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時間:2024-01-26 16:10:55 金霞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8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8篇)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1

          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更為全面的價值取向和更為深刻的生態倫理。

          綜觀人類文明發展史,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歷了人類依賴自然、畏懼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變化。在原始文明時期,人類本身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始終依存于自然。在農業文明時期,人們敬畏自然,主張順天應時。到了工業文明時期,人們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強的'同時,走向了自然的對立面,宣稱要戰勝和征服自然。這種觀念導致對自然無窮無盡的掠奪,可利用資源日益枯竭,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建設生態文明,則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指明了路徑。

          在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對于生態文明建設,我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方面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尊重自然,就是強調自然與人出于對等狀態。

          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不能絕對化人的主體性,也不無限夸大人對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都應該限制在保證自然界生態系統穩定平衡的限度之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調發展。

          二、順應自然,強調人類在日;顒又幸J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

          自然規律具有客觀必然性,我們日常生活、工作都應該遵循自然規律。要尊重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經濟建設則立足實際,根據自身的區位、資源等特點,選擇合適的產業戰略。推進產業生態化,培育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生態景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按自然規律辦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我們人類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護自然,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保護的角度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圍內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絕不能把自然當做隨意改造的對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過改造為我們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我們不能對其加以改造和破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生態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現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奉行的原則。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形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全局的戰略地位。只有樹立起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新理念,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2

          生態文明是一種千古傳承的優秀文化。它體現了人們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形態。建設生態經濟區就是以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生態安全為基本理念,以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為核心價值,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為載體,就是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目前我國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生態狀況告訴我們:必須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萬物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歸和諧。

          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僅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同樣也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生態規律。規律都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你對它承認與否、認識與否,違背了規律都必然要受到規律的懲罰。因此,在建設中,我們必須正確處理以下幾層關系:

          一、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互為依存、互為促進的。社會的.發展必須依賴于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注意保護好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只講發展而忽視合理的開發和充分利用資源,不重視對環境的保護,不重視生態建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樣的發展必將導致嚴重的后果。要做到既在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又在發展中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

          二、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現代農業的關系。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農業的前提和基礎,而發展農業必須符合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使農業在良好的生態中發展,生態環境在發展農業中得到保護和優化。我們要結合新農村建設,以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為主攻方向,從人、自然、經濟的高層循環出發,突出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生態綠色循環農業,使全縣農業發展逐步走上生態化、有機化、規;牧夹攒壍馈

          三、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工業的關系。

          生態文明建設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內在統一的關系。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具體體現。因此,在發展工業經濟上,必須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使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3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筆者記得看過一部電影《天下無賊》,里面有人問“21世紀什么最貴?”電影橋段中答案是“人才”。我想大家對這并不陌生。人才確實重要,但是一直以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為主打的時代發展到現在,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國家乃至這個地球,發展中帶來的負面效應,資源、能源、環境這些越來越阻礙我們進步的步伐,不,應該是我們前進的步伐嚴重影響了環境、自然的規律,資源的銳減,能源的緊缺,環境的破壞,自然規律的更張,這一些都亟待我們去解決。

          生態一詞源于古希臘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們的環境。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始終貫穿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中,是未來國家乃至全球共同的建設目標,因為生態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建設美好家園的基礎。

          我們“真愛自然,保護生態”。筆者認為生態文明建設一是保護好各種資源,珍惜資源。要科學發展,科學利用,集約高效利用。二是合理規劃、調整布局。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三是開發與治理并重。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得提高各方面資源開發能力。開發新能源,才能永不落后,細水長流,同時要綜合治理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等。

          筆者認為無論是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還是調整產業布局、機構,最后目的就是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4

          今年,x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國率先開展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重點解決鄉村建設臟亂差、人無廁、畜無圈、飲食不衛生等問題。

