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論語的名言

        時間:2023-01-24 16:54:00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論語的名言(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吧,熟記名言有助我們增加知識儲備,打造語言亮點。你知道什么樣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優(yōu)秀的名言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的名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的名言(15篇)

        論語的名言1

          1.禮之用,和為貴!墩撜Z·學而》

          2.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衛(wèi)靈公》

          4.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6.聽其言而觀其行。

          7.(“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朝聞道,夕死可矣!墩撜Z·里仁》

          9.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0.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13.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4.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的.名言2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4、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5、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8、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9、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11、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2、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3、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1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5、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19、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0、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21、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2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

          24、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2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6、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2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28、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2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3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1、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32、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33、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4、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35、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6、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后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37、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3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9、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40、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論語的`名言3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2、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6、不遷怒,不貳過!队阂病

          7、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wèi)靈公)

          8、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里仁)

          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墩撜Z雍也》

          10、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quán)。"——《子罕》

          11、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衛(wèi)靈公》

          12、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衛(wèi)靈公》

          1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剛強勇毅,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而實現(xiàn)使命的道路又很遙遠。把實現(xiàn)‘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奮斗,這不也是很遙遠的嗎?")

          1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5、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6、君子納于言而敏于行。

          1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8、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缎l(wèi)靈公》

          20、三思而后行。——《公冶長》

          2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出處:《論語》

          22、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

          23、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出處:《論語》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處:論語

          26、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出處:論語

          27、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出處:論語

          28、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出處:論語

          29、言必信,行必果。出處:《論語》

          30、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31、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出處:論語里仁

          32、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33、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出處:論語

          3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出處:論語

          35、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36、過而不改,是謂過已。

          37、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出處:論語

          38、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出處:《論語公冶長》

          39、君子不重則不威。出處:論語

          4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

          4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示例:

          42、士之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3、我則異于是,是無可無不可。

          44、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撜Z

          45、寧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論語

          4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7、雍也第六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栗。

          48、真正的`通達是:品質(zhì)正直,懂禮義;善于觀察別人講話的臉色;?紤]如何謙恭待人。

          49、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50、君子成人之美。

        論語的名言4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4.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5.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6.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7.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8.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0.遺佚而不怨,厄窮而不憫。

          11.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12.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13.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

        論語的.名言5

          一、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會有害

          二、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三、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tài)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四、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五、孔子說:"看見賢明的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p>

          七、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八、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九、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xiàn)'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路)不也(走得)很遙遠嗎

          十、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十一、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這以后(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后落葉的

          十二、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三、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說:"那大概是'。ǖ溃'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十四、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十五、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十六、曾子曰:"吾日三。▁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十七、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十八、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憑借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十九、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的名言6

          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8、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9、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1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3、朝聞道,夕死可矣。

          14、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15、寢不尸,居不容。

          1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7、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0、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21、巧言令色,鮮亦仁!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3、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4、君子周急不繼富。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2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8、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31、子不語:怪,力,亂,神。

          32、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3、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4、食不語,寢不言。

          35、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36、德不孤,必有鄰。

          37、未知生,焉知死?

          38、《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0、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4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4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3、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4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6、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47、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1、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5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53、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的`名言7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了之后然后按照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別人不了解我也不惱恨,不也是君子嗎?

          2、巧言令色,鮮亦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沒有什么仁德的。”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參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不是忠實?與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6、《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 孔子說:“《詩經(jīng)》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于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知道了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guī)矩!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復習(溫習、鞏固)舊的知識,(并且)能夠從中領悟到新的知識。憑借這一點(就)可以做老師了!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說:“學習而不知道思考,就會被知識表象所迷惑;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對學習有害。”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仲由,教導你的東西你懂得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tài)度是明智的!

          11、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舉:選拔、推舉;直:正直的人;錯:同措,放置、安排;枉:不正直不正派的人。魯哀公問道:“如何做人民才會信服呢?”孔子回答說:“選拔正直的.人,位置安排在不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信服了;把不正直的人安排在正直的人的位置之上,人民就不信服了!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4、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敝^《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15、朝聞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0、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鄰。

          2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6、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27、君子周急不繼富。

          28、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4、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5、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6、子不語:怪,力,亂,神。

          3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3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2、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4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46、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的名言8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鬃诱搶W習《論語》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鬃诱搶W習《論語》

          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論學習《論語》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孔子論學習《論語》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論學習《論語》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孔子論學習《論語》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孔子論學習《論語》

          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孔子論學習《論語》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論學習《論語》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論學習《論語》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論學習《論語》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論學習《論語》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孔子論學習《論語》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論學習《論語》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論學習《論語》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孔子論學習《論語》

