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精選13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精選1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1
《尚書》被稱“政書之祖,史書之源”,誦其以知先賢治政之本,以知朝代興廢之由,以知個人修身之要。當戲幕拉開,伏生帶著她向我們走來。
漢文帝聽聞山東的伏生可講學《尚書》,派晁錯前去受教。
來
年已九旬的伏生緩緩抬起頭。
他已老了,憶起往事仍淚水縱橫,然典籍可傳的喜悅與欣慰又使他止哀,說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師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可他分明看見甬道前處是有人揮臂高呼的。
“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這景象他夢里應是見過,這話他也不知傳授講學過多少次了。他記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東人,是九州人,是華夏人。華夏,自古就為一體。他聽到來自兩千多年后的聲音這樣說,默默點了點頭。
“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
他險些被聲勢浩大的軍隊唬了一跳。周武王挾著天意,在電閃雷鳴中浩蕩前進。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意不即天意嗎?此乃顛撲不破的真理啊。
他還見到了兩千多年后的“藏書秘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時衣服不同,話卻是一樣。
年已九旬的伏生緩緩抬起頭,摻雜糾紛渾濁的眼中光明明滅滅。一生的顛沛、一生的苦難、一生的尊崇、一生的護佑在干澀的眼眶里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淚,淚中包裹著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著故宅的殘垣,包裹著荒野的遺骸,包裹著先賢字句與華夏人的根與魂,浸潤了歷史的扉頁,經由千朝萬代的'筆墨重了又重,暈染到了現在,延展到了未來。
去
事實上的伏生并沒有見到多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后來的《書》經歷了什么,他以一生所護的《書》是否能一直執(zhí)在后人手里心里。那時的他似乎沒想那么多,又或許早已決定義無反顧。這個決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與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當他幾經輾轉流離剖開宅中壁的時候,破碎的是墻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經歷史淘洗、時代冶煉仍舊熠熠生輝綿綿不斷的華夏文化。
王鼎鈞在《碎琉璃》中有言:“時代像篩子,篩得每一個人流離失所,篩得少數人出類拔萃。”伏生在被歷史洪流沖走時,把《書》還給了天下,他沒有被沖走,他的名字與《尚書》與世長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伏生來去間,《尚書》也在當今時代破壁而出。
當晁錯離開,戲幕落下—
他發(fā)出一聲滿足的喟嘆,以蹣跚的步伐走回歷史。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2
央視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國》,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時空對話浪漫主義詩人屈原,解讀《楚辭》,了解屈原歷經磨難、上下求索的一生。秭歸作為屈原故里,屈原是當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節(jié)目播出當晚,全縣掀起了觀看熱潮,大家情緒高漲、反響熱烈。
縣文聯主席秦曉梅說:“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國》,我覺得有三個空前的肯定:一是對屈原積極光輝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對屈原故里是秭歸的空前肯定,三是對秭歸柑橘的空前肯定。這一期節(jié)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內核——不懼艱難、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家國情懷,憐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對屈原故里是秭歸,央媒這次是一個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這個觀點。”
國家非遺項目“屈原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鄭承志說:“我們反復吟唱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等等,通過屈原解讀給楚懷王聽,實際上是解讀給我們大家聽。他不僅是文學的,更是精神的;不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華民族的;不僅是古代的,而且是當代的。屈原當然是秭歸的,他從秭歸走出去,已經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我們感覺到撒貝寧的匯報就代表了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向屈原匯報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匯報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歸實驗小學學生李子炫說:“我在節(jié)目當中,看到我們秭歸的特產上了央視,我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大學生鄭智露說:“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國》刷屏了!吹斤鰵w的風景之后,發(fā)出贊嘆;品嘗了秭歸的柑橘后,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開學后,我會跟同學分享關于我的家鄉(xiāng)秭歸、關于屈原的一些文化歷史,把屈原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3
到底什么是中國?我想,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國;名為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是中國。有典籍才有中國!