          為了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村,全省投資10億多元。隨著這項建設的開展,越來越多的生態文明村得以建成,許多農民的居住環境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懷著想要深入了解身邊生態文明村建設的心情,我來到了位于?谘葚S鎮的曲口生態文明村。從?隍屲20公里左右,沿途就可以看到去演豐鎮的路標。演豐曲口片區,包括環東寨港的演東、山尾、演中、演海、邊海5個村委會、92個自然村、1841戶、6163人,在文明生態村的創建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步入這里,就像進了鄉村公園,連路邊的路牌都花費了一番心思,木頭做成的各種路牌不僅美觀、大方,其造型更有味道,采用的是犁、船舵等造型,將海邊農村的特色展現了出來。

          終于到達目的地了,在當地一位村民的帶領下,我參觀了他們的住所。如果不是親眼目睹,我真的不相信該地村民們的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居然這樣好,甚至可以與城市相比較。紅白磚瓦所砌的兩層小樓,樓前種植的綠樹,二者交相輝映,顯得非常協調。進入樓內細細觀看,可以看到幾乎每家每戶都配有電視、音響、dvd等全套的家用電器設備。茶余飯后,三兩人坐在一起看電視便成了他們的消遣方式之一。漫步于村中,我看到有的孩子在盡情嬉戲,有的人在織漁網,而有的人則出海捕魚。從村民的口中得知,出海捕魚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一年下來,村民們每戶年收入約為3~5萬。如此而來,每個村民都成了小富翁。對比于過去,這里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過去,缺水、缺電、出入交通不便成了一直困擾人們的問題,但現在,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村民們可以正常用水,可以欣賞到精彩的電視畫面,可以通過筆直的公路來往于城鄉之間。

          在演豐鎮,無人不知紅樹林。當我來到紅樹林時,我立刻就被紅樹林的天然美所震撼。一叢叢濃密的樹葉覆蓋在水面上,每當微風吹拂,樹冠的那一抹翠綠便隨波蕩漾。當地人親昵地稱其為“海底森林”。據介紹,紅樹林是奇特的`植物景觀,是生長在海南熱帶海邊灘涂的一種特有的植物群落。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的重要生態環境,能防浪護航,又是魚蝦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由于該地紅樹林生長歷史悠久,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狀態,所以不少游人聽說紅樹林后都慕名前來觀看。演豐鎮就抓住這個契機結合當地4XX年前因地震而形成的“海底村莊”等獨特歷史、自然、文化資源進行挖掘、整合為旅游資源。游覽紅樹林、吃著海鮮,看著鄉村美景,城里人樂了,村里人腰包鼓了。我不得不佩服演豐鎮人的商業頭腦。

          曲口盛產膏蟹、蝦、剪刀貝、泥蚶、石斑魚、牡蠣和黃蟮等多種名優海鮮,“曲口海鮮”成為賓宴上的佳肴,名聲遠播。經過查閱相關資料后,我了解到演豐鎮在XX年開展生態游后,海口市演豐鎮接待客人在30萬人左右,海外客人1.5萬人次。旅游全收入3050萬元,農家樂和漁家樂收入200萬元,旅行社收入500萬元,政府第三產業稅收達5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68元,比開發前凈增收達500多元。解決了農村的富余勞動力500人以上就業,從事旅游項目經營的農戶達300戶,全鎮直接參加旅游就業的人數200人。

          經過此次游覽曲口生態文明村,我受益匪淺。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5

          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們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經濟快速增長中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和把握這一重要精神,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十分突出的戰略位置,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尋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贏的發展模式。環境與經濟之間相互影響,反映出事物普遍聯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統一性。恩格斯說過,“勞動與自然界一起才是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財富!碧幱诠I化階段的國家和地區,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自然資源作保證,自然環境是衡量一個地區“軟實力”的重要標志,在區域競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誰的環境好,誰就能讓更多的生產要素匯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同時,經濟發展也為環境保護提供了物質條件。

