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作文(集合9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國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國的作文1
第一次在美國朋友家就餐,我驚呆了。朋友家一歲半的孩子,自己坐在餐椅上,從頭到尾,自己吃完。盡管他拿勺子的動作還很笨拙,但是他不慌不忙的,一勺一勺地吃得很認真。掉在桌子上的飯粒,他很自然地用手撿起來吃掉。
吃完時,他一邊把圍嘴解下來,一邊說:“我吃完了!”父母把他抱下餐椅,他端起碗,把碗里的剩飯倒進垃圾桶,再踮著腳尖把碗放進洗碗池。一切都是那么熟練和自然,一看就知道,他很早就養(yǎng)成了這個習慣。在美國,餐桌教育是育兒內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相比于中國人把喂飽孩子放在首位,他們更重視“吃飽”以外的其他事情,比如:孩子能主動吃飯并享受吃飯的過程,能遵守就餐過程中的禮儀,學會在餐前餐后布置與收拾餐桌并學會接待客人等等。美國孩子從會拿勺子起就開始自己吃飯,盡管他們會弄得滿身、滿地都是飯粒,但是通過幾個月的訓練,他們的手腦達到平衡,可以穩(wěn)當?shù)匕焉鬃臃湃胱熘。孩子自己決定吃多少,因為,吃飯是自己的事情,只有主動去吃飯,才會真正享受吃飯的樂趣。而且到點吃飯,逾時不候,如果孩子當時因為玩耍而不肯吃飯,那是真的要餓肚子的。
這一點對于中國父母來說會覺得不可思議:怎么能讓孩子餓著?看見孩子餓得直哭,父母肯定會很心疼,馬上給孩子做飯去。但是也因此,幾乎每個中國孩子都明白,我現(xiàn)在不吃也不要緊,反正家里的廚房24小時為我開著,我餓了自然會有人給我東西吃。他們沒有主動進食的概念,也不會遵守嚴格的用餐時間,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大多數(shù)美國孩子從兩歲起開始學習用餐禮儀,吃飯細嚼慢咽,不能發(fā)出聲音,刀叉不能敲盤子,就算是不小心發(fā)出聲響,也必須跟在坐的所有人說“對不起”。在餐桌上照顧別人的感受,是美國孩子很重要的一課,除了不影響到他人就餐,還要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因為喜歡某道菜而放肆吃,這是不被允許的。
大一點的孩子,還會幫助父母做一些餐前準備,餐后收拾,減輕父母負擔的同時讓孩子有一種家庭參與感,學到一些接待客人的餐桌禮儀。對于美國人來說,餐桌不僅僅是教育孩子的地方,更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的最溫馨場所。美國父母非常重視與孩子的就餐時光,無論平常百姓還是國家總統(tǒng),都會把和家人的團聚看成是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的事情。下班回家后,每個人都急匆匆地往家趕,為的就是一家人能早日圍坐在餐桌旁,享受一頓愉快的晚餐?赡芪覀兒芏喔改付紱]意識到,一家人一起準備,一起享用,一起交談,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們很少把要和家人吃飯當成拒絕應酬的原因,相反,應酬是不回家吃飯最理所當然的理由。中國人的早餐內容豐富,卻很少家人一起享用。我們經常在早餐攤上吃,或者把早餐打包帶走。即使在家里吃,也經常是孩子吃飯,媽媽忙著收拾書包。
于是,美好的早餐時光就這樣被匆忙消耗掉了。美國人的早餐很簡單,各種麥片圈圈泡在牛奶里,就是一頓。但是,一家人一定要坐在一起,慢慢享用。尤其是周末的早上,爸爸坐在餐桌旁看報,媽媽給每個人的盤子里放入一個雞蛋或幾片培根,孩子們給每個人的杯子里倒上橙汁,這是很常見的場景。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家人在一起聊天、談心、說笑,美好的一天就從那一刻開始。孩子從餐桌上,學習到互相協(xié)作的精神,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默契,享受吃飯的樂趣,更重要的是,相比起一頓美味精致的早餐,他們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與父母的溝通,和他們之間那份親密無間。我們常說,養(yǎng)育孩子是最考驗耐心的一件事。但是,美國人會告訴你,耐心,不是等待的時間,而是等待的狀態(tài)。他們很小就讓孩子自己吃飯,面對滿桌滿地滿身的狼藉,他們能心平氣和。
他們讓違反規(guī)矩的孩子餓著肚子,面對孩子的哀求,他們不動聲色,他們將工作瑣事擱置,期待與享受每一個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這是一種怎樣的淡定與平和。當我們?yōu)榱斯ぷ鞔颐Ρ甲撸瑢τ诤⒆拥慕逃裏o所適從,急于求成,我們是否可以嘗試,先陪著孩子一起在餐桌旁坐下來呢?
