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精選12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 1
兒子已經快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便對幼兒教育格外的關注,尤其對近幾年幼兒園興起的蒙式教育方式更感到好奇。前年,身邊一個朋友的孩子上幼兒園了,跟她一起交流時得知她的孩子上的幼兒園里的蒙式班,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個新式的教育名詞,蒙式班是個什么樣的班呢?蒙式班的教育方式和別的普通班的教育方式會有什么不同嗎?我上網查找了很多關于蒙式教育的資料,才弄明白何為蒙式教育?原來,“蒙”指的就是蒙臺梭利,她是世界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近百年來,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對世界幼兒教育產生著積極的影響。蒙臺梭利教育法是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及潛能開發(fā)的一種優(yōu)秀教育模式。隨著對蒙式教育的了解,我對這種新產生的教育模式越來越感興趣了,也逐漸明白了為什么蒙式班會這樣受到家長們的青睞。一日,在書店閑逛,正好發(fā)現了一本關于蒙臺梭利早教類的書籍,便不假思索地買下它,回到家中細細品讀。
在書中的作者簡介里得知,瑪麗亞.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現代教育的先驅,她因蒙特梭利教學法而聲名遠播流傳至今。她是第一個獲得羅馬大學醫(yī)學位的女性。畢業(yè)后她開始從事心智障礙兒童的教育工作,并在那段期間研究出她的教學法。她的教學法在于讓孩童通過感官教育來發(fā)展智力,并強調讓孩童選擇自己的學習工具。她相信兒童通過學習成就并獲得自主學習的快樂后,便能產生學習興趣。她的著作被譯成了37種語言文字,許多國家設立了蒙臺梭利協會或蒙臺梭利培訓機構,以她名字命名的蒙臺梭利學校遍及110個國家。讀完全書,有這樣兩點感受:
一、尊重孩子,給他們自由
蒙臺梭利把她辦的學校稱之為“兒童之家”,她認為兒童有種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的、發(fā)展著的存在,它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fā)和促進兒童“內在潛力”的發(fā)揮,按其自身規(guī)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fā)展。她主張,不應該把兒童作為一種物體來對待,而應作為人來對待。兒童不是成人和教師進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蠟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劃的木頭;也不是父母和教師培植的花木或飼養(yǎng)的動物,而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能動的、發(fā)展著的活生生的人。自由是兒童不受任何人約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強制與壓抑的情況,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愛的活動,生命力的自發(fā)受到壓抑的孩子決不會展現他們原來的本性,就像被大頭針釘住了翅膀的蝴蝶標本,已失去了生命的本質。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們總會再三強調學生們要守紀律,在課堂上不許隨便亂動,或像啞巴一樣不作聲,也許孩子們會這樣去做,但是這只是一種高壓政策下的不容辯駁的“不許動”,此時的孩子們只是一個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那么作為老師的我們,為人父母的我們,究竟怎么樣才能在給孩子自由的同時教會他們守紀律呢?蒙臺梭利指出:只有當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規(guī)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但這里所謂的給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縱或無限制的自由。蒙臺梭利說:“讓孩子學會辨別是非,知道什么是不應當的行為。如任性、無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礙團體的活動,都要受到嚴厲的禁止,逐漸加以根絕。必須耐心地輔導他們,這是維持紀律的基本原則!痹趦和业慕淌依,我們會看到所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自由地走來走去,但都在做一些有益的、充滿智力的自覺活動,沒有任何的粗魯行為,這些孩子才是真正遵守紀律的。
二、讓孩子學會獨立
