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陳情表》語文教案

        時間:2022-08-03 18:12:4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陳情表》語文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陳情表》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陳情表》語文教案

        《陳情表》語文教案1

          【學習目標】

          1、學習夙、擢、除、篤、逮、尋、卒、見、以、于等文言詞語;體會作者的苦情、親情、忠情。

          2、結合實際生活,理解“孝”的含義。

          【學習重點】目標1。

          【學習難點】體會文章深摯樸實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義。

          【課時預設】3課時

          【使用說明及學法指導】

          1、課前落實用20分鐘左右的時間,自主高效預習。

          2、課堂互動完成“教材助讀”設置的練習和探究內容。

          第一課時

          一、課前熱身,高效預習

          1、知人論世:勾劃《創(chuàng)新設計》P36“作家作品”和“寫作背景”的要點。

          2、了解課文涉及的文體知識:表

          表是紀傳體史書中的一種體裁,如同現(xiàn)代史書的大事紀年表,比如《史記》就有“十表”。它還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種文體,也是古代奏章的一種,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跡,陳請謝賀。“表”還有一種作用,就是向敵對一方發(fā)的宣戰(zhàn)書,稱作“戰(zhàn)表”。

          3、給加點字注音

          險釁()終鮮兄弟()夙()遭閔兇()門衰祚。ǎ

          期()功強近()煢煢孑立()()逋慢()拔擢()

          矜育()隕首()猥以微賤()優(yōu)渥()少多疾。ǎ

          4、讀課文,自主完成“預習作業(yè)”

          二、教材助讀,課堂展示(小組合作翻譯文句,并質疑難懂字句)

          導入:

          古往今來,總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不愿意做官,于是便想方設法的去拒絕。比方說后面我們要學習的《逍遙游》的作者——莊子吧,有人好心聘請他去做官,他竟然對人家說:“你見過準備祭祀的牛嗎,宰殺前給它披的是織有花紋的錦繡,給它吃的是草料和豆子,可是,等到牽進太廟去宰殺時,它就是想要做個沒人看管的小牛都不可能了!薄龉,在他看來就是進屠宰場!再比如西晉初年的李密,——今天要學的《陳情表》的作者,朝廷多次征召他入朝為官,可是他也不愿意。這又是什么原因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陳情表》吧……

          他給皇帝寫的這篇《陳情表》,被稱作是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我們一齊讀一下學案“頁腳”里的文字:

          “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讀《出師表》時你們哭了嗎?……他是誰寫給誰的?

          《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給劉備的兒子,蜀漢后主——劉禪(shàn)的奏章。

          劉禪,讀shàn。劉備長子(義子)名劉封,與劉禪之名合起來是“封禪”的意思。封禪指帝王祭祀天地的儀式,祭天為封,祭地為禪。從給兒子起名其實可以看出劉備稱霸天下的志向。

          另外,劉禪的字是“公嗣”,嗣即帝王諸侯傳位給嫡子的意思。字是名的注解,此處亦可知劉禪的名讀作shàn,同時更知劉備之志。

          就在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晉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師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這篇《陳情表》。

          回到學案,看“課前熱身”部分……

          補充:

          有一句歇后語不知道大家聽過嗎?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熟悉歷史的的話,就知道,司馬氏集團通過陰謀和屠殺廢了曹奐——曹操的孫子的皇位,建立了西晉王朝。建國后的司馬炎呢,為了鞏固統(tǒng)治,提出了以“孝”治理天下的主張。為了籠絡人心,大力征召賢才到朝中做官。而李密太有才了,當然就被列為籠絡的對象了。

          全體學生高聲朗讀課文。

          朗讀課文1節(jié),小組配合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臣密言:臣以(因為)險釁(災難禍患),夙(名詞,很早,幼年)遭閔兇(“閔”通“憫”;憂傷不幸的事,形容詞作名詞)。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離開我,指去世背:背離、離開見:用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補充: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被))。行(經(jīng)歷,動詞)年四歲,舅奪(強行改變)母志。(這幾句寫父死母嫁)祖母劉憫(憐憫,愛憐)臣孤弱,躬(名作狀,親自)親撫養(yǎng)。臣少(小時候)多(形容詞用作動詞,有許多)疾病,九歲不行(不能走路,這里說是柔弱),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既無叔伯,終(又……又)鮮(少,沒有)兄弟。門衰(衰微)祚(福氣,福分)。\。恚斡米鳡钫Z,很晚)有兒息(子女)。外(在家外,名詞作狀語)無期(一年。補充:期年,滿一年)功強(勉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yǎng)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xiàn)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煢煢(孤單的樣子)孑(孤單)立,形影相吊(安慰)。(△“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讀之讓人動容。)而劉夙(很早補充:夙夜憂嘆(名詞,早晨))嬰(被……纏繞)疾病,常在床蓐(通“床褥”)。臣侍湯藥(名作動,喝水吃藥),未嘗廢離(祖母)。

         。1)本段的總領句是臣以險釁,夙遭閔兇。作者主要訴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它們是: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撫養(yǎng)【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無親無戚【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臥【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2)作者陳說自己家庭的不幸,其目的何在?

          讓晉武帝對自己由惱怒峻責化為同情憐憫……

         。3)假設你是晉武帝,李密在此提出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你能不能用一兩句話就把他駁得啞口無言?

          晉武帝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yǎng)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別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訴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應該會引起晉武帝的同情了。但問題在于晉武帝剛建立西晉不久,正是招攬人才,收買人心的時刻,“我征召你一個李密,你就說照顧祖母,辭不應征,你不是存心不給我個面子嗎?”

          因此,這個問題對于李密來說至關重要,這關系到他的身家性命啊。那么,李密是怎樣陳述的,我們下一節(jié)課再賞讀《陳情表》的其他章節(jié)。

         。4)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2、朗讀課文第2節(jié),小組配合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逮(到,及)(吾)奉(承奉)圣朝,沐。墒埽ㄓ冢┣寤ㄇ迕鞯慕袒。前太守臣逵察(推舉)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推舉)臣秀才(優(yōu)秀人才)。(對偶句,恰當?shù)乇磉_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寵的感激。)臣以(因為)供養(yǎng)無主(主持,做),辭(辭謝)不赴命。詔書特(特地)下(方位名詞做動詞,下召),拜(授予官職)臣郎中,尋(不久)蒙(受)國恩,除(授予官職)臣洗馬。猥(謙辭,表示自己的謙卑)以(介詞,憑借)微賤(卑微低賤的身份,形容詞用作名詞),當(任,充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殺身捐軀)所能上(向上,名詞作狀語)報。(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臣具(詳盡)以(動詞,用)表聞(動詞使動用法,使……知道),辭不就職。詔書切峻(急切而嚴厲),責臣逋(拖延,遲延)慢(怠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比)星火(快速墜落的流星)(引導:“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勢緊迫。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臣欲奉詔奔馳(駕馬飛奔,指快速就任),則以(因為)劉病日(日,名次作狀語,一天天)篤(病重,形容詞作動詞),欲茍(姑且)順私情,則(但是)告(報告)訴(申訴)(陛下)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動詞作名詞,處境。形容進退兩難)。(引導:以狼狽比喻進退為難的情境,形象生動。)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xiàn)西晉對蜀漢舊臣李密的重視?(作者敘述了哪些“沐浴清化”(受恩寵)的事實)?李密又是如何應對的?

         、偾疤爻煎硬斐夹⒘。②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墼t書特下,拜臣郎中。④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先是郡,后是州,再后是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高)

          “臣以供奉無主,辭不赴命”

         。2)作者怎樣巧妙推脫任職?

          一方面朝廷知遇之恩充滿了感激,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處,即有臥床不起的祖母,這樣來博得晉武帝的同情。

         。3)背誦第二自然段。

          2、朗讀課文第3節(jié),小組配合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伏惟(俯伏思量。下級對上級表示恭敬的用語,奏疏和書信里常用,可以翻譯為:我想)圣朝以(動詞,用)孝治天下,凡在故老(形容詞用作名詞,舊臣),猶蒙(受到)矜(同情,憐憫)育(撫育),況(何況)臣孤苦,特(更)為尤甚(尤其嚴重)。且(況且)臣少仕(名作動,做官)偽朝,歷職(任職,名詞作動詞)郎署,本圖宦達(顯達的官職),不矜(動詞,自夸)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卑賤)俘,至(極其)微至陋(淺陋),過(過分)蒙(受到)拔擢(提升),寵命優(yōu)渥(厚),豈敢盤桓(猶豫不決的樣子),有所希冀?但(只)以(因為)劉日(太陽)。ㄆ冉┪魃剑瑲庀⒀傺,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無法)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過完。意譯為結束,度完)余年。母孫二人,更相(交互)為命,是以(因次)區(qū)區(qū)(拳拳之情。補充:何乃太區(qū)區(qū)(短淺的))不能廢遠(形容詞用作動詞,遠離)。

          (1)李密為什么要說“圣朝以孝治天下”?

          因為晉武帝治國標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ㄓ捎跁x是從曹魏政權手中“篡”奪過來的,羞于標謗“忠”節(jié),因而以孝道為治國之本。李密正抓住了這一點,大做文章,以達到暫緩去晉朝做官的目的。)

         。2)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矜守名節(jié)。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jié)。比如阮籍……晉武帝同樣懷疑李密也是矜守名節(jié)。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

          第三課時

          4、朗讀課文第4節(jié),小組配合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臣密今年四十有(通“又”)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祈求)終養(yǎng)(養(yǎng)老送終)。(引導: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臣之辛苦(辛酸苦楚),非獨(不僅)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長官)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明察)。愿陛下矜(同情,憐惜)憫(憐憫)愚誠,聽(聽任,請允許)臣微志。庶(或許)劉僥幸,保(使……保全)卒(終。補充:卒然邊境有急突然))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禁不。┤R(名次用作狀語,像犬馬一樣,這是臣子謙卑的話,用犬馬自比)怖懼之情,謹(恭敬)拜(動詞,奉上)表以(來)聞(動詞使動用法,使……知道)。

         。1)本段交代了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就是先盡孝后盡忠,因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

          (2)第四段中哪句話是本文主旨?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

          愿乞終養(yǎng);盡節(jié)——報養(yǎng):忠孝兩全。

          (3)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

          補充:由于這個表章寫的辭意懇切,悲涼動人,也表達了自己對朝廷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忠心。所以晉武帝看了以后,不僅答應了他的請求,還賜給他兩個奴婢,并叫地方官吏經(jīng)常送吃的東西給李密的祖母。后來祖母死了,李密就出任了太子洗馬,還做了幾年漢中太守。

          背誦三、四自然段。

          三、拓展訓練,課外延伸

          1、李密在應詔赴任和奉養(yǎng)祖母的兩難中選擇了后者。對于他的選擇,你怎么看待?

          李密放棄赴任在家奉養(yǎng)祖母,從傳統(tǒng)的角度來說是一種“孝”,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應當予以肯定。但是,應詔赴任,達則兼濟天下,為民做官也應該肯定。每種選擇都有其合理性,只要持之有據(jù)就行。

          2、探討對“孝”的看法。自由發(fā)言

          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tǒng)的美德,譬如勤勞、善良等,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便是“孝”了!

          3、一學生家長因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讓成績較好的兒子退學,親人勸說無效。假設你是班主任,你到家勸說,怎樣說服家長?

