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一語文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1
名言導入
“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沒有覺悟!薄ú紶
板書課題:《蟬》。
作品簡介
《昆蟲記.蟬》共有“蟬和蟻”、“蟬的地穴”、“蟬的音樂”、“蟬的卵”四部分。作者用生動活潑、風趣形象的語言,詳細闡明了蟬的生活習性,具體介紹了蟬從卵到幼蟲,從幼蟲到成蟲的生長過程。課本節(jié)選自第二、四部分。
學習目標
1、積累生字詞,了解與作者有關的文學常識;(重點)
2、掌握科學小品文的寫作特點;(難點)
3、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體會并學習文中擬人的寫作手法;(重點)
4、感悟文中滲透的人文主義情懷。(難點)
《蟬》原文及翻譯
蟬是我的鄰居。一到夏天,蟬就占據(jù)了我屋子前面的樹。屋里我是主人,屋外卻是蟬的天下。
我喜歡觀察蟬脫殼。幼蟲蛻皮是從背上開始的。外面的一層舊皮從背上裂開,露出淡綠色的蟬來。先出來的是頭,接著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疊著的翅膀,只留下腹部還在那舊皮里。
蟬脫殼的時候,可以說是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它騰起身子,往后翻下來,頭向下倒掛著,原來折疊著的翅膀打開了,竭力伸直。接著,盡力把身體翻上去,用前爪鉤住那層舊皮,使它從那層舊皮里完全蛻出來。那些舊皮就只剩個空殼,成了蟬蛻。整個過程大約要半個小時。
剛蛻皮的蟬,用前爪把自己掛在蛻下來的空殼上,在微風里顫動,樣子很柔弱,顏色還是綠的,直到變成棕色,就跟平常的蟬一樣了。
雄蟬是天才的樂師。它的腹部有發(fā)聲器,能發(fā)出聲音。每年夏天,大概有兩個月的時間,蟬的樂聲總在我耳邊。我常常看見一些蟬停息在樹枝上,一動不動地狂飲樹皮里的水分。夕陽西下時,它們才沿著樹枝慢慢地走動。無論飲水的時候,還是走動的時候,它們從來沒有停止過演奏。
蟬的視覺非常靈敏,它有5只眼睛,左右和上方發(fā)生什么事情,它都看得見,只要看見有什么東西來了,蟬就停止演奏,悄悄地飛開了。
蟬的聽囊在體內,即使喧嘩的聲音也不能使它受到驚擾。站在蟬的背后,你盡管拍手,吹哨子,高聲講話,它都滿不在乎,仍舊鎮(zhèn)靜地演奏它的音樂,好像沒有事一樣。
有一回,我借來兩支土銃,裝滿火藥,安好引線,擱在門外的樹底下,還把窗戶打開,怕把玻璃震碎。
砰!土銃響了,可是樂師們照常演奏它們的音樂,沒有一個表現(xiàn)出受到驚擾的樣子,樂聲的音調和音量都沒有絲毫變化。第二槍跟頭一槍一樣,對樂師們同樣沒有什么影響。
我想,經(jīng)過這次試驗,可以說明,蟬雖有聽覺,可是它所能接受的聲音和人是不一樣的。
《蟬》練習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A.窠(kē)扒掘(jué)尋覓(mì)
B.蚋(nà)金蜣(qiāng)黏土(nián)
C.鰭(qí)顧忌(jì)缽聲(bó)
D.罅(xì)喧囂(xiāo)涂墁(màn)
2.下列句子中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蟬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較寬大,底部卻完全關閉起來。
B.在陽光曝曬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圓孔,孔口與地面相平。
C.只要一點兒風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巖石上,或車轍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黃沙上,或堅韌得無法鉆下去的黏土上。
D.這個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動物在線上搖蕩,以防在硬地上摔傷。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我們不應當討厭它那喧囂的歌聲,因為它掘土四年,現(xiàn)在才能夠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可與飛鳥匹敵的翅膀,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聲音雜亂,不清靜)
B.幼蟲再用它肥重的身體壓上去,使爛泥擠進干土的罅隙。(縫隙)
C.所以它工作好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堅固的墻壁,以求適于上下爬行。(指幼蟬帶著黏液涂抹、平整地穴)
D.然而它仍然無動于衷,讓自己犧牲。(一動不動)
4.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說明方法。
(1)大多數(shù)掘地昆蟲,例如金蜣,窠外面總有一座土堆。()
(2)蟬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較寬大,底部卻完全關閉起來。()
(3)危險來自一種極小的蚋,蟬和它比起來,簡直成為龐大的怪物。()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2
學習目標
1、積累重要的文言詞語,如“隸、異、奇、利、扳、文理、稍稍、賓客、環(huán)謁、泯然”等,掌握它們的讀音、詞義。
2、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能自己閱讀、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
3、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詞活用情況。
4、懂得本文所寓含的道理:人的天資并非一成不變,只有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能造就人才。
5、學習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
學習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文言知識。
2、理解方仲永由五歲能詩,到“泯然眾人”這一變化的原因。
學習難點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并能作出評價。
2、了解說理散文中的敘事技巧。
學習方法
1、自主閱讀法。2、合作討論法。3、競賽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導入設計
先請同學們說一說關于勤奮的名言警句,(下列參考)如:
1、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
2、唐朝大文學家韓愈也曾經(jīng)說過“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3、被譽為“發(fā)明大王”的偉大的科學家和發(fā)明家愛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說得很好,古人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千古名言,一語道破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真諦。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學習、終生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成為順應時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進行學習,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個神童、一個天才,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銷蝕成一個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傷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證。
學生分組,說出的名言警句正確的,給本組加2分。
聽講,思考。
二、作者簡介:(多媒體顯示):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宇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特強,從小受到較好的教育,仁宗慶歷進士。王安石不像一般士大夫那樣,熱衷于追求個人名利,而是要在經(jīng)國治民方面作出些成績。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強化統(tǒng)治力量,以防止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鞏固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對西夏作戰(zhàn)的形勢。因保守派反對,新法遭到阻礙。熙寧七年辭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辭,還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舒國公,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謚文。王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大都是書、表、記、序等體式的論說文,闡述政治見解與主張,為變法革新服務。王安石的政論文,不論長篇還是短制,結構都很嚴謹,主意超卓,說理透徹,語言樸素精練,“只用一二語,便可掃卻他人數(shù)大段”(劉熙載《藝概?文概》),具有較強的概括性與邏輯力量。
找一名學生朗讀,其他人聽讀,了解記憶。
三、朗讀課文,翻譯課文,把握文意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范讀,
教師提示一些字詞的讀音。(多媒體顯示)
隸(lì)扳(p。┲](yè)邑(yì)
矣(yǐ)泯(mǐ)稱(chèn)
卒(zú)焉(yān)耶(yé)
2、復讀課文,讀清句讀。
教師提示朗讀時注意下列語句的停頓。
多媒體顯示: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3、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4、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5、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6、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7、余聞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3、譯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讓學生自主翻譯課文后,同桌為一組,展開對抗競賽,底分均為100分,每發(fā)現(xiàn)一處錯誤扣5分,扣完即止。
第一輪:翻譯課文
同桌每人口頭翻譯課文一段。互相質疑、評價、記分。
第二輪:認讀課文,(多媒體顯示):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求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第三輪:文言知識大評比。(多媒體顯示):
。1)解釋帶點的字
①世隸耕
、谖磭L識書具
、鄄⒆詾槠涿
、苤肝镒髟娏⒕
、萆陨再e客其父
、藁蛞藻X幣求之
、攮h(huán)謁于邑人
⑧不能稱前時之聞
、徙槐娙艘
⑩受之于天
、腺t于材人遠矣
、械脼楸娙硕岩
。2)一詞多義
其
其詩以養(yǎng)父母
其文理皆可觀者
父利其然
其受之天
如此其賢也
彼其受之天
之
忽啼求之
借旁近與之
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以錢幣求之
余聞之也久
不能稱前時之聞
受之天于
謁于邑人
于舅家見之
賢于材人遠矣
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詞類活用
邑人奇之賓客其父父利其然
傷仲永父異焉
。4)翻譯下列句子。
、倨涫苤煲,賢于材人遠矣。
、诘脼楸娙硕岩
如有困難,教師點撥。仲裁權歸教師。
。鞔_):
。1)①屬于②曾經(jīng)③題上④完成⑤漸漸⑥有的(人)⑦四處拜訪⑧相當⑨完全⑩承受⑾勝過⑿能夠
。2)其:①他的,指方仲永的②代方仲永寫的詩③這樣④他⑤他的⑥他。之:①代“書具”②代“仲永”③代“仲永寫的詩”④代“仲永的詩”⑤“方仲永很有才這件事”⑥結構助詞“的”⑦調節(jié)音節(jié),無意義。于:①引出對象②在③表示比較④介詞,從。
。3)奇:對……感到驚奇
賓客:把……當作賓客,以賓客之禮相待
利:認為……有利
傷:為……哀傷
異:對……感到驚異(詫異)
(4)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4、思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觀點,理解文章所要說明的道理。多媒體出示相關題目:
。1)方仲永的變化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有見有聞,有詳有略,這樣安排有什么用意?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的議論講了什么道理?
