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時間:2022-08-16 09:13:00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通用12篇)

          名人故居,就是經(jīng)過多方考證,證實在歷史上文人墨客、政治家等等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曾經(jīng)居住的地方。小編整理的觀后感,供參考!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篇1

          昨天有機會冒雨參觀了晚清“學霸”——云南紅河石屏人袁嘉谷的故居,一幢精巧的老式四合院。

          雖然平時對其有所耳聞,知道那么一點點的信息,但真正到了他的故居并聽了介紹以后,才明白了今天的“學霸”與過去的“學霸”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點的。

          首先,袁考取的是當年的特科狀元。這個特科狀元比普通狀元“牛逼”,因為它每隔五、六十年才考一次,整個清朝只考了三次,袁是第三次參加的考生;

          其次,參加特科考試報名的條件比較嚴苛,考生必須是舉人,并且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推薦。等于是一群已經(jīng)很牛逼的人又在同一個考場、同一份試卷中激烈競爭。

          經(jīng)過三天封閉式大考,袁脫穎而出成為了第一名。

          其父是茶商,家庭條件中上水平?此臉用,屬于天資聰慧的一類。

          看過的名人故居有那么幾個?傮w上感覺,名人能夠成其為名人天份不可少,還有就是他們所處大時代能夠提供的機會也不可少。

          參觀名人故居,還有一個讓我感興趣的話題是他們的后人現(xiàn)如今生活、工作得怎么樣了?

          幾乎所有名人的后代所取得的成就都沒有他們的名人前輩取得的成就大。大多數(shù)后輩都淪為了平凡之人,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時代背景變了,這也是他們的前輩努力奮斗的結(jié)果。另外,名人都有一份非凡的執(zhí)著。也許一開始是因為一件很普通的小事引起的行動,但后來的執(zhí)著才成就了大事。昭通的羅炳輝將軍就是因為無法忍受當?shù)貝喊詫λ胰说钠圬,一怒之下,徒步一個月走到昆明,又遇上陸軍講武堂召錄年輕學員才偶然地成為一名軍人,后又成為一名能文能武的將軍。

          既然名人的后人們都沒有再取得光輝的成就,那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前輩的成就只能是前輩的,最多也只是多一些錢財而已。作為一個前輩,沒有必要太多地為后人擔心,后人有后人的命運。你再輝煌,再怎么為后人處心積慮,到了他們手上,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你完全無法掌控。

          過好自己的一生,少些不必要的擔憂,這才是王道!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篇2

          縱觀歷史,吸之以精髓。讀史通今,我們收獲的是汗水,是滄桑,是辛勞,更是一種精神。

          周六的海風劃過面頰,風吹與海水上演著滑稽的一幕。漲潮,退潮,都離不開微風的輕撫,似乎他們是天作之合,兩種無止息的生命已相融于一體。風對海有情,海對風有意,在生命的長河中他們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伴侶。

          ——棧橋觀海

          古老的小巷狹窄,幽靜。巷中的臺階記載著沉封悠久的歷史、殘損破舊的身軀展現(xiàn)出歲月的滄桑、歷史的悠久。講述著不同歲月中不平凡的歷史。即使被踩踏、被埋沒、被歧視、被忽略,但它仍然寸步不離的守護著那一寸屬于它的土地,在浩瀚的宇宙中發(fā)出它最耀眼的光,就像無邊黑暗中的小小星辰,凈化著被世俗沾染的土地。

          ——小巷石階

          陡立的道路旁是兩排威嚴聳立的銀杏樹,高大、茂盛、繁蔭的它們盡情地展示著它們頑強的生命力。這些樹已達百年之久,穿過樹蔭,走進老舍故居,這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拉車夫——祥子。老舍正是通過祥子批判了那個無情的社會。從祥子的雕像中可以看出他熱情、憨厚、堅忍,如同駱駝一般,在我看老祥子的眼神中流露的更多的是對生活的無奈,就像是那古老的銀杏樹一樣歷經(jīng)著百年風吹,百年日曬,百年雨打。祥子最后成為了窮愁潦倒、吃喝嫖賭的無賴,生動形象地反映了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正堂中洋溢著書香墨氣擺滿了老舍嘔心瀝血的作品,老舍的精神,老舍的作品世世代代影響著人們,成為青島獨具特色的風景。

