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大學》讀后感

        時間:2021-04-16 10:15:04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大學》讀后感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大學》讀后感

          《大學》讀后感1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靶奚怼本褪俏覀兯v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yè)。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說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過來講,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則永遠被懷念、被學習。所以,古人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

          大雁南飛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協作、互相鼓勵、直至實現共贏的過程。它們總是喜歡排成“人”字飛行,在這種結構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動都會給緊隨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們順利完成長途旅行。

          有人這樣總結說:一個團隊的生命力,不是技術,不是人才,不是資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團結一致的步調。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我們都是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這個集體中來的。這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機遇,一種在履行管理職責中實現個人價值的機遇。而集體是我們每個人施展才能和抱負的舞臺,是走向成功的載體,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不斷增強工作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覺地把個人融入集體這個大家庭里,與之同喜同樂,無私奉獻,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體力行去實踐。按照日常對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計劃,要毫不遲疑地付諸于行動,把自己對做人的點滴領悟,迅速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在運用中學習,在實踐中體會,相信一定會有明顯的收獲。人生的敵人是自己;人生的失敗是自大;人生的無知是欺騙;人生的悲哀是嫉妒;人生的錯誤是自棄;人生的法寶是精進;人生的禮物是寬;人生的罪過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對人民有益的人,團結攜手建設我們的美好明天!

          《大學》讀后感2

          初次接觸《大學》,不求甚解,讀完一遍以后的感受即是感動。可能有人覺得奇怪,《大學》講的并不是聲情并茂的煽情故事,為何會感動呢?此時的感動不只源于文中所講,還源于著書者及注疏者。

          總結一下,讓我感動的有三點。首先,我讀的版本是朱熹的《大學章句集注》,一直對宋朝的學者無好感,尤其是朱熹,印象中總覺得他是個迂腐古板,呆滯嚴厲的學者,毫無靈氣可言,看過這篇集注之后才發(fā)現人家并非徒有虛名。他的注疏嚴謹而詳盡,對原文的理解深刻而通透。想來能千古留名果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朱熹只是古代學者的一個典型代表,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學者極為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他們畢恭畢敬,兢兢業(yè)業(yè)地學習鉆研孔圣之道,幾乎是帶了一種虔誠的。這種對待學術的虔誠也許在今天的學者身上很難再發(fā)現,這是一種不計功利的嚴肅和認真,也是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它純粹源于治學者本身。

          接下來是第二點,《大學》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個人道德修養(yǎng)與治理天下之間的辯證關系。前面很大一部分講的是個人道德修養(yǎng),“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贝司渫鬃拥摹熬尤杖『跫骸钡览硎且粯拥。古人對于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們對自己提出了嚴格,甚至是幾近苛刻的要求!爸喂墙钦撸惹卸鴱痛柚。治玉石者,既琢而復磨之!本幼陨淼目峙卤戎喂墙,治玉石更要嚴厲。

          這種對于完美人格的執(zhí)著追求,令人肅然起敬。這是令我大為感動的第二個地方。在當今這個標榜個性的時代,人們我行我素,安于自己的本來狀態(tài),“個性”在張揚其魅力的同時也為不少不思進取者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古人對于完美的極致追求也許并不會實現,實際上實現的人確實很少,但是他們這種對美的人格的不懈追求卻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尊敬,敬重。

          第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睆倪@句話中,我看出的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即有所作為,換句話說,就是用行動去改變現實,將目標一步步分解細化,從而逐步實現。與此同時,在實現目標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漸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毙奚聿拍荦R家治國平天下。正因如此,古人認真而嚴肅地經營人生,嚴格要求自己,修身養(yǎng)性。相比之下,我們現代人面對問題要消極得多,頹廢與無奈也多得多。許多時候,我們也給自己樹立光輝高遠的理想,然而卻僅僅是止于口頭,懶于行動。只是說說而已,真到要為理想吃苦的'時候卻畏畏縮縮,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們自己,真是汗顏。

          以上三點是我最有感觸的地方。此外,《大學》是世界觀人生觀與方的綜合,它的“三綱領”,“八條目”論述了一個理想的目標,以及為實現目標該采取的行動。實際上,理想也是《大學》的一個主題。

          還有,文中字字珠璣,包蘊萬千,讀來讓人受益匪淺。

          《大學》讀后感3

          《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薄兜鄣洹吩唬骸翱嗣骶隆!苯宰悦饕病

          曾子在此引用上古之圣人之經典,開始闡述仁學的要義皆來自上古時期的傳承,通過孔子刨根問底顯示了仁學的本質來源于人之心性,一切神祇之性皆來源于本性既德性,剝離怪力亂神,去除無謂的精神崇拜,回歸自然,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徹底的回歸,回歸無神輪,一切人皆可圣,圣不在什么地方,心性就是圣地。由此可見,無論佛教宣說無神論卻再次淪入神祇崇拜,其他所有宗教都沒離開有神崇拜。這是我們華夏文明最璀璨的源起。