。鞔_):
。1)仲永的變化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
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睂懯龤q時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階段:“又七年……泯然眾人矣!睂懛街儆烙诌^七年后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
寫仲永年少時天資聰慧,以“聞”的形式;寫仲永十二三歲才思“不能稱前時之聞”,以“見”的形式;寫仲永最終平庸無奇,又以“聞”的形式!奥劇焙汀耙姟庇袡C結合,敘述真切可信。課文詳寫第一階段,鋪陳方仲水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無量,而其父的貪利之舉卻導致他才能衰退。后兩個階段略寫,幾筆點出方仲永淪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詳略處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體現(xiàn)“傷”的含義。
。2)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不使學”。從道理上講,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作者主要強調了后天的努力學習、接受教育對成才的重要作用。
學生聽讀課文,標畫字音、斷句。
請一名學生認讀并領讀。掌握字音。
根據(jù)教師提示,學生齊讀課文,讀清句讀。
學生自讀課文,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課文。
按要求進行比賽、評價、記分
這是一段尚未標點的文章,由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同桌兩人交錯認讀,比賽方法同上
學生在練習本上直接寫答案,同桌一組比賽,找二人板演,互相比賽。
每一道測試題的單數(shù)題由左邊同學完成,雙數(shù)題由右邊完成。
學生邊讀邊思考思考、然后合作討論交流,并自由發(fā)言。
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齊讀課文兩遍。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2、摘抄有關“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5條,并背誦。課外收集被人譽稱為“天才”的例子,探究他們的成長奧妙。課后按要求完成作業(yè)。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3
學習目標
1、反復誦讀,積累詞句,體會文章的精美之處。
2、學習運用對比和擬人化的描寫方法。
3、體會作者對野生馬的贊美和對家養(yǎng)馬的同情。
重點:
理解作者對待兩種不同狀態(tài)的馬的態(tài)度。
難點:
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培養(yǎng)個性化的閱讀和感悟能力。
教學思路:布豐的這散文簡直可以說精美得空前絕后。因為對于馬,我認為,不可能有第二個人比布豐寫得更好。(梁曉聲語)這寫馬的文章,無論是語言還是寫法無不體現(xiàn)出這文章的精美。所以,圍繞著這文章的美,作了這樣的思路安排:
朗讀——整體把握; 跳讀——把握情感; 品讀——欣賞美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具體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展示一組馬的圖片。
2、說說有關馬的成語或詩句。
今天我們走近布豐筆下的馬。板書 —— 馬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2、積累字詞。
3、課文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tài)下的馬?
三、跳讀課文,把握情感
1、作者寫了兩種不同生存狀態(tài)下的馬,可以說是各有特色。那么,你欣賞哪一種?并說說理由。
用下面的句式說話:
我欣賞或我喜歡 (家馬/野馬)因為
示例:我欣賞野馬,因為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既不受到拘束,又沒有節(jié)制;因不受羈勒而感到自豪;不屑于受人照顧。
同學自由發(fā)言。
2、,兩種馬都有優(yōu)點。家馬具有勇毅善良的品質,野馬具有美質、美貌和美德的特性。
除了贊美,老師卻讀出另一種感覺來,大家讀第二自然段。這一段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呢?大家說說看。(悲哀、同情等)
為什么作者更傾向于贊美野馬,同情被奴役的家馬呢?
追求自由,崇尚自然……
為什么作者會有這樣的一種情感呢?
這和布豐的人文情懷是分不開的。
3、介紹布豐。
布豐(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他的主要著作《自然史》頭三冊出版以后,由于它用進化論和唯物主義解釋了世界的起源,清除了宗教迷信和無知妄說。被巴黎大學神學院斥責為“離經(jīng)叛道”,險遭“宗教制裁”。
布豐是資產階級人文主義的的繼承者,宣揚者。在他所描繪的世界圖景里,上帝不是主人,主人是人;一切不決定于上帝,而是決定于人的雙手。他在《自然史》中對動物的描繪,不是用完全客觀的態(tài)度去介紹這些動物,而是帶著親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語言替它們畫像。布豐贊美馬,不僅贊美其自然美、靈性美,還要贊美其“人格美”。布豐將人類的美德賦予筆下的馬,然而絕不給它們加上人類的陋習和惡念。所以布豐同情馴馬的品格,然而卻贊美野馬的。布豐通過人性化的眼光,將動物擬人化,反映了他的社會政治觀點,表現(xiàn)了他對封建專制主義的不滿,對人文自由的渴望。
4、: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話“不自由,毋寧死”,是對自由權利的捍衛(wèi)。
5、插入美文
如果對生命形式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么我將懇求造物主賜我為一匹野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么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我知道是野馬就難免會被獅子捕食了。
在我享受了野馬那一種自由之后,我認野馬不幸落入獅口的那一種命。
……
做不成野馬,做戰(zhàn)馬也行。
不能如野馬般自由地生,何妨像戰(zhàn)馬似的豪邁地死。
——梁曉聲《如果我為馬》
四、品讀課文,體味美文
1、這是一介紹馬的小品文,也是一片文質兼美的散文。你感受到文章的美了嗎?請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并說說理由。
示例:
它們行走著,它們奔馳著,它們騰躍著,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jié)制;它們因不受羈勒而感到自豪,它們避免和人打照面;它們不屑于受人照顧,它們能夠自己尋找適當?shù)氖沉希凰鼈冊跓o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蕩、蹦跳,采食著四季皆春的氣候不斷的新鮮產品;它們……
用排比的句式描寫了自然狀態(tài)下的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等等。
2、學生交流討論
3、自由發(fā)言
4、:
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我們發(fā)現(xiàn)好的文章往往是語言、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結合。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有一顆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和發(fā)現(xiàn)美的心靈。祝愿大家都能在生活中尋求到對美的發(fā)現(xiàn)。
五、作業(yè)
1、積累有關馬的成語、俗語以及詩句。
2、收集有關名馬的故事。比如“千里馬”、“的盧馬”的故事等,和同學課外交流。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4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反復誦讀,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記敘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本文選材技巧和結構技巧。
4、學習聞一多嚴謹,謙遜的治學態(tài)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則。
學習重點,難點:
1、反復誦讀,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記敘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一、自主學習(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會有獨到見解。
1、注音
衰微赫然迭起典籍彌高卓越校補函寄漂白
鍥而不舍氣沖斗牛警報迭起迥乎不同2、解釋詞語鍥而不舍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潛心貫注
心會神凝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氣沖斗牛目不窺園
2、了解聞一多、臧可家
聞一多臧克家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毿氖浅晒Φ谋匾獥l件,相信自己一定行。┤⒗砬逭n文,整體感知
思考:
。1)文章從哪些方面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2)以此為脈絡,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是怎樣聯(lián)系在一起的?
