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精選34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1
讀了20xx版新課程標準,我受益匪淺,更加了解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的變革。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
本次研讀活動,我重點讀了“數與代數”(第三學段)的內容。此次課標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劃分為四個階段,“六三”學制1~2年級為第一學段,3~4年級為第二學段,5~6年級為第三學段,7~9年級為第四學段,這與之前的三階段不同。這體現(xiàn)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整體性與發(fā)展性,更加符合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在“數與代數”領域,小學三個階段的主題由原來的“數的認識”“數的運算”“常見的量”“探索規(guī)律”“式與方程”“正比例、反比例”六個整合為“數與運算”和“數量關系”兩個,其中“數與運算”主題將數的認識和數的運算兩個核心內容進行整合,將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組織,體現(xiàn)了二者之間的密切關系。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強化核心素養(yǎng)
數學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通過與生活結合展開教學體驗,有助于增強感受,以推動學生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時,應鼓勵學生結合個人生活經驗進行對比學習,進而強化核心素養(yǎng)。
在第三學段中,課標新增的能進行簡單的小數、分數四則運算和混合運算,感悟運算的一致性,發(fā)展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感悟計數單位,進一步發(fā)展數感和符號意識;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用字母表示事物的關系、性質和規(guī)律的方法,感悟用字母表示數的一般性;能運用常見的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能合理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逐步形成模型意識和幾何直觀,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標的目標更加準確和完整。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要學習整數、小數、分數等數的概念,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通過數學的學習,使學生能將這些數的概念與它們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建立起聯(lián)系。在新課程標準中,重視對數的意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淡化過分“形式化”和記憶的要求,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自主活動,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還有助于他們利用頭腦來理解和解釋現(xiàn)實問題。因此,有價值的數學更多地體現(xiàn)在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去觀察、認識日常生活現(xiàn)象,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引導數學感知,推進感悟提升
在第三學段教學提示中,數與運算的教學,通過整數的運算,感悟整數的性質;通過整數、小數、分數的運算,進一步感悟計數單位在運算中的作用,感悟運算的一致性。在初步認識小數和分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小數和分數的意義,感悟計數單位。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體驗與小數有關的數學文化,理解、描述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進一步提升數感。例如在講解到小數除法知識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幫助學生掌握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的內在聯(lián)系,像16.9÷0.13=130可以看做事1690÷13=130,以這種方式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教師還應當采取正確的課堂教學方法,將數學計算問題與現(xiàn)實生活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數學計算學習,全面加強學生對小學數學計算應用問題的'理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相關問題的探索,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yǎng),感悟整數、分數、小數之間的聯(lián)系。
三、提煉知識模型,深化課堂教學
新課標的總目標中提到要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數學內容是以螺旋型結構排列,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較為密切。在第三學段數量關系的教學中,學生需要理解用字母表示的一般性,形成初步的代數思維。用字母表示的教學要設計合理的實際情境,引導學生會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達實際情境中的數量關系、性質和規(guī)律。例如小明原有一些鉛筆,爸爸和媽媽又分別給他買10支,這時他一共有38支,原來小明有幾支。此題用方程來解要先建立解題模型:原來的鉛筆數+新買的鉛筆數=現(xiàn)在的鉛筆數,用字母x表示原來鉛筆的數量進行計算,運用數和字母表達數量關系,通過運算解決問題,形成與發(fā)展學生的符號意識、推理意識和初步的應用意識。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fā)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通過對《數學課程標準》的學習,我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lián)系,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不僅要認真做好教材的分析、教學設計,更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鉆研知識,找準課堂的學習重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并根據所學知識設計出有層次、有針對性的數學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外也能及時地鞏固數學知識,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2
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使我領悟到了教學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fā)展性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因此,本人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有以下的認識:
一、備課:變“備教材”為“備學生”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備教的方法很多,備學生的學習方法少。老師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注意到實驗操作應規(guī)范、熟練,注意到文字的表達,也注意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但對學生的學考慮不夠。老師的備課要探討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復習、做作業(yè)等;要考慮到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yǎng)。一位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表現(xiàn)他對知識的傳授,更主要表現(xiàn)在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上課:變“走教案”為“生成性課堂”
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fā)展的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其間必然有許多非預期的因素,即便教師對學情考慮再充分,也有“無法預知”的場景發(fā)生,尤其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fā)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教師要利用好即時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靈活的.教學機智,不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教師要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如果我們的課堂還是師道尊嚴,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馬上表現(xiàn)出不高興,不耐煩,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氣,師生關系一定要開放,教師要在教學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誠合作的民主關系。同時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一言一行,在教與學的平臺上,做到教學相長,因學而教,樹立隨時捕捉教學機會的意識,就必定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活潑有趣,更加充滿生機,也更能展示教師的無窮魅力。課堂提問注意開放性。開放性的提問,沒有統(tǒng)一的思維模式與現(xiàn)成答案,學生回答完全是根據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會是豐富多彩,這可以作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資源。教師根據這些答案給予肯定、或給予引導,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在教師的肯定或引導中得到提高。要促進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還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學智慧,教師對教育過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對這種動態(tài)生成的把握。
三、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討”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即要求傳統(tǒng)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的教學活動的那種沉悶和嚴肅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真誠和激情。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靜如止水的深思中產生,而多是在積極發(fā)言中,相互辯論中突然閃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被壓抑,本有的學習靈感有時就會消遁。
四、變“教師說”為“學生多說”。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說出是與非,或是多少,至于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于學生思維見解,并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并讓盡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盡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例如,口算,現(xiàn)在已經名不副實,多數用筆算代替,學生動手不動口。其實,過去不少教師創(chuàng)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級教學中,寓教學于游戲、娛樂之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其它教材也可以這樣做。我們不能把數學課變成枯燥無味、讓學生學而生厭的課。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并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fā)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3
近期我們科組組織學習了《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新程標準》,學習體會如下: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xiàn)新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喜歡數學要做到:
一、在教學情境中體驗數學的趣味
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做游戲、講故事、直觀演示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一種渴望,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二、在生活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fā)他們到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數學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學時注意緊密聯(lián)系實際,從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入手。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用數學的概念與語言去反映和描述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三、在自主合作中體驗數學的探索。
實踐證明,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法,進而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充分體驗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悅。學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成功欲,從而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會更深入細致的學習和理解。實施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挖掘教學內容中可能蘊含的教育價值。通過長期的教學過程,逐漸實現(xiàn)課程的整體目標。因此,無論是設計、實施課堂教學方案,還是組織各類教學活動,不僅要重視學生獲得知識技能,而且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獨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引導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積累基本經驗,幫助學生形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4
新舊課標對比之后,比較顯目的的是關于“基本理念”和“總體目標”的修訂。“基本理念”指出: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xiàn)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體現(xiàn)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達到“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fā)展所必須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的目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到底會用到多少的數學知識?數學怎是人人所必須呢?又怎能體現(xiàn)其“有價值”?那么學習數學的意義又何在?
