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
漢語如同滿園的鮮花,五彩紛呈,香氣各異,只要精心選用,恰當(dāng)布局,就能充分表達(dá)思想感情,使文章生輝。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希望有所幫助!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diào)》的故事。《晉書·列傳五十一》和《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里都曾記載了這段典故。
王徽之應(yīng)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桓伊與王徽之原本并不相識。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蓖趸罩忝藢敢琳f:“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敢磷诤采,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diào),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jīng)]有交談一句話。晉人之曠達(dá)不拘禮節(jié)、磊落不著形跡,由此事可見一斑。
根據(jù)《晉書》的介紹,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yáng),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于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稌x書》稱贊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后秦苻堅摔大軍進(jìn)攻東晉,時任中郎將的桓伊與冠軍將軍謝玄,輔國將軍謝琰共破苻堅于淝水(即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而丞相謝安也因立下存晉之功而進(jìn)官至太保。后來晉孝武帝之弟司馬道子與謝安發(fā)生權(quán)爭,屢進(jìn)讒言,對謝安極盡誹謗。晉孝武帝對謝安有了猜疑之心,漸漸開始冷落謝安。桓伊為此很是不平。在一次宴會上,桓伊為晉孝武帝演奏一曲悲歌《怨詩》,詩中唱道:“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dú)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逼洹奥暪(jié)慷慨,俯仰可觀”。使晉孝武帝甚有愧色。謝安也為之動容。
梅花三弄典故里的另一位主角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
王徽之曾任車騎將軍桓沖手下的騎兵參軍一職。一次桓沖問他:“你在哪個官署辦公?”他回答說:“不知是什么官署,只是時常見到牽馬進(jìn)來,好像是馬曹!被笡_又問:“官府里有多少馬?”他回答說:“不問馬,怎么知道馬的數(shù)目?”桓沖又問:“近來馬死了多少?”他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
王徽之的答復(fù)幽默詼諧,但都有來處。西漢時丞相府曾設(shè)馬曹,但東晉時軍中并沒有馬曹一職,王徽之為顯示自己率性超脫,不理俗務(wù),故意說成馬曹。后來,宋代陸游曾有“文辭博士書驢券,職事參軍判馬曹”的詩句,說的就是王徽之這一段典故。上述對話中“不問馬”,來自《論語·鄉(xiāng)黨》,原是說孔子的馬廄失火,孔子“不問馬”,只問傷了人沒有!安恢,焉知死?”一句,則來自《論語·先進(jìn)》,原文為“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覇査馈T唬骸粗,焉知死。’”王徽之答非所問,令人捧腹,但句句有來歷。其應(yīng)變之妙,學(xué)問之深,令人佩服。
桓伊既敦和又風(fēng)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jī)緣。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dǎo)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8-02
歷史的典故05-22
經(jīng)典的歷史典故05-29
歷史典故05-20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4-07
歷史典故:曲高和寡08-21
扇枕溫席的歷史典故08-03
母愛的歷史典故08-03
看殺衛(wèi)玠的歷史典故07-22
歷史典故:扇枕溫席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