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習俗作文集錦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xiāng)習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1
春節(jié),是我國一年當中最熱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早早的,街上“展覽”的對子、“!弊、窗花、糖果等年貨給我?guī)砹艘唤z絲“年味”。
從臘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開始,大家就開始準備過年了。這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我們小孩饞的總想先嘗嘗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總要等到奶奶先到廚房的灶王爺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喲。據(jù)說,這樣灶王爺才能上天言好事。
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掃房子。媽媽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靜,這是為了新年有一個新氣象。過了二十四大人們忙著殺魚、肫肉、蒸花饃,準備年貨。
每當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lián),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lián)也叫門對、對聯(lián)、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lián)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lián),以示慶賀。原來春聯(lián)題寫在桃木板上,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lián)大都用紅紙書寫。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節(jié)日的氣氛裝點的更加濃厚。吃過午飯后,端出香噴噴的肉餡,一家人就包起了餃子,男同志搟皮、小孩們當運輸員,媽媽們就負責制作精美的水餃。奶奶還要在餃子里放進硬幣,看誰最有福氣。當一盤盤挺著肚子的水餃端上桌時,大家找到自己滿意的餃子,張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運。最后,那個帶有福氣的餃子還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戶戶吃的都是餃子,我們早早的吃晚飯,守在電視前看春晚,也是“守歲”。
初一到初六這幾天,就是我們小孩子“掙錢”的最好時機。天天不是呆在爺爺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媽媽的話說,就是“整天不著家”,但我們?nèi)匀粯泛呛堑臇|跑西竄。
我們這的春節(jié)一般到“二月二,龍?zhí)ь^”的時候才告一段落。雖然濮陽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與許多大城市一樣,熱熱鬧鬧的迎來春節(jié),又熱熱鬧鬧的把它送走。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2
我的家鄉(xiāng)河坊村,是邵武市的東大門洪墩鎮(zhèn)的一個小村莊。雖說地處偏僻,但交通還是很便利,更因為我村的“搶酒節(jié)”而遠近聞名。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初一是我們村的“搶酒節(jié)”。舉辦這個節(jié)日主要是慶祝豐收,并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這個節(jié)日比過大年還要隆重、熱鬧。
“搶酒節(jié)”的前一天,家家戶戶就已忙得不亦樂乎——備齊預先釀好的紅酒,磨上十來斤米粉做的米果,用以招待客人;然后是全村做衛(wèi)生,大掃除,備好香燭鞭炮。無論你走到哪家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
節(jié)日這天天不亮,將軍廟里,燒香還愿的人已是絡繹不絕,鞭炮聲不絕于耳。村民們把自釀的紅米酒整壇整壇地運到村部門前的空地上,傾入特制的大木桶中。村里的女子腰鼓隊、鄰村的鼓樂隊已經(jīng)開始表演了,鑼鼓喧天,樂聲齊鳴,當然表演的還有村民們自編自演的節(jié)目。四面八方的親朋好友都驅(qū)車趕往搶酒地點。停在路旁的轎車、摩托車已排成了長龍,足足有好幾百米呢。“搶酒節(jié)”的場地四周已是人山人海,把整個場地圍的是水泄不通,就連周邊能觀看搶酒比賽的所有三層樓房都站滿了人,甚至都站到了房頂。我真替他們擔心:這可是很危險呀!還是要多注意安全喲!