沒有獨立就沒有自由,因此,我們必須指導孩子的個性得到自由、積極的表現,使之通過自己的活動達到獨立。蒙臺梭利指出:有效訓練小孩的`所有教育活動,都必須幫助孩子們在獨立的道路上前進。我們必須幫助他們學會走路,學會跑,學會上下樓梯,學會撿起掉落的東西,學會自己穿衣服和脫衣服,自己洗澡和吃飯,清楚地表達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所有這些,都是獨立教育的一部分。可往往在現實生活中,作父母的總是習慣性的侍候孩子。就像我吧,兒子已經二歲八個月了,好多他本應該自己做的事情卻都是我?guī)椭龅。實際上很多時候,兒子都特別想獨立,好多事情都一直要求自己做,但是作母親的我總是擔心他這做不好,那樣不安全,所以好多事情總是拒絕他獨立完成。而這種做法是極端錯誤的,這不是在愛孩子,用蒙臺梭利的話說就是在奴化他們,這樣還很危險,因為這將抑制他們有益的、自發(fā)的活動。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傾向于孩子就像木偶,為此我們像對待洋娃娃一樣給他洗澡,喂他吃飯。我們從來不會停下來想一想這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的感受。孩子必須自己做這些事情。大自然賦予了他們進行各種活動的身體條件和學會如何去做的智力因素。作為家長的責任應該是,在任何時候幫助他們征服大自然所賦予他們的有益活動。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這本書,是蒙臺梭利博士對自己親手創(chuàng)立的“兒童之家”的經驗總結,她獨特的教育觀念——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學習,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無論是在兒子今后的成長道路上,還是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要做到的是:要給予孩子們充分的尊重與理解,讓他們自自由地發(fā)展,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想這是我能做到的,也是我應該做到的。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 2
讀著《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我想到了剛讀完不久的《童年的秘密》內容有好多的相似之處,蒙臺梭利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傳統教育,發(fā)現孩子,了解孩子,告訴父母教育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甚至在孕期就開始了,我們要激發(fā)兒童“內在潛力”,使其按自身規(guī)律,自然的成長,就像動植物一樣有其生存法則!皟和摇钡慕,讓作者就像一個自然界的探索者,一點一點的了解,讀懂,兒童的內心世界并很好的引導孩子自然的長大。書中作者有力的.諷刺和抨擊了現代兒童是如何被父母,老師,社會以愛的名義封鎖在教育的牢籠里阻礙其發(fā)展的,作者主張解放兒童,回歸自然的教育法則,呼吁廣大讀者尊重孩子的各項權利。教育孩子從早教開始,值得一讀。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 3
瑪利亞.蒙臺梭利(1870--1952),意大利幼兒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醫(yī)生,女醫(yī)學博士,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創(chuàng)始人。
人類的高貴來自于你就是你,你不是別人的復制品。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在兒童工作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兒童自發(fā)性學習總結而成。
或許你們也曾經聽到過“三歲定八十”這句話,很多成人所追求的就是小的時候所缺失的。幼兒沒有豐富的詞匯量來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意思,這就需要成人細心去觀察體會。
第一次知道蒙臺梭利是參加過一個幼教機構的.粗統培訓,而自己從小就喜歡孩子(希望早點遇到對的人,生兩個可愛的小寶寶),因而關注留意這方面的書籍,希望更好的走進孩子心中那個純凈繽紛多彩的世界。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 4
紀律的真切面目
——《蒙臺梭利初期教育法》讀后有感
從蒙臺梭利的著作中,令我領會最深刻的是她的濃烈的人文氣味。她尊敬小孩,解讀小孩,而且從不停的實踐中研究并得出教育真諦。我在閱讀中時辰能感覺到心里受清泉一般的清洗,凡是在書中有所啟迪都激動不已,當我走出圖書室時那輕盈的步伐和跳躍的心是滿滿的幸福感的表現。蒙臺梭利就是有這樣一股魔力,她使你
滿心歡欣地采納幼教這份充滿挑戰(zhàn)和興趣的職業(yè)。我也正是在閱讀中不停地確定了自己從事幼教的信念。此刻,我懷著非常感謝的心情,將念書中間的心得領會與大家一同分享。
濃濃人文,暖暖溫情。此刻社會最缺的不是什么gdp,而是民生,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和溫情。蒙臺梭利向我們闡釋小孩的角度就儼然是我們面對社會的心態(tài)。真切的幸福是溫情。
獨立與自由
“沒有獨立就沒有自由!泵烧J為,我們應當先教會孩子獨立。獨立表此刻吃飯,穿衣等平常行為上。她反對人們寵愛式,保姆式的修養(yǎng)方式,這樣是抹殺孩子自我發(fā)展的,是使之奴化,弱化的毀壞過程,成人應當成立這樣一種觀點:孩子有自覺地完美自己來適應社會的力量,把他看作是有尊嚴有能力的個體,在孩子為了自我發(fā)展而各種自覺活動時做一個被動的察看者和教育者。或許這樣說有些繞,可是也的確是這樣的,成人們要在不停地實踐中不停反省不停掌握這類“幫助”的力度。