          聯合國發布的《只有一個地球》報告中指出:“貧窮是一切污染中最壞的污染”,因為環境不可能在貧困的條件下得到改善。保護需要資金,資金需要通過發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開發資源才能有效保護生態,尤其是可以通過使用新工藝、新技術盡量減少甚至避免工業化階段的污染。由此可見,發展方式以人對自然的支配為前提,總量增長取決于對資源的開發以及有效配置,有賴于人類智慧不斷地認識、適應、利用、改造自然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環境與經濟二者統一于發展,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如鳥之兩翼,缺一不可。

          綠色發展是經濟轉型的趨勢,生態文明是科學發展的標志。時勢所趨,經濟欠發達地區迫切需要從“非此即彼”的“對抗性”思維中解脫出來,尋求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共贏”。

          科技和制度創新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強大支撐。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資源豐裕的經濟體更愿意通過傳統的要素投入獲得增長,對技術創新意愿不如資源缺乏的經濟體強烈。

          總體來看,當前欠發達地區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驅動發展的模式還沒有根本改變。應當看到,造成欠發達地區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約束,制度安排與推動綠色發展不相匹配,出現了一面是不斷加強生態保護設施建設,一面是不斷破壞生態環境,且破壞的速度比建設的速度還快。一些欠發達地區為擺脫貧窮,盲目追求增長,許多生態資源被濫采濫伐直至耗竭,資源浪費極其嚴重。這種任由稀缺資源繼續免費使用、廉價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決不能持續下去。

          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江西省通過實施戰略性新型產業和“六個一工程”戰略,大力發展風電能源、高效農業等生態、清潔、循環經濟,形成了以礦產資源深加工、勞動密集型產業、現代農業以及生態綠色產業為主導的環保型產業體系,并通過生態市場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態市場運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還積極探索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考評機制,加快推進水、電、礦產等資源型產品及要素價格改革,開展排污費改環境稅試點,探索建立水權交易制度,推進生態合作、產業共建等多種方式的生態補償等。20XX年以來開展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僅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還對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經驗表明,科技和制度創新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強大支撐。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就要根據資源稟賦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態經濟規劃和相關政策,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建設區域性優質農產品生產等傳統產業基地,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將生態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銜接,利用循環經濟的理念使生態經濟的“涓滴效應”擴散開來,把發展生態經濟與發揮傳統要素優勢相互結合。這樣既可以賦予傳統要素以新的內涵,也可以讓生態經濟在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在制度建設上,要建立健全產權制度和價格機制,因為產權制度有效地促使人們保護稀缺資源,價格機制靈活地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變化。

          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鼓勵人們尋找替代資源、節約使用最稀缺的資源,通過推動技術創新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推進綠色發展是轉變發展方式的“路線圖”。欠發達地區往往蘊藏著較豐富的原生態資源,同時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貧困人口,面臨著加快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雙重任務。一方面,我們不能用停止發展的方式來保護環境;另一方面,發展又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難治理”的覆轍。

          新世紀以來,江西依靠區位優勢和要素優勢,成為新一輪產業轉移的最大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區產業的低端環節,賺一些微薄的辛苦錢。江西要實現科學發展、人民富裕、社會和諧,必須要有新的發展模式。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作為引領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龍頭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經濟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勢,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兩年多來,全面啟動了“十二項重大生態經濟工程”建設,包括以生態保護、污染治理為主要內容的6大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和以保護“一湖清水”為重點、優化能源結構的6大基礎設施工程。再以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為例,這是江西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水利建設項目,被譽為江西的“三峽工程”,具有防洪、灌溉、發電和航運等重大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該水利工程建成后,將對江西經濟核心區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達7.5億元。在防洪的同時,每年還可增加電量11.4億千瓦時清潔電能,有效緩解江西電力供需緊張狀況。另外,萍鄉、德興等資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繼通過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由“地下”轉向“地上”、從“黑色”轉向“綠色”。