(3)綜合這兩個方面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用課文原話回答)
四、小結
這篇文章寫得十分精粹,突出地表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質特征。文章精選的典型事例,精致嚴謹?shù)慕Y構,充滿了感人的力量。
五、作業(yè)
收集聞一多先生的事跡。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對聞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學習本文選材典型,詳略得當,語言精練的特點。
3、體會敘述中的抒情、描寫和議論的作用。
4、通過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從中受到啟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復習導入
二、合作探究研讀課文(兩種思想相碰撞,就會閃現(xiàn)智慧的火花。
。ㄒ唬、探究學者方面,學習優(yōu)秀品質
1、學生有感情朗讀(1)——(7)段
2`、自由組合探究質凝:
。1)學者方面作者選取了哪些典型材料?(2)重點詳寫的材料是什么?
。3)表現(xiàn)了聞一多作為學者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并找出相對應的語句來。
。4)在“說和做”上聞一多先生是怎樣做?
。ǘ┨骄扛锩曳矫,學習愛國精神
1、革命家方面選擇了哪些典型事件?
2、這些事件體現(xiàn)了聞一多哪些精神?3、在“說和做”上聞一多先生是怎樣做的?
。ㄈ┨骄孔髌愤x材
1.聞一多先生的事跡很多,作者為什么只選取了這六件?2.歸納本文語言特點:
三.小結
聞一多既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yōu)秀詩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戰(zhàn)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我們要學習聞一多先生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的精神。學習他為了民主革命事業(yè)無所畏懼,視死如歸的精神。讓我們沿著聞一多先生的足跡,讓理想在奮斗中閃光。
四、課外拓展
1.學習完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獲?受到什么啟迪?請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談一談。2.我們都知道說和做對做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你能說出稱贊說或做的詞語嗎?
五.作業(yè)
課后賞析聞一多《最后一次講演》,感悟聞一多先生作為卓越學者的精彩語言和作為大勇的革命家風范。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和新詞。
2、揣摩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的深層含義、表達作用。
3、體會詠物記敘文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課文中描寫石榴枝干、葉片、花、果實和子粒特征的句子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確領悟文章的主題,理解作者執(zhí)著堅定的信念和熱切的追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指導初讀
1、帶領學生認識石榴,觀察講臺上的一盆石榴。
2、引導學生描述自己觀察到的石榴。
3、帶領學生總結石榴的特點。
4、指導學生分析描寫石榴枝干、葉片、花、果實和子粒特征的句子,
二、抓住特征,分析課文
1、帶領學生品味描寫石榴的句子。
2、帶領學生閱讀全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帶領學生重點討論作者為什么將石榴比喻成是“夏天的心臟”。
三、深入探究,體會感情
1、給學生發(fā)放文章的背景材料。
2、結合背景組織學生討論:在石榴眾多的特點中,作者為什么偏偏選它在五月開花這一特點來寫?
3、帶領學生閱讀全文,整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本課小結
《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懷,通過對石榴的具體生動的描繪,歌頌真善美,贊揚了不怕威壓、堅貞剛勇、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品格:向時也含蓄地抒發(fā)了自己執(zhí)著堅定的信念和熱切的追求。
第二課時
一、輻射閱讀,體會寄情于景的寫法
1、帶領學生閱讀《白楊禮贊》片段。
2、帶領學生閱讀《荔枝蜜》片段。
二、寫作練習
指導學生觀察大干世界里的事物,描寫其特征,同時練習“托物言志”或“借物
抒情”的寫法。
三、本課小結
要寫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文章,首先要有情,學會觀察,做生活的有情人;學會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6
【學習目標】
1.體會詩歌的意境,感受詩人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
2.理解詩歌中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寫景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學習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感受詩人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
【學法指導】
《沁園春雪》是一首寫景抒懷的豪邁之歌。詞中展現(xiàn)了雄偉壯闊而又妖嬈美好的北國雪景,縱論了歷史上的風流人物,表現(xiàn)了后來居上的英雄氣概,感情奔放,胸襟豪邁。
學習本文應在熟讀和背誦的過程中,細致地感知詞中的形象,深入地感受詞中的意境,深切地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我會讀
查字典,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并讀一讀。
、俜(fèn)外妖嬈(ráo)
、谶d(xùn)
、鄢杉己(hán )
④數(shù)( shǔ )風流人物
、葸看今朝(zhāo)
2.自查資料或網(wǎng)上搜索關于毛澤東的資料,整理歸納后寫在下面。
3.用普通話朗讀課文二、三遍,要求讀音正確、流利。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詩人筆下的雪景圖,并談談你的感受。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7
【基礎知識及相關背景】
一、字音及詞義:
巔di n:山頂。
金濤澎p ng湃p i:金黃色的波浪互相撞擊,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狂瀾l n:巨大的波浪。
宛轉:輾轉。這里指彎彎曲曲地延伸。
九曲連環(huán):形容黃河的流勢盤旋往復。
浩浩蕩蕩:水勢大,泛指廣闊或壯大。
哺育:喂養(yǎng),培養(yǎng)。
滋長:生長,產生。
二、相關背景:
1、關于作者:
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縣人。1927年在中學時代即參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輟學,曾做過學徒、店員和小學教師。1936年抵達上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并從事進步文藝活動。1935年8月創(chuàng)作《五月的鮮花》歌詞,以其深懷憂患與憤恨體現(xiàn)濃郁深沉的抒情氣息廣為傳唱。1939年到延安后創(chuàng)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jīng)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
2、相關知識:
《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洗星海創(chuàng)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共有八個樂章,分別是:《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詩中雄奇的想象與現(xiàn)實圖景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壯闊的歷史畫卷,反映中華民族英雄兒女抗戰(zhàn)的真實場面。
【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黃河頌》中雄奇的想像與現(xiàn)實圖景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壯闊的歷史畫卷,歌唱苦難與抗爭,贊美了黃河雄偉的自然氣勢和它對中華民族的孕育、文明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像黃河巨人一樣偉大堅強,反映中華民族英雄兒女抗戰(zhàn)的真實場面。冼星海稱贊它“充滿美,充滿寫實、憤恨、悲壯的情緒,使一般沒有渡過黃河的人和到過黃河的人都有一種同感。在歌詞本身已盡量描寫出數(shù)千年來的偉大黃河的歷史了”。
二、文章脈絡
第一節(jié)是朗誦詞,第二節(jié)是歌詞。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稱讀者為“朋友”,開宗明義地說出了要“歌頌黃河”的主題。