紀律與工作
蒙認為,工作是經過教具來達成的自我教育。當小孩投入到工作時,一種寂靜地,高度自省的紀律產生了!罢媲屑o律的第一線光明來自工作!奔o律是經過自覺工作來發(fā)展的,而工作需要精準,一定是人類本能盼望的。蒙重申生命的需要,的確,我們應當聆聽心里,不要被外界的浮云影響自己的判斷。而小孩是未經歷社會的最純粹的個體,他們只追示最純粹的東西,他們自律,他們工作,都是遵從一種聲音,那就是心里盼望自我發(fā)展的聲音。
此外,成人需要牢記的,當你的孩子沉醉在重復的事物上時,你千萬不要認為那是在浪費時間,那其實就是他在自我發(fā)展的一種門路罷了,不過是心里最真切的需要。有些成人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假如被認為是自己需要想做的事情,他會不辭勞苦地重復吧,只管在外人看來是不行理喻的事,而你卻怡然自得。我想,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無所事是的快樂”,這時候的你唯恐也是最靠近生命本初的樣子,而小孩就是這樣一批處于生命本初的人類,他們比任何都少看見浮云,他們追求的就是非常純粹的,純粹之于他們就是換得成長。
重復的工作是自律的萌芽。
紀律與自察
“全部的孩子在教室里走來走去,做一些有利的的事、充滿智力的自覺活動,沒有任何的魯莽行為。在我看來,這樣的孩子才是真切恪守紀律的!奔o律的實質是自律,一種自察以外有自己的行為選擇,而后再有自己的.獨到個性。而我們此刻推行的截然不一樣。在一般的教育機構中,我們所采納的常常是一種對教育對象的逼迫式紀律。不對就阻,對就服從。天哪!那些孩子什么都不懂,你假如碰到的是正好切合你紀律觀點的行為倒也罷,但假如是被你否定的,你就立刻采納否定的行為,那些孩子的自我發(fā)展研究就被阻斷了。這類逼迫是違逆人性自然成長的,明顯地。那么,我們面對與紀律不容的行為,我們應當對孩子做些什么呢?蒙認為,我們是要做一個被動的察看者,指出少兒哪些行為絕對要阻擋,哪些行為要慢慢遏止,哪些行為一定不可以做,讓孩子慢慢地鑒別好與壞,對與錯。而且教師跟家長一定在指導方向上保持一致性,以防止孩子處于驚慌失措的境地。在此過程中,不要讓孩子內行為上有所約束,我們要讓他們理解,有條不紊是好事,成人應當教育而不是對其逼迫接受。
最后,總結一點,對于孩子的教育,蒙書中講的就是按照教育孩子鑒別好與壞——有所選擇地工作——自我教育——自律——紀律——個性——自由。
素來沒有人否定教育是件不易的事,跟愛情相同千轉百回,中間艱辛也只有當局者清了?墒切姨,人間還有一種所謂的教育的幸福感,也正是這個幸福感不停激勵著我們前行。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 5
孩子,這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他們要在短時間內要學習諸多本領,某一種學習會有一個敏感期,如果我們抓住各種敏感期將會事半功倍。但這并不是說某種學習是從敏感期才開始,他還需要一段時期的積累。語言、行為,從孩子的父母身上慢慢的習得并積累,所以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那么父母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有意的在積極方面影響孩子。這是技能方面,那么在專注力,自尊心等品質方面此書和別的書里都提到這是孩子天生的能力,更多父母做的是減法,父母需要做的是保護孩子這些本身就具有的能力。所以父母對于早期教育的`認識是很重要的,這不只是技能的學習,還有對孩子良好本質的保護。如果父母意識不到自己干預的“破壞性”,反而更容易去責怪一個孩子“變壞”。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好像一個人保存不當使食物變質,然后嫌棄的扔掉一樣。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 6
腹中有書氣自華。在這個碎片化的時間里,你有多久沒有讀完一本書?是的,看過的書,讀過的故事,它們就像吃過的飯,融入到你的骨血中,成為身體的一部分,給你安全感,給你自信的底氣。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是風靡全球的教育學名著,本書不太通俗,需要我們花時間和力氣去學習。當我們明白了教育理念的源頭,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實施對孩子的日常教育。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我們就會很清楚地知道為什么有些教育的方法是可行的,有些則不可行,因為,我們掌握了事情的本質。
一、關于內容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臺梭利的第一本兒童教育專著,于1912年在美國出版,旋即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該書正是她對自己創(chuàng)立的“兒童之家”的經驗總結,是對她所進行的教育實踐背后的理論原則的揭示,是“蒙氏教育”的核心著作。本書的問世,使她成為有影響力的幼兒教育專家。
書中向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介紹了蒙臺梭利教育方法的指導原則,運用書中所提供的方法,孩子可以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自發(fā)地主動學習、獨立思考、自由成長。
二、關于作者
