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0個

        時間:2021-08-25 18:59:18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0個

          中國歷史悠久,中華文化源遠(yuǎn)流長、博大精深,漢語成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語言文化之一,而成語的存在為漢語增添了一絲精彩!下面是一定要學(xué)的經(jīng)典成語故事,看故事學(xué)成語,通過故事,去了解成語的寓韻,這樣才能正確且恰當(dāng)?shù)厥褂贸烧Z!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0個

          (一)井底之蛙

          【典故】《莊子秋水篇》講了一個淺井的蝦蟆和東海之鱉的故事。一日,一只淺井的青蛙見到一只東海大鱉,便興致勃勃地對它說:“我可快樂啦!出來就在井欄邊跳來跳去,進(jìn)去就在井壁磚縫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著我的兩腋和腮;游到淺處,泥湯就沒了我的腳。我獨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沒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來看看?”

          東海之鱉來到井邊,左腳還沒進(jìn)去,石膝已經(jīng)被卡住了。東海之鱉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對這只淺井青蛙講述了大海的樣子:“用千里之遙這樣的字眼兒,不足以說明大海的廣闊;用千仞之高這樣的詞,不足以量盡它的深度。大禹時十年九澇,海水沒顯出增加了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見減少多少……”淺井的青蛙聽得目瞪口呆,驚恐萬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嘗想到還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出處】《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釋讀】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二)葉公好龍

          【典故】魯哀公經(jīng)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歡有知識才干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么歡迎賢才,便從很遠(yuǎn)的地方風(fēng)塵仆仆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xué)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dāng)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后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夫講了一個故事,并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zhuǎn)述給魯哀公聽。

          然后,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于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zhǔn)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qū)︳敯Чf:“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車夫向魯哀公轉(zhuǎn)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里,它把頭伸進(jìn)窗戶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并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釋讀】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像葉子高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們往往口頭上標(biāo)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動真格的,他們卻臨陣脫逃了,這跟葉公好龍又有什么兩樣呢?

          (三)掩耳盜鈴

          【典故】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jī)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墒晴娪执笥种兀趺匆才膊粍。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yuǎn)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jìn)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tuán),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yuǎn)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處】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釋讀】“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四)自相矛盾

          【典故】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夸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這——”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fā)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出處】《韓非子·難勢》

          客有鬻于與盾者,譽(yù)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彼麅捎肿u(yù)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比藨(yīng)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

          【釋讀】“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岸堋保糯脕肀Wo(hù)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后以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觸。

          (五)水滴石穿

          【典故】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dāng)縣令。當(dāng)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乘崖認(rèn)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xiàn)象。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乘崖喝住小吏,發(fā)現(xiàn)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rèn)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乘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睘榱藨土P這種行為,張乘崖當(dāng)堂斬了這個小吏。

          【釋讀】成語“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錯不改,將會變成大錯,F(xiàn)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總能辦成事情。

          (六)東施效顰

          【典故】西施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時期越國人,她的一舉一動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體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邊洗完衣服準(zhǔn)備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皺著眉頭。雖然她的樣子非常難受不舒服,但是見到的村民們卻都在稱贊,說她這樣比平時更美麗。

          同村有位名叫東施的女孩,因為她的長相并不好看,他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贊西施用手扶住的樣子很美麗,于是也學(xué)著西施的樣子扶住胸口,皺著眉頭,在人們面前慢慢地走動,以為這樣就有人稱贊她。她本來就長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動作,裝腔作勢的怪樣子,讓人更加厭惡。有人看到之后,趕緊關(guān)上大門;有些人則是急忙拉妻兒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他們比以前更加瞧不起東施了!

          【釋讀】東施只知道西施皺著眉的樣子美麗,卻不知道這是因為西施本身美貌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結(jié)果只給后人留下「東施效顰」的笑話。

          (七)臥薪嘗膽

          【典故】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jīng)常打仗,有次吳王領(lǐng)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后傷重而亡。吳王死后,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后,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zhàn),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zhǔn)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并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后答應(yīng)了越王勾踐的求和。

          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rèn)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于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

          越王勾踐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墳?zāi)购宛B(yǎng)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yù)測的相合,夫差認(rèn)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于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后,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jīng)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于由弱國變成強(qiáng)國,最后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出處】源于《史記專項王勾踐世家》

          【釋讀】后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臥薪嘗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民奮圖強(qiáng)。

          (八)夜郎自大

          【典故】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chǎn)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于鄰近地區(qū)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tǒng)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里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yōu)榱擞蠂醯男囊猓谑蔷驼f:“當(dāng)然是夜郎國最大啰!”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來,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rèn)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辈肯聜?nèi)匀划惪谕暬卮鹫f:“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后,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jīng)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卻沒想到后來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tǒng)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釋讀】“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聞而又妄自尊大。

          (九)愚公移山

          【典故】傳說古時候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著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歲了。他每次出門,都因被這兩座大山阻隔,要繞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來,說:“我準(zhǔn)備與你們一起,用畢生的精力來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條通向南方的大道。你們說好嗎!”