          ——老舍故居

          棧橋,海,石階,古老的小巷,古樹,故居展現(xiàn)出了不同的風土人情和悠久的歷史,它們飽經(jīng)滄桑,似繁星般點綴著青島。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篇3

          從爺爺家出來,在路上不經(jīng)意看到了這個院子,便被它吸引住了——石磚砌成的墻,雕刻著復雜的花紋;木頭做成的門窗雖經(jīng)過歲月剝蝕,有許多或短或長的縫隙,但仍顯得十分氣派。抬頭,看見門上嵌著一塊木板,上面大氣而精細地刻著:朱自清故居。

          跨過高高的門檻,里頭先是一個小園子。地是用石塊鋪成的,兩旁整齊地擺放著一盆盆的花。這些花或粉紅,或深紅,被墨綠色的葉子簇擁著,顯得格外嬌艷富麗。園子里還擺放著兩個大瓷缸,深褐色的底面上雕著許多金色的龍,盤繞著,嬉戲著。乍一看,這缸甚像酒缸,其實不然,里面盛著滿滿的水。不知為什么,這些水格外碧綠。凝視著水,我心想:想必朱自清爺爺那么多描寫溪流的散文,靈感是從此而來的吧。

          往里走,便是朱自清爺爺?shù)囊婚g屋子。這屋里到處可見木制的家具與擺設(shè),聞之有一股木頭的異香。我看見有兩張高木椅子擺在一張木桌子的兩側(cè),心血來潮,坐了上去。也許是因為年久的關(guān)系,我一坐上去,椅子就開始“嘎吱嘎吱”響。我看這椅子不太結(jié)實,又有許多漆也掉落了,怕把朱自清爺爺?shù)臇|西弄壞,沒坐幾下就小心地下來了。

          “嘎——”一陣長而刺耳的摩擦聲響過,我推開了另一扇木門。一瞧,又是一個小園子,看來朱自清爺爺還真是喜歡園子呀。這園子雖然不算小,但跟前一個是沒法比了。我站在園子中間,發(fā)現(xiàn)這里既沒有魚缸也沒有花草,除了有幾條可以通到房間的階梯之外,空蕩蕩的一片。我看了看那些未開的門,一股想去敲門的沖動涌上心頭——去試探一下有沒有人,也許朱自清的后代就住在這兒呢?墒寝D(zhuǎn)念一想,如果真有,如此魯莽地敲門拜訪,豈不是得罪了朱自清的后人嗎?果然,我還是不敢。在園子里又轉(zhuǎn)了一圈,沒意思,便離開了。

          走出故居,回頭望望,仿佛看見朱自清爺爺正在里面微笑著,揮手送我……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篇4

          很早以前,就想來游覽王船山故居,但一直沒有機會,這次參觀夏明翰故居時,也就順便來游覽王船山故居,再說學習名人的思想也有好處吧。

          王船山故居湘西草堂,坐落在衡陽縣曲蘭鎮(zhèn),系王船山1675年間所購置的,F(xiàn)基本保持原貌。屋前匾額有趙樸初親筆寫的“湘西草堂”四字。草堂前有古柏樹兩棵,據(jù)說為王船山所栽。四周樹木環(huán)抱,草堂右側(cè)有古藤一株,粗可合抱,盤根錯節(jié),纏繞于數(shù)株樹上。湘西草堂現(xiàn)珍藏有王船山晚年著書立說稀貴的文獻史料和生活起居文物。

          王船山是我國明末清初時期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其中以哲學上的成就最為突出,他的哲學思想是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發(fā)展的高峰。他努力著書40年,計100余種,4000余卷。所涉及的范圍包括:哲學、史學、文學、文字學、音韻學,甚至天文學等方面,內(nèi)容博大精深、其代表作《尚書引義》、《續(xù)四書大全說》等。

          敗葉廬,又稱“竹花園”。1660年建成系王船山居衡陽西鄉(xiāng)第一個住所,該屋為三間,無樓,清末更更名為“竹花園”,正門前“竹花園”三字系清末王壬秋(曾任船山書院院長)所題。