瑪利亞·蒙臺梭利,意大利教育家和醫(yī)生。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醫(yī)學博士,于羅馬大學畢業(yè)后,在本校附屬精神病院作臨床助手,致力于弱智兒童教育的研究,后成為弱智兒童學校的主任教師。沒過多久,蒙臺梭利又進羅馬大學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等,并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在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她提出了一系列極具革命性的教育觀點,如“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靈”等,為我們揭示了兒童成長的奧秘。先后撰寫了《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童年的`秘密》《發(fā)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等多部著作,在世界各地引起了一場兒童教育的新革命。1907年,她在羅馬創(chuàng)辦了一所“兒童之家”,并取得了驚人效果。她在實驗、觀察和研究基礎上形成的對世界教育帶來革命性變革的蒙氏早期教育法,贏得了各國同行的尊敬和崇高評價。
她獨創(chuàng)的“蒙氏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的兒童教育,特別是得到了越來越多中國父母的認可和推崇。
三、蒙臺梭利教育法的起源
意大利歷史上的“科學教育學!闭J為,以著名人類學家吉佩斯.塞吉為代表的實驗教育學為新型的科學教育學打下了牢靠的基礎。在蒙臺梭利看來,他們所做的實驗性研究不是“科學教育學”,準確地說是“教育人類學”。
蒙臺梭利的導師,吉佩斯.塞吉認為:為了建立一種自然而合理的教育方法,必須把人建立在合理的精確的觀察,重點是觀察一個人幼年時期的情況,因為這段時期是奠定一個人教育和文化基礎原理?茖W教育學的原理就是要讓學生得到足夠的自由,這種自由是允許兒童自由個性的發(fā)展,可以讓他們無拘無束的發(fā)展自己的個性,這就要求我們學校的改變以及教師的培訓要同步。同時,還有兩位著名的外科醫(yī)生塞根和伊塔對蒙臺梭利也影響很大。她曾經說道:我遵循著塞根著作的指導,同時也從伊塔那些成效非凡的實驗中獲得了許多幫助。
這就是整個蒙臺梭利教育法的起源,蒙臺梭利教育,想要發(fā)展的是科學的教學體系,與以往教育學發(fā)展是截然不同,但是這個也是建立當地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之上,首先是十多年的醫(yī)學發(fā)展,帶來更多人的討論教育學發(fā)展趨勢的問題,這已經不僅是停留在理論問題上,更多地是在實驗結果之上的。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 7
太佩服她了,極具洞見和愛心的女士,我認為她的理論秒殺現在很多的教育實踐。在培養(yǎng)兒童學術水平方面,蒙臺梭利已經被嚴謹的實驗證明確實比普通教育勝過一籌。我沒有條理的整理一下看后所得。
1,愛,尊重孩子的選擇,幫助孩子培養(yǎng)興趣是培養(yǎng)健康孩子的三大法寶。其中讓孩子找到興趣點并能心無旁騖的工作是包治百病的良藥,也是她的理論重點,
2,孩子是敏感的,大人的各種情緒比如冷漠,兇,慌張,過分熱情都會打亂孩子自身的發(fā)展,并可能給孩子強加不屬于孩子本身的人格特質比如怯懦恐懼。另外,孩子的敏感也體現在敏感的自尊心上。所以無關道德或安全的錯誤,家長盡可能視而不見。做到不批評不吹捧。
3,想象力應該基于事實。盲目吹捧沒有事實基礎的想象力和鼓勵沒有個性的順從聽話一樣都是世俗的偏見和盲點。
4,蒙臺梭利的教育有三個外在因素:適合兒童生活的`環(huán)境,沉靜而又觀察敏銳的教師,能夠激起兒童工作興趣的教具。教具的作用在于讓兒童學習抽象的漸變因素,比如顏色,大小等。蒙臺梭利認為智慧的基礎在于學會把事物特征分類。教具也能讓兒童集中注意力學習的痛點上,比如框子里的扣紐扣教具,用砂紙做以便孩子們學習如何寫字的字母等
5.自由和紀律相輔相成。重點是幫助兒童找到興趣點。在沒找到能使兒童全神貫注的興趣點前,兒童是任性,多變,無序,容易受他人和外在因素影響的。這種兒童會興奮的從一個玩具快速轉移到另外一個玩具,而和世俗的見解相反,這中表現不是高智商兒童應有的正常狀態(tài)。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 8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意大利當代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索利撰寫的,本書蒙臺索利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秘密,說明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過自己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指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通過對本書的閱讀,給我留下很深的啟示。
“精神分析揭示出兒童所遭受的痛苦源于成人權威對兒童自發(fā)性活動的壓抑,……”這是《童年的秘密》第一章今日兒童中的一句話,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中回蕩,無法忘卻。讓我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中是否運用教師的權威壓制了孩子自發(fā)性的活動?