          4、請根據(jù)上聯(lián)撰寫下聯(lián),完成后在班內展示

         、傺蚋峁蛉榍樯,

          ②慈父嚴母風風雨雨見真情,

          四、歸納梳理、整合內化

          1、小組合作歸納本課古漢語語詞、文化知識:

          (1)一詞多義:

          (1)行:①行年四歲()②九歲不行()

         。2)矜:①猶蒙矜育()②不矜名節(jié)()

          ③愿陛下矜憫愚誠()

         。3)至:①至微至陋()②無以至今日()

         。4)以:①臣以險釁()②臣以供養(yǎng)無主()

         、壑敯荼硪月劊ǎ茆晕*()

         、莘┦コ孕⒅翁煜拢ǎ蕹季咭员砺劊ǎ

          (5)見:①慈父見背()②二州牧所見明知()

         。6)親:①躬親撫養(yǎng)()②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7)日:①日薄西山()②報養(yǎng)劉之日短()

         。8)當:①當侍東宮()②死當結草()

         。9)。孩偃毡∥魃剑ǎ陂T衰祚。ǎ

         。10)拜:①拜臣郎中()、谥敯荼硪月劊ǎ

          (11)于:①州司臨門,急于星火()②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

         。12)夙:①夙遭閔兇()②夙夜憂嘆()

          (2)古今異義:至于,成立,告訴,不許,希冀,辛苦

          (3)通假現(xiàn)象:閔,零丁,蓐,有

          (4)成語: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皇天后土

          (5)修辭方式:比喻,婉曲,對偶

          (6)文化知識: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通假字:

          夙遭閔兇:閔,通“憫”,可憂患的事(多之疾病死傷)。

          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終鮮兄弟:鮮,同“無”。

          常在床蓐:蓐,同“褥”,草褥子、草席。四十有四:有,通“又”。

          古今異義詞:

          九歲不行:不能行走孤苦零丁,至于成立:成人自立舉臣秀才:優(yōu)秀人才

          奔馳:駕馬飛奔狼狽:進退兩難的情狀則告訴不許:申訴

          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聽臣微志:任,準許

          2、給下列句子斷句: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3、根據(jù)表述,將下列句子概括成成語。

         。1)太陽接近西山,喻人的壽命即將終結了。()

          (2)早晨不能想到晚上怎樣。()

         。3)孤單無依靠地獨立生活()

         。4)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4、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一個遠涉重洋、寄身美國、煢煢孑立的中國弱女子,要控告有錢有勢的美國地頭蛇是何等艱難!

          B.在已經(jīng)氣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園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過是個華而不實、自私自利的小人。

          C.當一名人質實在是太累了,太緊張了,太朝不慮夕了。

          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著生命危險,把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B(B項“氣息奄奄”中“奄奄”是氣息微弱的樣子。指人生命垂危,即將斷氣。用于此處不合語境,應改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壽命將終,修飾“暮年”恰當。)

          五、高考鏈接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廖剛字用中,南劍州順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錄除國子錄,擢監(jiān)察御史。時蔡京當國,剛論秦無所避。以親老求補外,出知興化軍。欽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憂,服闋,除工部員外郎,以母疾辭。紹興元年,盜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順昌民以剛為命。剛喻從盜者使反業(yè),既而他盜入順昌,部使都檄剛撫定,剛遣長子遲喻賊,賊知剛父子有信義,亦散去。尋召為吏部員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親兵自將,所以備不虞而強主威。愿稽舊制,選精銳為親兵,居則以為衛(wèi),動則以為中軍,此強干弱枝之道!庇盅裕骸皣移D難已極,今方圖新,若會稽誠非久駐之地。請經(jīng)營建康,親擁六師往為固守計,以杜金人窺伺之意、”丁母憂,服闋,復拜給事中。剛言:“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今諸將之兵備江、淮,不知幾萬,初無儲蓄,日待哺于東南之轉餉,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獻三說,將校有能射耕,當加優(yōu)賞,每耕田一頃,與轉一資,百姓愿耕,假以糧種,復以租賦。上令都督府措置。時朝廷推究章@、蔡卞誤國之罪,追貶其身,仍詔子孫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觀知婺州,章僅自太府丞提舉江東茶鹽事。剛封還詔書,謂即如此,何以示懲,乃并與祠。時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猶率群臣遙拜洲圣,剛言:“禮有隆殺,兄為君則君之,己為君則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歲時行家人禮于內庭!睆闹。鄭億年與秦檜有連而得美官,剛顯疏其惡,檜銜之。金人叛盟,剛乞起舊相之有德望者,處以近藩,檜聞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書,而以王次翁為中丞。初,邊報至,從官會都堂,剛謂億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約,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億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紹興十三年卒。(節(jié)選自《宋史廖剛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部使者檄剛撫定檄:文告。

          B.剛遣長子遲喻賊喻:開導。

          C.愿稽舊制,選精銳為親兵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窺伺之意杜:制止。

          2.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廖剛“對下采用安撫方式”和“對不公事敢于抗爭”的一組是()

          A.B.

          C.D.

          3、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日待哺于東南之特餉,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譯文:

         。2)兄為君則君之,已為君則兄之可也。

          譯文:

          1、A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要把對實詞的解釋帶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huán)境。A項檄,名詞用作動詞,命令。

          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A項“順昌民以剛為命”表明廖剛敢于抗敵。B項“剛喻從盜者使反業(yè)”表明廖剛對下采用安撫方式,“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表明廖剛對不公事敢于抗爭。C項“是欲置我于何地耶”是秦檜的話。D項“但歲時行家人禮于內庭”是廖剛勸說高宗遵循禮儀。

          3、解析:文言文翻譯要嚴格執(zhí)行直譯的原則;找準得分點:重點實詞、活用詞、句式特點、重要虛詞、通假、偏義復詞;保持譯句流暢通順讓,譯句和原文語境吻合。(1)日,名詞用作狀語,每天;哺,吃;困,疲憊;莫若,不如,沒有什么比得上。(2)兄:第一處,名詞,兄長;第二處,名詞用作動詞,用對待兄長的禮節(jié)對待。為:擔任。君:第一處和第三處,名詞,國君;第二處,名詞用作動詞,用對待國君的禮節(jié)對待。

          附文言文譯文:

          廖剛字用中,是南劍州順昌人。宣和初年,從漳州司錄擔任國子錄,提拔為監(jiān)察御史。當時蔡京掌握政權,廖剛論奏沒有什么避諱。因為雙親年紀大請求到外地做官,離開朝廷擔任興化軍知軍。欽宗即位,以右正言的身份被征召。因為父親去世守孝回家,守孝期一滿,朝廷任命他為工部員外郎,他因為母親生病辭官。紹興元年,盜賊從旁邊的郡縣興起,官吏都逃跑了,順昌的百姓都聽從廖剛的命令。廖剛勸說跟隨盜賊的人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工作上來,不久其他的盜賊進入順昌,部里的使者命令廖剛撫定。廖剛派遣長子廖遲勸說賊人,盜賊知道廖剛父子有信義,也都散去。不久被召為吏部員外郎,廖剛說:“過去天子一定有親兵自己率領,用來防備不能預料的事情而加強國君的威嚴。希望皇上您考查舊制,挑選精銳的士兵作為親兵,平時就把他們作為衛(wèi)兵,由軍事行動就把他們作為中軍,這是讓主干強壯使枝葉弱小的方法!绷蝿傆终f:“國家艱難已經(jīng)到了極點,現(xiàn)在剛剛打算有新的作為,像會稽這樣的地方確實不是長久駐扎的地方。請認真建設建康,親自統(tǒng)率六軍前往作為固守國家的打算,來制止金人窺伺我朝的心意。”因為母親去世辭官守孝,守孝期滿,又擔任給事中。廖剛說:“國家不能一天沒有軍隊,軍隊不不能一天沒有糧食.現(xiàn)在各位將領的軍隊都在江、淮一帶防衛(wèi),不知道有多少萬,當初國家沒有糧食儲蓄,每天等著吃東南地區(qū)轉運來的糧餉,浙江地區(qū)的老百姓已經(jīng)困乏,想要解救這一禍患不如屯田。”于是獻上三篇文章,有能打獵種田的將領校尉,當加倍厚賞,每耕田一頃,給他們相當于轉運一頃地糧餉的資金,百姓愿意種地,把糧種借給他們,免除租賦;噬厦疃级礁凑者@個措施實行。當時朝廷追究章惇、蔡卞誤國的罪過,追加命令貶謫他們自己,仍下令他們的子孫不能在朝廷中做官。在這時章杰從崇道觀擔任婺州知州,章僅從太府承提舉江東茶鹽事。廖剛封還詔書,說如果這樣,拿什么來顯示朝廷的懲罰,于是一起送到宗廟。當時宋徽宗已經(jīng)駕崩,皇上遇到初一、十五還率領群臣遙拜淵圣皇帝(宋欽宗),廖剛說:“禮節(jié)有隆重和不隆重之分,兄長做國君就用對待國君的禮儀對待他,自己做國君就用對待兄長的禮儀對待他就行了。希望皇上您勉強抑制住圣人般的心思,只在每年在皇宮內行家人禮。”宋高宗聽從了他的意見。鄭億年與秦檜有關系而得到了好官,廖剛公開上疏揭發(fā)他的罪惡,檜痛恨他。金人背叛盟約(攻打南宋),廖剛請求起用有德望的舊相,在京城近旁的地方防守,秦檜聽說后說:“這要想把我放在什么位置上。俊备娜喂げ可袝,而任命王次翁作為中丞。當初,邊報來,從官在都堂開會,廖剛對鄭億年說:“你用百口人保證金人(不背叛盟約),現(xiàn)在金人已經(jīng)背叛盟約,你有什么臉面還在朝廷上呢?”鄭億年奉祠(宋代設宮觀使、判官、都監(jiān)、提舉、提點、主管等職,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員等。他們只領官俸而無職事。因宮觀使等職原主祭祀,故亦稱奉祠)離開朝廷。第二年辭官。廖剛在紹興十三年逝世。

          老師寄語: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而十七八歲的年紀始終關注的永遠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愛情,最易忽略的卻常常是親情、孝情。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觸動,為親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卻真誠的回報。

          閱讀欣賞:

          中國的孝文化

          “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的孝文化歷史悠久,源源流長。在傳統(tǒng)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

          孔子把孝悌作為實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無改于父道”、“父母在,不遠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張。孟子也把孝悌視為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秦漢時的《孝經(jīng)》則進一步提出:“孝為百行之首!睗h代“以孝治天下”,孝悌則成為人們做人的準則和行為的規(guī)范。

          孝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表現(xiàn)。在選官制度上,也體現(xiàn)出對孝的提倡。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就是“孝廉”,孝廉就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如果鄉(xiāng)里有人以孝出了名,地方長官是有責任向上推薦的,而且還可以直接任用。

          “孝”在古代具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我國古代政治制度,所謂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喪,如果不馬上請假還鄉(xiāng),那是不對的,監(jiān)察御史馬上提出彈劾,可以處分到永不錄用的程度,是很嚴重的。不過有一點例外,以武將來說,他正在前方作戰(zhàn),假使父母死了,仍然要向朝廷請假還鄉(xiāng),皇帝可以下詔書,著他移孝作忠,予以慰留,這才可以不還鄉(xiāng)。

          古代連皇帝也要守喪三年。譬如說喪期之間是不準結婚的,年輕皇帝登位前若要結婚,除非由皇太后下命令才可以。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都有,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沒有就位以前,喪事沒有發(fā)布,先辦婚事,第二天再發(fā)喪,否則就違犯禮制。這種古禮連皇帝都要遵守,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精神。

          古代文化知識積累:古代官職變動用詞

          1、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如文天祥《指南錄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如果是“左除”,則是降級授職之意。

          2、賞,是由皇帝特旨頒布,賜予官職、官銜或爵位。如《譚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

          3、擢,既由選拔而提升。課文《海瑞傳》:“是瑞已擢嘉興通判,坐謫興國州判官!

          超擢則是越級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譚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等同參預新政”。

          4、遷,改官。用法較復雜,常見的有三種情況。一是升遷,如《海瑞傳》:“遷淳安知縣!焙H鹩稍讨I官提升為知縣。二是改任,相當于轉調原職品級的官職,如《張衡傳》:“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毙侣毺妨钆c舊職郎中官職級別相同。三是降職,即“左遷”。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即指被降為江州司馬。

          5、徙,改任官職,多指一般的調職!稄埡鈧鳌罚骸八又佥m積年不徙!奔凑f張衡所居官職一直未得到改任。

          6、謫,官吏降級,相當于貶。白居易《琵琶行》:“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當潯陽城!

          7、拜,授予官職,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職!读H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薄稄埡鈧鳌罚骸肮囂卣靼轂槔芍小!

