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報告文學寫作基礎知識

        時間:2023-04-22 07:37:27 寫作基礎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報告文學寫作基礎知識大全

          一、報告文學寫作基礎知識

        報告文學寫作基礎知識大全

          第一節(jié) 報告文學概述

          “報告文學”這個名詞是從外國翻譯過來的。它是由“報告”和“文學”兩個單詞連綴成的詞組。“報告”指內容的真實性而言;“文學”指表現(xiàn)手法的藝術性而言。因此,我們所說的報告文學,是用文學手段處理新聞題材的一種文體。它敘寫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先進人物,反映人民群眾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為人們嗤之以鼻的丑惡事物。于是,有人稱它為“用文學形式寫的具有新聞價值的報告”或“藝術的文告”。

          報告文學與新聞報道、通訊有密切關系,但又有所區(qū)別。兩者相同的,是都以真人真事為寫作對象;它們的區(qū)別在于:一、新聞通訊依附于某一事件,寫人是以事帶人;而報告文學是以人帶事,事是背景,甚至是朦朧的遠景。它把人物推向前臺,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磨擦、矛盾、沖突……。二、它有更多的文學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劃與細節(jié)描寫,強調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注意文學手段的運用。

          報告文學與小說有類似之處,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體。美國有“非小說文學”或“非虛構文學”,與報告文學相似。這說明報告文學在表達方法上是類似小說的。但是,它和小說相比,要求嚴守真實性原則,不能虛構,所有的藝術概括與加工,都不能違犯真實性的原則!痘<捌鋱蟾嫖膶W》的作者T·巴克指出:

          “在小說里,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識上。

          “在報告文學里,人生卻反映在報告者的意識上。

          “小說有它自己的主要線索,它的主角們的生活。而報告文學的主要線索就是主題本身。”

          這段話表明:報告文學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達——不論寫作者所采用的是怎樣的一種表述的手段和風格,但都不是,也不必要,更不允許以創(chuàng)造和綜合人物典型那樣的手段去表述。這就是小說與報告文學二者之間主要的區(qū)別,也就是它們各自的界限。

          報告文學有三個特點:

          (一)鮮明的新聞性

          報告文學作家黃鋼認為,報告文學的“新聞性至少可以涉及到兩點,第一是具有報道的價值;第二,接著就涉及到真實性的問題。”(《試談報告文學》) 我們可以用兩個字說明報告文學的新聞性,一是“快”,二是“真”。 所謂“快”,這是因為報告文學要對急遽變化的現(xiàn)實生活作出及時的生動的反映,要追隨時代的腳步,用較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動人的情景描繪出來。 所謂“真”,是指報告文學的生命在于真實。報告文學之所以具有不同于小說的感染力,正是因為它的作者依靠新聞敏感來選取生活中發(fā)生的、生動的、具有說服力的人物和事件,運用恰當?shù)奈膶W語言形象地、完整地傳達給讀者。因為嚴格地忠實于事實,不允許有任何虛構、造假,所以報告文學才被許多人視為“社會史的信實資料”。

          報告文學的真實性,不是單一的概念,而是復合的概念,它包含幾個層次。首先,是材料的真實性。作者所采訪的材料,都應是實有其事的。這是報告文學真實性的基礎和前提。其次,是材料的準確性。準確的材料就是要符合五個“W”,其一不可或缺,也不可歪曲。第三,是本質的真實性。報告文學作者總是調動有限的例證(包括情節(jié)、細節(jié)、背景和其它)去描述生活、刻劃人物、揭示本質的。

          (二)強烈的文學性

          報告文學屬于文學范疇,它是報告,也是文學。它的新聞性(主要是真實性)與文學性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為表里、相輔相成的。“除了虛構與概括的手法不宜引進報告文學,其它一切屬于表現(xiàn)形式的文學手法都可以在報告文學中充分調動。調動得越好,就越逼真;越真實,就越富于藝術的感染力。”(理由:《和青年談談報告文學》)這就告訴我們,報告文學需要從文學引進多樣化的表現(xiàn)方法與技巧,如提煉、剪裁、描、比興、工筆刻劃、重筆渲染、精選角度、截取斷面、澎湃的抒情、恰當?shù)淖h論,以及藝術語言的調動等等。總之,除虛構和夸張外,藝術構思、藝術想象、描寫、抒情和修辭手法,都是可以采取的文學手段。

          (三)深刻的政論性

          優(yōu)秀的報告文學,是時代的號角,歷史的見證。它總是要針對著現(xiàn)實生活,大聲“發(fā)言”的。同時,報告文學的作者在滿腔熱情地向讀者報告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先進人物和重大事件時,常常要在作品中抒發(fā)感情,發(fā)表議論。為了使人物形象更鮮明,事件的意義更突出,有時作者要直接站出來報告。因此,報告文學比起小說和其他文學作品來,更能直接地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傾向,帶有強烈的政論色彩。

          綜上所述,鮮明的新聞性、強烈的文學性、深刻的政論性,是報告文學的三個特點。明確認識這三個特點,對于學習報告文學寫作至為重要。

          第二節(jié) 報告文學的寫作

          報告文學可以說是一種新聞小說、非虛構小說。它比通訊的形象性更強。因此,寫作報告文學,既應像記者那樣進行采訪,又要像小說那樣構思。報告文學作家類似“記者作家”,其寫作方式可以表述為:新聞采訪+藝術構思=報告文學。

          從這樣的獨特的寫作方式出發(fā),我們寫作報告文學應該做到:

          一、進行深入采訪

          小說作家靠積累生活,從生活中得到暗示,獲得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報告文學作家則通過采訪獲得生活材料(素材)。

          采訪是十分重要的。報告文學作家理由主張:寫報告文學,應該“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寫”。醫(yī)生說“生命在于運動”;對于報告文學作者來說,“生命在于奔跑”。這是因為,寫小說是“付出性勞動”,寫報告文學是“收入性勞動”,要有“踏破鐵鞋”的精神。

          我們進行采訪,重點應是寫作對象周圍的有關的人。采訪對象決不會說:“我有幾個細節(jié),你寫進去準保會成為一篇好文章”。事實往往是:會說的人不會做,會做的人不會說。而向對象的周圍的人采訪,卻可以采訪到許多生動的典型的細節(jié)。

