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閱讀理解及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2分)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劃線字與例句加點字用法不同的是( )。(2分)
例句:親戚畔之 A.同舍生皆被綺繡B.欲信大義于天下 C.故人不獨親其親 D.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小題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原文: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譯文:
【小題4】作者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利的主要條件是什么?你認為文中哪個句子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仁政思想?(2分)
答案
【小題1】①護城河。②限制。
【小題2】C
【小題3】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內(nèi)外親屬都會背叛他。
【小題4】①人和。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①“池”是古今異義字,應譯為“護城河”,在現(xiàn)代漢語中常作為“水塘”講,如“池魚之殃”。 “域”在文言文中根據(jù)語境應譯為“限制”,在現(xiàn)代漢語中常理解為“在一定疆界內(nèi)的地方”,如:域外、地域、領(lǐng)域等。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字詞的意思的能力。
點評: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據(jù)多?疾榈'詞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當然仍以課文下面的注解為主。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并做到重點突破,對于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
【小題2】試題分析:例句中“畔”是通假字,通“叛”,“背叛”的意思。A項中“被”是通假字,通“披”,“穿上”的意思;B項中“信”是通假字,通“伸”,“伸張”的意思;C項中第一個“親”是指“當作親人(一樣關(guān)愛)”,第二個“親”是指“自己的親人”;D項中“得”是通假字,通“德”,“感激”的意思。只有選項C中的“親”不是通假字,與例句劃線字的用法不同,所以選C項。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字詞用法的能力。
點評:平時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識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的常規(guī)用法是必須知道的。文下注解里面的詞句,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熟記于心。并在此基礎(chǔ)上,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另外根據(jù)語境去推斷也是一種極佳的方法。
【小題3】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把“之至”(到達極點)、“親戚”(古意:直系親屬,今意:旁系親屬);“畔”(通假字,通“叛”,“背叛”的意思)、“之”(他指失道之人,不得民心的人)這些字詞翻譯準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
點評: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guān)鍵詞句,把關(guān)鍵詞句翻譯準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盡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
【小題4】試題分析:選文從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因素這一角度出發(fā),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闡述了“人和”對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性作用。在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要素中?孟子認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贏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這個“道”就是他一貫主張的“仁政”。所以孟子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說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實際上就是在說明他的“仁政”主張。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
點評:文言文閱讀與現(xiàn)代文閱讀的相通之處在于都要讀懂文章,準確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在讀懂的基礎(chǔ)上善于表達自己的理解。這就要求學習里加強閱讀能力的訓練,主要是思考表達問題的能力。做此類題,一要通曉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關(guān)鍵詞句,受其啟發(fā),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簡要表達。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閱讀理解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閱讀理解與答案03-19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11-12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12-02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分析06-12
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06-11
關(guān)于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6-10
文言文選段閱讀理解及答案06-11
文言文閱讀理解習題及答案11-21
梨酒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