第二節(jié)是全詩的主體部分,為了表現(xiàn)頌歌的氣勢,“由男高音獨唱,歌帶悲壯,在伴奏中可以聽出黃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段以鯓訉憽袋S河〉》)。第二節(jié)歌詞的內容層次比較分明,并且有明顯的關鍵詞語可作為思路梳理的依據(jù)。首先,是“望黃河滾滾”的“望”字,一直統(tǒng)領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而這所“望”的內容,既有寫實的成分,也有雄奇瑰麗的想像,條理清楚,章法謹嚴:先是近鏡頭特寫“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再是俯瞰全景式的總寫“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huán)”;然后是縱向描寫黃河的流向“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最后橫向展開到黃河流域兩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接著,開始贊頌黃河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進入“頌”的階段!鞍!黃河!”反復出現(xiàn),把從“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fā)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歌頌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歷史貢獻;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wèi)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yōu)勢;最后由實到虛,歌頌黃河流域寬廣,澤被眾生,并且代表中華兒女發(fā)出要向它學習的誓言。
三、寫作方法
歌詞明快剛健,具有音樂陽剛之美。
這首歌詞明快剛健,音節(jié)宏亮,節(jié)奏鮮明,具有音樂陽剛之美。詩行之間,講究音組的規(guī)范,即多數(shù)為二言或三言結構.為的是使讀者讀來明快流暢,有如船行在浪濤起伏的感情江河中!饵S河頌》還吸取了中國古典詩詞和新詩的豐富營養(yǎng)。它雖以短句為主,但章無定句,句無定字,有點似唐詩、宋詞,但又比唐詩、宋詞自由奔放;又好似自由詩,但又比自由詩形式整齊。它隔二句或三句押韻,形成自然和諧的韻律。
四、重難點導析
、鸥柙~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啊!黃河!”起了什么樣的作用?
“啊!黃河!”反復出現(xiàn),把歌詞主體部分從“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fā)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依次是: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保衛(wèi)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由實到虛,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深入。
⑵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
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較易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fā)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yǎng)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側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wèi)作用而言。
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法寶。
⑶如何理解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萬千條鐵的臂膀”?
對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萬千條鐵的臂膀”一句,首先應該明確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從全句看,這是一個比喻句,把黃河比喻為一個巨人,黃河主流是巨人的軀干,黃河流域中的無數(shù)條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萬條“鐵的臂膀”。其次,應該和上文結合起來理解,如此巨人,“一瀉萬丈,浩浩蕩蕩”體現(xiàn)了氣勢磅礴、勇不可擋的氣度和力量,正足以激發(fā)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冗@首詩歌是從什么角度表達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的?有什么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
詩是從歌頌黃河、贊美中華兒女的角度來表達愛國之情的。因為黃河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象征。1938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這首詩歌曾激發(fā)著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在今天它仍能激起中華兒女建設強盛祖國的豪情。
【練習解答】
一、作者心目中的黃河象征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具有偉大堅強的精神。
二、1、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法寶。有了這種精神,就能抗擊日寇,保衛(wèi)家園。
2、黃河磅礴的氣勢,勇不可擋的氣度和力量足以激發(fā)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三、《黃河頌》在內容上是對黃河及民族精神的贊美,語言上更委婉,意象更豐富!侗Pl(wèi)黃河》是號召人民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語言更直白,詩后連用四句“保衛(wèi)”更有鼓動性。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8
學習目標
1.體會民歌剛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對偶、互文等修辭手法。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了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3.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背誦這首民歌。
課前準備:
一、了解作品:
作品簡介:本文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符詩集》。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我國的采詩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南北朝皆相沿襲。蕭梁時,社會上已經(jīng)把“樂府”從官署的名稱轉變而為詩體。其中既有文人詩歌,有有民間歌詩,亦即凡是合于樂能夠歌唱的歌詩,統(tǒng)統(tǒng)稱為“樂府”。
《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樂府雙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東南飛》),屬于敘事詩,敘述了古代女英雄木蘭代父從軍、建功立業(yè)的傳奇故事,刻畫出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形象,木蘭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掌握加橫線字的字形和讀音。
機杼( ) 可汗( ) 鞍韉( ) 轡頭( )燕山( )鳴濺濺 ( ) 鳴啾啾( )胡騎( ) 戎機( ) 金柝( )著( ) 傍地走( )
2.劃分句子節(jié)奏。
(1)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2)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三、疏通文意
1.參照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并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問女何所憶( ) 愿為市鞍馬( ) 北市買長鞭( ) 胡騎( )
萬里赴戎機( ) 關山度若飛( ) 朔氣傳金柝( ) 策勛十二轉( ) 賞賜百千強( ) 著我舊時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
(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2)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3)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4)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5)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合作探究
1.文章開頭為什么要寫木蘭停機嘆息?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2. “旦辭爺娘去,……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一節(jié)中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兩句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力量?
4.“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北憩F(xiàn)出木蘭的什么精神品質?
5.第6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心情?
