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作文:惜月
每每臨了中秋。我總要在琵琶弦上撥出一曲《月兒高》,半是應景,半是爸爸喜歡聽。然今次再彈起那優(yōu)美的曲調(diào),卻無人聆聽——爸爸在中秋前回老家脫孝了。
是的,奶奶走的時候正是三年前的中秋。當時幾乎所有的兒孫都趕了回去,而我卻因為學業(yè)未能前去盡孝,只能獨自在家對著朦朧的月思念我最親最愛的人。
記憶中,回到老家與奶奶相處的日子并不多,但其中有一次是在中秋。
那時尚小,還未上學,便可以在老家滯留到中秋節(jié)后?梢舱驗槟昙o小,所以那段記憶早已模糊得不成片段了。大略記得的,只有那幾袋粗糙的麻餅,以及坐在院中賞月時清風中搖曳著的月季甜香。
因為回老家的次數(shù)少,所以對老家的記憶淺,然而院中那株足有一人多高的月季花卻讓我記憶猶新。聽說那是我素未謀面、英年早逝的爺爺親手種下的,故而奶奶對它有著非同尋常的感情。每次回老家,總能日日見著腿腳不便的奶奶扶著凳,顫巍巍地挪到花前,小心翼翼地為它澆水,一臉的嚴肅認真。
奶奶走的那一年暑假,我是回去過的。那時我攛掇爸爸把那株月季花移回家來,一貫慈愛的奶奶知曉后竟發(fā)了脾氣。我嚇壞了,連忙趕著去認錯。奶奶什么都沒說。只是顫巍巍地扶凳走到月季旁,看著絢爛綻放的花朵出神。過了許久,她才喃喃道:“別的啥都沒了,總要叫我留個念想啊!”我連連點頭應承,奶奶才笑了笑,在凳子上坐下,緩聲道:“妮兒(北方人對小姑娘的統(tǒng)稱)啊,我給你說說你爺爺?shù)墓适掳?hellip;…”奶奶絮絮叨叨講了一下午,而她的口音與用詞對于我來說,的確有些晦澀,我只聽得云里霧里。但有一件事我是聽清了的——這株月季花,是在一年中秋時分種下的。中秋是合家團圓的日子,這花也就是團圓的象征。想想這一家子的兄弟姐妹,平日里總是各奔東西,聚少離多,若是再把這團圓的象征拿了去。豈不是暗示這個家要支離破碎?于是我再不敢有移花的念頭。
應該是感到自己時日無多了,在我回家前的一天,奶奶忽然把我叫進她的屋子,壓低了嗓音,用一種幾近懇求的語氣對我說:“妮兒啊,留下來過了中秋再走,好不好?”那時我只當她是平日里太寂寞了,好不容易遠方的小兒子與孫女回家聚一聚,舍不得我們離開,于是安慰她:“那咋成啊?我還要回去上學。奶奶您放心,過不了多久,我們還會回來看您的。要是有事兒,您給我們打電話。”奶奶點點頭,臉上卻寫滿失望,一句話也不說,慢慢扶著凳子挪到那株怒放的月季花前……
終于到了回家的那天,城里的姐夫開車來接我們。奶奶一早就坐在了門口的大青石上,沉著臉,低著頭,心神不寧地撫摸著手中的茶杯。我們簡單地說了幾句道別的話,奶奶一言不發(fā)地聽著。直到汽車啟動了,她才小聲問:“妮兒啊,趕啥時候才回來呢?”看著奶奶落寞的神情,我鼻子一酸,哽咽著回答:“這個……明年有空……再看吧……”奶奶別過頭,過了好久,才回頭道:“嗯……一路小心……”汽車一路絕塵而去。我不敢探出頭去向奶奶揮手道別,但還是忍不住透過玻璃窗望向越來越遠的老屋。我永遠都忘不了那樣一幅畫面:奶奶坐在大青石上,坐在朝陽的金暉里,不住地向我們揮手,神色泫然欲泣,顯得那樣寂寥。風,把老人一向梳理得一絲不茍的銀絲繚亂,寬大的衣衫獵獵而舞。我忽然覺得奶奶竟如此瘦小……
我想,如果能預測未來,我一定會多留幾日,只可惜,人生沒有“如果”。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是一種無法挽回的悲哀。失去了,才真正明白親情的可貴。
年年歲歲中秋同,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夜,我再次彈奏起《月兒高》,我在天堂的奶奶,您可聽到我的傾訴?我在老家的爸爸,您可與我心有靈犀?中秋夜我們在明月下團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