美國的作文2
山之崖,海之湄。少年中國短別離……
——題記
為期十天的美國之行結束了,鋪滿陽光的道路上留給我的是無窮無盡的思考與收獲。一個令人震驚的民族,有著他們獨特的生活、環(huán)境和精神。
剛剛住進美國的家,就充斥著溫馨,飽脹的生活豐富無比。美國的中學生一天的生活在一種幸福與意義中度過,輕松而充滿了價值。早晨六點跑步,收獲的是意志的磨練、健康的體魄。美味可口的早飯造就了一天的好心情,懷揣著期待步入學校。美國的課堂自由而活躍,思維上的旋轉跳躍使每一個同學全神貫注、精力集中,飛速旋轉的大腦不斷挖掘著自己的潛力,開拓、創(chuàng)新。午飯時刻,放松心情,同學間傾心的交流促進著友誼。一樣的課堂,一樣的思維活躍。豐富的課余時間——做義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網上學習:關注新聞,開闊視野。戶外運動:強健體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得富有價值。比起他們,我們每天的生活是否有意義呢。繁忙的學業(yè)中擠出了空閑時間,卻不是靠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就是坐在電腦前聊天、玩游戲。少之又少的space time也就這樣悄然流逝了。如果我們用這些時間看看書、多參加一些體育鍛煉、或者參加公益活動,那么留給我們的一定是數(shù)不清的感受與收獲。所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多做一些對自己學習、生活、素質有幫助的事情會讓我們生活得更有價值。
走在大街上,寬敞的馬路,路旁郁郁蔥蔥的樹林,湛藍的天空,富有層次感的云層——一切都讓人覺得環(huán)境是那么的美好。廣場上無憂無慮的鴿子,優(yōu)哉游哉地吃著谷子;樹叢間活蹦亂跳的松鼠……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環(huán)境的美好。時常走在北京的路上,沒有天真活潑的小動物在樹枝間嬉戲玩耍。哪怕只是偶爾看見幾只麻雀,也會被來來往往的行人嚇跑。人們對動物的捕殺,對生命的摧殘,使這些原本活靈活現(xiàn)的動物們開始躲避,隱藏。于是,我們今天再也看不見馬路旁無所顧忌的小動物們了。我們?yōu)槭裁床粡纳磉呑銎,保護動物,為自己構造一個人與自然和平相處的環(huán)境呢?人與自然和諧的背后,其實是他們的素養(yǎng)。如果我們也能尊重動物,保護動物,不隨意捕殺,相信我們也能走在動物園似的大街上。
這次旅途中,讓我最為記憶猶新的則是他們的自立自強。初到機場,就遇到一對美國父女。小姑娘很小,不到十歲的樣子,卻帶著自己重重的行李。一個不小心,包掉到了地上,爸爸只是在一旁看著她,一點一點的把包重新綁好在箱子上。父親對女兒自己動手的培養(yǎng),相信將來的她一定是個堅強、自立的女生。Mum帶我去shopping mall買食品,結賬時,獨特的付款方式讓我新奇。沒有收銀員,只有一臺收款機器,我們需要自己操作,全部掃完碼后,刷卡交錢即可。回家的路上,美國人這種自立的生活方式著實讓我感到這是多么自立的一個民族啊。臨走的前一天下午,mum帶我洗照片,特殊的方式更是讓我記憶猶新。仍然是一種機器,仍然是自己操作,仍然靠自己的勞動換來了收獲。我相信自立的每一個人終究會是自強的。身處蜜罐中生活的我們也應該學會自立,從自己的小事兒做起,料理好自己的學習、生活。不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父母,爭取靠自己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從美國回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長大了,原來還是喜歡依賴父母的我變得愛動手了,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要自己完成。因為我發(fā)現(xiàn):在培養(yǎng)了自立的同時,不管自己做得好不好,價值終究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性,不依賴他人,靠自己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每一天的點點滴滴,深深的印入我心里。飛機起飛,還是離開了美國的土地。但是美國留給我的種種精神、充實的生活、幽雅的環(huán)境在我心中永遠不會磨滅……帶著這種體會與收獲,我一定會在今后成長的道路上做得更好。
作別西天的云彩,迎來北京首都機場的迷彩虹。萬水千山卻阻隔不斷友誼的紅絲帶!
——后記
美國的作文3
坐在暖和的房間里捧著手機,接受著來自五湖四海的祝福。
耳邊是電視機里傳來的《難忘今宵》和長輩不間斷的絮絮叨叨。
過去的年便在熱鬧與紛雜中,在觥籌交錯與碗筷相接中娓娓道來。
過去的年,過的就是新鮮。
物資匱乏的年代,唯有過年最值得企盼。撕著日歷終于趕上年集,尼龍袋里背回平日難見的物件,色彩繽紛的水果糖和一點添加劑都沒有的糕點蔓延著絲縷香甜;鮮艷喜慶的年畫上,張飛關羽手握利器圓眼怒睜;一把粗糙劣質的塑料花總是紅的綠的,插在舍不得扔掉的酒瓶里;全家人好不容易去照相館照張相,連表情都緊張得看起來不是那么自然。
過去的年,過的就是嘴饞。
小孩子一天往灶房跑幾遍,總想偷吃點炸帶魚或肉干,哈喇子差點流到裝食物的菜筐里,嘗一點后還想再嘗一點。沒有冰箱的年代,大魚大肉和熏腸,都要在院內的老樹上晾干。聞著咸津津的味道,心想著啥時能敞開肚皮,把這些好吃的全部吃完。
過去的年,過的就是儀式感。
自己動手的喜悅足以沖洗貧寒的難堪。遒勁有力的毛筆字與百種不重樣的窗花總是最般配的。豬圈雞圈旁貼下“六畜興旺”,米缸面缸旁貼下“五谷豐登”,那時人與人之間很是親熱,一件喜事不出一會就能在鄉(xiāng)鄰中傳個遍。
過去的年,過得很緩慢。
走親戚能從初二走到十五,一大家子也沒人嫌煩。但親戚踏破門檻的壯觀,讓鄉(xiāng)鄰街坊間不像今天這般冰寒。那時候沒有手機,更沒有電話短信。吃飯時有說有笑地夾菜,見面時誠誠懇懇地聊天。沒有電子設備和高科技的年代,專注的心和真切的情就著一桌好菜,能再多扒幾碗飯。
我放下手機,聯(lián)歡晚會早已告一段落。
默默地看向窗外,長輩口中的紅燈籠、花對聯(lián)、噼啪作響的鞭炮聲都找不到蹤影。鱗次櫛比間,幾點柔軟的燈光卻依舊明亮。
過去的年回不去了,但我們終將走過過去,總要迎來明天。
如今的年味為什么這么淡?