上午十點半,隨著村書記一聲令下,幾十位拎著大小桶的鄉(xiāng)親們一齊沖向大木桶,你推我擠爭著去舀桶中的酒,偶爾也會碰得頭破血流,他們也全然不顧。整個比賽歷時不到5分鐘,桶里香噴噴的紅米酒已被全部搶光。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鑼鼓聲、鞭炮聲夾雜著人們的喝彩聲、歡笑聲,整個河坊村已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場面極其壯觀。
搶酒活動才剛結(jié)束,游行就已開始了。男女老幼齊上陣,有的抬著趙將軍及夫人的泥塑金身,有的敲鑼、有的打鼓、還有的扛錦標,錦標上寫著“萬事如意”、“國泰民安”、“風調(diào)雨順”等吉祥大字,走村串巷逐戶布施。所到之處鞭炮聲響徹云霄;村禮堂里也咿咿呀呀唱起了大戲,一直唱到重陽。
午飯時間到了,家家戶戶殺雞宰鴨、買魚買肉,籌辦豐盛的午餐盛情招待著每一位四方的賓客……
聽長輩們說,“搶酒節(jié)”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如今還被列入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了。隨著我們現(xiàn)在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想,這個節(jié)日今后會越辦越紅火,這樣熱鬧非凡、歡聲鼎沸的景象定會年年相傳的……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3
【第1篇】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又到了。按照我們這的規(guī)矩,春節(jié)是從臘月開始的。
臘月初,春節(jié)的喜慶氣氛就開始蕩漾開了:大街上掛起了五顏六色的彩燈,店鋪里也掛上了燈籠。
到了臘月中旬,家家都忙活了起來:炸馃子,做饃饃,還要置辦很多年貨:買牛肉,殺雞宰羊,買些瓜子和糖,就像是北京的“雜拌兒”。
臘月末,大家就更忙了:要把家里里里外外地打掃一遍,還要做年菜,整個大街上都是一股酒肉的香味,還得把過年的東西都準備好。
除夕這天,無論在哪,都要回來和家人團聚,一起吃一頓團圓飯。還要在家門上貼福字。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小輩要給長輩磕頭,大人們要給孩子壓歲錢。這天晚上還要守歲,只有過了十二點放完炮后,才可以睡覺。
初一至初五這段時間,家家都要走親訪友,向親戚朋友說些祝福的話,祝愿生活能更加美好,一派喜氣洋洋。
正月十五是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節(jié)這天,人們都掛上花燈,觀燈,猜燈謎,還要吃元宵。尤其是晚上,五顏六色的花燈發(fā)出的那耀眼光芒,令人陶醉其中。
正月十五一過去,年就過完了,一切都又恢復平靜。孩子們?nèi)ド蠈W,大人們?nèi)スぷ。但是,這段喜慶,團圓的日子還深深地印在人們心中。
【第2篇】
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如:對聯(lián)、剪紙、圖畫、刺繡等。還有許多獨特的風俗習慣,如:春節(jié)、端午后、重陽節(jié)……
我最喜歡的是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我的外婆老家住在浙江仙居,家鄉(xiāng)有好多親人,還有一個年過一百歲的老阿太。所以每年春節(jié)我總是跟著外婆到家鄉(xiāng)過年。
在外婆的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最熱鬧了。各家各戶早就忙著準備年貨,做年糕、包棕子、買各種各樣的炒貨、水果等。到了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貼上大紅對聯(lián),殺雞、殺鴨的老板忙都忙不過來。在這一天,在外地工作或求學的親人們千里迢迢都要盡力趕回來與家人團聚,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大家有說有笑,談新聞、談工作、談理想,真是開心極了!
年夜飯吃完后,就給小孩分發(fā)壓歲錢。除夕之夜,每家每戶燈火通明,這叫“守歲”。大人們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小孩們玩小鞭泡。轉(zhuǎn)眼到了12點鐘,整個小縣城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爆竹聲,新的一年開始了。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最漂亮的新衣服和親人們一起逛公園。公園里人山人海,節(jié)目五花八門,真是熱鬧極了!
我愛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我愛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4
走進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這味兒是從家鄉(xiāng)噴香的臘八面里溢出來的。提起臘八面,現(xiàn)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記憶的塵埃,往事便會清晰地浮現(xiàn)眼前…… 在我家鄉(xiāng),臘月里最重大的節(jié)日就是臘月初八,……
走進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這味兒是從家鄉(xiāng)噴香的臘八面里溢出來的。提起臘八面,現(xiàn)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記憶的塵埃,往事便會清晰地浮現(xiàn)眼前……