從這些的修訂處中,我找到了一些答案。是呀,許多的數學知識通常是出校門后不到—兩年便很快忘掉了,學到的數學知識顯得一無是處。然而細想,不管從事什么業(yè)務工作,深刻于每個人頭腦中的數學精神、數學的思維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都隨時隨地地發(fā)生作用,令我們受益終身。新的《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學生通過學習,要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fā)展所必需的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活動經驗。是呀,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行業(yè),對人的素質要求有著共同之處,要求走向社會的'人,具備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具有善于分析情況,歸納總結,綜合比較,分類評析,概括判斷的工作方法,這—切都是在數學思想的滲透中得以培養(yǎng)的。
當然,修訂的真正意圖在于讓我們—線教師在實踐中實施、落實。那就要求我們必須真正領悟精神、領悟理念,認真鉆研教材,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層次性;同時要講究方法,把握好教學過程中進行數學思想滲透的契機;更應該看到,對學生數學思想的滲透,不是一朝—夕就能見到學生數學能力提高的,而是一個過程。數學思想必須經過循序漸進和反復訓練,才能使學生真正地有所領悟。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一些基本數學思想和積累—些基本活動經驗,不僅能使學生領悟數學的真諦,懂得數學的價值,學會數學地思想和解決問題,還可以把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yǎng)、智力的發(fā)展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這正是課程標準所強調的,也是我讀《課標修訂稿》所領悟的。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5
為了更好地理解課程標準的要求,探索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真諦與培養(yǎng)途徑,5月6日下午,在分管數學教學的黃康金副校長帶領下,全體數學教師開展了《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的學習,全面了解課標的整體修訂情況,更加明晰了當前的數學教育的發(fā)展形勢以及肩上的責任。
數學新課標提出數學課程要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在小學階段,核心素養(yǎng)側重對經驗的感悟。通過學習,我們還了解到新課標的變化有以下幾點:
1、義務教育階段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yǎng)的學生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四基”、“四能”以及正確價值觀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2、優(yōu)化了數學課程內容結構。
3、制定了學業(yè)質量標準。
4、增強了指導性。課程標準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yè)要求”“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xiàn)教、學、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確了“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強化了“怎么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
5、注重“幼小銜接”,基于對學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fā)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我研讀了《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學習過程中使我體會頗多,讓我受益匪淺。在新課標課程理念中提到,我們要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激勛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通過學業(yè)質量標準的構建,融合“四慕”“四能”和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表現(xiàn),形成階段性評價的主要依據。采用多元的評價主體和多樣的評價式,鼓勵學生自我監(jiān)控學習的過程和結果。
通過學習,我認為我們要盡快改變過去教師始終是作業(yè)質量唯一評價主體的這種傳統(tǒng)觀念,重視學生在學習質量及整個教學過程評價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的獨特作用,學生的自我評價、生生互評以及教師點評都應體現(xiàn)到教學過程中。另外,評價內容也需要體現(xiàn)多元化,對學生在數學應用過程中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及對學生的.數學運用意識進行客觀的整體評價,這不僅要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課后活動與在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中的具體表現(xiàn)予以評估。在評價方式的多元化上,除了借助等級制的評價、文字評語等方式,還建議在各類學生小組間采用交流討論式學習評價、糾錯式評價、以及師徒結對式評價等方式。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7
史寧中教授新課標(20xx)講座學習心得:教授的講座中重點分析了20xx年新課標修訂的背景與要點、新課標的理解與表達、課標內容的變化及相應的教學建議,聽完講座讓我對20xx數學新課標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也認識到新課標需要后期慢慢去閱讀并理解。史教授一開始就重點強調了新課標中將“數學核心素養(yǎng)”集中到“三會”——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解讀了核心素養(yǎng)的一致性、階段性和發(fā)展性。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在學生參與其中學習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的.,這就需要我們以后數學的教學過程緊扣新課標。史教授還重點分析了新課標中的變化,整體的領域沒有變化,對內容進行了調整,形式上基于抽象結構,理念上更強調核心素養(yǎng),這些都需要結合后期教學實踐去理解。
下面就我印象深刻的一些觀點進行簡單梳理。
一、小學階段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數學核心素養(yǎng)集中到“三會”上,就是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
二、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變化趨勢
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都包括四個領域: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這四個領域沒有變化。但是,為了更好地適用于四基的教學,或者進一步說更好地適用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這次課標修訂有個總體趨勢是這樣:在數與代數中要強調整體性和一致性,并且把負數、方程、反比例移到初中去;在圖形與幾何中,更加強調幾何直觀,這樣的話就增加了尺規(guī)作圖的內容。增加尺規(guī)作圖就是在小學數學中要增加一些操作;讓學生在這個操作的過程中感悟數學的本質,感悟數學這個概念對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
三、數學課程的整體性與一致性
第一個原則,不單純介紹概念。就是說,像過去說角的概念,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然后,不比較角的大。灰膊恢v角的計算。這樣的話,這樣的教學也是不好的。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8
隨著《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正式頒布,工作室的小伙伴們在李慶海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新課標研讀活動。
我在認真學習了“課程理念”板塊,感悟最深的是“設計體現(xiàn)結構化特征的課程內容”。課標提出“重點是對內容進行結構化整合,探索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路徑!薄罢n程內容的結構化”是課程修訂的重要理念,新課標提出結構化的課程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課程內容選擇;課程內容組織;課程內容呈現(xiàn)。
在如今的“雙減”背景下,我們更應該注重課程教學內容的結構化,用課程內容的結構化來引領、推動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在有限的時間里講清楚最關鍵、最核心的概念、原理、基本方法,將知識結構轉變?yōu)閷W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讓學生能夠聞一知十,學會舉一反三。下面我以最近與任教班級的孩子們一起學習的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面積”單元為例,談談自己在進行單元整體備課,結構化組織教學時的感悟。
對于“面積”這以單元,我主要將思考點放在以下三點:第一,關于“面積”含義的理解;第二,關于“面積單位”的理解;第三,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由來。
1、關于對“面積”含義的理解。
在與學生課前交流與上課中,我發(fā)現(xiàn)對于“面的大小”,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感知經驗。課堂上具體體現(xiàn)為很多學生能通過舉例的方式用手勢表示出“面”的含義,能直觀判斷物體表面及平面圖形的“大”與“小”。但我也發(fā)現(xiàn),如果讓學生試圖用語言描述“面”這樣一個抽象的數學概念是非常困難的。同時,“面積”和“周長”兩個概念學生很難區(qū)分,容易混淆,在實際應用時經常混淆,導致出錯。
2、關于“面積單位”的認識。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認識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其中最熟悉的是“平方米”(學生舉得最多的例子就是家里住房面積有多大),但對這些面積單位的具體含義和實際大小還是比較模糊的。此外,教學中,我看到學生在認識了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后,對這三個單位進行結構化對比有利于學生直觀感悟三者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相互之間的進率也不存在認知上的困難。
3、關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學生并不陌生。與學生課外的`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約三分之二的學生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并能熟練運用公式計算面積。但對“為什么長方形面積=長x寬”這個問題,知道的寥寥無幾。課堂教學中也印證了這一點,對于“為什么測量的是長度,算出來的卻是面積?”學生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也就是說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中,學生的“困感點”不在于“怎么算”,而在于“為什么這樣算”。
一、整體把握學習內容
課程內容的結構化,通過主題整合的方式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學習內容的整體性。“面積”單元主要核心點就是理解“面積”——面是累加而來的。因此在第一節(jié)課接觸面積時,就應當把“認識面積”這一節(jié)課當作一節(jié)“種子課”來組織教學,通過鋪、擺等操作活動,感受“面”的累加。而當起始課上學生建立了面積的概念之后,就能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面積單位其實就是第一節(jié)課上,“鋪”的一個個“小面積”;認識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公式其實就來源于“小正方形”的鋪擺。
二、著重抓住學科本質
內容結構化通過學習主題的重組實現(xiàn),四個領域下的主題不僅體現(xiàn)了內容的整體性,還反映了主題內學科本質的一致性。學科本質一致性以主題的核心概念為統(tǒng)領,以一個或幾個核心概念貫穿整個主題,在不同學段表現(xiàn)的水平不同,但本質特征具有一致性,指向的核心素養(yǎng)也具有一致性。“面積”單元的教學應當考慮面積這一核心概念的學科本質——即面的累加。在教學組織上,思考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面積”與“周長”的結構性對比,充分借助直觀操作理解“面積”的含義,通過身邊具體的事物感受“面積”,構建“面積”的知識結構,淡化語言表述。二是淡化面積單位形狀上的比較,把討論焦點從“為什么選擇正方形”轉化為“為什么要構建標準”。積極引導學生體驗度量的標準是可以多樣化的,在標準多樣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感悟統(tǒng)一標準的必要性。因此,在探究選用“面積單位”時,我為學生提供了一些生活化的素材,例如:正方形的餐巾紙、大小一致的五子棋棋子、田字格等,讓學生感受統(tǒng)一單位的必要性及在測量不同物體的表面面積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
三、重視知識本質銜接
數學知識有著其內在的邏輯結構,同一知識體系內的知識有著“螺旋上升”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應當重視知識本質間的銜接。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公式推導本質上是對于“鋪滿”的優(yōu)化。因此,在教學第一課時“認識面積”時,利用面積單位進行“度量”面積大小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考不鋪滿的情況——即只鋪一行和一列,為后續(xù)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推導做鋪墊。
而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一課時,可以嘗試從學生對于“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認知起點出發(fā),積極引導學生溝通面積度量的一般方法(數格子)與公式計算之間的聯(lián)系,回到思維原點并逐步從“計數”過渡到“計算”,實現(xiàn)方法的優(yōu)化,從而深入理解公式的內涵。
將知識結構轉變?yōu)閷W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我們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應當從基礎的課程教學開始,引導學生像數學家們一樣去感知知識間的遷移性與一致性,從而建構不同單元甚至是不同階段知識本身的內在結構。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9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調整了學段劃分,小學階段將以往的1-3年級為第一學段、4-6年級為第二學段改為一二年級劃為一段、三四年級劃為一段、五六年級劃為一段。
學段目標在知識技能方面難度有所下降,把一些知識的學習轉移到了初中,但是在問題解決方面的難度大幅度提升,并且鼓勵探索與發(fā)現(xiàn),用數學的語言分析和思考生活中現(xiàn)實問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一、在感悟探索中理解知識
在20xx年的新課標里,非常強調的一點是“理解”和“感悟”,這個和傳統(tǒng)課堂教育的“記套路”、“題海戰(zhàn)術”都是格格不入的,需要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靈活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下面例子里講解了教授一位數乘以兩位數的乘法是如何通過一位數的乘法和乘法分配律或者對應為直觀的面積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例8感悟從未知到已知的轉化
學校圖書館為學生購買圖書,其中數學繪本毎本14元。如果買12本,需要付多少元?