          8、出,指出京受任!稄埡鈧鳌罚骸坝篮统酰鰹楹娱g相”中的“出”,就是指張衡離京任河間王的相。

          9、去,卸職!稄埡鈧鳌罚骸白匀ナ仿,五載復還!边@里的“去”,就是卸職之意。

          10、黜,廢免,革職免官!肚袀鳌罚骸扒洒,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要注意,“黜”與“貶謫”相同,但有區(qū)別,貶謫是出自皇帝的詔令,黜有時則是上司對下屬官員的處分,《書博雞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臺臣”以對“臧使者”的處分。

          11、放,放逐。如《史記屈原列傳》“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中的“放”就是貶謫放逐的意思。

          “放”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如《譚嗣同》“即放寧夏知府,旋升為寧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遷,指官吏的提升和進用。如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薄摆臁奔粗柑嵘瓦M用。

          “陟”常和“黜”連用表示人材的進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韓愈《送李盤谷序》:“理亂不知,黜陟不聞。”

          13、奪,罷官免職。如《書博雞者事》“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

          14、罷,革除官職!稌╇u者事》“又投間蔑污使君,使罷”中的罷是指被革去了官職。

          15、復,恢復舊職!稌╇u者事》中“為復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復”指重新任命,恢復舊職的意思。

        《陳情表》語文教案2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駢散結合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

          3、繼續(xù)指導學生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常識;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指導學生熟讀課文,背誦第一、三段,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2、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語及相關常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后人對該文的評價導入。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yǎng)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xiāng)里。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xiàn)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wěn)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陳情表》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為理由婉言辭謝。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二、熟讀背誦

          1、學生輕聲誦讀課文,對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課文;同時提醒學生注意以下詞句:

          1、注意以下加黑字的讀音和在詞義: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門衰祚薄日薄西山煢煢孑立床蓐

          猥以賤微生當隕首責臣逋慢猶蒙矜育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

          期功強近終鮮兄弟除臣洗馬劉病日篤更相為命

          2、注意以下加黑虛詞的詞義和用法:

          以:臣以險釁臣以供養(yǎng)無主猥以微賤臣具表以聞圣朝以孝治天但以劉日薄西山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加點的實詞:

          慈父見背二州伯牧所見明知形影相吊晚有兒息逮奉圣朝察臣孝廉舉臣秀才拜臣郎中拜表以聞尋蒙國恩除

          臣洗馬猶蒙矜育不矜名節(jié)愿乞終養(yǎng)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不勝…之情臣之辛苦

          4、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2、簡要疏通以上詞句。

          3、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提醒學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調。

          第一段:凄苦,悲涼;

          第二段:感激,懇切;

          第三段:真摯,誠懇;

          第四段:忠誠,懇切,期待。

          4、指導學生背誦第一段。

          總起: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父死母嫁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撫養(yǎng)

          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

          少年多病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無親無戚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臥

          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5、熟讀第二段。

          6、指導背誦第三段。

          孝治大道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不矜名節(jié)

          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

          寵命優(yōu)渥

          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祖母病篤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不能廢遠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7、熟讀第四段。

          8、解題:討論:結合上節(jié)課反復誦讀課文的體會,你認為“情”在本文中有哪幾層含意?。

          引導:本文的題目是《陳情表》,“表”是什么呢?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那么,李密的這個奏表,題為《陳情表》,“陳”是陳述的意思,“情”注解沒有,那是什么呢?提示:情:

          ○1情況(事實);

          ○2衷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投影)

          9、完成課后練習和同步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背誦第三段導入。

          二、賞析構思藝術

          1、討論:在陳請終養(yǎng)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難?

          引導:作者處在一種忠孝兩難的矛盾境地里,請大家把作者的這種矛盾境地讀出來。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了“孝情”?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忠情”?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變被動為主動的。

          身世孤苦悲涼

          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孝治天下(理)盡忠日長揭示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先盡孝后盡忠

          沐清化蒙國恩祖母病篤(情)盡孝日短

          忠心

          圣朝恩重如山

          3、思考討論: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焙竺媸÷缘囊痪湓,并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省略這句話?

          引導:這個一個三段論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結論卻沒有說,請你說出結論,并想想作者為什么不把這個結論直接了當?shù)卣f出來,而是宕開一筆,寫自己少仕偽朝的事?

          提示:故臣當終養(yǎng)祖母,不能廢遠。

          4、思考:假設你是晉武帝與李密面談,此時在此處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你晉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引導:晉武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yǎng)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二在圣朝“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讓晉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道理,實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篤圖深深打動了晉武,讓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不能廢遠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時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什么選擇其情理不言而喻。(投影)見上圖

          5、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shù)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盡孝。(投影)

          6、小結: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整一個位置,先講理后講情好不好?

          引導: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傊氖紫汝愂鰝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孫的特殊關系,作為陳情的依據(jù)。繼則寫自己愿意奉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求準如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案。全文構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三、賞析語言

          有好的構思,還要有恰當?shù)恼Z言來表達,這樣文章的力量才能發(fā)揮出來!蛾惽楸怼访黠@的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豆盼挠^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人”;有人說,《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陳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

          請輕聲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讀出來,然后結合文章的構思,說說這些語句有什么特點,好在哪?

         。▽W生讀書思考約3—5分鐘,老師巡堂了解情況)

          重點賞析語段(句式,用詞,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閔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t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yǎng)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xiàn)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shù)乇磉_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fā)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以狼狽比喻進退為難的情境,形象生動。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似犬似馬,忠懇之情,怖懼之態(tài)溢于言表。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勢緊迫。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提問:你能說出哪些成語出自本文嗎?

          引導:此文的問世,為后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yǎng)”“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

          6、小結: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匯:

          四、作品評價

          通過兩個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認識本文構思慎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1、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引導:

          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yǎng)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導:

          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fā)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2、討論: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

          ○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3、引入前人評價,以激發(fā)學生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蘇軾語)

        《陳情表》語文教案3

          第一課時

          一、 導入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后人對該文的評價導入。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yǎng)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xiāng)里。

          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xiàn)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wěn)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陳情表》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為理由婉言辭謝。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二、指導學生疏通字詞,理解全文內容

          三、反復誦讀課文,思考“情”在本文中有幾層含義?

          引導:本文的題目是《陳情表》,“表”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瓣悺笔顷愂龅囊馑,情:(1)情況(事實);(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思考:為何“陳”?“陳”什么?

          提示:為何陳----用原文作答:除臣洗馬,不能就職。(不想到晉朝為官)

          陳什么---用原文作答:夙遭閔兇;更相為命;不能廢遠;愿乞終養(yǎng)。(陳述年幼時的孤苦及祖孫的相依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二、 賞析構思藝術

          1.討論:在陳請終養(yǎng)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難?

          引導:作者處在一種忠孝兩難的矛盾境地里,請大家把作者的這種矛盾境地讀來。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了“孝情”?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忠情”?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變被動為主動的。

          3.思考討論: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焙竺媸÷缘囊痪湓,并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省略這句話?

          提示:故臣當終養(yǎng)祖母,不能廢遠。

          引導:這是一個三段論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結論卻沒有說,請你說出結論,并想想作者為什么不把這個結論直截了當?shù)卣f出來,而是宕開一筆,寫自己少仕偽朝的事?

          4.思考:假設你是晉武帝,正與李密面談,此時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你晉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引導:晉武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yǎng)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二在圣朝“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讓晉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篤圖深深打動了晉武帝,讓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不能廢遠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時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什么選擇其情理不言而喻。

          5.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shù)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盡孝。(投影)

          6、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整一個位置,先講理后講情好不好?

          引導: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總之,全文首先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孫的特殊關系,作為陳情的依據(jù)。繼則寫自己愿意奉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帝的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求準許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案。全文構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三、賞析語言

          有好的構思,還要有恰當?shù)恼Z言來表達,這樣文章的力量才能發(fā)揮出來!蛾惽楸怼访黠@的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豆盼挠^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人”;有人說,《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陳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

          請輕聲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讀出來,然后結合文章的構思,說說這些語句有什么特點,好在哪?

          (學生讀書思考約3-5分鐘,老師巡堂了解情況)

          重點賞析語段(句式,用詞,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t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yǎng)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xiàn)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shù)乇磉_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fā)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提問:你能說出哪些成語出自本文嗎?

          引導:此文的問世,為后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yǎng)”“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

          5.小結: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匯。

          四、作品評價

          (一)通過兩個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認識本文構思慎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1.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

          引導: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yǎng)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導: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fā)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2.討論: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

          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二)討論: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忠”和“孝”或“義理”?

          (三)引入前人評價,以激發(fā)學生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教案點評:

          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因此,本設計便從思考“情”之內涵出發(fā),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陳情表》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熟讀全文,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

          2、鑒賞本文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3、深入體會文章凄切婉轉的陳情技巧。

          【教學重點】

          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教學方法】

          作為教讀課,選擇串講的方式,突出朗讀,以期能做到既落實知識,又能體會文章之美。課時安排為兩課時。要重點做好預習工作。

          【教學步驟】

          一、以蘇軾的評論導入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

          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

          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二、預習檢測

          1、下列紅色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A、臣以險釁(xìn)夙遭閔(mǐn)兇終鮮(xiǎn)兄弟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賤責臣逋(bǔ)慢猶蒙衿(jīn)育寵命優(yōu)渥(wò)

          C、豈敢盤桓(huán)有所希冀(yì)日。╞ó)西山除臣洗(xiǎn)馬

          D、逮(dǎi)奉圣朝過蒙拔擢(zhuó)門衰祚(zuò)薄更(gēng)相為命

          分析:B責臣逋(bū)慢,C有所希冀(jì),D逮(dài)奉圣朝。

          2、下列說法,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表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如:諸葛亮的《出師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職之意,而“除”則是免去官職之意!皷|宮”指代太子,因為太子居于東宮,故稱。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從漢武帝開始,令郡縣每年經(jīng)考察而推舉孝、廉各一人,晉時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喪的名稱。期,服喪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喪九個月,小功服喪五個月。服喪的長短可表明親屬關系的遠近。

          分析:“除”也指授予官職之意,或稱“到…當…官職”。

          三、作者介紹和背景介紹

          學生讀以下文字,了解相關背景,以利于學習。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晉初散文家。幼年喪父,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yǎng),長大后博學善辯。

          公元263年,司馬昭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

          以文學見稱,曾多次出使東吳,歷職郎署的李密當然被列為籠絡的對象。然而,李密對蜀漢則是念念于懷,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fā)生了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無怪乎晉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終于準如所請。

          四、梳理課文

          (一)第一段:

          1、先讀課文,注意不同顏色的字的解釋: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2、問題串講:學生自由朗讀第一段

          (1)哪句話是作者陳述的總提?下面哪些內容都屬于“閔兇”?學生討論,明確:夙遭閔兇。

          父喪母嫁、多病零丁、門衰祚薄、夙嬰疾病,正是基于這四個原因,故不能“廢遠”。(為下文伏筆)

         。2)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語言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縱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見背

          四歲:舅奪母志

          少:多疾病

          九歲:不行

          橫的方面:(外、內)

          既無——伯叔

          終鮮——兄弟

          晚有——兒息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3、翻譯下列詞語和句子:

          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舅奪母志:

          憫臣孤弱:

          九歲不行:

          零丁孤苦:

          至于:

          成立:

          終鮮兄弟,門衰祚薄。: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而劉夙嬰疾病。

         。ǘ┑诙危

          1、朗讀課文,注意不同顏色字體的解釋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2、自由誦讀第2段

          A、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么?明確:

          二層:敘朝廷征召之殷;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

          B、前一層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和時間詞相對應的表征召的詞有哪些?由這些詞可見什么?為何官職遞增卻“辭不就職(赴命)”?

          明確:

          表時間:逮、前、后、尋

          表征召:察、舉、拜、除、當;

          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馬

         。ń忉、積累有關文化常識。“孝廉”“秀才”是薦舉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辭不赴命”;“郎中”“洗馬”是官職,所以用“辭不就職”)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辭理由:供養(yǎng)無主,劉病日篤(承上文“夙嬰疾病”,張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層如何見事態(tài)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明確:事態(tài)嚴重:詔、責、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強己所難之窘迫。

          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yǎng)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品析:訴說自己辭不就職的矛盾心理(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胺睢薄般逶 ,稱頌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見語言的得體和機智。

          3、翻譯詞語和句子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察臣孝廉:

          舉臣秀才:

          供養(yǎng)無主,除臣洗馬,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臣具以表聞:

          責臣逋慢:

          劉病日篤:

          告訴不許:

          (三)第三段:

          1、同上: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2、串講

          1)本段結尾落在辭官養(yǎng)親上(“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展開的?