在我家鄉(xiāng),臘月里最重大的節(jié)日就是臘月初八,也叫臘日。每年臘八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上一大鍋香噴噴的臘八面。家鄉(xiāng)有句俗語叫“紅白蘿卜似疙瘩,母親叫你吃臘八”,“疙瘩”是家鄉(xiāng)的土話,意思是說吃臘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臘八臊子”,這是展示姑娘、媳婦心靈手巧、烹調(diào)手藝高低的`平臺。家鄉(xiāng)的“臘八臊子”做起來非常有講究,是將豬肉、紅蘿卜、白蘿卜、白菜幫子、豆腐等八種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后佐以大蔥、蒜苗、茴香等調(diào)料,用文火燴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別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臘八臊子”還要搟好臘八面。在家鄉(xiāng),新媳婦或小姑娘不會搟面是要被人笑話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勻,軟硬適中,搟時要拿穩(wěn)放平,用力要勻,先松后緊,先慢后快,富有韻律地一推一壓,將面團搟成一張薄薄的面片。然后在攤開的面頁上撒少許面粉,一層一層均勻地折疊。用刀切時,刀尖不離案,刀把緩緩抬,伴著“咯噔、咯噔”的節(jié)奏,面可以被切成長條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后,水開下鍋,撈出面來,盛在碗里,再澆上提前炒好的“臘八臊子”,這樣,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著白生生熱氣的臘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里滴上幾滴紅艷艷的油潑辣子,更會讓你垂涎三尺,吃起來酣暢淋漓,吃完后意猶未盡。
“母親叫你吃臘八”說的是臘八這天,嫁出去的姑娘無論是十里八里、無論是忙還是閑,都要趕回娘家吃上一頓母親做的臘八面。這天,在鄉(xiāng)間的道路上,你會不時地看見穿著一新的姑娘、媳婦們高高興興地回娘家。臘月天寒地凍,為了迎接女兒回來,往往是做一大鍋臘八面,初八一整天都吃它。這天全家人端著一大碗臘八面邊吃邊嘮著閑話,圍坐在熱炕頭或是灶火前,溫暖而愜意。
吃完面后,母親還叮嚀兒女們給豬兒、貓兒、狗兒留下一碗,給樹上、糧倉等地方掛上面,據(jù)說,這樣會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樹木快長,人的身體也會更健康,這也寄托了家鄉(xiāng)人追求平安、向往幸福的情愫。
多想再吃上一碗家鄉(xiāng)的臘八面啊!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5
我的家鄉(xiāng)是清豐,各地過年的習俗也是不同,五花八門,但都有幸福美滿的歡樂寓意。
農(nóng)歷十二月是最冷的天氣,我家鄉(xiāng)的臘八節(jié)差不多就算是春節(jié)的開始,也就是說開始準備過年的年貨了。特別是家鄉(xiāng)的農(nóng)會,商店的老板會把店里的商品都搬出來,給客人們選購。家鄉(xiāng)的臘八節(jié)標志著春節(jié)的慢慢到來,同時家鄉(xiāng)還有說這樣一種說法“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一天還要喝上一碗香香的臘八粥,胃里熱熱的,心里暖暖的。在這個粥里放入了各種豆、米,足足有八種以上的谷類進行熬制,這不僅是粥,而是小型農(nóng)業(yè)展覽會。
現(xiàn)在農(nóng)民生活好了,雞鴨魚肉是必不可少的,而孩子們最喜歡的卻是那甜甜糖果兒,有的晶瑩剔透,有的“紅紅火火”,這也是春節(jié)必備之一。再有就是買花炮了,那包裝精致的柳葉鞭,更是我們男孩子的最愛。還有就是增添新衣服了,這是家鄉(xiāng)的孩子所盼望的,穿著新衣服,心里那個美呀!
年三十那天走在大街上更是熱鬧,孩子們成幫結(jié)隊的在大街上放花炮,無憂無慮的跟朋友們走街串巷。特別是各家各戶都做著美味的佳肴,散出的那個味道,那真是香味撲鼻呀!下午黃昏時,火紅的對聯(lián) 開始上門了,喜氣洋洋的對聯(lián)迎接著祝福,迎接著春天,迎接著各路大神的到來。晚上的除夕大餐就是餃子了,我們在家門口放鞭炮,而奶奶們卻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燒香拜神,燒元寶,拜五神,企求他們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吃著香香的餃子,看著好看的春晚,一家人其樂融融,快要睡覺的時候,長輩們會在我們的枕頭下面放上盼望已久的壓歲錢。
正月初一的早晨四五點鐘,老家還有起五更的習俗,我就跟在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后面就開始先給袓爺爺們袓奶奶們磕頭,然后再給爺爺、奶奶磕頭,哈哈哈,小孩子們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了。吃完早飯,我們就開始去逛廟會、走親戚了,我們小孩子就可以跟在大人的后面,去買好吃的東西,在親戚家還可以掙到壓歲錢,呵呵,心里那個美呀!真希望天天過大年!晚上的節(jié)目就是放煙花了,看著那一朵朵綻放的花朵,真是心花努放。這就是我農(nóng)村老家的春節(jié),是不是很美呀!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6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就像五十六朵盛開的鮮花,每一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習俗與傳統(tǒng)文化。
我是一個彝族女孩。我給大家介紹彝族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
中國有大約有776萬彝族,有4500年的歷史,主要生活在我國的西南地區(qū)。