傍晚,一家四口人圍坐在沙發(fā)上,對著電視津津有味的看著《典籍里的中國》。這是大年初一剛推出的綜藝節(jié)目,也是剛剛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說,節(jié)目的進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臺話劇表演,跨時空對話等方式,是觀眾有了沉浸式體驗。
當然,這第一期的內容也是干貨滿滿。由倪大紅飾演的伏生敘述了他如何保護《尚書》傳授《尚書》。秦末楚漢相爭,民不聊生,伏生為了保護《尚書》,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顛沛流離,其間伏生的愛子為了保護《尚書》與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燒《尚書》取暖,最終永遠地留在了荒野。而當戰(zhàn)亂結束,伏生回到家鄉(xiāng),鑿開墻壁,卻發(fā)現被他藏在墻壁里的尚書早已殘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傳授尚書,希望尚書能夠永遠地流傳下去。浮生活了90多歲,有90多年一直在讀尚書,20多年的.顛沛流離,只是為了保護尚書,若不是因為尚書,伏生的兒子和妻子也不會死去。可是伏生卻不后悔,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氣啊!
其中還有幾個片段,是屬于尚書部分的禹貢還有牧誓。其中大禹劃九州,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zhàn),至今還使我的眼中含有淚花。結尾部分,現代讀書人撒貝寧向伏生介紹尚書自西漢以后的傳承過程,其中不乏多種坎坷,直到唐代,還有人在一塊大青石上刻下了尚書,為開成石經。華夏經典,弦歌不輟!
如今我們更需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fā)思想之先聲,在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過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4
最近幾天,央視頻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國》第一期,觀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國》用表演與對話的方式,演繹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現,讓觀眾更深刻地品讀典籍。第一期選擇了《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渡袝酚址Q為《書》有很多華夏文化的創(chuàng)始性論述,比如第一次出現“禮”,第一次制定歷法!渡袝肥恰拔幕洹,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們講解《尚書》后,大幕拉開,表演開始。說到《尚書》,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勝,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書》講《書》,是《尚書》的傳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與現代人撒貝寧的對話為主線,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兩個書中故事與晁錯受文帝之命前來學《書》的歷史故事,讓觀眾深入了解《尚書》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讓人感動。他一輩子愛《書》,一家人用生命保護《書》,年老后在山東一帶講《書》,傳承《尚書》。倪大紅老師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結束了,但我的思緒仍未結束。停留在開場的一句話上!白x《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之興廢之由,讀《書》而知個人修身之要!钡浼抢献孀谥腔鄣慕Y晶,是寶貴的財富。
《典籍里的中國》講述了在這片神州大地上創(chuàng)造文明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源起何從,我們的腳步邁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讀懂典籍,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品讀典籍,體味經典,吸取智慧,汲取精華,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5
這樣的“穿越”才真正有意義,看到伏生問撒老師:“后人可還讀《書》”的時候,內心真的一動。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賢真的有機會問起我們“文脈安在?”我們要做到問心無愧,踏踏實實地回答一句:“斯文在茲!”傳承的故事,經久不衰。
太感動了,之前不懂《尚書》,看到倪大紅老師演繹的`尚書的話劇,發(fā)現中國這個詞就是從尚書中來,大禹的功勞不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輩子護書傳書,不愧對先人。薪火相傳,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問:華夏何為一體?答曰:華夏自古一體!
真的喜歡這樣的節(jié)目,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戲劇沖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點代面,細膩又宏大,讓人熱血沸騰又淚流滿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來,多少學者為我國傳世的典籍皓首窮經,如今《典籍里的中國》讓經典走進尋常百姓家,它們不再是陽春白雪無人懂賞,而是可以被我們所有人理解、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強烈推薦!
