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教學反思
《死海不死》教學反思
篇一:《死海不死》教學反思
《死海不死》教學反思
一、較以往教學有所突破的地方:
1、營造一種探究的氛圍,創(chuàng)設積極質疑的機會。
在“學生質疑”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例如在幫助學生初步理清文章結構層次的基礎上,讓小組討論、質疑。學生擔任主角,主持課堂,主動展示自己鉆研課文的成績,而教師只是在一旁引導、點評,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這就改變了由教師完全操控課堂的傳統(tǒng)授課方式,取代了以往老師常扮演的講解者的地位,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民主的氣息濃厚了,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多了,課堂學習更加積極主動了。這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活潑的課堂氛圍。
2、教學過程條理清楚,注意落實教學目標。
如教師將教學內容貫穿在學生的質疑討論中,改變由教師唱主角、一講到底的方式,但為避免教學內容散而亂,又采取了以下做法:事先幫助學生梳理結構層次;教師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質疑表格前,迅速地篩選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按段落次序排列;學生討論釋疑過程中教師適時、適當?shù)匾龑Щ蜓a充資料,以落實知識點。
3、有效互動,積極評價,注重對學生的能力訓練。
在民主的氛圍中,學生無拘無束,暢所欲言,教師注重傾聽,然后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如在學生討論、發(fā)言的過程中,教師及時點評,對有質量的質疑給予肯定,對尚有不足的質疑提出修改意見,如“提問明確,不能使用不規(guī)范的用語,答題應針對性強,語言規(guī)范,
表達思路明確”等方面,以使學生更好地學會質疑、釋疑。
二、尚且不足、今后有待改進之處:
1、要提供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閱讀、琢磨。在小組討論質疑之前,應讓學生先自行獨立思考到一定程度后再進行,教師不應為節(jié)約時間而省去這一環(huán)節(jié),甚至催促他們,要讓學生有充足時間去鉆研課文、圈劃、批注。
2、教師在巡視學生討論過程中要注意他們的想法,對所提的一些重點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引導學生。
教師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可適當引導、補充資料,但不用為了落實知識點而面面俱到,將預先準備好的內容一一引出,這樣既耽誤了時間,又防礙了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
篇二:《死海不死》教學設計
《死海不死》教學設計
開發(fā)區(qū)實驗中學 劉新穎
【教材分析】
《死海不死》這篇地理知識小品,介紹死海的特征、成因、現(xiàn)狀與未來。既有科學知識的介紹,又有奇特現(xiàn)象的描寫,也有神奇?zhèn)髡f的記敘。運用了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引用傳說等說明方法。
【學情分析】
一直以來,說明文的教學工作很難做,課堂上氣氛容易沉悶,索然無味,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但本班學生比較活躍,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知識方面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通過教師的引導,相信學生能快樂得學習本課。
【教學目標】
1、了解死海的有關知識。
2、掌握本文所用的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作詮釋、引用說明,認識引用神話傳說的作用。
3、探究死海的未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重點、難點】
掌握本文所用的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作詮釋、引用說明,認識引用神話傳說的作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同學們從小就生活在海邊,可能大多數(shù)同學都有下海游泳的經歷,你見過可以將人漂在海面上,不會淹死人的海嗎?(欣賞圖片,這片海周圍寸草不生,但不會淹死人,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片神奇大大海。)
看了文章,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
。ㄒ唬┱f明文學習方法指導:
1、1、找到說明的對象;
2、分析文中說明對象的特征;
3、分析文中的說明方法;
4、分析文中的說明順序;
5、分析文中的語言特點。
。ǘz查預習
游弋(yì,不能讀作gē):(兵船)巡邏,這里指游來游去。
諭(yù,不能讀作yú)告:告訴,使人知道。(舊指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 安然無恙(yàng):平安無事的樣子,沒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禍害。
大驚失色:形容非常吃驚。
執(zhí)迷不悟:堅持錯誤,不知覺悟。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1-4)說明死海的特征;
第二部分(5-6)說明死海形成的原因;
第三部分(7-8)說明死海的開發(fā)與前景。
2、測試速讀情況:
。1)本文說明的對象_____
。2)死海的“死”表現(xiàn)在_________
。3)死海不死表現(xiàn)在_____
。4)說明死海本質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死海真的要死了”中的第二個“死”的含義是____
。6)本文的說明順序是( )
。7)死海形成的科學依據(jù)是什么?
