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時間:2022-12-08 20:19:35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通用14篇)

          厲行節儉,是應對資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選擇。今天,深感水荒、電荒、煤荒、油荒切膚之痛的我們,應比白居易更加具有節儉的緊迫感,深深感到領袖們厲行節儉的細節魅力的永存。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通用14篇)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1

          漢文帝廉潔愛民的精神,勵精圖治的實踐,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穿草鞋上殿辦公

          史載,漢文帝劉恒‘履不藉以視朝’。由于制作草鞋的材料以草和麻為主,非常經濟,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具備,漢代稱之為“不藉”。漢文帝時,已經有了布鞋,草鞋淪為貧民的穿著,而漢文帝劉恒仍穿著草鞋上朝,做了節儉的表率。不僅是草鞋,就連他的龍袍,也叫“綈衣”,‘綈’在當時是一種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絲綢。就是這樣的龍袍,漢文帝也一穿多年,破了,打個補丁再穿。后宮嬪妃也是樸素服飾,衣著不準長的下擺拖地。帳子、帷子全沒刺繡、不帶花邊。

          不講排場

          古代皇帝住的宮殿,大都要修又大又漂亮的露臺。漢文帝也想造一個露臺,讓工匠算算要花多少錢。工匠們說,不算多,一百斤金子就夠了。漢文帝一驚,忙問,這一百斤金子,合多少戶中等人家的財產?答﹕十戶。漢文帝又搖頭又擺手,說﹕現在朝廷的錢很少,還是把這錢省下吧。

          《史記》載﹕文帝“即位三十年,宮室苑囿狗馬服御無所增益”!畬m室’是宮殿建筑,‘苑囿’就是皇家園林以及供皇室打獵游玩的場所,‘狗馬’指供皇帝娛樂使用的動物、設施等,‘服御’即為皇帝服務的服飾車輛儀仗等。這些都是皇帝們講排場、顯威嚴、享樂游玩必不可少的,皇帝們大都十分重視。然而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居然沒有蓋宮殿,沒有修園林,沒有增添車輛儀仗,甚至連狗馬都沒增添。他關心百姓的疾苦,剛當皇帝不久,就下令:由國家供養八十歲以上老人,每月發給他們米、肉和酒;對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再增發一些麻布、綢緞和絲棉,給他們做衣服。

          安排自己的喪事

          在文帝死前,最后安排了一次節儉活動—他的喪事。他在遺詔中痛斥了厚葬的陋俗,要求為自己簡辦喪事,對待自己的歸宿“霸陵”,明確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卑粤晟酱ㄒ蚱涔饰鹩兴,即按照山川原來的樣子因地制宜,建一座簡陋的墳地,沒有大興土木,沒有改變山川原來的摸樣。

          像這樣一生為民、儉樸勤政,并不斷改進政策,為強國富民孜孜以求的皇帝,歷史上實不多見。當時國庫里的錢多得數不清,串錢的繩子都爛了;糧倉的糧食一年年往上升,都堆到糧倉外邊了。后來赤眉軍攻進長安,所有皇陵都被挖了,唯獨沒動漢文帝的陵墓,因為知道里面沒啥好東西。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2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他一生儉樸,以節儉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樸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見他如此節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說:“你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說你在家里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喂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這樣做也有損于我們國家的體面,人家會說魯國的上卿過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日子啊。您為什么不改變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于己于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季文子聽后淡然一笑,對那人嚴肅地說:“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著粗糙得難以下咽的食物,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還有人正在受凍挨餓;想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而我則妝扮妻妾,精養糧馬,這哪里還有為官的良心!況且,我聽說一個國家的國強與光榮,只能通過臣民的高潔品行表現出來,并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艷的妻妾和良驥駿馬來評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議呢廣這一番話,說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內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簡樸,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馬匹也只是用谷糠、雜草來喂養。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3

          就在中央狠剎“吃喝風”,大陸人人把“建設節約型社會”掛在嘴邊的當下,“節儉帝”的美譽卻頒給了香港影帝周潤發。2013年4月2日,周潤發花2.2塊港幣乘坐普通渡輪引發圍觀。其實這已不是發哥第一次被人發現搭乘公共交通出行,其“摳門”的名聲早已婦孺皆知。可節儉并不意味著“守財”,用發哥自己的`話來說,鋪張浪費沒有意義,把錢花在刀刃上,合理配置財富,過有品質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能賺會花。