6.學習完課文木蘭給你怎樣的印象?以“我從課文_____讀到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句式來說。
五、積累遷移
1.按要求默寫。
。1)《木蘭詩》中表現(xiàn)軍情緊急、將士奔赴戰(zhàn)場行軍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寫木蘭從軍后艱苦的戰(zhàn)地生活的句子
。3)表現(xiàn)木蘭戰(zhàn)功顯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家人喜迎木蘭歸鄉(xiāng)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比喻的修辭贊頌木蘭機謹?shù)恼Z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蘭代父從軍是一種孝,在戰(zhàn)場上拼殺是愛國。那么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樣來體現(xiàn)自己對家人的愛、對國家的愛呢?六。、個性化備課
七、教學反思
附參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二、1.zhù kèhán jiān pèi yān jiān jiū róng jì tuò zhuó bàng
2.(1)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2)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三、1.思念;買;集市;戰(zhàn)馬;戰(zhàn)爭;過;北方;記功;有余;穿;怎么。
2 .(1)到各處街市備辦鞍馬等戰(zhàn)具。
。2)不遠萬里奔赴戰(zhàn)場,像飛一樣跨過一道道關,越過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風中傳來打更的.聲音,清泠的月光映照著戰(zhàn)士們鐵甲戰(zhàn)袍。
(3)將士們身經(jīng)百戰(zhàn),有的為國捐軀了,有的轉戰(zhàn)多年勝利歸來。
。4) 記功授爵木蘭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賞賜千百金以上。
。5)據(jù)傳說,兔子靜臥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爬搔,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雄雌兩兔一起貼著地面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四、1.引起讀者懸念——木蘭為何憂愁。能使文章簡潔。
2.在荒涼夜間環(huán)境烘托中,揭示出木蘭乍離家鄉(xiāng),思念親人,離鄉(xiāng)愈遠,思念愈切的心情,從而細膩地透漏出木蘭少女思親的情懷,活生生地刻畫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 形象,形象地寫出了木蘭奔馳遙遠征途的豪邁氣概。
3.是對上段描寫的奔馳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馳抵戰(zhàn)場,
引到描寫戰(zhàn)場上的生活和戰(zhàn)斗,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兩句
詩,夸張地表現(xiàn)出木蘭身跨飛馳戰(zhàn)馬,萬里奔赴戰(zhàn)場的矯健雄姿。
4.表現(xiàn)出木蘭功成身退、眷戀家鄉(xiāng)的耕織生活、不募榮華富貴的純真性
格、高貴品質。
5.排比、表現(xiàn)她那種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團聚、歡樂的氣氛。
6.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性情)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五、1.(1)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2)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3)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4)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
磨刀霍霍向豬羊。
(5)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學生圍繞著學習和生活中的小事談起,言之有理即可。主要讓學生有
一顆感恩心和愛國心。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
2、了解寫作時間以及作者的基本情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課文在寫法上的幾個特點如:生動、細膩的描寫;真摯、深沉的感情;情物合一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我們很多人都有過離開家的經(jīng)歷,都有過想家的時候,想家鄉(xiāng)的親人,想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
請將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這種經(jīng)歷講述給同學們聽聽。
2、講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當時的具體情景。
3、出示在本課中出現(xiàn)的生字、生詞。
4、帶領學生讀課文,做到整體感知。
二、品味內容,體會感情
1、帶領學生找出描寫家鄉(xiāng)燕子和海上燕子的段落,并仔細品味。
2、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春景圖”和“海天圖”有聲有色、動靜結合的描寫。
3、帶領學生找出海上的小燕子和故鄉(xiāng)的小燕子之間的不同之處。
三、本課小結
這篇優(yōu)美的詠物寄情散文,通過對小燕子這一可愛形象的描繪,抒發(fā)了作者濃濃的鄉(xiāng)愁,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無限眷戀與熱愛之情。
第二課時
一、重溫課文。理清情感線索
幫助學生整理文章的線索,弄清海上小燕子和故鄉(xiāng)的小燕子與“鄉(xiāng)愁”之間的聯(lián)系。
二、輻射閱讀,探究主題
1、引導學生思考:海上的小燕子和故鄉(xiāng)的小燕子是不是同一只燕子?那為什么作者會認為是同一只燕子?
2、老師發(fā)放課外補充材料《就是那一只蟋蟀》。
3、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寫法上“詠物寄情,物情合一”的特點。
三、短文寫作
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鄉(xiāng)的小燕子,產生了淡淡的鄉(xiāng)愁。
你是否也有過因看到眼前景物而觸發(fā)了某種情感的經(jīng)歷?試寫一篇短文,記下當時的情景和你的感受。
四、本課小結
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詠物寄情散文。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鄉(xiāng)的小燕子,產生了淡淡的鄉(xiāng)愁,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無限眷戀與熱愛之情。
《海燕》一課全文以“鄉(xiāng)愁”為線索,分為前后兩部分。前部分運用倒敘的手法對故鄉(xiāng)小燕子進行了描述。通過對春風、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景物的描寫,把一個溫暖、舒適而又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故鄉(xiāng)的春天再現(xiàn)了出來。后部分作者從遐想回到現(xiàn)實,并帶著對故鄉(xiāng)小燕子的深厚感情,對海上的小燕子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從而抒發(fā)了作者濃濃的鄉(xiāng)愁,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無限眷戀與熱愛之情。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一、分析故事情節(jié),人物和寫作特色。
二、領會故事的寓意,感受寓公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
三、熟讀并背誦課文。
四、深入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設想:
鼓勵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切磋,參照注釋疏通全文,再指導學生口述故事,落實課文翻譯;接著通過學生質疑、教師設疑的方式,細研課文,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討論氛圍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貴及其現(xiàn)實意義。
然后以完成文后練習的方式,鞏固文中涉及的一詞多義及通假字;最后,在學生讀懂、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熟讀并背誦全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文中難解詞句,疏通全文,熟讀背誦。辨析古漢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
難點: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現(xiàn)實意義。
課時安排
第一教時: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詞、句、理解詞性活用現(xiàn)象和古字通假。講讀故事情節(jié),體會愚公精神,在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比較人物性格。
第二教時:拓展閱讀與實踐。在深化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古為今用,推成出新,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步驟:
第一教時
一、復習回顧,解釋下列重點詞語:
二、導入新課
愚公移山,這是一則寓言。寓言的特點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簡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給人以有益的啟示和深刻的教育。
三、簡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傳為列御寇撰寫!稘h書藝文志》所錄《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東晉人根據(jù)古代有關資料編寫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時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
列御寇,相傳為戰(zhàn)國時道家思想家,鄭國人。主張?zhí)撿o、無為,被道家尊為前輩。
四、通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復習回顧,解釋下列重點詞語:
a、“方”七百里(方圓,指面積。這里周圍的意思。)
b、“指”通豫南(通“直”一直)
c 、“陽”(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
d 、“陰”(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
e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削減)
f、“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樣)
g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用土筐)
h、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指山上的草木)
i、汝心之“固”(固執(zhí)、頑固)
j、“雖”我之死(即使)
k 、“何”苦而不平(愁)
2、詞性活用、一詞多意、通假字
a、詞性活用
險: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險峻的大山。
箕畚:名詞用作動詞,用箕畚裝。
面:名詞用為動詞,面向著。
b、一詞多意
且年且九十(將近);且焉置土石(況且)
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語氣詞)
c 、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聰明。
河曲智臾亡以應,“亡”同“無”,沒有。
一厝朔東,“厝”同“措”放置。
3、講讀故事情節(jié),體會愚公精神
a、愚公家周圍的環(huán)境如何?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b、愚公為什么要移去這兩座山?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 、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種程度?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d 、愚公這一壯舉是否得到家人或鄰里的贊同,從哪里看出來?
。1)雜然相許
(2)雜曰。
。3)“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e 、大家都知道,對于愚公來說移山是艱難的,難在何處?
(1)“年且九十”(說明年老)
。2)“指通豫南,達于漢陰”(說明移山目標之宏偉)
。3)“其妻獻疑的理由”(說明移山困難之多)
。4)“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說明搬運土石路途遙遠)
小結:這一節(jié)突出了愚公的“畢力平險”的大無畏精神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4、討論愚公與智叟的觀點
a、智叟與愚公在移山問題上的分歧在哪里?
智叟:“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b、那你認為誰的觀點正確?
智叟:眼前的停滯的觀點。
愚公:長遠的,發(fā)展的觀點。
c 、也有人說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這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點來曉喻一個道理,決不能以今天的科學技術進步來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來要求愚公
小結:愚公和智叟的對話,進一步表現(xiàn)了愚公移山的堅定意志和必勝信心。
五、比較人物性格
1、把智叟的話與愚公之妻的話比較,看看有哪些不同?