          石船、石船山。石船長約40米,高約10米,由黃赭石天然構(gòu)成,據(jù)說王船山晚年經(jīng)常在石船上著書,王船山由此而得名。

          楓馬。楓馬是一棵大楓樹,生長在湘西草堂左側(cè)20米處,該樹根部暴露地面,形狀似馬,昂首長嘶,“楓馬”系王船山所題。我們還聽到一個有趣的故事,就是王船山一生最喜歡的第二兒媳婦,因為是她一直照顧他的晚年生活,也是他心中的好女人,他死后都要將她葬在他的身邊的墓傍。

          王船山即王夫之(1619-1692) 中國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字而農(nóng),號姜齋,別號一壺道人,是明清之際杰出的哲學家、思想家,與顧炎武,黃宗羲同稱明清三大學者。晚年居衡陽縣之秀外慧中石船山,學者稱“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明崇禎年間,王夫之求學岳麓書院,師從吳道行,崇禎十一年(1638)肄業(yè)。在校期間,吳道行教以湖湘家學,傳授朱張之道,較早地影響了王夫之的思想,形成了王夫之湖湘學統(tǒng)中的濟世救民的基本脈絡(luò)。明亡后,清順治五年(1648),王夫之在衡陽舉兵抗清,阻擊清軍南下,戰(zhàn)敗退肇慶,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反對王化澄,幾陷大獄。至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沒,式耜殉難,乃決心隱遁。輾轉(zhuǎn)湘西以及郴、永、漣、邵間,竄身瑤洞,伏處深山,后回到家鄉(xiāng)衡陽潛心治學,在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人稱“湘西草堂”,在此撰寫了許多重要的學術(shù)著作。

          王夫之三十三歲以后就開始“棲伏林谷,隨地托跡”,甚至變姓名為徭人以避世,直到他死去。刻苦研究,勤懇著述,垂四十年,得“完發(fā)以終”,始終未剃發(fā)。這是一個孤高耿介的人,是中國知識分子中稀有的人物。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篇5

          大家知道孫中山嗎?肯定知道,但是了解不太全面,讓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孫中山1866年出生,1925年逝世,幼名帝象,學名文,所以后人稱他孫文, 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翠亨村的普通農(nóng)家。今天爸爸媽媽就帶我到他的故居看了看。

          我們車開到中山市南朗鎮(zhèn)翠亨村就到了孫中山的故居。把車停好后,爸爸就去免費領(lǐng)票處領(lǐng)票。我們進去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林蔭大道,兩邊的大樹高大挺拔,就像一個個士兵守護著孫中山的故居。我們一直向前走,走到頭時向右看就會看到一個紅墻綠瓦的屋子,它就是孫中山的家。我們興沖沖跑過去看到的就是紅色的二樓洋房,它比其他的房子大多了也漂亮多了,不愧是偉人的房子。我們向前走,首先看見的是客廳。客廳正前方有一張桌子,兩把椅子。椅子后面有一個長長細細的桌子,上面放著三尊菩薩,兩邊還放著兩個青花瓷花瓶。后面的屏風上還有一副橫聯(lián),寫著“金玉滿堂”四個大字?蛷d兩邊是客人坐的。右邊墻上掛著一個鐘和孫中山爸爸的畫像。

          我們把孫中山的家全都看過了,我們又去了孫中山紀念館。讓我知道了孫中山的許多事情,我知道他去過英國倫敦留學,他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在這里我就不多說了,想了解跟多孫中山的故事就去孫中山紀念故居吧!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篇6

          在一個下著傾盆大雨的日子,我們成立了一個青竹小隊,由王昊為隊長,展開了一個參觀名人故居的小隊活動。我們參觀了蔡元培故居、周恩來故居、大通學堂,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還是周恩來故居。

