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道揚鑣的成語典故及解釋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都有哪些經(jīng)典的成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分道揚鑣的成語典故及解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語】分道揚鑣
【拼音】fēndaoyangbiāo
【解釋】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出處】《魏書;河間公齊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近義詞】各奔前程、一拍兩散、風流云散、各奔東西、各行其是
【反義詞】志同道合、并駕齊驅、齊頭并進
【成語典故】
南北朝時代的北魏,國都原在平城,魏孝文帝時遷都洛陽。據(jù)《北史》載,洛陽令即京兆尹元志,曾同御史中尉李彪發(fā)生過一件有趣的爭路糾紛。據(jù)說元志仗著自己有些才能,相當驕傲,對于某些學問不高的大官貴族,往往表示輕視。有一天,他坐著車子正在街上走著,恰巧遇見李彪的車子迎面過來。那時,官員出門總是前呼后擁的,官職越高,隨行人馬就越多,威風氣派也就越大。老百姓在街上遇見他們,老遠就得回避。
官職低的官,也得讓官職高的官先走。如遇官職相仿,客氣些的也就讓道。元志論官職是應該讓李彪的,可是他瞧不起李彪,偏不相讓。李彪很生氣,當場訓斥元志。元志不服,兩人就爭吵起來。元志和李彪到孝文帝面前去評理。李彪說,他是御史中尉,洛陽一個地方官,怎敢同他對抗,居然不肯讓道。元志說,他是國都所在地的長官,住在洛陽的人,都編在他主管的戶籍里,他怎可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樣向一個御史中尉讓道。孝文帝聽了,不愿意評判他們誰是誰非,便笑道:洛陽是寡人的京城,應該分路揚鑣。從今以后,你們可以分開走,各走各的不就得了嗎!
拓展:分道揚鑣解析及造句
不是,中性詞
解釋
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出處
《魏書·河間公齊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示例】
清·吳沃堯《痛史》第一六回:“四人又談了一會各個安歇。到了次日,便分道揚鑣!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五十九回:“第二軍總司令李烈鈞,亦向廣西進發(fā),分道揚鑣,為國效力去了!
顧笑言《李宗仁歸來》第三章:“一個與其~的腹案,漸漸形成!
【近義詞】各奔前程、一拍兩散、風流云散、各奔東西、各行其是
【反義詞】志同道合、并駕齊驅、齊頭并進
也作分路揚鑣、揚鑣分道、揚鑣分路。
造句
1、他們已分道揚鑣闖自己的事業(yè)去了。
2、當夫妻決定分道揚鑣時,他們最不愿意留下的就是“玫瑰戰(zhàn)爭”的犯罪現(xiàn)場和他們所有的血汗錢。
3、我們合伙關系既已終止,從此分道揚鑣了。
4、雖然默氏家族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正在分道揚鑣。
5、他倆同居多年,終因志趣不合分道揚鑣。
6、他們結婚的時候口口聲聲地說永不分離,但最終還是分道揚鑣了。
7、這就是經(jīng)濟學理論和現(xiàn)實分道揚鑣之時。
8、結婚4年,曾經(jīng)一對熱戀的情侶,如今卻要分道揚鑣。
9、我們雖然是好朋友,但自從那一次爭執(zhí)后,便分道揚鑣了。
10、從此我跟你分道揚鑣,各走各的路。
11、這次爭吵是造成他們倆分道揚鑣的主要原因。
12、他們本來個性志趣就不同,分道揚鑣實屬必然。
13、在有的阿拉伯國家,民主與自由分道揚鑣。
14、兩人均認為對方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便分道揚鑣了。
15、任務既已完成,我們也好分道揚鑣,各走各的了。
16、一場誤會后,這兩個昔日好友終于分道揚鑣了。
17、自從我跟他在花蓮車站分道揚鑣以后,就沒他的音訊了。
18、天下無不散筵席,我們在此分道揚鑣,互道珍重吧!
19、那天他們分道揚鑣,再不是會在一起打打鬧鬧,在院子里看月亮的親人,而是處于對立面的敵人。
20、他們倆同窗學習了12年,考大學時一個學文,一個學理,才分道揚鑣了。
【分道揚鑣的成語典故及解釋】相關文章:
分道揚鑣的成語解釋06-22
伯俞泣杖的成語典故及解釋06-20
牧豕聽經(jīng)的成語典故及解釋06-20
予取予求的成語典故及解釋06-20
買櫝還珠的成語典故及解釋06-20
南柯一夢的成語典故及解釋06-20
堅壁清野的成語典故及解釋06-20
負隅頑抗成語解釋以及典故07-09
關于分道揚鑣的典故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