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以在痛中思考為題目的作文
眾所周知,感官的痛覺產(chǎn)生于皮膚。而心靈的痛感來自何處,我們無法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
但無疑,這些“痛感新聞”戳到了我們的痛處。這種痛,不是利器刺入你胸膛的劇痛,而是將你的理想觀念摧毀崩塌,將你壓在廢墟下的窒息卻又渺茫的痛。
無藥可救。
你只能祈禱在下一次的新聞瀏覽中尋找些許“正能量”的報(bào)道,在支離破碎的世界中尋找些許安慰。
也許有人問,為什么各種平臺上盡是此類讓人難受的新聞?為什么不多一些積極元素呢?這種質(zhì)疑不無道理。但試想,人如果被各種美好的包圍,他的靈魂就只能像浸在水中的海綿只會膨脹,但填補(bǔ)不了空心的氣泡。我們更多地是需要“反作用力”,而這些痛感新聞?wù)且驗(yàn)樯羁探沂玖松鐣年幇得,才顯得出價值,同時讓人深思。只有在思考中,我們才有了發(fā)展的空間。而這些新聞沒有改變你思維的實(shí)質(zhì),只是改變了你到達(dá)思考的方式。正如你撥開荊棘,磨破膝蓋,艱難地到達(dá)山頂,而一路上的痛感才更讓你領(lǐng)會“一覽眾山小”原來不僅僅是豪氣。而如果你喜歡坐纜車,往往會形成一種懶惰,一種思維惰性。
更廣泛地說,痛不僅讓一個人成長,更會讓一個社會進(jìn)步。這句話不免有歧義,可能會導(dǎo)致一味地追求痛,這無疑成了自己拿刀子剮肉。這種痛不過是讓我們保持深刻的持續(xù)的思考。原理類似古代“頭懸梁,錐刺股”來激勵自己發(fā)奮學(xué)習(xí)。而這種“痛感新聞”也是新時代警示人們的緩和卻有力的利器。
而每個人所能忍受痛覺的限度不同,這些“痛感新聞”對個體造成的影響固然不盡相同。脆弱的人會說“失去了對社會的信任”,而平淡的人不過一瞥而過。但無論如何,你唯一要保證的是,你不能被其所束縛。正如一件事的影響力大小不在于它能讓多少人唏噓,而在于它能否讓全社會深思。你要在痛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昏厥。
在痛中清晰地思考,不要成為劇痛的傀儡,更不要成為這些“痛感新聞”的吃瓜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