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我感到這本書挺枯燥的,甚至有點夸大兒童的作用,講到兒童的精神,潛意識及兒童的心理,似乎把人類人生的成敗都歸結到了兒童期,未免將兒童期成長的作用有點太夸大化了,可是經過后面內容的閱讀才明白,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鋪墊。
在后面的講述中,蒙臺梭利講到的關于對幼兒的教育,無一不是以尊重幼兒為前提下,盡量讓幼兒在最自然的環(huán)境下,在自愿與自我選擇的條件下進行蒙氏工作,從而總結經驗,完成自我知識的提升!
試想想,處在這樣環(huán)境下的孩子怎會不快樂,我想這是孩子的心里肯定是最輕松愉快的,而我們知道快樂容易產生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有興趣,還怕他不會學習嗎?
所以作為一個孩子的教育者,首先對孩子的心理進行一定的揣摩與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會讓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對幼兒進行死教育,從來也不考慮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及需要,勢必會造成煩躁與抵觸的心理,即使是成人也不會有什么學習熱情,更不要說什么學習成果了!
所以作為教師,學習對幼兒進行心理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我們教師對幼兒的引導將會游刃有余,還怕孩子調皮,會造成教育失敗嗎?
而且我還有更深的理解,擁有一位“好”老師,不光是孩子的幸運,更是家長的福氣,我相信教師的行為、教育方法及理念無疑會潛移默化的傳導給家長,從而影響到一代人的一生。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 9
在這里首先感謝蒙臺梭利的這一套書,從《童年的秘密》開始,我生日的那一天姐姐送我六本相關的書,她幫我想明白了諸多的問題。
我也如獲珍寶般,反復去讀,啰啰嗦嗦記了很多筆記,寫在小筆記本上隨身攜帶。她的理念傾向于對孩子心靈的呵護,為孩子提供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建友好合作文明的氛圍,讓孩子自己愿意主動的去學習探索,同時明確指出教育孩子不是為了考試做準備,而是為孩子將來的生活做準備。
非常榮幸成為了一名踐行者,當然也不是信心滿滿的能引導好每個孩子,大部分還是有信心,只是相信孩子心靈的力量,盡我所能以一個相對平等的姿態(tài)提供幫助。
我和她的緣分說來話長,從小喜歡傳統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家庭也相對傳統,做事講究個責任對錯獎罰分明,但是成長環(huán)境略微壓抑,卻導致我不尋常的叛逆?床粦T的東西很多,尤其是學校的社會的體制,寫了很多廢話去批判,立志去用自己的方式實現自身價值,同時對看不慣的事物盡自己的努力去改變,我知道暫時是天荒夜譚,但仍然需要有人做出努力。這就是我成長的部分,與其去罵不如努力去創(chuàng)造美好。受教育的風風雨雨十六載,我受盡了心靈的摧殘,可能我的存在也摧殘了別人,在學校我知道自己不擅長什么,從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表揚不可能有,有時還會有特殊“照顧”,能奮起反抗的都反抗了,但是整個受教育過程都是受挫過程,感受不到任何學習知識的快樂。用樂嘉的性格色彩分析我是典型的紅色性格,不快樂死也不樂意去做,對于那些背書做大量的題,實在是沒興趣,可能也是天生的記憶能力有限,反正我吃了太多有關記憶的苦頭。高三最后一年實在無聊,同時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孬子,努力了一把,完全按照自己的復習節(jié)奏,拼命刷數理化,結果平時看得閑書起了作用,憑借語文和英語的良好輸出走進了大學。開始了混吃等死的大學生活,不到一年就過夠了,下定決心出去做做小生意哪怕到街頭賣煎餅也要離開學校,話到嘴邊沒有說出口。大一的隨波逐流,大二起始,我仿若重生,追逐我最初的夢想,開始大量的去讀些圣賢書,去投入心理學的學習。看得多了就去寫,有關情感的家庭教育的都在寫,運營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在今日頭條號簽約寫文章,苦口婆心長篇大論并不被待見,最多的閱讀量不過幾萬,簡短的問答多的不過幾百萬,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自娛自樂罷了。
