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愛國者的故事-林則徐

        時間:2021-08-15 14:21:20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愛國者的故事-林則徐

          導(dǎo)語: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人軼事,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愛國者的故事-林則徐

          名人簡介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qū))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于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并將沒收鴉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㈤T銷煙使中英關(guān)系陷入極度緊張狀態(tài),成為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英國入侵中國的借口。

          盡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mào)易則持開放態(tài)度,主張學(xué)其優(yōu)而用之。根據(jù)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為《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wù)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fā)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軼事典故

          名字來由

          則,學(xué)習(xí)、效法。徐,指的是福建巡撫徐嗣曾(ceng)。元撫,以巡撫徐嗣曾為榜樣的意思。字少穆,石麟。一種說法:據(jù)程恩澤《題林旸谷年丈飼鶴圖遺照》詩及注的解釋,林則徐出生那天晚上,林賓日“夢中親見鳳凰飛”,這使他立即聯(lián)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類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為是吉兆,因此在給兒子取名“則徐”之余又給字“少穆”,“石麟”。另一種說法:他出生時有一個不尋常的巧合。那天是八月三十,赤日炎炎。林賓日因妻子分娩在即,接生婆也進了門,他自己便去鎮(zhèn)上想買點龍眼等滋補品回家。正巧,福建巡撫徐嗣曾從鄉(xiāng)下察看災(zāi)情回衙,,差役鳴鑼喝道,隨從們擁簇在大橋的前后左右。不想半路突然陰云密布,雷聲隆隆,頃刻間大雨瓢潑如注。徐嗣曾是個體察民情、關(guān)心手下的好官,他當(dāng)即吩咐眾人找地方避雨?墒沁@兒曠野茫茫,唯見山岙邊有間破舊小屋,眾人趕忙去檐下暫避。突然,屋內(nèi)傳出一陣嬰兒墜地的呱呱啼哭聲,正巧林賓日也在此時趕了回來。他見一位堂堂二品紅頂花翎大官員居然站立在自己家門口,大吃一驚,也顧不得滿地水淋淋,匆匆跪拜。徐嗣曾雙手把林陽谷攙扶起來說:“古人云:‘天生萬物,唯人為貴。’你為大清國生了一個好子民——說不定將來還是棟梁之材,不能拜、不能拜,本官還應(yīng)該祝賀你才是哩!”林賓日見這位巡撫大人和藹可親,全無半點官架子,內(nèi)心十分感動。為紀念這次天造地設(shè)的奇遇,他興奮地給兒子取名為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則”是“效仿”的意思。因為林賓日知道巡撫徐嗣曾重視知識分子,深得士人的敬仰,故他希望兒子長大后能夠效仿徐嗣曾,做一個清官,因此就給剛出生的兒子取了個“則徐”的名字。

          改詩深意

          林則徐的女婿沈葆楨,年輕時功名未就,跌宕不羈,曾有詠新月詩云:一鉤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輝滿十分。林則徐讀了,認為女婿詩雖好,但卻小有不妥,于是替他把“必”字改為“況”字。沈葆楨的詩托月言志,未免自視清高,氣量偏狹。林則徐把它改為“何況清輝滿十分”,詩意迥然不同,成為功名未就時,蓄才積識以備濟世之用,一旦身居高位便可大展身手,實現(xiàn)治國安邦的宏圖大業(yè);而且對照上下句,詩中隱含著“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深意。一字之差,反映了翁婿兩人的不同襟懷。

          藏書之好

          從政之暇,尤喜藏書。舉進士后,居于文藻山,早年以“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頌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為志,潛心搜羅前朝及當(dāng)代各類書籍。藏書樓有“七十二峰樓”、“云左山房”,專用貯書,積三十余楹。貶謫伊犁時,以大車7輛,載書20篋。臨行前賦詩云“縱使三年生馬角,也須千卷束牛腰”。有《云左山房書目》抄本傳世。藏印有“林少穆珍藏印”、“河?xùn)|節(jié)帥,江左中丞”、“寵辱皆忘”、“讀書東觀,視草西臺”、“吳越秦楚齊梁使者”等十?dāng)?shù)枚。原藏書之所“七十二峰樓”于1948年被洪水沖垮,福州市政府撥款重建。有《林文忠公政書》、《信及錄》等,后匯為《林則徐集》。