          在周恩來故居門口,我們找了一位導游阿姨為我們講解。我們先看到了一座雕像,導游阿姨介紹:“這是周總理周恩來,是根據(jù)一張照片上的周恩來雕刻的!苯又,我們又來到了小堂前,小堂前是用來辦紅白白喜事的地方。然后,就來到臥室了,臥室在二樓,是對外開放的。我們小心翼翼地走上這破舊的樓梯,來到臥室!巴郏@張床可以算得上是老古董了!”我不禁贊嘆到。“這是周恩來的`床,再進去,就是他父母的床了!睂в伟⒁踢呑哌呎f。周恩來父母的床是鑲著金邊的,這種床,我只在電視上見到過。導游阿姨又帶領(lǐng)我們來到灶頭,灶頭里放著幾個大鐵鍋,灶頭的墻壁上,還畫著一幅魚兒在荷葉之中嬉戲的水粉畫呢!最后,就是去參觀展示廳了。導游阿姨讓我們自己看。展示廳里收藏了許多周恩來年輕時的照片,還介紹了不少周恩來的事跡及他的家人。

          時間過得真快,這次的小隊活動結(jié)束了。這次小隊活動不僅讓我更加了解周恩來總理,也讓我積累了不少課外知識。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篇7

          在烏鎮(zhèn),我們參觀了茅盾的故居,還有茅盾的學堂——立志書院。

          茅盾被稱為文學巨匠,同時也是一名政治活動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xiāng)人。茅盾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革命后寫成的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茅盾生前為團結(jié)廣大作家,培養(yǎng)青年作者,促進文學理論建設(shè),增進國際文化交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突出的貢獻。其作品歌頌人民、歌頌革命,鞭撻舊中國黑暗勢力,表現(xiàn)了中國民主革命的艱苦歷程,繪制了規(guī)模宏大的現(xiàn)實主義歷史畫卷,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剛一進門,就是一個茅盾的上半身像,手中還握著一根金筆,聽導游說,這是茅盾生前用的筆,由于用的時間很長,筆尖磨禿了,有一個說法就是:人們上前摸一摸茅盾手中握的金筆,就會沾上一點名人的才氣,我好奇的上前摸了摸,就算沾上了一些才氣吧!

          茅盾不僅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新中國成立后,茅盾擔任第一任文化部長,長期從事文化事業(yè)的領(lǐng)導工作,鞠躬盡瘁,為社會文化主義和國際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那純粹利人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茅盾是中國共產(chǎn)黨最早的共產(chǎn)黨員,1928年之后,雖然與黨失去了聯(lián)系,但仍然對黨矢志不渝。雖然共產(chǎn)黨員對我們來說還有一些遙遠,但是,即使不是共產(chǎn)黨員,也要像矛盾那樣做一個愛國,對祖國忠心耿耿的好公民。

          今天參觀茅盾故居,不僅僅看到了文學巨匠茅盾的作品,還看到了茅盾先生對祖國的一顆火熱的心,還體會到了茅盾先生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我們要向茅盾先生學習,學習他的精神,學習他的品質(zhì),成為一個有利于國家人民的人。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篇8

          今天是7月24日,星期天。我和謝舒陽、沈琛燁等十幾人,參加了由宋琦組織的小隊活動。去了幾位紹興名人的故居參觀。

          首先我們?nèi)チ瞬淘嗟墓示印2淘嗟墓示邮且粋頗具紹興特色的明清臺門:磚木結(jié)構(gòu),花格門窗,烏瓦粉墻,青石板地。我們還了解到:蔡元培,字鶴卿,號孑民,是我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曾任北京大學校長,培育出了大批有志革命青年。還著有“蔡元培全集”等書。我想:蔡元培真是個偉大的人,培育出了那么多有志革命青年。

          然后,我們又去了周恩來的祖居。周恩來的祖居是一幢坐北朝南具有明代建筑風格的磚瓦房,祖居外觀古樸莊嚴,富有傳統(tǒng)特色的黑色竹絲臺門。我們又了解到:周恩來,字翔宇。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也是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lǐng)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chuàng)建人和領(lǐng)導人。曾領(lǐng)導中國人民解放軍打了無數(shù)勝仗。我想:周恩來真是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精忠報國的人。

          最后,我們又去了秋瑾的故居,“莫道女兒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這里北靠林木蒼翠的塔山,并離清波蕩漾的鑒湖不遠,環(huán)境古雅清幽,盛滿一代女中豪杰的豪氣壯志。還了解到:秋瑾,原名秋閨瑾,字璇卿,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我想:秋瑾真是個英勇無畏的人。

          這些人真?zhèn)ゴ,我要向他們學習,使祖國更加強大!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篇9