愚公之妻智叟
“獻疑” “笑而止”
關切嘲笑
憂慮譏諷
2、愚公與智叟
愚公:目光長遠積極奮斗全面發(fā)展
智叟:目光短淺冷漠逃避片面靜止
六、本文以神話結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話結尾,借助神的力量來實現(xiàn)愚公的宏偉抱負,是在生產極不發(fā)達的條件下解決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
七、寫作特色
1、反襯
以兩山高大反襯移山艱難
2、對比
a。移山人力的單薄與移山任務的艱巨(突出愚公排除萬難的堅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現(xiàn)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3。情節(jié)曲折
八、歸納總結
《愚公移山》是一則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地奮斗。
《愚公移山》翻譯題(帶答案)
愚公移山翻譯
翻譯下列句子(不用抄原句)
1、方七百里,高萬仞。
2、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3、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4、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5、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6、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7、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8、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9、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10、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參考翻譯:
1、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2、年紀快到90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
3、(他)苦于山區(qū)北部的阻塞,出來進去都要繞道。
4、(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
5、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
6、于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
7、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8、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
9、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改變)。
10、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
《愚公移山》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
且:1、年且九十(將近)2、且焉置土石(況且)
其:1、其土石如何(加強反問語氣那么多)2、懼其不已(代詞,他)
之:1、跳往助之(代詞,他)2、雖我之死(的)3、以君之力(助詞,的)
焉:1、且焉之土石(哪里)2、始反一焉(語氣助詞)
固:1、汝心之固(頑固)2、吾義固不殺人(本來)
亡:1、今亡亦死(逃走)2、河曲智叟亡以應(通“無”,沒有)
而:1、面山而居(表修飾)2、聚室而謀(表承接)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11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背誦、默寫這首詩。
2、深入理解課文,學習象征手法,體會文中“波浪”的象征意義。
3、領悟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和崇高的人生觀。
學習過程:
一、課前熱身
(一)了解作者及課文背景。
蔡其矯,現(xiàn)代詩人。上世紀50年代,蔡其矯主動放棄仕途,保持詩人身份!败S進”時代,當人們爭相寫頌歌之時,蔡其矯卻另辟蹊徑,寫出了直面歷史沉痛與生活艱辛的《霧中漢水》、《川江號子》等作品,在這一時期,他屢遭批評,原因是他對現(xiàn)實的這種清醒態(tài)度,是他詩中表現(xiàn)的所謂的“不健康”情調,是他大量采用的自由體形式。這期間的作品分別收集在《回聲集》、《回聲續(xù)集》《濤聲集》三個詩集里。
《波浪》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寫的詩篇,在詩中表現(xiàn)了他對自由的追求。
(二)課文誦讀,注意讀準字音,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二、朗誦舞臺(帶著感情去讀吧,相信自己的感覺!)
三、課堂探究
(一)自主學習(先自主學習以下問題,疑難問題在題號上做出標記。)
1、波浪在詩中有什么特點?作者對它的態(tài)度是什么?
2、“波浪”“對水藻是細語,對巨風是抗爭”,談談你的理解。(可用原文回答)
3、作者為什么稱波浪為“我英勇的、自由的心”?結合具體詩句談談你的理解。
4、詩中的人稱由第一人稱轉為第二人稱有什么作用?
5、波浪的形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追求?
(二)合作研討(將交流合作變成真正解決自己的手段,真正發(fā)揮其作用!)
自主學習完成后,組長自覺組織組員研討自主學習時解決不了的問題。
(三)展示講解(展示自己的機會到了,或許這也就是改變自己的機會!)
由已經(jīng)掌握的學生或老師在黑板前進行必要的講解,其他學生補充質疑。
四、主題小結
通過對波浪的描述、贊美,表達詩人對英勇無畏、反抗強權的志士的禮贊和對和平、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寫作借鑒
運用擬人手法描寫波浪,形象生動,給人親切的感受;象征手法,全詩說明一個哲理,卻把它寄予于熟知的事物中,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波浪》原文閱讀
作者:蔡其矯
永無止息地運動,
應是大自然有形的呼吸,
一切都因你而生動,
波浪啊!沒有你,天空和大海多么單調,
沒有你,海上的道路就可怕地寂寞;
你是航海者最親密的伙伴,
波浪啊!你撫愛船只,照耀白帆,
飛濺的水花是你露出雪白的牙齒
微笑著,伴隨船上的水手
走遍天涯海角。
今天,我以歡樂的心回憶
當你鏡子般發(fā)著柔光,
讓天空的彩霞舞衣飄動,
那時你的呼吸比玫瑰還要溫柔迷人。
可是,為什么,當風暴來到,
你的心是多么不平靜,
你掀起嚴峻的山峰
卻比暴風還要兇猛?
是因為你厭惡災難嗎?
是因為你憎恨強權嗎?
我英勇的、自由的心啊
誰敢在你上面建立他的統(tǒng)治?
我也不能忍受強暴的呼喝,
更不能服從邪道的壓制;
我多么羨慕你的性子
波浪啊!對水藻是細語,
對巨風是抗爭,
生活正應像你這樣愛憎分明
波——浪——啊!
《波浪》同步練習
一、朗誦是欣賞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正是在富有感情的反復朗誦中,感受到作品熾烈的感情、動人的形象、明快的節(jié)奏、和諧的韻律和凝煉的語言。哪些句子適合用下列語氣來朗讀?你能從課文《海燕》中舉出相應的例子嗎?
1、慢速沉穩(wěn),語氣舒緩,帶有敘述性,抒情地:
答:
2、速度仍慢,語氣平緩,含嘲諷意味,鄙夷地:
答:
3、速度快,語氣重而急促,激烈、憤怒地:
答:
4、速度中快,高昂激越,語氣莊嚴有力,聲音明快響亮,感情奔放豪邁:
答:
二、解讀詩歌更需要朗讀。方法是:初讀——感知詩意;再讀——初步領會作者感情;標注——根據(jù)自己的領悟用符號標出朗讀的節(jié)奏、輕重、高低、緩急等;朗讀修正——反復朗讀,不斷修正自己的標注,直至自己感覺滿意為止。當朗讀感覺良好時,說明你已經(jīng)領會的詩歌的感情和意韻了。
標注的符號有:“/”表示停頓,“?”表示重音,“↗” “↘”表示聲調升降,“――”表示音節(jié)延長,“(快速)(慢速)(中速)”表示語速。
根據(jù)上述方法,參照以下示例,嘗試給《波浪》全詩的朗讀作標注,好嗎?請直接在課文中作標注。