          二、精心刻劃人物

          報告文學要寫人物,但不是“塑造”從物,因為它寫的人是真實存在的,是生活中的一個實體。而且,寫小說的典型化的方法也不適用于報告文學寫作。報告文學中的人物是生活中實有的,不因作者運用典型化而變得高一點或矮一點,胖一點或瘦一點。報告文學寫人好似治玉,報告文學作者就是玉石匠人,他是以真實的材料雕琢出光輝照人的藝術品。所以說,報告文學是刻劃人物,作者應精心刻劃人物。

          那么,怎樣刻劃人物呢?一般來說,應注意從這樣幾方面努力:

          1、重視人物性格的刻劃?虅潏蟾嫖膶W人物,只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征,才能把人物鮮明的個性刻劃出來。

          2、使用鮮明的個性化語言。言為心聲。生動鮮明的個性化語言,可以使報告文學中的人物鮮明地活動起來,以得呼之欲出的效果。

          3、努力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報告文學只有寫出人物的靈魂,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才能刻劃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4、認真、精心刻劃人物還要注意細節(jié)描寫、環(huán)境描寫。

          三、巧妙安排結構

          藝術構思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巧妙地安排結構。優(yōu)秀的報告文學作品為我們提供了可供學習的經(jīng)驗。主要是:

          (一)結構屬于表現(xiàn)形式,是內容的延伸。從來沒有固定不變的結構格式。作者要從描寫的對象出發(fā),從面臨的讀者出發(fā)。能寫成橫斷面的,不要拉成縱剖面,更不要總是寫成三段式或五段式,即:寫一個先進人物,開始寫他怎么樹立遠大理想,怎么經(jīng)過一個攀登的過程,克服了各種困難,最后達到光輝的頂點。這種公式化的結構不新穎,不為讀者歡迎。

          過去已有不少作者在努力探索橫斷面的結構方面取得成就,如理由、陳祖芬的一些作品。至于縱斷面的結構,當然也是由許多橫斷面組成的。

          (二)要善于把最精彩、最感人、自已感受最深而最能吸引、打動讀者的關鍵材料,放到最顯著的地位,以增強藝術效果。當然,把關鍵材料放在顯著的地位,并非一律要放在開頭,也可以放在其他地方。但是不管放在那里,作者都要想辦法突出它,著力寫好它,使它處于顯著的位置。

          (三)巧妙地安排結構,還要善于將生活中真實可靠的一剎那進行相對的集中,必要的調動。如在《包身工》中,作者就很巧妙地把包身工所受的苦難的一些特寫鏡頭和橫斷面,加以調動和集中,組織到一天來寫。

          四、展開合理想象

          沒有想象,就沒有文學,也就沒有報告文學,那種把想象同虛構等同起來,從而認為在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中不需要想象的觀點是不對的。想象是使報告文學增強文學性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是因為報告的對象是已發(fā)生過的、有很大時間跨度的。理由曾說:“我寫過馬德里體育宮,但我沒有到過;寫過巴黎鐵塔,但我沒上去過;寫到過閨房兒女私話,但本人保證沒有去偷聽過。寫這些內容,如果排斥、離開了想象,還怎么寫?”因此,只有展開想象,才能寫好。

          需要說明的是,報告文學寫作中的想象與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想象不同。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想象是故事情節(jié)的生發(fā),而報告文學寫作中的想象是情節(jié)的落實、生活的再現(xiàn)。前者是創(chuàng)造想象,后者是再造想象。報告文學作家寫在稿紙上的遠遠落后于采訪本上的,但有時也可能相反。如理由寫的《癡情》的最后有一萬多字,而采訪本上只有幾頁。他寫好后讀給寫的對象聽,被寫的人說:“真是那么一回事”。

          五、寫好精彩議論

          在小說等文學作品中,最忌作者的議論,“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jié)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不應當特別把它指點出來。”而報告文學肩負著向讀者“報告”的任務,它可以也應該向讀者報告,說明自己的觀點,因此在報告文學中常常出現(xiàn)作者的議論。這些議論如畫龍點睛,寫得形象而精彩,常常引起讀者內心的共鳴。

          怎么寫出這種議論呢?

          (一)敘事寫人進入激動人心的高潮時,常常因作者的感情難以抑制,情不自禁地站出來議論;而讀者讀到這里,也會感情激動,看到作者的議論會拍案叫絕,覺得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因此,這樣的議論往往是作者、讀者共同發(fā)出的心聲。如《揚眉劍出鞘》寫到欒菊杰負傷,決定繼續(xù)比賽時,作者情不自禁地議論道:

          呵!多么純真的思想,多么可愛的品格!這就是我們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姑娘,站在歐洲擊劍臺上,經(jīng)過獨立的判斷迸發(fā)出的心靈的火花!……我們應該為有這樣毫光四射的年青一代而驕傲。

          (二)在報告文學中發(fā)表議論,必須以生動的藝術形象作基礎,否則議論就會“空洞”。優(yōu)秀的報告文學作品中的議論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如《包身工》最后一段對“包身工”制度的議論:

          “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謀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但是從我們孩子的眼里看來,船戶對墨鴨并沒有怎樣虐待,而現(xiàn)將這種關系轉移到人和人的中間,便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jīng)不存在了。”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采用比擬、夸張、反語等修辭手法進行議論是必要的,有助于增強議論的藝術性。

          第三節(jié) 報告文學模式

          典型人物報告文學模式

          ●標題。報告文學比較重視標題,力爭產(chǎn)生一種吸引力和震撼力。標題一應求實,二應講究修辭,三應具有概括力和氣魄。例如:《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國農(nóng)民大趨勢》、《神圣憂思錄》、《亞州大陸的新崛起》、《亞細亞怪圈》、《白夜--性問題采訪札記》、《誰是最可愛的人》、《大海雄性的舞臺》等。另外兩種報告文學模式的標題有著同樣的要求。

