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單元整合讓教學活起來
單元整合讓教學活起來1
縱觀二期課改新教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單元課文以主題組合,圍繞主題選編課文,圍繞主題安排各項學習內容,前后學習活動互相聯(lián)系,每組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它突破了以往教科書結構體系的封閉、零散和乏味,富有吸引學生參與的魅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敝黝}單元教學更強調課程資源的整合與生成,這就要求我們改變教學策略,考慮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問題,變以往的“教教材”為“用教材教”,既注意教科書同一主題下各部分內容的相互支持,也注意聯(lián)系以往學過的內容,聯(lián)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現(xiàn)實生活, 做到瞻前顧后,整合備課,整體設計安排教學,發(fā)揮教材整合的教學效果,實施靈活而開放的教學。
整合是將系統(tǒng)中的相關要素經過整理、組合、協(xié)調,在整體優(yōu)化的基礎上產生重組效應,從而發(fā)揮出系統(tǒng)更大的功能。單元整合教學就是圍繞單元主題和訓練目標,精心設計加以重整組合,將精讀課文與自讀課文、學習內容與訓練內容、閱讀理解與語言積累、口語表達、習作形成一個有機的教學整體。這個整體并不是以主題為紐帶將各部分內容簡單地串聯(lián)和相加,而是有機地整合。
因而,教師在備課、鉆研教材的時候應胸懷全局,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注意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真正發(fā)揮教材整合的教學效果,使語文教學充滿活力。
單元整合教學應著眼于語文學習的整體性、綜合性、實踐性。
一、 整體性
單元整合教學遵循“整體感知——部分體驗——整體感悟”的教學原則開展教學活動。
“整體感知”是在單元內容學習之前,進行單元“導學”。以單元開頭的“導語”部分為切入點,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聽錄音、看錄像、自己試讀或同座互讀互聽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初步了解本單元學習訓練的內容,初步感知單元主題的情感意識,孕育求知欲望;與此同時,教師相機指導收集相關資料,為各課學習做準備。
“部分體驗”指分課或分塊學習。該環(huán)節(jié)是一個“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學習活動過程。它依據(jù)教材特點,可順課次學習;也可依學生意愿,從多數(shù)學生最感興趣的一課開始,進行精讀訓練,其余內容,可根據(jù)深淺難易度酌情采用不同學習方式;還可根據(jù)學習需要(如:或利于訓練朗讀的,或利于檢測學習的、練習口語交際的,或利于啟迪心智的,或利于豐實想象的,等等)進行學習內容的重組。同時,在進行單課或分塊學習時,注意課外資源的充分利用――課外積累為課內學習服務。
“整體感悟”,即學完本單元后,進行整體回顧交流:我學到了哪些知識(識字,寫字,詞、句、段、篇的積累,課文內容的理解,美、情、理方面的教育與感染,等等)?我掌握了哪些學習本領(識字寫字的本領,背誦、積累的本領,聽、說、做的本領,等等)?在此基礎上相機向課外拓展:一面組織匯報課外閱讀感受,交流積累收獲;一面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補救。
如:語文新教材第七冊第七單元的整合教學首先引導學生讀懂導語,說說你讀懂了些什么?通過單元課文的學習可以解決哪些問題。還想知道些什么?通過導語學習讓學生整體了解單元課文內容,明確單元重點訓練目標。接著,引導學生瀏覽、通讀單元課文,邊默讀邊動動筆墨,圈圈,劃劃或作作批注,劃出不認識的字,詞,把不理解的問題或閱讀感受寫下來,有些重點的詞語(如課后練習中出現(xiàn)的)抄一抄,默一默。
然后,在學生交流的同時,教師適度引導學生找一找主題相似的課文。和《太陽》一課一樣同是介紹科普常識的文章是那一篇?《大樹醫(yī)生》和《白銀仙境的悲哀》都是告訴我們什么很重要?鼓勵我們在生活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勇于探索是哪兩篇文章,并將主題相似的課文進行重組,確定單元課文的學習順序和教學時間。
《太陽》和《空氣中的“流浪漢”》是兩篇介紹科普知識的說明文,應該讓學生精讀,通過閱讀了解太陽和灰塵的知識,體會其寫作特點!栋足y仙境的悲哀》旨在告訴我們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應精講精練,在此基礎上對《大樹醫(yī)生》一課設計一些練習,以練習課形式學習此文。學習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勇于探索的《姆潘巴的物理問題》后布置語言實踐活動實驗準備,自瀆《奇妙的橘子皮》并完成語言實踐活動后完成習作《探索》。自讀課文《奇妙的橘子皮》內容較為淺顯,是學生的習作,寫生活中學科學用科學的事,可以作為習作例文進行教學。采用自主學習的模式結合語言實踐活動,借助教師提供思考題和實驗表格重點進行寫作方面的指導。
最后,在學完整個單元六篇文章之后,對單元內容及相關知識點進行梳理,并與單元導語學習時的筆記進行對照,通過一單元的學習回顧,總結自己理解了哪些詞語,解決了哪些問題,學會了,弄懂了什么……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學會不斷歸納,不斷總結。
新《課標》要求“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皢卧辖虒W”便于從整體入手,借助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初級求知欲望(這個單元內容怎么都講這個呀?一定還有很多類似的文章吧?),促其初步感知單元學習內容;在“部分體驗”學習活動之后,再回到“整體”上對單元學習內容進行全面把握。長期如此循環(huán)漸進,學生的整體感知和把握能力會不斷提高,良好的語感也將隨之逐漸形成。
二、 綜合性