[說明]在知道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感悟從未知到已知的轉化。
重點是理解從一位數乘法到兩位數乘法算理和算法的遷移。學生已知14X10的計算方法和14X2的計算方法,探索14X12的計算方法?梢砸龑W生將12分解成(10+2),然后利用橫式體現(xiàn)算理,14X12=14X(10+2)=14X10+14X2,就可以把未知轉化為已知;在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乘法運算豎式,從算理過渡到算法。在這樣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此外,可以引導學生借助面積表述運算的道理,培養(yǎng)幾何直觀。
同樣的結果是可以根據不同的推理路徑得到的。我們既可以把14x12看成是14x(10+2),去括號后展開獲得,也可以看成是一個長、寬分別是14和12的長方形面積被分割為14x10的`長方形和14x2的長方形。把代數抽象和幾何表示相結合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原理。這個過程就是感悟探索的過程,正是這種過程加強了學生理解使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例9感悟分數單位
比較1/2和1/3的大小。
[說明]把兩個同樣大小的圓分別平均分成2份和3份,通過比較各自1份面積大小的方法,引導學生直觀理解分數的大小。然后,進一步把這兩個圓都平均分成6份,通過“1/2=3/6,1/3=2/6,3/6>2/6,所以1/2>1/3”,幫助學生理解分數單位之間的關系,知道只有在相同單位下才能比較分數的大小。這個法則與整數比較大小的法則是一致的。
這里面有一個基礎的法則:同單位的數量才能相加,否則不能相加。而理解為了找到1/2與1/3同單位的量,才進行“通分”。將單位都統(tǒng)一到1/6這個相同單位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加法運算。展示這個過程也可以通過圖形化的把圓分成6個等分的扇形來幫助理解。這些法則的理解能幫助孩子在今后的實際運用中知道一些分析問題的基礎。
二、在實際運用中提升能力
新課標更注重于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例如估算和測量。長度單位不再是作業(yè)里做單位互化題才能遇到的,而是可以在身邊意識到的。
例51身體上的尺子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身體上的長度單位,經歷用身體上的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過程,直觀理解度量的意義。
附錄
還應了解非標準測量單位,能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或創(chuàng)造合適的單位,能進行合理估測,應從長度測量的學習開始,通過主題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在具體測量活動中加深對度量思想的體會。
此主題活動可作如下設計。
(1)發(fā)現(xiàn)身體上的“長度”
帶領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藏在自己身體上的“長度”,如拳頭一周的長度、手腕一周的長度、手掌長、腳掌長、頭長、一作長、一步長、一廢長、身高等。
指導小組分工合作,先估一估身體上這些“長度”有多長,然后選擇米、厘米等合適的單位,動手測量并記錄數據。通過比較估計與測量得到的數據,加深對米、厘米等長度單位的感受,豐富測量的經驗;通過比較自己身體上這些“長度”之間的關系,發(fā)現(xiàn)身體上“長度”的奧秘,如自己的一度長大約等于身高。
(2)用身體上的尺子測量
用身體上的尺子作為測量工具,開展實際的測量活動。如用自己的步長作單位,測量教室、走廊的長度,甚至可以測量從家到學校的距離。
杭州采荷三小的黃校在一次講座中曾與我們分享采三垃圾分類中的數學——“杭州市每天大約產生多少生活垃圾”。學生在課前通過小調研明確了研究方案,清楚了自己家中一天的垃圾量情況。在課堂上,通過班級家庭垃圾統(tǒng)計圖、年級垃圾統(tǒng)計圖計算出平均每人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數量。接著通過小區(qū)-行政區(qū)-杭州市一步步推理計算得出杭州市一天的生活垃圾約13000噸。
還有一題比較有意思的開放性題目,要求測量或估算一幢大樓的高度。這個時候不同的方案就體現(xiàn)了學生對知識運用的能力。你可以測量一層樓的高度,再做乘法乘以樓層數。也可以用氣壓計測量樓頂的氣壓,根據樓頂樓底的氣壓差來估算樓頂的高度。或者可以利用太陽光照射大樓留下的影子長,同時測量自己的高度和自己的影子的長度,根據相似比算出大樓的高度;蛘呓柚絻x和角度測量器,在兩個距離大樓不同距離的位置測量樓頂的仰角,再借助三角幾何去計算。在設計和操作這些測量和估算的同時,我們的知識得到了拓展,在這些過程中,我們感性認識得到了提高,而且會衍生出許多需要改進提高的問題,這時候又可以挑戰(zhàn)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些運用已知知識的能力,會對學生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幫助;氐竭@些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這些能力都是通過這樣的思考和動手培養(yǎng)起來的。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10
一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各課程標準基于義務教育培養(yǎng)目標,將黨的教育方解讀1:強調素養(yǎng)導向,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fā)展和適應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yǎng),格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lián),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三是研制了學業(yè)質量標準。各課程標準根據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yè)成就的具體表現(xiàn)特征,形成學業(yè)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為教材編寫、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各課程標準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yè)要求”“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xiàn)“教一學一評”一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確了“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強化了“怎么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注重幼小銜接,基于對學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fā)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依據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fā)展,合理安排不同學段內容,體現(xiàn)學習目標的連續(xù)性和進階性。了解高中階段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理念解讀:
1、確立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程目標(四基:和基本活動經驗;四能:發(fā)現(xiàn)、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設計體現(xiàn)結構化特征的課程內容(選擇、組織、呈現(xiàn))
3、實施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活動(學生主動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4、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激勵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多元的評價主體和多樣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自我監(jiān)控)
5、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融合(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設計生動的教學活動,促進數學教學方式方法的變革)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思維品質與關鍵能力,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集中體現(xiàn),反映了數學的學科特征及其獨特的育人價值,是現(xiàn)代社會公民素養(yǎng)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具有高度的整體性、一致性和階段性,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表現(xiàn)為抽象能力(包括數感、量感、符號意識)、幾何直觀、空間觀念與創(chuàng)新意識。
。2)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表現(xiàn)為運算能力、推理意識或推理能力。
(3)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表現(xiàn)為數據意識或數據觀念、模型意識或模型觀念、應用意識。
在小學階段,學生認識了正有理數,掌握了正有理數的四則運算,知道可以用字母表示數、數量關系及規(guī)律。在初中階段,學生將認識負數、無理數,學習它們的四則運算,還將學習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等內容。這些內容構成了初中階段數與代數領域“數與式”“方程與不等式”和“函數”三個主題!皵蹬c式”是代數的基本語言,初中階段關注用字母表述代數式,以及代數式的.運算,字母可以像數一樣進行運算和推理,通過字母運算和推理得到的結論具有一般性;“方程與不等式”揭示了數學中最基本的數量關系(相等關系和不等關系),是一類應用廣泛的數學工具;“函數”主要研究變量之間的關系,探索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借助函數可以認識方程和不等式。數與代數領域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形成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觀念,發(fā)展幾何直觀和運算能力。
初中階段數與代數領域包括“數與式”“方程與不等式”和“函數”三個主題,是學生理解數學符號,以及感悟用數學符號表達事物的性質、關系和規(guī)律的關鍵內容,是學生初步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感悟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的重要載體。數與式的教學。教師應把握數與式的整體性,一方面,通過負數、有理數和實數的認識,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數是對數量的抽象,知道絕對值是對數量大小和線段長度的表達,進而體會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的數形結合的意義,會進行實數的運算;另一方面,通過代數式和代數式運算的教學,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通過基于符號的運算和推理,建立符號意識,感悟數學結論的一般性,理解運算方法與運算律的關系,提升運算能力。方程與不等式的教學。應當讓學生經歷對現(xiàn)實問題中量的分析,借助用字母表達的未知數,建立兩個量之間關系的過程,知道方程或不等式是現(xiàn)實問題中含有未知數的等量關系或不等關系的數學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用字母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數,感悟用字母表示的求根公式的意義,體會算術與代數的差異。
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思維品質與關鍵能力,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集中體現(xiàn),反映了數學的學科特征及其獨特的育人價值,是現(xiàn)代社會公民素養(yǎng)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具有高度的整體性、一致性和階段性,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表現(xiàn)為抽象能力(包括數感、量感、符號意識)、幾何直觀、空間觀念與創(chuàng)新意識。
。2)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表現(xiàn)為運算能力、推理意識或推理能力。
。3)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表現(xiàn)為數據意識或數據觀念、模型意識或模型觀念、應用意識。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11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這是數學最基礎的運用。數學課程也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能通過對數學課程的學習,掌握適應現(xiàn)代生活及進一步學習必備的知識和技能。
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比如計算飛船“擺脫”地球引力的速度,是數學;生產精密儀器的時候不斷調整數據更精準,是數學;物理坐標需要數字記錄,物體運動軌跡需要建立數學模型,是數學;化學反應的進行速度、反應程度,以及反應過程的吸熱放熱、化學方程式的表達,也需要數學。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所有涉及到計算的自然科學,全都與數學有關,而這些自然學科又相互融合,不斷發(fā)展,衍生出各行各業(yè)。足可見數學之用的廣泛性。
2021年4月21日,教育部印發(f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現(xiàn)就《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談談數學組老師的研讀心得。
一、數學何以重要
數學,是每一個學生必學的一門學科,數學知識我們每天也在用。對大多數人來說,小學學到的數學知識亦足夠,隨著年級的升高,我們會發(fā)現(xiàn)所學的數學知識越來越抽象,似乎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而數學的盡頭是“哲學”。這也正體現(xiàn)了數學“化繁為簡”這一學科特點。數學通過對現(xiàn)實世界的抽象化,以符號式就能高度概括出事物之間的關系,以及必然聯(lián)系,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和促進個人智力發(fā)展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對于“數學是什么”,課標在一開始就給出了概括性的定義: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是培養(yǎng)孩子理性思維的重要學科。數學不僅是運算和推理的工具,還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數學承載著思想和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yǎng)是現(xiàn)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而在小學階段,數學教育承載著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功能。通過數學課程學習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合作交流的意愿;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梳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課標哪里有“變”
(一)確立核心素養(yǎng)在課程目標中的導向作用
新課標一個最引人注目的變化就是確立核心素養(yǎng)在課程目標中的導向作用,把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我們需要明晰“核心素養(yǎng)”是什么。數學課程要培養(yǎng)的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見圖1;小學階段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表現(xiàn),見圖2。
圖1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
若用隱喻的方式來形容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三會”,可以這樣理解:“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即用數與量,圖與形來觀察現(xiàn)實世界。如一瓶水,用語文的眼光觀察是“水”字的結構和筆順這些語文元素,用數學的眼光觀察是瓶子的容積和水的體積這些數學元素。
“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即將問題簡化、抽象化,使得方法和思維可遷移運用到其他學科乃至生活中。如我們日常整理房間,就蘊含著數學中的歸納與分類的方法與思想!皶脭祵W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數學語言是連接著數學思維與現(xiàn)實世界的.媒介,數學語言的特點是簡潔、清晰、符號化。如我們學習的數,+-x÷><=,字母表示數,解決問題的算式等,就是教孩子用數學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及其與事物的關系。
圖2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表現(xiàn)