          ●開頭。通常在開頭就顯示出文章的思想水平和藝術質量。往往把開頭處理成文章的思想示意圖,以生動鮮明的形象及場面或觸目驚心的議論,簡明扼要地把主題提示給讀者。

          (1)展示出一個生動逼真的生活場面,給人以現(xiàn)場實感。有時還盡力使描寫的生活場面上升為意境。如《亞洲大陸的新崛起》,開頭就寫李四光從國外回來的場面。

          (2)交待事件的高潮或結局。如《揚眉劍出鞘》,寫欒菊杰劍擊受傷,被救護車送往醫(yī)院。又如《人民的好醫(yī)生李月華》,寫李月華逝世后人們的懷念。

          (3)抒發(fā)作者對主人公的感受。如《船長》。

          (4)利用懸念,引出矛盾。如《大雁情》寫人們對主人公的矛盾的反映。

          開頭還可以有其它的方式,如交待寫作動機、開門見山地點題等。

          中間。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安排好結構,二是寫好人物。

          精心安排藝術結構。注意二點。一是報告文學的主題比文學作品更加鮮明、集中、新穎。安排結構不但要在主題統(tǒng)帥下進行,而且明顯貫穿和直接表現(xiàn)主題。二是要反映和適應不同材料內容的特質。主要采用:

          (1)借用一般情節(jié)小說的結構形式,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常用倒敘手法,引起懸念。還可以采用多線條發(fā)展(主副交叉或平行并列)。一般稱這種以時間推移和過程進展為線索的結構為縱向結構。

          (2)借用一般散文“以線穿珠”的結構形式,依靠主題思想的論述來直接組合互不相關的材料。《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這樣。這種結構可以稱為橫向結構。這種結構還可以安排成“閉合式”(借用戲劇結構術語),即選擇主人公所處的一個典型場面和高潮時間,作為中心,將主人公一生發(fā)展的主要經(jīng)歷穿插在回憶中。

          (3)以作者對主人公的認識發(fā)展及感情起伏的過程來安排結構。《大雁情》由四個部分組成;四個小標題“她……”、“她?”、“她”、“她?!”貼切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報道對象認識深化的過程。

          典型人物報告文學主要采用這三種結構。

          認真寫好人物形象。作者必須對人物有著鮮明深刻的認識評價,充滿激情地寫作。人物形象絕對不能虛構或者拼湊,必須是生活中的真人。作者對人物形象的藝術加工,僅僅體現(xiàn)在抓住其精神特征即“閃光點”,選擇提煉其言行上。要懂得現(xiàn)代人際關系學來進行新穎、細致的調查訪問。要抓住人物性格的鮮明特征。要使人物語言生活化、個性化,再現(xiàn)人物語言。要寫好人物生存的活的社會環(huán)境,把人物放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去反映,發(fā)掘人物形象普遍的社會意義。

          ●結尾。常用鼓舞展望式或者哲理思索式。要與人物形象和場面相結合,造成一種余味無窮的意境。

          重大事件報告文學模式

          ●標題。一般要概括或透露文章中重大事件。如《震撼世界的十天》、《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在這片國土上》等。

          ●開頭。與典型人物報告文學的開頭相似,一般要求描寫較大的場面或事件的高潮。還可以交待作者的寫作動機來開頭,如《熱流》。議論入手,開門見山,直接點題。

          ●中間。與典型人物報告文學的中間結構安排方式相似,或借用情節(jié)小說的結構,或借用“以線穿珠”式結構。

          常常借用電影電視“蒙太奇”的鏡頭連綴手法,以時間為經(jīng),經(jīng)空間為緯,靈活跳躍,稱為“全景式”報告文學!稙榱肆粋階級兄弟》,在同一時間內,展示了不同地點的人們發(fā)揚共產(chǎn)主義協(xié)作精神搶救中毒民工的緊張活動。又稱縱橫交叉式結構。

          重大事件報告文學,強調交待事件的全過程及其重點,涉及社會生活面比較廣泛。它通過事件本身及作者對事件的態(tài)度來體現(xiàn)主題思想,事件貫穿全文,而人物刻劃則服從于事件展示。寫到的人物往往很多,對多個人物進行簡略的粗線條的描寫。往往要寫出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點。寫作時一般都采用特寫鏡頭式的描寫方法,也就是在交待事件和揭示問題的過程中,把鏡頭對準一個又一個的人,寥寥數(shù)筆,白描勾勒。當然,也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精神閃光點和性格特征,常常用一句話或一個動作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謂重大事件,往往是需要歌頌的社會新事物,當然也有不少對歷史進行反思、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陰暗面進行暴露的事件,更可能是歌頌和暴露兼而有之的事件。如《歷史沉思錄--井崗山紅衛(wèi)兵大串連三十周年祭》、《丐幫漂流記》和《大興安嶺大火災》就是這樣。

          ●結尾。常常是主題的總結和升華,或者一種感慨和展望。

          社會問題報告文學模式

          ●標題。突出表明這類報告文學的特點:頗具氣魄,一攬無余。如《白夜--性問題采訪札記》、《神圣憂思錄--中小學教育危境紀實》、《強國夢》等。

          ●開頭。議論為主,宏觀把握。常以一個細節(jié)引起。

          ●中間。綜合表現(xiàn)社會問題。從某一社會問題出發(fā),廣泛采訪,綜合研究,以宏觀的表現(xiàn)和理論的升華見長。隨著八十年代經(jīng)濟及政治體制改革向縱深發(fā)展,原來長期被封閉的種種社會矛盾一一暴露出來,開放搞活政策也給正視和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背景。諸如物價、教育、留學、人口、住房、獨生子女、家庭婚姻乃至妓女、吸毒等問題,日益引起人民大眾的關注,更激起報告文學作家對社會生活深層開掘的勇氣。這類報告文學繼承了我國報告文學作為“五四”以來新文學運動分支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忠實于生活的本質,堅持題材嚴格的紀實性。作者往往在全國范圍內大量收集同屬于一個社會問題的社會現(xiàn)象,在對這一問題的認識的主導下進行選擇、提煉。