因為年味早已拌進了尋常日子的每一天。
小爺爺?shù)摹案?/p>
今年過年特別熱鬧!離開家鄉(xiāng)20多年的小爺爺從美國回來了。
小爺爺其實是我的姨爺爺,奶奶說叫小爺爺顯得更“親”。小爺爺也不小,81歲了,滿頭銀發(fā),身體硬朗,還十分健談。我愛聽小爺爺天南海北地聊天,不管是幾十年前的舊事,還是大洋彼岸的風土人情,我都聽得入迷。不過,小爺爺有句話我不太明白,“人老了,該葉落歸根啦。這次回來,就是想找找‘根’!
“根”是什么,又該到哪里找呢?
大年三十,奶奶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年夜飯,“來,先嘗一下我親手包的燒賣”。小爺爺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夾起一個,蘸下米醋,塞入口中,“哦,筍丁鮮肉餡吧,真香!好多年沒吃到這么鮮的燒賣嘍,真想念這一口!蔽矣行┖闷,“小爺爺,美國華人街難道沒燒賣賣么?”“有是有,可美國的燒賣沒你奶奶包得地道。就拿這冬筍來說吧,哪兒的都比不上杭州的冬筍鮮!”白斬雞、熏魚、炒二冬、油爆蝦、老鴨煲……一道道家鄉(xiāng)菜上來,小爺爺都贊不絕口,“人越老對家鄉(xiāng)就越有感情。在美國我和你小奶奶常?囱胍曅侣劼(lián)播,看到杭州就特別興奮。這兩年杭州的鏡頭尤其多,G20峰會,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接下來還有亞運會,真給海外的杭州人長臉。”
“就是電視里的杭州,我們都不太認識啦!”小奶奶插了一嘴!皩,對,對!”小爺爺連說了3個“對”,“別的不說,就拿我們以前居住的延安路來說吧,變化太大了,都是高樓大廈,我和你小奶奶出門都怕迷路!蔽胰滩蛔∮謫柫艘痪,“你們住在紐約,不是比杭州更繁華嗎?”“第五大街是很繁華,但紐約也有很多破爛地方。美國效率太低,一個地區(qū)改造,從拆遷到建成,沒有五六年辦不成。”話匣子一開,小奶奶也“剎”不住了,“嗯。中國發(fā)展真是太快啦!這次我們回來,很多當年的學生拜訪我們,日子都過得紅紅火火的。難怪你美國的舅舅,這兩年也一直念叨著想回國內發(fā)展呢”……
餐桌上的火鍋冒著熱氣,一家人越聊越酣暢。我有些明白了“根”的含義,琢磨著明天帶小爺爺小奶奶去湖濱公園、吳山廣場逛逛,看看舞龍,唱唱京劇,一定會找到更多“根”的。
美國的作文4
今日是7月14日,是我的美國之旅的第一日.
今天我們先從華美學校正門坐巴士去南沙港客運碼頭,一到了南沙港后我們就坐船去香港機場,我們過了關,辦好了行李托運手續(xù)就上了去臺北的飛機.飛機飛了一個半小時就到達了臺北.
到達臺北桃園機場了,這一次是我第一次到臺灣.臺北還在下著蒙蒙細雨,空氣十分清新。老師和我們先去了麥當勞,吃了一點東西,把肚子填飽后我們就登上了前往洛杉磯的747B型飛機.開始了長達11個小時的航程.