彝族的風俗習慣——食俗,彝族在過年過節(jié)時都要宰羊,宰豬宰雞,而平時一般很少殺生,除非款待客人。彝族有殺豬過年的食俗,大部分給自己吃,少部分請客人來家中吃。年豬多用來腌制,掛起來,曬干后成為臘肉或火腿,成為一年的主要肉食來源。過年過節(jié)時還要吃糍粑、餌塊、喝壇子酒。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jié)時,家家戶戶宰羊殺雞。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潑撒,表示祭祀,祈求風調(diào)雨順,莊稼豐收,無災無病,平安大吉。晚上,點燃火把,載歌載舞以驅(qū)散毒蛇和害蟲。彝族喜歡喝酒,而且用大碗喝酒,喝酒時必須一飲而盡,把彝族人的豪爽、好客的性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酒分甜、辣兩種,過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釀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釀制。有“客人到家無酒不成席”的傳統(tǒng)。
在我的家鄉(xiāng),男女老少喜歡跳左腳舞,每當夕陽西下,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唱起左腳調(diào),手牽手、肩并肩,圍成一個個幾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圓圈,跳著左腳舞。伴著錚錚作響的弦音,和著高亢清脆的歌調(diào),他們時而折步跌腳,時而甩腿對腳,時而擺手轉(zhuǎn)身,舞步整齊統(tǒng)一,舞姿輕盈健美。特別在過年時和立秋時節(jié),大家都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載歌載舞,盡情歌唱。
彝族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火把節(jié),:“火把節(jié)”一般在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舉行。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共祝五谷豐登;鸢压(jié)一般歡度3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后2天舉辦摔跤、斗牛、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后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當夜幕降臨后,人們揮動火把,成群結(jié)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彝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花,并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心愿:后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愿吉利; 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青年男女互撒,然后對歌。
彝族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各地不同,這只是我家鄉(xiāng)的一小部分,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xiāng)做客!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7
遠處飄來陣陣清香,似草又似花,無聲無息。雨中散著清新,恍若那片深綠,蕩滌在我的心中!}記
初春的時節(jié)已過去了,天空不再陽光明媚,慵懶的春光好似倦怠了許多,悄無聲息地躲到灰蒙蒙的云層后,遮住了那緋紅的面龐。
天灰沉沉的,雨如珠簾般撒向大地,細如牛毛,脆如銀絲,滋潤著萬物!扒迕鲿r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點也不錯。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艾草團子的清香彌漫在微潤的空氣中,涼涼的,甜甜的。
一年之中,最期待的節(jié)日,除了春節(jié),就是清明了。這節(jié)雖說不免有些凄清,但總是“萬物皆潔齊而清明”。只是凄涼而不乏期望。家鄉(xiāng)過清明時,家中總少不了艾草團,除了掃墓,最獨特的就屬它了。
我的外婆是個勤勞能干的人,每逢清明,必做此團。我則樂在其中。因為艾草團也做起來也簡單,只須將艾草洗凈與糯米粉充分混合再揉成團,上鍋蒸好即可。每到此時,家里便漫著淡淡的艾草清香,好不舒服!
揉好后的艾草團對我來說,即是橡皮泥,只是全都是綠色的罷了。我拿著它捏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外婆不說什么,只是笑著望我,偶爾給我講過去的故事。黃昏的殘陽下,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坐在一齊,女孩揉著艾團,傻傻地沖著老人笑,老人則一邊不動地坐著,安靜地看著女孩,身邊散著淡淡的艾草香多么完美祥和的畫面,女孩是我,老人是外婆,淡淡的艾草香彌漫在金黃的大地上,是多和諧的一幅意境畫呀!
伴著蒙蒙的細雨,屋頂上全籠罩著一層薄煙。放眼望去,只見艾草在雨中搖曳,隨著微風,在朦朧間顯出那一片深綠,透出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像艾草團,軟軟的,甜甜的,伴著我進入夢鄉(xiāng)
清明總是有陰陰沉沉的濕雨,從清晨至黃昏,在彌漫的煙雨中,總有幾個孤影,蹣跚獨行,渲染出一片無盡的哀思。有誰想過在如此死寂的時節(jié),會有綠得發(fā)亮,青得刺眼的艾草,會有這樣一絲期望。在靜想靈魂世界時,有誰停下匆忙的腳步,駐足凝望那片深綠,輕輕地嗅一嗅著清香,感受艾草團的輕柔?