          結構常常采用“全景式”、“卡片式”。

          人物形象往往較多,與重大事件報告文學一樣,要求寫出共同的精神特質,寫出各自的個性和語言,服從于全文主題的表達。

          具有宏觀全景的氣魄。然而,易于產(chǎn)生貪大求全、羅列見聞的毛病。要有理論的升華、形象描繪的細致生動。不能過份追求轟動效應。要以嚴肅和求實的態(tài)度來寫作

          二、報告文學寫作技巧

          一、 報告文學的定義與特點:

          (一)、報告文學的定義:

          報告文學是新聞與文學結合的產(chǎn)物。它產(chǎn)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它是用文學手段來表現(xiàn)當前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是帶有新聞報道性質的一種文學樣式,是處于新聞與文學之間的一種“邊緣”題材。俄羅斯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曾將報告文學稱為它是介于調查報告與短篇小說之間的一種文體。

          (二)報告文學的特點:

          報告文學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新聞性。報告文學的新聞性是有其題材和內容來說的。大家知道,新聞講究時效,報告文學也要求必須迅速及時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具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以配合當前的現(xiàn)實斗爭,它和新聞通訊一樣,以最快的速度把現(xiàn)實生活中剛發(fā)生的激動人心的事件及時傳遞給讀者。如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報告文學及時向讀者傳達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前方戰(zhàn)士打擊美國侵略者的戰(zhàn)斗信息,謳歌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崇高無產(chǎn)階級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的精神,極大的鼓舞了中國人民和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因此,人們常把它稱為“文學的輕騎兵”。同時,報告文學新聞性除了表現(xiàn)在“快”上之外,還表現(xiàn)在“真”上。小說創(chuàng)造人物時,可以是“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是“拼湊起來的角色”,但報告文學不能,它所寫的人物必須是生活中實有的,有通訊地址的,它不能有絲毫的虛構和拼湊。否則,就不能稱其為報告文學。

          第二,文學性。報告文學要求真實、準確,并不意味著可以對生活作簡單的寫,或允許粗制濫造,它應該具有文學性,寓報告于文學之中。報告文學不允許虛構,卻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通過精心選材、剪裁、提煉主題,合理布局,并運用人物刻劃、景物描寫、氣氛烘托等手段來表現(xiàn)人物,再現(xiàn)事件。做到既具體,又形象,把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活生生的反映出來,使讀者受到教育和感染。報告文學的文學性除了形象性外,還體現(xiàn)在它的藝術構思和文學語言的運用上。對于報告文學來說,藝術構思的任務就是再現(xiàn)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描繪出具有審美價值的生活圖畫,寫出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形象來。同時報告文學對語言的要求更形象,更個性化,更富于感情色彩,作者必須對真人真事所包含的語言素材進行提煉、概括,使它既真實又富有文學色彩,使讀者能夠獲得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藝術效果。

          第三,政論性。報告文學的本質是“報道”,它是服務于當前的形勢,這就對其題材的選擇和主題的提煉,體現(xiàn)了作者強烈的愛情。在報告文學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熱情歌頌新事物的誕生,以促使它迅速成長、壯大,也可以看到作者無情地鞭撻舊事物,以加速它的滅亡。作者的這種鮮明的戰(zhàn)斗風格,使報告文學具有強烈的政論色彩。另外,報告文學的作者,本身就是報告員,根據(jù)報告的內容,作者可以隨時發(fā)表自己對人物、事件的評價,可在一定的場合報告出自己的認識同讀者進行交流,或者把作者自己受到的情緒感染直截了當?shù)貍鬟_給讀者,這樣,就使報告文學帶上了強烈的政論性。

          總之,新聞性、文學性、政論性是報告文學的三個主要特點,它們之間既對立又統(tǒng)一,三者之間,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是革命的政治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的辨證統(tǒng)一。因此,報告文學的作者,必須有機地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寫好報告文學。

          二、報告文學的題材與選取

          (一)、報告文學的題材要求

          報告文學要求寫真人真事,但并不是所有的真人真事都能寫成報告文學,這就涉及到一個報告文學選取題材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題材才能寫成報告文學呢?筆者認為,能寫成報告文學的題材必須具有以下三個特性:

          第一、時代性,報告文學的題材必須反映時代的要求與風貌,揭示時代的本質,體現(xiàn)時代的精神。一篇好的報告文學,它能及時回答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充分表達出人民的情緒、聲音,反映出時代的精神。時代在發(fā)展,生活在進步。作者要從時代的洪流中去汲取題材,通過生活的浪花映出時代的光輝,報告文學不像史傳文學那樣以記載歷史事實為主,它要求在作品中處處洋溢出濃厚的時代氣息,服務于現(xiàn)實的革命斗爭。

          第二,典型性。報告文學選擇的題材必須有一定的社會普遍意義。小說、戲劇可以通過虛構手段來塑造典型,而報告文學不能虛構,它的典型意義完全靠真人真事的本身來表現(xiàn),這就要求作者在選取題材時應選擇具有獨立完整典型意義的題材。

          第三,生動性。報告文學要求材料生動鮮明,能夠構成文學形象,這就要求作者選取形象比較鮮明、素材比較生動的題材,為報告文學作品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報告文學題材處理中的幾個重要問題

          報告文學題材處理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講究時效與把握本質的問題。報告文學要求迅速及時反映生活,題材就要講究時效性,特別時報告某些突發(fā)性的事件、戰(zhàn)爭生活、體育比賽等的題材,時間性很強,發(fā)表不及時,就會削弱它們的新聞價值和社會效用。報告文學所謂及時,是指作者是否及時地把握時代的脈搏,及時地抓住現(xiàn)實生活中最新的東西,及時答復讀者的要求。有些事件,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大家并不知道它,而現(xiàn)在讀者仍感興趣,因此,這些題材仍具有新聞性,仍有新聞價值。當然,如果大部分報告文學都去寫過去的事情,必然會削弱它的輕騎兵作用。

          第二,名人與普通人的問題。當前大多數(shù)報告文學都寫名人名家,但名人名家畢竟是少數(shù),而普通人則占大多數(shù),報告文學要及時傳達千百萬人民的心聲,就要多寫反映人民群眾為國家建設努力奮斗的生動事跡。實際上,普通人的事跡并不普通,平凡之中孕育著偉大,我們的國家不正是由這些普通人堅強的骨干支撐著社會主義的金碧輝煌的大廈嗎?我們的歷史脈搏也正是隨著這些普通人的一呼一吸在跳動嗎?