新課標中的課程目標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進一步強調使學生獲得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簡稱“四基”),發(fā)展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去發(fā)現(xiàn)、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簡稱“四能”),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課程目標的素養(yǎng)導向,有利于轉變將知識、技能的獲得等同于學生發(fā)展的目標取向,引領教學實踐及教學評價從核心素養(yǎng)視角來促進和觀察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用核心素養(yǎng)來表述課程目標,讓課標“目中有人”。此舉以“立”帶“破”,讓教師在教授“有用”之知識中貫穿“大用”之學識。
(二)設計體現(xiàn)結構化特征的課程內容
在新課標的課程內容板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小學由原來的兩個學段調整為三個學段(見圖3),且每個學段都有學業(yè)目標和評價標準。
此外,各學段的主題變化較大。課程內容的結構化體現(xiàn)了學習內容的整體性,反映了學科本質的一致性、表現(xiàn)學生學習的階段性。課程內容結構化,必然要求要以結構化的方式來組織教學內容,如以主題、項目、任務來組織結構化的課程內容,這也是我校目前各學科對于新課改的落地舉措。
正如許多專家所指出的,內容結構化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或無視知識點,而是要在知識結構中去重新認識和定位知識點的意義與價值,要在學生的主動活動中實現(xiàn)知識點的教育價值。
。ㄈ⿲W業(yè)質量的評價方式更加豐富數學學習活動的實踐性與豐富性對數學學業(yè)質量的評價方式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除了常用的的紙筆測試以外,表現(xiàn)性評價、增值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等方式的應用也更加綜合和貼近學生發(fā)展實際。我校在對學生的綜合評價中就加入了表現(xiàn)性評價的新型方式,還引入了多元主體評價,自主評價等操作方法,反饋更全面客觀,導向更加明確科學,更加綜合且真實地為每一位學生畫像,引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見圖4)。
三、我們如何應“變”
從課標文本來看,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貫穿課標全文本,隱含在課程內容及教學實踐中,體現(xiàn)在課程學習結果的具體描述中。要促成素養(yǎng)落地,需要更多教育協(xié)同方的共同努力。
。ㄒ唬⿺祵W要整體性和一致性學習在數與代數中,新課標把原來的四個主題變?yōu)榱恕皵蹬c運算”和“數量關系”兩個主題,把負數、方程、反比例移到了初中,這是不是意味著小學數學更輕松了?這個改動,按照史寧中教授的說法,其實是“更注重數學學習的整體性和一致性”的體現(xiàn)。他認為,數學的學習必須要能“串起來”,也就是孩子學到的知識要能有遷移。
1、要呈現(xiàn)有結構的概念
給孩子一個新概念,不僅要講是什么,更要講怎么比較,要有概念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能讓孩子學會從一個知識點遷移到另一知識點,還能漸漸通過理解把這些知識點串起來。
2、要能將方法學以致用
教孩子的方法要讓孩子覺得“有用”“好用”,在過去的小學數學中,用字母表示數的內容很少,并沒有讓孩子形成代數思想。課標提出加強孩子的代數思維,就是用字母一般性代表數,讓孩子建立初步的“符號意識”,為以后學習方程打下基礎。讓孩子學會用抽象符號表示對象,會是將來數學學習的重點。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史寧中教授提出了孩子學代數的兩個層次:兩匹馬→□□上面這個式子代表了感性具體→感性一般,叫做簡約階段。
這個式子代表了感性一般→理性具體,叫做符號階段。
讓孩子學會用抽象的符號表示對象,會是將來數學的重點。
比如,孩子需要學會用符號表示對象的性質:
當n是正整數的時候,2n是偶數。
還要學會用符號來表示對象的關系:
小明的爸爸比小明大30歲,如果小明a歲,爸爸b歲,那就可以寫成:b=a+30
還可以用符號表示對象的規(guī)律:
一輛汽車以平均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行駛,t小時后行駛了s公里?梢詫懗桑簊=60t
用符號表示對象的性質、關系和規(guī)律,是每個孩子都要培養(yǎng)的數學思維。未來也會從低年級開始滲透,比如讓孩子接觸這種式子:5-□□=2←→5=2+□□
用符號表示對象的性質、關系和規(guī)律,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培養(yǎng)的數學思維,如何引導孩子把一個個具象的內容,轉化成抽象的符號,不僅僅是老師的任務,家長也可以在生活中多舉例,以幫助孩子完成思維轉換。
3、更加注重跨學科的實踐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點比較多,比如語文課本里的曹沖稱象,也能跨進數學課例,孩子通過重現(xiàn)曹沖稱象的故事,能夠自己探索“總量等于分量之和”這樣的數學概念。通過綜合與實踐這個主題是希望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得更緊密,讓孩子們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和傳統(tǒng)文化。
(二)更加重視對高階思維的發(fā)展對比2011年課標中4-6年級的要求,能看到新課標對孩子的思維能力的要求是有所提高的。數學知識的學習量變少,但是對于數學知識的概念和性質的理解卻更為重要,更關注概念+性質的理解。以往的數學題目可以靠背,考的是記憶層面。如:三角形內角和等于什么?但是未來的題目,將會更側重考察孩子的數學思維層面,如:如果它不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至多有幾個鈍角?也就是說,以后的題目將會更靈活,而不是讓孩子簡單地套公式,就能得出答案。所以新課標提出,要讓孩子學會用推理的方式得到答案,重視推演的過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經過小學數學學習,孩子們能探索出數與運算的一致性,形成符號意識、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以形成更加高階的思維方式;并能運用基本的數量關系,以及幾何直觀、邏輯推理和其他學科知識、方法,分析與解決問題,形成模型意識和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
生活處處皆數學。我們也可以嘗試在孩子提出的問題中尋找數學規(guī)律,引導他們進一步思考,為什么測核酸要10個人一組、為什么買彩票很難中獎、為什么井蓋是圓形的……這些都是我們身邊的數學。數學之“用”不僅僅是書本知識與應試技能,“聚焦核心,面向未來”是對數學新課標研讀的總結。背公式、刷題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知識最為重要的力量是對人身心潛能的激發(fā)和學習機制的改造,是對人性、人的精神世界的涵養(yǎng),這時候,知識的內涵也從書本上的概念、原理、公式變成人在社會現(xiàn)實互動中的視野、立場和方法,變成了面對問題時的智慧與膽識,此時的知識才真正成為了個體力量,也就是真正的核心素養(yǎng)落地。數學之“大用”不僅在于啟智增慧,更要能立德樹人,把育人藍圖變成現(xiàn)實,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12
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通過數學活動逐步形成與發(fā)展的正確價值觀,思維品質與關鍵能力;反映了數學學科的基本特征及其獨特的育人價值,是現(xiàn)代社會公民素養(yǎng)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素養(yǎng)具有高度的整體性、一致性和發(fā)展性。包括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其中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眼光主要表現(xiàn)為抽象能力(包括數感、量感、符號意識)、幾何直觀、空間觀念與創(chuàng)新意識。
義務教育階段,在數與代數領域抽象能力主要包括數感和符號意識。初步體會數是對數量的抽象,感悟數的概念本質上的一致性,形成數感和符號意識。新課標修訂后,關于數感和符號意識,在不同的學段,學業(yè)要求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第一學段的要求是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說出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數值;能用符號表示數的大小關系,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如例1所示:
例1:將數50、98、38、10、51排序,用符號“”表示。用大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小得多等語言進一步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
我們知道,數的最基本的關系是大小關系,通過排序可以考查學生對大小關系以及其傳遞性的理解。通過用不同的排序方法,讓學生感悟選擇方法的過程,引導學生表述排序方法的操作過程,幫助學生積累思維的經驗和做事的經驗;用恰當的語言表述大小關系的程度,體會大小關系的傳遞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
第二學段的要求是能結合具體實例解釋萬以上數的含義,能認、讀、寫萬以上的數,會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能計算兩位數乘除三位數。能直觀理解小數和分數的意義,能比較簡單的小數的大小和分數的大。荒苓M行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和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在本學段,數的認識包括整數、小數和分數的認識。我們知道整數的計數單位是個、十、百等;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分數的計數單位是分數單位。也就是說,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計數單位是構建數的基礎,數的概念具有一致性,以此來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如例2所示:
例2:比較1/2和1/3的大小。
把兩個同樣大小的圓平均分成三份和兩份,通過比較一份面積大小的方法,直觀理解分數的大小。然后,進一步把兩個圖都平均分成六份,通過1/2=3/6,3/62/6,2/6=1/3,所以1/21/3,理解分數單位之間的關系,知道只有在同樣的單位下才能比較分數的大小,使學生明白這個法則和整數是一致的。
第三學段的要求是認識自然數的一些特征;能用直觀的方式表示分數和小數,能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和兩個小數的大;能進行小數和分數的轉化。能在現(xiàn)實情境中運用小數和分數解決問題;能用字母表示數,理解常見的數量關系,進一步發(fā)展符號意識。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是本學段的教學重點,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設計合理的`現(xiàn)實情境,引導學生會用字母表達現(xiàn)實情境中數量的關系、性質和規(guī)律。如例3所示。
例3:
。1)小敏原來有5張卡片,朋友又送給地一些,你能用帶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小敏現(xiàn)在卡片的數量嗎?
(2)我們學習過一些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還學過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律,你能用字母表示這些圖形的面積公式和運算律嗎?
(3)如下圖所示,小華依次畫了一組有規(guī)律的圖案,試著用帶字母的式子表示第n個圖中基本圖形的數量。
這三個問題都涉及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1)時可以先從具體數量入手,如果送給地1張、2張、3張該如何表示,現(xiàn)在不知道朋友送卡片的具體數量,因此小敏現(xiàn)在卡片的數量可以表示為5十a,其中的字母a表示一個不確定的值。
教學(2)時,要讓學生探索用字母表示面積和運算律的過程,感悟用字母表達所得到的結果具有一般性。
教學(3)時要讓學生經歷用字母表示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培養(yǎng)抽象能力和符號意識。第一個圖有4個基本圖形,第二個有7個,第三個有10個,每次增加3個,以此類推,第n個圖案有(3n+1)個基本圖形。
學業(yè)質量是學生完成相應學段數學課程學習任務后,在數學核心素養(yǎng)方面應該達到的水平及其表現(xiàn)。學業(yè)質量標準以核心素養(yǎng)及其表現(xiàn)、課程目標以及學段課程內容要求、學業(yè)要求為依據,是針對學生學業(yè)成就表現(xiàn)的總體刻畫,用用以反映學段課程目標與核心素養(yǎng)要求的達成度。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13
5月11日晚上和工作室的伙伴們一起參加了人教社的云培訓——曹培英教授談教學改進研究。曹老師剖析了當下教育熱點中的“假、空、大”問題,建議數學教師應該以教學的系統(tǒng)觀,著眼整體思考問題的線索進行日常的教學。曹教授整個培訓真正從一線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fā),指導數學教師如何改進現(xiàn)有教學模式,進行有效、高效的教學。
經過這次培訓,作為一線老師的我也是收獲頗豐,曹老師提到了教師應該做到兩個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學生,F(xiàn)在的教學對老師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對教材要解讀到位,通過前測、課前談話等方式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要有很好的把握,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是有針對性的、有效的。記得剛入職時,學校都會給每一位新老師安排一位師傅,我的師傅對我說的最多的就是,一定多看教材多看教師參考用書,當時的我還不理解師傅什么意思,直到后來的教學中學生出現(xiàn)各種花式錯誤,我才明白原來是我沒有把握好教學的'重難點和教學節(jié)奏,偏離了教學的主方向。
培訓中曹老師提到的一個誤區(qū)令我印象最深刻:拋開教材,另搞新意。在我們的教學中不難見到這樣的場景,往往置數學書本上的例題不顧,自己單獨創(chuàng)編一道或者幾道題目作為整節(jié)課的例題進行講解,殊不知這樣的操作反而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誤導,我們的編創(chuàng)未必有教材編寫意圖深,我們的理解也未必有編寫者到位。所以,我們一線教師可以借助手中的教參和教材,用活課中的例題,給例題進行延伸和拓展,讓課本中的例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如果說吃透教材是教學必備的準備工作,那么,在教學中進行專題研究,實現(xiàn)上掛下聯(lián)就能對我們小學階段的某些知識進行串聯(lián),讓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了解得更加系統(tǒng)。比如小學階段四年級的商不變性質,一直到五年級分數的基本性質,到六年級的比例的基本性質,其實本質上是一致的,根據除法、分數和比例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將三種性質溝通起來,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那么,如何讓知識串聯(lián)起來呢?我們的教材和知識內容是螺旋上升,多種知識往往是相互聯(lián)系的,而不是獨立存在的。所以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辨析,歸根到底還是需要教師在教學之前將教材進行分析解讀,也就是曹教授所說的吃透教材。由此可見,讀懂教材吃透教材是多么地重要,只有真正理解了教材的設計意圖,才能設計出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的課堂。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14
20xx年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頒布,其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個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關鍵能力、思維品質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xiàn);是數學教育的育人的行為有關(如思維、做事)的終極目標;是學生在本人參與其中的數學教學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的。無論小學、初中需要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是一致的,只是數學核心素養(yǎng)在各個階段的表現(xiàn)是不一樣。
各學段數學都包括四個領域,即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在數與代數中,強調整體性和一致性,將負數、方程、反比例移到初中教學中。在圖形與幾何中,強調幾何直觀,增加尺規(guī)作圖的內容。就是增加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增強對數學的感覺。在統(tǒng)計與概率中,強調統(tǒng)計量,把百分數作為統(tǒng)計量。在綜合實踐中,強調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與生活和傳統(tǒng)文化的聯(lián)系。
培養(yǎng)學生數學的核心素養(yǎng)是數學教育的終極目標。即達到“三會”: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在低年級學段數學核心素養(yǎng)表現(xiàn)得更加具體,更側重意識;到了高年級學段,則傾向于一般,更側重能力。在小學要強調推理意識、模型意識、數據意識,在初中強調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數據觀念。