          在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法制民生電視臺的老師們組織我們小記者參觀秋瑾故居。秋瑾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杰出的革命家,也是中國女權(quán)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1907年7月15日從容就義于紹興軒亭口,犧牲時年僅32歲。

          老師們組織我們有序地乘坐公交車,一路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參觀地點,解說員阿姨熱情地接待我們,帶領(lǐng)我們來到秋瑾故居的大廳,在大廳外的兩側(cè)站立著兩棵高大挺拔的玉蘭樹,進入大廳,解說員阿姨指著大廳的房頂上畫面告訴我們:美麗的鳳凰代表秋瑾,生龍活虎的長龍代表她的丈夫,象征著龍鳳呈祥。前堂擺放著秋瑾生前珍藏的瓷器和使用過的一把歷史悠久的長椅。

          看完了整個秋瑾故居,仿佛讓我回到了秋瑾生活的年代,她曾說過要男女平等,她為保護祖國而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作為一名有強烈抱負心的我,就應該像秋瑾那樣,有自強不息和頑強拼搏的精神。為祖國拼搏,為祖國而不顧一切的犧牲自我,這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嗎?是的。這種精神無時無刻在我腦海里流淌,現(xiàn)在的我們生活多么的幸福,所以回家和媽媽聊天時,我就心里非常堅定了我的信念,遇到困難和難題都要自己想辦法來克服,不能逃避,這樣我們才會獨立,才會成長。所以,每當我想起秋瑾的事跡就會激勵我要為自己的學習而奮斗!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篇10

          一座城市的名人故居是她承載過多少歷史文化底蘊的見證,也是一座城市文化肌理縱橫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但有人卻無視國家規(guī)定,擅自拆除名人故居,最近有報道,位于北京東城區(qū)的梁林故居,就是這樣被毀于一旦,令人痛惜。

          坐落在東城區(qū)北總部胡同的一棟老宅是兩位在國內(nèi)外享有高知名度的著名人物---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民國時期享譽盛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建筑學家。林徽因是個才情并茂的杰出女性,她的父親是個外交官,常常由于工作的變遷帶著小徽因到其他國家定居。也許是家庭條件比較特殊,當林徽因12歲時就掌握了六國語言,15歲時就當了她父親的翻譯。而梁思成的身世則是一位名門子弟,是一位政治家。他從小就與林徽因青梅竹馬,關(guān)系很是融洽。他們的故居理應是典型的名人故居了。

          可是,有些人似乎一點兒都不在乎這些,他們認為梁林故居就是一棟老房子,沒有任何價值?墒,他們錯了。名人故居的意義地在于后人對名人的崇拜和尊敬,并不是一棟老宅那么簡單。

          早在2009年7月,梁林故居就經(jīng)歷過一場災難性的“浩劫”。后來由于民間保人員和周圍民眾的強烈反對,有關(guān)部門的及時阻止,梁林故居僥幸逃過一劫,以破敗之身殘存。

          但2011年10月,梁林故居原址的末日來臨了。這一次的拆除可不能視為兒戲,它讓梁林故居簡直遭到滅頂之災:木制的大門被鉆得千瘡百孔,滿地都是碎磚亂瓦,爛泥木屑;而那些尚未敲掉的墻上印著一個個鮮紅的圓圈,圈內(nèi)寫著一個個鮮紅的字——“拆”!整個故居一片狼籍。

          看到這里我象觸電似的顫抖了一下,一種咸澀的味道夾著悲憤的情緒涌上心頭。天哪,那些貪圖私利的人們做了什么!難道他們對我們值得自豪的文物不屑一顧嗎?他們就不知道擅自拆遷文物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嗎?他們竟然用金錢賄賂有關(guān)部門,隱瞞不報,事到今天,沒有誰能講清到底是誰主張拆除文物。

          城市需要發(fā)展,人們保護文物的意識也同樣需要加強,兩者應該同步。希望有關(guān)部門能正視這一不良現(xiàn)象,并給予主張拆除文物者嚴肅的處理和懲罰,我呼吁全民重視文物保護,使我們國家的歷史更加悠長。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篇11