          江西在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在鞏固提高中保持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3.1%,設區城建區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均列全國第一位,林業產值突破千億,上升為全國第六。

          當前,世界范圍內產業變革正在蓬勃興起,與我國的轉型發展形成了歷史性交匯,為欠發達地區推進綠色發展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探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路徑,形成面向未來的新型產業發展格局和經濟增長模式,才能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才能在擴總量、上水平與轉方式、調結構的有機統一中贏得主動。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6

          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善全鎮環境質量,確保國家生態鎮創建成果。根據環境保護工作的有關規定和創建國家生態鎮建設工作標準,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工作任務

          按照創建國家生態鎮指標的七項基本條件和三十六項建設指標考核要求20_年著力解決環境安全,生態建設兩大方面的問題,環保信訪得到有效解決,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城鄉一體化環境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大見成效,農村環境監管能力得到加強,公眾環保意識得到增強,農村入居和生態環境得到加大改善。

          二、工作措施

         。ㄒ唬┙M織保障措施,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書記、鎮長任組長。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書記、鎮長為轄區環保工作第一責任人,主要領導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將環保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ǘ)明確職責。環境保護工作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則,各總支、村、企業,對本轄區內環保工作負總責,制定20_年度環保工作實施方案,與轄區內有關單位、企業層層簽訂環保工作目標責任書。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黨政聯席會議分析研究環保工作,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和具體困難。指導、督促各村(居)部門、企業抓好落實,加快工作推進,確保完成任務目標。

         。ㄈ)環保機構建設。鎮有專職環保機構并配備專職工作人員,村(居)、企業有環保監督管理員,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經費、工作設備等配備齊全,并配備必要的交通工具。

         。ㄋ模┤粘9ぷ。按時完成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檔案資料規范、齊全;積極參加會議,按時上報各種材料。

          三、環境安全

         。ㄒ)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加強對轄區內企業的管理。繼續搞好企業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鎮每季度最少排查一次,建立臺帳,實行動態管理。對排查出的隱患企業,按照要求整治到位,轄區內出現企業偷排、超排,按照規定進行約談。轄區內企業達標排放100%,重點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達標率。95%,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90%,確保無較大(III)、重大(II)、特大(I)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發生。

         。ǘ┘訌妼ξ廴驹吹'管理。加大對水、大氣污染治理力度。日排放污水100立方米以上的企業、重點大氣污染企業全部安裝在線監測監控,并與環保局預警應急指揮中心聯網,確保正常運行。

         。ㄈ┽t療垃圾、實驗室廢物處理工作。鄉鎮衛生院、計生辦把醫療垃圾、實驗室廢物全部集中收貯交有處置資質的單位處置。

         。ㄋ模╆P停、拆除的企業必須堅決關停、徹底拆除;嚴禁向河道直排廢水,實施河道生態建設工程,恢復河道魚類生長;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環境功能區或環境規劃要求。

         。ㄎ澹┐髿馕廴痉乐。負責轄區內燃煤鍋爐拆改、潔凈煤技術推廣工作的實施與監管;對轄區內飲食油煙、流動餐點、露天燒烤油煙污染加強整治規范,飲食油煙達標排放率。95%;對轄區內的建筑和拆遷工地、垃圾清運、堆場和露天倉庫等揚塵實施有效管理;禁止秸稈焚燒?諝猸h境質量達到環境功能或環境規劃要求。

          (六)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防及處置。各負責組織轄區內企業建立風險源動態檔案,重點以存在高濃度廢水,督促轄區內風險源企業進行環境風險源隱患自查自糾,并加強督查,確保整改到位;制定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建立突發環境事件響應機構和信息報送機構;有固定經費、應急設備和隊伍;組織企業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應急演練,確保轄區內無環境污染事件和生態事故發生。