教材修訂的基本思路是加強幾何直觀、加強代數推理,強調知識的本質與蘊含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在課程變化的趨勢下,我們要關注數學課程的整體性和一致性。整體性與一致性主要針對的是數與代數,包含數與運算和數量關系兩個主題。在數與運算中,要讓學生體悟從感性具體到感性一般的過程。小學數學要建立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意識,初中則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意識。讓學生感悟到數是一種符號表達,是對數量的抽象。在數量關系中,要重視數到字母的思維過程,字母能夠表達很多現(xiàn)象和一般規(guī)律,教師至少要讓孩子明白性質、關系、規(guī)律分別用字母如何表示。
核心素養(yǎng)關鍵就是在課堂上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提出問題,這也就要求老師能夠創(chuàng)造合適的情境,提出合適的問題,或者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進行討論,相互提問,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新課標中,教師在幫助學生明確了基本事實以后,可以通過教學設計讓學生去感悟。如,關于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老師可以給學生兩條線,讓其做等腰三角形。對此,老師可以提問:不同的線段長度可以做出怎樣的三角形。兩條線段,無論哪條線段做腰或者底,怎樣的關系可以使得其構成三角形。
通過這樣的過程,讓學生感悟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樣教學較以往就會有所改變,拋開死記硬背的概念教學。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可以自己得出結論或者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這說明學生自己能夠思考問題。怎樣引發(fā)學生思考,提出有意義的問題,這也就需要老師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設計高水平的問題。
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需要建立兩個原則:滿意原則和加分原則,這其實是在教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問題,需要學生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問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問題。比如:超市的問題,有一條道路連接兩個居民小區(qū),計劃在路邊建一個超市,你認為應當建在什么地方,為什么?如果學生思考的過程和得到的結論是一致的,則可以采取滿意原則,如果學生思考得更加深刻,則可以采取加分原則。如設計關于滑滑梯的情境,老師可以提問,什么樣的滑滑梯滑得比較快,對此,學生會回答陡的滑梯比較快,老師緊接著可以提問,什么樣的滑梯是陡的,這就回歸到了數學教學中,涉及到高、角度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啟發(fā)學生思考,提出問題。
新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透露出了未來中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變化,這些變化和要求要想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困難,這就需要老師們不斷嘗試,將學理知識變成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15
今天聽史教授從:課標修訂背景與要點,核心素養(yǎng)理解與表達,內容變化與教學建議三個方面對數學課標的解讀,收獲很多,體會頗多。
1、《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以全新的觀點將小學數學內容歸納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特別突出地強調了6個學習內容的核心概念: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tǒng)計觀念、應用意識和推理能力。
2、師互相作用的過程。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通過新課標解讀,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過程,應當是學生和教面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我意識到: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養(yǎng)。有句話說的好:“一個教師,不在于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心得體會)用心教、創(chuàng)新教與重復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3、通過新課標的解讀,使我感受到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chuàng)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我們應因材施教,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發(fā)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把鎖學生們像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顆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澆灌、呵護,才得以使他們健康成長。
4、通過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新課標的解讀,能使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有教學作出嚴格的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把課標和教科書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教、創(chuàng)新讀、創(chuàng)新用,在用中創(chuàng)新。當然解讀課標需要認真的態(tài)度,更需要常常進行研讀時時體會。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最大的追求。因此,我首先得讓自己再度成為學生,才能更有深度的去體會我們的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求所好。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16
聽了史寧中教授對新課標的解讀,我對新課標的要求又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解新課程的教育理念的改變,從以知識為本到以人為本。
學科核心素養(yǎng)變成談論的重點。通俗的講,就是通過數學學科教育,我們最終要培養(yǎng)一個什么樣的人?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關鍵能力、思維品質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xiàn)。在低年級學段數學核心素養(yǎng)表現(xiàn)的更加具體,更側重意識;到了高年級學段,則傾向于一般,更側重能力。
二、理解數學課程的變化趨勢。
數學都包括四個領域,即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在數與代數中,強調整體性和一致性,將負數、方程、反比例移到初中教學中。在圖形與幾何中,強調幾何直觀,增加尺規(guī)作圖的內容。就是增加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增強對數學的感覺。
首先史寧中教授從新課程標準的課程標準修訂背景與要點核心素養(yǎng)理解與表達內容變化與教學建議三大版塊出發(f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老師們做了細致而有深度的解讀。在這次學習中對史寧中教授解讀數學核心素養(yǎng)部分感受最為深刻,把數學核心素養(yǎng)定義為是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關鍵能力,思維品格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xiàn),F(xiàn)在我們逐漸的把數學核心素養(yǎng)集中到三會上面,就是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通過此次學習我不僅了解了課程標準修改的內容,修改的教學要求等,還明確了修改的目的與意圖,更感受到了新課程標準給我們帶來的便捷性與指導性,為今后的教學指明了方向。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17
今天,我研讀了《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學習過程中使我體會頗多,讓我受益匪淺。在新課標課程理念中提到,我們要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激勛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通過學業(yè)質量標準的構建,融合“四慕”“四能”和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表現(xiàn),形成階段性評價的主要依據。采用多元的評價主體和多樣的評價式,鼓勵學生自我監(jiān)控學習的過程和結果。
通過學習,我認為我們要盡快改變過去教師始終是作業(yè)質量唯一評價主體的這種傳統(tǒng)觀念,重視學生在學習質量及整個教學過程評價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的獨特作用,學生的自我評價、生生互評以及教師點評都應體現(xiàn)到教學過程中。另外,評價內容也需要體現(xiàn)多元化,對學生在數學應用過程中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及對學生的.數學運用意識進行客觀的整體評價,這不僅要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課后活動與在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中的具體表現(xiàn)予以評估。在評價方式的多元化上,除了借助等級制的評價、文字評語等方式,還建議在各類學生小組間采用交流討論式學習評價、糾錯式評價、以及師徒結對式評價等方式。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18
史寧中教授對課標的解讀猶如燈塔,讓我們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認識,為我們今后數學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敌iL溫馨提示近期區(qū)里還推薦了許多關于新課標的`專題培訓,這么多優(yōu)秀的資源,希望老師們把握機會,認真學習,在學習、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開闊教育視野,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xiàn)學科融合教育要求,基于數學學科特點,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
線上教學多時,隨著疫情形式好轉,復課在望,老師們要做好隨時切換線下教學的準備,有問題共探討,發(fā)揮集體的力量。最后,調研了三所學校各個年級的教學進度,禮軒小學張邈馨主任和宅科小學丁輝老師也交流了本學校下一步的教研安排和教學準備。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19
xx年4月26日下午,我校全體數學教師組織觀看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與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的培訓,首先王老師先給我們解讀了新課程標準的變化,然后從兩個方面進行了這次的培訓義務教育數學新課標解讀與理解和新課標下的優(yōu)化作業(yè)與設計。王老師對于課程標準中的四基、四能和三會進行的詳細解讀,并為我們推薦了幾款數學適用的軟件,對于我們的授課非常有幫助。課程標準的解讀分為四個學段,對于九年義務教育進行了詳細的分解解讀。
新課程標準的學業(yè)質量解讀中7-9年級學段的解讀中指出,以結構化數學知識主題為載體,在形成與發(fā)展四基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和空間觀念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與社會情境,以及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數學與科技中,在經歷用數學的眼光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用數學的.思維與數學的語言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模型觀念、數據觀念,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數學的學習運用、實踐探索活動的經驗積累,逐步產生對數學求知欲,以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初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習慣,初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
通過今天的培訓,我對課程標準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學到了大單元作業(yè)的方法。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20
最近,我又認真的學習了一遍《數學課程標準》,通過學習更加使我認識到我們教師必須更新原有的教學觀念,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不斷鉆研教材,學習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生,切實地完成好教學任務,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現(xiàn)代教學的需要。
一、教師必須要對教材重新認識,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
生活即數學!稊祵W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睆娬{了大眾數學學習的內容的應用價值——能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除了系統(tǒng)的數學知識的教學外,還應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調整相應的數學內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樣的數學內容,就教學什么樣的數學知識,讓生活中人們所必須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數學教學的目標與追求。如過去我們數學內容中計算有些難,而現(xiàn)代社會的飛速發(fā)展,計算器、計算機的全面普及,計算難度有所降低,更注重計算的必要性和算理。改變了課程過去“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xiàn)狀,加強了課程內容與數學學習生活以及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二、教師必須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
以往的教學,教師往往照本宣科。課堂往往成為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不管學生有無興趣,仍按陳舊的教學手段、思想強求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教師往往是課堂的核心、組織者,學生必須跟著教師的腳步走。而新課程明確指出,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從指導者轉變?yōu)榻M織者、參與者和合作伙伴。教學結構也發(fā)生相應變化。應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由被動學變?yōu)槲乙獙W、我想學;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規(guī)律。總之,要在一堂課中讓學生體驗整個數學過程,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
三、教師必須改變舊的評價體系
以往的應試教育注重的是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好壞,以考試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手段,新的評價體系不僅包括對學生的評價,而且還提出了對教師和學校的評價,不以學期和學年的一次性考試來評定學生,強調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展情況的評價,強調對學生能力與自信心的建立,參與活動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精神進行評價。
四、轉變教學方法
1、注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2、注意知識探究過程。
3、注意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4、注意在教學中要體現(xiàn)討論、合作、交流,讓學生參與。
5、注意布置生活化的作業(yè)。因為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作業(yè)布置應當盡量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