節(jié)目不僅僅是敘事,更著力于展現《尚書》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缭角陼r空的“古今對話”更是富有創(chuàng)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繼往開來,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鑒古知今,學史明智,這些豐富而又珍貴的典籍,值得每個中國人去品讀,也該與世界分享。
中華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華文化,永續(xù)不絕。優(yōu)秀的典籍使我們明過往、知興替;優(yōu)秀的演員以入木三分的演繹帶我們邁入千年歷史長河,感知先賢氣節(jié)、啟明吾輩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關注央視大型文化類節(jié)目,傳承國學國粹,華夏弦歌不輟,你我當仁不讓。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6
6月10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jié)目《典籍里的中國》摘得“白玉蘭”的消息傳來,“典迷”一片沸騰。適逢端午假期,《典籍里的中國》將于6月13日晚八點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五期《論語》。是的,“典迷”又有過節(jié)大餐了!
作為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文集,《論語》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盡管作者是誰至今仍無定論,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論語》是孔門師生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人的仁德智慧,兩千年的`風骨性格,都蘊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對話里。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說:“茍無孔子,則中國當非復二千年來之中國!
一部《論語》,千古流傳;一位老師,萬世師表。本期節(jié)目將以孔子和弟子之間的故事來講述《論語》當中貫穿始終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終在歷史的時空中凝望著我們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孔子一生傳道授業(yè),每逢杏壇講學,四方弟子云集。《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笨鬃拥牡茏诱强鬃铀枷牒蛯W說堅定的追隨者、實踐者和傳播者。
本期《典籍里的中國》特別邀來四位讀書人,大家在節(jié)目中不僅精妙解讀了《論語》的核心思想和后世傳播,還特別從孔子及其弟子關系的角度品讀《論語》,帶領大家感受孔子弟子響應老師召喚,凝聚在孔子周圍,共同追求仁愛理想世界的生命歷程。
《論語》現存二十篇,接近一萬六千字,孔子的這些言論為從何而來?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介紹道:“《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里邊就記載了孔子晚年的兩個弟子,在講學的過程中,輪流記錄。看到這些材料以后,我們恍然大悟,孔子的弟子實際上是各有所記,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論語》的來源!
但凡讀過《論語》,一定會對“子曰”印象深刻。透過那一個個“子曰”,今人能夠感受到2000多年前孔子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以及不同弟子的鮮明個性:子貢“富而好禮”;顏回“貧而樂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子路直爽而勇武,盡心盡力地保護孔子四十多年,以至于孔子曾說“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能將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起,孔子人格魅力何在?《論語》中記錄著顏回對夫子的贊嘆:“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7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優(yōu)秀文化已經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消亡,這些代表著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時真正的崇敬?何時真正的潛心學習?這些都是世間大道,而我卻在“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環(huán)境下,沒有對他們引發(fā)崇敬之情,沒有用心去體悟,在茫茫人海中,猶如浮萍,隨波逐流,向細枝末節(jié)處找尋人生的答案,愧對古圣先賢,愧對列祖列宗。
《典籍里的中國》的熱播,是中華之幸,民族之幸。經典猶如大樹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為!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來得多么不容易,來得多么坎坷,又來得多么深沉。這一份厚重的禮物,讓多少中華兒女為之汗顏,我們忘記了歷史,忘記了古圣先賢,但是古圣先賢卻記得我們,記惦著他們的子孫!通過《典籍》的方式對我們諄諄教誨,讓大家追根溯源,回歸人生的大道。
在《論語》述而篇中:“志于道、據于德、行于仁,游于藝”,這就是我們人生的脈絡。但我們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視了根本,只是在“游于藝”,向錢、物而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的人生價值排序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很多家庭有了錢后,物質生活豐富了,但精神層面出現了的問題,隨著社會物欲的影響,不斷地搖擺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這就需要我們重回經典,在經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不需要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古圣先賢們在宣傳大道的時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認可他們,他們仍然道心不改,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為他們懂得“大道不孤”。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們學習,堅持維護社會和諧和服務廣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傷,不要讓負面的能量侵入內心,而要像陽光一樣,照亮他人。
