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讓我們在蓮上品詩作文
這個暑假,一時清閑,隨手捧起一本作文書閱讀。上面的文章大都文辭華麗,優(yōu)美可人。可正因為如此,讀著讀著,就開始有了審美疲勞,越讀越覺得作者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做作之感,如吃味道香甜的奶油,愈吃愈膩。
隨意一翻,看到一篇林清玄所寫的《用歲月在蓮上寫詩》。一提到蓮,便自然會想到“接天蓮葉無窮碧”,亦或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這樣意境優(yōu)美的詩句,或想到《荷塘月色》中描寫的江南采蓮的熱鬧景象?蛇@篇文章卻著力地刻畫了采蓮人如何早出晚歸,辛勤勞動,只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卻從來無暇欣賞蓮的田田之美。文章的描寫細膩感人,其中一句話擲地有聲:“我們用一些空虛清靈的詩歌來歌頌‘蓮葉何田田’之美,永遠也不及種蓮的人用他們的歲月和血汗在蓮葉上寫詩!”
讀畢,我想:千百年來無數(shù)文人將筆頭寫爛來寫蓮也總跳不出一個圈子,而林清玄卻能找到如此震撼的人文視角。即便他讀的書再多,若未能親眼目睹種蓮人勞作,這種文章怕也是寫不出來的。這便是生活這本大書給予人的不同感受。
人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今天我們大都踐行了第一句,可后一句的踐行者甚少。古代讀書人一生都會有一次“壯游”,目地是為了游訪名山大川,品察社會百態(tài),從生活實踐中獲得知識和智慧。
不知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深居書房,雖有書墨之香,但物極必反,香久亦臭矣。越讀越覺得心中荒蕪,這是無事的`荒蕪,滿章理論道理不知何處是用。讀書對人來說,既是“明道”,更是“致用”,滿腹經(jīng)綸卻無法用于生活實踐則是死讀書,而這個一天到晚“之乎者也”的人就是書呆子。我們應(yīng)該學會多出門走走,多觀察生活,大到宇宙乾坤,小到市井小事,都將會成為我們智慧與靈魂的來源。這就是在讀一本“無字之大書!”
所有智慧感悟都來源于生活實踐,領(lǐng)悟智慧也要貼近生活,努力實踐。生活就像一本大書,我們應(yīng)該多去讀它,品它,才會“受益頗多”。
思畢,看著書架上塞滿的書本,我想:有字書讀了萬卷,也要開始讀些生活實踐的“無字之大書”了。書本知識固然重要,卻總沒有生活實踐中來得生動。正如與其背誦上萬篇詠蓮詩,也不及親自去蓮上品一番。
現(xiàn)在,我倒期望能親自去看看蓮,不管是觀美麗的蓮池,還是看熱鬧的采蓮,或是品蓮農(nóng)的辛酸。反正只要自己親自去感受蓮,勝過讀千千萬萬詠蓮的美詩佳篇。
于是邀上幾位同道之人,出門一同去讀這本“無字之大書”!
點評
“讓我們在蓮上品詩”是個很有意境的文題,首先就吸人眼球。文章從隨手捧起一本書品讀起筆,用對比手法引出林清玄深入生活后對蓮花產(chǎn)生的特殊感悟,從而悟出“光讀萬卷書,不行萬里路,非為智者”的有益啟示,進而付諸行動,讀好生活這本“無字之大書”。很有見地,也很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