6、評價方式要多樣化,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和學習水平,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我認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電視、報刊、網絡等都是學習數學的場所。這要求我們打破課堂局限,把周圍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生學習的大課堂。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導學生運用各類信息,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質得到全面提高,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正如新課標指出的: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就“數學教學應關注學生的情感”提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研究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知情統(tǒng)一規(guī)律,是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他們從創(chuàng)設情境,驅動探究數學現(xiàn)象的好奇心;調動情緒,產生探究數學規(guī)律的樂趣;交流情意,形成樂學數學知識的態(tài)勢幾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力圖真正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葉圣陶說過:“習慣的養(yǎng)成在于教師的訓練和指導”。 “指引”能使學生養(yǎng)成善思考的好習慣,隨時關注周圍事態(tài)的變化,明白事物之間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已定的事隨時會在形態(tài)上或本質上產生新的狀況,事物的形式或內容隨時會換成另外的一種。好習慣應該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訓練和培養(yǎng)。與之相對應的,不管是人還是動物,如果“抱著”就會養(yǎng)成一種依賴情緒,什么事都不去考慮,也不想考慮。因為他知道會有人來指導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產生,要想別具一格更是無從談起。因此,我們要“指引”學生學習,而不是“抱著”學生學習。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fā)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21
教科研活動月開展以來,我校又進一步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我感覺受益匪淺,對數學課程標準有了更新的認識,對今后的工作有更大的幫助,下面簡要談一下我的體會。 通過學習,掌握了新課程下數學教學的特點。
一、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結合具體內容,盡量采取 “ 問題情境 —— 建立模型 —— 解釋 ——應用與擴展 ” 的模式展開,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按這種模式教學的情景,使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新課程中的`數學問題應力求源于現(xiàn)實生活,使學生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從心中建立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天然聯(lián)系,感受數學的力量,體驗數學的有用性與挑戰(zhàn)性。
二、把學生放在了首要位置。
現(xiàn)代教育觀念 —— 邁向學習化社會,提倡終身學習 —— 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 —— 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與人共事。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努力讓學生做一做,從做中探索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與同伴交流,達到學習經驗共享,并培養(yǎng)合作的意識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鍛煉自己,把思想表達清楚,并聽懂、理解同伴的描述,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都需要學生動手實踐,觀察思考,然后探究出結論。
三、 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 這是新課程標準努力倡導的目標,要求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差異;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水平。為此,我想教師應該先了解所教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學習態(tài)度、意志強弱、智力和能力、平時成績等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可以分成按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照略高于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按較高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選擇合適的策略,由此來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思維水平。同時幫助后進生樹立信心。
四、倡導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chuàng)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向他們提供了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總之,通過本次的學習,使我受益很大,必將對我今后的工作起著重要作用。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22
面對課程改革,我們怎樣能讓學生從小就喜歡數學,不怕數學,親近數學,進而愿意研究數學呢?新課程標準中提到:有效的數學學習來自于學生對數學活動的參與,而參與的程度與學生學習時產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關。教師應當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課堂情境,使得他們能夠在其中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地學習數學,平等地交流各自的數學理解,并通過相互合作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讓學生喜歡數學”是新課標所倡導的目標之一。這么一句很樸素的話,卻是我夢寐以求的境界。如何讓學生喜歡數學呢?以下是我對新課標學習的'一些感悟:
一、讓學生享受生動有趣的數學
小學生自控能力差,上課總有一部分學生的思緒還在“閑逛”,靠純粹的課堂組織效果不理想。因此,新課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有意義的、富有情趣的引入能馬上吸引學生的目光,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理,扣住學生的求知心弦,從而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之很自然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寓數學知識教學于游戲活動之中,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學得深刻。在游戲活動中,學生不知不覺學會了新知,鞏固了新知識。在這里,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交流,經驗得到了很好的豐富,思維得到了更大的拓展。這樣使學生越來越喜歡數學
也使學生越學越有趣,更使學生越學越聰明。
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數學
成功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學習上的成功,能夠滿足學生成就動機中的自我提高的需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獲得成就感,產生強烈的新的內驅力,給學習帶來興趣和動力。因此,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嘗試、探索,體驗成功。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善于發(fā)現(xiàn)和鼓勵每一個學生進步。讓學生人人都有機會獲得成功,人
人都能體驗到不同層次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三、在多元化的評價中體驗成功
新課標指出:“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數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边@就要求我們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全面、多元,多用激勵性評語。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指責,允許學生犯錯。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學生的基礎是有差異的,學習數學的進程也會有差別,如果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評價學生的學習,必然要制造出許多的失敗者。因此,評價要因人而異,不要用“同一把尺”,要注重評價
個體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幫其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記得有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灰覀儠r時刻刻把學生放在首位,努力充實自己,讓學生愛學、樂學,必定會獲得教學上的進步。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23
在當前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新課標有了巨大的變化,現(xiàn)在的小學數學對于學生來說,到底是一門怎樣的課程呢?這次通過參加王儒校長對新課標的講讀,我對小學數學新課標有了更深的理解,現(xiàn)結合具體的工作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對比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靈活使用教學方法
我認為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學的關鍵,因為基本理念是教學的導航。強調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注重的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tài)度和思想教育。這就更加要求教師注意學生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靈活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不同的發(fā)展。
二、抓好“四基”是發(fā)展學生數學的關鍵
以前在卷面分析時,我們經常提到雙基的落實情況,現(xiàn)在可要說四基了,新加進來的兩基我覺得很有時代氣息。我覺得抓好“四基”是發(fā)展學生數學的'關鍵。因為,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去體會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為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學、應用數學的習慣
數學來源實際生活,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出發(fā),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fā)現(xiàn)數學。教師除了讓學生將書本中的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外,還要經常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數學,記下身邊的數學,靈活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去思考問題,養(yǎng)成應用數學的習慣。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zhàn),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正確、深入理解新課標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fā)展數學,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享受數學的樂趣。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24
一、從雙基到四基
雙基:52年提出,63年作為文件,92年進一步強調。
本世紀初開始的教育教學改革,主要體現(xiàn)在課程改革,源于2001年國家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從理論到實踐,引起了很大的變化。
形式: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
理念:從知識為本到以人為本
目標:從一維目標到三維目標
一維目標:知識技能
三維目標: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知識技能:結果性目標
過程方法:過程性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必要性不言而喻,體現(xiàn)在教育方針之中。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于過程性目標,問題也出現(xiàn)在過程性目標。
在描述過程性目標時,僅僅使用行為動詞,經歷、體驗、探究;谶@樣的描述,過程性目標只能作為教學目標,不能作為課程目標。
需要思考:什么是過程?什么是結果?
知識是一種結果,可能是思維的結果,也可能是經驗的結果。
以知識為本的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結果的教育。
過程是指學生思維的過程和實踐的過程,重視過程是為了培養(yǎng)智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結果性目標與過程性目標融為一體,把數學課程的過程目標描述為:通過數學的學習,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從雙基到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從兩能到四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從四基到數學核心素養(yǎng)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提出素質教育。十八大(十九大)進一步提出: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數學教育的終極目標: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
數學眼光:數學抽象、直觀抽象;
數學特征:數學的一般性。
數學思維:邏輯思維、數學運算;
數學特征:數學的嚴謹性。
數學語言:數學模型、數據分析;
數學特征:應用的廣泛性。
三、數學核心素養(yǎng)與十個核心詞
數學抽象:符號意識、數感
邏輯推理:推理能力
數學建模:模型思想
直觀想象:空間觀念、幾何直觀
數學計算:運算能力
數據分析:數據分析觀念
數學抽象是指通過對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抽象,得到數學研究對象的素養(yǎng)。
主要包括:從數量與數量關系、圖形與圖形關系中抽象出數學概念及概念之間的關系。從事物的具體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規(guī)律和結構,并用數學語言予以表征。
最簡單的推理需要三個性質命題:前提命題、論據命題、結論命題。
有邏輯的推理:演繹推理、歸納推理。有邏輯的推理,命題之間具有傳遞性。
無邏輯的推理:蘋果是酸的。酸是一種味道。所以蘋果是一種味道。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25
在李慶海名師的帶領下,工作室成員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版本)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讀。新課標的學習,像為我們一線教師亮了燈塔。在燈塔的指引下,我們如何進行課程實施呢?以下是我研讀后的一些感悟:
一、教學目標:重核心素養(yǎng)
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把“四基”、“四能”和核心素養(yǎng)進行有機融合。在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在分析問題的同時,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在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
更高的標準,促使我們備課的時候要注意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整體和階段保持一致。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該先依據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和學生的階段性表現(xiàn),結合教學內容,全面分析單元整體設計目標,再圍繞目標細化課時目標。
如在進行集備《分數的意義》時,我們要先對整個單元教材進行解讀,俯瞰整個單元所有的知識網絡,定好單元教學目標。學好《分數的意義》這一內容,對分數單位和單位“1”理解透徹,對于學習真分數假分數很有好處。學好《分數與除法》,分數的基本性質包括后面的約分、通分以及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也會學得輕松。因此把整個單元的重點課定在了《分數的意義》和《分數與除法》,細化體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二、教學內容:重結構化
在教學內容上,注重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在教學中要重視教學內容的整體分析,幫助學生建立有數學學科本質、利于未來學習的.結構化的教學體系。在廣度上,要了解知識的來源和學習需求,和舊知、新知的關聯(lián)。這樣學生的學習會感受到學習的必要性和關聯(lián)性,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在深度上,強化對知識本質的理解,建立有意義的知識結構,這也更容易掌握知識,一脈相承。