          提示:三層,分別以“伏惟”“且”“但”來轉換文意。

          A、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得到同情。

          B、自陳宦歷,稱頌君恩,表明辭職與“名節(jié)”無關,以求皇帝諒解。

          C、正面陳述劉之現(xiàn)狀,是“不能廢遠”的惟一原因。

          2)品味第一層,作者為什么扯起“孝”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義?

          A、借孝來掩飾自己的觀望之意,從而解除晉武帝的疑忌之心。

          B、“凡”是指一般,“況”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對特殊就更應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詞承首段,又為下文“臣之辛苦”張本。

          3)品味2、3層,看本段的語言特點

          A、“至微至陋”“豈敢”等詞委婉動人,至為懇切。

          B、“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更相為命,……”,一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點:委婉、流暢。此段中反復表明心跡,敘說衷曲,解釋不能“廢遠”的原因,情辭懇切。

         。ㄋ模┑谒亩危

          1、同上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2、具體研習第4段

          1)本段中哪句話是表文主旨?

          “愿乞終養(yǎng)”

          2)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

          “盡節(jié)”“報養(yǎng)”——忠孝兩全

          3)用語有什么特點?

          “愿乞”“愿矜憫”“聽臣微志”——無比懇切

          4)由本段可見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原因是什么?

          事之實: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憫、聽臣微志、明知、共鑒。

          心之誠: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五、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

          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

          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六、梳理課文結構

          一段:歷述自己的悲慘遭遇。

          二段:敘寫進退兩難的處境。愿乞終養(yǎng)

          三段:提出孝之大理。不能就職

          四段:提出先盡孝、后盡忠。

          七、藝術特色

          1、融情于事。

          2、語言形象生動,自然精粹。

          八、討論課后練習

          九、字詞整理

          2 、古今異義:

          至于:到

          成立:長大成人

          辛苦:辛酸苦楚

          告訴:申訴

          不行:不能行走

          3 、通假現(xiàn)象:

          閔:通“憫”,可憂患的事

          零。和ā傲尕辍保陋毜臉幼

          蓐:同“褥”,草褥子

          4 、成語: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皇天后土

          5、判斷句:①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诮癯纪鰢v俘

          ③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6、被動句:

          而劉夙嬰疾病

          7、文化知識: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十、板書

          十一、課后總結

        《陳情表》語文教案5

          教材、教法分析

          本文的主旨,是向皇帝申訴自己同祖母劉氏相依為命的境況,申訴暫時不能應召為官的苦衷。因而申訴什么、如何申訴就成了文章的重點。本文出于情字,歸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令人讀之悵然。教學中要把握這個寫作特點,加強誦讀,在誦讀中體會作者融于字里行間的心緒、感受、愿望等。另外,本文說理邏輯性很強,可通過理清文章的思路來進行體會,并注意文章前后內容的照應,注意整體把握,讀出層次,讀出感情。最后落實到文本來看“孝”字,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孝”字,吸納文中具有積極意義的思想。

          教學方法

          以誦讀、點撥為主,輔以討論和練習。

          媒體設計

          投影或多媒體展示部分提示語句,以及結構框架,為加強理解、識記之用。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tǒng)的美德,譬如勤勞、善良等,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便是“孝”字。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下面我們就來看以孝而著稱的《陳情表》。

          (解說:可請學生對“孝”字小議一二,以活躍思維,加強感性認識,為閱讀本文和解決課后練習三作準備。)

          二、解題

          1、出處: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的《文選》卷三十七。

          2、體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陳述已見的一種奏章(如《出師表》)。

         。ń庹f:解題可先停留在題上,弄清“表”的意思,然后由點撥“陳情”直接過渡到文章內容,而將有關作者和背景知識穿插在課文內容品析中,以便于記憶。)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賹φ兆⑨,自由誦讀全文,自行圈點加注。提醒學生注意“鮮”“期”“強”“洗”“有”等讀音變化的字,以及“閔兇”“見背”“祚薄”“兒息”“逋慢”“盤桓”“希冀”等詞語的解釋。

          ②內容與形式梳理。

          范讀全文,由題目展開思考:為什么要“陳”?“陳”什么?如何“陳”?

          內容梳理:

          “陳”的原因:除臣洗馬,辭不就職(或:不想到晉朝為官)。

          “陳”的內容:夙遭閔兇;更相為命;不能廢遠;愿乞終養(yǎng)。(或:陳述幼時的孤苦及祖孫的相依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結構梳理:

          “陳”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或以情動人)。

          (解說:以寬泛的討論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本文寫作的內容及意圖,感受“情”的魅力。內容、形式梳理可制作成投影片。)

          2、具體研習1~2段

         、僮杂烧b讀第1段。

          A.哪句話是作者陳述的總提?

         。ㄗプ”径蔚木V)下面哪些內容屬于“閔兇”?

          故不能廢遠(為下文伏筆)

          B.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語言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解說:把握作者陳述思路,以便于理解、品味和記憶)

          提示:

          縱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品析:父死母嫁,寫“躬親撫養(yǎng)”的原因;多病不行,寫“躬親撫養(yǎng)”的不易。語言簡潔,寥寥數(shù)語表現(xiàn)了“躬親撫養(yǎng)”的艱難、辛酸與勞苦,為下文“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張本。

          橫的方面:外、內

          品析:強調“無(鮮)”字,“兒息”雖有卻“晚”,可見“門衰祚薄”,祖孫相依為命。“無”“鮮”等寫出了人丁不旺、兩代孤傳的特殊關系。以白描手法見情感的樸素、真摯。

          C.哪些語句可見祖孫的相依為命?哪些詞語直接寫其凄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

          相依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憫惜;撫養(yǎng)(照應“臣無祖母無以……”);夙嬰疾病——靠孫子侍湯藥(照應“祖母無臣,無以……”)。

          凄苦: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等。

          作用:生動地表現(xiàn)其孤苦之情狀,令人讀而生悲。

          D.開頭以“險畔”“閔兇”備述孤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層層敘述,極言凄苦,落在“未曾廢離”上,為表主旨蓄勢。

         。ń庹f:教師先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參照課文回答,回答同時即解釋重點字詞句,為詞語理解創(chuàng)造語境,不孤立地、割裂地、僵硬地解釋、記憶。在回答的同時引用、整理、理解、誦讀、記憶,并將品味穿插其中。部分提示可制作投影片。)

          ②自由誦讀第2段。

          A.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么?

          提示:二層。第一層敘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層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

          B.前一層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ò磿r間順序)和時間詞相對應的表征召的詞有哪些?由這些詞可見什么?為何官職遞增卻“辭不赴命”(就職)?(采追加問的方式)

          提示:

          表時間:逮、前、后、尋(解釋“逮”和“尋”,積累相關詞語)。

          表征召:察、舉、拜、除、當;孝廉、秀才、郎中、洗馬(解釋、積累有關文化常識!靶⒘薄靶悴拧笔撬]舉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辭不赴命”;“郎中”“洗馬”是官職,所以用“辭不就職”)。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辭理由:供養(yǎng)無主,劉病日篤(承上文“夙嬰疾病”;張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層如何見事態(tài)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提示:

          事態(tài)嚴重:詔、責、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強己所難之窘迫。

          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yǎng)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品析:訴說自己辭職不就職的矛盾心理(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胺睢薄般逶 保Q頌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見語言的得體和機智。

         。ń庹f:將詞句理解、內容探究、語言品味及背誦記憶融合起來,做到讀在口中,感在心中,記在腦中。因此穿插在討論中的朗讀必不可少,朗讀也成為本課訓練的重點。)

          3、課堂小結

          文章簡潔生動、真摯樸實。寫自己的遭遇和對祖母的感情,如傾吐肺腑,沒有一點藻飾、做作或夸張,于樸實中見至真、至美、至善。語言形式,駢散交用,多用四字短語表情達意。思路清晰,語言機智得體,內涵豐富,惟多讀方能體會。

          四、布置作業(yè)

          1、列出“陳情”的思路,并在此基礎上背誦。

          2、與第1段“未曾廢離”照應的地方有哪幾處?可見作者的什么感情?

          (解說:作業(yè)1為識記之用;2為進一步熟悉下文,體察感情。)

        《陳情表》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文言詞語,積累相關文化常識。

          2、學習本文結構思路的縝密、嚴謹和語言表達的委婉、暢達。

          3、體會文章深摯樸實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義。

          核心素養(yǎng)

          語言建構與運用:賞析本文行文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駢散結合、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

          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等相關言知識。

          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通過誦讀、背誦,積累文言詞匯,積淀文言語感,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苦情。正確認識孝”,繼承孝敬父母長輩的傳統(tǒng)美德。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握本文陳述的層次及語言上的特色,體會情之深,理之透。

          難點:在較短時間內把握文意且背誦全文;對“忠”“孝”的理解。

          課前準備

          1、指導學生完成預習

          2、制作課件

          一、導入新課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今天我們走近李密的《陳情表》,看李密是如何陳情,說服晉武帝的。

          二、寫作背景

          司馬昭之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與此同時,當時李密以孝聞名于世,晉武帝承繼漢代以來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實行孝道,以顯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時也用孝來維護君臣關系,維持社會的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屢被征召。李密作為蜀之舊臣,心存疑慮,進退兩難。若辭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職,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祖母“供養(yǎng)無主”為由,寫了此表。據(jù)說晉武帝看了此表贊嘆“密不空有名也”,于是同意了他的請求。

          三、作者介紹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人,散文家。祖父李光曾為蜀國朱提太守。父早亡,母何氏改嫁,李密由其祖母劉氏撫養(yǎng)。師事譙周,長于《春秋左氏傳》。歷任蜀漢州從事、尚書郎等職。蜀亡后屏居鄉(xiāng)里累舉不應。李密44歲時,晉武帝立太子,征為太子洗馬,詔書累下,郡縣逼迫,他為此上《陳情表》。武帝覽表感動,命郡縣供其祖母奉膳!稌x書孝友列傳》將他名列首位,譽之“以孝謹聞”。劉氏死后,李密服喪滿,應征為太子洗馬、尚書郎出為河內溫令。李密自恃才能,常望內轉,因不遂所愿而懷怨被免官。

          李密的作品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感人至深。

          主要作品有《陳情表》。

          四、題目解說

          “陳”,陳述!扒椤,情況!氨怼,古代臣下呈給帝王的種文書,一般用于向皇帝陳說自己的情況、請求或愿望!蛾惽楸怼肥抢蠲軐懡o晉武帝的奏章。文章寫作者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述祖母撫育恩情,陳報養(yǎng)祖母之心,表感激朝廷之情,辭意懇切,真情流露,語言簡潔,委婉暢達。

          五、層次結構

          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敘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纏身的困境。

          第二部分:(第2段)敘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經(jīng)過及自己進退兩難的尷尬。

          第三部分:(第3段)以“孝治”的道理為依據(jù),表明“辭不赴命”的原因——不是保全名節(jié),而是力行圣朝的“孝治”綱領。

          第四部分:(第4段)懇請晉武帝批準自己終養(yǎng)祖母的要求,并言明先盡孝而后盡忠的赤誠。

          六、全文分析

          1.李密遭遇了哪些不幸?從這些不幸看出祖孫二人的關系如何?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李密的不幸概括為:①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yǎng);②年幼多病,九歲不會走路,伶仃孤苦;③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吊;

         、茏婺改赀~,得病多年,臥床不起從上面所列的不幸中可以看出,早年李密孤苦多病,祖母照料他,而后來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母。祖孫二人相依為命。陳述祖孫相依為命的情況,目的是博得晉武帝的同情。

          2.這段話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寫作的思路是怎樣的?

