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推薦度:
- 實用的歷史典故作文300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歷史典故(通用15篇)
關(guān)于歷史典故1
高山流水
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搖深,常人難解,僅鐘子期能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贊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辈佬种驹诹魉,鐘子期嘆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無論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現(xiàn)某一主題或意象時,鐘子期必能領(lǐng)會其意。一日,伯牙與鐘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陰,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巖下。伯牙心情郁悶,于是彈奏了一會琴。
琴曲起初表現(xiàn)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巖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鐘子期“輒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于是離開琴而嘆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隱藏的.了我的音聲呢?”于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無伯牙因鐘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內(nèi)容!焙髞礴娮悠谌ナ溃劳词е,廢琴終身不彈。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也指樂曲絕妙。
關(guān)于歷史典故2
楚莊王一次平定叛亂后大宴群臣,寵姬嬪妃也統(tǒng)統(tǒng)出席助興。
席間絲竹聲響,輕歌曼舞,美酒佳瑤,觥籌交錯,直到黃昏仍未盡興。楚王乃命點燭夜宴,還特別叫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文臣武將們敬酒。
忽然一陣疾風(fēng)吹過,筵席上的蠟燭都熄滅了。這時一位官員斗膽拉住了許姬的手,拉扯中,許姬撕斷衣袖得以掙脫,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纓帶。
許姬回到楚莊王面前告狀,讓楚王點亮蠟燭后查看眾人的帽纓,以便找出剛才無禮之人。
楚莊王聽完,卻傳令不要點燃蠟燭,而是大聲說:寡人今日設(shè)宴,與諸位務(wù)要盡歡而散,F(xiàn)請諸位都去掉帽纓,以便更加盡興飲酒。
聽楚莊王這樣說,大家哦度把帽纓取下,這才點上蠟燭,君臣盡興而散。
席散回宮,許姬怪楚莊王不給她出氣。
楚莊王說:此次君臣宴飲,旨在狂歡盡興,融洽君臣關(guān)系。酒后失態(tài)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責(zé)任,加以責(zé)罰,豈不大剎風(fēng)景?
許姬這才明白楚莊王的'用意。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絕纓宴。
7年后,楚莊王伐鄭。一名戰(zhàn)將主動率領(lǐng)部下先行開路。這員戰(zhàn)將所到之處拼力死戰(zhàn),大敗敵軍,直殺到鄭國國都之前。
戰(zhàn)后楚莊王論功行賞,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賞賜,坦承7年前宴會上無禮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舉全為報7年前不究之恩。
楚莊王大為感嘆,便把許姬賜給了他。
關(guān)于歷史典故3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lǐng)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云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郭翰很有禮貌地問: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zhàn)機,心里很是著急?墒,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qū),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qū)u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辈懿傧肓艘幌抡f,“不行,時間來不及!彼戳丝辞斑叺臉淞,沉思了一會兒,對向?qū)дf:“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彼来丝碳词瓜旅钜蟛筷牸涌焖俣纫矡o濟于事。腦筋一轉(zhuǎn),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jīng)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關(guān)于歷史典故4
事例內(nèi)容
戴震是清代著名語言文字學(xué)家、自然科學(xué)家、哲學(xué)家、思想家。戴震治學(xué)廣博,見解獨到,他對理學(xué)家“去人欲,存天理”的學(xué)說進行了質(zhì)疑和抨擊,梁啟超稱之為“前清學(xué)者第一人”。
戴震十歲才會說話,但他能“過目成誦”,學(xué)習(xí)知識喜歡追根究底,敢于懷疑和批判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他在私塾學(xué)習(xí)時,聽老師講授《大學(xué)章句》。講完《右經(jīng)一章》,老師說:“這一章是孔子的話,由曾子記述的,下十章是曾子的話,由曾子的學(xué)生執(zhí)筆記錄的!
戴震問道:“老師,憑什么說這一章是孔子的話又由曾子記錄的?又憑什么知道以下十章是曾子的話,由曾子的學(xué)生執(zhí)筆記錄的`?”
老師告訴他:“這是先儒朱熹的注釋里寫的!
他又問:“朱熹是什么時代的人?”
老師答:“南宋。”
他追問:“孔子和曾子又是什么時代的人?”
老師答:“東周!
他又追問:“周與宋相距多少時間?”
老師答:“大約兩千年吧!”
戴震接著又問:“既然時間相距這么遠,那朱熹怎么會知道兩千年以前的事情呢?”
