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釣譽是貶義詞嗎
沽名釣譽比喻故意矯情做作,用手段獵取名聲或贊譽。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沽名釣譽是貶義詞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典故出處
《管子·法法》:“釣名之人,無賢士焉。”《后漢書·逸民傳序》:“彼雖硁硁有類沽名者!
近義詞
盜名竊譽、好大喜功
反義詞
實至名歸、名不虛傳
英文翻譯
fish for fame and reputation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沽:買;釣:用餌引魚上鉤,比喻騙取。用某種不正當?shù)氖侄螕迫∶u。
成語舉例:有一種人,不干實事,專會沽名釣譽。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lián)合式
產(chǎn)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釣,不能讀作“ɡōu”。
成語辨形:沽,不能寫作“估”;釣,不能寫作“鈞”。
成語出處
春秋·管仲《管子·法法》:“釣名之人,無賢士焉。”
后世據(jù)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沽名釣譽”。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次,船夫固桑劃著船送晉平公過江去。晉平公站在船頭上,望著滔滔江水,迎著徐徐的和風,舒適地長長嘆了口氣說:“唉!怎樣才能訪求到能人賢士,與之共賞此樂。
固桑搖著櫓,應聲地說:“大王您說得不對了吧!您想想,那鋒利的龍泉寶劍產(chǎn)于吳越,珍奇的蛇珠源于江漢,和氏之璧出自昆山,此三件傳世珍寶本來就沒有長腳,大王如果想要都能得到。要是大王真心地訪求人才,而不是只圖有一個愛才的好名聲,賢士還會不來嗎?”
晉平公聽了,生氣地說:“固桑,你這是什么話?告訴你吧,我的門下養(yǎng)了三千門客,為了讓他們過得舒舒服服,我是吃的、住的,處處為他們操碎了心,這還能說我不愛慕人才嗎?”
固桑不慌不忙地又回答說:“今夫鴻鵠高飛沖天,然其所侍者六翻耳。夫腹下之毳,背上之毛,增去一把,飛不為高下。不知君之食客六翻邪?將腹背之毳也?”意思是說:不知大王您聽說過天鵝沒有?天鵝雖說滿身都長著羽毛,但它能高飛沖天靠的是什么呢?還不就是翅膀上那幾根剛硬的巨翻,至于背脊上、肚皮下那厚厚的茸毛,拔去一把,增加幾根,對鳥的飛翔來說都無足輕重。我不知道大王您門下的三千食客是巨翻呢?還是茸毛?
本來就不是真心愛才,而養(yǎng)門客借以沽名釣譽圖個愛才虛名的晉平公,當然他是不會去管這些的,因此也就講不出來了。
成語寓意
自古以來,沽名釣譽與好大喜功者,不乏名人,最終都難成大業(yè)。項羽與劉邦對峙多年,最終功虧一簣,自刎烏江,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項羽沽名釣譽的性格。面子對于項羽來說,仿佛比一切都重要,無論是鴻門宴上放劉邦一條生路,還是攻占咸陽后急于衣錦還鄉(xiāng),都體現(xiàn)了項羽沽名釣譽的一面,而各種機會的喪失也導致了他最終的失敗。成語告訴人們,追求名利無可厚非,關鍵在于是否用了見不得人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追求名利的心態(tài)不可過于急切。
典故
春秋時期,衛(wèi)國大夫史魚,多次向衛(wèi)靈公提建議,希望他重用賢人蘧伯玉,趕走小人彌子瑕。但衛(wèi)靈公正和彌子瑕打得火熱,對史魚的話根本聽不進去。
史魚當了一輩子的官,既沒有辦法使衛(wèi)靈公走正道,又沒有本事讓衛(wèi)國發(fā)展得更好。他臨死的時候對兒子說:“我生前沒能說服國君,使他改正過失,這是令人遺憾的。我死后你們不要成殮!毙l(wèi)靈公聽到了史魚的臨終遺言,后悔得不得了。
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名叫田仲的人,他的哥哥是個大官,非常有錢。田仲明明可以借哥哥的力量改變自己的生活,但他一不去謀取官位,二不接受他哥哥在經(jīng)濟上的援助,悶頭種田,自食其力。
戰(zhàn)國時期的哲學家荀子在《不茍》一文中,對史魚和田仲兩人的情況加以評論,說他們都是奸人,用欺騙的手段來盜取名聲。
【沽名釣譽是貶義詞嗎】相關文章:
沽名釣譽是不是貶義詞02-23
舍本逐末是貶義詞嗎04-22
斷鶴續(xù)鳧是貶義詞嗎04-29
賊眉鼠眼是貶義詞嗎04-30
敗材傷錦是貶義詞嗎01-27
指手畫腳是貶義詞嗎03-10
網(wǎng)漏吞舟是貶義詞嗎06-29
酒池肉林是貶義詞嗎06-23
花言巧語是貶義詞嗎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