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

        時間:2022-08-06 10:40:22 習俗 我要投稿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節(jié),俗稱鬼節(jié),這是壯人僅次于春節(jié)的大節(jié),從七月初七就已經(jīng)開始有節(jié)日的氣氛了,七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壯族受漢族的影響。今天小編就來分享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鑒。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 1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

          漢族人有過中元節(jié)(農(nóng)歷七月十五)的習俗,無論道教或者佛教在這一天都要舉行盛的儀式。道教把正月十五第一次月圓稱為上元(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七月的第一個月圓日稱為中元。而佛教則把農(nóng)歷七月十五這一天稱為“盂蘭盆節(jié)”。無論佛、道,七月十五的盛典都離不開一個“鬼”字。這一天正是祭祖,給“鬼”過節(jié)的日子。

          傳說南方經(jīng)歷戰(zhàn)亂,百姓背井離鄉(xiāng)躲避戰(zhàn)亂,于是提前一天慶祝了節(jié)日。因此,在南方很多省份都會提前一天(農(nóng)歷七月十四)過節(jié)。廣西在農(nóng)歷七月十四這一天就開過中元節(jié)了,在這一天很多單位都會“人性化”的提前放假幾個小時,讓員工回家過節(jié)。在廣西,七月十四可是傳統(tǒng)的大節(jié)日呢!

          壯族地區(qū),壯族人把農(nóng)歷七月十四稱為“鬼節(jié)”(也叫““七月半”“七月節(jié)”)。壯族民間傳說:人死后變成鬼,都要到陰間去。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間探望親人。至于無家無親的“孤魂野鬼”就只能在荒野上游蕩,所以在這個時段里,都不得在外面閑逛,免得被“野鬼”拉去做替身,故又稱“躲鬼”。至于“野鬼”之說,純粹是封建迷信的無稽之談。究其因由,也是事出有因:壯族地區(qū)地處亞熱帶,每年農(nóng)歷七月正是雨季,常常繼發(fā)山洪,因而也經(jīng)常有人跌山、溺水而亡;“野鬼”之說,其實是為了告戒人們(特別是莽撞的青少年)不要到山溪、河流附近去玩耍,免得惹出意外。

          廣西人過“鬼節(jié)”,都是很少出遠門、游泳、做其他生意上的大事,下午街上的商鋪店面早早地關門歇業(yè)!肮砉(jié)”給人們偷懶帶來了一個很好的托辭,活著的人也有了饕餐的理由。早早地準備好祭拜祖宗的香燭、元寶、紙錢,買好糕點水果,最重要的在這一天廣西人家家都會吃鴨子!這一天凌晨,農(nóng)貿(mào)市場賣家禽的攤位前就已經(jīng)排滿了要買鴨子的人群!(這一天的鴨子可以賣出全年的最高價)。廣西境內(nèi)靠江靠河的地方,還會放河燈以告慰祖先以及新亡的靈魂。(南方有水的地方居多,因此他們會認為江河是貫穿了陽間和陰間的地方)

          各地過“鬼節(jié)”的節(jié)日安排各有不同,最具普遍性的是:祭拜祖宗時,所用的紙錢、衣物是要靠鴨子馱過奈何橋的,所以,鬼節(jié)時一定要吃鴨子。久之,吃鴨子就成了過“鬼節(jié)”不可缺少的一個節(jié)目,如同年三十吃餃子一樣。也有一些當?shù)厝苏f:七月十四吃鴨子,主要因為在廣西無鴨不成席,在七月十四這樣敬天地祭鬼神的大日子里,怎么可以沒有像樣的祭品來供奉祖先呢!民俗史專家則認為:在廣西農(nóng)村種稻谷前,每戶人家都會買上約十只鴨子回來養(yǎng);在割完稻谷后,鴨子可以吃掉田里的谷子和蚯蚓,從而降低成本。在種第二季稻谷的時候,農(nóng)民們?yōu)榱岁麆谧约,開始殺鴨子過節(jié)。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習慣在這天吃鴨子了。十三之前,家家戶戶都搞大掃除,特別是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爐、燈盞等,都要一一清洗;平時言行中注意禮節(jié),切忌罵人、鬧架(給祖宗回家有個家庭幸福祥和的好印象,讓祖宗能夠乘興回來,放心回去);把供品備好,如喂肥鴨子(因每家必殺鴨,故又稱“鴨兒節(jié)”)、備足豬肉、釀好醇酒、選好糖餅水果等,這樣做,一是表達對祖宗的敬重,二是展現(xiàn)子孫能干的治家本事。此外,還要用紙做的房子、衣服、元寶等供與廳堂。七月初八開始“接祖”,十二以前要把祖宗接回家,一日三餐點香供祭。