老師無言以對。
關(guān)于歷史典故5
傳說中的黃帝是一位圣王明君,也是一位修道的人,他一統(tǒng)華夏,“職道義,經(jīng)天地,紀人倫,序萬物,以信與仁為天下先”,在治世的同時修身證道,以德教化百姓,為中華傳統(tǒng)道德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相傳黃帝生下來兩個多月就會說話,十歲時就對當時情形有相當了解,明了自己的責(zé)任,注重修身積德,長成后更是個聰明非凡的人物。
他即位后,看到當時諸侯中的九黎族蚩尤暴虐百姓,誅殺無辜。為了拯救人民,他征召各路諸侯兵馬討伐蚩尤。但蚩尤憑借妖術(shù),黃帝之兵不能前進。于是黃帝在瓊林臺虔誠向上天祈禱,請求天命,西王母便命使者授給黃帝玉符,天帝又命玄女教給他兵機,授予《九鼎神丹經(jīng)》、《陰符策》等,賜給他九天六甲兵信之符,黃帝在神兵的幫助下克伏了蚩尤之黨,平定四方,天下始歸一統(tǒng)。
黃帝劃分州野,制禮興樂,教化百姓,率民以事天。黃帝在打敗蚩尤后,于當年七月又來祭天,感謝上帝幫助之恩;三年后的八月第三次祭天,報答上帝使國家強盛,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他在泰山上舉行了“封禪”儀式祭祀天地。在泰山頂上筑壇,行祭天禮,叫封;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作平壇,行祭地禮,叫禪。黃帝得到了天賜的寶鼎——銅鼎,在那時是極其珍奇的;有鳳凰銜著卞圖送給他,圖中之字是“慎德、仁義、仁智”六個字;又有黃龍捧河圖洛書獻給他,這些都表明是天下安寧、大祥的征兆。
黃帝曾向玄女詢問治國之道,玄女回答:“君無為而民自化,君好靜而民自正,君無事而民自富,君無欲而民自樸。以文善化,循循誘導(dǎo);懲惡揚善,扶弱濟困;上應(yīng)天理,下順民心;行仁義,施德惠;立正法,塞邪道;修廟堂,祭祖明;四方懷德,百姓感化;以正治國,以德服眾,以理教化,慈悲寬宏……”黃帝又問:“何謂王道之弊?”玄女回答:“官昏庸而貪,喪德而暴;積亂于內(nèi),引患于外;伐民縱暴,好歹倒懸;民冤不伸,惡暴不除;不樹中樞,眾心散亂;疏于善化,邪風(fēng)盛行;浪費鋪張,天降饑荒……”,黃帝問道“有人隱居山林修行,言能歸九天,可否?”玄女回答:“有根基者、有善慧者、有功德者,天必應(yīng)之,隨緣而歸。若不修心、修德,多邪念,則難有機緣,縱然修行百年也難歸矣!秉S帝問:“可否知人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玄女回答:“觀現(xiàn)在,就知過去;看今世作為,即知后世禍福。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天道昭昭,善惡分明!秉S帝本來是智慧絕倫之人,經(jīng)玄女一說,自然是聲人心通。
黃帝幾經(jīng)跋涉,尋真訪隱,問道修道。他登崆峒山,問廣成子以大道,廣成子告訴他至道之精要:“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存神定氣,方可長生”。之后他又到過峨嵋山,見真人于玉堂,真人講道:“順應(yīng)大道,以德治世,便可以把天下交給他;一切行為合乎天理,便可以把天下托付給他”。
黃帝尊奉有德,任人唯賢,他常聽從賢臣的'忠告。黃帝還將全國共分九州,提出以“德”施天下,修德立義,惟仁是行;設(shè)立“九德之臣”,教養(yǎng)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義,要求官員節(jié)簡樸素,以身作則。
黃帝觀測日月星辰運行規(guī)律以制定歷法,確定天下萬物名稱;教百姓造屋筑城,播百谷草木,制造舟車,養(yǎng)蠶制衣,史稱當時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黃帝還以甲、乙等十天干,子、丑等十二地支、六十甲子循環(huán)來紀時、紀日、紀年,定度量衡之制。黃帝令擅長描摹繪畫的史官倉頡搜集、整理文字。倉頡揣摩文字,廢寢忘食,感動了神明,有鳳凰銜來神書,歷經(jīng)數(shù)年,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并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遂成文字,揭開了天地間的奧秘,使民族文化從此有了一個穩(wěn)固的載體。黃帝令樂官伶?zhèn)愖髀桑鎮(zhèn)愒谏焦戎姓业竭m合的竹管以作簫,吹它的聲音作基本音,就是“黃鐘之宮”,又制成長度不同的十二個管,應(yīng)十二律,并以他聽到的鳳凰的鳴聲來校正它們,后來又相應(yīng)鑄了十二個鐘作樂音的標準。黃帝祭天于泰山時,親自創(chuàng)作了第一支樂曲《清角》,人稱天樂,曲調(diào)昂揚激蕩,感天動地,流傳后世。黃帝與岐伯諸人討論醫(yī)理,作內(nèi)外經(jīng),有《素問》、《靈樞》等各種醫(yī)書,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