          第三,歌頌與暴露的問題。毛澤東同志說:“一切危害人民群眾的黑暗勢力必須暴露之,一切人民群眾的革命斗爭必須歌頌之。”無可非議,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主義是主要面,我們報告文學應該以歌頌光明為主,給前進中的人民以鼓舞和信心;但是,我們的社會也有陰暗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還有絆腳石,把這些揭露出來,讓人們清醒起來并與之展開堅決的斗爭,也是報告文學的重要任務。

          第四,人物與事件的問題。報告文學不但可以反映時代新人,而且還要體現(xiàn)時代精神的事件,也可以專門以研究生活進程中出現(xiàn)的新矛盾、新問題為主的報告文學。

          (三)、報告文學題材的發(fā)掘途徑

          報告文學的作者要獲取有時代意義的題材,必須深入到現(xiàn)實的斗爭生活中去,自覺得站在時代的前列,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這就要求報告文學的作者應明確自己既是戰(zhàn)斗員,又是宣傳員、鼓動員。要用活生生的事實來反映時代的風云,傳達時代的召喚。因此,報告文學的作者必須和人民群眾保持最密切的聯(lián)系,了解人民生活中所發(fā)生的新鮮而動人的事跡。當然,光深入生活發(fā)掘報告文學題材是不夠的,作者還必須具有深的政治洞察力和飽滿的政治熱情,否則,就看不出生活的變化和動向,看不出事物特有的價值和典型意義,看不出生活中的詩情畫意。那么,如何提高作者的洞察力呢?報告文學作者在選擇一個典型時,要洞悉國內、國際形勢和全國宣傳動向,以了解這個典型的普遍意義;要洞悉這一典型的全部材料,以了解這個典型的特殊意義;要洞悉這一典型有關的反面教材,以作為正面宣傳的放矢之的。

          發(fā)掘報告文學題材的具體線索,可以來自作者自己的生活,這就要求作者平時做有心人,能夠敏銳地發(fā)現(xiàn)自己周圍有意義的人和事。也可以來自于報紙,電臺的新聞消息,領導和編輯部門。因為新聞消息比較廣泛,作者選擇范圍大,又加上新聞消息比較概括、簡單、將它用于報告文學的手段與形式表現(xiàn)出來,更大有可為的。

          三、報告文學的采訪藝術

          報告文學在題材確定以后,常常需要進行采訪。因此,有的同志講:寫好一篇報告文學,應該是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寫。采訪是一門藝術,那么如何進行采訪呢?

          (一)采訪之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

          毛澤東同志講:“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打仗是這樣,采訪也是這樣,如果事先對采訪對象沒有一個大體的了解,一切都是胸中無數(shù),這樣在采訪時提不出中肯的問題,還會使采訪事倍功半。反之,準備工作越充分,采訪時就越省力,越容易見效。那么,采訪之前做那些準備工作呢?

          第一, 學習有關黨的方針政策和當前宣傳的主要任務。這是為了掌握采訪的方向和指針,只有這樣,才能站的高、看的遠。

          第二, 搜集查閱與報告文學內容有關的書面資料。這樣作者就能對所要采訪的對象有個初步的印象。了解報告文學人物的情況,熟悉北京,掌握線索,采訪時就能有的放矢。另外,有些情況,人家已經(jīng)報道過了,自己寫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重復,要換個角度,寫出個新意,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

          第三, 熟悉與報告文學內容有關的專業(yè)知識。報告文學要接觸一個新人物,就要設計一個新領域,一門新的專業(yè)。要使自己寫什么象什么,并且有所見地,就必須與之有關的專業(yè)知識,不能精通,也要爭取粗通,雖然寫的時候主要是寫人,但是不弄懂這方面的知識,就不能了解人物的作為,有時會說外行話,鬧出常識性的笑話,使報告文學失去價值。

          第四, 確定采訪的重點、角度,甚至對報告文學的主題可以有個初步設想,對報告文學主題事先要做個初步設想,這個初步設想,在采訪過程中可以隨時改動甚至推翻它,以不斷豐富和深化主題。因此在采訪的時候應該一邊采訪一邊思索,腦子好像磨盤一樣,轉個不停。

          第五, 制定采訪計劃,列出訪問提綱。角度、重點大體確定了,就可以著手制定采訪計劃和采訪提綱了。采訪計劃包括采訪目的、要求、對象、時間、步驟、順序、內容等。采訪提綱是作者在采訪時準備提問的內容,它是引導雙方談話的路標,有了提綱、一邊采訪,一邊查對,還可以避免遺漏,保證獲得比較全面而系統(tǒng)的材料。

          這里請大家注意:報告文學的采訪與新聞角度的采訪有相同的地方,都強調其真實性和嚴肅性;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新聞通訊往往從事件著眼,以事帶人,而報告文學則更多的從人著眼,以人帶事。因此,這就要求報告文學作者在采訪過程中把了解人,熟悉人作為第一位的工作,從人物關系的糾葛中去尋找故事。報告文學作者在采訪之前一定要有所準備,其準備工作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研究主人公與其他人物的關系,然后通過采訪,從這許多組人物關系中找到一組最能表現(xiàn)主人公性格的人物關系,這組任務關系所構成的鏈條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往往是報告文學中的故事脊梁骨。為了真正了解、熟悉報告文學作品中的人物,作者應該了解主人公的性格、脾氣、愛好、經(jīng)歷、特長、動作特征、習慣性語言,喜怒哀樂的表現(xiàn)方式等,要從文學的角度去選擇最有表現(xiàn)力的材料。但是東西雖然不一定寫進報告文學,但對理解作品中主人公性格有一定的好處,就是要去了解,就要列入采訪提綱。而這些內容,對新聞通訊的采訪來說,就不一定都要去了解。