如集備《分數的意義》時,就非常強調數體系的結構化。以前學習整數時強調數量,學習分數強調等分,但是計數單位才是構建數的基礎。因此備課時非常重視分數的計數單位就是分數單位。
三、教學方式:重引發(fā)思考
在教學中,我們要多去思考和探索引發(fā)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注重啟發(fā)式,探究式、參與式、互動式等,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式教學和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教學活動等。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具體談一談以下兩種學習方式的應用:
(一)主題式學習:在測量課程中的開展
測量課程,許多孩子學習起來比較累,特別表現(xiàn)就是量感薄弱。量感包含測量的單位和量的多少,是對測量單位和物體數量的綜合感知。量感薄弱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第一是對物體測量的估量缺失,常常不知道如何估量,缺少利用“參照物”進行估量的意識;第二是對測量單位的選擇模糊,尤其是當現(xiàn)實中的物體縮小影印在書本上后,缺少將書本圖片與生活實物對接的意識。第三是對“大量”感知薄弱,難以建立感覺。
究其原因,在傳統(tǒng)測量課程教學中,教學內容以“紙上談兵”為主,孩子沒有在具體的情景中對實物進行親手測量和相關實踐活動,缺乏對知識的體驗和積累,量感薄弱。而且教學模式往往是以教師為主,師組織教學,生接受性學習。學生雖然掌握了學習技能但是缺乏主動提出、設計、解決、反思問題的能力,缺乏解決問題的策略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主題式學習的優(yōu)點恰好可以彌補傳統(tǒng)課程中測量教學的弱勢。在以主題式活動為載體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經歷了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獲得數學活動經驗,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它也是解決數學測量內容的抽象性與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認識水平之間矛盾的重要手段,大量的動手估測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并且在活動過程中不斷使用比較來進行估測并進行調整的學習策略,增強孩子的量感和數學核心素養(yǎng)。
。ǘ┥鷨枌W習:在教學中的開展
在真實的情境中提出能引發(fā)數學思考的數學問題,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提出合理問題。要讓學生提出好問題,首先要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引導孩子學會觀察比較事物的新、奇特質,問新奇元素;聯(lián)系前后知識的異同,問認知沖突;尋找自主學習后的困難等,問障礙之處。接著,在課堂上解決學生的問題,問題多,我們要抓住關鍵問題,構建課堂活動的框架;細化關鍵活動,突破孩子的疑難;在關鍵練習處設置變式,生生溝通中拓寬學習的思路。孩子們這么多精彩的問題,有一些沒法在課堂上研究的,可延伸到課后,讓孩子們合作挑戰(zhàn)自己的問題,建立學習圈,分工合作解決問題;開設發(fā)布會,表達補充我們的研究過程和結果;有一些短時間不能解決的問題,做長研究,積累知識來研究。通過提問、解問、拓問,學習就是孩子自己的事了,積極主動的學習讓孩子發(fā)揮能動性,提升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26
我學習了“小學數學新課標解讀”,讓我受益匪淺。通過這次學習,我得到了許多收獲,既增長了理論知識,又對工作有很大啟示。課程標準向我們展示了全新的理念,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新觀念。我深深的感受到要不斷的學習,樹立終身學的意識,立足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培訓學習,轉變觀念,投入課改,才能真正走進新課程。下面我就談一下學習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國加入WTO后,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介入,給教師以新的挑戰(zhàn)。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教師的這桶水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時時給自己"充電",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努力成為學習型、研究型教師,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才能是“一桶活水”。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否則,就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
二、深刻理解新課標,以不變應萬變。
從課標中,我更加了解到《數學課程標準》在各方面的變革。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充分體現(xiàn)了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創(chuàng)新方法,力求減負等特點。數學課程標準從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到實施建議都更加準確、規(guī)范、明了和全面。新課標經過了10年的不斷實踐總結比20xx版的新課標有了如下八點變化:
1、總體框架結構的變化;
2、關于數學觀的.變化;
3、基本理念的變化;
4、課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5、“雙基”變“四基”;
6、四個領域名稱的變化;
7、課程內容的變化更加注意內容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其中讓我影響最深的是:基本理念的變化,20xx年版“兩句話”: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良好的數學教育”它強調的是數學教育,而不是數學內容,比20x版的說法意義更加廣,它不僅獲得了數學知識,還獲得了數學思想,這對一個人的終身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我們只有終身學習,終身研究,才能超越現(xiàn)在,走向未來。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27
近期,《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以下稱新課標)公布,各地均通過不同形式開展學習新課標的活動。經過對新課標的線上學習和線下研讀,我收獲頗深,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課標新舊交替,鞏固認知
通過學習,我不僅夯實和重溫了課程標準的老內容,更是解讀了20xx版新課標的新增內容和導向。最新出版的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結構特征,與2011年版的有一些理念和內容上的變化。在基本理念中體現(xiàn)了“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fā)展需求的核心素養(yǎng)”,要設計體現(xiàn)結構化特征的課程內容,重點對內容進行結構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中,新課標要求通過學業(yè)質量的標準的構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表現(xiàn),形成階段性評價。
二、理論與實踐,互相促進
我發(fā)現(xiàn)新課標并不是高不可及的“高大上”的標準,史寧中教授把專業(yè)理論化成通俗易懂的概念,為我們講解內容結構化的教學變革。結合實踐來解釋主題結構化的意義!敖獭笔菍W校和老師的基本職責,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會”。聽了史寧中教授的講座,我明白了課程內容結構化就是對學習內容的整體理解,對學生學習的整體把握,從基于單元的整體分析,對關鍵內容的深度探究,然后再通過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促進學生整體發(fā)展,逐步形成核心素養(yǎng)。我們整體把握了教材,我們就把握了如何去“教”,我們把握了如何去“教”,學生才能更好的去“學”。
三、在課程標準引領下落實核心素養(yǎng)
提到“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其實我們并不陌生,近幾年“核心素養(yǎng)”一直是各類教研培訓的熱門話題。在此之前我對“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運算能力”、“直觀想象”、“數據分析”這六個方面以及10個關鍵詞!昂诵乃仞B(yǎng)”的概念在我頭腦中還是很空泛的。今天聽了史寧中教授的解讀,我才明白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在學生本人參與的數學活動中,逐步形成發(fā)展的。這就完全顛覆了傳統(tǒng)課堂,比如《乘法分配律》用一節(jié)計算課的集訓就能提升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應用。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要求老師滲透在每一節(jié)課,每一節(jié)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圍繞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而展開。這次新課標的'修訂就是要讓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實。
四、對未來數學課程研究方向的把握
本次課標修訂的兩大要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實現(xiàn)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這說明未來數學課程將會聚焦于學科育人和跨學科教學,也是我們一線數學教師應當致力于研究的大方向。
通過本次學習,我更加明確了要堅持育人導向。數學教育承載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功能,數學作為基礎類學科作用重要,它的應用可滲透到現(xiàn)代社會的各個方面,對于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意義重大。而數學素養(yǎng)在其中極為重要,在基礎教育階段我們應該特別要注意素養(yǎng)的形成,即在潛移默化中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針對小學階段孩子的特點,我們小學階段更應該在教學實際中側重于經驗的感悟等。
本次學習,讓我充分認識在以后教育教學工作中,更應該吃透課標,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為培養(yǎng)國家所需的新時代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28
通過20xx年版義務教育數學課標的學習,我明白了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世界;
2、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xiàn)實世界;
3、三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
在初中階段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和階段表現(xiàn)為:抽象能力、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數據觀念、模型觀念、應用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四基”、“四能”是形成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載體,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促進“四基”、“四能”的發(fā)展,因此今后教學中要注重四基的培養(yǎng),四能的訓練,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29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頒布了,課標是教育改革的“風向標”,為一線教師下一步的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為了使新課標精神正確落實到課堂中去,準確把握教學的廣度和深度,最近我觀看了顧明遠、崔允漷等教授的外灘教育論壇,他們對義務教育新課標進行了深度解讀。
通過學習,專家都講到了新課標的整體性、完整性、結構性和課后知識的水平化。我的理解是要關注學生的整體發(fā)展,要了解每節(jié)課在課程中的整體地位。另外教師的教要關注到其他學科,和其他學科聯(lián)系。
崔允漷教授指出課程標準包括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yè)質量、實施建議都是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他分享了以下三個觀點:新目標——把立德樹人落實到底;新教學——用大單元實現(xiàn)學科育人,新評價——三管齊下推進素養(yǎng)評價。
吳剛平教授對課程的結構性很有研究:課程內容按三個方面來刻畫:內容要求、學業(yè)要求、教學提示。它包括:學習對象、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從吳教授的講座中我明白了:過程性內容和結果性內容是里層結構的能力和觀念。只能因人而異,必須設計每位學生卷入其中的主題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做中學、用中學、創(chuàng)中學,才能各得其所地生成和建構。我的理解:設計一種新的教學機制,強調過程性,引導學生全面參與,親歷學習過程。
徐淀芳教授從主題領域、學習方式、學習形態(tài)三方面闡述了跨學科該怎么跨。并提出以綜合學習、實踐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設計學習任務或者活動。我的理解:跨學科學習通常需要資源的.獲取、加工、輸出,輸出時用多種符號、多種表現(xiàn)形式、多元主體表現(xiàn)出來,但都要基于課標和教材。
課程改革后一些理念變了,為了把新課標理念領悟透徹,除了經過不斷的培訓、同伴之間的互導、專家引領外,更重要的是老師的自我反思。認識到這一點后,我深深地意識到要落實新課標中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就需要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進一步學習、實踐、探索、交流、反思。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30
進行了為期8天的新課標的研修活動,通過這次新課標培訓,我了解到修訂后的課程標準的主要變化有:一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二是優(yōu)化了課程內容結構。三是研制了學業(yè)質量標準。四是增強了指導性。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我認識到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結合現(xiàn)實生活,使學生從心中建立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學的力量,體驗數學的有用性與挑戰(zhàn)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強調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進行教學。核心素養(yǎng)有三點: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其實這三點歸根結底就是明確要發(fā)展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趨勢,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試題中已經初現(xiàn)端倪了。未來的數學題可能會出現(xiàn)大段大段的文字,把數學關系隱藏在大段的文字中,讓學生分析提煉;也可能會先介紹幾個新知識新概念,然后讓學生用新知識解決問題;未來的試題會更多的引導學生關注身邊時事和身邊的數學;未來的試題會考查學生的知識和方法的遷移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未來的試題綜合性會更強。以后死記硬背數學公式學數學,恐怕就行不通了。
通過學習也深深體會到:
1、師生互相作用的過程。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通過新課標解讀,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過程,應當是學生和教師面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我意識到: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養(yǎng)。有句話說得好:“一個教師,不在于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庇眯慕、創(chuàng)新教與重復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2、通過新課標的解讀,使我感受到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chuàng)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我們應因材施教,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發(fā)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棵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澆灌、呵護,才得以使他們健康成長。
