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學法技巧
學習方法是通過學習實踐總結出的快速掌握知識的方法。因其與學習掌握知識的效率有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初中地理學法技巧,希望有所幫助!
初中地理學法技巧
一、培養(yǎng)空間概念,學會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
種類繁多、數(shù)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qū)別于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于是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yǎng)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于課本的文字當中,也蘊含于地圖之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于從地圖中發(fā)現(xiàn)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guī)律。長期堅持下去,你就能夠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讀圖要注意先后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xiàn)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
例如:我們在《森林資源》一課中曾經學過的原理圖,其圖名叫做“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我們以這幅圖作為例子,討論閱讀原理圖的幾個主要步驟。
第一步,獲取信息,是獲取原理圖中所顯示的各種信息。在“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中,我們可以觀察到有山坡、兩道林帶、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細、不同顏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頭,還有“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徑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圖,是要分析我們在圖中獲取的各種信息和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山坡從上到下,表示地表徑流的箭頭由粗到細,顏色也由深變淺,最后變成“微量清水入河”。這些說明了大氣降水在從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過程中,受到了林木枝葉、枯枝落葉層的阻滯,促使大量雨水下滲,導致地表徑流流量不斷減小,含沙量逐漸減少。護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說明原理,明確原理圖所說明的原理。這幅“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說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對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點、抓住關鍵。
對地理原理、要領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數(shù)學分式、定理那樣精確,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要點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們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陽光、空氣、水等都是自然資源”這一對自然資源概念的理解。我們應該抓住兩個要點:
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業(yè)產品。如,汽油,雖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但不是人類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的,它是工業(yè)產品。
第二,是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沒有利用價值的不是,如沙漠雖然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但目前,對人類沒有利用價值,也不是自然資源。這樣就可以了。
學習地理有一個正確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個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對學好地理同樣也十分重要。希望同學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把地理課學好。
三、學會讀書,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們獲取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學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識呢?我們應該注意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1、讀出書中有什么
閱讀教材,首先要讀懂,明白書中講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紹某個地理區(qū)域時,一般從構成這一區(qū)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別進行論述。這個區(qū)域在哪兒?這里的自然概況怎樣?經濟發(fā)展情況如何?存在什么問題?等等
2、讀出知識網(wǎng)絡
地理環(huán)境是一個有機整體,組成地理環(huán)境的各個要素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其中任何一個地理要素的改變,都可能影響到其他要素的變化。我們應該將理清這些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頭腦中形成這一地域的知識網(wǎng)絡。