          太極芋泥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時,英、德、美、俄等國的領(lǐng)事為了奚落中國官員,特備了西餐涼席“招待”林則徐,企圖讓林則徐在吃冰淇淋時出丑。事后,林則徐也設(shè)豐盛筵席“回敬”,這些領(lǐng)事先生。幾道涼菜過后,端上了一盤顏色暗灰而發(fā)亮,深褐又光滑,似兩條魚顛臥其中,不冒熱氣,猶如冷菜。一位外國領(lǐng)事拿起湯匙舀了一勺,往嘴里一送,燙得兩眼發(fā)直,吐都來不及;又聽得“吱”一聲,只見另一位領(lǐng)事的嘴唇也燙出了一圈紅紅的“花邊”,其他客人都給驚呆了。這時,林則徐漫不經(jīng)心地站起來介紹說:“這是中國福建的名菜,叫做太極芋泥。”從此,該菜名噪遠近。

          雨化事件

          林雨化,字希吾,是林則徐的同族長輩,亦是林賓日所創(chuàng)立的真率會的中堅分子,為人正派不阿,不畏權(quán)勢。他揭發(fā)當(dāng)時的福建按察使錢士椿營私舞弊,遭錢士椿羅織罪名報復(fù),林雨化拒不認罪,錢士椿則迫林雨化父親代押。結(jié)果林雨化被監(jiān)禁七個月后,遣戍新疆,途中受盡折磨,直到六十歲時獲釋歸鄉(xiāng)。林賓日對林雨化的遭遇感到無限憤慨,林則徐少時已經(jīng)從父親口中聽聞林雨化事件,希望一見林雨化。在父親的引見下拜見了林雨化,拜讀其著作。之后,林則徐對吏治腐敗加深了認識,日后對他的改革吏治有重要作用。林則徐的家離南宋抗金將領(lǐng)李綱之祠不遠,結(jié)果那里成為他和朋友聯(lián)誼之所。此后,林則徐特別游覽歷代愛國者的遺跡,感受到愛國及民族思想的熏陶,后來他和友人梁章巨發(fā)起修葺李綱墓地行動,又重修于謙祠墓。[25]

          同榜之誼

          潘錫恩,曾任江南河道總督兼漕運總督。晚年晉封太子少保滎陽潘氏統(tǒng)宗譜,去世后賜謚號“文慎”。嘉慶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開科取士后,林則徐赫然列居放榜單中第二甲九十二名進士中的第四位,潘錫恩列居第三十五位。中進士后兩人都被選任為翰林院庶吉士。其后潘錫恩在任會試同考官后的第二年(1817年)大考中名居第一,其所寫的《澄海樓賦》一文深受嘉慶皇帝的欣賞。這兩位彪炳史冊的人物是同榜也是知己,在清朝嘉慶、道光時期曾有一段不平凡的交往。潘錫恩是位水利專家,主持治(黃)河工程,不僅有治河方面的奏疏,而且還寫過《畿輔水利》等專著。因為這些原因,林則徐對潘錫恩的學(xué)問和人品很是欽佩,兩人交情深厚。清代方浚師所著的《蕉軒隨錄》中有一副林則徐贈潘錫恩的對聯(lián):“三策治河書,緯武經(jīng)文,永作江淮保障;一篇澄海賦,掞天藻地,蔚為華國文章。”這副對聯(lián)是林則徐對潘錫恩一生功業(yè)的最高肯定和褒獎。

          受命禁煙

          林則徐紀念郵票道光十八年11月15日,林則徐受命欽差大臣,入廣州查處禁煙。林則徐先弄清廣州受鴉片毒害情況,查找各家煙館,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廣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則徐會同鄧延楨等傳訊十三行洋商,責(zé)令轉(zhuǎn)交諭帖,命外國鴉片販子限期繳煙,并具結(jié)保證今后永不夾帶鴉片,他還嚴正聲明:“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人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絕交出,經(jīng)過堅決的斗爭,挫敗英國駐華商務(wù)監(jiān)督義律和鴉片販子,收繳全部鴉片近2萬箱,約237萬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門海灘上當(dāng)眾銷毀。

