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文學(xué)常識:明代三大才子簡介
明朝三大才子是明朝著名的才子解縉與楊慎及徐渭三個人的通稱。下面小編整理了文學(xué)常識:明代三大才子簡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徐渭、解縉、楊慎一起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v觀整個明代,以博學(xué)多才而論,有三人最強,而后世學(xué)者大都認為,其中以楊慎學(xué)問最為淵博,足以排名第一。明朝三大才子評選標準是博覽群書、博學(xué)多才!队罉反蟮洹房偩幾牍芙饪N被公推為博學(xué)第一。 超級才子楊慎被貶云南地區(qū),整天看書,被評為博覽第一,人稱“無書不讀”。徐渭(就是青藤先生徐文長)則是最多才的一位——詩、書、字、畫、兵法樣樣精通。
三大才子之首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詞就是他寫的。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公認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明代文學(xué)家,新都(今屬四川)人。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zhàn)場文》,人皆驚嘆不已。入京作《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贊賞。正德六年(1511),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guān),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jīng)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眾臣因“議大禮”,違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楊慎謫戍云南永昌衛(wèi),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nèi)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鄉(xiāng)'、'懷歸'之詩,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謫滇時,妻子黃娥伴送到江陵話別,所作的《江陵別內(nèi)》表現(xiàn)別情思緒,深摯凄婉。《宿金沙江》描寫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豈意飄零瘴海頭,嘉陵回首轉(zhuǎn)悠悠,江聲月色那堪說,腸斷金沙萬里樓。'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對,襯出離愁的痛苦。他臨終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詩:'七十余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敘述自己因病歸蜀,途中卻被追回的憾恨,深為感人。
三大才子之博學(xué)第一解縉 (永樂大典總編撰,紀曉嵐在他面前毛都不算)
解縉(xie jin)(公元1369一1415年)字大紳,又字縉紳,號春雨,又號喜易,明朝第一位內(nèi)閣首輔。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公元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水鑒湖(今江西省吉水縣文峰鎮(zhèn))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洪武三十一年進士,官至翰林學(xué)士。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進士,授安福州判宮,遷太史院校書郎,除承務(wù)部、東莞縣尹,在元末戰(zhàn)亂中死于亂兵;父親解開,二魁胃監(jiān),五知貢舉,以父死節(jié)贈官參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從事著述、辦學(xué),培養(yǎng)人才;母親高妙瑩,不但賢良淑慧,而且通書史、善小楷、曉音律。解縉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傳說他自幼穎敏絕倫,其母畫地為字,于褪概中教之,一見不忘5歲時,父教之書,應(yīng)口成誦;7歲能屬文,賦詩有老成語;10歲,日涌數(shù)千言,終身不忘;12歲,盡讀《四書》、《五經(jīng)》,貫穿其義理。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參加江西鄉(xiāng)試,名列榜首(解元);次年,會試第七,廷試與兄綸、妹夫黃金華同登進士第。選為庶吉士,讀中秘書。明成祖時,入直文淵閣,進翰林學(xué)士,參與機務(wù),后又兼右春坊大學(xué)士,一時詔令制作,皆出其手。
解縉有治國安邦之才。初入仕時,甚受朱元璋寵愛,常侍奉左右。一日,太祖在大庖西室對縉說:“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dāng)知無不言!比丈先f言書,剖切陳詞。他建議:政令要穩(wěn)定,刑罰要簡省,要整理經(jīng)史,制定禮樂,表彰賢士,崇祀先哲,禁絕娼優(yōu),易置寺閹,薄賦斂,減德役,焚經(jīng)咒,絕鬼巫,裁冗員,節(jié)流開源,以蘇民困。他又指出朝廷用人當(dāng)擇賢者,授職當(dāng)最德才;應(yīng)改革時弊,鼓勵農(nóng)耕,實施授田均田之法,兼行常平義倉之舉,免去苛捐雜稅,使民休養(yǎng)生息;要尚武以固邊防,崇文以延人才;治罪不株連妻子,捶楚不加于屬官。奏疏呈上,太祖連連稱贊解縉有安邦濟世之奇才,治國平天下之大略。不久,縉又獻《太平十策》,再次陳述自己的政治見解。
三大才子之多才徐渭
徐渭(1521~1593年),是明代杰出書畫家、文學(xué)家,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人。初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鷴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
徐渭自幼聰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參加過嘉靖年間東南沿海的抗倭斗爭和反對權(quán)奸嚴嵩,一生遭遇十分坎坷,可謂“落魄人間”。最后入獄七、八年。獲釋后,貧病交加,以賣詩、文、畫糊口,潦倒一生。他中年學(xué)畫,繼承梁楷減筆和林良、沈周等寫意花卉的畫法,故擅長畫水墨花卉,用筆放縱,畫殘菊敗荷,水墨淋漓,古拙淡雅,別有風(fēng)致。兼繪山水,縱橫不拘繩墨,畫人物亦生動,其筆法更趨奔放、簡練,干筆、濕筆、破筆兼用,風(fēng)格清新,恣情汪洋,自成一家,形成“青藤畫派”。他自己尤以書法自重。自稱“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袁宏道等稱贊他的書法“筆意奔放”,“蒼勁中姿媚躍出”,“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他畫的《黃甲圖》,峭拔勁挺,生動地表現(xiàn)了螃蟹爬行、秋荷凋零的深秋氣氛。作品流傳至今的較多。著作有:《四聲猿》、《南詞敘錄》《徐文長佚稿》、《徐文長全集》等。傳世著名作品有《墨葡萄圖》軸、《山水人物花鳥》冊、《牡丹蕉石圖》軸,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