飛機里很寬,空姐對我們都很好,時不時會給我們一些水和飲料.不過飛機的座位很窄,不是很舒服,所以很難睡著.在飛機上每一位乘客都有一個小型可觸摸的小電視和一機耳機.你可以聽歌看電影,玩游戲和看新聞。11個小時的時間就是這樣打消的。我總共看了六步電影:《怪獸大戰(zhàn)外星人》、《奪命手機》、《移動城市》,《星球大戰(zhàn)和帝國反擊戰(zhàn)》……
當?shù)貢r間13點45分,我們終于抵達洛杉磯.我們一下飛機就看杉磯的天很藍,萬里無云.機場的路牌是英文.我們拿好了行李過了健康關來到了機場門外。
有一位接待我們的導游早早就在機場外等我們了,我們坐著他的車到了SCS學校(南方島國基礎制校)當?shù)氐睦蠋熃o我們發(fā)了一件T恤之后我們跟著寄宿家庭回到了他們的家,開始了寄宿家庭的生活。
這個家庭有3個人,他們的媽媽是老師,兒子叫JOSH。他爸爸也是做老師的,他們家建在山腰上,從窗戶望出去可以看到洛杉磯全景。房內有一個廚房、三個臥室、2個客廳和2個廁所。晚上,我買了一張電話卡,打了一個電話回家。爸爸和媽媽聽到我的電話可高興了。
第二天,寄宿家庭主人帶我們去上學,美國的學校與中國不同,早上只有二節(jié)課,下午不上課。早上第一節(jié)課是英語課。老師給我們讀讀幫事,回答一些問題就過去一節(jié)課了,第二節(jié)課是數(shù)學課,老師通常給我們做幾道題就可以了,幾乎沒有作業(yè)。上完課就去吃飯,我們都是吃一些意粉、漢堡等西方食物。 美國學校下午沒課,是自由活動。你可以去看電影,也可以去打“躲避球”,或去打乒乓球,一切隨你所好。五時三十分家長按時接我們回家,這就是一天了。每到周三時,老師都會帶我們去游覽,迪士尼樂園、環(huán)球影城和海盜樂園等我們都去過。
過了二個星期的短暫家庭生活,我們就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他們。我們飛往波士頓,參觀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晚上我們吃中式自助餐。第二天我們乘車到達紐約,紐約給我的印象很大。紐約的空氣污染比廣州還大,平均每條大街都塞滿了車。從遠出看紐約市中心,紐約的建筑群高高低低,一大排都是樓房。我們參觀了高大壯觀的自由女神,車水馬龍的華爾街,人群擁擠的時代廣場,繁忙地第五大道。威嚴的聯(lián)合國總部,令人惋惜的世貿大廈舊址,和全美國最嚴格的西點軍校。
紐約這個城市名字的來歷有一個有趣故事。英國有小鎮(zhèn)叫“約克”。(YORK)。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后,約克鎮(zhèn)的人移民到了美國在現(xiàn)在紐約的地方修建了一個新小鎮(zhèn)。他們用故鄉(xiāng)的名來命名,在“紐約”前面加了一個new(新的),變成了new york.(新的約克)。翻譯成中文就變成了“紐約”。不過,現(xiàn)在的紐約已經變成了世界最大的城市。紐約擁有20幾條線和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鋼架雕塑—自由女神,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蒙娜麗莎剛等幾個世界之最。第二天,我們又前往美國首都華盛頓。我一來到華盛頓就發(fā)現(xiàn)華盛頓使很多,黑人也很多,空氣很好。我們在華盛頓參加白宮,華盛頓紀念碑,林肯紀念堂,五角大樓等。晚上,我們乘坐飛機,飛往san Francissco.(舊金山)。我們又去了舊金山的藝術宮,漁人碼頭,九曲花街,和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又被稱為搖擺橋,當海風打在橋身上,總有一點搖擺的感覺,令人害怕。
晚上,我們搭乘華航班機返回祖國的懷抱。這次美國之旅讓我知道了美國的風俗和文化,我覺得美國比中國禮貌比中國文明,他在環(huán)保方面也做得比我們好。
我們中國現(xiàn)在還存在很多不好的現(xiàn)象,如隨地大小便,亂扔垃圾等。我在美國是根本看不到的,所以我們要學習美國的文明禮貌,提高我們的素質。還有美國的科學很發(fā)達,中國應要快馬加鞭,超過美國。
美國的作文5
為期一個月的美國之行感觸很多,回國正好也近一個月了,現(xiàn)在整理這些思緒想必該是沉淀后的精華。但真要交總結時卻又不知從何寫起。暫將一些零碎的感受和由此引發(fā)的中外對比記錄下來,權且交差吧。
1、飛機及機場
來回一共換了七趟飛機,在短時間內我是不想再坐飛機了。在中國航班上我們感受到了親切周到的服務。相比之下美國國內的航班就像坐公交車一樣,溫度很低,沒有服務,“空奶”(為了和空姐對比只能這么叫了)除了安全指示時做了工作以外,就剩下聊天了。想要吃的和飲料,可以,但都是收費的。
說到收費,真的是資本主義的特色了。機場的推行李的車都是要投幣才能用的。3美元,我們都發(fā)揮了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本能,自己拖著碩大的箱子奔走在美國多個機場,堅決沒讓他們掙到這個錢。
還有就是排隊的文化。在登機口,不是按照先來后到排隊,而是在換登機牌時就將乘客分成了ABCD若干組。登機時先是頭等艙,當然了,這是有錢人主導的社會嘛。然后是老弱病殘等需要照顧的乘客。再就按照艙位的順序依次登機了。我們國內的總是拿出在公交站臺練就的一身本領,但在美國沒有了用武之地。
2、殘疾人設施
總體的感受是在美國的殘疾人設施是真的可以用的,不是擺設。任何一個地方都有殘疾人專用通道,大學的教室,多媒體機房都有專門給殘疾人準備的桌椅和電腦。還有殘疾人專用的停車位。雖然在美國我只在地鐵上見過一位坐輪椅的人,但是他在整個城市里都是暢通無阻的。相比之下國內在這方面還需要更多地發(fā)展。因為這體現(xiàn)了社會的包容性和對所有人的不包含任何歧視的實實在在的尊重。還有就是交通燈的設置。在中國很多路口的直行和左轉的燈是同時的。在美國沒看到這種情況,看到燈時,可以放心大膽的往前走,不會擔心走到路中間時又要注意那些轉彎的車。