進行“單元整合教學”,旨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學習資源,拓寬學習和運用領域,實現(xiàn)教學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全體學生在相同或不同學習內容、不同學習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和有機整合中開拓視野、熏陶情感、發(fā)展思維;在不增加負擔的前提下,使其獲知數(shù)量和獲知能力得到最優(yōu)增長,為后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語文新教材第五冊第四單元的整合教學就是以“學習單”為抓手綜合開展的。
學生邊學課文邊完成學習單,課外拓展部分可以讓學生學完一課后有意識地從課外閱讀中閱讀一些有關科學家、藝術家、政治家或運動員等文章,當然也可以學完這一單元后在以后的閱讀中遇到類似的篇章時再將課外拓展部分完成。
本單元積累名言警句重點在于結合課文介紹的杰出人物身上所表現(xiàn)的品格精神也就是今后他們成功的因素。然而名人名言的積累更重要的在于運用,要學會在自己的文章中、在平時的口語表達中恰當運用。因此這里要求學生積累的名言有的是老師給他們聽記的,有的是以前曾經積累過的',鼓勵學生將名人名言在辯論會上作為道理論據(jù)加以運用,或在小練筆中加以選用,學生就會有意識地將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名言警句用到作文中去。
隨著單元課文學習的深入,學生對成功者須具備的因素的認識必定逐步深入。沒有學習課文前自己對成功的認識怎樣,學完單元課文后又是怎樣理解成功的呢?相信學生認知會進一步向縱深發(fā)展,這時可以鼓勵學生寫寫小練筆:《我眼中的成功》。當然,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成功,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成功,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成功對學生來說并不是遙不可及的。那么學習了這一單元課文后學生對成功情感體驗也應該有了傾述的欲望,這時也可以讓學生以《xx成功了》為題寫寫小練筆,可以寫自己,也可以寫同學、朋友、父母等等成功的事例,學生不會再為寫什么、怎樣寫而煩惱了。作文結合本單元課文,可以選擇《聽爸爸、媽媽講我小時候的故事》,學習了6篇課文后學生對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描寫、環(huán)境的渲染等的作用有了一定的感知,寫作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從而以讀促寫,讀寫雙贏,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單元課文資源整合,使有限文本生成無限資源,在整合中,主題由平面變成立體,由單薄變得豐滿,這一組教材中的每項內容不再是一顆顆的珍珠,而是由這些珍珠相互輝映形成的一道風景,呈現(xiàn)給學生的是一個知識、情感、方法渾然一體的學習情境。通過這樣立體塊狀的單元整合教學,可以在短時間內對學生的思想形成強大的沖擊波,使學生對相關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體驗,更加開闊了學生視野,同時也使得學生不唯權威為上,對形成獨立的思考形式,富有獨創(chuàng)的思想意識有很大的作用。
三、 實踐性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著重培養(yǎng)語文實踐能力”,而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單靠課堂“言說”。“單元整合教學”,可依據(jù)兒童認知能力和獲知范圍,將課堂和其生活世界結合起來,依單元主題采取較為集中的方法途徑,學習收集有助語文學習的信息資料。讓孩子通過與大量的語文材料(如圖片、文字、他人語言、環(huán)境等)直接接觸,開闊視野、積聚知識,逐漸形成整理并運用信息資料于課內外學習活動的能力。
新教材第五冊第四單元綜合練習4中的語言實踐活動的辯論會是——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么?在第一課時完成單元學習單,了解課文所介紹的6位杰出人物小時候的故事內容后就提出本單元綜合語言實踐活動的要求:單元教學結束要召開小小辯論會,討論成功需要哪些因素。為了更好開展活動,教學中應幫助學生理解六位名人怎么會成功的,他們的成功具備了什么條件?并在深入研讀課文的過程中不斷完成單元學習單上的內容(成功的要素一欄),這是一個不斷建構認識的過程。這樣,單元課文都學完后學生一定會對要獲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有了深入的感知,并掌握了一定的具體事例。
辯論會只是一種促進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語言實踐活動。對三年級學生來說,只要能學習運用能反映自己觀點的具體事例,既有觀點又有事實根據(jù)和道理論據(jù)即可。所謂事實論據(jù)即用事實說話,舉事例,而這一事例的敘述只要簡明扼要,有說服力即可,不必講究人物的塑造、環(huán)境的烘托等。因此讓學生預先知道本單元將要進行的語言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并有意識引導學生抓住單元學習單任務的填寫,結合閱讀教學幫助學生積累具體事例,感受成功必須具備的各種因素,就能為后期的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而所謂道理論據(jù)便是名人名言、警句、諺語等,所以學習單中還設計了積累名人名言這一欄。這些都在為單元綜合實踐活動作好充分準備。
從語文學習這一角度來說,這一單元的重點訓練的內容是預習習慣和方法的訓練。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會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或不懂的地方,那么我們應該引導讓學生學會做上記號,然后隨著預習進一步深入,有些問題是可以自己解決的。如:生字查字典、部分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找近義詞理解,這些問題的記號可以擦去,還有些問題是不能解決的,一般來說不外乎:課文背景情況、含意深刻難以理解的課文內容(包括一些詞語),還有就是因課文而生成的新的興趣點,引發(fā)的新問題等,其中有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課外拓展去解決,而有些問題就是課文學習的抓手。最后,單元學習即將結束,可以將第22課《我不替你刷鞋》這篇自讀課文作為單元檢測材料,在課堂中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檢查學生的預習習慣,總結預習方法,從而凸現(xiàn)本單元訓練的重點。