          核心是因為祖母“供養(yǎng)無主”而“辭不赴命”。

          首句過渡,接著歷數(shù)兩次被薦舉而“辭不赴命”的原因—祖母“供養(yǎng)無主”。這與此次推辭的原因是一樣的,表明情況屬實,以消除晉武帝的疑慮。接著寫對朝廷征召的無限感激之情—“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3.這段話作者是如何層層推進,表達自己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的?

          先描繪了一幅急于星火的郡縣、州司催逼上路圖,含蓄地表達出朝廷對自己再三“辭不就職”的不滿;接著用“奔馳”一詞形象地寫出自己欲赴任就職以盡忠報答朝廷器重的焦急心情,然后筆鋒一轉,說出自己確有隱情—劉病日篤,最后道出進退兩難的處境。

          4.“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妗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边@句話在全段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出“以孝治天下”是晉朝的治國綱領,言外之意是終養(yǎng)祖母雖是私情,卻也合情合理又合法,為下文“愿乞終養(yǎng)”找到一個易于被晉武帝認可的理論依據(jù)。

          5.作者提起自己在前朝為官的經(jīng)歷,是否為閑筆?

          否。從歷史背景上看,作者與陳情的對象關系微妙。作者是前朝官員,陳情的對象是今朝的君主,為打消對方的疑慮,自己“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的人生目標就必須表明。此處一筆,不著痕跡,卻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6.李密“辭不就職”的原因有哪些?

          ①祖母無人供養(yǎng)。

          李密確實需要供養(yǎng)祖母劉氏,像文中說的“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②懷念舊朝情結。

          李密是蜀漢舊臣,自然有懷舊的思想,況且他還認為汊主劉禪是一個“可次齊桓”的人物,對于晉滅蜀漢是有一點不服氣的。

         、鄄桓颐つ孔龉。

          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興時,臣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興時,臣為君之草芥。出于歷史的教訓,李密不能沒有后顧之憂。晉朝剛剛建立,李密對晉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禍福?所以李密“辭不就職”,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時不宜做官。

          7.作者是如何看待報國恩”與“順私情”這一矛盾的?

          兩者之間只是暫時的矛盾,沒有長遠的沖突。作者緊扣孝”做文章,從道理上進行分析,烏鴉尚且知道反哺,何況人呢?再說,這也緊扣“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綱領。所以作者提出的“先盡孝后盡忠”是解決這一暫時矛盾的良策,雙方各得其所,合情合理。

          8.李密是從哪些角度打動皇帝的?

          ①開篇動之以情。

          訴說苦難的身世。六個月大時父親去世,四歲時母親改嫁,幼年體弱多病,家門人丁衰微,孤苦伶仃,身心俱傷,令人同情。體現(xiàn)祖孫兩代相依為命的人間至情。孤獨無靠的祖母含辛茹苦養(yǎng)大孫子,孫子成人后力辭多次征辟,苦求允許奉養(yǎng)祖母:祖、孫二人生死相依,其情可愍

         、谥虚g申訴進退兩難的處境。

          作者如實表明自己在無法割舍的祖孫之情與非隕首所能報答的朝廷恩遇之間進退兩難的狼狽處境,并說明自己的辭官奉養(yǎng)正是遵循朝廷倡導的孝道。

          ③極力避免氣節(jié)嫌疑,再三致謝知遇之恩。

          表達對朝廷的“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銘刻在心和感恩戴德的心情,尤其是表達了一旦終養(yǎng)了祖母,就愿意為皇帝盡節(jié)效忠以報答知遇之恩的感情。表明自己的辛酸苦楚人神共知暗示皇帝的做法會產(chǎn)生很大的社會影響,關乎皇帝以孝治天下的國策在人們心中的位置。

          七、中心思想

          文中作者反復申述自己的不幸遭遇、祖母的養(yǎng)育之恩以及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實情,陳述自己對朝廷感恩戴德的心情,說明自己不能奉詔的原因,提出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全文圍繞“孝”字凄切婉轉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八、寫作特點

         、偃谇橛谑,融情于理

          強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無論是敘自己的孤苦之情,還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為命的親情,都是通過敘事來表達的。而自己對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對晉武帝的忠歌心,也是以充滿感情的筆調來寫的。不僅如此,作者還在陳情中曉之以理。李密陳情的理據(jù),就是“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他還舉出了“凡在故老,猶蒙矜育”的普遍事實為論據(jù),為自己“辭不赴命”辯護,這不失為最有力的武器。

         、谟迷~委婉,感情真摯

          《陳情表》所面對的是晉武帝,所寫的又是他最敏感的問題。作者用了不少委婉之詞,比如不說“父死”,而說“慈父見不說“母親改嫁”,而說“舅奪母志”;又如“猥以微賤”“大馬怖懼”“伏惟”等,以典雅謙恭懇切真摯的語氣,多方面表明自己的心跡,并以“生當預首,死當結草”為誓,化解晉武帝的疑心,博得他的同情。

          ③語言形象生動,自然精粹。

          本文雖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對偶句,有駢文的整儷之工但語言卻不事雕琢,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從肺腑中流出。如第一段寫孤苦無依之狀,第二段寫州縣逼迫之景,第三段寫祖母病篤的慘苦之象,都如在眼前。

         、苷Z言驕散并用

          文章借著排比、對偶句式整齊而和諧的節(jié)奏,反復強調語意,情感也得以加強。如“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通過內容的對立,突出李密無所適從的態(tài)。“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更相為命”,通過“祖母”與“臣”的兩情相依,突出了密的拳拳孝心。

          九、補充資料

          表

          “表”是中國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特殊文體,也是封建社會下臣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

          表,就是“奏表”,又稱“表文”,是臣屬給君王的上書。古代給君王的上書,有各種名稱,不同的名稱與上書內容有關!氨怼保乔貪h時代開始有的,秦漢以至唐宋以后,雖皆沿用,但它的功用和使用范圍,卻有所變化。

          唐、宋以后,表文不僅多用四六文體,而且諸如謝恩、勸進、辭免、慶賀、貢物等事項,一般皆用“表”。

          十、總結全文

          作者李密以祖母體弱年老、無人奉養(yǎng)為理由,從不同的方面反復陳述,向晉武帝提出自己“愿乞終養(yǎng)”“辭不赴命”的請求,表達了對新朝寵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順祖母的衷情。文章將敘述、說理、抒情交融在一起,產(chǎn)生了強烈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布置作業(yè)

          學習這篇文章后,請就“忠”和“孝”二者關系的問題,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課后訓練

          作業(yè)

          1.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表示官職變遷的詞匯比較豐富,如“拜”“授”等表示授官,“拔”“擢”等表示升職,“貶”“謫”等表示降職,“罷”“除”等表示罷官。

          B.古代常以親屬關系的遠近制定喪服的輕重,凡是長輩如祖父母、伯叔父母等,平輩如兄弟、姐妹、妻子等去世,為之服喪,均穿期服。

          C.“三五之夜”即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的夜晚,“十五”又稱“望”,“初一”稱“朔”,陰歷每月的最后一天稱“晦”。

          D.束發(fā):指青少年。清朝以前漢族男孩成童時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束發(fā)為髻,因用為指代成童!笆l(fā)”常指男子15歲。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語,不全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B.豈敢盤桓,有所希冀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C.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往往而是

          D.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3.下列對《陳情表》的理解和鑒賞,不恰當?shù)囊豁検?)

          A.第二段中連用“察臣”“舉臣”“拜臣”“除臣”到“責臣”“催臣”。不僅文法錯落,顯出由弛而張逐步緊迫的情勢,同時也體現(xiàn)出先恭維稱頌皇恩浩蕩,后申訴委曲矛盾的心理層次。

          B.文章圍繞“愿乞終養(yǎng)”“辭不赴命”這個中心,從不同方面反復陳說,行文流暢委婉,敘事具體生動,抒情扣人心弦。而情真、情深是文章感人至深的根本原因。

          C.本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一篇情理兼?zhèn)涞暮梦恼隆C乐胁蛔愕氖抢蠲芩愔,無非是孝養(yǎng)祖母,這仍屬于宣揚封建道德,因而對本文的評價不宜過高。

          D.本文駢散結合、平仄協(xié)調,文中大量使用比較整齊的句式,中間又用一些散文奇句,形成駢散結合,和諧而又錯綜,流暢而又婉轉,正是介于散文與駢文之間的過渡文體。

          4.下列各句中,加粗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非獨蜀之人土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B.州司臨門,急于星火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

          D.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軒凡四遭火,得不焚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除”指授予官職,而非罷免官職。

          2.答案:B

          解析:A項,成立:古義,成人自立;今義,(組織、機構等)籌備成功,開始存在,或(理論、意見)有根據(jù),站得住。告訴:古義,申訴(苦衷);今義,說給人,使人知道。B項,區(qū)區(qū):古義,自己的私情;今義,(數(shù)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希冀,古今義都是希望、請求之意。C項,辛苦:古義,辛酸悲苦;今義,身心勞苦。多指工作和勞作的感受。往往:古義,到處;今義,表示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某種情況在一定條件下時常存在或經(jīng)常發(fā)生。D項,方丈:古義,一丈見方;今義,佛寺或道觀中住持住的房間或寺院的住持。洗馬:古義,即太子洗馬,太子的侍從官;今義,給馬洗身子。

          3.答案:C

          解析:盡心奉養(yǎng)父母、祖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并非封建道德。

          4.答案:C

          解析:A項,用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動詞,表被動,看見。B項,介詞,表示比較,比/介詞,引出動作的時間。C項,介詞,表憑借/連詞,表目的,來。D項,一共。

        《陳情表》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溫習課文內容、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2、賞析本文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情于理的構思藝術

          3、懂得“孝”的價值觀基礎上,探討這篇課文最核心的價值在哪?

          教學重難點:

          1、領會真摯感情、培養(yǎng)健全人格、引導學生悟出做真人,說真話的“真”的文化內涵,從而領會自由生活的價值,獲得生活的智慧。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啟發(fā)學生多角度思考文本,在領悟李密的孝道忠信和機心重重的說話技巧之外,引領學生思考“真”的背后文化的內涵。

          2、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用“談-讀-譯-析”的教學方法和大家一起學完了《陳情表》。這篇高中名篇的動人之處就在于它陳孝情情真意切,訴忠情赤膽忠心。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李密對祖國的拳拳深情也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所感悟,也深深的讓我們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及時給予我們的親人一份微薄但卻真摯的回報。

          至此,這篇文章的教學任務似乎順理成章地完成了。那你們學完這篇課文以后,無非是覺得李密很真摯,很孝順祖母,說話很有技巧,最終說服了晉武帝。我們的學習也好像得以圓滿解決。很明顯,這是教材編寫者的意圖。然而,這篇課文最核心的價值就止于此嗎?

          二、回顧舊知

          1、全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大家現(xiàn)在能概括出李密在《陳情表》里的“陳情”的方法嗎?

          明確:融理于情、融情于事

          思維導圖:

          動之以情:不幸遭遇,訴祖孫之情——進退狼狽,訴兩難處境

          曉之以理:孝治天下,找理論依據(jù)——先孝后忠,想辦法解決

          最終保全自身的安全,求得照顧祖母的自由身

          3、細思極恐,不單純是警示大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的緊迫性,老師在生活里又有一些思考,關乎這篇文章的主旨的思考,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探討。

         、倮蠲苷娴氖且粋“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的讀書人嗎?

          有限地拒絕、計算著生命的安危,處處恐懼——謊言的真實

         、谠囅耄瑫x武帝如果標榜的是以忠治天下,李密的這篇《陳情表》還能寫得出來嗎?

          對極權的絕對服從乃根本原因,但李密表現(xiàn)得卻至誠至性、至情至性。

          用真話對抗極權的扭曲,過分的說真話,沒有自由意志的真話——真實的謊言

          ③再來說說被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李密的“孝”。全文四段,每一段都有涉及“祖母”的文字。何以反反復復從始至終地說相同的一件事,一樣的心情呢?