三、精讀課文,探究方法
1.課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找出例子加以說明。
①列數(shù)字:如:有135.46億噸氯化鈉??
、谂e例子:如:據(jù)統(tǒng)計,死海水里含有多種礦物質,??
③作比較:如:這樣,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體的密度??
、芤脗髡f:第3和5自然段。
2.速讀課文,完成下列練習。(討論)
(1)文中所用的說明方法,是用來說明哪些問題的?各起到什么作用?
①舉例子:第1-2自然段的舉例子是說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舉例子是說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诹袛(shù)字:第4自然段所列數(shù)字說明死海水中含鹽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第6自然段所列數(shù)字說明死海的長度、寬度、平均深度;最后一段所列數(shù)字說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體數(shù)據(jù)。
、圩鞅容^:這樣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體的密度。說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來,沉不下去。
、芤脗髡f: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處決俘虜、屢淹不死的傳說,說明了死海海水
的浮力大;第5自然段所引傳說,說明了遠古時候人們對死海成因的探索
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都能使讀者從科學角度認識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從而由淺人深地說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質特征。
引用傳說不僅增強了說明文的趣味性、生動性,還可以使讀者知道:死海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形成了,自古以來人們都在尋求它形成的奧秘,只有到了科學發(fā)達的現(xiàn)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學解釋。這樣寫反映了人類對死海這一自然現(xiàn)象從不科學到科學的認識過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四、比較閱讀,品味語言
閱讀“研討與練習”關于死海的介紹,比較與課文的的語言有什么不同? 課文屬于科普小品,在客觀說明之外,還運用了敘述、描寫等手法,引用兩個古代傳說,形象地說明了死海的特點,使文章生動有趣,增強可讀性。
五、拓展延伸,展開想象
(課文的結尾處說到了死海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請同學們找出相關的詞語,荒涼-生氣-干涸,如果有一天,死海真的干涸了,那么我們將如何讓死!盎睢毕氯?)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位于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的咸水湖——死海,知道了造成它“死”與“不死”的根本原因是咸度很高,海水中含鹽量多達23%至25%,并且知道了死海的成因是自然界變化的結果,以及它的形成過程。其中兩處引用神話,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布置作業(yè)】
A.必做:《伴你學》自主學習、閱讀探究;
B.選做:搜集有關死海的材料,了解死海的現(xiàn)狀和未來,準備在班上交流。
【板書設計】
死海不死
特征:咸度高
傳說
成因
實質
現(xiàn)狀和未來
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引用傳說、作詮釋
篇三:《死海不死》教案設計
《死海不死》教案設計
贛州市安遠縣鶴子初中 陳小芳
一、教材地位分析
《死海不死》是義務教育朝鮮族學校漢語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說明文。生活離不開科學,科學推動著世界,這個單元的課文就是與科學相關的說明文,它可以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激發(fā)我們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我們的科學精神。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紹地理知識的說明文,介紹了死海的特點及成因,本文除了運用一般說明文常用的列數(shù)字進行說明,還運用了“插入神話傳說”的輔助說明法,此外,本文說明語言的準確、生動和趣味性對提高學生的語言修養(yǎng)、知識修養(yǎng)、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意
二、學情分析
在初中階段,漢語教學應該把幫助學生獲得漢語知識,培養(yǎng)學生應用漢語的能力當作首要的任務,兼顧接受各科文化,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從學生的角度來講,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識字量和閱讀量都有了一定的積累,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因此,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制定了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本文說古道今,運用神話故事,傳說和數(shù)據(jù)
說明事物的方法;學習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數(shù)字的準確性)
2、能力目標:了解死海的特點及其成因,認識準確數(shù)據(jù)的說明作用;訓練分析、概括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德育目標: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識,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現(xiàn)象是可以認識的道理,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領略自然界的神奇美。
四、教學重點:
1、幾種說明方法綜合運用,主要是舉例子、列數(shù)字、引資料等說
明方法。
2、兩則神話和傳說對說明死海的特征所起的作用。
3、理解死海為什么“不死”及死海形成的原因。
難點:1、理解說明順序
2、兩則神話、傳說的表達方式及在本文中的作用。
五、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提出:“漢語是母語非漢語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第二語言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漢語課程的首要性質是工具性,同時兼顧人文性,這種提法強調的是語言文字作為交際工具的實用功能,而且,課程標準談到,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應把漢語的工具性擺在第一位。”這里的工具性,首先必須關注漢語的口語交際能力。