相傳黃帝后來以功德隆重而得道升天,民皆仰望和贊頌!豆茏印芬粫鴮懙溃骸包S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來,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黃帝之治也,置法而不變,使民安其法者也”
黃帝帶頭實踐修之身而天人合一治世,依據(jù)大道的規(guī)律法則創(chuàng)立了符合大道規(guī)則的人間法律,給人們指明精神回歸、淳德歸道之路,使道德作為人們恪守不離的思想行為準則。當時社會,尊道是人們共同自然信守的共識,維系著仁治社會狀態(tài),人們的心靈和行為都充滿著上善,通過修身能夠直接與大道相感通,與神相感應(yīng),與人為善,慈愛萬物。黃帝的豐功偉業(yè)和海納百川的精神,使人們充份感受到人文始祖和中華民族祖根文化的魅力和身為華夏兒女的驕傲和自豪。
關(guān)于歷史典故6
王積薪仙師授藝
王積薪是我國唐朝時期的大國手,是著名的“棋待詔”,具傳說他的棋藝完全是從神仙那里學(xué)習(xí)、得到的。
王積薪初時下棋并不出色,但他非常喜歡下棋,興趣極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白天泡在棋里,晚上睡覺夢見的都是圍棋,各種變化在夢里直打轉(zhuǎn)。
有一天夜里,王積薪做了一個夢,他夢見一條清龍盤旋于屋頂,龍嘴一張吐出了九部棋經(jīng),王積薪把九部棋經(jīng)從前到后看了一邊,九部棋經(jīng)的內(nèi)容就記下來了。后來龍走書沒,王積薪一著急就醒過來了。原來是一個夢。不過棋經(jīng)中的內(nèi)容歷歷在目,王積薪就按照夢中的記憶把棋經(jīng)中的內(nèi)容記錄成書。從此王積薪每天鉆研棋經(jīng),學(xué)習(xí)研究,研究學(xué)習(xí),沒有白天沒有黑夜(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付出了比別人多得多的功夫,付出了極大的怒力),王積薪的棋進步飛快,水平迅速提高,不久成為唐朝的國手,被聘為“棋待詔”,聽候黃帝招遣下棋和整理棋書。
“安史之亂”時,王積薪隨唐玄宗一行入蜀避免。蜀道的艱難有“難于上青天”之說,到處高山峻嶺,懸崖絕壁,然在青山綠水之中,白云纏繞山間,好一處人間仙境。一天王積薪獨自外出,信步而行。不知走了多遠,見到深山中有一戶人家。因天色已晚,無法回歸,只得前往借宿。王積薪拍門而進,一看這家只有婆媳倆人,本來指望借宿一晚,這會倒不好意思說了。那婆婆見王積薪欲言又止的樣子,已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就對他說“你是來借宿的吧?我給你備好火盆和茶水,你就在屋檐下休息吧!
夜深人靜,山風(fēng)呼嘯,王積薪獨自做臥在屋檐下,心中想著國家局勢的動蕩,忍不住哀聲嘆氣,可自己對此又無能為力,只能下好自己的圍棋便是。想到這里,王積薪靜下心來,思考著自己平時尚未弄明白的一些棋局變化。突然住在西屋的婆婆說“夜深人靜,難以入睡,我們下一盤棋如何?”東屋的媳婦說“那好呵!深山夜寒,正好遣興!蓖醴e薪一聽很是驚奇,沒想到在這深山之中,還有會下圍棋的人。再一看兩個屋子都黑著燈,而且兩人還不在一起,各在一屋,這棋怎么下呢?
正在納悶,東屋的媳婦說“我走東五南9路”。西屋婆婆說“我應(yīng)東五南12路”。王積薪知道她們是在下盲棋。他趕緊拿出紙筆將婆媳說過的棋譜記錄下來。王積薪發(fā)現(xiàn)婆媳倆人的招法,都是一些從來沒有見過的'奇招,下到第36著,婆婆說“這盤棋你已經(jīng)輸9路,不用再下了吧?”。媳婦過了一會回答說“是的,咱們不下了!钡诙烨宄,婆媳倆人起來后,王積薪因為昨晚聽了她們下棋,知道她們水平很高,就恭恭敬敬地向她們請教。那婆婆見王積薪誠心誠意,就教了他十來種變化。王積薪還想多學(xué)點,老婆婆說“你只要會了這一些,就能成為天下無敵的高手了。說完后,房子和婆媳兩人都不見了。王積薪這才知道遇到了神仙。后來,王積薪經(jīng)常拿出婆媳二人下過的三拾六招棋進行揣摩,研究,始終不能弄明白其中的奧妙。
由于這局棋是王積薪在入蜀的路上得到的,所以王積薪就給它起了“鄧艾開蜀勢”的名字。
關(guān)于歷史典故7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 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guī)勸,覺得應(yīng)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 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
的項羽部隊。終于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 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jīng)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里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 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jīng)得到了禁地了嗎?