因為它,改變了這個時節(jié)。
或許這是最壞的時節(jié),是抑郁的時節(jié),是死寂的時節(jié),是黑暗的時節(jié)。但這也是最好的時節(jié),是開朗的時節(jié),是充滿生機的時節(jié),是光明的時節(jié)。家鄉(xiāng)的艾草團,一向鏤刻在我心。
遠處飄來的幽香,是艾團的清香,是外婆的味道,是家鄉(xiāng)的味道。雨依舊不停地下著,艾香依舊彌漫著在微潤的空氣中,艾草依舊攜著那片深綠駐足在世界中,就像家鄉(xiāng)依舊在我心里一樣。
外婆的艾草團,家鄉(xiāng)的風俗。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8
佛山的春節(jié)一般在農(nóng)歷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nóng)歷二十八的時候把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干干凈凈。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jié)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于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余;發(fā)菜,代表發(fā)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過午飯后,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表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shù),因為俗話說“好事成雙”。進了門,首先要對象說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fā)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么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著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著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我的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習俗有很多很多,有大掃除、購年貨、包餃子、拜年等等簡直數(shù)不勝數(shù)。
我和爸爸也按照習俗去購年貨。大街小巷里,買年貨的人們數(shù)不勝數(shù)。小攤上,小店里的東西琳瑯滿目。擺滿了鮮艷的衣服、有好吃的食品、以及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真是讓我大飽眼福。我和爸爸又開始了瘋狂大搶購,各種各樣的東西被我們一掃而光,鞭炮、衣服、食品裝了滿滿一大袋子。
我的家鄉(xiāng)最少不了的一項習俗當然是包餃子了。每逢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我們家當然也是不例外的啦!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9
我的家鄉(xiāng)是清豐,各地過年的習俗也是不同,五花八門,但都有幸福美滿的歡樂寓意。
農(nóng)歷十二月是最冷的天氣,我家鄉(xiāng)的臘八節(jié)差不多就算是春節(jié)的開始,也就是說開始準備過年的年貨了。特別是家鄉(xiāng)的農(nóng)會,商店的老板會把店里的商品都搬出來,給客人們選購。家鄉(xiāng)的臘八節(jié)標志著春節(jié)的慢慢到來,同時家鄉(xiāng)還有說這樣一種說法“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一天還要喝上一碗香香的臘八粥,胃里熱熱的,心里暖暖的,在這個粥里放入了各種豆、米,足足有八種以上的谷類進行熬制,這不僅是粥,而是小型農(nóng)業(yè)展覽會。
現(xiàn)在農(nóng)民生活好了,雞鴨魚肉是必不可少的,而孩子們最喜歡的卻是那甜甜糖果兒,有的晶瑩剔透,有的“紅紅火火”,這也是春節(jié)必備之一。再有就是買花炮了,那包裝精致的柳葉鞭,更是我們男孩子的最愛。還有就是增添新衣服了,這是家鄉(xiāng)的孩子所盼望的,穿著新衣服,心里那個美呀!
年三十那天走在大街上更是熱鬧,孩子們成幫結(jié)隊的在大街上放花炮,無憂無慮的跟朋友們走街串巷。特別是各家各戶都做著美味的佳肴,散出的那個味道,那真是香味撲鼻呀。下午黃昏時,火紅的對聯(lián) 開始上門了,喜氣洋洋的對聯(lián)迎接著祝福,迎接著春天,迎接著各路大神的到來,晚上的除夕大餐就是餃子了,我們在家門口放鞭炮,而奶奶們卻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燒香拜神,燒元寶,拜五神,企求他們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吃著香香的餃子,看著好看的春晚,一家人其樂融融,快要睡覺的時候,長輩們會在我們的枕頭下面放上盼望已久的壓歲錢。
正月初一的早晨四五點鐘,老家還有起五更的習俗,我就跟在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后面就開始先給袓爺爺們袓奶奶們磕頭,然后再給爺爺、奶奶磕頭,哈哈哈,小孩子們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了。吃完早飯,我們就開始去逛廟會、走親戚了,我們小孩子就可以跟在大人的后面,去買好吃的東西,在親戚家還可以掙到壓歲錢,呵呵,心里那個美呀!真希望天天過大年!晚上的節(jié)目就是放煙花了,看著那一朵朵綻放的花朵,真是心花努放。這就是我農(nóng)村老家的春節(jié),是不是很美呀!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10
記得小時侯最喜歡過中秋,在我心目中,中秋比春節(jié)還好玩,因為可以玩火球!從我記事開始這樣的習俗就存在了,每到夜色開開來臨,就會有很多的小伙伴出門了,在家門前的馬路上把幾天前就準備好的火球點著了,然后沿著馬路,成群接隊的出去玩,膽子大點的會去田野里!
不知道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大人了,還是怎么了發(fā)現(xiàn)中秋沒有小時侯好玩了,街上也沒以前熱鬧,可能是現(xiàn)在孩子少了,馬路寬了,玩火球的小孩也只是星星點點,記的小時侯,我家門前的馬路一眼望去,是長長的火龍,排成”一“字行,依稀記得,我把中秋節(jié)的場景寫成作文,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我作文寫的好。
我做過調(diào)查,只有我家的鎮(zhèn)上有這個風俗哦!應該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因為老爸老媽小時侯就經(jīng)常玩!不過他們那時窮,只是用干蘆葦還是什么的扎成捆,點著了燒的,從我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發(fā)展到火球了,因為火球輕巧。火球是用布包裹著棉花,在用鉛絲把它扎起來,要裹的緊些,扎成球狀,可大可小,然后把扎好的火球放在煤油或汽油里泡制,泡的久點,當然點著了火團也是最旺的,在用竹竿挑著鉛絲,拿著竹竿火就燒不到人了。昨天晚上我還看見有的小孩拿的不是火球,像是裝酒瓶的盒子,四面剪了,用透明的塑料的硬殼把剪掉的地方封上,在里面點上一支蠟燭,也用竹竿挑著,一般都是女孩子拿,因為她們膽子小而且也安全。
晚上家里還要祭拜月亮,在院中放一個桌子,對準月亮的方向。桌上放有水果,兩到三樣,月餅,還有家里做的餅,也要是圓行的,在放上酒,并倒在酒杯里。還要點上一束香。家里的每個成員依次的要對著月亮磕三個頭,還要許愿哦!向月亮訴說美好的心愿!