          不學詩,無以言。 ——孔子論學習《論語》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孔子論學習《論語》

          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孔子論學習《論語》

          有教無類。 ——孔子論學習《論語》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孔子論學習《論語》

        論語的`名言9

          1、"其為人也,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止老知將之至云爾。《論語》"

          2、君子周急不繼富!墩撜Z》

          3、當仁,不讓于師!墩撜Z》

          4、苛政猛于虎《論語》

          5、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鬃印墩撜Z》

          6、以約失之者鮮矣!鬃印墩撜Z》

          7、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币云湫种悠拗!鬃印墩撜Z》

          8、“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薄鬃印墩撜Z》

          9、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論語》

          10、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鬃印墩撜Z》

          11、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論語》

          12、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霸娫疲喝缜腥绱,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薄墩撜Z》

          13、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孔子《論語》

          1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論語》

          15、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孔子《論語》

          16、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鬃印墩撜Z》

          17、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nèi)自訟者也。——孔子《論語》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

          19、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薄墩撜Z》

          20、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孔子《論語》

          21、“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薄鬃印墩撜Z》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23、言而必有信,期而必當,天下之高《論語》

          24、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鬃印墩撜Z》

          25、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孔子《論語》

          26、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翻譯:孔子說:“學習知識并且按時溫習它,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交流、學習),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嗎?——孔子《論語》

          27、“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薄鬃印墩撜Z》

          28、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鬃印墩撜Z》

          29、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弊釉唬骸暗茏尤雱t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弊酉脑唬骸百t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墩撜Z》

          30、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論語》

          31、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墩撜Z》

          32、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墩撜Z》

          3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鬃印墩撜Z》

          34、"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弊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弊釉唬骸坝桑d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弊釉唬骸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弊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痹釉唬骸笆坎豢梢圆缓胍,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弊迂晢栐唬骸坝幸谎远梢越K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35、小人之過也必文!墩撜Z》

          36、信者,人君之大寶也《論語》

          3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38、"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孔子《論語》"

          39、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墩撜Z》

          40、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論語》

          41、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墩撜Z》

          42、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墩撜Z》

          43、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墩撜Z》

          44、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

          45、不知生,焉知死《論語》

          46、“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薄鬃印墩撜Z》

          47、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鬃印墩撜Z》

          48、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論語》

          49、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孔子《論語》

          50、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論語》

          51、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弊勇勚,謂門弟子曰:“吾何執(zhí)?執(zhí)御乎?執(zhí)射乎?吾執(zhí)御矣。”《論語》

          52、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鬃印墩撜Z》

          53、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鬃印墩撜Z》

          54、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

          55、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鬃印墩撜Z》

          56、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孔子《論語》

          57、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孔子《論語》

          58、諦,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鬃印墩撜Z》

          59、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弊釉唬骸拔ㄈ收吣芎萌,能惡人。”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弊釉唬骸拔椅匆姾萌收撸瑦翰蝗收。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見也!弊釉唬骸叭酥^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薄墩撜Z》

          60、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墩撜Z》

          61、茍志于仁矣,無惡也!鬃印墩撜Z》

          62、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

          63、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64、仁以為己任!墩撜Z》

          6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66、仁者壽《論語》

          67、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論語》

          68、富而可求,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浴吾所了好《論語》

          69、禮之用,和為貴!墩撜Z》

          70、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鬃印墩撜Z》

          71、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鬃印墩撜Z》

          72、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墩撜Z》

          73、"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勇贰墩撜Z》"

          74、詩三百,思無邪!墩撜Z》

          75、"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論語》"

          76、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其取!鬃印墩撜Z》

          77、君子擔心三件事,沒有知識,能不擔心嗎?沒有知識卻又不去學習,能不擔心嗎?學習到了知識了,卻不落實到行動上能不擔心嗎?——孔子《論語》

          78、學而知不足,思而得遠慮!墩撜Z》

          79、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論語》

          80、見賢思齊,見不肖而內(nèi)自省焉!鬃印墩撜Z》

        論語的.名言10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7、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8、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0、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2、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3、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4、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17、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9、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20、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

          21、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24、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5、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9、子貢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1、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2、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3、子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35、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37、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8、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3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的.名言11

          1、禮之用,和為貴。(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

          2、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xié)調(diào)。)

          6、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

          7、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質(zhì)樸多于文采,就像個鄉(xiāng)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質(zhì)樸,就流于虛偽、浮夸。只有質(zhì)樸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個君子。)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jié),小人與人勾結(jié)而不合群。)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自身正了,即使不發(fā)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干,自身不正,即使發(fā)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10、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發(fā)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12、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3、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1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16、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1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18、以約失之者鮮矣。(用禮來約束自己,再犯錯誤的人就少了。)