例:通過世界地理的學習我們知道,南極大陸一塊特殊的大陸,這里的地理環(huán)境特征與眾不同,烈風、暴雪、嚴寒是南極大陸最顯著的氣候特征,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冰川,動植物種類稀少,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還有美麗的極光等等。而形成這些地域特征的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由于南極大陸絕大部分位于南極圈以以南的高緯度地區(qū),其他諸多的地理特征都與這一要素緊密相聯(lián)。
3、學會梳理知識
、俳滩膶τ谕愔R的論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規(guī)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范圍廣、信息多等特點,但是它對同一類型知識進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規(guī)律性。
例如描述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往往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加以說明。而氣溫又包括著年平均氣溫、年溫差和氣溫的分布等內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時空分布所組成。
除了這一點外,我們還可以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qū),進行對比梳理。 ②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qū),進行對比梳理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或地理要素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或相似性。我們就可以根據(jù)這一點,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對比差異性,找到相似性。如我們在學習印度和巴西、日本和英國、我國的南方和北方、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時,就可采用這種方法。
我們不僅要明確兩個地區(qū)或兩個國家之間的差異,而且也要思考這些差異是怎樣形成的。我國南方地區(qū)與北方地區(qū)的這些差異主要是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導致了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
我們不僅通過對比梳理找到差異性,我們還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兩個國家,雖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它們在許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對比歸納的方法,我們就能夠將兩個國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征知識點梳理得一清二楚。
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熱帶的臨海國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優(yōu)質的鐵礦資源豐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國和出口國;近年來電子工業(yè)和信息產業(yè)得到了迅速發(fā)展,是發(fā)展中國家工業(yè)比較發(fā)達的國家。
四、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lián)系起來。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首先必須問“為什么?”這樣便會養(yǎng)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例如: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那么,為什么乞拉朋齊會成為世界的雨極呢?結合地圖,根據(jù)乞拉朋齊所處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齊位于喜馬拉雅山的迎風坡,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這樣,氣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聯(lián)系起來了。
五、培養(yǎng)地理思維能力
培養(yǎng)地理思維能力,是初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目標,對中學生學好地理非常重要。組成地理環(huán)境的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互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都不是由單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這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兩個要素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們應當學會找出這一關鍵性的因素,并以此為線索,將其他的各要素聯(lián)系起來,從而正確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初中地理主要側重于區(qū)域地理的學習。一般來說,影響某區(qū)域的地理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該區(qū)域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區(qū)位因素),這一點從教材內容先后順序中就已經明顯地表現(xiàn)了出來。同時,在對每個區(qū)域的論述中,首先提出的也是該地的地理位置,位于哪個半球?什么緯度?海陸位置如何?有哪些鄰國?等等。所以思考問題時應抓住該地的地理位置,以此為突破口,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征。