          (二)、從外圍入手進行采訪

          所謂報告文學的“打外圍”是指在正式采訪對象之前,首先要訪問報告文學主人公周圍的人,通過他周圍的人去了解熟悉報告文學中的主人公。

          報告文學的主人公的“打外圍”工作的確定,一般可以找與主人公有關系的領導、群眾,找與主人公周圍熟悉了解他的人,如他的同學、朋友、師傅、徒弟甚至愛人、父母、兄弟姐妹等。

          報告文學外圍采訪的方法主要有個別訪問和座談會等。開座談會的好處是作者能與與會者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作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較多的材料,是一種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其缺點是參加座談會的人有時不容易把心理話往外掏,特別是對采訪對象有不同意見時,這就要求作者要把開座談會與個別采訪結合起來。同時座談會的人數(shù)不宜太多,一般3至5人就夠了。多了常常因時間匆促,談不透。作者在開座談會之前要把開座談會的目的告訴與會人員,好讓與會人員做準備。作者自己也要列個座談會的提綱,開座談會時,要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氣氛。座談會要使用漫談式的方法,讓與會人員不至于受拘束。在漫談中,要巧妙的穿插各種問題,引導與會人員深入反映主人公的情況,當與會人員發(fā)言時,作者不要隨意打斷,不要為了追求一個細節(jié)而丟掉了重要事例。作者可以記下線索與要點,會后進行補充采訪。

          報告文學作者在“打外圍”時,除了要聽外圍人員的正面意見外,也要聽反面意見,這樣,有利于作者更好地全面了解一個人或一件事,更能實事求是的反映一個人或一件事。

          (三)、向報告文學主人公采訪

          作者找報告文學主人公采訪的任務是聽取主人公的自我介紹,從中了解某些事件的細節(jié)、場景和本人當時的感受,驗證并核實第三者所提供的材料,同時還要從主人公本身發(fā)現(xiàn)和挖掘一些新材料來對作品內容的豐富。那么,怎樣對主人公進行采訪呢?

          第一, 要與主人公以心相交,建立感情,向作品主人公采訪時,要千方百計地消除主人公的憂慮,與主人公建立起感情,使主人公與你在感情上進行交流與共鳴,這樣能使主人公毫無拘束地作到無話不談。

          第二, 對主人公要作到啟發(fā)誘導,善于提問。采訪一些比較謙虛或不善言辭的主人公時,一定要關心他的事業(yè),理解他的心理,善于啟發(fā)誘導他,使他在興奮中將話談出來。在談話過程中要善于對主人公啟發(fā)誘導,發(fā)問要巧妙、得當,這樣你才能得到重要的材料、生動的細節(jié)和真實的思想。

          (四)、采訪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報告文學作品采訪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采訪時要看采訪對象。報告文學作者在采訪時一定要看采訪對象,對不同身份、經(jīng)歷、文化程度和個性特點的人,要采取不同的采訪方法。如對于健談的人,你可以單刀直入,直接提出中心問題,有對方暢談;面對那些不肯談或不善于談的對象,作者就要從對方最熟悉、最關心的問題談起,從思想感情上與對方打成一片,消除對方對你的隔閡與戒心。以利于采訪。

          第二, 對采訪對象提問的角度要小。如果對采訪對象提問的題目很大、很籠統(tǒng),對方是很難一下子講清楚的。這就要求作者應采取化整為零的方法,把大問題分成若干小問題,提得簡要,使采訪對象便于回答,一個小問題采訪完再轉到另一個。只要你掌握了提問的主動權,對方將一連串的小問題談清楚了,你的大問題也就明確了。同時,這樣的提問既可以得到細節(jié)的描述,又可以得到事物的概貌。

          第三, 傾聽采訪對象的談話。當采訪對象在漫無邊際地與你談話的時候,你千萬不要急,不要粗暴的打斷采訪對象的談話,而要善于從中尋找契機,巧妙地將采訪對象的談話引導采訪正題上來。

          第四, 要注意采訪對象的表情與神態(tài)。在采訪中,一定要注意采訪對象的表情和神態(tài),從表情、神態(tài)上觀察出采訪對象對所談的人物事物的態(tài)度,揣摩他的喜怒哀樂、心理活動等。對采訪對象感興趣的事情,作者應該表示關心,適當?shù)臅r候,也可以談談自己的經(jīng)歷、看法,以便與采訪對象產(chǎn)生感情上的共鳴,從而使采訪對象談出自己思想深處的東西。

          第五, 要思想敏銳,邊問邊思考。報告文學采訪工作是一項十分緊張的腦力勞動,這就要求作者要思想精力集中,要有高度的敏感性。一方面,要隨時注意談話中生動地細節(jié)和適合于文字表現(xiàn)的材料;另一方面,要不斷的對得到的新情況進行思考,抓住一些新的線索,提出一些新的問題。要使采訪對象始終覺得有話可談,不至于冷場,出現(xiàn)尷尬局面。

          第六, 對采訪重點要當場弄清楚。對采訪中涉及到的時間、地點、姓名、數(shù)字等都要記準確;對不清楚的問題,要盡量當場問,聽不懂的地方,可請采訪對象寫一下,直至弄清楚為止。

          第七, 采訪氣氛要融洽、自然。在采訪中,如果采訪對象一時回答不上或不愿意談的問題。不要三番五次的追問,要善于轉換話題,緩和氣氛,或用商量的辦法與采訪對象討論,在討論中弄清楚情況。非要掌握而采訪對象又不愿意談的問題,可以用打外圍的方式來解決,也可尋找新機會,運用迂回戰(zhàn)術,旁敲側擊,從側面向采訪對象了解,達到采訪的目的。在采訪過程中,要盡量不讓采訪對象厭倦,使采訪對象沉醉在回憶的樂趣中。若實在采訪不下去,而采訪目的又未達到,可以先休息以下,或改日再采訪,給采訪對象一個思考的機會,或拉拉家常,說說笑笑,使采訪對象無拘無束,心情愉快,愿意與你合作

          第八, 必要時,可以反復采訪。由于第一次采訪,采訪對象對你不熟悉,思想上又沒有作好充分的準備,許多情況又一時回憶不起來,這就要求你進行反復采訪,以達到采訪的目的。