在任何一個路口,不管有沒有交通燈,不管有沒有攝像頭,司機都會主動等行人過去了以后再走。因為我們都是團體一起活動,有時我們走路時戰(zhàn)線會拉得很長,但是那些司機都會耐心的等著我們過去以后再走。當然,這是在交通壓力不大的中部城市,圣路易斯。
3、體育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在參觀游覽的過程中,見到最多的是跑過身邊的人,或者騎自行車鍛煉的人。一天當中任何時間都會有很多人在運動。據(jù)說這些都是上流社會的人,才有時間運動和保持身材。下層百姓只能每天工作,吃垃圾食品,把自己弄得一個人占倆座。這里能看出來的兩極分化也很嚴重,自覺鍛煉的人很多,如此高比例的胖子也是我從沒見過的。
在圣路易斯我們去看了一場棒球比賽,真是一個體育盛會,整個下午的時間,全市的球迷都集中到體育場,身穿他們支持的球隊的紅色球衣,集結在一起。平時在路上都很少見到人,那天我才感受到,哦,原來這個城市還是有很多人的。以體育為媒介,市民找到了一個公共交際的場所,棒球只是這次集會的一小部分,還包括聊天、小吃、家庭聚會、認識朋友等等。
4、食物
在這里先要對美國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他們的食物實在是沒有中國的豐富和美味。高熱量、高脂肪是他們的主要攝入的東西。幾次西餐就讓我這輩子都不會再去花錢買那些東西。還好中國人到處都有,把中國美食也傳遍了世界。要不然我們都會皮包骨的。水果和蔬菜是比較貴的,要比肉類貴,所以美國的窮人攝入的營養(yǎng)不夠,就靠吃維生素藥片來維持。對于現(xiàn)在中國越來越富的百姓而言,吃保健品似乎成了一種時尚,千萬不要把錢浪費在這些藥片上而放棄了我們原有的健康飲食啊,F(xiàn)在的孩子也不要被西方的這些垃圾食品騙去了錢,搞壞了身體啊。
5、稅
在美國購物大概感覺很爽,因為可以買到很多便宜的東西,即使是MadeinChina在中國也不能買到那么便宜的東西。為什么呢?稅!中國人給國家交了多少稅?我們不知道。美國人很清楚,因為就寫在每個購物的小票上。接待我們的美國人驕傲地說,他們的動物園、科技館、博物館、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免費的,因為他們交了稅。能夠掙錢、花錢、交稅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代表他已經是社會的一份子,可以為社會做一些貢獻了。在中國就感覺稀里糊涂的交了稅,也不知道交了多少。
美國的作文6
每逢感恩節(jié)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常。城鄉(xiāng)市鎮(zhèn)到處舉行化裝游行、戲劇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guī)定放假體息。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當天教堂里的人也格外多,按習俗人們在這里都要做感恩祈禱。美國入從小就習慣獨立生活,勞燕分飛。各奔東西。而在感恩節(jié)。他們總是力爭從天南海北歸來,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雞,暢談往事,這怎不使人感到分外親切、溫暖。
同時,好客的美國人也忘不掉這一天邀請好友、單身漢或遠離家鄉(xiāng)的入共度佳節(jié)。從18世紀起,美國就開始出現(xiàn)一種給貧窮人家送一籃子食物的風俗。當時有一群年輕婦女想在一年中選一天專門做善事,認為選定感恩節(jié)是最恰當不過的。所以感恩節(jié)一到,她們就裝上滿清一籃食物親自送到窮人家。這件事遠近傳聞,不久就有許多人學著她們的樣子做起來。
值得—提的是。感恩節(jié)的食品極富傳統(tǒng)色彩。每逢感恩節(jié),美國入必有肥嫩的火雞可吃;痣u是感恩節(jié)的傳統(tǒng)主菜。它原是棲息于北美洲的野禽,后經人們大批飼養(yǎng),成為美味家禽,每只可重達四五十磅,F(xiàn)在仍有些地方設有獵場,專供人們在感恩節(jié)前射獵,有興趣的人到獵場花些錢,就能親自打上幾只野火雞回家。使節(jié)日更富有情趣;痣u的吃法也有一定講究。它需要整只烤出,雞皮烤成深棕色,肚子里還要塞上許多拌好的食物,如碎面包等。端上桌后,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給大家。然后由各人自己澆上鹵汁,灑上鹽,味道十分鮮美。
感恩節(jié)的食物除火雞外,還有紅莓苔子果醬、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餅、自己烘烤的面包及各種蔬菜和水果等。這些東西都是感恩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
感恩節(jié)餐桌的布置也很有特色。主婦們不是照往常一樣擺放鮮花,而是擺放水果和蔬菜。中間還常常放上一個大南瓜,周圍堆放些蘋果、玉米和干果。有時人們還把蘋果或南瓜掏空,中間放滿去殼的于果或感恩節(jié)餐桌的布置也很有特色。主婦們不是照往常一樣擺放鮮花,而是擺放水果和蔬菜。中間還常常放上一個大南瓜,周圍堆放些蘋果、玉米和干果。有時人們還把蘋果或南瓜掏空,中間放滿去殼的于果或者點燃蠟燭。平時,女主人可以在飯后把客人讓到客廳里,但在感恩節(jié)卻不這樣做。感恩節(jié)的聚餐是甜美的,每個人都愿意在飯桌旁多呆一會兒,他們一邊吃一邊愉快地回億往事,直到最后一根蠟燭燃盡。感恩節(jié)宴會后,有些家庭還常常做些傳統(tǒng)游戲。第一次感恩節(jié),人們進行了跳舞、比賽等許多娛樂活動,其中有些一直流傳至今。有種游戲叫蔓越桔競賽,是把一個裝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競賽者圍坐在周圍,每人發(fā)給針線一份。比賽一開始,他們先穿針線,然后把蔓越桔一個個串起來,3分鐘一到;誰串得最長,誰就得獎。至于穿得最慢的人,大家還開玩笑地發(fā)給他一個最差獎。