整個單元整合教學圍繞主題內容,將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各種活動之間相互聯(lián)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拓展、交流,讓學生經歷和體驗了整個實踐的過程,使學生的各項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整體推進,協(xié)調發(fā)展。
單元整合讓教學活起來2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單元整合教學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形式,它體現(xiàn)的是教師對教材乃至語文教學的整體化、系統(tǒng)化把握,有助于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從宏觀角度對語文學習的普遍聯(lián)系及內在規(guī)律進行探究,從而助力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有效落實。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單元整合教學有正確的認知,并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推動教學創(chuàng)新和改革,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一、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概述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導致教學水平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其中一大問題就是整合性不夠,教學結構較為散亂。這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深度剖析和分解,導致語文學習資源的利用率難以有效提升,同時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普遍聯(lián)系與內在規(guī)律也掌握不夠,使教學效率不高,難以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單元整合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圍繞主題抓取教材內容重點,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統(tǒng)整與融合,更加契合以學生自主學習及探索為主要形式的全新教學要求,既能從整體上引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結構,又能從細節(jié)上促使學生對語文內涵有更為深切而準確的把握。在實際運用語文單元整合教學模式時,教師一定要準確把握相應的特點,從而實現(xiàn)對該教學模式優(yōu)勢的充分利用,提高教學質量及效率。
1.教師應強化教學中的對比性
單元整合教學意味著將語文教材按照單元進行剖析和把握,而除了對比各個單元的內容,還要對比單元內部不同的課文,實現(xiàn)整合與對比的協(xié)調,幫助學生準確掌握教材共性及特性問題,促使學生準確理解知識要點。
2.單元整合教學需要強調整體性
在進行整合時,教師必須按照一定的主題、特性進行操作,不能隨意整合,應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重要目標,圍繞學生實際需求以及特定主題等進行教學內容整合,形成完全符合教學需求的教學內容,保障單元整合教學質量。
3.單元整合教學具有高效性
單元整合意味著對重點內容的深度把握,同時對相似、詳盡的知識點進行統(tǒng)一講解和教學,能夠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并保障實際教學的效果。
二、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策略
1.科學制定單元整合教學計劃并加以落實
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的主要特點在于整合性強,即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整合,這意味著傳統(tǒng)教學計劃不再適用,需要根據(jù)實際需求科學制定合適的規(guī)劃,方能指導和保障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以教材的每一個單元作為基礎,對單元內的課文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挖掘這些課文在語文教學方面的共性與差異,進而提煉出對應的主題,為后續(xù)制定單元整合教學計劃提供重要依據(jù)。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需要重點從教學大綱要求、教材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情況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實現(xiàn)三者的有機協(xié)調,進而為教學活動的高水平落實提供保障。
從教學大綱要求來看,教師需要對教材上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和延伸,同時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有機整合,如拼音、生字詞、造句、修辭等。對知識點進行合理壓縮,可以在教學中落實學習方法的傳授和培養(yǎng),進而在保障教學效果的前提下節(jié)省大量時間,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對教學進行合理優(yōu)化。
從教材內容的角度看,教師不僅要對單元內課文的教學進行合理規(guī)劃,而且要對不同單元的內容進行整合,可以將同一本教材中主題相近或相反的單元進行對比教學,進一步突出單元的整體性與對比性,幫助學生以更加簡單、有效的方式進行學習。