          十四、十五兩天(有的地方是十三至十六),全家停止一切農(nóng)事(相當于放假),集中力量搞祭拜活動,包括置辦豐盛的祭品,舉行肅穆的祭拜儀式,進行熱鬧的聚餐,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十四第一次祭拜特別看重,往往是半夜起床,天亮之前便舉行祭拜,天蒙蒙亮全家就聚餐了。理由是防“野鬼”跟隨祖宗進家,傳說天亮之前“野鬼”最安靜。不過以衛(wèi)生的視角來看,也許這與天氣有關,七月氣溫最高,蚊蠅活動猖獗,所以人們就乘清早天氣清爽、蚊蠅尚未出來活動之機完成祭拜和聚餐活動。十五晚上為“送祖”日,把所有的紙供品燒化,以示送給祖先帶回去享用。

          十六是走親戚,嫁出去的女兒,這天都要回娘家看望父母、兄弟,已經(jīng)有了兒女的通常都要統(tǒng)統(tǒng)帶回來看望外公、外婆、舅舅以及各位表親。如果有幾位姐妹已嫁出去,這天可謂是“不約而同”聚到一起了,而眾“表”們(各兄弟姐妹的兒女們)也難得在此一聚,自然洋溢著熱烈而和睦的祥和氣氛。因此,有的民俗學家便給壯族“鬼節(jié)”的這一天稱作壯族“團聚節(jié)”、也稱“姐妹節(jié)”。壯族視“鬼節(jié)”為僅次于春節(jié)的大節(jié),正如過年一樣,即使家境如何貧苦,這幾天還是要割肉宰鴨、隆重祭拜祖宗的。

          傳統(tǒng)的廣西人,其實是把“鬼節(jié)”當作一種靈魂的崇拜。農(nóng)歷七月十四這一天,大街小山巷到處飄蕩著糍粑、燒鴨的香味。人們買好過節(jié)的用品,燃上香燭,擺上鴨肉、飯、水果等食品祭過祖先后,一家人便圍坐在一起,共享節(jié)日午餐。因此,在廣西人的眼中,七月十四不僅僅是神秘的“鬼節(jié)”,又是一家老小團聚的日子。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 2

          1、放河燈

          中元節(jié)不只是鬼節(jié)中元節(jié)傳統(tǒng)習俗你都知道嗎

          有中元節(jié)放河燈的習俗,很多地方都有,南京尤為重視,據(jù)《續(xù)文獻通考》記載:“洪武五年正月十四日,敕近臣于秦淮河燃水燈萬枝,十五日夜半竣事!焙訜粢步小昂苫簟、“水燈”,一般是紙糊的或折紙的荷花,在底座放上小蠟燭或油燈,中元夜放在河流湖泊之中,任其漂泊,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

          2、做茄餅

          中元節(jié)不只是鬼節(jié)中元節(jié)傳統(tǒng)習俗你都知道嗎

          據(jù)一些年長的人說,在中元節(jié),江南一帶還有個舊俗是做茄餅,有的大戶人家要多做一些,送給親眷。茄餅的`主要用途,是要用來“上供”的,上供完了之后,為了不浪費,一般大人孩子們便會把它們分著吃掉。油炸的茄餅,形狀類似半個月亮,表皮蓬松而脆,內(nèi)餡鮮香可口,也算是道誘人的美食了。

          3、祈豐收

          中元節(jié)不只是鬼節(jié)中元節(jié)傳統(tǒng)習俗你都知道嗎

          中元節(jié)臨近秋收的季節(jié),除了施祭孤魂,同時也承擔祈望豐收的任務。施孤之夜,江南江北,家家戶戶會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谷豐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著秋收稻谷豐登。

          4、燃天燈

          中元節(jié)不只是鬼節(jié)中元節(jié)傳統(tǒng)習俗你都知道嗎

          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運帶走,帶得越遠越好。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是為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5、吃鴨

          中元節(jié)不只是鬼節(jié)中元節(jié)傳統(tǒng)習俗你都知道嗎

          農(nóng)歷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么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至于怎么吃,大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身為“鴨都”的南京,自不必多說,吃鴨的方式多了去了,鬼節(jié)這天,不妨“斬只鴨子”吃吃,鎮(zhèn)壓邪祟。