還有一種很古老的玉米游戲。據(jù)說這是為了紀念當年在糧食匱乏的情況下發(fā)給每個移民五個玉米而流傳下來的。游戲時。人們把五個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頭去找,找到玉米的五個人參加比賽,其他人在一旁觀看。比賽開始,五個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剝在一個碗里,誰先剝完誰得獎,然后由沒有參加比賽的人圍在碗旁邊猜里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數(shù)量最接近的獎給一大意爆玉米花。
人們最喜愛的游戲要算南瓜賽跑了。比賽者用一把小勺推著南瓜跑,規(guī)則是絕對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終點者獲獎。比賽用的勺子越小,游戲就越有意思,常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除去這些活動外,有些家庭在節(jié)日里驅車到鄉(xiāng)間去郊游,或是坐飛機出去旅行,特別是當年移民們安家落戶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更是游客們向往的所在。在那里,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號仿制的船和普利茅斯石,還可以花幾個小時在移民村里參觀。移民村是仿照當年的樣子建成的。參觀時,還有專門人員扮成請教徒同游客們談天,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多少年來,慶祝感恩節(jié)的習俗代代相傳,很少發(fā)生變化。而且無論是在巖石嶙峋的西部海岸,還是在美麗富饒的夏威夷島,人們幾乎都在以同樣的方式歡度感恩節(jié)。它是不論何種信仰、何種民族的美國人都要慶祝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美國的作文7
兩年前,我去美國中部華盛頓大學探望媽媽,進人了林肯小學讀書。開學的第一天,我乘上學區(qū)的黃色大巴,心情緊張地來到學校。到了教室門口,我卻不敢進去。我的老師Mrs, Carson招呼我:"Come in, Yangyang?”接著她請我和另一名女同學站在教室前面,介紹說:“這位新同學叫陽陽,是從中國來的。”又指著那位女同學說:“她是Robin,從洛杉礬來的!蔽耶敃r有些高興——有人和我一樣也是新來的。
Mrs Carson先帶我們去看班里的寵物:三只白老鼠,一只晰蝎,幾條金魚。為什么教室里有寵物?教室又不是動物園!當時我真的有些驚奇。可更多奇怪的事接二連三地發(fā)生了。第一節(jié)課時,我按中國學生的習慣坐在椅子上,可誰知Mrs, Carson和同學們都坐在地板上,老師說這樣她和同學們的距離近了,更容易交朋友。下午閱讀時,老師開始放音樂。我想:這老師真怪,放音樂還怎么讀書?可不久我就嘗到了甜頭,以前我看書時不能有一點聲音,現(xiàn)在再吵的環(huán)境我也能進人認真學習狀態(tài)。Mrs, Carson的教學方法也很新鮮,她常常能讓我們在玩中學到知識。有一次,老師問我們:土壤是怎么形成?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的說是沙子做成的,有的說是大風吹來的,有的說是自然存在的……老師笑著說:“讓我們親手來制造一次土壤吧,這樣你們就會知道土壤是怎么形成的了!闭f做就做,我們馬上開始在操場上尋找做土壤的原料:一些樹葉加上一點兒水和同學們吃剩的午飯。幾天過去了,這些東西都開始變黑了,我們又捉了幾只蛆蛻來松“土”。幾個星期后,果然成了真正的土坡,我們還在上面栽了一棵小樹呢!
在課間,我經常和我的朋友Robin玩。可有一段時間她突然不與我玩了,我猜想也許是因為我太與眾不同了,所以
有時候,我的同學也問我一些可笑的問題:“中國人都有一雙小眼睛嗎?”“是不是美國人都有一雙大眼睛呢?”我反問道。我們都笑了,然后開始比誰的眼睛大,誰的嘴巴小。有時候我們也吵架。一次一個特別要強的同學與我發(fā)生了爭執(zhí),我因為占理也絲毫不讓,我們大吵了一場。讓我意外的是,全班同學都大叫著為我助陣!癥angyang, give mefive! Give me five!”(意思是擊掌祝賀,表示支持)當然,兩天后我們就和好了。
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能說一口比較流利的英語,而且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到圖書館去借一橡裸的英文讀物,自己閱讀,準備討論發(fā)言。我們常常進行這樣的討論,比如讀幾本關于戰(zhàn)爭的書,然后討論戰(zhàn)爭對人類的影響;讀幾本關于動物的書,再討論動物和環(huán)境保護。我發(fā)現(xiàn)美國同學的思想特別活躍,盡管小孩子討論大問題,有時牛頭不對馬嘴,但是卻引起我們對這些大問題的關心和思考。
經過一個學期的適應,我很快成為林肯小學的“知名人士”。我的數(shù)學全班最好,同學們說我是“電腦”,算得又準又快。其實倒不是我很聰明,而是那些數(shù)學題太簡單,美國同學似乎又特別怕數(shù)學。我的手工制作也常常受到表揚,老師還常常讓我去教那些沒學會的同學。在全!癓ipSing”(就是伴隨音樂磁帶假唱)大賽中,我和Robin合作表演的節(jié)目被認為是最好的。在一次愛倫斯堡市小學生運動會上,200米短跑我得了第一,100米得了第二,同學們差不多把我當成了“大英雄”。
兩個學期過去了,我真正成了班上最受歡迎的一員。不知不覺我們又迎來了畢業(yè)的分別,我也要回國上中學了。分別前,我們全班在一起合影留念,同學們還都爭著給我留言。他們寫得最多的是:“Yangyang, You are cool! ” “Welove you, we lide China!”與同學告別的那一天,我們全班同學哭成一團,Carson老師哭了,我媽媽也哭了。
雖然,我在美國生活和學習的時間不長,但是我卻學到了很多東西,留下了很多令人難忘的美好記憶。我相信,我的老師、同學和林肯小學也不會忘記我這個中國女孩!