結合本文的內容,把本節(jié)課重點分為三大模塊:復述神話和傳說;看圖表講述死海浮力大的內在原理;以導游的身份介紹死海。三個部分層層深入,有淺入深,從而獲得相關的知識,口語能力也得到鍛煉。
六、教法
學生在漢語學習中不愛開口的想象是很常見、很普通的,經過專家研究學生學習第二語言時不愛開口是由于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障礙造成的,針對這種情況本節(jié)課采用了合唱式答問、表述提要、自我暗示、小組教學等教法,使學生克服種種障礙,達到開口說話的目的,最終實現(xiàn)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教學目標。
七、學法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探究的興趣,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因此,我們的課堂是為學生提供一片可以發(fā)揮、暢所欲言的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教師、學生、文本間的對話、交流,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在閱讀中學生不是消極地接受、索取意義,而是積極主
動地發(fā)現(xiàn)建構意義,甚至創(chuàng)造意義。
八、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今天我告訴大家一個游泳的神奇地方,人在水里它能和陸地上一樣,可以蹲著站著,可以盤腿而坐,也可以邁開八字步狀如鴨行,更有趣的是在水中還能跑步,玩累了,把兩手一張在水面上仰天一躺,象一葉扁舟順利漂蕩,宛如睡在涼席上,實在舒服。你們想了解這個神奇的地方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科學小品——死海不死。
2、復習提問
、僬f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對客觀事物或事理進行介紹或解說的一種文體,它可分為哪兩種?(事物說明文或事理說明文) ②閱讀說明文首先要弄清說明的對象,最重要的是抓住說明對象的什么?(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
、壅f明文中由現(xiàn)象到本質,由結果到原因這都屬于什么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艹R姷恼f明方法有幾種?(九種)
3、檢查預習
。1)掌握詞語
安然無恙 怙息不悛 執(zhí)迷不悟 大驚失色 改邪歸正 諭告 沉淀 干涸 轉瞬 不遜 游弋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速讀全文,說文章大意。
2、根據(jù)學生的復述,這篇說明文的對象,特征是什么?死海是如何形成的?
明確:死海、死與不死,咸度高,自然界變化的結果。
3、具體分析,看文章是如何體現(xiàn)以上內容的。
、倥x第1自然段,看它交代了什么?這里的死是什么意思?
明確:死海的地理位置及死海得名的原因。魚蝦小草木不能活。 ②男生讀第2自然段,它又寫了什么呢?
明確:交代了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人不會被淹死。
、埤R讀3 – 4自然段思考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明確:第3自然段引用傳說說明死海不死,第4自然段說明了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苣x5 – 6自然段回答以下問題
第5段講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
明確:不是,這只是神話,是人們無法識認死海形成過程的一種猜測。
死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確:是自然界變化的結果,具體來說有3點,首先是深而狹長的大裂谷的出現(xiàn),其次是注入了含有很多礦物質的河水,第三是湖水不斷蒸發(fā),沉積的礦物質越積越多。
4、歸納
全文自始至終圍繞死海的“死”與“不死”展開說明,先說死海的“死”——沒有魚蝦、水草,寸草不生,再說死海的“不死”——人不會被淹死,且能開發(fā)利用,出現(xiàn)生機,最后又說到死海的“死”——終將干涸,重點說“不死”與標題呼應。標題“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內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結構線索。
三、重點研讀,分析寫法
1、本文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采用了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
2、本文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倥e例子:第1~2自然段的舉例子是說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舉例子是說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诹袛(shù)字:第4自然段所列數(shù)字說明死海水中含鹽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第6自然段所列數(shù)字說明死海的長度、寬度、平均深度;最后一段所列數(shù)字說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體數(shù)據(jù)。 ③作比較:這樣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體的密度。說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來,沉不下去。
④引用傳說: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處決俘虜、屢淹不死的傳說,說明了死海海水浮力大;第5自然優(yōu)所引傳說,說明了遠古時候人們對死海成因的探索。
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都能使讀者從科學角度認識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從而由淺入深地說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質特征。
引用傳說不僅增強了說明文的趣味性、生動性,還可以使讀者知道:死海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形成了,自古以來人們都在尋求它形成的奧秘,只有到了科學發(fā)達的現(xiàn)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學解釋。這樣寫反映了人類對死海這一自然現(xiàn)象從不科學到科學的認識過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3、分組討論比較下列各組句子,哪個更好,為什么?