          大家都表示贊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大家的力量加起來,還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搬掉呢?再說,把那些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放到哪里去呢?”

          討論下來大家認(rèn)為,可以把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扔到東方的海邊和北方最遠(yuǎn)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帶著兒孫們開始挖山。雖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們還是堅持挖。直到換季節(jié)的時候,才回家一次。

          有個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這件事后,特地來勸愚公說:“你這樣做太不聰明了,憑你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這兩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說:“你這個人太頑固了,簡直無法開導(dǎo),即使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在這里。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卻不會再增高,為什么挖不平呢?”

          當(dāng)時山神見愚公他們挖山不止,便向上帝報告了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動,派了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背走。從此,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出處】《列子·湯問第五》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rèn)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釋讀】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jìn)行斗爭。

          (十)熟能生巧

          【典故】從前有個叫陳康肅,號堯咨的人,箭術(shù)精良,舉世無雙。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驕傲,常?湟约旱谋绢I(lǐng)!肮,哈,我的箭術(shù)沒人比得上。你們有誰愿意跟我比比看啊?”

          “師父,您實在是太高明了,我們怎么比得上您呢!”“是啊,我們還要多跟您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呢!師父你再表演一下,讓我們開開眼界嘛!”這些想從陳堯咨那兒學(xué)得箭術(shù)的年輕人,每天都說些恭維他的話,讓他開心。

          有一天陳堯咨帶著徒弟在院子里練習(xí)射箭,有一個賣油的老翁正好走過,便停下來看。

          陳堯咨舉起了弓,搭上箭,一連發(fā)出十枝箭,每支箭都正中紅心。徒弟們在旁邊拍手叫好,陳堯咨也很神氣的對老翁說:“你看怎么樣?”那個老翁只是微微點頭,并不叫好。

          陳堯咨心里很不舒服,不客氣的問他:“喂,你這個老頭也會射箭嗎?”“不會。”“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嗎?”“好是好,不過,這只是一平常的技術(shù)罷了,并沒有什么了不起!薄袄项^兒,你說的是什么話?竟然這樣悔辱我們師父。你知不知道我們師父的箭術(shù),沒人能比得上。你簡直太看不起人了!

          “年輕人,你先別生氣,我說的是真話。你的箭術(shù)的確平常的很,沒什么值得夸贊的!薄袄项^兒,聽你這么說好象很內(nèi)行,那你就露兩手給我們瞧瞧。不服氣就比畫比畫。光說不練你有個什么用!”“小兄弟,這射箭的本領(lǐng)我可沒有,不過讓我倒油給你們看看!薄暗褂,這還用得著你這個老頭來表演嗎?倒油誰不會?別開玩笑!”“你們還是看了再說吧。”

          老翁說完,就拿了一個葫蘆放在地上,又在葫蘆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銅錢。然后舀了一杓油,眼睛看準(zhǔn)了,油杓輕輕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條細(xì)細(xì)的黃線,筆直的從錢孔流入葫蘆里。倒完之后,油一點兒也沒沾到銅錢。

          老翁很謙虛的向陳堯咨說:“這也是一種平常的技術(shù)罷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陳堯咨聽了十分慚愧,從此更加努力的練習(xí)射箭,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術(shù)。后來他的人品和箭術(shù)一樣好。

          【釋讀】這個成語,說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學(xué)苦練掌握規(guī)律,就能找出許多竅門,干起來得心應(yīng)手。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0個】相關(guān)文章: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06-07

        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故事:移風(fēng)易俗11-12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6-07

        成語故事精選10-11

        成語故事精選09-01

        經(jīng)典成語故事精選06-07

        經(jīng)典的成語故事06-07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2-22

        成語故事12-17

        四字成語故事天羅地網(wǎng)成語故事02-2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