美國的作文8
閉上眼睛,面前仿佛又浮現(xiàn)了西方土地的盛夏風情。我經歷了另一種夏日,不同于東方的敦厚,而是此起彼伏,混合著色彩的熱浪,灼熱得拍打著臉頰。七月的加州陽光明朗而直率,烈陰之下,人們狂歡,縱情作樂。
邁出國門的那一刻,我已不是一己之身,所言所思,所行所為,皆表以中國風雅。
第一站便是天使之城——洛杉磯。這座城市擁有著與它名字相襯的美麗。沉浸于迪士尼的童話世界中,仿佛天使不曾離開。
漫步在這座城市,最美莫過于來自世界人們的問候。我在巷陌間與人們擦肩而過,他們膚色不同,口音相異,卻都有著加州陽光般的熱情笑容。到商店買東西,服務員友善地糾正我的發(fā)音,迷路時,更有好心的奶奶將我送向車站,千叮嚀萬囑咐。在這里,燈火繁華,群山回唱,有七月海風,十里浪花,卻最美不過風土人情。來到洛杉磯,方知五湖四海自成一家。
感受頗深的,是借宿大學的幾日見聞。這里是西部著名的CBU,作為我踏入的第一所美國大學,它已古老的歌特式建筑完全融入城市的存在形式讓我感受到了西部學府的無窮魅力。它美在包容。在國內,鮮少有大學像這里一樣不設圍墻,完全融入城市之中。它深知包容為何意,身為一座城市的文明中心,知識的光芒不應僅僅閃耀在一處。
又想起了年幼時初見清華的我,想起了經心雕繪的圍墻上蔓延的爬山虎。雖然也美如詩畫,但我對它的了解也僅能止步于此。小小的我,視線透過碧綠的藤蔓,卻探尋不到更多。
若少了一道屏障,大學便是一座城市;若多了一份包容,冰冷的學術便有了一絲溫度。
流連于洛杉磯,心中充滿不舍,卻在一個特殊的日子里,來到了美利堅的樞紐-------華盛頓D.C.
7.16號我們抵達東海岸華盛頓,這一天,南海爭端猙獰顯露;這一天,綠教猖狂,八十四人橫死法國街頭;這一天,土耳其兵變敗北,淪為難民與政治的犧牲品;這一天,離我們不遠的濱州,又爆發(fā)了一起,兩名白人警察因此殉命;這一天,美國降了半旗。
這依然是動蕩的年代,我們依舊無法擁抱正義,我們不得不利于鐵腕與技術保護自身的利益,一旦利益相關者陷入糾紛,法律便跌入塵埃,法庭仲裁也是廢紙一張。那些災難與恐怖的真正幕后黑手是誰?為什么他們不惜利用恐怖主義與宗教狂徒也要阻止一切力量的興起?我們并不知道一切,但可以揣測出最黑暗的用心。
但,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一個十六歲的少女卻如此從容的踏進了美利堅的心臟。
雖然我只是未經世事的中學生,但面對白宮飄揚的星旗條我無以為懼,我之所以如此的從容,皆源于我背后的祖國已足夠強大!多少年,我們生活在她的蔭庇之下,卻依舊痛批著政黨的弊病,人民的無知,國家的貧窮。但是我漂洋過海卻是它支撐起了我的脊梁。
下一站,紐約。愛她的人會說,這里是城市之巔,是世界之眼,對他擁有故忘的人會說,這里人情冷漠,是天堂也是地獄。但站在國會大廈之巔,俯瞰萬家燈火,我依然想要擁抱她的繁榮,我想要知道資本在這里流轉會與聰慧激發(fā)出怎樣的可能。
坐在船上飽覽紐約全景,自由女神屹立海上,手指藍天,引人向往。島上高樓林立,三座大橋橫跨哈德遜河流,氣勢非凡。站立船頭,海風吹來,頓覺人生痛快淋漓!這里看不到歷史,因為未來已經填滿了紐約大部分的畫卷。夜晚的時代廣場,燈火輝煌,愿每一個匆匆行走的紐約過客,能在繁華背后找到心的歸屬。
駛向彼岸的飛機起航,望向窗外,繁華的城市縮小成繁雜的迷宮。時代的潮流引領我們遇見更好,未知的天穹等待誰人絕代風華!閉上眼睛,故鄉(xiāng)的每一方土地,都愈發(fā)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不敢言天下己任,不妄言濟世報國!