小時侯為了玩火球都是沒吃飯就出去了,玩了一圈回來草草的急沖沖的吃點,給月亮磕頭(對于這個還是很慎重的),祭拜完就又拿了一個火球出去了,通常在那天晚上我們都會瘋到十點才回家,而且不可以空手而歸,即使在外面拿根稻草回來也可以,還有就是如果火球還是亮的也是不可以把它帶回家的,好象這樣不吉利,反正長輩讓這么做,我們就聽著,具體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也許這也是約定俗成的分俗吧!
可能這也是我們這里最具有特色的節(jié)日了,其他的節(jié)日都和別的地方差不多!希望這種習俗能夠長久的存在!好懷戀小時侯的中秋!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11
清明節(jié)雨下得很大,路上的行人都想死。牧童問餐廳在哪里,指了指興化村。 ”
杜牧的《清明》總讓人想起清明時節(jié)的莊嚴氣氛和孤獨感。
四月的清明時節(jié),春暖花開,植被恢復,按照古老的傳統(tǒng)習俗,清明節(jié)時,人們總是上山祭祖掃墓。這時候,人們會帶著酒、食物、水果、紙幣和元寶到墓地,然后進行一系列祭祀先人的工作。在我的家鄉(xiāng)也是如此。
我的家鄉(xiāng)在一個偏遠的農(nóng)村地區(qū)。每逢清明節(jié),村里每戶掃墓的時間由家事負責人定,不一定在清明節(jié)那天。也許。受封建迷信和世俗主義的影響,有些人還會找當?shù)厮忝壬x日子,希望未來能有好運與平安。這也是村里風俗的嚴格形式,表現(xiàn)出對祖先的尊重。
選擇好日子后,家里的女人會負責去市場購買祭祀所需的物品,也會在家做飯做一些酒、肉、飯菜和糕點;然后他們會把所有的東西都分類到草籃里,扛著一根桿子上山去墓地。男人們負責提著鋤頭、鏟子等勞動工具提前清理山體。
村里的墓葬很舊,經(jīng)過多年的風吹雨打,有的墳墓甚至裂開了,還有黑乎乎的泥土和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通常當他們到達墓地時,人們開始忙碌起來。在墓碑前的一小塊空地上,使用了草席。購買小碗米飯、葡萄酒、肉類、水果和糕點。只能倒出一半的酒。祭祀用品一般由女性負責整理,男性負責在祭品上貼上“!弊值募t貼。把它貼在墳墓和墓碑的每一面,并在周圍的樹枝上掛上彩紙。祭祀非常隆重。一切準備妥當后,會取出紙幣、元寶等祭品,放入祭祀用的香爐中。點燃燃燒,整座山都籠罩著濃濃的白煙。之后,大人小孩依次祭拜祖先三九次,最后放鞭炮。祭祀儀式在鞭炮聲中結(jié)束。
結(jié)束后,人們會找個涼爽的地方坐下休息,開始吃水果、糕點、聊天,聊一些家這里的過往,心中的情感,還有彼此的真心。鄰居們還會互相贈送一些自制的甜點,晚餐時吃的、酒的、肉的都吃完了。
我喜歡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這時候,我總會想起上一代的先人,想起爺爺給我講的那些古老的故事,想起那段苦澀的家史。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總有一種特殊的心情,一種陌生的感覺,就像杜牧那句“清明下雨,行人欲死”的細雨,人們的思念,綿長而綿長。
清明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祭祀是我們祖先傳下來的原始形式。這是一個非常嚴格的習俗。時至今日,清明節(jié)的習俗依然盛行。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12
端午節(jié)快到了,說起端午節(jié)的習俗各地都不一樣,但總的想法都是一樣的。在我們家鄉(xiāng)每到此時就會有很多習俗,比如門口插艾、吃煮雞蛋煮大蒜,講究一些的家庭是吃粽子、吃炸水餃、然后就是在手腕腳腕上系五彩繩,脖子上掛香布袋,鼻子、耳朵、肚臍抹雄黃酒。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大人們就到地里拔回一些艾插在門上,聽老年人說,端午節(jié)拔回的艾殺菌驅(qū)邪效果最佳,把艾插在門口上,既起到殺菌作用,又能避邪驅(qū)鬼魅。現(xiàn)在在城里,一到這個時候一些山區(qū)的農(nóng)民就會在野地里拔一些艾到城里賣給城里人賺錢,我記得小時候,我們家鄉(xiāng)的坡坡嶺嶺上到處長的都有,到了端午節(jié)你在地里檢一些長的又粗又壯的艾拔下來,拿回家插在門上就行了。
關于吃粽子、雞蛋、大蒜,小時候我們也不知道什么用意,后來我才明白主要是紀念屈原。據(jù)《讀齊諧記》載,屈原五月初五投汩羅江,人們聽說后競相劃船來救他,但為時已晚,人們?yōu)榱司拺阉,每到這一天,就會向江里投煮熟的雞蛋、大蒜和用竹筒裝著的江米,讓屈原的在天之靈享用,以寄托人們對屈原的敬仰之情。但投進江里的江米常常被蛟龍偷吃,有一個聰明人就把江米包進棕葉里,再用五彩線捆上,蛟龍害怕這種東西,就不敢再偷吃了。后來人們?yōu)榱饲蟾黄硐,就用竹葉或者葦葉包成各種各樣的粽子,從而演變成了一種求富祈祥的風俗。