也就是從那刻起,我開始尋找自己擅長什么,寫作是不太靠譜,每天都是幾千字的練習文章的質量依舊一般。那幾個月的練習,雖然沒取得什么成績,但是在搭建屬于我的一個成熟的知識體系很有幫助,主要我樂在其中。由于我對心理學的喜愛,傾向收集這方面的理論和故事,剛開始定義是情感“專家”,在現實生活中去處理感情問題,在網上開“解憂雜貨店”,受東野圭吾的那本書啟發(fā)。事實證明我具備這方面的能力,不能說很強但從實踐得到的真知,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對無病呻吟沒任何辦法。我深知感情受挫的痛苦,最終明確了一點,別人只能是輔助,最關鍵的還是要看當事人,是否很快走出陰霾。
我放棄了這件事,一方面原因實在是大三太忙,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閱讀和寫作同時健身。
忘了具體哪本書,聊到原生態(tài)家庭問題,回首自己的過往,還有找我咨詢煩惱的事例,好多不開心的事的發(fā)生都和童年經歷有關。他們的童年有著共同點,沒有幸福可言,缺少父母的有效陪伴,家庭情況一般比較復雜,尤其在偏遠落后的農村,求學的過程也稀里糊涂。人不幸原來可以一輩子,這不叫輸在起跑線,而是跑了幾步停了下來。
聊到這里有個嚴肅的話題,為何如今寒門再難出貴子,我觀察了幼兒小學教育,他們完全就是在扼殺學習興趣,把學習變成死記硬背,做很多練習題的苦惱過程,他們可謂優(yōu)秀的考試機器,但毫無創(chuàng)造力,也少有創(chuàng)造價值的潛力,他們討厭學習更不會自主學習,這樣的教育使孩子的成長提前停滯,使孩子的無限可能的.未來只有一種可能,刻苦學習有個好文憑找份掙錢的工作。
教育是國之重器,一個國家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包括現在的名校若都為找份高薪工作為人生目標,這難道不是中華民族的悲劇,難道只有國難當頭才有人喊出中華崛起而讀書。說這個有點危言聳聽,但我看到了太多成天抱著電視,玩著手機游戲的沒童年的孩子,不禁有些擔憂。
我希望更多的人真正結合孔儒傳統教育和蒙臺梭利教育思想去實踐,培養(yǎng)出自主快樂學習的孩子,一個清楚了解自己又文明禮貌團結合作有遠大理想抱負的社會人才。政府大力去扶貧,心不富有起來,怎么也不會富起來,也很難幸福,一個幸福的人一定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并為之付出努力。身為農村人,以一個讀書人的名義,我對今天農村的教育深表擔憂,欠缺師德的老師不在少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少有影響孩子一生的師者和家長,大都是孩子學習退步兩分就緊張要死的家長,根本不利于孩子長期的發(fā)展。
我開始了真正的學習和實踐,去呵護幼小心靈的成長,期望更多的人加入這個教育改革的陣營,罵了將近十年也該為它做些努力。感謝這本書助我找到更好的自己,和一件我認為很值得去做的事,不再把因材施教當玩笑。我不敢高估自己的智慧,都是借鑒前人之路,結合實際情況去實踐,請那些早就放棄學習的人也別早早就否定,雖然我生于你后,并不代表你就代表著智慧和權威,我能保證的是不斷的去學習,更好的去實踐對于偏遠城市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 10
家長和老師借鑒此書,了解兒童的成長規(guī)律,分階段地引導,幫助他們形成完善的個性。蒙氏教育創(chuàng)始人提出的兒童在六歲前心理素質已經基本形成和我此前看過的心理學方面的`書不謀而合。以下情況在中國甚是普遍,家長秉持成人的價值理念,過分干涉,批評孩子的行為,要求變成個個稱頌的“乖巧”孩子,實際上造成孩子心靈的創(chuàng)傷卻未可知。很多孤僻,自卑,叛逆的不良心理問題就此埋下禍根,影響終生。
兒童出生后來到世間不久,心靈非常脆弱,有很多不適應,不舒服,害怕的地方往往讓他們哭鬧不已,特別需要家長細心,耐心的呵護。在他們智力慢慢形成的過程中,語言能力,身體機能都在發(fā)展,為了更好的適應環(huán)境,他們表現出了對周圍秩序的高度敏感。一方面對于變幻無序的狀態(tài)他們還會哭鬧不已直至恢復如初,另一方面為了實現內心的平靜有序,他們還會特別專注于自己動手動腳從事的事情。此時,家長應耐心觀察他們的喜好,不打擾他們對問題的思考,這樣有助于智力的形成。總之,在兒童六歲前,開始有鑒別好壞的能力前,為他們創(chuàng)造適宜他們身心發(fā)展的生活環(huán)境,游戲環(huán)境,成長環(huán)境尤為重要。
記錄下認為非常關鍵的收獲,供以后回味。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 11
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可為什么蒙臺梭利提出了100多年前的教育法仍經久不衰,風靡世界呢?她的教育思想又究竟又怎樣獨特的魅力呢?