當前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具體,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樹而沾沾自喜,我們當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萬物,合二為一,以他人之長處,滋潤自己內心,長養(yǎng)自己的德行,克己復禮,嚴于修身,養(yǎng)一身浩然正氣。像古圣先賢一樣,為道可以忘我、忘軀。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經在古圣先賢們的身上得以體現,我們要學習他們的一言一行,才能讓自己內心的良知越來越升發(fā),心境會越來越開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斷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們的人文自信。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8
今天很有幸觀看了《典籍里的中國》這套文化綜藝節(jié)目。在這個節(jié)目里,讓我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國的典籍《尚書》。以前在學生時代就聽說過這部經典,說實話自己對里面的內容知之甚少。今天這檔節(jié)目讓我這個普通人更好地了解了一些經典知識和故事。
節(jié)目通過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我看到了兩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樣用生命守護《尚書》的。伏生護書,傳書的故事讓我感動的流淚了。這一幕讓我感受到了古人對經典的守護與傳承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貴。
這種視書如生命,守書傳書的故事在激勵著每一個中國人。正是這種精神,才使我們這些普通人也有機會讀懂,感悟經典里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經典里只有短短幾句話,里面蘊含著的智慧卻是震撼的。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來了,感人的畫面更易讓人體會其中的智慧!队碡暋纷屛铱吹接韯澗胖,華夏九州第一次讓我能誦出。分別是:冀州,兗州,揚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荊州。
《牧野宣誓》中的稱爾戈,比爾干,立爾予,予其誓。短短幾句話卻蘊含著治政理國的大智慧。戲劇演員們通過故事的演繹讓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渡袝繁环Q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構建了華夏文明最早的知識體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讀。
我們都知道典籍不易讀懂,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這個節(jié)目最大的亮點就是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這種創(chuàng)新使典籍人人可讀,真正做到了文化的傳承。節(jié)目中主持人穿越歷史,以拜見伏生為主線,講述了尚書幾經波折最后被保存下來,而且還薪火相傳的故事。這也展現了中華文明的聲聲不息。這樣的節(jié)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會作為鐵桿粉絲繼續(xù)關注下去,因為學習經典可以追本溯源,繼往開來。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9
《典籍里的中國》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于牛年新春重點打造的大型原創(chuàng)文化節(jié)目。節(jié)目聚焦中華優(yōu)秀文化典籍中的經典名篇,展現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講述感人至深的傳承故事。節(jié)目綜合運用環(huán)幕投屏、實時跟蹤等新科技手段,創(chuàng)新設計出“歷史空間”“現實空間”,并以跨越時空對話的形式營造了“故事講述場”,生動演繹中華典籍精華的源遠流長。本節(jié)目是樹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對于高考語文極具指導性。
數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來了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國》在央視一套首播,穿越時空、對話先賢,以典籍作舟,暢游華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尚書》破壁而來。這本書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被王道士發(fā)現,內藏典籍萬卷,沉寂了近千年,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經卷被運到京師,《尚書》文獻當時最早的傳世文本也在其中,F在一萬六千余件敦煌藏經存于中國國家圖書館,《尚書》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傳承,在“傳承”中領悟中華文明,千年來,《尚書》歷經無數學者先賢薪火相傳。
《典籍里的中國》中,倪大紅飾演的伏生以命護《書》片段讓觀眾不禁淚流滿面,秦末動亂,《尚書》僅剩國藏和伏生家藏兩部,后又遭遇項羽火燒咸陽,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視《書》如命,縱然亂兵刀劍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書》損毀一絲一毫。為逃兵荒,伏生帶著家藏的《書》,從咸陽運回山東老家,途中他的妻、子為保護《書》,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華夏文明的傳承的'重擔壓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詮釋了“薪火相傳”。網友:敬佩!敬畏!