          6、祭祀祖先

          中元節(jié)不只是鬼節(jié)中元節(jié)傳統(tǒng)習俗你都知道嗎

          除了以上習俗之外,當然中元節(jié)的重頭戲,是祭祖。盡管如今已有很多人開始通過網(wǎng)絡祭祖、鮮花、電子香燭等方式替代傳統(tǒng)的祭祖方式,相信還是有很多人會通過焚香、燒紙錢、點蠟等活動祭祀祖先。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 3

          1、七月半做普度

          中元節(jié)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動雖在七月十五日,但在泉州鯉城區(qū)地界即有三十六個鋪境,如果都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舉行,買菜辦筵席、演戲酬神、請客飲宴等等方面都十分不方便,所以經(jīng)耆老紳士公議,三十六個鋪境的普度,分別從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舉行,所以舊鯉城區(qū)在七月這一個月是無日不普,天天演戲酬神宴客,整個七月都在忙于做普度。經(jīng)過協(xié)商安排,七月初一日由后城做普度,以后各鋪境輪流。直到七月三十日為止。

          2、祭魁星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jié)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chǎn)。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nóng)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jié)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面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nóng)民於中元節(jié)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3、送羊節(jié)

          農(nóng)歷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jié)”。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奔坠俏摹恫忿o》中也稱羊通祥?梢娫诠糯,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舊京及華北地區(qū)的農(nóng)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后來逐漸演變?yōu)樗鸵粚γ嫜颉?/p>

          七月十五節(jié)前,民間婦女盛行面塑活動,晉北地區(qū)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jù)家庭實有人數(shù),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余,F(xiàn)在已經(jīng)不那么嚴格講究了,完全依據(jù)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魚、兔、人各種造型的饃都有。人均一獸的花饃捏完以后,還要再捏許多瓜、果、桃、李、蓮、菊、梅等造型的花饃,點綴以花、鳥、蝴蝶、蜻蜒、松鼠。個頭較前要小,做為走親戚,看朋友的禮品。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經(jīng)過五色著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稱為絕佳的手工藝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經(jīng)成了農(nóng)家婦女一展靈巧手藝的節(jié)目了。

          4、祀先祭祖

          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乃是傳統(tǒng)的中元節(jié),也是祭祖祀先的重要節(jié)日。中元節(jié)與除夕、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除、清、九)等三節(jié),都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祭祖的四大節(jié)日。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 4

          1、接亡客

          壯族人們從農(nóng)歷七月初七或初十開始接新亡客,初十以后接老亡客,有“前三后七”一說,每日三餐飯茶,禮儀相敬。接亡客是一件很講究的細致活,特別是家中有老人的,更是分外的隆重,準備工作也是極為細致與充分。

          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爐、燈盞等,都要清洗干凈。準備好祭品、紙錢香燭;準備好豐盛的菜肴,其中一只雄公雞是必不可少的,甚至還有一些對祖先許下的諾言或者祖先托夢交代的事情等等。

          壯族隆回地方,中元節(jié)接亡客的習慣是在農(nóng)歷十一晚上把老客接回家,農(nóng)歷十二至十四日供飯,一日三餐,餐餐必備新鮮飯菜、每餐必須是葷菜,且須是三碗或五碗菜,成雙數(shù)不行。

          2、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中元節(jié)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3、燒包

          每逢中元節(jié)前后,不少群眾會在路口或水邊“燒包”,這是壯族綿延千年祭祖的傳統(tǒng)習俗!盁卑ā敖疸y紙包”、“衣冠箱”,這些“財包”也都是一早就已經(jīng)寫好收件故人,并且按一定的規(guī)則折好的成捆的冥錢,按親疏關系在祭文中作了分配,在路口或水邊焚燒,讓他們領著后人的孝敬,開心快樂回家。

          壯族沅江中元祭祀先人的方式就是燒包,但一般不會在七月十五燒,而是十一或是十二就燒,因此還流傳一句話是“十一金十二銀”。

          4、吃鴨

          農(nóng)歷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壯族地區(qū)也不例外,這是因為“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5、祭祖

          農(nóng)歷七月十五又稱“七月半”,是中元節(jié)也是祭祖節(jié),民間相信祖先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壯族湘潭楊嘉橋一帶,中元節(jié)祭祀先人時,大人要沐浴完畢,穿戴整齊,準備香燭、紙錢、鞭炮把在外面游蕩的祖先迎接回家。祭祀的過程中禁忌吹口哨。而壯族岳陽一帶的人家,有用掛吊錢的方式來祭祀先人的。

          6、祭祀土地和莊稼

          農(nóng)歷七月十五,壯族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人們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后,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nóng)作物的穗子上,傳說這樣做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7、放天燈