          母親家傳節儉之風

          1955年5月18日,周潤發出生于香港西南的南丫島,是當地土生土長的鄉下人。由于做海員的父親長年離家在外,勉強維持一家人生計的母親被生活折磨得疲于應付,她給在四個孩子中排行老三的周潤發取名“細狗”,也就是小狗的意思。從很小開始,周潤發就跟著哥哥、姐姐去山上放牛、到田間幫媽媽拔草,還替家里賣茶果和糕點,但日子仍然過得緊巴巴的,全家人經常靠幾根咸菜和一塊豬油就打發掉一餐。周潤發親眼看見母親是怎樣勤儉持家的:每次從菜場買菜回來,母親都舍不得丟掉塑料袋,洗凈折疊好后留著以后再用;甚至就連綁魚的水草,她也整齊地碼好,堆在床下,像寶貝似的不肯丟掉……這些都對他形成了很深的影響。

          讀中學三年級時,積勞成疾的父親一病不起,家里再也無力供養周潤發讀書,不得不讓他提早進入社會謀生。他曾先后做過電子廠的童工、商行的雜役、酒店服務員、郵差、照相器材店的導購等,可是因為收入微薄,除去交給母親的家用之外,維持他的基本生活都有困難。這個時候,母親積累多年的節儉之道很多次都幫他找到了應對的辦法。

          為了節省租房費用,周潤發工作后曾多次搬家。而每次搬家,母親都叮囑他一定不要隨意丟棄東西,“破家值萬貫”,省下來的,就是賺到的。有一年周潤發被郵局炒了魷魚,不得不找一個租金更加便宜的房子。打包行李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常用的那床蚊帳破了一個洞,本來打算扔掉算了,可又突然想起母親的囑咐,最后還是留下了蚊帳。偏巧他新搬的地方附近有一個池塘,蚊蠅特別多,那床蚊帳經過簡單修補后,馬上就派上了大用場。躺在床上,周潤發慶幸自己又節省下了一筆開支,這讓他更加認同母親的勤儉家風。

          1973年,酷愛表演的周潤發報考了香港無線電視臺的演員訓練班,并獲得無線高層的賞識,演藝事業干得風生水起。經濟條件改善后,他給母親購置了新房,還雇傭了專職的保姆和司機,想讓勞苦半生的母親過上衣食無憂的舒心生活。可保姆來到家中的第一天,母親就給周潤發打去了電話:“兒子,咱們把傭人辭掉吧?”周潤發不解地問:“怎么?她犯了什么錯嗎?”母親連忙解釋:“沒有,沒有。我還沒老得走不動,干嗎吃飯睡覺都用別人服侍呢?我不習慣,再說也白白浪費錢呀。明天就讓人家回去吧。”

          周潤發知道母親一生節儉,也習慣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如果再讓保姆在家里待下去,說不定保姆會整天坐著享受,而母親會反過來伺候保姆呢。周潤發后來辭掉了保姆,但為了盡一份孝心,他仍會經常給母親買一些家貧時連想都不敢想的食物和用品。只是每一次他都不敢把真正的價格告訴母親,否則老人家一定會半宿睡不著覺的。

          受母親的影響,周潤發在出道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給自己雇請傭人和助理,大事小事都親自打理,和普通人沒什么兩樣。

          成名不改摳門本色

          在香港演藝圈,大凡有點名氣的明星都十分注重排場:吃穿玩用要夠得上檔次,搶眼吸睛;臺前幕后也前呼后擁著一票保鏢,場面壯觀,可周潤發卻絕對不在這個行列中。他說自己對吃穿很少挑剔,并自嘲“非常好養活”。

          1986年,周潤發成功拍攝了《英雄本色》,并以“小馬哥”的經典形象成為港臺和東南亞地區的至尊偶像。他主演的影片部部叫好叫座,財富也越積越多,可其自小養成的節儉作風,卻絲毫沒有發生改變。

          1987年5月,32歲的周潤發與情投意合的新加坡富商之女陳薈蓮開始談婚論嫁。盡管也想給心上人一個風光熱鬧的婚禮,可他覺得為了一天的光鮮體面便大肆揮霍錢財完全沒有必要,也不值得,他向陳薈蓮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不想把婚禮辦得太過鋪張,婚禮當天好不好看,和婚后的幸福完全沒有關系!

