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捉妖記》觀后感
在商家眼中,暑假無疑是影片上映的黃金檔期之一。在這段時間內,無論電影劇情多么狗血,故事多么老套,仍然會有數(shù)以萬計的學生黨“前仆后繼”買票觀看。然而,這種無厘頭的狂熱一度左右著票房,也左右著我們觀影的選擇。
幾乎所有的影迷,心中都會不約而同地產生疑問:究竟一部電影的優(yōu)劣是什么決定的呢?或者說,如今什么樣的電影更受大眾青睞呢?
當然,這種問題只有電影專業(yè)的大學生才有資格作答,但我僅僅想以《小時代4》(以下簡稱《小》)和《捉妖記》(以下簡稱《捉》)這兩部曾紅極一時的電影,從淺處著筆,隨意談談自己的見解。前者我給它的定義是“不食人間煙火”,而后者則是“接地氣”。而我顯然傾向于后者。
首先,取材是電影的精髓,創(chuàng)新永遠是能抓人眼球的利器。這點上《捉》更勝一籌!把笔侵袊爬蟼髡f中一個神秘的組成部分,以此為主題倒是十分接地氣。而這個字又十分難以把握力度,內容很容易涉及傳統(tǒng)意義上老套的降妖除魔,但本劇顯然只是借助這個神話講述了一個暖心的故事;與之相比,《小》整個系列是郭敬明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首次搬上銀屏,無非是講述上海四姐妹的曲折人生經歷,新意不知從何提起。
其次,這兩部電影的定位,都是偏向于青春喜劇片的。所以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評判標準,應該是能否讓人感到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以及能否讓人發(fā)出會心一笑。
《捉》的片場總是笑聲不斷,無論是保護妖后的兩只妖,還是天水村的村民,無一不是和藹的好妖。而小妖王——胡巴更是成功地吸引了所有觀眾的注意力,真正讓人體會到何謂“心都萌化了”。在逗趣的同時,電影并沒有忘記打煽情牌,細膩地刻畫了人與人,人與妖之間的愛情、友情、親情,通過主角的表演和特技的加工,恰到好處地傳達給觀眾種種真切的體驗。少一分是沒有力度,多一分又成了矯情?梢哉f,這種接地氣卻又帶點小清新的風格,現(xiàn)今電影中是很珍稀的。
相比之下,反而是四爺?shù)摹缎 ,名字中無“妖”卻更具“妖”氣。這一部可以算得上是徹頭徹尾的苦情戲,顧里患子宮癌,席城被逼債人殺害,幾乎沒有一點歡聲笑語,給人一種難以言說的沉重。這便與本系列總的風格大相徑庭了。關鍵就在于影片中某些奇怪的因素,一瞬間的黑屏,長達八分鐘的俯視慢鏡頭以及最后一幕中四姐妹衣服顏色的講究等等。這些都是暗藏玄機的,比如穿黑色代表自殺者,無法升入天堂,穿白色代表天使,是專為接引而來的·······如果你也看過此片,那你能講清楚這些環(huán)節(jié)的用意所在嗎?相信我,去百度貼吧搜索一番后,你能夠得到一番毀三觀的深度剖析!像這樣的電影,讀懂已然成問題,又何談被它打動呢?
再次,要談談兩位導演的敘述方式。
許誠毅(《捉》的導演),就像是對陌生人,靜靜地訴說著這一段溫暖而浪漫的故事,介紹那些可愛的小妖精們,不存在任何理解上的問題。情節(jié)很簡單清楚,人物性格分明,故事也始終是沿著單線條發(fā)展。如果用三個字,我想只有“接地氣”最適合形容這部電影吧。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無論是抱著怎樣的心態(tài)觀看,都能從中找到不一樣的趣味。
而小四顯然更適合安靜地做一個作家,他潛意識將每個人都當作了知己,盡情發(fā)揮作家的獨特技能,使語言和畫面最大限度模糊化,含糊其辭,硬生生將一部青春喜劇片變成了一部懸疑推理片。觀他的電影,別說是從未看過小說的人看得云里霧里了,我讀過小說,卻也看得一頭霧水。他創(chuàng)設了一個仙境,可惜門檻太高,使人望而卻步。
可以肯定,既然取得了非凡的票房成就,那么這些導演以及他們的得意之作必然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但我的拙見是,電影終究只有走親民路線,真正接地氣,才能攻破觀眾們日益禁閉的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