,注意形色,擅長紅燒、清蒸和煙熏技藝的沿江菜肴,也與長于燒、炸、熘等技法,具有質樸、酥脆、咸鮮、爽口特色的沿淮風味不一樣。
在學術文化領域,渦淮文化中,主導的是道家思想;徽州文化、皖江文化中,主導的則是儒家文化。同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的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也有所不同,如徽州的皖派樸學,在皖江不僅沒有蔚為風氣,還曾受到激烈抨擊。
第二,在發(fā)展中呈現文化重心由北向南的遷移。
安徽的文化重心首先出現在渦淮流域。春秋時代,在渦淮流域就出現了高度發(fā)達的學術文化,產生了管子的學術思想,開創(chuàng)了先秦諸子學時代。隨后產生了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說。道家思想在淮河流域經過西漢的《淮南子》,一直延續(xù)到魏晉時期,成為魏晉玄學的重要基礎。由于長期戰(zhàn)亂和災荒,渦淮流域逐漸不再成為安徽文化的重心。五代、宋初,在老子故里出現的道教學者陳摶和在守潁州時為振興淮上文化做出很大努力的歐陽修,也未能使渦淮文化重新繁榮。
第三,“通變”成為安徽文化長期延續(xù)的重要內在因素。
“通變”精神首先表現于渦淮文化。渦淮流域誕生的道家學說,從老子經文子、莊子到西漢的劉安,不同時期的每個代表人物都既有繼承,又有“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的發(fā)展。
第四,講經世致用、求“天下和洽”的學術取向。
安徽學術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講求經世致用、向往“天下和洽”。
講求經世致用、救時之弊,把“治國平天下”作為治學的目標,是中國學術文化的重要傳統,也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以“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之重要表現。安徽地區(qū)在歷史上災害頻仍,戰(zhàn)亂不斷,社會動蕩,人民常常陷于艱難竭蹶之中。對此,歷代有責任感的士人往往把修齊治平作為人生目標,關注社會現實,心懷治國理想,企望建立一個和諧安定的社會,從而使經世致用的治學原則在歷代士人中世代延續(xù),成為文化傳統中的主旋律。
安徽學者很重視醫(yī)、農、天文、歷算之學,還對水利、漕政、鹽政十分關注,對邊疆史地的研究十分重視,充分表現出“務當世之務”的學術取向。正如包世臣所說,他們都把“讀先圣之書,通今時之制,究生民之利病,驗風土之淳磽”,看作是“吾儒分內事”,并認為研究這些知識,只是為了“有益于世”,而不是為了“干祿”。 三、結語
今天,我們全省上下正在搶抓機遇,奮力崛起,建設三個強省的過程中,深入了解我省的地域文化特點,知古而鑒今,無疑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安徽地域文化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文化調查報告08-12
茶文化的調查報告12-06
文化習俗調查報告03-01
文化建設調查報告09-07
校園文化調查報告02-05
關于茶文化調查報告09-15
文化調查報告范文(精選12篇)10-29
家鄉(xiāng)文化調查報告20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