          27次“臣”,換一種形式表達對帝王的忠心而已

          小結:

          清代的學者文人認為這篇文章“至情至性”,這樣看來也就不足奇怪了。在清代極權專制極為怖懼之時,他們的社會境遇跟李密最接近,所以容易引起共鳴。把心毫無掩飾的給你,只為你同情我、愛我,為我做一點點事。

          三、課堂延展

          1、這篇《陳情表》如果只允許說一句話,你認為作者應當說什么?允許說第二句話呢?允許說第三句話呢?┈┈

          依照常理哪些話是必須說的,哪些話是不應當說而被說了出來,從而領會作者的“犬馬不懼之情”何其真也?為自由生活的意志,為真情而聲聲嘆息

          2、你對“自由”“真”這樣的命題有過思考嗎?結合現(xiàn)實生活自己,談談你的看法?

          因為無力,所有執(zhí)著,讓我想起說這句話的熊培云,是從江西農(nóng)村走出的一位我早年就特別偏愛的作家,他在20xx年出版的《自由在高處》這本書有這么一句話:“帕特里克說:“不自由,毋寧死!”

          熊培云說:“不自由,仍可活!笔俏业娜松冶刈屗杂。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人生的。那些能夠帶領干軍萬馬的人,未必能帶領好自己。要么成為自己,要么一無所成。

          改變不了大環(huán)境,就改變小環(huán)境。小環(huán)境改變廠,大環(huán)境也會隨之改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能決定自己幾點起床。

          把一生當作自己的遠大前程,把當下的每一件枯燥的事情每一句忠言逆耳當作做好,就是通向未來的自由生活的路。

          自由不是任性妄為,自由不是執(zhí)迷不悟,自由不是置別人冷暖妄顧,自由就是自救,如何超越逆境,盤活自由,拓展生存,積極生活。

          四、課堂總結

          不論怎樣上課,采用什么方法,我想,我都想在文本與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之間構建一個平臺,引領大家思考“真”背后的文化內涵,從中獲得智慧,而不應止于表層的理解,取櫝還珠。

          這篇表的教學,學習李密機心重重的說話技巧不該是重點,領會李密的孝道忠信也不是重點;認識古代專制對人的扭曲是重點,領會自由生活的價值是重點,懂得珍惜真實的生活和對你真的人,獲得生活的智慧是重點。

          國破山河在,因為無力,所以執(zhí)著

          推薦大家兩本書——熊培云《自由在高處》《思想國》

          五、作業(yè)

          假如我若為王,請回復一下李密的奏折,字數(shù)自由,看你所寫的態(tài)度和內容。

        《陳情表》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保熳x全文,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了解文言知識;

         。玻b賞本文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3.深入體會文章凄切婉轉的陳情技巧以及文章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 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教學方法:作為教讀課,選擇串講的方式,突出朗讀,以期能做到既落實知識,又能體會文章之美。課時安排為兩課時。要重點做好預習工作。

          教學步驟:

          一、以蘇軾的評論導入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

          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

          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二、預習檢測

          1、下列紅色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A、臣以險釁(xìn) 夙遭閔(mǐn)兇 終鮮(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賤 責臣逋(bǔ)慢 猶蒙衿(jīn)育 寵命優(yōu)渥(wò)

          C、豈敢盤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日。╞ó)西山 除臣洗(xiǎn)馬

          D、逮(dǎi)奉圣朝 過蒙拔擢(zhuó) 門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為命

          分析:B責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D逮(dài)奉圣朝。

          聽課文讀音,注意字詞讀音

          2、下列說法,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表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如:諸葛亮的《出師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職之意,而“除”則是免去官職之意!皷|宮”指代太子,因為太子居于東宮,故稱。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從漢武帝開始,令郡縣每年經(jīng)考察而推舉孝、廉各一人,晉時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喪的名稱。期,服喪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喪九個月,小功服喪五個月。服喪的長短可表明親屬關系的遠近。

          分析:“除”也指授予官職之意,或稱“到…當…官職”。

          3.理解題目“陳情表”:誰在“陳情”、 向誰“陳情”、 為什么要“陳”、 如何“陳”

          三、作者介紹和背景介紹

          學生讀以下文字,了解相關背景,以利于學習。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晉初散文家。幼年喪父,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yǎng),長大后博學善辯。

          公元263年,司馬昭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

          以文學見稱,曾多次出使東吳,歷職郎署的李密當然被列為籠絡的對象。然而,李密對蜀漢則是念念于懷,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fā)生了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無怪乎晉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終于準如所請。

          四、梳理課文

         。ㄒ唬┑谝欢危

          1、先讀課文,注意不同顏色的字的解釋: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2、問題串講:學生自由朗讀第一段

         。1)哪句話是作者陳述的總提?下面哪些內容都屬于“閔兇”?學生討論,明確:夙遭閔兇

          父喪母嫁、多病零丁、門衰祚薄、夙嬰疾病,正是基于這四個原因,故不能“廢遠”。(為下文伏筆)

         。2)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語言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縱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見背 四歲:舅奪母志 少:多疾病 九歲:不行

          橫的方面:(外、內)

          既無——伯叔 終鮮——兄弟 晚有——兒息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3、翻譯下列紅色詞語和句子:

          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舅奪母志 憫臣孤弱

          九歲不行 零丁孤苦

          至于 成立

          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而劉夙嬰疾病

         。ǘ┑诙危

          1、朗讀課文,注意不同顏色字體的解釋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2、自由誦讀第2段

          A、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么?明確:

          二層:敘朝廷征召之殷;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

          B、前一層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和時間詞相對應的表征召的詞有哪些?由這些詞可見什么?為何官職遞增卻“辭不就職(赴命)”?

          明確:

          表時間:逮、前、后、尋

          表征召:察、舉、拜、除、當;

          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馬

         。ń忉、積累有關文化常識!靶⒘薄靶悴拧笔撬]舉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辭不赴命”;“郎中”“洗馬”是官職,所以用“辭不就職”)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辭理由:供養(yǎng)無主,劉病日篤(承上文“夙嬰疾病”,張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層如何見事態(tài)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明確:事態(tài)嚴重:詔、責、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強己所難之窘迫。

          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yǎng)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品析:訴說自己辭不就職的矛盾心理(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胺睢薄般逶 ,稱頌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見語言的得體和機智。

          3、翻譯紅色詞語和句子

          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 察臣孝廉 舉臣秀才

          供養(yǎng)無主 除臣洗馬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臣具以表聞 責臣逋慢 劉病日篤

          告訴不許

         。ㄈ┑谌危ň唧w研讀):

          1、同上: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2、串講

          1)本段結尾落在辭官養(yǎng)親上(“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展開的?

          提示:三層,分別以“伏惟”“且”“但”來轉換文意。

          A、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得到同情。

          B、自陳宦歷,稱頌君恩,表明辭職與“名節(jié)”無關,以求皇帝諒解。

          C、正面陳述劉之現(xiàn)狀,是“不能廢遠”的惟一原因。

          2)品味第一層,作者為什么扯起“孝”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義?

          A、借孝來掩飾自己的觀望之意,從而解除晉武帝的疑忌之心。

          B、“凡”是指一般,“況”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對特殊就更應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詞承首段,又為下文“臣之辛苦”張本。

          3)品味2、3層,看本段的語言特點

          A、“至微至陋”“豈敢”等詞委婉動人,至為懇切。

          B、“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更相為命,……”,一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點:委婉、流暢。此段中反復表明心跡,敘說衷曲,解釋不能“廢遠”的原因,情辭懇切。

         。ㄋ模┑谒亩危

          1、同上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2、具體研習第4段

          1)本段中哪句話是表文主旨?

          “愿乞終養(yǎng)”

          2)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

          “盡節(jié)”“報養(yǎng)”——忠孝兩全

          3)用語有什么特點?

          “愿乞”“愿矜憫”“聽臣微志”——無比懇切

          4)由本段可見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原因是什么?

          事之實: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憫、聽臣微志、明知、共鑒。

          心之誠: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五、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

          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

          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六、梳理課文結構

          一段:歷述自己的悲慘遭遇。 二段:敘寫進退兩難的處境。 愿乞終養(yǎng)

          三段:提出孝之大理。不能就職 四段:提出先盡孝、后盡忠。

          七、藝術特色

          1、融情于事。

          2、語言形象生動,自然精粹。

          八、討論課后練習

          九、字詞整理

          2 .古今異義:

          至于:到 成立:長大成人 辛苦: 辛酸苦楚

          告訴:申訴 不行:不能行走

          3 .通假現(xiàn)象:

          閔:通“憫”,可憂患的事 零。和ā傲尕辍,孤獨的樣子 蓐 :同“褥”,草褥子

          4 .成語: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皇天后土

          5.判斷句:①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②今臣亡國賤俘

         、鄢贾量,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6.被動句:

          而劉夙嬰疾病

          7.文化知識: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十、說話訓練:

          學生設置情境,稍微思考后由學生作答。主要考察婉曲的言辭技巧。(例如:一學生家長因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 讓成績較好的兒子退學,親人勸說無效。假設你是班主任,你到家勸說,怎樣說服家長?)

          十一、討論:

           談談對傳統(tǒng)孝道的看法。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往正確的立場、觀點深入探討。

          附: 談談孝道

          作者:任繼愈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兩大基本傳統(tǒng)道德行為準則之一,另一個基本傳統(tǒng)道德行為準則是忠。幾千年來,把忠孝視為天性,甚至作為區(qū)別人與禽獸的標志。忠孝是圣人提出的,卻不是圣人想出來的。它是中國古代長期社會實踐的歷史產(chǎn)物。

           從秦漢開始,中國就建立了多民族統(tǒng)一的大國,建成它并維護它要有兩條保證。第一條,要保持對廣土眾民的大國高度集權的有效統(tǒng)治;第二條,要使生活在最基層的個體農(nóng)民,安居樂業(yè),從事生產(chǎn)。高度集中的政權與極端分散的農(nóng)民雙方要互相配合,減少對立,在統(tǒng)一的國家協(xié)調下,才能從事大規(guī)?绲貐^(qū)的工程建設、文化建設,防止內戰(zhàn),抵御外患,救災防災。個體農(nóng)民從中受到實惠,則天下太平。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中國古代社會根據(jù)自然環(huán)境的合理選擇。家庭是中國古代一家一戶的基層生產(chǎn)組織,從而構成社會的基本細胞。小農(nóng)生產(chǎn)的家庭對國家有納稅的義務,國家有保護小農(nóng)的責任。

           “國”與“家”的關系協(xié)調得好,則天下治,反之則亂。保證實現(xiàn)國家、君主有效統(tǒng)治的最高原則是“忠”;鞏固基層社會秩序,增加鄉(xiāng)黨鄰里和睦,父子孝慈的最高原則是“孝”。相傳古代圣王多是造福氏族的領袖。國家組織被看作氏族組織的擴大。中國古代社會最基本細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經(jīng)》中的《孝經(jīng)》把孝當作天經(jīng)地義的最高準則。后來北宋的張載作《西銘》,在《孝經(jīng)》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揮,融忠、孝為一體,從哲學本體論的高度,把倫理學、政治學、心性論、本體論組成一個完整的孝的思想體系。這種高度抽象概括意義的孝,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價值觀的共識,幾千年來起了積極作用,功不可沒。

           “五四”以來,有些學者沒有歷史地對待孝這一社會現(xiàn)象和行為,出于反對封建思想的目的,把孝說成罪惡之源,是不對的,因為它不符合歷史實際。

           孝道是古代社會歷史的產(chǎn)物,不能看作是古代圣人想出來專門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當然也不是天經(jīng)地義,永恒不變的。

           古代農(nóng)業(yè)社會,政府重農(nóng),把農(nóng)民固定在土地上,安土重遷,所以有“父母在不遠游”的古訓;古代職業(yè)世襲,有“三年無改于父之道”的訓條。古人生活于家庭之內,子女對父母要“晨昏定省”。古代父母與子女不是平等的地位,片面義務,所以“天下無不是父母”。古代婚姻不考慮子女雙方的感情因素,只憑父母之命即可組成婚配。

           進入現(xiàn)代社會,中國社會結構正在轉型過程中。社會老齡化現(xiàn)象對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課題。我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出現(xiàn)大量獨生子女。子女有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新型家庭一對夫婦要照顧雙方的兩對父母。傳統(tǒng)觀念規(guī)定的某些孝道行為規(guī)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難以照辦。當前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無論父母或子女,家庭仍然起著安全港灣的作用。