為什么他的部隊里面楚人這么多呢?”說看,心里已喪失了斗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 營帳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 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 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因為這個故事里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jié),所以 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huán)境,而致陷于 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jīng)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 產(chǎn),游手好閑;但后來卻破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于別人時,別人也應(yīng)他平日行為 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xué)校里討論學(xué)術(shù)問題, 其學(xué)生不學(xué)無術(shù)(成語,意即沒有學(xué)術(shù))
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xué)們?nèi)浩鸲ブ,這學(xué)生便完全處于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 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關(guān)于歷史典故8
紹興六年七、八月間,岳家軍進行第二次北伐。
左軍統(tǒng)制牛皋為先鋒,進攻偽齊新設(shè)的鎮(zhèn)汝軍。偽齊守將薛亨,素稱悍勇善戰(zhàn),牛皋向岳飛保證,一定要“生擒以獻”。左軍以雷霆萬鈞般的威力,很快就擊破這個堅壘。當薛亨作為戰(zhàn)俘押解到宣撫司時,連岳飛也頗感驚訝。牛皋繼續(xù)揮兵東向,掃蕩潁昌府,直至蔡州,焚燒偽齊軍積聚的 糧草、器械而凱旋。
岳飛采取聲東擊西的.戰(zhàn)術(shù),以牛皋左軍的佯攻,掩蔽大軍的主攻方向。牛皋初戰(zhàn)告捷后,岳飛的大部隊往西北方向進擊。八月初,王貴、董先、郝晸等將攻占虢州州治盧氏縣,殲滅偽齊守軍,繳獲糧食十五萬石。偽齊武義郎、監(jiān)盧氏縣 酒稅楊茂“挺身歸附”。接著,岳家軍又分兵奪取了虢略、朱陽和欒川三縣。王貴在虢州得手后,繼續(xù)統(tǒng)軍西向,又克復(fù)商州全境,包括上洛、商洛、洛南 、豐陽、上津五縣。
商、虢兩州都屬陜西路,本非岳家軍的戰(zhàn)區(qū)。吳玠部將邵隆即是當年陜西解州神稷山抗金義軍首領(lǐng)邵興,因避宋高宗紹興年號而改名。他曾上奏宋廷,認為商州乃是“要害之地”,只有力取商州,方能經(jīng)營關(guān)中。于是宋廷任命他為商州知州,令他和金州 守將郭浩共同負責(zé)收復(fù)商州。岳飛攻克商州后,便催促邵隆盡快赴任,以減輕本部人馬的戍守負擔。
商州和虢州確是軍事要沖,北可控扼黃河,與北方抗金義軍直接聯(lián)系,東可奪據(jù)西京河南府,西可進攻關(guān)中,幾乎將偽齊的統(tǒng)治區(qū)一劈兩爿。岳家軍接連三戰(zhàn)告捷,宋廷為此下詔嘉獎?wù)f, “遂復(fù)商于之地,盡收虢略之城”,“長驅(qū)將入于三川,震響傍驚于五路”!吧逃凇焙汀半铰浴币殉蓛芍輨e名!叭ā睘榍爻O(shè)三 川郡的古地,意指此處有河、洛、伊三川!拔迓贰闭撸侵杆纬陉兾餮剡呍O(shè)秦鳳、涇原、環(huán)慶、鄜延和熙河五路。
關(guān)于歷史典故9
事例內(nèi)容
戰(zhàn)國初期,秦國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國落后。公元前361年,秦國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決心發(fā)憤圖強,于是委派商鞅實施變法。
商鞅起草了一系列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就賞十兩金!
不一會兒,南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人們都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賞金?準是有人在開玩笑呢!贝蠡飪耗闱莆,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上去扛木頭的。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到五十兩。正在大伙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人把木頭扛起來就走,一直搬到北門。商鞅立刻兌現(xiàn)了他的諾言,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金。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老百姓都說:“商鞅的命令不含糊!庇辛诉@種信任基礎(chǔ),商鞅的'新法得到了有效的貫徹和執(zhí)行。
自從商鞅變法以后,秦國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增加了,軍事力量也強大了,各方面實力逐步超過了其它各國,于是才有了后來的吞并六國,一統(tǒng)華夏。
關(guān)于歷史典故10
夸父逐日
夸父,古代神話中的人物。逐日:追趕太陽。我國古代的一個神話,表現(xiàn)了古代人民決心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堅強意志。比喻決心大或自不量力。語出《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涓笧槭构饷饔礼v人間,翻山越嶺,跨河涉澤,追趕太陽。也不知走了幾千幾萬里,他才追到禺谷(今靈寶秦嶺山下),就是太陽落下的地方。一團又紅又亮的`火球就在他面前,他被炎熱炙烤得口干舌燥。于是,他就去喝水,喝干了黃河、渭河的水,還不解渴,又向北方奔去,想喝那大澤里的水。
