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關于閱讀伴我成長作文
【篇一】
從小,我就喜歡看書,雖然說不上嗜書如命,但書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的良師益友。
漢代學者劉向曾經說:“書猶藥也。善讀者可以醫(yī)愚”。但是,但我們不能死讀書,應該從讀一些好書中汲取營養(yǎng),感受世界,提高思想修養(yǎng)。
讀書,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從小一有空,我便捧起《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么》等課外讀物讀得津津有味。讀了這些書,不僅提高了我的閱讀能力,還可以從中摘錄一些好詞佳句,等到寫作文時,就可以得心應手了。
讀書,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記得在很小的時候,腦子里總有很多的問題。比如:天上為什么會有月亮?魚為什么不能到陸地上來生活?為什么雪花是白色的?等等。但當我上小學并愛上了讀書之后,書就像一位會說話的老師,幫我解答了這一切.我由衷地感到讀書的好處,更堅定了“我要多讀書,才能多長見識”的信念。
讀書,使我立志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少年時代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愿。我們的長輩已經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幸福的生活,難道我們這代人不應該把社會建設得更繁榮富強嗎?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只有從小刻苦讀書,掌握很多的知識,長大后才能用自己的才干為人類服務,報答我們親愛的祖國。
好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唐代偉大的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閱讀,并善于從書中西吸取營養(yǎng),從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讓我們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篇二】
有一句話讓我感受至深。 “先做讀書人,然后談教育。”中國是一個崇尚讀書的偉大國度,現(xiàn)代教育賦予“師者”新的內涵,它是帶有一種文化升值的文化成長。在學生心目中,老師應當是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傳播者,認為我們擁有文化。而事實上,捫心自問,我們誰敢自稱自己為文化人?我們距離文化人的要求可能太遙遠了。所以,教師作為崇尚讀書這個偉大國度中的特殊而重要的群體,最應該擔負起讀書的重任,讓讀書成為我們教師的一種職業(yè)習慣。
書將為我們打開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戶。因為書籍可穿越時空,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是延續(xù)文化的中介,是傳承文明的橋梁。在這個意義上說,每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應該是伴隨著讀書而發(fā)展。一本好書就是塵世間的一盞明燈,照亮了人們的心靈,也照亮了人類歷史的路徑,每一次細細的品讀,就是一次心靈的遠行。常言說得好“室無詩書使人魯”,是講不讀書的人會變得粗俗;又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說飽讀詩書就會有不凡的氣質。如果讀書蔚然成風,那么文明和高雅就會相繼而至。
讀書不單是獲取信息、增長知識的手段,更是現(xiàn)代人之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和生命組成部分。教師的閱讀不能僅囿于自己的教學領域,而要博覽群書,拓展視野,盡可能廣泛涉獵歷史、哲學、美學甚至自然科學。也就是具有“面廣點深、動態(tài)平衡”的T形結構,底蘊也好,學養(yǎng)也罷,皆出于此。要知道,教學實際是一個人內在文化素養(yǎng)的外化,不管有多好的現(xiàn)成的教案,不管是多高水平的名師,你不可能真正地克隆它,那不是你的。如果腹中空空,教學就只能是個空架子。“讀教相長”,我們要通過讀書,特別是讀一些高層次的書,來提高我們的文化品位,如果真正“讀書破萬卷”的話,我們任何的教學都能達到從容輕松、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讓我們浸潤在文化的滋養(yǎng)里,由內而外的散發(fā)光澤。在陽光的午后,在春雨綿綿的假日,在萬籟俱寂的夜晚……與大師平等對話,與另一個自我赤誠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