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樹讀書筆記_行道樹讀書札記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行道樹讀書筆記_行道樹讀書札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行道樹讀書筆記_行道樹讀書札記1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唐朝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詩,寫出春蠶和蠟燭的無私奉獻,甚至連性命都在所不惜。這兩句詩是謳歌奉獻精神的名句。
《行道樹》是張曉風寫的,張曉風的作品曾被稱為比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又被余光中先生稱她為亦秀亦象腕挾風雷的淋漓鍵筆。
行道樹指種在道路兩旁的樹木,它總是默默無聞的為行人遮陰,美化環(huán)境,頂烈日,冒嚴寒,無私奉獻,就像各行各業(yè)的無私奉獻者一樣,值得尊敬和贊美。同樣在我們社會上也有許多奉獻者,像平時我們放學回家,經過馬路時都會看到一群義工在那幫忙。有一回,我見一個小男孩過馬路,手里抱著一個小皮球,突然,小皮球從小男孩的手中掉了下來,滾在馬路上,小男孩想去取球,可是旁邊車來車往的,小男孩就不敢去撿。這時一位義工跑了過去,一把抱起小男孩放在路邊,自己跑去撿球,這時一輛車差點撞上這位義工,義工站了起來,微笑地將皮球交給小男孩。人們都說:你們才是為人民默默奉獻的天使!義工說道:我們并不是什麼天使,這是我的工作,我只是盡責任而已。這一位位義工就像一排排行道樹一樣,為人民做出貢獻。文章通過行道樹默默無聞地為行人奉獻濃陰、創(chuàng)造清新、美化環(huán)境,抒寫了奉獻著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行道樹讀書筆記_行道樹讀書札記2
一切都像安藤自嘲那樣,他是游擊隊中的一員,從始至終他一直在戰(zhàn)斗。
談到日本,大凡有民族感的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會騰一團與生俱來的仇恨。但軍國主義不能代表日本,軍國主義者也代表不了現在的日本人。通過安藤,我們看到了日本社會的進步、反思,至少在建筑行業(yè)內。
安藤的成功,或者說是引人注目,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性格。拳擊手出身的他,在看到與頂尖選手的先天差距時,安藤對未來猶豫了!板X不是用來存得的',只有把用在自己身上時,錢才有了價值”。于是,他決定旅行求學。正是由于這段經歷和他小時候既不受歡迎的遭遇,塑造了他執(zhí)拗,自立自強的性格。
在他改造自家住宅“住吉長屋”時,他建構了對外沒有任何開口、無表情的清水混凝土墻面,這表達了他對抗在高速經濟成長的名義下不斷擴張的都市的個人意志。同樣在他的第一個都市建筑“表參道之丘”中,他在族中原有的櫸木行道樹的考量下,壓低建筑高度,并以玻璃統(tǒng)一橫長的立面,借此表現公共的民意對抗一味追求樓邊面積與經濟效應而不斷侵蝕都市空間的市場原理,并希望留下那存續(xù)超過半世紀的風景。在外人看來,住吉長屋與表參道之丘是兩個層次的建筑作品,相去甚遠。但在安藤心中兩者間有一條線,“以建筑來表達對都市的觀點”以及“以建筑來對都市有所訴求”的主題間所畫的一條線。住吉長屋、表參道之丘……是他同畸形發(fā)展的都市戰(zhàn)斗的陣地。
在安藤眼中建筑是有責任的,除了為人遮風避雨,還需對其周圍環(huán)境負責。在他的作品中,作品的創(chuàng)意的靈感或者限制都來源于環(huán)境。建筑這種對環(huán)境的尊重,在環(huán)境面前表現得如此謙卑,或許又回到了建筑設計的母題。建筑的這種責任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最初,是使建筑本身與周圍環(huán)境盡可能的融合,正是這種觀念使得環(huán)境整體面貌未受大的影響,也使相同風格的建筑能大量和諧地存在,這就出現“造鎮(zhèn)”的現象,六甲山集合住宅群,安藤十幾年、二十幾年持續(xù)持續(xù)改變當地的風貌;到了21世紀,世界開始注目環(huán)保,安藤則在材料、采光、通風上尋求環(huán)保。
安藤對清水混凝土情有獨鐘。一方面,正如他自己所說“混凝土是一種可以吧建筑家的想法有如表情般展現與外在、具有多樣的材料!睂ㄖ患有揎,以如此骨感的方式呈現,可以讓觀眾不受外在裝飾的影響,直面設計本身,或許這樣更能讀懂設計者;另一方面,混凝土本身具有耐震、耐熱、極具表現力的特點,“語氣用特殊工法展現自己的特色,不如以平常的方式做出誰也模仿不來的作品,雖然困難,卻讓創(chuàng)造懷有夢想!痹绞瞧匠5氖巢,就越是考驗廚師的能力,建筑也如此。安藤的特色還在于他對光影的理解,光之教堂便是一個極成功的案例!耙谌松凶非蟆狻,首先要徹底凝視眼前叫做‘影’的艱苦現實,而為了超越它,就必須鼓起勇氣向前邁進”,他認為光影不只是建筑里的明暗關系,更是人生中的經歷,是生命不斷拼搏、戰(zhàn)斗的姿態(tài)。
安藤是一位建筑家,但幾十年的從業(yè)經歷使他的目光轉向社會,建筑里表現著對不同時期社會的思考。他關注兒童建筑,關注弱勢群體……出于這些初衷,他的很多建筑設計都是無報酬的,他甘愿奉獻自己。
安藤忠雄在做一個設計時,設計的想法不是在接到委托時才開始構思的。他常常給一些空地,或者有意思的基地進行設計思考,很多時候在接到當地委托的時候,他已經思考很多遍了。我想這一點是很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的。生活需要發(fā)現,靈感也來源于生活。安藤雖說是做一個建筑,但他往往是從宏觀方面開始思考的,這使他看到的問題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最后,想感謝安藤,讓我走入了建筑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