夸父沒有到達目的地就渴死了。臨死前,他把手杖扔在路邊,手杖立刻變成一片桃林。死后,他的尸體化成了一座高山,后人名其曰夸父山。桃林,約當今河南靈寶以西、陜西潼關(guān)以東地區(qū)。商朝靈寶為桃林,周朝名桃林塞。夸父山位于今靈寶陽平鎮(zhèn)東南十公里處,F(xiàn)夸父山下有一村莊,村前立有清代石碑一座,碑銘:夸父村。
關(guān)于歷史典故11
歷史沿革
西漢揚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餅謂之飩”,餛飩是餅的一種,差別為其中夾內(nèi)餡,經(jīng)蒸煮后食用;若以湯水煮熟,則稱“湯餅”。
古代中國人認為這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為“渾沌”,依據(jù)中國造字的規(guī)則,后來才稱為“餛飩”。在這時候,餛飩與水餃并無區(qū)別。
千百年來水餃并無明顯改變,但餛飩卻在南方發(fā)揚光大,有了獨立的風(fēng)格。至唐朝起,正式區(qū)分了餛飩與水餃的稱呼。
20xx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公共服務(wù)領(lǐng)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規(guī)定,在公共服務(wù)領(lǐng)域中,餛飩的標準英文名為Wonton或Huntun。
特色
餛飩以餛飩和水餃來比較的話,餛飩皮為邊長約6厘米的正方形,或頂邊長約5厘米,底邊長約7厘米的等腰梯形;水餃皮為直徑約7厘米的圓形。
餛飩皮較薄,煮熟后有透明感。亦因此薄厚之別,等量的餛飩與水餃入沸水中煮,煮熟餛飩費時較短;煮水餃過程中另需加入3次涼水,經(jīng)歷所謂‘三沉三浮’,方可保證煮熟。
餛飩重湯料,而水餃重蘸料。
關(guān)于餛飩的歷史典故
漢朝匈奴之說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餛飩發(fā)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制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shù)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云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道教之說
另有一種說法: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jīng)、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餛飩的習(xí)俗。《燕京歲時記》云:“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睂嶋H上“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jié)令飲食而已。
吃餛飩我國許多地方有冬至吃餛飩的風(fēng)俗。南宋時,當時臨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這一天吃餛飩的風(fēng)俗。宋朝人周密說,臨安人在冬至吃餛飩是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國才開始盛行冬至食餛飩祭祖的風(fēng)俗。
餛飩發(fā)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制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各地有不少特色的,深受食客好評的餛飩,著名的有成都市龍抄手飲食店的抄手,其品種多種,皮薄餡嫩,味美湯鮮;重慶市的過橋抄手,包捏講究,調(diào)料多種,蘸調(diào)料食;上海市老城隍廟松運樓三鮮餛飩,餡料講究,薄皮包餡,味色鮮美;新疆烏魯木齊市的曲曲,羊肉為餡,皮薄餡嫩,湯清味鮮等等。
西施之說
相傳春秋戰(zhàn)國,吳王夫差打敗越國,生俘越王勾踐,得到許多金銀財寶,特別是得到了絕代美女西施后,更加得意忘形,終日沉湎歌舞酒色之中,不問國事。這年冬至節(jié)到了,吳王照例接受百官朝拜,宮廷內(nèi)外歌舞升平。不料飲宴之中,吃膩山珍海味的他竟心有不悅,擱箸不食。這一切西施全都看在眼里,她趁機跑進御廚房,和面又搟皮,欲做出一種新式點心來,以表自己的心意。皮子在她手中翻了幾個花樣后,終于包出一種畚箕式的點心。放入滾水里一氽,點心便一只只泛上水面。她盛進碗里,加進鮮湯,撒上蔥、蒜、胡椒粉,滴上香油,獻給吳王。吳王一嘗,鮮美至極,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這為何種點心?”西施暗中好笑:這個無道昏君,成天渾渾噩噩,真是混沌不開。聽到問話,她便隨口應(yīng)道:“餛飩!睆拇,這種點心便以“餛飩”為名流入民間。吳越人家不但平日愛吃餛飩,而且為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還把它定為冬至節(jié)的應(yīng)景美食。
關(guān)于歷史典故12
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guān)守將,后投唐,與薛丁山結(jié)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后,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樊梨花,美麗無雙,武藝最高,天下無敵;雖受辱含冤,卻申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麗的,深刻的,她所體現(xiàn)的正是中國婦女偉大的獨立于世的精神。
與薛丁山的相知相識
