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則常見歷史典故由來
語文迷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10則常見歷史典故由來,下面和小編一起去看一下吧!
【1】“破天荒”的由來
科舉制度是逐級選拔,凡是考進士的人,都由地方選送本地區(qū)成績最好的人入京赴試。唐朝年間,荊南地區(qū)派人參加京城會試(中央一級的科舉考試),四五十年竟沒有一個考中舉人。于是,人們稱荊南地區(qū)為“天荒”,把那里遣送的考生稱做“天荒解”。天荒,本指渾沌未開的原始狀態(tài),比如盤古開天地。這里的天荒是指荒而落后的地區(qū)。把荊南地區(qū)稱做“天荒”,是譏笑那里幾十年沒能有一個人上榜提名。唐宣宗大中四年,荊南應試的考生中終于有個叫劉銳的考中了,總算破了“天荒”。當時,魏國公崔弦鎮(zhèn)守荊南一代,得知劉銳考中進士,便寫信表示祝賀,并贈他70萬“破天荒”錢。劉銳不肯接受崔弦所贈之錢,在給崔弦的回信中,他寫道:“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舊時文人常用“破天荒”來表示突然得志揚名,F(xiàn)在用來指從未有過或第一次出現(xiàn)的新鮮事。
【2】黑名單的由來
黑名單一詞來源于世界著名的英國的牛津和劍橋等大學。在中世紀這些學校規(guī)定對于犯有不端行為的學生,將其姓名、行為列案記錄在黑皮書上,誰的名字上了黑皮書,即使不是終生臭名昭著,也會使人在相當時間內(nèi)名譽掃地。學生們對學校的這一規(guī)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謹慎,嚴防越軌行為的發(fā)生。這個方法被當時一位英國商人借用以懲戒那些時常賒欠不還、不守合同、不講信用的顧客.英國商人把這類顧客的名字開列在黑皮書上,后來又將一些破產(chǎn)者和即將破產(chǎn)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單上。事情傳開后,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先是商人們爭相仿效,繼而,各行各業(yè)都興起了黑皮書,不少工廠老板把參加工會的人的名字列在“不予雇傭”欄下。于是,黑名單便在工廠主和商店老板之間秘密地傳來傳去。1950年9月,美國國會通過《麥卡倫法案》,同年12月,總統(tǒng)杜魯門發(fā)布命令,宣布美國處于“全國緊急狀態(tài)”,正式實行《麥卡倫法案》,他們編制了形形色色的黑名單,按名逮捕和迫害大批進步人士。黑名單的做法由此而固定下來了。
【3】“露馬腳”的由來
宋代以后,婦女逐漸形成纏小腳的陋俗。“三寸金蓮”——腳纏得越小越美。據(jù)傳,明太祖朱元璋自小家境貧寒,年輕時與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馬姑娘結了婚。這位馬姑娘長著一雙未經(jīng)纏過的“大足”,這在當時是一大忌諱。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后,仍念馬氏輔佐有功,將她封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但是“龍恩”雖重,而深居后宮的馬氏卻為腳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從來不敢將腳伸出裙外。一天,馬氏忽然游興大發(fā),乘坐大轎走上街頭。有些大膽者悄悄瞧上兩眼,正巧一陣大風將轎簾掀起一角,馬氏擱在踏板上的兩只大腳赫然入目。于是,一傳十,十傳百,頓時轟動了整個京城。從此,“馬腳”一詞也隨之流傳于后世。
【4】“三腳貓”的由來
“三腳貓”是形容那些在技藝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三腳貓”一詞,語出于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集》:“張明善作北樂府《水仙子》譏時云……說英雄,誰英雄;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非熊(非熊即飛熊)。”文中的“三腳貓”是一種動物。后來,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記載:“嘉靖間,南京神樂觀有三腳貓一頭,極善捕鼠,而走不成步。”捕鼠是貓的專職,“三腳貓”的本職技能很不錯,卻“走不成步”,難怪郎瑛接著解釋道:“俗以事不盡善者,謂之三腳貓。”就這樣,“三腳貓”一詞成了做事技藝不精的意思了,并一直沿用到今。
【5】“穿小鞋”一詞的由來
現(xiàn)在,一般把上級對下級或人與人之間進行打擊報復,稱之為“穿小鞋”,這是為什么呢?在封建時代,我國漢族婦女一直沿襲著纏足陋習,腳纏得越小就認為越美,而美其名曰“三寸金蓮”。過去婚姻大事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根本互不相見,所以,只能依照腳的大小,而衡量女人的俊丑。因此,在媒婆說媒時,必先請男方看女方的鞋樣兒,以示女方腳的大小,一但男方同意了親事,就留下此鞋樣兒了,按此樣尺寸作一雙繡鞋連同訂婚禮物一起送到女方家,成親那天,新娘必須穿上這雙繡鞋,以防腳大而受騙。如果當初故意把尺寸弄小,自然就穿著不舒服,甚至穿不上,從而女方出丑。后來,人們把這一風俗引伸到社會生活中,用來專指那些在背后使壞點子整人,或利用某種職權尋機置人于困境的人為“給人穿小鞋”。