          “西湖山水甲天下”,但是,你知道嗎?杭州還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自古文風熾盛,有眾多的文士騷客,生于或履職與此。《名人名居》就介紹了40處老房子,它們是茅以升、潘天壽、錢學森等一批名人雅士在杭州留下的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提高了我們城市的品位。

          每一所名人故居都有一段奇妙的歷史,書中介紹的一些名人故居我就曾參觀過。如錢學森故居占地1。3畝,院落內(nèi)有一幢面闊三間、進深三楹、兩層過街式的木式名居,共有樓房、廂房、平房等10余間,前有天井小院,中有過道廳堂,后有花園曲徑,輪廓依舊,保存尚好。最吸引人眼球的非天井小院不可了,院內(nèi)空氣清新,徐徐涼風迎面撲來,使人陶醉,那古老而又雅致的樓房,正傾訴著錢學森坎坷的一生。

          錢學森為我國科學技術(shù)事業(yè)特別是“兩彈一星”的成功,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他幼時即隨父到北京上學,考上上海交通大學后不幸染上風寒,回老家養(yǎng)病長達一年,后赴美留學整整20年。在美國,他擁有了金錢、地位、名譽等一切,得知新中國成立后,他毅然決定回國效力,卻遭到了美國政府的重重阻撓,堅持奮斗5年,“中國航天之父”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錢學森一心為國奉獻和探索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我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由錢學森故居的門庭冷落我又想到了“十一”黃金周,西湖景點游人如織,而散落在西湖周邊的名人故居卻是門可羅雀,與之成為鮮明的對比。是游客們對此不感興趣嗎?還是我們過多地突出了西湖美景而忽略了這些代表一個城市精髓的人文景點?想一想,倘若懷著靜謐的心境,在雅致的名人故居里徜徉,用細緩的步履,巡視有著靈魂的舊宅,在寧靜中欣賞著美麗的風景,品味名人曾經(jīng)的歷史,那該是多么愜意之事啊!

          在我看來,名人故居不只是陳舊的宅院,而是一個城市的文脈,如果失去了它們,我們的城市或許只是一座蒼白無力的軀殼,杭州近代史和近代西湖建筑就不會那么豐富多彩。讓我們多多走近名人故居,多了解這些為杭州歷史做出不可磨滅貢獻的名人生平,因為在這些景點中能夠讓人感受到歷史的分量,感受其中蘊涵著的獨特的杭州精神——“精致和諧、大氣開放”。

          同學們,如果有時間,請你們讀讀《名人名居》吧,讓我們隨著書中介紹,徜徉于班駁的舊街古巷,感受著那些過往的名人故事,感受著在這些白墻青瓦的歷史故居中悠然演繹的杭州風情,感受著書中傳遞出來的正能量,把它們一直傳遞下去……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 篇12

          想著要去烏鎮(zhèn)走一遭,要去膜拜一下當代文學巨匠茅盾,就馬不停蹄地了解烏鎮(zhèn),終于知道自己原本對烏鎮(zhèn)的了解多么簡單幼稚,只是流在皮毛。

          烏鎮(zhèn),在文化層面上,可以說是歷代文人精神的皈依地。南宋詩人陳與義,與當?shù)匚娜私缓,曾留下“三友亭”,傳為佳話;明代洛陽人茅坤,來到烏?zhèn),許是《昭明文選》給了他一束靈光,后來就有《唐宋八大家文抄》的面世;清朝翰林出身的嚴辰,以為“為學必先立志”,于是有了立志書院。

          想那茅盾的童年,就曾在立志書院里讀過書;在庚寅年五月,我站在立志書院的門前,就一直在想,這碧水黑瓦的烏鎮(zhèn),怎會如此耀眼,如此牽動我的心懷?那一刻走神,放佛頭枕烏鎮(zhèn)的月色入了夢,聽到書聲瑯瑯,看到書頁被一根根指尖拂動。

          在茅盾故居旁側(cè),和一位老先生攀談,說及茅盾,老先生說:“說茅盾,不能撇開他的母親!币痪湓挘钗宜季w翻滾如潮,想到孟母三遷,想到岳母刺字,母親,在每個人的生命和成長印痕里都無法割舍的存在。

          茅盾的母親陳愛珠,是位非常了不起的女士。自幼飽讀詩書,聰明能干,相當有主見。14歲起替父母治家,出嫁后又不斷求教于丈夫,讀歷史地理,打開眼界。難得的是,茅盾10歲那年,丈夫病故,親自用正楷寫了挽聯(lián):“幼誦孔孟之言,長學聲光化電,憂國憂家,斯人斯疾,奈何長才未展,死不瞑目;良人即良師,十年互勉互勵,雹碎春紅,百身莫贖,從今誓守遺言,管教雙雛!