地理答題技巧
一、單項選擇題
高考的單項選擇題從形式上看分單一和連鎖題(組合題)兩類。近些年,以圖表或材料作為信息載體的'專題類試題呈不斷加強的趨勢,試題往往抓住某一個點進行深層次挖掘,或是圍繞一條線順藤摸瓜,層層設問,或就某一個區(qū)域進行多角度透析。解答單項選擇題要做到心細、眼準,也要做到題后反思。
1.讀懂題干含義,對于連鎖題(組合題)先通讀一遍,以獲得全面的整體的印象,可加深對題意的理解。在解連鎖題時,往往第一題的解答最為關鍵,若解答錯誤可能會影響到后續(xù)問題。相反,若在解答后續(xù)問題時感到無從下手時,則需反思第一步的選擇是否有誤。
2.看清題干表述。如題干中有“錯誤的是”“最不可能的是”時切忌答成“正確的是”或“可能的是”;如題干中要求“據(jù)圖中信息”則對那些表述正確但無法從圖中獲得的選項予以排除。另外,從題目中找出對解題幫助最大的關鍵字,或者隱藏在題中的必要解題信息,這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3.解讀圖表信息。首先,要明察慎審,理解題中圖表信息所要表達的地理現(xiàn)象或原理。其次,通過精篩細選,選對解題有效的關鍵信息。再次,通過巧思妙算,排除無效數(shù)據(jù)和干擾選項。有些圖表信息量大,在解題時可依據(jù)題意大膽取舍,并在有效數(shù)據(jù)的計算中采用約數(shù)、估算等方式,以提高解題效率。
二、雙項選擇題
在地理單科卷中,雙項選擇題每題3分,單題分值超過單項選擇題,而從閱卷情況看,雙選題錯誤率較高。從答案組合情況看,雙項選擇題有六種組合,而單項選擇題只有四種,因此雙項選擇題的難度相對較大。要順利解答雙選題,解題技巧非常重要。
1.運用排除法。在雙選題中運用排除法比在單選題中更直接有效,排除選項中兩個明顯錯誤的答案,正確的選項就“水落石出”。
2.對選項進行分類組合。將四個選項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分別分成兩組,再對照題意確定一組最佳的選項。
3.對于難以取舍的選項,適當運用“量化法”“提高標準法”和“降低標準法”來確定最終的答案!傲炕ā本褪菍x項的準確率作綜合的評估,“提高標準法”和“降低標準法”需要考生根據(jù)對題意的符合程度設立一個較高或較低的指標,最終篩選出所需要的答案。
三、學科內綜合題
無論是文綜卷,還是地理單科卷,綜合題的分值高,綜合性強,對學生的知識靈活應用和能力要求高,因此答好綜合題是地理取得高分的關鍵。解答綜合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細審題。從高考閱卷的反饋信息看,學生審題不清導致失分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在急于答題的心理影響下,考生匆匆審題,結果答非所問,事倍功半。如2007年海南地理卷第21題,這道題要求考生應用統(tǒng)計資料來分析問題,但考生的能力十分有限,部分考生在答題中只羅列統(tǒng)計數(shù)字,沒有結論,或者用統(tǒng)計數(shù)字把結論說錯造成失分。細審題,就是要改變以往那種答題時間多,思考時間少的狀況,在審題時看清關鍵字,明確所問的問題,思考解題的思路和答題的方向。
二是查信息。在解答綜合題時,往往需要應用材料及圖表中提供的信息。善于利用材料和圖表的信息,可以在答題時有章可循,事半功倍。善于在圖表和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這是學生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也是高考命題所關注的。相反,在答題中若沒有用到材料和圖表中提供的大量信息,可以推知答案是有漏洞的。在地圖中查信息,一要研究圖名,二要研究圖例,三要研究圖中地理事物的相互關系。若是統(tǒng)計圖表,則既要研究總體特征和總體趨勢,也要研究差異性。在曲線圖中特別要注意曲線的節(jié)點和折點。
三是勤遷移。高考注重能力的考查,地理學科考查的核心是考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具體背景材料的能力。在新的問題情境中應用舊的知識點進行解答,這需要良好的知識遷移能力。良好的知識遷移能力不僅需要在平時加強訓練和反思,也要求學生有很好的地理知識基礎。若地理原理掌握不扎實,則應用原理會缺乏靈活性,考生必然會出現(xiàn)思維混亂,隨意回答的現(xiàn)象。如2007年全國文綜卷Ⅰ40(3)小題,由于對有利于城市區(qū)位選擇的自然因素掌握得不扎實,考生全答對的較少。另外,由于知識掌握得不牢固,學生在答題時會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這些都要求考生在夯實基礎方面下苦功夫,同時將相近、相鄰的地理概念、原理弄清楚。
四是善表達。許多考生在考試結束后自我感覺良好,但成績不佳,原因在于文字表述不當。主要表現(xiàn)在答題不完整、答題缺乏邏輯性、地理術語使用不當、出現(xiàn)錯別字等。培養(yǎng)考生的文字表述能力,需要在平時復習中有針對性地加強訓練。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誘導他們在答題時“點化”,注意不同的角度;二要培養(yǎng)考生的邏輯思維,并將思維過程用文字表述。如問水資源缺乏的原因,若只答降水少,一方面是缺乏完整性,因為水資源缺乏還有用水量增大、水污染等因素,另一方面是缺少邏輯性,因為降水不屬于水資源,水資源指陸地的徑流。對學生的地理術語使用不當及大量的錯別字,需要在平時養(yǎng)成一種嚴謹、一絲不茍的學習習慣。
四、跨學科綜合題
跨學科綜合試題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要解答此類試題,學生首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分析和區(qū)分每一小題所屬的學科;其次,學生要調動儲存的本學科知識進行遷移作答。在跨學科綜合題中,往往以某一地理或政治熱點事件為背景,在復習中應充分關注這方面的熱點,并對相應的所涉及的學科知識進行整理。從難度系數(shù)看,跨學科綜合題要低于單科綜合題,但也要注意答題的完整與嚴謹,注意文字表述的恰當。
【初中地理學法技巧】相關文章:
情境教學法的初中地理教學應用的論文06-13
初中地理教學手段的技巧論文06-18
初中地理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運用論文06-13
初二語文學法技巧11-20
高中英語的學法技巧11-24
地理教學的口訣教學法分析論文06-13
地理教學中異步教學法的應用論文06-20
學案導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的應用論文06-20
初中地理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