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離失所的成語故事
流離失所指一個人離開家鄉(xiāng)沒有了住處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流離失所的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用。
成語解釋:
流離: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離散;無處安身。
成語出處:
《金史 完顏匡傳》:“今已四月,農事已晚,邊民連歲流離失所,扶攜道路,即望復業(yè),過此農時,遂失一歲之望!
成語繁體:流離失所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流離失所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無處安身,到處流浪。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失,不能讀作“shí”。
成語辨形:流,不能寫作“留”;失,不能寫作“矢”。
成語辨析:流離失所和“顛沛流離”;都形容無處安身;到處流浪。但流離失所偏重在“失所”;即失去安身之所;“顛沛流離”偏重在“顛沛”;輾轉奔波;飽嘗苦難;程度深。
近義詞:無家可歸、流離顛沛
反義詞:安家立業(yè)、安居樂業(yè)
成語例子:年荒劫大,百姓們不是離家逃荒,流離失所,便是等待餓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成語謎語:大水退后屋盡毀
成語故事:
漢元帝時期,御史大夫薛廣德陪同漢元帝外出打獵。元帝忘乎所以,不想停止,嚴重影響當地百姓的生活。薛廣德就上書說當地百姓因為皇帝狩獵而流離失所,希望皇帝體恤百姓的.疾苦。元帝認為言之有理,就與光祿大夫張猛等立即回宮
拓展內容
流離失所典故
“流離失所”系由“流離”及“失所”二語組合而成!傲麟x”是出自《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先是貶抑外族,開啟戰(zhàn)端;之后又一味仿古,更改既有的制度法令,一時間天下動蕩不安。在位末年,因遇到干旱,谷物歉收,使得百姓生活陷入困境,造成幾十萬流民轉入關中,對此王莽下詔為自己辯護說:自己因為遭到厄運,連帶作物遭受霜害和蝗災,以致連年災荒,又有外族侵犯,盜賊群起,結果造成百姓流亡離散。
“流離”的【成語典故】又見《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
〈蒯通傳〉內容則是表述謀士蒯通為齊王韓信分析天下局勢,說到劉邦和項羽相爭多年,造成人民慘死,流亡離散荒野。因而建議齊王韓信發(fā)揮手握重兵的影響力,進而與楚、漢三足鼎立。
〈薛宣傳〉內容則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內,玩忽職守,導致國家谷倉空虛,使得百姓挨餓,流亡離散各地,幾萬人因此生病而死。“失所”則是出自漢.李陵〈與蘇武〉詩。漢武帝時,將軍李陵以五千步兵和匈奴十余萬人對抗,戰(zhàn)到最后,不敵匈奴,只好投降。家人受到連累,全部被處死,從此他便留在匈奴,到死都沒有回到漢朝。這期間,奉命出使匈奴而被拘留的蘇武,和他結為好友。蘇武回漢朝時,李陵寫了三首〈與蘇武〉詩,訴說與知心的朋友分別,難再相見的心情。其中,用“云被風吹得四處飄蕩,失去了居所”來形容自己飄零的身世和朋友從此分隔兩地的無奈。后來“流離”和“失所”被合用成“流離失所”,用來形容轉徙離散,無處安身。
【流離失所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十一月,我流離失所的生活作文09-19
九月我流離失所的生活作文01-19
十一月我流離失所的生活高中作文01-31
高一敘事作文一直在流離失所06-05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06-07
經典成語故事06-07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06-07
經典的成語故事06-07
成語故事精選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