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及時總結(jié)。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篇1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詩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為什么詩人聞折柳后,就產(chǎn)生了濃濃的故園情?
答:折柳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所以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聞折柳。
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在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折柳一詞寓含惜別之意。我國折柳送行的習俗最早見于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古時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離別贈柳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
。2)詩中的聞折柳是什么意思?
答:聽到《折楊柳》笛曲(1分,意思對即可)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2分,意思對即可)
閱讀練習二:
1、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是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答案:折柳是古代關于惜別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別中常有折柳的習俗。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而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本詩的關鍵。
2、賞析散入春風滿洛城中散字的妙處。
答:散字準確的表現(xiàn)了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3、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答:柳和留是諧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別,有挽留、不舍之意,在這首詩里折柳應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
4、從詩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從故園情三字可以看出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背景:
這首詩是735年(開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陽時所作。描寫在夜深人靜之時,聽到笛聲而引起思鄉(xiāng)之情。
賞析:
此詩寫鄉(xiāng)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人因聞笛聲而感發(fā)。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jié)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是深夜,詩人難于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xù)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一句關鍵。注家多忽略這個字。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當。這里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xiàn)出一種難于為懷的心緒,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xù)、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夸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同時寫出其城之靜,表達詩人的思鄉(xiāng)心切。
聽到笛聲以后,詩人觸動了鄉(xiāng)思的情懷,于是第三句點出了《折楊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jù)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指那個地方的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詞語。北朝《折楊柳歌辭》中說: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jù)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xiāng)思。一般說,久居他鄉(xiāng)的人,白天還沒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xiāng)。在春秋季節(jié),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墩哿窞槿婞c睛,也是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的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diào)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jié)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思鄉(xiāng)之切。
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的第一句是猜測性的問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而打動了許許多多聽眾,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夸張。第三句說明春風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表現(xiàn)離情別緒的《折楊柳》,于是緊接一句說,哪個能不被引發(fā)思念故鄉(xiāng)家園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韻裊裊,久久縈繞于讀者心間,令人回味無窮。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xiàn)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xiàn)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xiāng)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xiāng)是他從小生于此,長于此的地方,作為祖國的一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歲就離家東游,后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fā)深長的鄉(xiāng)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來在旅人游子心中引發(fā)強烈的共鳴。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篇2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8.“折柳”二字在詩中即指________________,又含____________之事,代表了古代的一種文化習俗,一種美好的傷感情緒。(2分)
9.第二句中的“散”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
8.《折楊柳》曲調(diào)折柳送別
9.“散”是飄散、飛散的意思,一個“散”字讓笛聲有了可視可觸的形象,使笛聲隨著春風悄悄地在洛城的夜空飄蕩而無所不在。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篇3
(二)閱讀《春夜洛城聞笛》和《逢入京使》,完成1-2題。(共5分)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9.請你發(fā)揮想象,描述畫線的兩句詩所展現(xiàn)的`情景。(3分)
10.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春夜洛城聞笛》一詩題目中“春夜”“洛城”點出時間、地點,“聞笛”指出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表明詩人因聞笛而寫作此詩。
B.“散入春風滿洛城”運用想象和夸張,寫悠揚的笛聲乘著春風散落全城,表達詩人春夜聞笛的喜悅之情。
C.“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兩句,寫詩人遠赴邊塞,東望故園,長路漫漫,思鄉(xiāng)之情奔涌而出。
D.《逢入京使》全詩語言樸素平實,抓住一閃而過的生活片段,抒寫復雜情感,極富人情味。
答案:
(二)詩詞鑒賞:(5分)
9、答案示例:詩人與入京使者走馬相逢,各自都使命在身,行色匆匆,詩人身邊也沒有紙筆,無法寫信了。就托請使者幫忙給京中的家人捎個口信,說詩人一切平安,不要為他擔心。(共3分,答題要點:“相逢”1分,“無紙筆”1分,“報平安”1分。以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描述均可)
10、B(想象和夸張的手法判定無誤,但是情感的分析不對,并非表達詩人在春夜聞笛后喜悅的心情,而是詩人的羈旅情懷和離愁別恨)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篇4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題目
21.詩中能揭示主旨的詩句是:(2分)
22.觸發(fā)詩人故園之戀的句子是:(2分)
23.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煉字,常有一字傳神的妙處。試賞析詩中“暗”和“滿”的表達效果。(4分)
24.“折柳”在詩中指《折楊柳》曲,“柳”與“留”諧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達與親朋好友離別時的留戀之情,請你默寫一句古詩中含有“柳”的詩句。(2分)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
21.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22.此夜曲中聞折柳。
23.“暗”有斷續(xù)、隱約的含義,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地打動了許多聽眾,引起人們無限的隱憂;“滿”字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反襯詩人內(nèi)心聞笛后的孤寂心情。(寫全一個字各得2分)
2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12-15
春夜洛城聞笛閱讀答案10-21
《春夜洛城聞笛》賞析08-23
春夜洛城聞笛詩歌鑒賞02-07
春夜洛城聞笛-800字01-07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唐詩賞析12-26
夜上受降城聞笛閱讀理解及答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