從學生的角度看,教師在進行單元整合教學規(guī)劃時,應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等因素,制定符合學生需求的科學計劃,讓教學更加貼合學生需求。
2.明確單元教學目標并優(yōu)化教學內容
在實際運用單元整合教學模式時,教師要先明確相應的教學目標,為教學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基礎指導,進而保障教學的高效率,避免在教學活動中因為各種偏差而浪費大量時間,同時也能更好地發(fā)揮對學生的培養(yǎng)作用。
在制定單元教學目標時,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設置,而非按照固定模板進行操作,防止教學目標與實際脫節(jié)。如,有的單元課文包含大量生字,教師便可以將生字詞學習作為教學目標;有的單元課文包含大量經典段落,值得學生反復誦讀、研究、模仿和創(chuàng)新,教師可以將課文背誦與仿寫作為教學目標。而在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導下,教師則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優(yōu)化,讓內容可以完全為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而服務。
在優(yōu)化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注重延伸拓展和刪繁就簡。不管是新課程改革要求還是從學生發(fā)展角度看,都有必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同時挖掘其中的重點,有效凸顯教學的高質高效。在實際操作時,教師應以教學目標為基本指導,以學生實際情況為重要參考,以各種渠道獲取的教學資源作為拓展重點,以單元整體性與對比性的協(xié)調為主要手段,構建起更加符合單元整合教學目標要求的優(yōu)質教學內容。
3.探索先學后教的單元整合教學方法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單元整合教學模式時,教師一定要充分強化自主學習特性,鼓勵、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探索收獲知識,形成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高水平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單元整合意味著教學內容量的大幅度增加,再加上突出教學重點和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率等因素的影響,使學生的課堂內容吸收量有所增長,如果學生依舊是被動地跟著教師進行學習,那么實際教學效果必然難以達到預期。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積極探索先學后教的單元整合教學方法。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布置單元整體預習任務,指導學生通過單元導讀、課文預習、生字詞記憶等方式,對整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簡單、系統(tǒng)的預習。單元整體預習既可以在課前要求學生自主完成,也可以通過分組討論、提綱導學等方式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進行預習。如,在開展教學時,教師應以識字作為最基本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識字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閱讀課文、研究寫作方法以及課文思想情感等。而在課后,教師也要布置相應的復習指導方案,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復習和探究,為深層次教學的落實奠定基礎。
4.落實教學評價并靈活調整教學方案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其不僅可以反映實際教學情況,而且能為教學優(yōu)化及教學水平提升提供重要依據(jù)。在單元整合教學背景下,教師不能再沿用傳統(tǒng)教學評價機制,而是要根據(jù)單元整合特性,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單元整合教學評價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包括從一開始的預習到課堂上的教學再到課后的復習等,都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成果等進行評價,同時要在知識之外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進行合理評價,盡量保障評價結果的真實性與客觀性。教師應以教學評價結果作為重要參考,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同時針對性地采取合理措施進行應對和改善,靈活調整教學方案,不斷提高單元整合教學水平,逐步探索高質量的教學模式。
總之,單元整合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較大的運用價值,十分契合課程改革的要求及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需要,值得教師著重研究、嘗試與運用。同時,教師應對單元整合教學有正確認知,掌握相應的教學方法及技巧,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適合的教學路徑,進而打造高質量的單元整合教學課堂。
【單元整合讓教學活起來】相關文章:
語文單元整合教學課件03-30
《媽媽》單元整合教學設計11-13
《媽媽》單元整合教學設計11-13
面積的度量一課單元整合教學設計04-12
數(shù)學單元整合教學研修心得范文(精選17篇)11-29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11-26
讓作文教學活起來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