跨越15000航程的盛夏終是落下帷幕。從東至西,從CBU大學到哈佛、耶魯;從加州的海岸到華盛頓的國會大廈,再到紐約的雙子塔,再到波士頓的哥特風,印象最深的便是美國的天空,西部天空少云,藍的澄澈如水晶,東部天空多白云,層疊多變如畫卷。干凈,清新,自然......
再見,美國!我聽到心底的聲音,愿以時光為友,終有一日我會與你重逢。
美國的作文9
短短幾天的美國之行,我不僅感受了與眾不同的美國文化,飽覽了以往只能在電視中看到的優(yōu)美的美洲風景。而且得到了最大的收獲:走進美國校園,零距離參與美國學生的校園生活。
第一、美國學校課程設置首先大體說一下,我們所去的亞特蘭大國際學校的課時安排。他們一周也是上五天的課,但星期三只上半天的課。這一方面和中國國內區(qū)別并不大。但他們一天只有五節(jié)課,而每節(jié)課持續(xù)約一小時或一個半小時。
所以相比之下,每一天,雖然所收獲的知識種類,是較少的,但所收獲的每類知識的廣度,信息量是很多的。比如,他們的一節(jié)歷史課就可以大致完成國內一周歷史課的教學量,即一個專題。
另外,由于每節(jié)課持續(xù)時間一般都在一個小時之上,所以對學生的注意力也有更高的要求。其實,由于課程都是學生自我選擇的,并且課上主要是以討論為主,所以各位學生都會很high地參與其中,很上見到會有走神的。
其次,就課程的選擇而言,他們的課程選擇范圍很大,也更靈活和豐富。除了常規(guī)的語數(shù)英物化等基本課程外,還有一些以個人興趣偏好為主的課程,比如我的buddyAaron就有選修一門叫theater的課程,在這節(jié)課上,同學們一起修改劇本,排練話劇,設計戲服。
這一類課程安排和我校的發(fā)展課很相像,但相比之下,他們的課時安排更多,學生也更為重視。美國中學生的課程選擇完全是由學生自己選擇的,并在學期初去教學處領取自己的課程表。
所以,美國的學校并沒有固定的行政班,學生每節(jié)課都會去不同的教室,和不同的同學一起上課。所以,每節(jié)課一下課,我和Aaron就會在不同的教室,教學樓之間穿梭。雖然課程的選擇范圍很廣,選擇的自由度也很高,但有些課也是必修的,比如數(shù)學、科學、英語但在同一類必修課程中也會劃分不同的等級,比如數(shù)學就劃分為easymaths,standardmaths以及highmaths三種。每位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以及將來大學專業(yè)的方向來選擇。老師也會根據(jù)各人的成績高低,提出不同的建議。Aaron數(shù)學出色,而且他將來打算攻讀工程系,所以他選修的就是highmaths。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各取所需”吧。
第三,說一下美國的課程內容。相比國內講究深度,他們則更講究廣度。Aaron是一名十年級生(相當與中國的高一生),就在我們還在學函數(shù),不等式時,他們已經在學二項式定理,排列組合了。
當然,因為美國教育始終秉承著以學生了解為主的教學理念,老師也不會刻意去講很深奧的東西,學生們平時更不會有一大堆的輔導書要做。所以,美國學生的基礎都是普遍較為薄弱的。比如說,Aaron在他們學校已是挺優(yōu)秀的了,可他在根號運算上仍需我的幫助,他們所謂的難題都主要停留在基礎題水平上。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知識面很廣,考慮難題也會從不同角度切入,不僅僅是拘泥于標準答案上。比如,有一節(jié)數(shù)學課上,老師講完一道題后,就有不少同學舉手,搶著說自己有更好的方法。然后是大家各抒己見,快樂的交流。
第四,說一下他們的上課氛圍。就從上段末尾的事例可以看出,他們的上課氣氛是十分輕松隨意的,同學們想到什么就說什么。老師亦是如此,那位歷史老師就是喜歡隨意的討論環(huán)境,他會開開玩笑,隨手泡一壺咖啡。在前面,我也提及過他們上課的形式是以討論為主。老師拋出一個話題,學生們就開始激烈的辯論,并不斷地拋出新的話題。他們彼此駁斥,卻也是彼此尊重,場面相當熱烈。
由于,他們的班級人數(shù)普遍較少(在25人以下),所以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陳述自己觀點的機會。我去上歷史課的時候,他們正在討immigrants的問題,由于這是一個國際學校,有許多移民,所以大家都有許多話說。從他們的討論中,我可以看出,他們看待問題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思想也很深邃,處理問題時也很嚴肅,沒有平時的嘻嘻哈哈。
在這種討論中,學生們鍛煉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也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尊重。他們很友好,課上也非常想聽到我的觀點。一開始,我還是比較靦腆,但很快被這種氣氛感染了,參與其中,非常融洽。
【美國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美國的作文:美國之旅12-31
美國的作文07-13
美國的作文06-18
美國的記敘作文01-09
美國之行作文精選04-25
美國旅游作文07-23
美國游學作文07-25
美國之旅的作文09-02
美國的圣誕作文11-03
美國的湖泊作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