           今天對孝道的理解和詮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把幾千年來以家庭為基地培育起來的、深入到千家萬戶的傳統(tǒng)觀念,從理論到實踐進行再認識。這一課題關系社會治亂,更關系到民族興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時日,深入研究,必有豐厚的成績。

        《陳情表》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表”是一種文體,了解這種文體的特征。

          2、古人以“忠孝”為先,卻又往往忠孝不能兩全,注意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情感。

          3、文章寫作的對象是皇帝,所以既要說得天衣無縫又要極盡委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題解

          《陳情表》是李密向晉武帝司馬炎上的表文。文章敘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況和祖母對自己的辛勤撫養(yǎng),詳盡而委曲地說明了自己屢次辭謝晉朝征召的原因,表達了對晉朝皇帝的由衰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的終養(yǎng)祖母以盡孝道的決心。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是臣子上給皇帝的書信!段男牡颀堈卤怼罚骸罢乱灾x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zhí)異。”《文選》卷三十七題作《陳情事表》。

          二、課文分析

          寫文章的目的,在于影響對方(讀者);蛘呤切麄饕环N主張,或者是表達一種愿望,都要使對方接受。而在實現(xiàn)這一目的,就文章的表現(xiàn)手段來說,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篇《陳情表》就是這樣情理兼?zhèn)涞暮梦恼隆?/p>

          李密所陳之情,無非是孝養(yǎng)祖母,這屬于封建道德范疇。我們推舉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此,而是從批判繼承的意義看,覺得這篇文章尚有可取之處,堪稱西晉散文的名篇。

          第一, 表現(xiàn)真實的感情。

          《古文觀止》選這篇文章評說:“歷敘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駕飾。……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崩蠲軓男∈ジ改福亲婺竸⑹弦蝗藫狃B(yǎng)成人的,這種孝親的關系自然不可分離。所以作者首先從這里寫起。他先寫自己,從小孤弱,虧了劉氏的撫養(yǎng)。而且“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這里見出劉氏的辛苦。再寫劉氏,“夙嬰疾病,常在床蓐!睍r候只有密來服侍照應。劉與李密這不可分割的關系說到了,這還不夠,作者還補充特殊的具體情況,這就是他家“既無叔伯,終鮮兄弟”,處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環(huán)境里,祖母的依傍關系是分離不得的。最后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形容劉氏晚年垂危的景況,現(xiàn)太應上文,歸結到這自然而然的情勢:“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鼻楦惺钦鎸嵉模疑钋械。所以古人評說:“沛然從肺腑中流出殊不見父鑿痕。”(《冷齋夜話》引李格非語)更有評說:“此段寫盡慈孝,使人讀之欲涕!(《古文觀止》批注)

          第二, 說出有力的道理。

          事情一開始,就在李密面前出了一個難題。我們知道,李密原是蜀國的郎官,蜀亡于職,會不會使晉“疑其以名節(jié)自矜”?再者,在此陳表之前,已經(jīng)詔書累下,郡縣逼迫。所以李密寫這篇陳情表,就非得動腦筋把道理陳述清楚不可,把真實情況擺開不可。他在陳述暫不能出仕的理由時,先從“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入手,而后折入本意:“況臣孤苦,特為尤其!”也就更有力量。這篇文章的一怪意思。接著又說明自己“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耳,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然后文章又一轉折,空出主意:“但以劉伯日薄西山,卸息奄奄,人命危少,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年余,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這樣就使道理更周全,表達了自己矛盾的心情;既消除了對方的懷疑,也使自己的意思因得到襯托而更鮮明。

          三、鑒賞要點

          1、 邏輯嚴密

          作者李密,因父早亡,母改嫁,自己歸祖母劉氏撫養(yǎng)。曾拜蜀的重臣譙周為老師,博覽五經(jīng),尤精《春秋左傳》。初仕蜀,為郎。晉泰始初,始被征召為太子洗馬,以祖母年老多病,無人奉養(yǎng),遂上《陳情表》固辭。后劉氏死,方入京任太子洗馬,出為溫縣令,官至漢中太守。

          嚴密的邏輯,真實的理由在曲折推進中得到清楚的表現(xiàn),而陳述又是那樣委婉,衷曲又是那樣令人同情,文章章法又顯得搖曳多姿!尔悵晌恼f》曾指出:“文章貴曲折斡旋!

          2、 章法多變

          說理之文有直有曲。思路豁達,曲令釋精微,辨析透徹,都得根據(jù)說的對象和文章所在表達的內容的需要而定。一篇文章講究頓挫、跌宕、抑揚、迂回等等。就不單是形式上一種技巧,或只是章法的變化了,它有更恰當、更委婉的說理作用。

          四、作業(yè)

          完成一課三練。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補充文化常識;講解練習。

          一、古代官職任免升降的術語

          關于任職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贈(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薦、舉(多用于布衣作官)、點(用于口語)。

          關于提升職務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級到譏級)、進(用于較高職務追加)、起復(恢復原職務)、超遷。

          關于降級免職的:罷、免、解(因非嚴重過失而解除職務)、貶、謫(因過失而降級)、革、褫(撤職查辦)、開缺(奉命或自請解除職務)、致仕(帶職退休)、左遷(降級使用)。

          關于調動職務的:移、調、徒、量移(調的比原職稍好)、補(由候補而正式上任)

          關于兼職的:領(以本官兼較低職)、攝(暫時兼任比本官高的職務)、權(臨時代職)、行(代行某職而尚無此官銜)、 (代替無本官的職務)、護(原官短期離職,臨叮守護印信)

          二、古代官職變動用詞

          1、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如文天祥《指南錄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如果是“左除”,則是降級授職之意。

          2、賞,是由皇帝特旨頒布,賜予官職、官銜或爵位。如《譚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

          3、擢,既由選拔而提升。課文《海瑞傳》:“是瑞已擢嘉興通判,坐謫興國州判官!

          超擢則是越級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譚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等同參預新政”。

          4、遷,改官。用法較復雜,常見的有三種情況。一是升遷,如《海瑞傳》:“遷淳安知縣。”海瑞由原教諭官提升為知縣。二是改任,相當于轉調原職品級的官職,如《張衡傳》:“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新職太史令與舊職郎中官職級別相同。三是降職,即“左遷”。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奔粗副唤禐榻菟抉R。

          5、徙,改任官職,多指一般的調職。《張衡傳》:“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即說張衡所居官職一直未得到改任。

          6、謫,官吏降級,相當于貶。白居易《琵琶行》:“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當潯陽城!

          7、拜,授予官職,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職。《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薄稄埡鈧鳌罚骸肮囂卣靼轂槔芍。”

          8、出,指出京受任。《張衡傳》:“永和初,出為河間相”中的“出”,就是指張衡離京任河間王的相。

          9、去,卸職。《張衡傳》:“自去史職,五載復還!边@里的“去”,就是卸職之意。

          10、黜,廢免,革職免官。《屈原列傳》:“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要注意,“黜”與“貶謫”相同,但有區(qū)別,貶謫是出自皇帝的詔令,黜有時則是上司對下屬官員的處分,《書博雞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臺臣”以對“臧使者”的處分。

          11、放,放逐。如《史記·屈原列傳》“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中的“放”就是貶謫放逐的意思。

          “放”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如《譚嗣同》“即放寧夏知府,旋升為寧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遷,指官吏的提升和進用。如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薄摆臁奔粗柑嵘瓦M用。

          “陟”常和“黜”連用表示人材的進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韓愈《送李盤谷序》:“理亂不知,黜陟不聞!

          13、奪,罷官免職。如《書博雞者事》“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

          14、罷,革除官職!稌╇u者事》“又投間蔑污使君,使罷”中的罷是指被革去了官職。

          15、復,恢復舊職!稌╇u者事》中“為復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復”指重新任命,恢復舊職的意思。

        《陳情表》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結構思路的縝密、嚴謹和語言表達的委婉、暢達。

          2、體會文章深摯樸實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義。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難點

          1、在吟誦中解讀作者的“情”字,體會本文悲惻動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陳述的層次及語言特色,體會情之深,理之透。

          3、在較短時間內把握文意且背誦全文;對“忠”“孝”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作者介紹

          李密(224-287),西晉犍為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征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征。

          二、背景介紹此表是西晉初晉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寫的。魏國后期,魏的實權落在司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奐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馬炎代魏即帝位,改國號為晉,年號泰始。在此之前兩年,蜀漢(劉備建立的政權)已經(jīng)滅亡(孫吳到公元280年才滅亡),李密的家鄉(xiāng)由晉統(tǒng)治。李密有學問,所以晉武帝想征他做官。

          三、文體知識

          表,是臣子向皇帝陳述己見的一種奏章。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tǒng)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文章有體序說》:“七國以前,皆稱上書,秦初改書曰奏。漢定禮議,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謝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陳情;四曰議,以執(zhí)議。”

          四、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1、朗讀課文注意畫線字的讀音

          險釁( ) 行( )年四歲 祚( )薄 應( )門之僮 猥( )以微賤 床蓐( ) 隕( )首 責臣逋( )慢

          日篤( ) 拔擢( ) 寵命優(yōu)渥( )

          2、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提醒學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調。第一段:凄苦,悲涼; 第二段:感激,懇切;第三段:真摯,誠懇; 第四段:忠誠,懇切,期待。

          五、整體把握,理清思路①對照注釋,自由誦讀全文,自行圈點加注。提醒學生注意“鮮”“期”“強”“洗”“有”等讀音變化的字,以及“閔兇”“見背”“祚薄”“兒息”“逋慢”“盤桓”“希冀”等詞語的解釋。②內容與形式梳理。范讀全文,由題目展開思考:為什么要“陳”?“陳”什么?如何“陳”?

          “陳”的原因:除臣洗馬,辭不就職(或:不想到晉朝為官)。

          “陳”的內容:夙遭閔兇;更相為命;不能廢遠;愿乞終養(yǎng)。(或:陳述幼時的孤苦及、 祖孫的相依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陳”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或以情動人)。

          六、研讀課文

          (一)分析課文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

          2、由一組學生找出重要的實詞、虛詞,并連同詞義大聲讀出。

          3、教師和兩名學生共同口譯本段文字。

          4、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痹摼湓谌沃衅鸬绞裁醋饔?它總提了哪幾個方面?學生回答:總攝作用學生討論,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師提供參考答案,投影逐條顯示。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yǎng);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臥床不起。

         。ǘ┓治稣n文第二段1、學生齊讀第二段。

          2、由一組學生找出重要的實詞、虛詞,并連同詞義大聲讀出。3、教師和兩名學生共同口譯本段文字。

          4、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么?

          第一層重點敘朝廷征召之殷;

          第二層重點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

          5、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xiàn)新晉對蜀漢舊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應對的?(學生回答,教師分條投影)

          4、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tài)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詞意凄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象是俯首乞憐,令人同情。實質是態(tài)度堅決,還是不去應征。)

          (三)分析課文第三段1、默讀并口頭通譯第三段;2、本段結尾落在辭官養(yǎng)親上(“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展開的?

          A、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得到同情。

          B、自陳宦歷,稱頌君恩,表明辭職與“名節(jié)”無關,以求皇帝諒解。

          3、品味第一層,作者為什么扯起“孝”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義?

          A、借孝來掩飾自己的觀望之意,從而解除晉武帝的疑忌之心。

          B、“凡”是指一般,“況”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對特殊就更應如此了。理由充

          4、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提示:矜守名節(jié)。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jié)。晉武帝同樣怕李密也是矜守名節(jié)。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5、品味2、3層,看本段的語言特點

          A、“至微至陋”“豈敢”等詞委婉動人,至為懇切。

          B、“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更相為命,……”,一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點:委婉、流暢。此段中反復表明心跡,敘說衷曲,解釋不能“廢遠”的原因,情辭懇切。

          (四)分析課文第四段

          1、齊讀第一段。由一組學生找出重要的實詞、虛詞,并連同詞義大聲讀出。2、教師和兩名學生共同口譯本段文字。

          3、本段中哪句話是表文主旨?

         。ā霸钙蚪K養(yǎng)”)

          4、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

          (“節(jié)”“報養(yǎng)”——忠孝兩全)

          5、用語有什么特點?