再次翻開蒙臺梭利的《發(fā)現孩子》,又有了新的體會。蒙臺梭利關注兒童、欣賞兒童、培養(yǎng)兒童,首創(chuàng)“兒童之家”,系統進行教育實驗,不愧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教育家”。她認為“天性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孩子的心靈”。在本書中,她努力尋求了解孩子和愛孩子的新方法。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傳授了如何更充分地喚起孩子學習熱情的方法。
智力有缺陷的孩子,通過蒙臺梭利系統的的教育實驗,產生了驚人的變化,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教育效果,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而今,我們的學校教育對象大多是正常孩子,那么他們的發(fā)展水平是不是應當遠遠超出他們呢?可實際情況呢,制度與應試的枷鎖、個性與情感的忽視、實踐與創(chuàng)新的缺失、重認知輕情感、重精英輕大眾……現實問題深深困擾著我們,我們的教育應該怎樣達到最優(yōu)化?
班級授課制下,幾個老師負責一個班級里的四五十個孩子的教育教學,要求孩子們遵守相同的制度,學習相同的課程,接受相同的測試。這些孩子有的乖巧懂事,有的熱情大方,有的調皮頑劣,可謂是個性迥異。在相同教學模式下的每個班級里,每個老師也都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出幾個耳熟能詳的后進學生名單,然后從各個側面剖析其種種行為和表現,以及給教師留下的深刻印象。仍記得剛剛工作的幾年,為了讓孩子服從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要求,我常常會 利用老師的“權利”,重復著“我是為你好”的論調,對屢次犯錯的`小朋友,時而苦口婆心式的說教,時而狂風驟雨式的批評,力求去主宰孩子的外在行為,目的就是希望看到他們表現得守紀律,但效果卻不明顯。自己筋疲力盡,孩子卻依舊老調重彈。一次,老師不在,孩子們表現出來的自由散漫讓我大為吃驚。和兩個男孩交流,終于弄清了為什么老師在時他們會溫文爾雅,老師不在時就會“大鬧天宮”的原因。他們認為,要守紀律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不守紀律老師要批評的!笨磥,一味要求孩子遵守規(guī)定,而不去了解孩子的心靈,不但不能促進孩子的發(fā)展,還會失去與孩子交流親近的機會。這,一定不是我們教育者希望看到的情形。
我們必須改變這樣的教育方式。我們要讓孩子們明白,良好行為表現的最終目的,是因為這么做是對的,不是因為害怕懲罰或希望獎勵才去做。我們更應該努力探索智慧的藝術的教育方式。當孩子言行出現偏頗時,觀察、理解、引導和幫助他們,而不是再以建議、勸告、命令和質疑等方式橫加干涉。
蒙臺梭利認為,真正的教育目的就是——“為未來生活做準備”。所以,我們必須從長遠考慮,轉變教育觀念,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由關注知識轉變?yōu)殛P注孩子情感、品行發(fā)展,為孩子一生的成長奠基,為孩子的未來生活做準備。而不是只看到眼前,只關注學習效果和外在表現。也許我們可以換一種尊重與平等的方式,像引導成人那樣,盡力通過內在指引來征服孩子。根據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針對他們的需要,采用適合的教育方式。比如,低年級孩子情緒變化大,老師可以將教育內容滲透到無微不至的關愛中,再加上藝術化的教育方式,力求達到教育的最優(yōu)化!坝H其師,信其道”,當孩子認為老師很在意自己的時候,他們的行為上會更加努力。愛和教育是孩子成長必要的“養(yǎng)料”。
蒙臺梭利還認為“如果身體上的關懷能令一個孩子享受到身體健康帶來的快樂,那么智慧和道德上的關懷就能將其引領到更高層面上的精神快樂。”作為教育者,我們不但要像親人一樣關心孩子身體的健康,更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世界。傾聽他們的想法,了解他們的需要,認同他們的脆弱和不完善。同時,教育者應當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不斷探索引領孩子智慧成長和道德養(yǎng)成的策略。精心設計各種教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動力,活動中矯正他們的各種不良習慣,促進孩子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相信只要我們教育者善于去發(fā)現孩子們的“秘密”,那么最終,每一個孩子都能走向美好的未來。