          周潤發原本以為愛人會感到委屈,沒想到畢業于英國工商管理學院、既懂理財又通情達理的陳薈蓮非但沒生氣,反而毫無二話地站到了他的一邊,這讓周潤發更加確認自己沒有看走眼,找到了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人。只是后來因為有錢的岳父太愛惜女兒,堅持要送給女兒一個堂皇體面的婚禮,周潤發才不得不花掉15萬港幣籌辦婚禮,那也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違背勤儉有節的生活原則。

          婚后,周潤發憑借精準的選角眼光和出神入化的精湛演技,進一步確立了自己“香港影帝”的地位。1988年,他所創造的票房總價值便高達1億3000萬港幣,就連世界知名的《時代周刊》都認為周潤發是亞洲最具吸金能力的演藝明星,可他的生活卻完全看不出是一個月入百萬港幣的富人模樣。

          1993年8月的一天夜里,周潤發來到九龍城街的一家鹵味店購買夜宵。老板見小店來了大明星,馬上喜笑顏開地過來招呼。周潤發一邊熱情地回應,一邊挑選自己和發嫂都很愛吃的燒鵝。不過結賬的時候,他的一句話卻讓老板吃驚不。骸皶r間不早了,早賣完,早關店,老板便宜一點吧?吃得好,我還會再來的!

          原本以為名人光顧會出手大方一些,之前有明星到店里買鹵味后不用找零的情況,老板也遇到過,可是跟他討價還價的大牌,今天還是第一次見識。早聽說發哥私下里非常善于精打細算,這一次算是親眼看到了。因為老板平時就是周潤發的粉絲,所以最后不但以最低價把燒鵝賣給周潤發,還抹去了零頭。此后,周潤發成為了這家店鋪的熟客,可每次來這里買鹵味,他仍舊不忘和老板砍砍價,母親那句“省下就是賺到”的話,已經深深印刻在了他的血液里。

          1995年完成《和平飯店》的拍攝之后,周潤發的工作重心開始轉往好萊塢,并通過1999年的《安娜與國王》實現了個人演藝事業的華麗轉身。而2000年隨著《臥虎藏龍》在奧斯卡頒獎禮上的風光無限,他不但在西方影壇實現成功立足,而且片酬也升至了1300萬美元。按理說,這時的周潤發再怎么吃香喝辣、享受人生也毫不過分,可人們見到的,卻仍是那個當年從南丫島鄉下走出來的普通人。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4

          有這樣一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饑挨餓,就必須要照這兩個宇去做!敝,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一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鋪張浪費,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沒有一點余糧。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后,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獲的糧食就不多。盡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必須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先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后,他倆將“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后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5

          一天,毛岸英買菜回來路過一家小書店,他輕手輕腳地走進店堂,看見滿屋子擺了好多的書、畫。他仿佛走進童話般的神奇世界,翻翻這本書,新鮮;看看那本書,也有趣。

          后來發現有一本很厚很厚的長方形的書,賣書的人告訴他,這是字典,是位不開口的先生。岸英像著了迷似的,心想,不開口的先生多好,要是我把它請在身邊,碰到難字生詞,翻一翻,它就告訴你,那多好,對,買一本!

          "老板!這個不開口的先生要賣好多錢一本?"岸英滿面笑容,興沖沖地問。他心想,七八個銅板總可以了吧!

          書店伙計伸出大拇指和食指:"不多!大洋8角!"

          "8角?"岸英有些吃驚,臉上充滿希望的笑意趕跑了。

          "8角,就是240個銅板呀!"岸英吐了吐舌頭,不忍釋手地把字典放回原處,嘆口氣離開了書店,他下意識地摸摸口袋,袋里連一個銅板也沒有。怎么辦呢?從哪里搞錢呢?給"大黃牙"當奴隸,連飯都吃不飽,哪來錢?岸英苦苦思索了老半天,想不出一個辦法。

          他買回一籃豆芽菜,"大黃牙"丟給他6個銅板。他跑到隔壁弄堂里的一家饅頭店里,把銅板遞過去,習慣地說:"呶,來三只開花饅頭。"他總是給岸青、岸龍各買一只,6個銅板是三個兄弟的早飯錢。剛剛把三只開花饅頭接到手里,他突然醒悟了似的退回一個,說:"退我兩只銅板好啦!"