          《尚書.周書》中德《康誥》乃周公封康叔于殷地之時所作的訓辭。意為你要克制自我之私欲而昭示仁德之性,慎用刑法,善待孤寡老人等等弱者,才不會如同三監(jiān)一樣為了自己而使社會動蕩。能夠執(zhí)守和實現內在心性之德于自己和天下,也只有這樣實行圣賢之道于時時刻刻和事事物物中。

          《尚書.商書》中《大甲》中說到伊尹放太甲這個事件中來說明“先王顧諟天之明命”的根本性。太甲上位三年而剛愎自用,一味享樂而朝政昏亂,被伊尹放于銅宮而反省,終于明白天子與百姓無別,明白心性只要而重新國泰民安。告訴大家不管是誰皆應尊重內在心性之本,方本國顧諟天下之命。

          《尚書.虞書》至《帝典》闡述上古禪讓之禮。“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也就是說通過天子內在生命中高深光明的德性來普照和諧九族百姓,以至于和睦相處,風俗歸厚,才使社會處于文明,以至于普天下太平。

          通過對《尚書》三篇的經典引用,明明德之明是自覺、自發(fā)、自主、自由地彰顯仁義心性,是超越的和先驗的。正如孔子所說“吾欲仁,斯仁至也”。禪宗臨濟大師一樣以人為本,心性自明,可見佛教傳入中國,融合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本善才有了禪總本真,于是禪宗才是真正的漢佛之核心,完全超越原來的佛教框架。

          讀書明志在于透徹心性,大學之深邃在于此。

          《大學》讀后感4

          《大學》作為四書之一是古人必修的科目,千年之后,再讀《大學》,也能從中感受到當時的思想風潮?梢哉f它影響著千萬古人,也形成了他們獨特的具有中國色彩的思維方式與做人原則。其中某些道理沿用至今,我們的思維方式仍受其影響。

          《大學》中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止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焙喍灾,即三綱(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條(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七證(知,止,定,靜,安,慮,得)。這是它的核心。再直白些,他講的就是做人,做學問。

          眾人皆知,人性本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行只是因為成長的環(huán)境不同。但我們所崇尚的都是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品行的君子。做君子的基礎首先要做到正心,誠意,修身。首先我們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場合都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使自己有一顆正直的內心。這樣就算外界環(huán)境何其復雜,也不能擾亂你的判斷,動搖你正確的態(tài)度。俗話說:腳正不怕鞋歪。盲目追求名利,臉面。認為受賄很有成就感,是自己權力的體現。再說現在的大學生,不少皆沉迷于網絡,或是游戲,或是小說,或是不良影片。

          這顯然也是不正心的表現。作為大學生最重要的任務當然仍是學習。學習理論知識,學習為人處事,而不是學習如何花著父母的錢娛樂,消遣。其余次之。其次做人要講誠意。“所謂誠意,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心慎獨也!庇衷弧熬又,誠意為主!弊鋈艘\意,可是誠心誠意去修養(yǎng)道德卻很艱難。它既需要人們對誠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愿意過有誠意的人生,同時還要逐漸養(yǎng)成習慣,以誠意人生為幸福,以違反誠意道德為痛苦。這樣才會實實在在去追求誠意。從善改過,不斷完善自己,在各種非誠意的誘惑面前不動心,這是對君子的要求。

          而對大學生而言,誠意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大學生是祖國的接班人。如果連大學生都不講誠意,那么整個國家還談什么未來呢?最后,學會修身,做到進取和完善。雖然我們做不到完美,做不到圣人一樣可以考慮到天下,但是我們能做到的是修身,修身更多的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了自我能活得更高尚。

          另一方面就是做學問。做學問講究致知,格物!八^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有不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不窮,故其知有不盡也!备裎镏概ΩF就事物之理。當人們通曉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識也就完備徹底了;致知完全是作為認識過程找能夠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識的一個自然結果。若沒有格物談致知是無法辦到的,所以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修就要格物致知,精神上“誠其意,正其心”誠意則必須從慎獨開始,正心則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

          最后我們簡單談談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我們要齊家。正如一葉知秋,以小見大。連自己家族都管理不好,怎能治理國家,使天下太平。作為大學生,我們?yōu)樽约旱哪繕,理想奮斗的過程中,應由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最終必能實現你的偉大目標。

          《大學》蘊含的內容太多太多,如用一句話來講,“《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

        【《大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大學與大學史》讀后感07-02

        大學的讀后感04-24

        《大學》讀后感09-17

        大學的優(yōu)秀讀后感03-10

        關于《大學》的讀后感04-21

        我的大學的讀后感11-05

        大學中庸的讀后感03-23

        圍城大學讀后感03-15

        禮記大學讀后感03-1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