隋末唐初,唐王李淵奪取隋朝政權(quán),建立了唐朝。由于治理有方,國力強盛,聲望很高,西域各地紛紛遣使到中原與大唐修好,伊吾城主石萬年舉七城首先歸附大唐。但自持強大的突劂勢力不甘衰敗,常常出兵侵撓唐王朝控制的西州和伊州,還挾制焉耆王,挑動高昌王和伊州城主與大唐為敵,甚至阻斷交通,劫掠各國使臣。
當時,鎮(zhèn)守河西鎖陽城的大唐名將薜仁貴,智勇雙全,頓食斗米,膂力過人,單臂可以扶起被狂風(fēng)刮倒的營帳旗桿,在唐初是東征西戰(zhàn)中一位勇猛強悍的老將。
為阻止突厥侵撓,唐王朝遣守邊將軍薜仁貴發(fā)兵西征,當大軍開赴東天山腳下,與突厥兵馬對陣準備廝殺時,只見薜仁貴身披戰(zhàn)袍,手持方天畫戟,英姿勃發(fā),氣度非凡,為了邊陣的安定,為了絲路暢通,大唐的統(tǒng)一,他在短兵相交之刻,向敵陣張弓連發(fā)三箭,射中敵陣大小頭目三人。這在敵軍陣營中立即引起一片驚慌。敵陣首領(lǐng)深感薜仁貴久經(jīng)沙場,武功高強,非等閑之輩,自知絕不是對手,便立即下馬請降議和,使即將血染東天山的一場惡仗才沒有重演。這就是“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凱歌入漢關(guān)”這一美傳的由來。
當薜仁貴回師白虎關(guān)(在今安西與柳園之間)休整時,傳說前來支援薜仁貴之子薜丁山誤以為營帳內(nèi)突然顯現(xiàn)白虎星下凡,慌亂中張弓就射,竟然把薜仁貴當白虎星射殺身亡,這個帶有神化色彩的故事雖然不足為信,但薜仁貴三箭定天山的美言卻千百年來廣泛流傳在民間。
樊梨花是參與唐王朝西征中的一員女將。據(jù)傳樊梨花原本是唐朝蕃邦一個山寨的首領(lǐng),并不依附唐軍,只因為西突厥不斷東侵騷撓,具有愛國熱情的樊梨花在唐將程咬金的勸說和邀請下,才毅然起兵西征。在她轉(zhuǎn)戰(zhàn)天山南北過程中,配合唐軍確實打了不少勝仗,表現(xiàn)非常英勇,不僅為唐軍弘揚了軍威,也為后人留下了不少生動感人的傳說,像在東天山煥彩溝點將換裝的故事,在鳴沙山同敵人遭遇,欲血奮戰(zhàn),最后流傳下來的沙山藏營典故等……如今,你若沿哈巴公路老路前往山北,在走進南山口不遠,便可看到一個叫煥彩溝的地方,這里有一塊巨大的漢碑,就曾是唐代樊梨花行軍途中休整的地方。因為從這里越往山里走,天氣會越?jīng),若回頭往山外走,天氣則會越熱,所以樊梨花才傳令人馬在此停留,進行了點將換裝,并為死難將士在這里準備了棺木。當時人們見此情景,便給此處留名叫棺材溝。延用到清代,一次寧遠大將軍岳鐘琪路過這里,聽說這條溝叫棺材溝,覺得很不好聽,也不吉祥,便下令更改為今日的名子叫煥彩溝。
沙山藏營則是說樊犁花在西征中,先派一營女兵探路,在走進草原柳條河邊的沙山子時,沒想到突然同埋伏在沙山附近的突厥鐵騎遭遇,戰(zhàn)斗打得非常激烈,結(jié)果終因援軍未能及時趕到,女營寡不敵眾,傷亡殘重。當樊犁花率大軍趕來把敵軍打跑,才將壯烈犧牲的戰(zhàn)士埋葬于沙山之下。另有一說是西征女兵有一營當時先扎營于沙山之下,沒想到一夜之間,天氣突變,狂風(fēng)大作,越刮越猛,鋪天蓋地,防不勝防,第二天女兵全被埋在厚重的沙山之下。后來每到風(fēng)天或者有人上山滑沙,沙山就會發(fā)出各種響聲,音量隨著震動大小變化不同,時而像戰(zhàn)鼓雷鳴,時而像戰(zhàn)馬沖鋒,時而似精靈哭泣,時而又如萬眾歡呼,時隱時現(xiàn),若幻若真,人們說這是長眠在沙山下的征戰(zhàn)將士忠魂不散。其實呢,仔細想想,這不過是人民群眾把古代征戰(zhàn)將士為國捐軀的愛國主義精神總愿同大自然的物理現(xiàn)象相結(jié)合罷了,以表達后人對傳說中的遠征將士的一種緬懷之情。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巾幗英雄。和花木蘭、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說唐》、《薛家將》在講到薛仁貴征西的故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故事說的.是在大唐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寶座之后,以現(xiàn)在甘肅武威為中心的西涼國等一些西北小國不愿接受唐王朝的管轄,并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對抗。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薛仁貴前去征討。所有關(guān)于樊梨花的傳說便都發(fā)生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上。
關(guān)于樊梨花的身世,民間的傳說多數(shù)認為和她的出生有關(guān)。說她出生之時就因有人預(yù)言她會弒父殺兄,而被自己的父親,也就是西涼國寒江關(guān)守將樊洪扔在了野河灘上。后來,據(jù)說是一位得道的高人梨山老母途徑此地將她帶到山中。在撫養(yǎng)她長大的同時,教會了她移山倒海的法術(shù)。也許是因為人的天性,18歲的樊梨花在一次游歷中偶然遇見了薛丁山,也就是唐王朝征西元帥薛仁貴的公子,并一見傾心。從此之后,她便開始了對理想愛情的苦苦追求與守候。為了愛情,她將薛丁山抓了三次放了三次;為了愛情,她在勸說自己的父兄歸順唐王朝而沒有結(jié)果的情況下,殺死了自己的父兄?杉词惯@樣,滿腦子正統(tǒng)思想并抱有偏見的薛丁山對她卻依然不冷不熱。就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與她結(jié)了婚,也還要將樊梨花一休再休。只是后來戰(zhàn)事吃緊,所以才又有了“三請樊梨花”的故事。據(jù)說后來還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了圣旨,由程咬金做媒,才最終促成了他們兩人的婚事,也才有了后來因為反唐而被人們記住名字的薛剛。
關(guān)于歷史典故13
1、杯酒釋兵權(quán)
宋太祖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兩個節(jié)度使起兵反對宋朝。
宋太祖親自出征,費了很大勁兒,才把他們平定。
為了這件事,宋太祖心里總不大踏實。有一次,他單獨找趙普談話,問他說:“自從唐朝末年以來,換了五個朝代,沒完沒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這到底是什么道理?”