          岸英是個有恒心的孩子,凡是想準了的事,他就一定下狠心辦到,即使再餓再冷他也能忍受。

          他和岸青省吃儉用,大約兩三個月的早晨沒有吃早飯,總算積存了200多個銅板。他終于跳跳蹦蹦地走進書店,從袋子里倒出所有銅板,一邊要書店伙計數錢,一邊拿起《學生字典》翻看。

          有了字典,兄弟三人像得了寶貝似的,可高興啦!從此,岸英一有空就對著報紙查生字,還教岸青、岸龍學文化。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6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于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后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后,按份掛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后,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準剩余,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7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里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贊嘆。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8

          三國時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官居蜀國宰相,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事奉節儉,力戒奢侈。他的家業僅存錢800銖、田15頃,作為妻室兒女的生活來源。

          他本人的衣食用度,由朝廷配給,俸資之外,分文不取。更為難得的是,他在暮年立下了這樣的遺囑:“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財。”

          據史料記載:“及卒,如其所言!敝T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話已成為千古箴言,被后人奉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9

          香港富豪李嘉誠有一次從酒店出來,準備上車的時候,把一枚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咕轆轆地向陰溝滾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撿。旁邊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見狀,立即過來幫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誠把硬幣放進口袋后,再從錢夾里取出100元港幣,遞給保安作為酬謝。為了一元錢卻花了100元,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劃算的。有人向李嘉誠問起這件事情,他的解釋:“若我不去撿硬幣,它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費。我覺得錢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費。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10

          趙匡胤教女儉樸 "天上神仙府,人間帝王家"。作為一國之主皇帝應該說是人間最富有的,金銀財寶任其享用?墒撬纬_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卻不但生活儉樸,反對奢侈浪費,還嚴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講究儉樸。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11

          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做官后,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里。之后,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必須會好好操辦一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仆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管家問道:“你家小姐這天出嫁,怎樣一點籌辦的樣貌都沒有?”仆人皺著眉說:“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分節儉了,小姐這天出嫁,主人昨日晚上才吩咐準備。我原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這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12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俄羅斯人,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和領袖。儉樸伴隨著他傳奇的一生。當時人們經?吹剿┮患松呐f大衣。在這件大衣上還留有三個彈孔。

          1918年,列寧就穿這件舊大衣,去工廠演說,遭到反對勢力的刺殺,在大衣上留下三個彈孔。傷愈出院后,他謝絕更換新大衣,將舊大衣補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節約每一分錢,為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13

          徐特立,字師陶,湖南長沙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傳世。他注重品德修養,平生儉樸。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當校長時寫過一首《粉筆詩》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園里:

          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余衷曲,反為余是算細人。

          他在每天巡視全校時總是把別人拋棄的粉筆頭撿起裝在口袋里留給自己上課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范(又稱稻田師范)的幾年里,差不多沒有用過一支新粉筆。有些學生不理解,反而覺得他太“小氣”。因此徐特立特寫詩教育學生。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篇14

          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出身于將門世家。他的父親戚景通,對兒子的家教十分嚴格。戚繼光十二歲那年,有一次,幾個工匠來戚家修理房屋。戚景通指使他們安設四扇雕花門戶。工匠們都感到迷惑不解,紛紛議論說:“像這樣的將門世家,可以安設十二扇雕花門戶!”工匠們的議論,被戚繼光聽到了,他立即去找父親,提出要增設八扇雕花門戶。戚景通沒想到兒子小小年紀,就講究起虛榮和排場來,便聲色俱厲地說:“你要從小養成勤儉的品德,否則,連這四扇雕花門戶也是保不住的!

          戚繼光默默地點了點頭?蓵r隔不久,他又挨了父親一頓訓斥。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戚繼光穿著一雙很考究的絲織鞋子走過廳前,被戚景通看見了。戚景通十分惱火,當即將兒子叫住,怒氣沖沖地斥責道:“你一個小孩子家就穿這樣講究的鞋子,長大后,就會去追求綾羅綢緞。要是當了軍官,說不定還會侵吞士兵的糧餉。后果不堪設想!”

          戚繼光聽了父親的教誨,立刻彎腰脫掉絲鞋,換上了布鞋。從此,他再也不追求奢侈了,直到擔任了朝廷的大將軍,仍過著儉樸的生活。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11-30

        名人勤儉節約的故事03-26

        名人故事:勤儉節約06-11

        勤儉節約的名人小故事04-02

        名人勤儉節約的小故事05-22

        有關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02-28

        關于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精選14篇)07-18

        關于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精選9篇)08-26

        關于名人勤儉節約的小故事(精選13篇)04-1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