節(jié)目演繹了《尚書》中多個場景,每個經典故事都讓人沉浸其中,節(jié)目中演員對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畫,看得觀眾熱血澎湃,淚流滿面。
是什么讓華夏文明精粹綿延不絕?《典籍里的中國》中,每一部華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傳”的故事,都將給我們答案。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10
《尚書》并非上古之書,乃后人(孔子)尊崇、崇尚《書》之典籍而美化得名。上古之書,時間尺度要拉長,以三五千年為尺度,至少是7200年~10800年以上,三皇之前,甚至以萬年為尺度,幾萬年前乃至更遠古更太古。所以,《尚書》是上古與中古之間的書,若要以具體的時間推移作為計算尺度的話,“三古”劃分之名則是后代學者所處的具體時代,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因為人類歷史再過幾千年或者幾萬年,“三古”又如何劃分都是個問題。
《書》《書經》《尚書》之演化,如果是《三墳》與《五典》的遺作,(《三墳》《五典》即:傳承“三皇”思想與“五帝”思想的書,即三皇五帝的道術),那么,還有一個可能是三皇之前的上古史要么遺失,要么已經被后人刪除了,因為上古結繩記事與甲骨文之前的文字符號,后人基本是很難看懂的了!
有了書,有了典籍,有了帝師,就有了學習復刻傳承的功能,因此文化的本質與天子的道術是不會斷層的,它會以另外的形式展現出來,比如《山海經》與《莊子》,近代有《毛澤東思想》。當然了,還需要有千古圣人的降臨,才能“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以解讀天地密碼與天書密碼。
《尚書》中的記載,大禹治水,定九州,說明自上古以來,華夏一體,解放了全中國,解放了全人類;上古真人紀更是“天下一家”,“天道為一”,“地球人類命運共同體!蹦敲矗瑸槭裁磿a生中原與蠻夷的區(qū)別呢?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這幾萬年又發(fā)生了什么演化呢?上古、中古與后古的'蠻荒之地呢?上古、中古與后古的流放史呢?日月昭昭,不言自明。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薄叭诵奈┪,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中古思想來自上古思想,下古思想來自中古思想,一脈相承。可是,道術將為天下裂,后人的思想越來越復雜,人格也越來越分裂,文化就越來越退化。文化的復興,就是要復興到天地間最本真的樸素文明。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11
《天工開物》這本書由宋應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禎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書收錄了農業(yè)、手工業(yè),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紡織、染色、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我看了書,感到涉及面廣,雖然是文言文,但有譯文,注解,并配有圖,圖文并茂,雖然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但傳承到今天仍然有一定的作用。
在古代中國,“學而優(yōu)則仕”是被廣大知識分子普遍認可和遵循的“鐵律”,凡是稍有志向之人,都會飽讀詩書、參加科考,希望仕途亨通、光宗耀祖。
三百多年前的宋應星剛開始也是如此。29歲的宋應星考取了全省第三名舉人后,自己倍受鼓舞,然而接下來連續(xù)五次會試都名落孫山。這對當時還一心追求功名的他來說,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后來他轉向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的學問,向底層勞苦群眾請教,立志有所建樹。
當宋應星把志向從科考轉向實學后,他便開始了不懈的實踐和奮斗。他走遍南北,勤耕播種,向各類人員請教,一邊學習、一邊實踐、一邊記錄,終于完成《天工開物》的書寫作。
宋應星這種永不言棄失敗,努力奮斗直到成功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發(fā)揚的。
貝多芬言:"涓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強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
只有不斷努力奮斗,才會有成功的人生。我們每個人都應微笑面對人生,沒有了怨言,也就不會有哀愁。一個人有了希望,就會對生活充滿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靈看世界,總是以樂觀的精神面對人生,你才會成功。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12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個節(jié)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國》。這個節(jié)目讓我看得眼淚直下,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古人的詩詞和精神都讓我刮目相看呀!