示例:(中速)永無休止/的運動/應是/大自然/有形的/呼吸――,一切/都因你――而生。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12
教學目的
1.了解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2.朗誦文言課文。
3.積累文言詞匯。
4.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xiàn)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學重點:目標35
教學難點:目標4
預習指導:
1.熟讀課文,盡量背誦
2.看注釋,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三分鐘演講,創(chuàng)設情境
要求學生講一則狼的故事
教師講解,狼可怕嗎,表面上看,狼兇惡、狡詐,貪婪,但狼卻沒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人只要動腦筋就一定會戰(zhàn)勝像狼一樣的惡人,下面就看《狼》這篇課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簡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據(jù)說,蒲松齡在創(chuàng)作《聊齋志異》時,文思枯竭,難以下筆。他知道自己缺乏寫作素材,便變賣家產,在路口擺下席子,煮綠豆湯、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講一則故事。之后,他把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寫成小說。
三、朗讀課文
1.檢查學生預習朗讀情況:
抽查三個朗讀,后學生評價
2.教師作較高水平的示范朗讀。
3.學生們自由高聲誦讀一次
4.抽查三個朗讀,與剛才對比。
四、疏通字詞句篇的意思
1.教師投影下列問題學生合作解決:
一詞多義:
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敵攻擊恐前后受其敵敵方蓋以誘敵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敵向前狼不敢前
2.講解詞性活用
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其一犬坐于前。
3.講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學生自己試疏通課文,有不明白的提出來,由明白的學生或老師解決
5.抽查四人分段譯課文。學生評價后教師糾正。
五、大意理解:
請學生談談初學課文對狼的本性的認識和屠戶的勝利說明了什么問題。
六、練習背誦
分段,抓住屠戶與狼斗爭的過程由事情發(fā)展的先后結合關鍵詞的方法練習背誦,自己先背,教師再組織男女生分別背最后齊背。
七、教師小結:
1.虛詞的用法:
(1)之
代詞,它,指狼又數(shù)刀斃之助詞,的,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調整音節(jié),不譯,久之助詞,位于主謂之間,不譯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2)以
介詞,把投以骨介詞,用以刀劈狼首
連詞,來意將遂人以攻其后也連詞,用來蓋以誘敵
(3)“其”的含義
①恐前后受其敵。(指狼)②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弁滥吮家衅湎。(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菀鈱⑺砣艘怨テ浜笠病(指屠戶)③屠自后斷其股。(指狼)
八、作業(yè)
A.課后練習二。
B.默寫課文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13
教學流程
。ㄒ唬⿲
1、問題導入
問題一:同學們讀過小說《三國演義》嗎?(或看過《三國演義》的電視劇,或聽過有關《三國演義》的故事)談談你了解的故事情節(jié)和你最佩服的人物。
。ù谁h(huán)節(jié)節(jié)目營造課堂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
問題二:(在問題一的基礎上提出。比如,一定有很多同學佩服諸葛亮,可以進一步啟發(fā):為什么佩服諸葛亮?諸葛亮有沒有失誤?)有沒有同學了解馬謖“失街亭”的故事,能不能用簡潔的語言告訴大家?下面我們通過一段影象資料來更深入地了解“失街亭”的故事。
2、多媒體影象資料導入。
。ń處煪毎祝┦駠┫嘀T葛亮率領30萬大軍伐魏,勢不可擋、。魏國都督司馬懿不與蜀軍正面交鋒,而準備奪取街亭要道,斷蜀軍糧道(播放根據(jù)電視劇《三國演義》剪輯的片段)
。ń處煪毎祝┙滞G失,蜀國十分被動,諸葛亮分撥兵馬,準備退回漢中,急報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奪西城,諸葛亮將如何應對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節(jié)選字小說《三國演義》的課文——《空城計》。
。▎栴}導入應該輕松,簡潔,時間不宜太長)
。ǘ┓椒ㄖ笇
1、先請同學瀏覽《單元說明》,要求學生閱讀后獲取兩方面信息:一是小說的基本特點,二是閱讀小說的一般方法。
2、學生篩選信息,明確小說的基本特點和閱讀小說的一般方法。
。ㄈ┏踝x課文,概括故事情節(jié)。
閱讀這篇課文,同學們要重點把握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和生動的人物形象。下面就借助手中的工具書和課文中的注解閱讀課文,在閱讀過程中把不理解的字、詞句標出來,并試著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琴。
1、解決學生提出的不理解的字、詞句。
2、概括故事情節(jié)。
。ㄋ模┰僮x課文,概括情節(jié)發(fā)展的四個階段。
小說按照情節(jié)的發(fā)展可以分為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四個階段,這篇課文雖然是節(jié)選,但情節(jié)相對獨立、完整,可以分為四個部分。請四個同學分別朗讀暗合四個部分,其他同學注意聽讀,并嘗試用簡單的語言來概括這四個部分的內容。
讀完后,教師糾正朗讀中的失誤,并就朗讀問題做導向性評價。
學生概括四個階段的內容。(教師進行點撥和指導)
。ㄎ澹┰僮x課文,分析、評價人物形象。
1、教師提問:小說寫了哪幾個人物?你喜歡哪個人物?
。ㄒc提示:小說主要寫了諸葛亮和司馬懿兩個人物。主要分析諸葛亮的形象,兼顧司馬懿)
2、你為什么喜歡諸葛亮?他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呢?
。1)引導學生回到課文,找出能體現(xiàn)諸葛亮性格的句子或情節(jié)。
(2)學生分析諸葛亮的形象。
(要點提示:足智多謀、高瞻遠矚、沉著機警、料事如神、處變不驚、臨危不亂、有膽識、聰明、機智、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3)教師引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文中哪些語句和情節(jié)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
(4)教師肯定:諸葛亮之所以能夠巧施空城計,敢于弄險與他的性格上分不開的(引導學生分析諸葛亮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位杰出軍事家的原因)。
。5)司馬懿的性格:多疑、剛愎自用,但身為魏之名將,司馬懿也有其性格優(yōu)越。諸葛亮認為他“深有謀略”,老謀深算。
。、探究拓展
問題一:站在司馬懿的角度思考一下,司馬懿知道中計后,會怎樣想,怎么說?
。ㄒ龑W生通過分析人物性格揣摩人物的言行。最后教師介紹小說中的情節(jié):“懿毀之不及,仰天長嘆曰‘吾不如孔明也’”,同時還可視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拓展,簡要介紹小說的周瑜、曹操等人物,比如可作此假設:如果上當?shù)氖侵荑,他會有何表現(xiàn)呢?這樣可激活學生的思維)
問題二:諸葛亮的空城計名聞天下。通過這篇小說的學習,我們對空城計有了深入的了解,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施計的是司馬懿而不是諸葛亮,這場戰(zhàn)爭能成功嗎?