          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燈放出去,把霉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讓這些小鬼永遠也回不來。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

          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是為在陰間準備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 5

          農(nóng)歷7月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jié)日——鬼節(jié),又稱中元節(jié)或盂蘭盆節(jié),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jié)日之一。民間有陽間過元宵節(jié)陰間過鬼節(jié)的傳說。據(jù)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jié),并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愿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凈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習俗之一:“燒街衣”

          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一踏入農(nóng)歷七月,人們都會于入黑后,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習俗之二:入廟祈福

          準備素齋果品去寺廟,施佛及僧,誦讀地藏王經(jīng)卷和咒語,報答父母恩情,為去世的先人祈福。

          習俗之三:“放河燈”

          放河燈有這樣一種說法,說是很多溺水而亡的孤鬼,為了投胎,往往會拉人下水讓其溺死,來換取自己投胎的資格。民間就用“放河燈”的方式為它們超度,希望這些水鬼能不再受苦早日投胎,免的危害人間。傳說二是,人間的河與豐都鬼城的河相連,人們把對先人的思念以及對地藏王菩薩說的話都通過河燈,帶到陰間。

          習俗之四:“放天燈”

          傳說天燈是諸葛孔明發(fā)明出來迷惑敵人用的,也叫做孔明燈。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燈放出去,把霉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讓這些小鬼永遠也回不來。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jié)這天放天燈,是為在陰間準備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習俗之五:“避小人”

          八字弱的人在“鬼節(jié)”容易遇見不好的事情,所以這天大家要注意。整體來說陰歷七月份大家都要格外注意小人和口舌是非,無端發(fā)生一些事情會讓諸位心灰意冷,所以要避小人。據(jù)說本日如果能夠避小人,一整年都會運氣暢通,小人一年均不得見。港臺人士對此深信不疑,經(jīng)常作些避小人的活動,例如拜佛、求吉、穿小人衣服、打小人等等,國內(nèi)主要是佩帶“避小人卡”化解不利。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 6

          中元節(jié)的由來

          中元節(jié)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傳說中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jié),而地官的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每年到了中元節(jié)這一天,地官會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也稱作鬼節(jié),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道觀也會舉行盛大法會,為死者的靈魂超度。

          中元普渡

          從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一些地方有中元節(jié)要做普度的習俗,就是用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游玩的眾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jīng)作法超度亡魂。

          祭祖

          到了中元節(jié)這一天就有很多人開始祭祖,因此也被稱為“七月半”祭祖。此時盛夏已經(jīng)過去,秋涼剛剛開始。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傍晚時分舉行,時間上局限于七月十五這一天!捌咴掳搿奔雷鏁r,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為止。送回時,燒紙錢衣物,或寺廟也會辦超度法事。在江西、壯族的一些地區(qū),同為祭祀節(jié)日,中元節(jié)就比清明節(jié)或重陽節(jié)更重要。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還是為人間赦罪的地官的生日,所以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灑在田地,燒紙之后,再把剪成條狀的五色紙纏繞在農(nóng)作物的穗子上。就可以保佑莊稼大秋豐收。

          放河燈

          人們認為,中元節(jié)是鬼節(jié),就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jié)日,水與鬼同為陰,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因此中元張燈就在水里,所以也叫放河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不過到了如今,放河燈已經(jīng)成為一個歡樂的活動項目了,那些制作精巧別致的河燈甚得小孩子、年輕人的喜愛。

          送羊節(jié)

          農(nóng)歷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jié)”。在古代,羊一向有吉祥之意。在早時候華北地區(qū)的農(nóng)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 7

          1、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放河燈,尤數(shù)黃河里放燈壯觀。

          2、燒街衣

          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間風俗。

          一踏入農(nóng)歷七月,人們都會于入黑后,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

          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餅

          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干糧。

          每到中元節(jié)這天,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

          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4、燒袱紙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

          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shù),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

          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5、吃瀨粉

          在中元節(jié)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guī)缀踉谡麄東莞都通用。

          當然,不同片區(qū),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神秘的壯族中元節(jié)習俗】相關文章:

        中元節(jié)神秘且陰森的習俗介紹08-17

        壯族春節(jié)習俗作文08-11

        壯族的喪葬習俗范文09-04

        壯族過年習俗作文參考11-07

        中元節(jié)的習俗07-26

        那些神秘的“鬼節(jié)”習俗07-18

        中元節(jié)作文:中元節(jié)習俗08-13

        杭州中元節(jié)習俗07-20

        中元節(jié)的習俗作文08-2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