有個兩千多年以后的讀書人,帶著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去,遇見護《書》人——伏勝先生。讀書人過來請教伏勝《書》好在哪兒?伏勝首先講了“禹貢”就是關于大禹治水,大禹不僅治水,還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廣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跡一步一步地丈量出來的,古人稱大禹的足跡為“禹跡”。
講完“禹貢”之后就開始講他護《書》的.經歷了。伏勝壯年時,曾經是秦國的博士,天下的《書》大都被毀了。伏勝,只知道國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國家藏的《書》化為灰燼,伏勝把《書》看成一條活的生命,伏勝與他的妻子和兒女為了逃避兵火,帶上了一車的《書》,坐馬車出咸陽回山東老家。伏勝在中途遭遇兵劫,伏勝的兒子愛護《書》,以命相搏,被亂兵殺害了,伏勝的妻女顛沛流離。后來,伏勝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兒因險凍死和餓死。為了取暖他們可以燒掉一車箱《書》,但伏勝的妻子寧死也拒絕燒掉一車《書》。伏勝的妻子說:“這一車的書,是愛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勝的妻子挨餓受冷已經氣衰力竭,伏勝的妻子知道這一車《書》,如愛子的性命,已經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貴重了。伏勝回到家鄉(xiāng),剛好家鄉(xiāng)也遭遇兵火,伏勝只好將《書》藏于故宅墻內外出避難。伏勝無時無刻掛念著家中藏的《書》,伏勝當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園,鑿開墻壁發(fā)現書簡多已朽毀,完整的篇目僅余二十八篇了。之后伏勝要晁掌故把《書》給帶回都城,流傳天下,之后讀書人帶伏勝到現代的圖書館,古人叫藏書秘府。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而《尚書》的光芒之閃耀至今,無論孔子活伏勝,都是用生命去延續(xù)和守護這盞燈的人,酌古至今,學史明智,豐富而珍貴的典籍,值得沒一個中年國人去品讀,也應該與世界分享,讓我們從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00字 篇13
讀《天工開物》有感偶然的在購物中,選中一本歷史課中背過書名的書,《天工開物》。本是隨意的買來翻翻,但開卷之后,贊嘆不已。實在沒有想到,我國在明代,就有這樣的科技著作。
《天工開物》,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我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在理學占據文化領域的統治地位的當時,《天工開物》既是對古代科學傳統的.有效繼承,也與當時興起的各種具有啟蒙意義的反權威意識,實學意識和民生意識息息相關。
由空談走向實踐,是當時有識之士的反思,這種思潮在思維方式上開始散發(fā)出近代的氣息!短旃ら_物》經翻譯,走向世界之后,獲得極高贊譽,并且影響深遠。《天工開物》被歐洲學者稱為“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法蘭西學院漢學家儒蓮將此書稱為“技術百科全書”,將“天工開物”理解為“對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藝的闡明”。
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把《天工開物》稱為“中國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國的狄德羅”,稱《天工開物》是“十七世紀早期的重要工業(yè)技術著作”。日本學者評議道:“作為展望在悠久歷史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中國技術全貌的書籍,沒有比它更合適的了!
日本現代科學史學家藪內清也認為宋應星的書足可與十八世紀法國啟蒙學者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匹敵。十八世紀,在歐洲工業(yè)革命已經拉開序幕,但農業(yè)生產依然十分落后,播種還在使用人工播種。這種播種方式,在種子的密度和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隨意,直接影響出苗率。而此時中國,已經在使用播種機。歐洲的犁設計也比較簡單、原始,操作十分費力,而中國的犁則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在讀了儒蓮翻譯的《天工開物》中論桑蠶部分的譯本后,把它稱之為“權威著作”。達爾文在他的《動物和植物在家養(yǎng)下的變異》(1868)卷一談到養(yǎng)蠶時寫道:“關于中國古代養(yǎng)蠶的情況,見于儒蓮的權威著作”。他把中國古代養(yǎng)蠶技術措施作為論證人工選擇和人工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