(1)a、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b、這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
(2)a、傳說大約兩千年前,羅馬統(tǒng)帥狄杜進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邊??
b、傳說兩千年前,羅馬統(tǒng)帥狄杜進兵耶路撒冷撒冷,攻到死海岸邊??
(3)a 、在不久的將來,南部較淺的地方,海水將會消失。較深的北部,數(shù)百年后也可能干涸。
b、在將來,南部較淺的地方,海水將會消失。較深的北部,數(shù)百年后干涸。
以上4組句子都是第1個句子好,“大概”、“大約”、“不久”、“也可能”都不能去掉,因為這些表示估計、猜測的詞語,在沒有充
篇四:《死海不死》說課稿
《死海不死》說課稿
一、說教材
《死海不死》一文是人教版初二下冊第二單元的自讀課文。在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上,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是共生共存的。認識自然,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同發(fā)展,是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主題。這個單元的五篇課文就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選擇課文的。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紹地理知識的科學小品。作者在說明死海的特征和形成過程中,恰如其分地運用了敘述和描寫,使文章既不失其知識性、科學性,又具有生動性,可讀性。
教學目的
思想品德要求:了解死海的奧秘,激發(fā)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加強環(huán)保意識,陶冶熱愛大自然的情操。
知識要求:1、了解本文是事理說明文。
2、了解本文說明對象及說明對象的特征。
3、了解本文引用神話的作用。
能力要求:理解本文語言上的特點和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寫作此文;理解篇章結構、說明的重點,提高閱讀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1、幾種說明方法綜合運用,主要是舉例子、列數(shù)字、引資料等說明方法。
2、兩則神話和傳說對說明死海的特征所起的作用。
3、理解死海為什么“不死”及死海形成的原因。
教學難點:兩則神話、傳說的表達方式及在本文中的作用。
教學設想 1、根據(jù)本文特點,啟發(fā)學生借助課文題目,閱讀理解課文內容,以訓練整體感知能力!此篮2凰馈颠@個題目新穎,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舉:海怎么有“死”“活”之分呢?既然是“死!,怎么又說是“不死”呢?同時,這個題目既是文章內容的概括,又是文章的結構線索。因此,抓題目導入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是有效的。
2、通過默讀、復述等形式,指導學生認認真真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意。
3、教學方法采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討論式。這篇課文內容不是很深,所以采用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4、不安排預習,一課時完成。不安排預習,主要是考慮到課文的特點,這樣做,便于訓練學生借助文章題目進行有效閱讀的能力。
二、說教法
采用“情境教學法”,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創(chuàng)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
本課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引導學生發(fā)揮想像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
現(xiàn)代語文教育特別需要提倡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也特別需要注意尊重和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chuàng)性的理解,那么教師也要從文本中走出,以人為
本。閱讀《死海不死》一文,我不由被文章所具有的豐富的意蘊內容所吸引,更能引發(fā)人進一步地探究興趣。因此在教學此文時,擬在反復閱讀中指導學生綜觀全文,理清文章的線索,全面了解文章的內容,分清文章的主次,領會作者如何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寫成這篇科學小品。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教師可利用閱讀期待、反思、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效率。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閱讀的對話者之一。
1、在教學前,教師應多準備一些資料,以便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
2、把課后練習融于教學的過程中。
3、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文章內涵。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而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討論中培養(yǎng)團結合作精神,在質疑時引發(fā)學生求知欲、大膽探究。新課程提倡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探究興趣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