          第九, 認真記錄好采訪筆記。在采訪中,要一邊采訪,一邊要記好筆記。采訪筆記記錄的越詳細越具體越好,對原始材料一定要忠實地去整理搜集,不要隨意區(qū)分“有用”和“無用”。這樣會使你疏漏了真正有用的采訪材料。同時,也不要私自對采訪材料進行加工,要以采訪對象的原話作采訪筆記為好 。

          (五)、采訪中要細心觀察現(xiàn)場

          在采訪過程中不要光靠問、聽,還要用眼、用心來細心觀察采訪現(xiàn)場。只要你到了現(xiàn)場,并能認真觀察,就一定能獲取生動、具體、形象的材料來豐富你的報告文學作品。同時,對當時采訪現(xiàn)場的場景,氣氛也得到了解,從而受其感染,加深對事物本質的認識。你觀察的越深越細致,就越能使你的報告文學作品越有思想性、越精確、生動,越具有親切的現(xiàn)場感等。

          對采訪現(xiàn)場觀察的內容很多,如對現(xiàn)場環(huán)境的觀察,有利于你作品的環(huán)境描寫;對采訪對象的談吐、風度神態(tài)、情緒以及手勢、表情的觀察,有利于你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的基調,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深深地留在你的腦海里。在觀察中,要注意撲捉細節(jié),這樣得到的細節(jié)往往是活生生的,飽含著作者自己的感受,是傳神和生動的。

          四、報告文學的結構安排

          對報告文學作品的結構安排,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 嚴格篩選其材料

          嚴格對報告文學作品材料的篩選,要作到以下兩點:

          第一,要精于取。報告文學不能虛構,它只能在生活本身提供的真實材料中進行選擇,因此,這就要求作者要精選材料,要選那些以一當十的典型材料。精選和取舍一定要圍繞報告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人物性格和中心事件來進行。

          第二, 要善于砍。為了突出報告文學作品的主題,作者必須砍去枝蔓,才能使你的作品更有魅力。報告文學作者一定要記。河兴,才有所得。

          (二)、尋找主要線索

          報告文學的材料有時是片段、零碎、不完整、不連貫,甚至會出現(xiàn)幾個互不相關的故事或互不相關的人物,這就要求報告文學作者一定要尋找出貫穿于整個作品的線索來貫穿這些堆砌的材料。

          (三)、報告文學作品層次結構安排

          報告文學作品線索找到后,作者要根據(jù)題材內容的特點來組織材料,安排層次結構,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按時間順序來安排材料。一些立傳式、日記體的報告文學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如《敢立軍令狀》,寫的是一位普通工人毛遂自薦當廠長,立志在半年內改變廠的落后面貌的故事,作品就寫了他上任以后的“編月史”。

          第二, 按空間轉換來安排層次。訪問記形式的報告文學,往往是按照訪問地點的轉換來寫的,如韋君宜的《兩村行》。

          第三, 以時間為“經(jīng)”,以空間為“緯”,采用“縱橫交叉”的辦法來安排層次。如《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就是這樣,它以時間的推移作為開展情節(jié)的“經(jīng)線”;同時,又以空間方位的變換作為“緯線”,將同時間不同的地點發(fā)生的種種事情十分巧妙而緊湊地“交織”到文章當中,既從“縱”的方面注意了時間的連貫性,又從“橫”的方面照顧了空間的平列性,穿插自然,交錯而不亂。

          第四, 以作者認識發(fā)展的變化來安排層次。

          第五,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變化安排層次。有些抒情性較濃的報告文學,作者既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也不是按照空間順序來安排材料,而是采用寫意的手法,人物時間常常隨著作者感情波濤的起伏而或往或來,或斷或續(xù),如同云朵隨風舒卷。

          第六, 以材料的性質分類安排層次。既把表現(xiàn)主題的眾多材料,按照他們的性質加以分類,相同的歸在一起,寫到一個層次里,使他們能更好地結合起來共同顯示主題。

          第七, 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主題和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報告文學允許在不違反真實性的前提下,對一些場面、環(huán)境、事件及人物的活動進行相對集中和必要的調和。這不能說是虛構。但在調動集中前,必須找到這些片段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否則東拼西湊,生搬硬套,就會變成一盤大雜燴。

          (四) 報告文學中點、面|、線的統(tǒng)一

          一篇報告文學我們將其內容解剖的話,可分為點、面、線三個有機部分組成。所謂“點”,就是報告文學中表現(xiàn)主題,刻劃人物最關鍵的重頭材料。作者在寫這些“點”的材料時,都把它放到最顯著的地位,重筆濃彩,加以突出描繪。所謂“面”,就是作品中的背景材料。一篇報告文學光有“點”還不行,紅花還需綠葉扶,“面”對于“點”來說,能起到補充、陪襯、鋪墊、烘托以及聯(lián)結過渡的作用。所謂“線”,就是把上面講到的點和面貫串聯(lián)結起來的線索。線索有虛線和實線。用主題思想直接的是虛線;用人物活動、事件過程或事件貫串的是實線。

          對于一篇報告文學,沒有“點”就會平平泛泛,重點不突出,形象不鮮明;沒有“面”就會光有骨頭,沒有血肉,人物不可信,內容不豐滿;沒有“線”,材料就象散在玉盤里的珍珠一樣,七零八落變不成美麗的項鏈,因此,作者在構思中,一定要注意“點”、“面”、“線”的有機結合,使三者構成一個嚴密的整體,共同為表現(xiàn)主題思想服務。

          (五)、報告文學允許有起伏節(jié)奏

          報告文學在組織材料時,要注意將材料安排的有起伏,有節(jié)奏,盡量使作品作到波瀾曲折,張弛結合,以增強作品的藝術魅力。雖然報告文學要求真實,不能用虛構來制造波瀾,但作品的起伏,完全靠剪裁和組接的 功夫。

          五、報告文學中的想象與議論

          (一) 報告文學中想象的種類

          報告文學中想象的種類主要有:

