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守公德,共創(chuàng)和諧作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摘自《道德經(jīng)》第五十四章
世界之和在政,政治之本在于治心。治心者調(diào)眾生精神與物也,調(diào)人之際,調(diào)人與自然也。惟人身、人與人之間、人與天至高之和,世界方可安,人與一切眾生始克享自然之福與溫。
圣孔子所謂“內(nèi)修己,外齊家治國平”,為政之本,世界和平之本!人人克己,天下歸心。人人皆能化情,致身之和,天下不至于和,世亦遂矣永久之和。
修己必因認心、修心、明得以行,如此乃能歸性,旋歸道德,極之神氣與生悟。修己,非偽與抑己之性。其實證,人心惟因心之覺得化,而抑欲反使欲益之矣。
法、武非解人諸事之本也。一體上也都是明與之對,其不解者之本。人是自然之物也,人之一也,皆自然之一種形,人欲致和,必順乎天。以無為者,皆致新者生,不可使之得本之圖。此,早在數(shù)年前,圣人老于《道德經(jīng)》中有甚詳之論,惜后人只知皮毛,而不知理之質(zhì)。非由圣述之義不明,而我后人愚。
亦謂人迷失道,迷其性,不覺悟,乃更私與縱欲;其欲不脹,乃至于五行之生極;極行,壞物之變,破壞和。亦即曰,不和者,窮變所致也,極也者,人之大行也,至行者縱欲所致也,人從欲,迷性致也,人迷性不明德與道致之。是故,世欲得世之和,萬物欲和,必由歸性,歸德質(zhì)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