趙普說:“道理很簡單。國家混亂,毛病就出在藩鎮(zhèn)權(quán)力太大。如果把兵權(quán)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無事了!
宋太祖連連點頭,贊賞趙普說得好。
后來,趙普又對宋太祖說:“禁軍大將石守信、王審琦兩人,兵權(quán)太大,還是把他們調(diào)離禁軍為好!
宋太祖說:“你放心,這兩人是我的老朋友,不會反對我!
趙普說:“我并不擔心他們叛變。但是據(jù)我看,這兩個人沒有統(tǒng)帥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將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鬧起事來,只怕他們也身不由主呀!”
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額角說:“虧得你提醒一下!
過了幾天,宋太祖在宮里舉行宴會,請石守信、王審琦等幾位老將喝酒。
酒過幾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監(jiān)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請大家干了杯,說:“我要不是有你們幫助,也不會有現(xiàn)在這個地位。但是你們哪兒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難處,還不如做個節(jié)度使自在。不瞞各位說,這一年來,我就沒有一夜睡過安穩(wěn)覺!
石守信等人聽了十分驚奇,連忙問這是什么緣故。宋太祖說:“這還不明白?皇帝這個位子,誰不眼紅呀?”
石守信等聽出話音來了。大家著了慌,跪在地上說:“陛下為什么說這樣的話?現(xiàn)在天下已經(jīng)安定了,誰還敢對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搖搖頭說:“對你們幾位我還信不過?只怕你們的部下將士當中,有人貪圖富貴,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想不干,能行嗎?”
石守信等聽到這里,感到大禍臨頭,連連磕頭,含著眼淚說:“我們都是粗人,沒想到這一點,請陛下指引一條出路!
宋太祖說:“我替你們著想,你們不如把兵權(quán)交出來,到地方上去做個閑官,買點田產(chǎn)房屋,給子孫留點家業(yè),快快活活度個晚年。我和你們結(jié)為親家,彼此毫無猜疑,不是更好嗎?”
石守信等齊聲說:“陛下給我們想得太周到啦!”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遞上一份奏章,說自己年老多病,請求辭職。宋太祖馬上照準,收回他們的兵權(quán),賞給他們一大筆財物,打發(fā)他們到各地去做節(jié)度使。
歷史上把這件事稱為“杯酒釋兵權(quán)”(“釋”就是“解除”)。
過了一段時期,又有一些節(jié)度使到京城來朝見。宋太祖在御花園舉行宴會。太祖說:“你們都是國家老臣,現(xiàn)在藩鎮(zhèn)的.事務(wù)那么繁忙,還要你們干這種苦差,我真過意不去!”
有個乖巧的節(jié)度使馬上接口說:“我本來沒什么功勞,留在這個位子上也不合適,希望陛下讓我告老回鄉(xiāng)!
也有個節(jié)度使不知趣,嘮嘮叼叼地把自己的經(jīng)歷夸說了一番,說自己立過多少多少功勞。宋太祖聽了,直皺眉頭,說:
“這都是陳年老賬了,盡提它干什么?”
第二天,宋太祖把這些節(jié)度使的兵權(quán)全部解除了。
宋太祖收回地方將領(lǐng)的兵權(quán)以后,建立了新的軍事制度,從地方軍隊挑選出精兵,編成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長官也由朝廷委派。通過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開始穩(wěn)定下來。
2、以茶代酒
“以茶代酒”的典故最早出現(xiàn)在晉朝陳壽寫的《三國志。韋曜傳》里,“皓每饗宴,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率已七升為限,雖不悉入口,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常為裁減,或密賜荈以當酒!