          第一,追憶想象。報告文學的作者對所寫的人和事不可能全面經(jīng)歷,親見或親聞。有一些細節(jié),如人物曾經(jīng)說過的某些話,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某些心理活動,在事過境遷以后,本人也未必能很具體、很準確的復述出來。作者采訪本上記錄的往往是粗糙的、簡單的、斷裂的,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有權借助于想象,使素材豐滿起來。為了豐富細節(jié)的描寫,作者還可以根據(jù)調查采訪包括閱讀一些文字材料所得到的各種資料,對所描寫人物、事件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背景加以渲染,可以在事實的基礎上作些推想,進行追憶。

          第二, 評價想象。報告文學的評價想象,可以把此事物與彼事物聯(lián)系起來,從而揭示出想象的本質,引申出它的深刻意義。同時它也是作者主觀感情的抒發(fā),是作者對所寫事物意義上的引申,因此,周立波將這種想象稱為“抒情詩的幻想”。

          第三, 組合想象。生活中得到的材料是零碎的、片段的,怎么把它們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文學作品呢?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不能沒有藝術構思,不可能完成從生活到藝術的升華。報告文學中的想象,與其他文學題材的想象還有所不同,它是具有一定的限制和限度的,它是建立在真人真事基礎上的,是對原始素材的形象再現(xiàn),是對描寫對象的聯(lián)想引申,是對真人真事的藝術升華,而絕不是離開了生活中的人和事去憑空亂想,它是處處要受到真實性的制約。

          (二) 報告文學中想象的方法

          報告文學想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形象還原。報告文學中的想象還原過程,一般分為兩步:第一步是作者先要做大量的調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使作者對所寫的人和事有深刻的了解。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礎上,作者的思維要逐步深化,舍棄掉一些非本質的、偶然的、無意義的材料中,借助想象,把那些有意義的本質的材料進行集中和巧妙的連接,予以豐富和補充,從而還原描繪成一副鮮明的圖畫,刻畫出一個個動人的形象來。但是報告文學中的還原不是消極被動的,在還原的過程中,作者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也就是說,作者只要不是脫離真人真事的范圍,不損害其真實性的前提下,可以進行想象的。

          第二, 抒情幻想。抒情幻想這種方法一般是用來表現(xiàn)一些抽象的概念,作者通過抒情的幻想,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形象,以此描繪人物,抒發(fā)感情。如徐遲的《歌德巴赫猜想》一文。

          第三, 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這種想象的方法主要是為了揭示事物的本質,增強作品的文學色彩和藝術感染力。其特點主要有:一是彼和此之間要有某種必然聯(lián)系,在本質上是相連的;二是和政論相結合,帶有強烈的辯論性。如《大雁情》一文。

          (三)報告文學中議論的作用

          報告文學其戰(zhàn)斗性、鼓動性不僅僅反映在作者從生活中選取尖銳的題材,直接為現(xiàn)實斗爭服務,而且還體現(xiàn)在它具有強烈的政論色彩上。作者往往在形象的描繪客觀事物的同時,直接抒發(fā)自己的主觀感受,對人物和事件做出評價,發(fā)表議論,幫助讀者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與感受。那么,報告文學中議論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具有揭示本質,幫助讀者認識事物意義的作用。

          第二,具有直抒胸臆,表明作者對事物態(tài)度的作用;

          第三, 具有點明題意,闡發(fā)作品主題的作用;

          第四, 具有開拓視野,深化作品思想的作用;

          第五, 具有穿針引線,串聯(lián)銜接整個作品的作用。

          (四)報告文學中對議論的要求

          事實、形象和議論之間,既有它對立的一面,也有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一面,問題就在于作者是否選用得正確與否,倘若作品的議論與形象的內涵無關,作品自然會顯得累贅多余,但如果作品的議論是發(fā)自形象的內部,那么就擴大了作品形象的含義,使事物、形象更加光彩照人,使作品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因此,報告文學對議論是有一定要求的,其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 議論要深刻。報告文學中的議論,往往帶有一定的哲理性,它是作者對社會本質的透視,對人生道路的洞察灼見,是生活激流中淘洗出來的金子,是作品主題思想的結晶,它幫助讀者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因此,報告文學議論,一定要深刻,這樣才能揭示本質。

          第二, 議論要精練。報告文學的議論應該是畫龍點睛式的,不在議論長短,而在于精。報告文學的議論不像論文那樣在提出論點后要展開論證,而往往就所描述的事實做出論斷。

          第三, 議論要有濃情。報告文學的議論應該以情動人。它是作者思想感情撞擊時迸發(fā)出來的火花,也是作者強烈愛憎的主觀陳述,它往往是作者在敘述事實時,為它所感動,其感情不能自抑而發(fā)出的,所以帶有濃厚的抒情性。

          第四, 議論要結合具體形象。報告文學的議論是文藝性的議論,是用文學語言寫的,因此,它所做的論斷,往往帶有形象性,是形象化的議論。這樣可以使讀者容易領悟作品的論斷,同時又能使讀者在議論中獲得較高的藝術享受,使讀者進一步理解和感受。作者在議論中,最好要借助形象發(fā)議論,議論不能脫離形象,兩者只有水乳交融,才能使讀者得到較高的藝術享受。

          第五, 議論要在關鍵時刻出現(xiàn)。報告文學中的議論應該出現(xiàn)在敘事寫人的高潮地方,作者寫到這里,感情再也不能抑制,情不自禁的站出來議論。同時讀者讀到這里,感情也非常激動,讀者看到了作者替自己說出了心理話,因此,讀者會拍案叫絕。所以,報告文學的議論一定要出現(xiàn)在作品的節(jié)骨眼上,絕不能隨便濫用,如果讀者的感情還沒有誘發(fā),作者用了,就不可能引起共鳴,達不到作品的藝術效果。

        【報告文學寫作基礎知識】相關文章:

        寫作基礎知識10-12

        寫作基礎知識11-22

        寫作基礎知識:小說的寫作04-26

        公文寫作:公文基礎知識及寫作01-30

        公文寫作的基礎知識08-01

        公文寫作基礎知識06-15

        語文寫作基礎知識02-12

        新聞的寫作基礎知識10-20

        閱讀與寫作基礎知識06-30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