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野生動物保衛(wèi)戰(zhàn)《重返·狼群》觀后感
電影《重返·狼群》講述了成都的兩位藝術家李微漪和亦風偶然救下了一只野生小狼,取名“格林”,帶它回到城市撫養(yǎng),后為了讓格林尋回自由的天性,二人帶格林重回草原,一步步幫助它重回狼群的曲折經(jīng)歷。
野生動物保衛(wèi)戰(zhàn)《重返·狼群》觀后感【篇一】
“《狼圖騰》是草原的挽歌,若爾蓋是草原的絕唱。”每次講這句話,李微漪的語氣都會變得異常緩慢和沉重。因為小狼格林,她曾多次回到若爾蓋草原,但每次回去,這片草原的變化都讓她“驚心動魄”。
“才離開兩年,草原就變得我?guī)缀醪徽J識,和格林最后分別的那個山頭如今建起了農家樂,公路修進了核心區(qū)。本來生存環(huán)境就已經(jīng)孤島化了的野生動物,連最后的繁衍地都在慢慢消失。”李微漪不知道這些大自然的生靈還能退往何處。
于是她和亦風決定加快《重返·狼群》的剪輯,讓它盡早上映,李微漪希望用更加直觀的畫面讓觀眾感知到狼群等野生動物以及這片草原如今面臨的困境與危機。
日前,《重返·狼群》上映,李微漪在當天便回到了自己于四川成都的家,之前一個半月來,她和該片的導演亦風奔波在全國各大城市為影片做路演宣傳。
回到家后,她開始喂魚、除草,修整許久未打理的`幾近荒蕪的花園,偶爾關注《重返·狼群》上映后的信息。“影片上映前,我會特別關注有沒有人來看,上映后反而平靜了。反正該做的努力都已經(jīng)做了,現(xiàn)在所能做的就是等待以及讓自己好好休息一會兒。”李微漪坦言道。
據(jù)了解,2010年3月,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在四川若爾蓋大草原寫生時,救起了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狼崽,并把它帶回了自己成都的家。李微漪給這只小狼起名叫“格林”,時常喚它“兒子”。
隨著格林的長大,李微漪知道自己的家不可能是一只狼的久待之地,但她又不愿意將格林送進動物園,“死亡并不可怕,在圈養(yǎng)當中死去卻是莫大的悲哀,所以比活命更重要的是自由。”李微漪道出緣故。于是她找到了好友亦風一起計議將格林重新野化放歸草原。
2010年7月,李微漪帶著格林進入了若爾蓋草原,前后歷經(jīng)近9個月,于2011年的春節(jié),成功將格林放歸了草原。而《重返·狼群》記錄的就是這一整個過程。
在影片上映之前,李微漪已分別于2012年和2015年出版了紀實性散文《重返狼群》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但影片《重返·狼群》卻耗時7年。據(jù)李微漪介紹,導演亦風最開始剪輯關于格林的視頻素材,更多的是為了讓她在寫作時能夠重新回憶起當時的一些細節(jié),同時也為了留作紀念。
但李微漪發(fā)現(xiàn),書籍太過小眾,傳播的范圍有限。此外,讀者通過文字很難直觀感受到那片草原,以及那里動物生存的不易。于是,她和亦風商量將長達1700多個小時的原始素材剪輯成一部完整的片子。
在這個過程中,李微漪收到網(wǎng)友留言說格林被抓,二人又一度中斷了這個工作,重新返回草原尋找格林。只是這一次的“重返狼群”之行,讓李微漪有了更加強烈的危機感與緊迫感,為狼群的生存環(huán)境以及整個若爾蓋大草原的生態(tài)。
她希望人類不要再深入這片草原,“每年三、四月份,核心區(qū)那片廣闊的湖最早開始化凍,許多動物都在那里生存繁衍,所有的候鳥都會在那里產卵,尋找食物,遍地都是鳥蛋,而人一旦進去,就沒戲了”。李微漪說。她深知僅靠她和亦風兩人,力量實在太小,于是他們加快了片子剪輯制作的進度,欲通過《重返·狼群》的上映讓更多人加入到這場野生動物生存環(huán)境保衛(wèi)戰(zhàn)之中。
但問題是普通人如何有效參與進來?據(jù)李微漪介紹,早在《重返狼群》第一部出版時,就有許多來自社會各界的熱心讀者希望通過捐款在資金上支持他們,但都被二人婉拒了。問及緣由時,她談道:“我們希望這個故事干干凈凈地走入觀眾視野,大家精神上支持我們就已經(jīng)很滿足了。”李微漪不想讓這部影片因牽扯過多錢利而遭受一些非議,即使到現(xiàn)在,她和亦風依舊不接受任何關于資金的支持。
“但草原上的救助站需要更加專業(yè)的獸醫(yī)。”李微漪稱草原上的醫(yī)療條件太過簡陋,雖然現(xiàn)在有一個救助站,但缺乏專業(yè)的獸醫(yī)留守。“救助站除了能給牧民生病的牛羊做一些簡單的治療外,更大的意義還在于生病或受傷的野生動物能夠在它們原生態(tài)的環(huán)境里接受治療,治好后可以隨時放生。”她當前最大的心愿就是這個救助站能夠一直運行下去。
