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成長史觀后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球成長史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宇宙,我們稱之為能量來源的太陽只是其浩瀚無邊空間中一顆普通的恒星;于太陽,我們稱之為家園的地球只是其常規(guī)軌道中一顆普通的藍色星球;于地球,我們自稱高等動物的人類只是其崎嶇不平地表上一種平凡的生命體。然而,即使再普通的物種,也有其漫長復雜的發(fā)展過程,好比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很難想象,50億年前的地球竟是由引力聚集塵埃和巖石而形成,地表溫度高達1200℃,沒有二氧化碳、氮氣、水蒸氣,更別提空氣了,炙熱的熔巖覆蓋著每一寸表面,火爐般的煉獄。那時候的太陽3小時便落,一天僅6小時,一切都變化得很慢,生命的跡象為0。好在,39億年前,內部含有小水滴的鹽粒般的流星雨降臨地球,賦予地球生命的關鍵要素——水。一滴水并不能對地球帶來什么影響,但水滴既然能夠穿石,那流星雨持續(xù)2000多萬年的轟炸,使得地表降溫也不足為怪,地殼也隨之形成。緊接著,地球內部熔巖噴出地殼,冷卻成火山島,島嶼形成,地球進入嬰兒時期,有水,有陸地。但大氣仍是毒熱,溫度仍是高,生命跡象仍為0。與此同時,隕石的猛烈攻擊帶來了水、礦物質、碳和氨基酸,沉到海底,決定性的一刻誕生:單細胞細菌出現(xiàn),微生物出現(xiàn)。幾億年過去,在前海的`疊層石菌落以陽光為食,發(fā)生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和氧氣,并不斷積累,地表溫度30℃,星球開始活躍。
按下快進鍵——7.5億年前,地質活動激烈,火山時長噴發(fā),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并與水反應,生成酸雨,而巖石又吸收酸雨和二氧化碳,結果二氧化碳濃度下降,無法留住太陽熱量,幾千年后,地表溫度降到—50℃,地球進入“雪球地球期”,也稱史上最長冰河期。然而,地核內的熔巖仍是躁動的,沉了許久后,火山再次大規(guī)模噴發(fā),二氧化碳重新產生,溫度漸漸回升,到6億年前,原始細菌誕生,并于約一億年后進化,植物也隨之產生,新一代復雜多細胞體興起,寒武紀大爆發(fā)期來臨,海洋里生機盎然。讓我們放眼陸地,地表溫度30℃,氧氣充足,但仍無生命跡象。究其原因,太陽致命的輻射阻礙了生物的產生。又過1億年,這個聰明的星球形成臭氧層,擋住輻射,水里的怪魚們漸漸進化成脊椎動物,爬上陸地。原本燃燒著的灰色星球有了現(xiàn)在的模樣。之后,地球上的生物開始多起來,但霸主卻不停地更換,讓我感受到生命的無常?铸埵亲詈玫睦,龐然大物的它,無所畏懼,本能存活很久,卻因小行星的撞擊,消失于歷史的長河中。但生命總是伴隨著死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永恒的道理再一次得到驗證。一個故事的結束,必定意味著另一個故事的開始?铸埖臏缃^,給我們哺乳動物帶來了發(fā)展的機會。身居地底的我們,躲過了高溫,不挑食的我們,躲過了饑荒,成為新一代霸主。
論我們人類的成長史,與地球想必,甚短,但也是個漫長積累的過程。約于4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猿猴,因喜馬拉雅山擋住了水,雨林淪為荒原,不得不直立行走,早期的人類也應運而生。地球似乎也進入了穩(wěn)定期,不再有大規(guī)模的災難,人類得到了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適度的溫度,充足的水,足夠的氧氣,并通過人類獨有的智慧,一點一點解決生存時產生的各種難題,經(jīng)過幾百萬年的磨練,最終誕生了現(xiàn)在的我們。
此外,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每一滴水都是數(shù)億年前,數(shù)百萬公里隨著流星才到達地球;我們現(xiàn)在用的每一毫升石油都是數(shù)億年前,數(shù)百具古代魚類和生物的遺體經(jīng)過許久的沉積而形成;我們現(xiàn)在踩的這顆星球,是數(shù)十億年的不斷演變而產生?一切都來之不易。我們應學會珍惜,感恩祖先給了我們一切成形了的東西。
最后,科學家研究表明,地球所圍繞的這顆恒星,大概還能存活50億年,這50億年里,人類會進化成什么新模樣,或者會不會同一代霸王恐龍一樣滅絕,我們誰也不知道答案。
在那神秘未知的宇宙里,能有的猜想太多? 地球成長史的道路還很漫長。
【地球成長史觀后感】相關文章:
地球成長史觀后感范文11-10
國家地理地球成長史觀后感范文11-11
想象作文:“我”的成長史05-10
鴿子成長史小學作文03-14
高中作文:我的成長史04-30
我與網(wǎng)絡的成長史作文11-25
《地球造人》觀后感09-07
《地球公民》觀后感11-17
地球生靈觀后感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