          這位母親,一生最大的收獲,就是培養(yǎng)了她的兩個兒子。

          茅盾中學畢業(yè),面臨升學與就業(yè)的選擇。當?shù)亓曀祝遑毴思业暮⒆,中學畢業(yè)后,就該去謀一份職業(yè)養(yǎng)家,何況茅盾又早年喪父,還是長子。但母親把娘家一千兩銀子的陪嫁,給兄弟倆平分下來,這樣,母親力排眾議,讓茅盾繼續(xù)讀書,后來,考取北大預科。

          每個寒假,茅盾并不回家,而是和二十四史為伴。母親的決定影響了茅盾的一生,從此,他走出家鄉(xiāng),走向一個未知的世界,那個世界交織了光和影,充滿了矛盾和希望。

          茅盾故居在烏鎮(zhèn)觀前街17號。

          觀前街很是恬靜,幽長的街道,給人望不到盡頭的感覺。感覺江南古鎮(zhèn)的小巷都是這樣的,拖著長長的自己的影子,走啊走,就像走入夢里似的,悠遠,綿長。與長長的街道相應和著,街面也不寬,兩旁盡是木結(jié)構(gòu)的樓房,錯落有致的屋檐,織成一條此起彼伏的線條,自有韻味在其中。行走其間,慢慢地凝望兩邊的古樸房舍,感受這份寧靜,竟生出在這長住的念頭來。

          我喜歡烏鎮(zhèn)的這種婉約和雅制,心里就想,烏鎮(zhèn)能夠留住陳與義、茅坤這些文化人腳步的,是否也是這種屋檐織成的線條,再加上昭明太子的痕跡?每個到烏鎮(zhèn)來的人,必定從東大街進入,沿著觀前街,,一直向西,走到春日的夢快要醒的時候,一個恍惚,就走進茅盾故居了。

          穿越幽暗的走廊,就算已經(jīng)進入到故居內(nèi)部了,一行人拐進一間房,而我,順著走廊一直進去。

          離開那個走廊,視線一下子開闊了,映入眼簾的便是院中的藤蘿架,我知道,架上有茅盾先生為孫女做的秋千,回想很多年前,茅盾和孫女在這里嬉戲,笑聲必定回蕩在這個院落里,抬頭凝望,院里極為陰郁,屬于南方特有的天氣。淡淡的流云里,還有沒有存留茅盾的音容?而那個喚他做爺爺?shù)膶O女,如今又會在哪里?會不會如我這般,在一個秋千架邊,懷念他的爺爺?我想,那是一定的。

          回眸,與甬道盡頭的茅盾銅像靜靜相對,那安靜祥和的雍容之態(tài)里,令我感受到一種親切。這就是那個享譽中外編輯過10多種重要報刊,寫出《子夜》《蝕》三部曲、《虹》《春蠶》《林家鋪子》《腐蝕》《清明前后》等共計1200多萬字的小說家,這就是那個集評論和學術(shù)論文、散文、詩歌,翻譯外國小說戲劇等于一身的學者作家?

          銅像下面,是用黑色大理石雕刻的一本攤開的書,上面刻有《子夜》的手稿,想到雙橋鎮(zhèn),想到石板路,對這一方養(yǎng)育了茅盾的水土更是心懷敬意,很多年,這些婉約的水和石板路流連在茅盾的筆下,而今,茅盾又為他帶來了多少榮耀?每年一次的茅盾文學獎頒獎大會就在這里舉行,對烏鎮(zhèn),這是一個盛會,一次文學的盛宴;罱j(luò)的,不僅僅是文化,更重要的是內(nèi)心的安穩(wěn),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與茅盾對視,可以除去塵世的喧囂。