公元252年,吳太祖孫權(quán)病死,傳位于子孫亮,后宮廷政變,孫亮之兄孫休上臺。孫休臨終時,遺詔兒子做接班人,任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為"顧命大臣",輔佐幼主。
哪知尸骨未寒,兩位"顧命大臣"嫌孫休兒子太小,廢太子孫和的兒子,改立23歲的"長君"孫皓為帝,他是孫休的侄子。孫皓初立時,撫恤人民、開倉賑貧,后變得專橫殘暴、終日沉浸于酒色從而民心喪盡。孫皓不知感恩戴德,上臺不到3個月就要了這兩個“顧命”的命,因為,他聽說這二位見他性情粗暴又好酒色,流露出了一些后悔立他為君的意思。
其實一點不錯,這孫皓就是一個好酒之徒,經(jīng)常擺酒設(shè)宴,群臣作陪。他的酒宴,一整就是一天,而且有一個規(guī)矩:每個人以七升為限,不管你會不會喝,不管你能不能喝,甚至不管這酒是不是進了肚子,七升酒是必須見底的。如果按照現(xiàn)在的度量衡,一升酒有二斤,那就是14斤了,白水也會喝爆肚皮的?墒顷悏鄣摹度龂尽肥沁@麼記載的,這里照抄無誤。
群臣中有一個人叫韋曜,酒量只有二升,真難為他了。就算他的嘴是個大漏勺,也漏不掉這麼多啊。孫皓是個暴君,說一不二,動輒殺人,但是對韋曜卻格外照顧,看著他喝不動了,就告訴人悄悄給他換上茶,這韋曜是何人?他原來是孫皓的父親南陽王孫和的老師,也就是太傅!币蝗諡閹煟K身為父”,所以地位相當特殊。而且當時韋曜正奉命寫孫河的回憶錄,孫皓還指望著他在里面美言自己幾句呢,當然也不想看他一個人喝不下酒攪了大家的興,就偷偷使出這”以茶代酒”的一招。
可惜,耿直磊落的韋曜碰到的是個嗜酒如命,貪圖享受的平庸幼稚糊涂之主。孫皓竟把宴會演變成了"過家家","皓每于會,因酒酣,輒令侍臣嘲虐公卿,以為笑樂。"韋曜認為這樣下去,"外相毀傷,內(nèi)長尤恨",徹底墮落的孫皓不聽韋曜的勸阻,最終,孫皓被惹火了,公元273年,孫皓把他打入天牢,不久被處死。
這樣一個暴虐的君主,當然不能治好國。280年,吳國為西晉所滅,孫皓也做了俘虜,被遣送到了洛陽,受封的爵位是“歸命侯”,比早先被俘的蜀王阿斗的爵位”安樂公”還要低!這個殘暴無能的家伙茍延殘喘了四年,病故洛陽,時年42歲。
關(guān)于歷史典故14
東晉新亭會
西晉末年,中原經(jīng)過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紛紛舉家南遣,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稱“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雖一時安定下來卻經(jīng)常心懷故國。每逢閑暇他們便相約到城外長江邊的新亭飲宴。名士周顗嘆道:“風(fēng)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在座眾人感懷中原落入夷手,一時家國無望,紛紛落淚。為首的大名士王導(dǎo)立時變色,厲聲道:“當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人聽王導(dǎo)這么說,十分慚愧,立即振作起來。
這里的江河之異,是指長江和洛河的區(qū)別。當年在洛水邊,名士高門定期聚眾舉辦酒會,清談闊論,極興而歸,形成了一個極其風(fēng)雅的'傳統(tǒng)。此時眾人遙想當年盛況,不由悲從中來,唏噓一片。王導(dǎo)及時打消了北方士人們的消極情緒。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會。后世詠嘆國破家亡的詩詞歌賦里常常見到的“風(fēng)景殊異”、 “新亭會”、“江河”,就是來自此次新亭會。
這次新亭酒會對東晉政權(quán)的建立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北方士人是組成東晉司馬睿政權(quán)的重要力量,此次酒會上王導(dǎo)打消了眾士人的萎靡頹廢之態(tài)。后來,眾士人團結(jié)起來,使東晉政權(quán)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很快建立起來。名相王導(dǎo)也被時人稱為“江左自有管夷吾(管仲)”。
關(guān)于歷史典故15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湯陰縣岳家莊的一戶農(nóng)民家里,生了一個小男孩。他的父母想:
給孩子起個什么名字好呢?就在這時,一群大雁從天空而過,父母高興地說:"好,就叫岳飛。愿吾兒像這群大雁,飛得又高又遠。"這名字就定下來了。
岳飛出生不久,黃河決口,滾滾的黃河水把岳家沖得一貧如洗,生活十分艱難。岳飛雖然從小家境貧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親的嚴教,性格倔強,為人剛直。
一次,岳飛有幾個結(jié)拜兄弟,因為沒有飯吃,要去攔路搶劫,他們來約岳飛。岳飛想到母親平時的`教導(dǎo),沒有答應(yīng),并且勸他們說:"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的事兒,萬萬不能干!"眾兄弟再三勸說,岳飛也沒動心。岳母從外面回來,岳飛一五一十地把情況告訴了母親,母親高興地說:"孩子,你做得對,人窮志不窮,咱不能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quán)者腐無能,節(jié)節(jié)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一天,岳母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xiàn)在國難當頭,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岳母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記著這一誓言。岳飛解開上衣,請母親下針。岳母問:"你怕痛嗎?"岳飛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么,如果連針都怕,怎么去前線打仗!"岳母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后用繡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后背上。
后來,岳飛以"精忠報國"為座右銘,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立下赫赫戰(zhàn)功,成為一名抗金名將。
正如他的詩中所講: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架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狀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歷史典故05-20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4-07
歷史的典故05-22
經(jīng)典的歷史典故05-29
借花獻佛的歷史典故08-04
春秋的歷史典故04-17
孝順的歷史典故05-19
歷史經(jīng)典故事06-21
勵志的歷史典故06-22
歷史典故:苦肉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