(學習各抒己見。此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學習再一次思考人物的言行是由人物的性格決定的,同時引導學生對“空城計”作深入探究,正確看待“空城計”。明白只有諸葛亮才有此膽略,敢施“空城計”,但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根本保證是實力。此環(huán)節(jié)可以借助幻燈輔助教學。)
簡略介紹《三十六計》,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古代軍事謀略學的學習習慣。
《空城計》閱讀練習
孔明分撥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縣搬運糧草,忽然十余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酌鞯浅峭粔m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酌鱾髁睿獭皩㈧浩毂M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身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1、請用一句話概括選段的情節(jié)內容(不超過15字)
2、從選段內容看,諸葛亮面臨著怎樣的危急情勢?請分點說明(至少兩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段展示了諸葛亮怎樣的性格特征?請舉文中實例闡述。
諸葛亮的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闡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文中不少詞語精練生動,或渲染情勢,或描摹事態(tài),或凸顯性格。請選擇兩個,略加分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諸葛亮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和文學形象,他的故事流傳甚廣。除了“空城計”之外,請你用完整的一句話再寫出一個故事名稱。
[ 1、魏兵壓境,諸葛亮布置空城計。(意近即可)
2、(1)敵我力量懸殊。(2)來勢兇猛,沒有任何準備。(3)身邊無軍事將領,眾官“失色”。
3、智勇雙全。大兵壓境,他“登城望之”,果斷地部署“空城計”,自己“憑欄而坐,焚香操琴”,看出他沉著冷靜、指揮若定的大智大勇。(意近即可)
4、如“忽然”:描繪出敵情突變,大兵壓境,情勢危急的狀態(tài),為“空城計”做了鋪墊!皦m土沖天”:形象地描繪出魏兵壓境時的氣勢和神速!芭薄按鳌薄耙钡葎釉~描畫出了孔明的鎮(zhèn)靜自若。
5、(略)要求語句完整,無錯別字。]
《空城計》教學反思
。ㄒ唬┩ㄟ^審題質疑,理清文章內容。
從審題質疑出發(fā),抓住課文脈絡,諸葛亮為什么要擺空城計,怎樣擺空城計和空城計成功的原因。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內容學生基本能讀懂,但真正能理解諸葛亮擺空城計成功的原因并不容易。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學習重點段落,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ǘ﹦(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思維。
為了便于學生理解空城計成功的原因,我截取了電影中與文章內容吻合的片斷,意在讓學生能通過直觀的形象情境,讓學生進入課文意境和角色之中,理解課文內容。
(三)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恰當?shù)恼Z言和思維訓練點。
在學生初讀課文后,根據(jù)提示概括地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習為什么擺空城計時,根據(jù)課文內容理解“蜂擁而上”“臉色發(fā)白”并展開想象說話。學習怎樣擺空城計時,用小標題概括并復述課文。
。ㄋ模┯写倪M的地方
教學過程中的評價語言過于單一,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僅是一種智慧,一項技能,更是一門藝術,多思、多學、多練就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愈來愈精彩。電影片段的運用流于形式,還未落到實處,可讓學生帶著要求觀看效果更佳。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準確翻譯、背誦全文,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本文敘事簡潔、運用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
3、了解更多刻苦讀書,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物及其故事。
教學重難點:
1、準確翻譯、背誦全文,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本文敘事簡潔、運用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
復備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當我們在評論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功過得失時,我們又常常發(fā)現(xiàn)這些英雄的身邊總有賢臣相隨。同學們能從歷史長廊中舉出一些賢臣的例子嗎?(學生舉例,教師可適當補充,并引出趙普并簡介。)
二、檢查預習,了解趙普:
1、走近趙普——學生簡介趙普情況。
趙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則平。后周時為趙匡胤的幕僚,任掌書記,策劃陳橋兵變,幫助趙匡胤奪取政權。宋初任樞秘史,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宗時又兩次為相,淳化三年因病辭職,封魏國公,他少時為吏,讀書不多。相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2、加點字注音
闔戶啟篋處決既薨
發(fā)篋齷齪奏牘
3、加點詞解釋
少習吏事寡學術發(fā)篋視之
齷齪明日顏色深沉有岸谷
三、熟讀全文,理解文意:
1、教師范讀課文,或指名朗讀(朗讀水平高的學生)。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正確停頓,準確把握句子的語氣語調。
3、對照注釋默讀課文,理解語句意思。要求:小組內全文翻譯,其他成員幫助糾錯;不理解的字詞、語句,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在書上標記出來,舉手質疑。教師引導解疑。
4、詞句理解檢測教師對一字多義,詞類活用等重點詞語加以提醒;對特殊句式,如:①、太祖常勸以讀書。(省略句、倒裝句)②、讀之竟日。(倒裝句)等句子的翻譯可予以指導。
。ㄗⅲ航處熢谶@一環(huán)節(jié)可將文言文翻譯的常識滲透給學生,如保留法、補充法、調整語序法,并突出詞類活用、古今異意、一詞多義的字。)
四、作業(yè)
1、預習課文,解讀趙普形象
第二課時
初備
復備
一、研讀課文,深入探究:
1、齊讀課文。
2、思考并小組討論: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中的兩件事,并說說從中可以看出趙普的哪些性格特點?你喜歡這個人物嗎?
、、本文刻畫人物語言簡潔,且善用細節(jié)描寫,請舉例說明。
板書
刻苦讀書(讀書)--勤奮好學:“晚年手不釋卷”;
“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
奏薦人才(薦官)——冷靜沉著:“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
—意志堅定:一奏、二奏、三奏、四奏,“復奏如初”
以天下為己任
二、調動積累,拓展延伸:
1、趙普晚年讀書“手不釋卷”刻苦讀書,請你根據(jù)自己的積累,再寫出兩到三個有關刻苦讀書的成語。
例如:學而不厭韋編三絕鑿壁偷光
2、“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和故事層出不窮,你能分別舉出一二,并談談他們對你的成長所產生的影響嗎?學習了課文,你認為為官者應具備怎樣的才能?(學生交流)
三、課堂總結,勉勵學生:
側重鼓勵學生胸懷天下,努力學習。(這是學生讀完全篇最大的啟發(fā))
四、布置作業(yè),理解運用:
1、熟讀并背誦課文;
2、課外多收集趙普的有關資料,以《我心中的趙普》為題,寫一篇200字以上的短文;
3、完成相關練習。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了解寫作背景,理解作者筆下的白鵝的鮮明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準確描摹的方法。
3、品味欣賞本文生動而風趣的語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回憶曾經(jīng)讀過的以“鵝”為題材的詩文來導入新課。如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討論:這首詩突出了鵝的什么特點?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白鵝》寫于1946年夏天?箲(zhàn)期間,豐子愷內遷重慶,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當時正值戰(zhàn)時,生活條件艱苦,而人們內心更是焦慮苦悶。豐子愷在讀書、作畫之余,在院子里種豆、種菜、養(yǎng)鴿。養(yǎng)鵝,這成了作者排遣苦悶的一種寄托。
三、范讀課文
四、討論課文1一4段內容
1、作者筆下的鵝有什么鮮明特點?
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
注意對這些詞語的意義加以比較:
傲慢:輕視別人,對人沒有禮貌。
高傲: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人;極其驕傲。
傲人:驕傲自大,瞧不起人。
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樣子。
3、為了突出白鵝傲慢的特點,作者怎樣稱呼鵝?(“鵝老爺”)
“老爺”一詞原是舊時代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種尊稱。作者用以稱呼白鵝,可見白鵝在他家中擁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鵝也就有理由表現(xiàn)得“架子十足”。
4、“傲慢”一詞常被用以形容人輕視別人,對人沒有禮貌,作者為什么用這個詞來形容白鵝作者對白鵝懷著一種怎樣的感情?
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1~4段。要求繪聲繪色,通過朗讀來領略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第二課時
一、研究課文1~4段的寫法
1、學生自由朗讀1~4段。
2、為突出鵝的特點,作者將鵝和其他動物比較著寫,結合文中內容作具體分析。
3、作者之所以能對白鵝作如此生動傳神的描寫,是因為他對白鵝觀察得非常仔細。描寫鵝吃飯的第4段文字,代表性,試作分析。
4、第4段中作者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鵝吃飯時所表現(xiàn)出的傲慢?
二、討論課文第5段的內容
1、作者用淺顯質樸的文字,輕松幽默的筆調,勾勒了白鵝既可笑更可愛的形象,表達了對白鵝的喜愛與懷念。自由朗讀第5節(jié),然后說說作者及其家人喜愛白鵝還有什么原因。
2、談談你對文章結尾的兩句話的理解。
3、這節(jié)文字主要寫白鵝的貢獻,但其間仍不乏表現(xiàn)白鵝傲慢性格的文字,找出來欣賞一下。
三、按照“思考與練習四”的要求進行口頭作文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初一語文下冊教案09-24
初一語文下冊鼎尖教案10-26
初一下冊語文書教案10-14
語文下冊教案12-13
語文下冊教案12-14
語文下冊教案12-14
語文下冊教案12-10
語文下冊的教案06-03
語文下冊語文園地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