我們的課堂無非是為學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發(fā)揮、暢所欲言的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是教師、學生、文本間的對話、交流,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在閱讀中,學生不是消極地接受,索取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建構意義,甚至創(chuàng)造意義。
1、反復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2、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出問題。
3、課前可以網上查閱死海的資料,準備交流。
4、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閱讀,拓展思路,激發(fā)獨特的感受,抓住關鍵提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5、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四、說程序:
在教學過程中,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ㄒ唬、導入新課。
。ǘ、整體感悟
精心利用教材,這是閱讀教學的輔肋。教師將全盤講授變?yōu)橄鄼C誘導,指點門徑,撥正迷津。點撥要害,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不要全盤托出,而要引導學生自求得之,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通過對文章的整體感悟,學生從中歸納出了要點。這樣形象感知全文,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課堂就會意趣橫生,高潮迭起,高效低耗,充滿活力。
。ㄈ、創(chuàng)設情境,有感情朗讀課文。
。ㄋ模、討論質疑
設計討論質疑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是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培養(yǎng)學生注意力,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比較、思 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于知識的本身,而在于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敝挥蟹e極思考、獨立深究、善于發(fā)現(xiàn)、敢于質疑,才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動機潛力,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的討論,可從突破重難點
入手,設計一些討論材料。
1、說說文章是怎樣從形象的描繪到科學的分析,進而揭示事物特征的?
2、死海是怎樣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樣來說明死海的成因?
3、引用神話傳說,在說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4、課文中為什么要引用大量數(shù)據(jù)?
。ㄎ澹┧季S拓展訓練:
1、分析下列短語中加“ ”的字,是從什么角度來考慮的。(可先左右議論后舉手回答, 教師作結)。
“”:前一個“愚”是愚笨的意思,后一個“愚”從愚公移山具有遠見卓識,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發(fā)動眾人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來考慮。
?兒不“孤”是無父母的意思,后一個“孤”從祖國處處有親人,雖無父母卻不乏照料,前程仍然遠大的角度來考慮。
2、分析下列句子用的是確數(shù)還是約數(shù),并指出其語法上的正誤。
a.我整整花了一小時左右才把這道題解出。(“一小時左右”是約數(shù),所以用了“整整”互相矛盾。應去掉?“整整”二字。)
b.原來生產這臺機器成本要五千元,采用先進工藝制造降低了二千五百元,成本減少一倍。(是“確數(shù)”。但數(shù)字增加才用倍數(shù),減少不能說幾倍,只能說減少一半。)
c.根據(jù)修改后的計劃,生產效率提高,產量要超過原生產定額的百分之三十五。(是“確數(shù)”。百分數(shù)的運用要特別注意,本句應為“百分之一百三十五”,或去掉“的”字,才無語病。)
d.石拱橋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江河之上。(是“約數(shù)”,無語病。) e.趙州橋大約建于公元605年左右。(是“約數(shù)”,但“大約”與“左右”重復,應去掉一詞。)
板書設計
一、課文結構
1.介紹死海的特征
。ㄒ唬八馈焙#壕箾]有魚蝦、水草,甚至連水邊也寸草木生(列舉事例)--誰能想到。
(二)死海不“死”:,人不會被淹死。(典型事例)--令人驚嘆。
。ㄈ﹤髡f:奴隸們投入死海,安然無恙--大驚失色。
。ㄋ模┖K×Υ蟮脑颍骸跋潭群芨摺保袛(shù)據(jù))。
2.說明死海的成因
。ǎ┥系蹜土P人,大陸變死海(神話傳說)。
。ǘ┧篮3梢颍旱匦翁攸c;化學成分;物理變化(列數(shù)據(jù))。
3.說明死海的變化
。ǎ┈F(xiàn)狀;吸引游客,治病不遜于溫泉。
。ǘ┪磥恚核篮U娴囊八馈保合、干涸(列數(shù)據(jù))。
二、說明方法
1.引用
2.舉事例
3.列數(shù)據(jù)
篇五:死海不死教案
第十九課 死海不死
課文一(第二課時)
1.讓學生看死海的圖片式來導入新課。
2.新課內容
3.學生自瀆課文,按要求邊讀邊想邊記課文內容。
學生閱讀課文,分小組討論,并找出預讀課文中遇到的疑難詞句。
4.進行領讀。
學生跟著老師讀課文,個別讀,分組讀,集體讀課文。
抽幾名學生讀課文(出現(xiàn)的錯誤及時糾正)
5.問答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6.師生一起學課文中的量詞
7.師生一起交流通過學習本節(jié)課以后感受
一,根據(jù)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1.死海位于什么地方?