          拐進西廂房,那里曾是茅盾晚年起居的地方。

          西廂房是一大間,由一個大書櫥隔成兩間,外面起居室,放著茅盾當年從上海運來的一套沙發(fā),茅盾晚年的時候,就在這里接見很多要人還有讀者。內(nèi)室是書房,北窗下放著一張茅盾當年定做的大寫字臺,在一九三五年,茅盾就在這里完成了中篇小說《多角關(guān)系》。

          西墻邊有一長桌,是茅盾練書法的地方,凝視著桌子上散發(fā)著古樸氣息的墨硯,想象著很多年前茅盾在這里揮動筆桿,偶爾凝神窗外的花草,偶爾扶著疲倦的腰身嘆氣,眼淚上了眼眶,想到霜葉紅于二月花,竟撲撲滴落下來,伸出手指觸摸那張桌子,仍舊不能自已,茅盾,這個用文字書寫了一生的人,此刻,會寂寞嗎?或者再沒有靜閑的一刻了!

          走出房門,茅盾當年親手種植的棕擱和一叢天竹,現(xiàn)今棕櫚的枝干已超過七米多高的院墻,天竹郁郁蔥蔥,枝繁葉茂,它們當是延伸了茅盾文學的精髓要義,和茅盾的精神指向一道,給前來拜謁的后人以警醒和啟迪;也或者,他們代替了茅盾本身來迎接前來的文化人群,而茅盾自己隱身于葉叢間,再不現(xiàn)身,安心書寫另一個塵世的華章了。

          這樣想著的時候,心里寬慰很多,微笑上臉,背靠著棕櫚樹干,側(cè)耳傾聽從樹心里傳來的低語,它們紛紛告訴我:平心靜氣,視浮名為塵土,才可以守得自己的本真。

          從茅盾故居出來,又一次站在立志書院的門前,凝視門框上懸掛的“茅盾童年讀書處”的匾額,眼前就出現(xiàn)一個背著老式書包的孩童,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的,一副天真但不幼稚的面容;穿過院落,抵達天井,頭上又是“有志竟成”的匾額,還有茅盾青年時的漢白玉雕像。

          一襲白衣的茅盾,看一眼,說不出的端莊威儀,這與他一直擔任政治官員有關(guān),身上自自然然的散發(fā)出一股凜然正氣,令一些心內(nèi)固有的膽怯,矛盾和掙扎都會沉穩(wěn)下來,也似乎有一種力量,回到你走出某種漩渦……佇立片刻,竟也心內(nèi)坦然很多,浮躁和虛榮都已成為過眼煙云,消失得無影蹤了。

          “箭云樓”作為立志書院的主建筑,這種重檐式樓閣,原是茅盾早年就讀的教室,現(xiàn)作“茅盾走過的道路”專題陳列室,成為茅盾故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張桌子旁靠定,看到櫥窗里有這樣一段話:“ 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極力用功勉成大器!边@當是茅盾最初的被肯定和斷言吧?尚在小學時候,就這樣被肯定一生的人有幾個?茅盾是一個異數(shù)!

          想到茅盾在創(chuàng)作最后一部作品《我走過的路》時,曾在燈下寫道:“自知來日無多,凡所見所聞所親身經(jīng)歷,一時都如斷爛影片,呈現(xiàn)腦海。百感交集,又百無聊賴。”,想到茅盾最后的心路歷程,有無奈的認命,一種淡淡的遺憾滿足自心間彌漫而生,假若我自己,在暮年的時候,有這樣的感慨,也當是該欣慰的吧?

          退出立志書院,在觀前街站定,再次地想這烏鎮(zhèn)——從昭明太子在這里讀書開始,到茅盾在這里發(fā)奮,這千百年來的文化史中,書籍應該成為烏鎮(zhèn)的靈魂所在,也只有書籍,才可以讓人記住在烏鎮(zhèn)身上流過的所有印記,也只有書籍,才可以成為文化人前來拜謁的精神寄托!

        【觀看名人故居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觀魯迅故居有感05-22

        游魯迅故居有感11-17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08-28

        參觀老舍故居有感作文08-19

        關(guān)于名人故居的游記作文12-23

        觀看《奠基》有感09-22

        寒假作文:名人故居文化肌理12-14

        名人故居游記作文(精選7篇)01-23

        觀看《朗讀者》有感02-2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