關于佩戴香包、抹雄黃酒習俗。小時候聽老年人說是為了避邪,其實不然,據(jù)《帝京歲時記勝》記載:五月初,女人們剪“彩”疊“!,用軟布裁制成“老壽星”、老虎、蒜頭等小包包,包里裝上香草、薄荷、楊杞枝、艾草等中草藥,給小孩帶上,有的家庭用中草藥制成雄黃酒,抹在小孩的鼻子上、耳朵上、肚臍上,主要都是防止夏天毒蟲的侵襲。端午節(jié)佩戴香囊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人們就佩戴芳香藥物以祛除不祥和防止污濁氣味的侵襲,《楚辭.離騷》:“扈江離御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另據(jù)書載,漢代疫癘流行,“溫氣毒癘,千戶滅門”,人們用薰草等7種藥物,制成香囊“佩之可以癘”,由此可以看到,古代人們佩戴芳香藥物香囊,與當時防癘流行有一定的關系。
另據(jù)現(xiàn)代有些專家研究稱,佩戴藥物香囊能改善人的免疫狀態(tài),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所以民間習俗都有一定的出處,它是勞動人民智慧和實踐的結(jié)晶,也記錄著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和審美理念。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也為中華民族的文明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13
我的家鄉(xiāng)是河北省邢臺市開發(fā)區(qū)留村鄉(xiāng)青界村,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八是我們村一年一度的廟會,每年的廟會算下來大概要2~3天,會前兩天便開始搭起戲臺唱戲了,會當天過去后第二天還會有“會尾巴”,大街上仍有擺攤賣東西的,當天沒顧上來走親戚的人仍然可以來串親戚吃大鍋菜。過會是小時候我最向往的活動,沒有之一。
上小學時,學校每年還會在過會的那一天專門放假一天,那真是開心玩耍的好時光。過會時村里會在大隊院里搭個棚子,叫做“醮棚”,用來盛放神像和擺放供品,大概在二月十六下午就搭好了,二月十七那天,大隊院里就會熱鬧起來,上午會舉行一個盛大的儀式,叫“請神”,就是把各方神靈的神位和神像請到醮棚里,請神完畢后人們爭相把貢品放到神案前,燒香祭拜,香煙繚繞,好不熱鬧,雖然是封建迷信,但可能也是老一代人的某種心靈寄托吧。晚上,戲班子在廣場上唱戲,鑼鼓笙簫,生旦凈末,吸引了好多的老爺爺和老奶奶看戲,我們則在臺前臺后不知所以的鉆來鉆去。以前還會放煙花,但這幾年因為環(huán)保需求,絢爛的煙花看不到了,但大家都能理解。這些慶祝活動一直會進行到深夜。
二月十八那天是正式的日子,一夜激動的我早早的起床,去街上看小攤擺了多少,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到了半晌,我會和爺爺奶奶會上看看,這時也有各種社火表演,廣場舞、舞龍舞獅、踩高蹺、武術表演、抬黃杠等等?赐赀@些,就要回家準備迎親友了,家里總會提前準備幾桌酒菜,等著親友來做客,滿屋子人說說笑笑,其樂融融。等吃完午飯時,街上就更熱鬧了,到處人來人往,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可謂“車轂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啊。我也拿上爺爺奶奶給的零花錢就去街上耍去了,弄個小零食,淘個小玩具,樂此不疲。那些攤販很晚才收攤,你可能認為這就結(jié)束了,不,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送神,大半個村的人都會參與,頗有儀式感。
百度上講廟會又稱廟市,或節(jié)場,是中國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一般在農(nóng)歷新年元宵節(jié),二月二龍?zhí)ь^等節(jié)日舉行,也是中國集市貿(mào)易之一,形成與發(fā)展和寺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相關節(jié)日或規(guī)定的日期內(nèi)舉行,多設在廟門及寺廟附近。廟會流行于全國廣大地區(qū),大江南北都有,如魯迅的五猖會,歷史上講的開封大相國寺廟會
小村里的廟會比不了城市的大商場,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也可能不再需要在廟會上買什么東西,因為上學我也再也趕不了家里的廟會,但我還是難忘我們村的二月十八過會。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14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甭犞@首兒歌,是不是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兒呢?接下來,我寫的,就是我們這兒過春節(jié)的事:
過年的前幾天,就開始準備年貨,有:糖、瓜子,雞鴨魚肉等等。我們在大年初一前,就會掃房子,就是把家里掃除一次。那時,我就會幫著爸爸媽媽把家里里里外外的清理干凈,好在過年時有個新的氣象。