【6】“走后門”的由來
不正當?shù)氖侄蝸碇\求達到某種個人目的,叫“走后門”。此典故據(jù)說出自北宋年間。相傳宋哲宗死后,徽宗繼位,以蔡京為相。蔡京拼命貶謫和排斥舊吏,并規(guī)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連其詩文也不準流傳,因此引起了人們強烈的不滿。一次朝廷設宴,藝人們在宴間演出了這樣一幕:一個大官據(jù)案中坐,傳判各事。有個和尚要求離京出游,因其戒牒是哲宗年間的,即被令還俗;一個道士遺失度牒要求補發(fā),因是哲宗年間出家的,立即被剝下道袍復為百姓。這時,一個屬官上前低聲說:“今國庫發(fā)下的俸錢一千貫,皆為舊時錢文,如何處置﹖”這個大官略作沉思,悄悄地說:“那就走后門,從后門搬進來吧”這便是“走后門”的由來。
【7】“敲竹杠”的由來
用別人的弱點或尋找借口向別人敲詐錢財?shù)男袨榻?ldquo;敲竹杠”。“敲竹杠”這個詞的來源是這樣的:清朝末年,帝國主義商船紛紛向中國輸入鴉片,毒害中國人的健康,牟取暴利。愛國官吏林則徐向清政府提出禁煙,并在廣州海面派出官船巡邏,查禁鴉片。有一次,官船截住一艘走私船。一個官員抽著旱煙上了商船,監(jiān)督手下人搜查,他無意之中在船篙上磕煙袋鍋,這個動作可嚇壞了走私商人。原來他們正是打通船篙,隱藏鴉片的。這會兒,走私商人以為官員發(fā)現(xiàn)了秘密。他強作笑臉,趁別人不注意把錢塞進官員的手中。這個貪官心領神會,放走了走私船。以后,“敲竹杠”的說法就傳開了。“敲竹杠”的來源,還有一種說法:四川山區(qū),有錢人進山燒香時乘坐著一種用竹桿做的滑桿,滑桿由人抬著。走到半山腰抬滑桿的人就敲著滑杠,要求加工錢,否則就不抬人,乘坐滑桿的只好加錢。還有一說:清朝末年,市場上小額的買賣,以銅錢作為單位,店家接錢后便丟在用竹杠做的錢筒里,晚上結賬時再倒出來,謂之“盤錢”,又稱之為“盤點”。當時上海城里有家店鋪,老板很不老實,陌生顧客進門,往往隨意提價。每當伙計在接待顧客時,店主就敲竹杠一下,示意提價。
【8】“拍馬屁”的由來
“拍馬屁”一詞自然是從產(chǎn)馬區(qū)流傳起來的。內(nèi)蒙古、寧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遼闊,盛產(chǎn)馬匹,而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寶馬良駒。一般百姓人家都會擁有幾匹馬,以解決行路、運輸?shù)葐栴},牧民們常以養(yǎng)得駿馬為榮。有時人們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并附帶隨口夸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起初,人們實事求是,好馬說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竟不管別人的馬好與壞、強和弱,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于是“拍馬屁”一詞便用來諷刺那些不顧客觀實際、專門諂媚討好別人的行為了。
【9】“無厘頭”的由來
“無厘頭”原來是廣州的方言俚語,含有“無緣無故、莫名其妙”的意思。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它是在日常生活平淡無奇的細節(jié)、語言和動作中,獵取觀眾意料之外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所以,也有人干脆就把它叫做“反智戲謔”。它是受美國影視影響,并由香港電視臺帶動起來的。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由于港臺影視的大量引進,使我國大陸地區(qū)也很受“無厘頭”文化的影響。
【10】訂婚戒指的來歷
有關訂婚、結婚戒指的由來,據(jù)說是古代搶婚演繹的結果,當時,男子搶來其他部落的婦女就給她戴上枷鎖。經(jīng)過多少年的演變,枷鎖變成了訂婚、結婚戒指,男子給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歸我所有。另一個說法,世界上第一個把戒指用作訂婚信物的人是奧地利王麥士米尼。1477年,麥士米尼在一次公開場合認識了一位叫做瑪麗的公主。她的美麗容貌和優(yōu)雅的舉止使麥士米尼為之傾倒。麥士米尼雖然知道瑪麗早已許婚于當時的法國王儲,但是為了贏得她的愛情,麥士米尼還是決定試試運氣。他命人專門打造了一枚珍貴的鉆石戒指,送給瑪麗。面對這只精雕細刻、閃閃發(fā)光的鉆石戒指和麥士米尼的熱烈追求,瑪麗終于改變了初衷,與麥士米尼幸福地結合了。從此,以鉆石戒指作為訂婚信物,便成為西方人士的一種傳統(tǒng)。
【常見歷史典故由來】相關文章:
常見歷史典故的由來大全02-04
湘妃竹由來的歷史典故08-18
常見的歷史典故大全11-22
常見歷史典故集錦12-10
常見歷史典故六則12-10
常見的歷史典故簡介09-16
冬至由來歷史典故12-28
成語江郎才盡的歷史由來及典故01-07
關于冬至由來的歷史典故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