          19、當仁,不讓于師。(面對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2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2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jīng)常憂愁。)

          23、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貧窮而能夠沒有怨恨是很難做到的,富裕而不驕傲是容易做到的。)

          24、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知道的人。)

          25、德不孤,必有鄰。(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

          26、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節(ji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

          27、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2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2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保

          30、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保ㄗ迂曊f:“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么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

          3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君子不憑一個人說的話來舉薦他,也不因為一個人不好而不采納他的好話。)

          32、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花言巧語就敗壞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3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

          34、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別人。)

          35、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的,只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的。)

          36、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37、朝聞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38、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士有志于(學習和實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39、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與其奢侈,不如節(jié)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nèi)心真正哀傷。)

          40、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jīng)叛道了。)

          4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42、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jié)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yǎng)仁德。)

          4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相反。)

          44、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

          45、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4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使他的工具鋒利。)

          4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guī)矩。)

          4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fā)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49、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自己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自己知識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卻像沒學問一樣;知識很充實卻好像很空虛;被人侵犯卻也不計較。)

          50、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zhì)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沒有仁德了。)

        論語的名言12

          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5.朝聞道,夕死可矣。

          6.當仁,不讓于師。

          7.德不孤,必有鄰。

          8.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9.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0.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15.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7.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18.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2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3.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2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2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7.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29.君子周急不繼富。

          3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31.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32.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3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4.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35.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7.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8.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3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4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1.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44.食不語,寢不言。

          4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6.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的名言13

          1、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范曄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4、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無名氏)

          5、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7、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8、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漢書·枚乘傳)

          9、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

          1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清·趙翼·論詩)

          11、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記》

          1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枚乘《上書諫吳王》

          13、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毛澤東·到韶山)

          14、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1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7、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wèi)靈公》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9、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20、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wèi)靈公》

          21、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后漢書·馮異傳)

          22、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23、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24、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wèi)靈公》

          25、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曄《后漢書·班超傳》

          26、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趙策》

          27、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28、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30、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3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3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34、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清·譚嗣同·獄中題壁

          3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37、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3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39、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戰(zhàn)國策·楚策》

          40、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清·曹雪芹·紅樓夢

          41、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4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43、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元·高明·琵琶記)

          4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論語的`名言14

          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薄墩撜Z·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墩撜Z·為政》

          5、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薄墩撜Z·衛(wèi)靈公》

          6、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衛(wèi)靈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墩撜Z·為政》

          9、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薄墩撜Z·雍也》

          1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墩撜Z·為政》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墩撜Z·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墩撜Z·述而》

          15、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薄墩撜Z·憲問》

          17、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墩撜Z·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薄墩撜Z·學而》

          20、子曰:“當仁,不讓于師!薄墩撜Z·衛(wèi)靈公》

          21、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薄墩撜Z·衛(wèi)靈公》

          22、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墩撜Z·子路》

          2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薄墩撜Z·里仁》

          24、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薄墩撜Z·衛(wèi)靈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薄鲎浴墩撜Z·子路》

          26、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薄墩撜Z·述而》

          2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薄墩撜Z·顏淵》

          28、既來之,則安之!墩撜Z·季氏》

          29、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顏淵》

          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3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33、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墩撜Z·子罕》

          3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子罕》

          35、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36、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薄墩撜Z·子罕》

        論語的.名言15

          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墩撜Z·學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墩撜Z·為政》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5.既來之,則安之!墩撜Z·季氏》

          6.子曰:“有教無類!薄墩撜Z·衛(wèi)靈公》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顏淵》

          8.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wèi)靈公》

          9.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薄墩撜Z·為政》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1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墩撜Z·雍也》

          1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1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14.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薄墩撜Z·子罕》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衛(wèi)靈公》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17.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墩撜Z·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薄墩撜Z·學而》

          20.子曰:“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

          2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墩撜Z·子罕》

          22.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子罕》

          23.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薄墩撜Z·公冶長》

          24.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薄墩撜Z·里仁》

          25.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2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薄鲎浴墩撜Z·子路》

          27.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薄墩撜Z·述而》

          2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薄墩撜Z·顏淵》

          29.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

          30.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31.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

          3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墩撜Z·述而》

          3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34.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薄墩撜Z·衛(wèi)靈公》

          3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36.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墩撜Z·子路》

        【論語的名言】相關(guān)文章:

        論語名言07-31

        論語的名言10-03

        《論語》名言01-18

        論語中的經(jīng)典名言09-03

        論語中的名言09-16

        論語名言警句11-05

        論語名言警句08-23

        論語的名言警句07-23

        論語的名言大全06-30

        論語中的名言12-0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