         。ā霸钙颉薄霸格鎽憽薄奥牫嘉⒅尽薄獰o比懇切)

          6、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shù)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

          (五)師生討論總結四段文字的主要內容:(投影逐條顯示)第一段: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為命之狀;第二段: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jié);第四段;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愿乞終養(yǎng)請求。

         。┯懻摚河姓撜哒J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

          回答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yǎng)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七)語言藝術《古文觀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至性之言,悲惻動人!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瑯瑯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七、知識點歸納

          1、通假字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九歲不行,零丁孤苦

          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2、詞類活用

          夙遭閔兇 察臣孝廉

          舉臣秀才 猥以微賤

          謹拜表以聞 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則劉病日篤

          3、古今異義

          至于成立。 古義: 今義:

          九歲不行。 古義: 今義:

          后刺史榮舉臣秀才。 古義: 今義:

          臣以供養(yǎng)無主。 古義: 今義:

          臣之辛苦。 古義: 今義:

          非臣殞首所能上報 古義: 今義:

          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古義: 今義:

          聽臣微志,庶劉僥幸。古義: 今義:

          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古義: 今義:

          4、找出本文的成語

          5、判斷下列句式

          ①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 )

         、诙鴦①韹爰膊 ( )

         、鄢贾量,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 )

         、苤菟九R門,急于星火。 ( )

          八、默寫填空

          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 ,形影相吊。

          2、臣欲奉詔奔馳, ; ,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3、但以劉日薄西山, , ,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 。

          4、愿陛下矜憫愚誠, , ,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 。

          5、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__________,至于成立。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陳情表》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熟讀全文,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

          過程與方法:鑒賞本文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深入體會文章凄切婉轉的陳情技巧。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難點 : 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教學時數(shù): 3 課時

          課前預習:

          1 、通讀全文,借助工具書解決文中生字詞音義問題;

          2 、初步了解所表達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熟悉課文,掌握古漢語語詞知識,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傳誦千古的絕妙好文,它陳情懇切,言辭婉轉;它情理兼?zhèn)洌\款感人;它緣情揮灑,流暢自然,這就是晉代文學家李密的名作《陳情表》

          二、重點講解:

          1 、四位學生分讀全文。讀后大屏幕顯示易讀錯字音。

          終鮮兄弟 期功強近 常在床蓐 猥以微賤 豈敢盤桓 僥幸

          2 、全體學生高聲自由朗讀全文。

          3 、結合“表”的文體特征,提問:

          1 )是誰陳情? 學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 224 - 287 ),西晉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征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征。

          2 )向誰陳情?

          晉武帝。(投影)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對蜀漢士族采取懷柔政策,征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3 )陳什么情?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征,請求辭官終養(yǎng)祖母的衷情。

          三、設疑討論

          李密怎樣才能說服晉武帝呢?(引同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保├蠲芤胝f服晉武帝,是應該先曉之以真情呢,還是喻之以大義?是的,李密先自訴家庭的悲慘境況,讓晉武帝一開始就落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凄苦悲涼的氛圍之中。

          四、典題拓展

          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痹摼湓谌

          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學生回答:總攝作用)它總提了哪幾個方面?(學生討論,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師提供參考答案,投影逐條顯示)

          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yǎng);

          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臥床不起。

          五、要點總結:

          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強的傳世名作,宜采取多種方法反復誦讀;對難于理解的段落,可以采取研究性學習策略,提供相關研究資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在自學和討論中獲取新知。

          六、訓練鞏固

          學生對照投影試背第一段。

        《陳情表》語文教案12

          教學目的:

          1.通過對重點字詞的探究,了解文中蘊含的情感,梳理文章的脈絡

          2.通過配樂朗誦全文,感知本文陳情于事、悲惻動人的風格特點,體悟本文獨特的魅力

          3.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精神,激發(fā)對古文的興趣

          教學方法:誦讀法、探究法多媒體輔助

          一、導入課題,了解文體

          以補充書下的注釋,寫作的時代背景導入

          1.寫作背景簡介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

          2.表

          表是古代臣子陳述己見的奏章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是古代臣屬給君王的上書內容多是勸進、辭免、慶賀、貢物等它與一般上書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陳情、訴說心曲的意思如諸葛亮的《出師表》補充:這類文章戰(zhàn)國時稱書,漢代分為四類:章、奏、表、議其中“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zhí)異”

          二、咬文嚼字,追根溯源

          1.探究“臣、陛下、除”,了解典故“結草銜環(huán)”

          總結:晉武帝有招攬之心,李密言有報恩之意

          2.緊扣文本分析李密和祖母的境況重點探究“吊”“夙嬰疾病”“圣”

          總結:李密用“孝”來力辭不就

          3.“孝”是優(yōu)良傳統(tǒng),引《詩經(jīng)》

          三、誦讀涵泳,體味真情

          蘇軾曾說:“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我們不一定流淚,但是應該以情帶聲,讀出真情那就需要我們理解文章

          李密的這篇《陳情表》終于打動了晉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詔, 準如所請晉武帝嘉勉他的孝心,賜給奴婢兩人,使郡縣供養(yǎng)他的祖母劉氏亡后,他喪限期滿,才入京任太子洗馬,后官至漢中太守

          四、歸納重點,總結全課

          總結:“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陳情表》語文教案13

          一、課文補注

          李密上《陳情表》后的經(jīng)歷及后人:

          后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征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華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次問:“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臬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比A善之。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睆氖掳灼鋾倦`,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錢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賜、興。

          賜字宗石,少能屬文,嘗為玄鳥賦,詞甚美。州辟別駕,舉秀才,未行而終。興字雋石,亦有文才,刺史羅尚辟別駕。尚為李雄所攻,使興詣鎮(zhèn)南將軍劉弘求救,興因愿留,為弘?yún)④姸贿。尚白弘,弘即奪其手版而遣之。興之在弘府,弘立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興俱為之文,甚有辭理。

         。ü(jié)選自《晉書李密傳》中華書局出版)

          二、課文賞析

          感天動地赤子情

          ——《陳情表》分析

          魏家俊

          《陳情表》這篇文章一點都不講究構思,作者把自己的困苦處境不厭其煩地從幼年的生活經(jīng)歷說起,而把要說的真正的意思,也就是“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這句請求的話,放到文章的最后,完全是平鋪直敘。但是,這里卻表現(xiàn)出作者寫作時頗費思忖。他需要在這篇上奏給新王朝的皇帝的表文中,委婉地推辭皇帝的征聘,這就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忠和孝的關系;二是情和理的關系,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請求站得住腳。

          首先看忠和孝的關系。中國有句古語,叫“忠孝不能兩全”,對李密來說,這句話還包含著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他要用對祖母的孝,來掩飾對已經(jīng)被晉王朝滅亡了的蜀國的“忠”和不能去為這個被視為篡奪了正統(tǒng)王位的晉王朝盡“忠”,所以,作者就要把自己需要盡孝的理由說得非常充分,不能引起新王朝的皇帝的反感。因此,貫穿全文的就是一個理由:祖母年老多病,無人照料,自己盡孝就是無可置疑的了。這樣,從第一段的“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到第二段里的“劉病日篤”,再到第三段的“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和第四段的“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主線分明,一氣貫穿,而且經(jīng)過這樣的反復強調,也讓人覺得情真意切,容易贏得皇帝的同情。

          其次,是情和理的關系。在這篇文章里,說理不是主要的內容,因為只有把感情表達得充分了,才能讓皇帝由情的感動而產(chǎn)生對理的接受。而文章里要說的“理”,無非就是那句“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由于有了前面對祖母年老體弱的描述,使人已經(jīng)對作者的困境有了充分的同情和理解,這里的“理”也就很自然地可以接受了。所以,我們可以說,這篇文章為以情說理、融理于情、情動理明的寫作方法提供了十分成功的樣本。

         。ㄟx自《名作欣賞》XX.8)

          三、詩文薦讀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守節(jié)自誓,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為我累!势渫鲆,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待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如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為汝家婦,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養(yǎng)也。汝幼而孤,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吾之始歸也,汝父免于母喪方逾年;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yǎng)之薄也,間御酒食,’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于喪適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yǎng)也!

         。ㄟx自歐陽修《瀧岡阡表》)

          閱讀提示:本文作者生動地寫出了自己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依靠母親辛勤撫育,以及父親為官處世,正直忠厚、表里如一的態(tài)度,并真切地表達了作者為官做宰能堅持操守,不茍合于世,完全有賴于父親的遺訓和母親的教誨。文章不事藻飾,感情真摯纏綿、催人淚下。

          四、鑒賞方略

          戲劇的閱讀與鑒賞之九:話劇與戲曲

          話劇在歐美各國統(tǒng)稱為戲劇,傳入我國后,為了同我國傳統(tǒng)的表演藝術——戲曲進行區(qū)別,特稱之為話劇,話劇是說話的藝術,以說話和動作為主要表演手段,和我國傳統(tǒng)戲曲有異也有同。

          首先,從它們的發(fā)展來看,兩者既相似,又有著不同,西方戲劇的淵源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偉大的希臘人民創(chuàng)造了人類最早的戲劇藝術,并且產(chǎn)生了一大批著名的戲劇詩人和戲劇理論家,它同樣也來源于民間,來源于勞動,和古老的宗教活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雖然它的發(fā)端要比中國戲曲晚一些,但它的發(fā)展是極為迅速的,古希臘戲劇的形成和成熟卻要比中國古老的戲曲早約16XX年。但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同樣也是一步步在綜合其他藝術的特點上逐步提高和完善的,它的成熟同樣也離不開統(tǒng)治者的提倡、文學作家的參與、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但西方戲劇誕生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較為完善的戲劇理論,這為它的繁榮和發(fā)展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結構上,西方戲劇和中國傳統(tǒng)戲曲大同小異,西方戲劇一般分幕,幕中有場,中國戲曲則分為“折”和“出”。話劇有過場,戲曲有楔子,基本過程都是由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組成,不過,西方戲劇較中國戲曲簡潔明了,一般沒有前面的敷演劇情,而是直接入戲。

          話劇藝術的表演重在說話和動作,以寫實為表現(xiàn)生活的基本手法。布景的使用力求逼真,道具也必須是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實生活,演員在表演時,特別注意講究說話的藝術,無論是刻畫人物,展示劇情,還是表達主題,都要靠劇中人說話來完成。所以,話劇的語言更接近于生活,而中國戲曲對于布景的設置則不作更具體的要求,常常是一桌一椅,至于各種效果的演示,則全靠演員的虛擬動作來進行。程硯秋先生曾在悶熱的夏日演出《六月雪》,朔風起時,則全身顫抖,而臉上卻不見一粒汗珠。至于人物性格的完成,主題的表達主要是通過唱詞加動作,包括虛擬、夸張的臉譜、服裝來體現(xiàn)。例如屋子的設置,話劇則要在舞臺上用布景做成屋子的形狀,擺上床、桌、椅等實景,而中國戲曲舞臺上則空無一物,開門、關門、躺、臥、吃、睡等都是用虛擬動作來體現(xiàn)。但是,話劇傳入中國后,和中國戲曲共同發(fā)展,自然也互相融合,互相促進,話劇也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的一些虛擬動作,來增強對人物的刻畫,中國戲曲也吸收其布景的藝術,增強了直觀性。話劇也引入了唱詞,用歌唱的形式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關漢卿》中的“雙飛蝶”。戲曲藝術也吸收其說話藝術,對道白進行了藝術加工,使其更接近于生活,尤其是現(xiàn)代戲,則不再使標志性的化妝和臉譜、固定的服裝來夸張人物的性格,更進一步地貼近生活。

          總之,隨著中外文化的進一步交流,兩者將會取長補短、互相吸收、加強融合,為戲劇藝術的進一步發(fā)展、繁榮進行共同的努力。

        【《陳情表》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陳情表的語文教案10-03

        《陳情表》的語文教案11-28

        陳情表的語文教案設計10-03

        《陳情表》語文復習教案設計10-30

        《陳情表》教案07-29

        《陳情表》教案04-21

        陳情表的教案10-09

        陳情表教案08-09

        《陳情表》教案精選10-1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