3、通過反省和內省,既要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新課標的解讀,能使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學作出嚴格的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把課標和教科書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教、創(chuàng)新讀、創(chuàng)新用,在用中創(chuàng)新。當然解讀課標需要認真的態(tài)度,更需要常常進行研讀時時體會。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最大的'追求。因此,我首先得讓自己再度成為學生,才能更有深度地去體會我們的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求所好。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另外個人覺得我們教師教學中還需要做到以下這些方面:
1、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要更多地在激發(fā)學生興趣上下功夫,通過自己的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充分展示數學的親和力,激發(fā)學生的原動力。
2、引發(fā)數學思考,感悟數學的本質和價值。
3、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4、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新增核心素養(yǎng)內涵;課程內容全部更新優(yōu)化整合;研制了學業(yè)質量標準,形成了教學評的閉環(huán)。課程標準是教學的綱,這一系列的變化必然會帶來教師理念的更新和教學行為的改變,使我倍感壓力,我會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細致地去研讀課程標準、解讀課程標準,用新課標理念來指導教學,從而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
總之,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我要堅定新課程的理念,堅持實施新課標,確“以為本”的思想,認真上好每節(jié)課,使得我的每個學在每節(jié)數學課都能有所收獲,既學到數學知識,有能的提,思維的發(fā)展,數學思想的形成。使得不同的學在數學上有著不同的發(fā)展,為他們能成為我們國家未來的有才打好堅實的基礎。以上就是我此次學習的點得體會,可能某些的認識還很膚淺,但我相信,我對顆對教育的執(zhí)著追求的奉獻之,在以后的作中會不斷的提升,完善,時刻看到、認識、豐富。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31
在黨的十九大強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以及我國義務教育已全面普及的教育大背景下,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變?yōu)椤吧虾脤W”,所以加強義務教育課程建設,推進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改革是對教育前線重要的精準定位和導航。
此次修訂優(yōu)化了數學課程的一體性,加強了數學各學段之間的銜接度,細化了數學學科的育人目標,明確了實施要求,對于一線教師有更高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以下淺談本人對此次修訂的學習心得:
1、課程性質重視數學的人文價值,以文化身份看待數學
在課程性質中,20xx年版特別細化了數學學科的定義,除了以一貫的科學身份看待數學學科之外,還特別強調“數學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在過去,由于數學能直接為社會創(chuàng)造龐大的價值而經常被單一地看待為運算和推理的'工具,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充分帶領學生會用數學語言表達現(xiàn)實世界,以文化身份看待數學。
2、課程理念重視數學的育人價值,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
20xx年版細化了課程理念,以加強數學獨特的育人功能為目標,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進一步強調一線教育者落實學生“四基”和“四會”的獲得與發(fā)展,并加強了給予了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逐步養(yǎng)成的路徑指導。
3、課程內容結構化,促進單元整體教學
課程內容進行了刪減,加強結構化和一致性,和以前重視學時教學不同,更符合學生的思維認知發(fā)展。
4、課程內容重視前沿與時俱進,提倡跨學科融合
20xx年版“綜合與實踐”領域會以跨學科學習為主,課標中特別提到數學與計算機技術的交融,特別提到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究領域,關注數學學科發(fā)展前沿,反映現(xiàn)代科技與社會需要。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32
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系列學習最近如頭腦風暴般襲來,還未來得及從雜亂繁忙的日常工作中靜下心來細細地去學習、去體會,以下為自己整體的感知和粗淺的看法:
一、制定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程目標,讓課程“目中有人”
本次課程標準的制定,基于義務教育培養(yǎng)目標,明確提出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從核心素養(yǎng)視角對課程總目標及學段目標進行表述。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表述為“三會”,細分為11個方面,在2011版10個方面的基礎上新增了“量感”,這一變化促使教師轉變觀念:知識的、技能的發(fā)展不能等同于學生發(fā)展,同時引領我們以后在制定課程目標時由三維目標向素養(yǎng)目標轉變,包括教學實踐與教學評價,都要從核心素養(yǎng)視角來關注學生發(fā)展。
二、以課程內容結構化來引領教學實踐變革
本次課程內容的修訂,小學數學由兩個學段變?yōu)槿齻學段,每個領域的課程內容都進行了一定的整合、調整、增減。例如,在“數與代數”領域,新課標將以往的內容整合為兩個,即“數的認識”和“數的運算”,將數與運算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組織,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數學知識和方法,體現(xiàn)二者之間的密切關聯(lián)。結構化教學需要我們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從整體的視角分析大概念、知識本質和學生學情,聚焦核心概念,確實素養(yǎng)目標。課程內容的'結構化體現(xiàn)了學習內容的整體性、一致性和階段性,有助于學生形成整體的認識,也有利于形成知識和方法上的遷移。這一理念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獨立課時教學到進行大單元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新課標變化的地方還有很多,如新增了學業(yè)質量標準,針對內容要求提出了學業(yè)要求和教學提示等都需要我們去進一步地學習和理解。
心中有綱,方能準確把握,實施深度教學。對于課程標準的學習我還處于淺表化的狀態(tài),需要在接下來的日子中進一步去學習、去思考、去落實,真正把核心素養(yǎng)落到實處,切實做到立德樹人。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33
假期在周林茜老師的引導下我再次認真學習了《數學新課程標準》,感觸頗多。通過學習使我領悟到了數學教學既要注重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方法,又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從而幫助學生積蓄終身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體會數學智趣。
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及時轉變教育理念,多觀察勤思考,認真鉆研數學知識與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聯(lián)系,使學生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和經歷出發(fā),在研究生活實際問題過程中,理解數學、運用數學、發(fā)展數學,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的必要性,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就感。下面談一下我自己的具體感受。
一、必須要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重新認識教材,注重教材系統(tǒng)性、聯(lián)系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在形成人的思維、科學精神和促進個人智力發(fā)展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睆娬{了數學學習重要性,也明確說明“義務教育數學教育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義務教育階段培養(yǎng)目標是“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睆亩鞔_了教學的內容和應用價值,即使人人都能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中既要關注系統(tǒng)的數學知識的教學,還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經驗經歷,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法,做到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原有認知和經驗,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在運用數學思維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意識。讓生活中所必需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成為數學教學的目的與追求。如現(xiàn)在社會的發(fā)展迅速,計算機、計算器全面普及,在有理數部分的教學中更要注重有理數四則運算的法則和算理的理解,要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生活以及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技能。
二、必須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嘗試探索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教材。
以往的數學課堂往往是就教材來講教材,偶爾會有一些知識主次或進度快慢的調整,或者偶爾心血來潮大膽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興趣,課堂往往成為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學生參與度不高。這種按部就班的教學,教師是課堂的核心組織者,學生必須注意力集中跟著教師的腳步走,稍有思想拋錨就會出現(xiàn)學習障礙,學生大多處于被動的接受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知識斷層現(xiàn)象就不言而喻。而新課程明確指出教師角色從指導者轉化為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要創(chuàng)造與學生經驗經歷密切相關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化為“我要學、我想學”。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研究教材,悉心體會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和應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建構過程,參與應用所學解決問題過程,在充分交流探索中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規(guī)律,形成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技能和方法?傊谝还(jié)課上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辨析舉例和實際應用中掌握知識、方法和技巧。
三、必須改變舊的評價體系,多維度關注學生成長。
新的評價體系提出評價方式的豐富化、維度的多元化、主體的多樣化,強調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進度情況的評價,強調對學生學習能力和自信心的建立,參與活動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精神進行評價。以往教學常常只注重生學業(yè)成績的好壞,忽略了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努力程度的評價,沒有對學生的學習做出客觀及時的評價與激勵,因此在學生學習積極性,自信心和學習習慣培養(yǎng)方面進展甚微。在今后教學中要注意關注學生的進步,多正面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注意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的培養(yǎng)。
總之,新的課標新的理念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也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zhàn),我們勤于要鉆研,善于思考,牢記新課標理念,關注學生的成長,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探索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理解數學思想方法、掌握數學技巧和發(fā)展數學思維,讓學生在思中學,學中思,在探索和實踐中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 篇34
隨著教育部對20xx新課程標準的發(fā)布,大家“求學若渴”紛紛踏上學習的征程,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更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時代在飛速發(fā)展,作為教師的我們,教育理念也要與時俱進。
通過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學習,我觸動很深,收獲很大。新頒布的課程標準聚焦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不僅要求學生學會具體的數學知識,更要求學生掌握知識的本質,能夠合乎邏輯地論證數學的基本方法和結論;更鼓勵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模型分析與解決生活實際抽象出的問題。
培養(yǎng)能力
現(xiàn)在的.教學,要拋開傳統(tǒng)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和“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新課程課標”要求現(xiàn)在的我們要更加側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強調學生能從實際生活情景中抽象出核心問題,并用數學符號表示,結合學過的方程與不等式、函數、圖形的變化,抽樣與數據的分析等內容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發(fā)展出能夠靈活應對考試中的應用型、探究性和綜合性試題的能力。
這無疑就給我們老師提出了一個棘手問題:我們教給學生什么?為什么這樣教?以及怎么教的問題?
發(fā)展素養(yǎng)
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所帶班級學生的學情等情況,挖掘教材,鉆研教材,認真思考,結合新課標的要求精心備課,設計適合學生的問題,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載體,圍繞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這就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要學會主動思考與提問,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學習,主動參與數學探究活動的能力,逐步發(fā)展學生學科素養(yǎng)。
這無疑就給我們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更高層次上提出了要求,教師要想方設法豐富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能力;學生要真正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讓自己動起來,真正體現(xiàn)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我們的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
我深知,實施新課程標準,任重而道遠。但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思想,學習中實踐,實踐中反思,反思中總結經驗,開拓進取,砥礪前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
【小學數學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數學研讀新課標心得體會03-10
研讀新課標心得體會03-14
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03-20
數學研讀新課標心得體會范文(精選21篇)06-05
小學數學2022版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范文(通用26篇)12-08
小學語文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08-23
小學體育新課標研讀心得體會(通用8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