死海位于在亞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
2.這個海為什么被稱為死海?
如此浩蕩的海水中竟沒有魚蝦、水草,甚至連海邊也寸草
不生。這大概就是“死!钡妹脑
3.這海為什么令人驚嘆?
令人驚嘆的是,人們在這無魚無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漂
游;即使是不會游泳的人,也總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擔心會被
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4.狄杜是誰?
狄杜是羅馬統(tǒng)帥
5.狄杜下令處決什么人?
下令處決俘虜來的奴隸。
6.狄杜為什么要釋放那些奴隸?
奴隸們被投入死海,并沒有沉到水里淹死,卻被波浪送回岸邊。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將俘虜扔進海里,但是奴隸們依舊安然無恙。狄杜大驚失色,以為奴隸們受神靈保佑,屢淹不死,只好下令將他們全部釋放。
7.海水里面有哪些礦物質?
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鉀,另外還有溴、鍶等
8.在海水里人為什么不沉下去?
把各種鹽類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這樣,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體的密度,難怪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來,沉不下去。
9.上帝為什么懲罰那個村莊人?
遠古時候,這兒原來是一片大陸。村里男子們有一種惡習,先知魯特勸他們改邪歸正,但他們拒絕悔改。上帝決定懲罰他們.
10.死海怎么形成的?
死海是一個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變化的結果,死海的源頭主要是約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礦物質。河水流入死海,不斷蒸
發(fā),礦物質沉淀下來,經年累月,越積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11.以前死海是什么樣的?
幾十年前,死海還是一片荒涼
12.現(xiàn)在死海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為了開發(fā)利用它的資源,而今死海旁邊已出現(xiàn)了一些工廠,同時修建了一些現(xiàn)代化的游泳池、高級旅館和游樂場所。海面空氣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亞于溫泉,吸引著許多游客。
13.死海的前景會什么樣的?
由于死海的蒸發(fā)量大于約旦河輸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趨下
降。據(jù)專家統(tǒng)計,最近十年來,每年死海水面下降10~50厘米。長此下去,在不久的將來,南部較淺的地方,海水將會消失;較深的北部,數(shù)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時,死海真的要死了。
根據(jù)課文內容選擇正確答案
1.“死!钡妹脑蚴牵 B )
A.死海中淹不死人 B.死海及其周圍沒有生物
C.死海是死亡之海 D.死海是上帝對人類的懲罰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A )
A.死海南北長80千米 B.死海東西寬超過17千米
C.死海平均水深300米 D.死海最深的地方超過400米
3.狄杜大驚失色的原因是( A )
A.奴隸們兩次投入“死海”卻都安然無恙
B.奴隸們英勇堅決地反抗 C.奴隸們個個都會游泳
D.奴隸們面對死亡毫無懼色
4.下列哪一項不是海水的浮力增大的原因( A )
A.因為死海海水的密度小于人體的密度
B.因為死海中含有135.46億噸氯化鈉
C.因為死海中含有63.7億噸氯化鈣 D.因為死海中含有多種礦物質
5.關于死海的未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死海附近會建一些機場 B.死海海面會縮小
C.死海數(shù)百年以后可能干涸 D.死海海面將下降
板書設計:
第十九課 死海不死
課文一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
二.板書閱讀課文中遇到的疑難詞句
三.板書課文中提出的問題
作業(yè):
做小練習冊
組長批語:
課后反思:
【《死海不死》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