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探討留錢做什么的議論文
據(jù)說,當年林則徐的書房里掛的一副對聯(lián)是這樣的: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說實在的,我不清楚林則徐這副對聯(lián)的寫作背景,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言行一致真的沒有留錢給子孫,更沒有機會考究過其子孫得了“留錢”或者沒得“留錢”所受到的影響。今天,我寫下這個題目,無非是想以此為“話引”,說了些閑話而已。
從林則徐的“對聯(lián)”看,這是一個對后代教育培養(yǎng)的嚴肅話題。本來,從古至今沒有一個名人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孫個個是英雄豪杰,一代勝過一代。事實上,又有幾人能夠如愿?不知是什么原因,反正我覺得,這是一個十分復(fù)雜的問題。比方說魯迅,他在當時那個時代已登上文學的頂峰,他的兒子和孫子,恐懼再怎么樣努力,也難于在這方面超過他。其他人也是如此,不必再作什么論證的了。但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這與留還是沒留錢給子孫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傲翦X”也不一定就會對子孫造成“損其志”或“增其過”的后果;沒留錢也未必就能激發(fā)其斗志,以至成為有用之才的。
據(jù)說,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已決定捐出他的大部分財產(chǎn),不想留給兒女,使他們免遭錢太多的禍害;美國財政部部長鮑爾森把自己家庭中99%的財富捐給一個環(huán)保基金后這樣說:我非常愛自己的孩子,我不想把錢留給他們。原因是一樣的,都擔心留給大多的錢給兒孫們,生活條件太好了,會使他們喪失斗志,不思進取,從而走上腐化墮落的道路。實話實說,我以為比爾·蓋茨和鮑爾森的“事跡”不具備可學性。其一是,他們的1%財產(chǎn)也足夠我們用幾輩子了。金錢,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是一個負擔。捐出去后反而是一種解脫;其二是,他們的兒輩決非等閑之輩,要父輩養(yǎng)活簡直是一種恥辱。但是,我們的國情有別,能留錢給子孫,于子孫而言,善莫大焉。因為只要有了錢,牛奶會有的,面包會有的;進而房子才會有,車子才會有;再往下想,妻子才會有,官位才會有。只有這樣,錢才能生錢,獲取更多的錢。再說,誰又能肯定子孫一定會從此腐化墮落,成為紈绔子弟呢?相反,那些身無分文的窮光蛋,有幾人能做到窮則思變,奮發(fā)圖強,從而成為富翁的呢?事實上許多成功人士就因為能站在父輩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較高起點上以登上更高的臺階的。
如今的人都變得現(xiàn)實了,對那種就是把錢揮霍掉也不留給兒孫的做法頗為反感,因此,節(jié)衣縮食也要給后代留更多的財富,使兒孫們?nèi)兆舆^得逍遙自在、優(yōu)哉游哉,以顯示自己作為長輩的本事。沒能正兒八經(jīng)賺錢的`,邪門歪道也得用,就是偷、搶、騙也得撈到錢,為的是讓子孫有福享。如今貪官多,也許這就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吧。
其實,將心比心,我要是有機會賺錢,也一樣會為兒子們著想。因為現(xiàn)實的狀況是,在我國這種生態(tài)環(huán)境里,希望通過自身的力量立足社會實在太艱難了。再說,留錢給子孫再怎么不好,也比那些一旦有了錢,就擁有三妻四妾,或者豪賭,或者吸毒,將錢財揮霍掉不知要好多少倍!
本來,男女都一樣,有錢就變壞的可能性還是有的。說句心里話,沒有誰來到這世上就是為了捱苦的。歷史上就有許多由“富”至“腐”的先例。“富不過三代”,其實也是對“富人”發(fā)出的一個忠告。不要說是人,就說動物園的野獸老虎等,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連捕獸的本能也丟掉了。剛才,我在人民網(wǎng)上看到了一組攝影照片,說廣西一家動物園有意讓老虎與牛搏斗,以訓(xùn)練老虎的野性,培養(yǎng)老虎放歸大自然后能夠生存下去的本領(lǐng)。但不管怎么說,這些僅僅是個別現(xiàn)象,并不是普遍規(guī)律。
然而,話又說回來,“先富”起來然后取得留錢給子孫資格的,于多數(shù)人而言,僅是一種美麗的幻想,沒有幾人能使夢想成真。事實上,養(yǎng)活自己尚且不易,又何談什么“留錢”或者“不留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