野生動物保衛(wèi)戰(zhàn)《重返·狼群》觀后感【篇二】
李微漪是個生長在川西的女畫家,在若爾蓋草原寫生時偶然救活了一只剛剛出生僅五天的小狼,從此開始了與狼共舞的生涯。她把小狼帶回都市喂養(yǎng),并為它起名“格林”。兩個月后,格林狂野和嗥叫的狼性開始顯現(xiàn),同時也陷入自我確定的茫然和沒有同伴的孤獨,對人類的不設防更讓它的都市生活危險叢生。李微漪決定帶它回到草原,讓它重返狼群。
這個真實的故事曾被李微漪寫成紀實小說,于2012年出版《重返狼群》。如今,這段經(jīng)歷被登上大銀幕,影片的導演正是當年和李微漪一起救狼的朋友亦風。李微漪說,她給小狼取名為格林,是因為童話里的狼都非常兇惡、狡詐,但格林的到來改變了她的想法,她也希望能通過這部電影,講給觀眾一個不一樣的“格林童話”。
主持了多年《動物世界》欄目的趙忠祥已經(jīng)是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半個專家了,他對這部電影的主創(chuàng)表達了感激之情:“長時間以來,歐美也好、中國也好,人對狼是有惡感,甚至是仇恨的。如果能把這個種群作為我們的動物朋友,去關心它們,真是開了一個先例。”90歲高齡的表演藝術家藍天野也親臨首映禮支持這部電影,他幾年前就讀過《重返狼群》這部書,深受感動,他說:“小狼的感情很真摯,這一點我覺得很多人應該慚愧,社會把我們的一些人磨煉得有點狼心狗肺。我覺得這部片子最大的一個歷史功績,就是讓我們看到了動物的情感和內心。”
嚴格意義上來說,《重返·狼群》是一部紀錄片,可無論是畫質還是音效,這部院線電影都顯得相當粗糙,剪輯也有些業(yè)余。其實,最初李微漪和亦風都沒有想過有一天格林的故事會呈現(xiàn)在大銀幕上,只是想留下一些影像資料做紀念,所以很多鏡頭都是用手機抓拍的,像素不高。后來在漫長的跟拍過程中,亦風的拍攝設備也一路升級為家用DV、專業(yè)攝像機等,因此觀眾能從成片中看到不同時期影片畫質的變化。尤其在風暴嚴重的草原上,收音遇到很大困難,導致后期只能通過補錄來保證故事的完整性。
從救助小狼到將其送回草原,李微漪和亦風拍下了長達1000多小時的真實影像,兩人將這些珍貴影像進行整理剪輯,前后耗時7年之久才完成了影片的制作,實屬不易。亦風坦言,自己并非專業(yè)導演,只是憑著對小狼格林的愛,想把這個關于生命和自由的故事,用最真誠的方式展現(xiàn)給大家。而他和李微漪也堪稱國內最小的電影制作團隊,從攝影、剪輯到翻譯的整個流程都由兩人親自完成。
回憶起在草原上的`那段日子,李微漪很是感觸。雖然那時候面臨著嚴寒饑餓和盜獵者的威脅,生活十分艱苦,但格林種種通人性的舉動讓他們覺得非常暖心,也正因為懷揣著對格林的愛和責任,他們才能不斷和自己較勁,最終成功送格林重返狼群。對生活在城市的觀眾來說,兩位主創(chuàng)與野生狼群近距離接觸的安全問題,最令大家好奇與擔憂。亦風回憶,兩人剛進入狼山時,每晚露營遠遠聽到狼嚎聲都會心驚膽戰(zhàn),曾經(jīng)與狼的最近距離僅有50米。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慢慢發(fā)現(xiàn)狼其實是怕人的,此后用了四個月時間與狼群建立了相對和平、互不打擾的關系。影片中也展現(xiàn)了中國境內首次由個人拍攝的最大規(guī)模野生狼群活動影像,這些鏡頭珍貴不已。
《重返·狼群》中,人與狼的相處如同母子般親密,濃烈的情感也讓這部紀錄片顯得不那么“客觀”。對此,李微漪坦言,他們并非專業(yè)的紀錄片人,無法以一種第三者的目光去看待小狼格林,因為在那段相處時光里,他們已經(jīng)將格林視為親人,無法將自己置身事外。在送走格林之后,他們一度很失落,所以她將格林的故事寫成小說,做成電影,不僅希望借此留下那段記憶,更是希望讓更多人關注到狼群,關注到草原所有的野生動物。
影片的最后,草原上又傳來了格林被盜獵者抓捕的壞消息。不過導演亦風透露,當他們趕赴草原后,才發(fā)現(xiàn)這一消息有誤,格林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新一代的狼王,有了自己的后代和家庭。但由于草原上盜獵現(xiàn)象嚴重,格林和它的家庭依然生活艱辛,隨時面臨陷阱。這也讓他們迫切地想把這部電影早點搬上大銀幕,希望改變這一物種被不斷獵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