(1)"工作"是人性的表現,也是人性的特征, 只有人類才具有這種能夠"開創(chuàng)生命、發(fā)揚生命"的特性。
(2)孩子喜歡"工作"甚于游戲。
(3)"獨立"是兒童成長的主要目的, 也是成長的必要條件——孩子們渴望擺脫大人的擺布和干涉,而自己發(fā)展他的生命,成為一個未來的強人。
(4)孩子能夠自由選擇所能、所喜的事物來探索, 才會有興趣學習,也才能產生學習意愿。因為兒童們所選擇的,一定代表著他們內在有某種特別的需要和興趣。
(5)幼兒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 這規(guī)律是在生命的開始就已經存在。在這偉大的規(guī)律中,幼兒個體為了成長,會不斷地顯露出"內在需要"來,驅使著幼兒主動
地去接觸環(huán)境,以滿足成長的目的。
(6)"適應環(huán)境"是幼兒一切智能成長的原因。
(7)兒童在智力的發(fā)展上, 有各種官能的"敏感期"出現,在特定的敏感顯露期內,官能如果能夠得到"及時的"滿足,就會快速的發(fā)展。當然這種敏感顯露時間的久暫和出現的遲早,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也無法使之提前或延遲,因此也就成為幼兒教育所重視的"個別差異"理論的根據之一。
(8)說話和閱讀都是自發(fā)性行為, 有其一定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孩子的書寫行為的發(fā)展其實早于閱讀。
(9)獎懲對幼兒的學習不能產生"誘因", 不但無效,而且有害。
長久以來,不曾有過一個教育家,能將兒童期當作一個獨立的主體來研究,蒙特梭利以科學的精神發(fā)現的"童年之秘",也就成為幼兒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告訴我們的不僅是一些嶄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帶來了"態(tài)度"上的啟示和方法上的導引,使"教育"幼兒成為真正的可能。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 12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蒙臺梭利的著作。這本書的內容從孩子胎教開始,一直到幼兒小學時期的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還有家長及老師對孩子所出現的問題應如何讓做等等一系列問題做出的有效解決辦法。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對本書中第二章節(jié)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它主要講孩子各種技能的培養(yǎng),其中包括幼兒的語言能力,意志力,注意力,想象力,等一些內容的培養(yǎng)。它采用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在生活中,強調兒童主動探索并著力于設計啟發(fā)性的教學情境和教具,讓幼兒自主探索,學習,而不是聽老師講述。我們現在使用的'魔術賽恩斯科學教具就是采用了蒙臺梭利的這個教學理念來實施的。
同時,我還要向在座的各位老師推薦這本書。這本書第四章節(jié)童年的秘密,講了很多孩子們這個時期所出現的問題及其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還有因如何做。
這本書吸取了蒙臺梭利的教育法精髓,從各個方面向讀者闡述了如何去呵護孩子,愛孩子,并讓孩子順利的長大成人。讀完我有一種長大的感覺一,還有一種當家長的感覺。它讓我更加的了解幼兒,同時感覺作為一名教師,一名學前教育的工作者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些!
大聲對自己說:“加油,你可以做得更好!”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父母讀后感】相關文章:
蒙臺梭利的教育名言01-05
蒙臺梭利教育培訓感想02-08
蒙臺梭利感官名言12-27
蒙臺梭利學習心得通用03-14
蒙臺梭利幼兒園評語02-08
蒙臺梭利幼兒園學期總結09-16
蒙臺梭利教師工作心得體會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