          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18日,林則徐發(fā)布兩個諭貼。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國人離開廣州。3月21日下令包圍商館。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國鴉片販子顛地。

          橫遭誣陷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林則徐以虎門銷煙、奮力抗英而聞名中外,成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為后人稱頌。但也是因為禁煙和抗英,使林則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壯的流放生活。

          林則徐在廣州的禁煙功績,最初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充分肯定。道光十九年(1839年)7月28日,道光帝閱畢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報告,欣喜萬分,譽為:“可稱大快人心事!”不久,林則徐過55歲生日,道光帝又親筆書寫“福”、“壽”二字的大楷橫匾,差人送往廣州,以示嘉獎。但時隔不久,林則徐所面臨的形勢就迅速惡化起來。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英軍派艦隊封鎖珠江口,進攻廣州。林則徐嚴密布防,使英軍的進攻未能得逞。英軍受阻后沿海岸北上,于7月5日攻占定海,8月9日抵達天津大沽口,威脅北京。這時,道光帝驚慌失措,急令直隸總督琦善前去“議和”;又命令兩江總督伊里布查清英軍攻占定海的原因,究竟是由于“絕其貿(mào)易”還是“燒其鴉片”,意欲將林則徐作為“替罪羊”。 從此,各種誣陷、打擊和指責(zé)連續(xù)降臨到林則徐的頭上。琦善是妥協(xié)派的骨干,當(dāng)然不會錯過這一陷害和打擊林則徐的機會。他聲稱英國所不滿的只是林則徐一人,只要清廷懲治林則徐,所有問題都可解決。其間,林則徐兩次上奏,大膽陳述禁煙抗英的合理性和正義性。道光帝翻臉,指責(zé)林則徐簡直是一派胡言。

          道光二十年9月29日,道光帝下旨,革了林則徐的職,并命令“交部嚴加議處,來京聽候部議”。10月25日,林則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暫留廣州,等待新任欽差大臣博爾濟吉特·琦善的審問和發(fā)落。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1日,林則徐又接到圣旨:降為四品卿銜,速赴浙江鎮(zhèn)海聽候諭旨。到鎮(zhèn)海后,林則徐積極參與了當(dāng)?shù)氐暮7澜ㄔO(shè)事宜,力圖“戴罪立功”。不久,接替琦善的靖逆將軍奕山在率軍與英軍作戰(zhàn)中打了敗仗。為了開脫罪責(zé),他竟造謠說,英方是愿意議和的,他們恨之入骨的只有林則徐一人。言外之意,就是必須再次懲辦林則徐,英方才能罷兵議和。道光帝求和心切,便把廣州戰(zhàn)敗的責(zé)任再次歸罪于林則徐,說他在廣州任職時沒有積極籌劃防務(wù),以致英軍發(fā)起進攻后,奕山招架不住。6月28日,道光皇帝下旨,革去林則徐“四品卿銜”, “從重發(fā)往新疆伊犁,效力贖罪。”[10]

          林則徐抗英有功,卻遭投降派誣陷,被道光帝革職,他忍辱負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戍途。在赴戍途中,仍憂國憂民,并不為個人的坎坷而唏噓,當(dāng)與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別時,在滿腔憤怒下寫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激勵詩句。這是他愛國情感的抒發(fā),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寫照。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開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則徐,調(diào)任陜甘總督、陜西巡撫、云貴總督。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補,十一月以三品頂戴署理陜甘總督。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授陜西巡撫,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陜上任。這時的陜西,各種社會矛盾十分尖銳:鴉片戰(zhàn)爭時,清廷為解決軍費困難,除調(diào)撥陜西征收的鹽稅外,還強令陜西捐銀一百多萬兩。鴉片戰(zhàn)爭后給外國侵略者的賠款也攤派到陜西,僅西安府咸寧、長安兩縣的賠款銀,年征收就在二萬兩以上,相當(dāng)于上繳正銀數(shù)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連發(fā)生災(zāi)荒,勞苦群眾生活異常艱難;渭南、富平、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與當(dāng)?shù)鼗孛衤?lián)合起來,反抗官府的斗爭此起彼伏。