除夕,在外的人都會回到家里,和家人團聚。到了晚上,人們都會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這時,鞭炮聲就會時不時的想起來,讓人們感到濃濃的年味兒。
初一,起五更。不到天亮,人們就都起床了,穿上新衣服后,就去放鞭炮。所話說得好“爆竹聲聲辭舊歲,喜氣洋洋迎新年!”放鞭炮,為的是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放完鞭炮后,就會回家吃餃子,這次吃餃子可不同,餃子里面可“藏”著錢呢!誰吃到了錢,誰在這一年里都會交好運的!所以,誰都盼著會吃到餃子。
餃子,我們就會跟著爸爸去老家串親親,每當我們走進哪一家時,都會收獲到紅包。這一趟下來,我們能賺好多錢呢!當然,我們最喜歡的就是串親親了!能拿到紅包,誰不高興,誰不歡喜呢!
再過幾天,就是元宵節(jié)了,我們在當天,都要吃湯圓。這是習俗,當然,這一天我們也會過得十分愉快。想一想:全家人坐在電視機旁,看著豐富多彩的元宵晚會,吃著熱騰騰的元宵,不會感到滿滿的幸福么!
但是,好景不長,過了十五十六,小孩子就該上學的上學,大人們該上班的上班了!每當這時,總會不經(jīng)想起:寒假可過的真快呀!這么快就該開學了。過年真好!好想再過一次年呀!但是,你再這樣想還是沒有用的,還得去上學還得去上班。時間是不可能停住不走的。
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和你們那兒的一樣嗎?如果不一樣的話,就快來寫寫你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吧!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15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習俗 穿新衣,戴新帽,端著碗兒放鞭炮過年嘍!
大年二十八、二十九,大家都忙著進年貨。房檐上掛起了一盞盞紅紅燈籠,家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年貨。
大年三十的早上媽媽把湯圓端進屋子里來,媽媽說;‘‘快來吃湯圓咯!吃了湯圓團團圓圓!’’我端起一碗湯圓就吃,今天的湯圓真甜啊!‘‘哎呀!’’我突然大叫起來,‘‘怎么啦?怎么啦?’’媽媽著急的問我,可一看到我嘴里是一枚一塊錢的硬幣,媽媽便驚喜萬分,她對我說;‘‘你居然中獎了!’’‘‘什么叫中獎?”我好奇的問道!霸跍珗A兒里放硬幣是我們的習俗,代表著財源滾滾,如果吃到這枚硬幣,代表著你會平平安安的度過這一年,’’“那我今年會平平安安的咯?’’“當然啦!”媽媽說;呵呵、真有趣,我開始關注起春節(jié)的習俗來。
吃了早飯后,大家開始貼春聯(lián)和貼“福”字、年畫。真好玩,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在貼春聯(lián)的同時,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到”‘‘福氣到”。春節(jié)掛貼年畫在城鄉(xiāng)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也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我們對未來的希望。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普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耙灰惯B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圍坐在一起閑聊,或是燃起篝火等待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疫病照跑驅(qū)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還有最最重要的是;哈哈,我們的壓歲錢。它是長輩給我們壓住邪祟的,因為“歲”與“祟”諧音,希望我們能平平安安地度過一歲。
你看,春節(jié)的習俗好玩吧!這可是我查了資料的,長見識了吧!
【家鄉(xiāng)習俗作文集錦15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元宵習俗作文11-24
家鄉(xiāng)習俗小學作文范文02-20
家鄉(xiāng)習俗文化作文08-03
我家鄉(xiāng)的習俗07-26
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集錦15篇01-06
【熱門】家鄉(xiāng)習俗作文9篇11-26
【熱門】家鄉(xiāng)習俗作文8篇11-23
【精選】家鄉(xiāng)習俗作文7篇11-21
【必備】家鄉(xiāng)習俗作文6篇11-20
【熱門】家鄉(xiāng)習俗作文五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