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學生盼春節(jié)作文500字
導語:人人新中都有一個“盼”字,也都有自己盼望的事,而我則盼望著過春節(ji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盼春節(jié)作文,歡迎大家認真閱讀!
【盼春節(jié)作文1】
人人新中都有一個“盼”字,也都有自己盼望的事,而我則盼望著過春節(jié)。
春節(jié)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從小時候開始,我就盼望著過春節(jié),因為在春節(jié)的時候,會有很多親棚好友來到我家,還有很多和我同齡的小朋友,我可以跟他們一起開心地玩,所以,我從時候就開始盼望春節(jié)。
漸漸長大一點,我還是盼望春節(jié)。這時候的`原因變了,不僅僅因為可以開心地玩,還可以放鞭炮和禮花。每當看到我親手點燃的“涌泉”噴射出金色的火花,我心里就比蜜還甜。也許,我更愛看禮花。禮花升上天空,綻開,變成美麗的圖案。散落下來,漸漸消失在夜空中……我不緊替它們感到惋惜,可是,它們的生命雖然只有那么短,卻帶給人們快樂和幸福。
現(xiàn)在我依然盼望春節(jié),因為,我盼著拿到壓歲錢。我拿著壓歲錢買一些課外書籍來看,我在書海中遨游,懂得越來越多的知識,獲得快樂。
一個“盼”字,代表著多少人的心愿和期盼,而春節(jié)年年有,我也年年盼,又一個春節(jié)即將來臨,也許,以后,我盼春節(jié)的原因將又有變化,但我對春節(jié)的盼望,不曾改變。盼春節(jié),盼望新一年的幸福與快樂……
【盼春節(jié)作文2】
春節(jié)里,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吃湯圓、放焰花、吃團圓飯……現(xiàn)在春節(jié)雖沒到,我卻等不及了。
在我的央求下,奶奶答應先做一次團子給我吃。我看到奶奶先把面粉放入碗中,倒一些水,用手來回攪拌,不一會兒,一碗濕漉漉面粉就攪拌好了,奶奶先用手拿了一團面粉,用手搓成球狀,再用手指按住球狀的中心轉一個圈,這樣面粉里面就變成空心的,最后用筷子夾一點鮮肉進去,再把面粉一邊轉一邊捻合?粗棠淌种幸粋個團子的`誕生,我忍不住躍躍欲試。我學著奶奶的樣子一步一步地去做,等面粉被我“掏”完一個洞之后,我發(fā)現(xiàn)有點兒破了,連忙用一點面粉把它“貼”住。接著,我用筷子夾了一點鮮肉進去,一個團子“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被我做好了。
不一會兒,奶奶把我做的和她做的團子通通放入了鍋中“洗澡”。我在一邊焦急地等待著我的作品“出爐”。等團子出鍋后,我夾起了我做的那個,剛夾到碗中,它便迫不及待地“露餡”。我立馬把它吃了。雖然“賣相”很爛,但吃起來味道還真不錯。
真希望春節(jié)快快到來。在春節(jié)里,我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放爆竹、焰花,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去向大人們要壓歲錢,這時,大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拿出紅包,放入我們的口袋;我還可以和小伙伴們以拜年為借口到處串門,鄰居們就會拿出好吃的款待我們……
春節(jié)啊!你快快來吧!這樣我就又可以吃到美味的團子了!
【盼春節(jié)作文3】
除夕的夜飯,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辭別舊歲的重要時刻,又是具有祈望將來,迎接新年的特殊意義,當全家老少合歡團聚,共進年夜飯的時候,其樂融融,洋洋得意,自不必細說。在上海的風俗中,年夜飯這頓豐宴,同樣很隆重。席面上魚肉珍饈,花色繁多。糖臘銀絲芥和炒塌科菜,那是上海地區(qū)的特產(chǎn),年夜飯除了魚肉海味,要算這種特色風味菜最為引人胃納了。
年夜飯的萊肴,上海人很講究好名堂。有錢人家吃魚吃肉,“年年有余”;還吃那種讀來和“發(fā)財”諧音的發(fā)萊。一般人家年夜飯席上,發(fā)芽豆和黃豆芽總是有的,因為這象征著升和發(fā),十分吉祥如意。果類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語說:“除夕吃紅柑,一年四季保平安。”還要吃些芋頭即芋艿,上海人有諺語說是:“除夕吃芋頭;一年四季不犯愁!绷硗,吃豌豆,因為豌豆又名安樂菜,和長生果之類,同樣都是很吉利的名稱。至于上海舊俗說是除夕吃飯時不宜淘湯,傳為淘了湯吃飯的話,第二年外出辦事或旅行,會要遭到雨淋的,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了。
除夕之夜的吃,在年夜飯之后,飯萊雖撤去,但守歲酒和果品之類卻是一直要吃到第二年的。關于守歲酒,唐人詩中有首《守歲》,有說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有說為董思恭所作,暫不管作者是誰,那詩表達了一年又將伊始的辭舊迎新之情,則無疑的:“歲陰窮暮紀,獻節(jié)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守歲酒相陪伴的是舊時上海守歲的風俗。吃過年夜飯后,不能睡覺,大人小孩都要守歲。過去傳說是老天爺在此夜會打開天門,將金銀財寶撒往人間。其實,這反映了人們希望能過富裕生活的心理。同時,守歲的習俗作為對于勞累了一年的慰藉,和更新明年計劃的奠基,也是滿有意義的。
守歲,上海人家家點起紅蠟燭,香爐里插著一大把香。等到燭與香燃畢之時,也就已經(jīng)會是五更雞啼了。人們挫在守歲桌旁,看大紅蠟燭的'燭芯結出各種模樣,名之為“如意”等吉祥的稱呼,表示對年歲的況賀。小孩則有所謂“提燈會”,拿著各色兔子燈和點燃的小蠟燭,跑來跑去地玩。各家守歲時于屋中高燃的銀燭,名為“守歲燭”。守歲燭在各處各屋都須普遍點燃,過去上海人叫這為“照虛耗”。在農(nóng)村里,除夕還在田間點亮燭炬,或者用長竹竿縛著稻草燃照田地,這稱做“照田蠶”。至于窮苦農(nóng)婦,除夕還在忙忙碌碌地做著家務或生計。正如有首竹枝詞所寫到的:“鑼鼓年除夜鬧街,照田蠶燭列村排。抱兒有個貧家婦,此夕還忙手做鞋。”
舊俗在除夕子夜時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從天上接回家來。屆時,家里男主人換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燭于灶前,祭祀儀有如送灶日那樣。接灶完畢,家中主人親自關上大門,門上貼有“封門大吉”的紅紙。這時實際上已是年夜結束了。家中小孩老人有上床稍睡休息的,此外大多數(shù)人都是守歲終夜達旦的,至多是坐在守歲桌旁打個盹而已。當然,事實上由于年夜飯吃得遲,加上心緒激動,守歲之時并不會覺得很長,有吃有喝,有說有笑的,更不會感到有什么寂寞的!胺忾T大吉”之后,待到拂曉雞鳴時,換貼“開門大吉”紅紙,家家趕緊燃放起爆竹,“蓬啪!”“劈里啪刺,劈里啪刺……”響聲此起彼伏,連續(xù)不斷,宣告新的一年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