          病重逝世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清廷命林則徐為云貴總督林則徐·篆刻圖。到任后,以維護云南邊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賞戴花翎。二十九年(1849年)秋,因病重奏請開缺回鄉(xiāng)調(diào)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九月,又被清廷命為欽差大臣,去廣西鎮(zhèn)壓拜上帝會的反清武裝起義。他抱病從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寧行館。在報喪奏折到京前,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11月27日)還命他暫署廣西巡撫。

          在任滇都時,他提出整頓云南礦政,鼓勵私人開采,提倡商辦等主張。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著萌芽中的資本主義思想。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辭歸,結(jié)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為進剿太平軍作亂,故再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理廣西軍務(wù)?墒橇謩t徐根本未康復(fù),疝氣不時發(fā)作,結(jié)果他要躺在特制的臥轎,由福建、廣東山區(qū),一路直達廣東,到潮州時,開始嚴重下痢,到了普寧,已病入膏肓,不得不暫住普寧行館。最后林則徐在兒子林聰彝及幕僚劉存仁陪同下,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辰時,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后,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六歲。死后清廷晉贈其太子太傅,照總督例賜恤,歷任一切處分悉行開復(fù),謚文忠。

          人物評價

          總體評價林則徐從政40年,歷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階級改革派的代表人物。雖然作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鎮(zhèn)壓過少數(shù)民族起義,但在中華民族面臨淪入半殖民地的緊要關(guān)頭,他挺身而出,“置禍福榮辱于度外”,堅決實行禁煙,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wèi)了國家主權(quán)和領(lǐng)土。還主張學(xué)習(xí)西方先進技術(shù),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這是他一生活動和思想的主流。林則徐不愧是中國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林則徐生于乾隆五十年,歷經(jīng)嘉慶、道光兩代,咸豐登基后不久病故。 他從政為官四十年,先后擔(dān)任多職,但他的正直清廉,為他的人民所敬仰,并贏得“林青天”的美譽。[21] 林則徐一生在14個省擔(dān)任過多種官職,他的非凡之處,是時時處處都表現(xiàn)出一絲不茍的責(zé)任感。有了責(zé)無旁貸的獻身精神,辦法總比困難多。當(dāng)時有人評價林則徐 “ 無一事不認真 , 無一事無良法 ”。雖然林則徐的實干精神挽救不了清王朝硯滅的命運,但林則徐殫精竭慮地干成的每一件實事不管是在局部上還在具體問題上,都給國家,給老百姓帶來的好處則是不可否認的。林則徐每任一職 , 每做一事,從來沒有敷衍馬虎過。 實干加智惠,貫穿于林則徐為官從政的全過 程,或者說林則徐的一生就是實干加智慧的一生。

          同許多偉大歷史人物一樣,林則徐是人,不是神,因而不可避免地帶有階級和歷史的局限性。林則徐生活在中國封建社會行將解體、外國資本主義人侵、國家獨立受到嚴重威脅的時代。他和愛國開明的封建士大夫魏源、龔自珍等人一起,矢志探索挽救腐朽的清王朝,臻國家于富強和外御強敵、捍衛(wèi)國家獨立、民族生存之道。他把反對外來侵略和維護清朝統(tǒng)治當(dāng)作解除“ 內(nèi)憂外患” 的兩大重任。他以年高病弱之身,毅然應(yīng)詔前往桂林鎮(zhèn)壓天地會起義,足以說明他的封建正統(tǒng)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林則徐的局限性恐怕主要在此。

        【愛國者的故事-林則徐】相關(guān)文章:

        名人故事愛國者的故事屈原10-13

        名人故事:偉大的愛國者-江姐10-02

        關(guān)于報效祖國的故事之林則徐12-10

        愛國者作文11-25

        林則徐與“王老吉”的歷史典故08-03

        緬懷林則徐初中作文10-10

        關(guān)于林則徐的小學(xué)作文03-05

        淺談林則徐祠堂對聯(lián)11-2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