          四、生態保護與建設

          (一)制定科學實用的生態、循環經濟建設規劃,積極創建生態鎮、生態村。重要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管理和建設不斷加強,生態農業建設加快推進,積極組織實施重大生態建設工程。

         。ǘ┘惺斤嬘盟吹毓芾。依法劃定飲用水源地并以政府文件發布;制定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污染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對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的環境違法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取締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所有污水排放口,清除區內垃圾堆放場、畜禽養殖場;在飲用水源保護區設立界碑、界樁、警示牌、圍護欄,建立標準緩沖、隔離設施。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農村飲用水合格率均達到100%。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7

          小到一個家大到一個國,再怎么重視生態文明都不為過,從十七大的“四位一體”到十八大的“五位一體”,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們要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我們要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社會;我們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中去;我們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文明的建設關乎人民大眾的幸福,關乎中國發展的未來,關乎我們的子孫后代,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

          生態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要建設生態文明首先要處理好生態環境與經濟建設的關系。眾所周知,經濟建設是社會建設的中心,對于處在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經濟建設是重中之重,說到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不得不提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思想,它是一種辯證的思想,五大建設之間是有普遍聯系的。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經濟建設是根本,政治建設是保障,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這五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的。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為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提供和諧的生態環境。經濟的發展不單單只是經濟的增長,簡單的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對資源、環境的保護,忽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是對經濟發展的片面理解,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問題,比如說:霧霾、土地沙塵化、水土流失嚴重、空氣污染嚴重、湖泊面積縮減巨大、森林銳減、土地退化等等,這些都是出現在我們身邊的逆生態文明建設的現象,并且已經明顯直接的影響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由于利益的驅使,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疏忽了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平衡,在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中不注重對環境的愛護,這樣的發展下去的后果會很嚴重的,我們不能把生態文明建設從經濟建設中隔離出來,我們需要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又在經濟建設中保護好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只有樹立全面的、科學的、正確的發展觀,才能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使自然資源得以長期有效地運用和愛護,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生態文明的建設要合規律性合目的性,必須做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我國的能源各種各樣非常的豐富,但我們也不能只注重當下的經濟利益,肆意揮霍各種能源,破壞自然環境來換取暫時的發展,國家的繁榮富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高速的發展讓環境的承載能力到達極限,我們不能先發展后治理,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一出生就處在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中,生態環境問題不像經濟危機那樣周期性爆發,它是一個長期累積的結果,一旦出現就很難恢復到原來的樣子,所以我們更應該像珍惜生命那樣去愛護去關心我們的生態文明。

          究竟怎樣才能更好的建設生態文明,我們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生態文明的構成是: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制度。在生態經濟方面,要調整產業結構、減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資源與節約資源等;在生態環境方面,要提高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土壤質量,擴大綠化和環境基礎設施等;在生態文化方面,普及環保知識、宣傳生態文明知識、提高生態素質、開展生態創建活動等。在生態制度方面,應該投入保障、科學執政、信息公開。

          作為新時代的研究生,我們更應該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驅者,我們在學校里學習了生態文明的先進理念,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生態文明在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所起的作用,主動把先進的生態文明理念運用到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不僅要要認真學習生態文明的理論知識,還要在實際的生活中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活動中去。平時要學會垃圾分類并且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實現資源的回收和循環利用,真正地做到珍惜資源。平時生活中也要節約用水,如關緊水龍頭。再著就是要節約用電,離開教室,宿舍的時候要隨手關燈,及時切斷電源等。這些事情看起來貌似很小也很瑣碎,但是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認真做到的話,對生態文明的建設真的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平時在學校還可以多做一些環保的宣傳工作,增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其實,建設生態文明,只要我們每一個人用心并且堅持去做,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好習慣,讓藍天、綠水、青山重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8

          生態文明低碳生活在我們周圍環繞,大自然給予了我們秀麗的環境,而我們并沒有很好地去保護這篇大自然,而在無畏地浪費。

          人類的發展史越來越快,而我們提倡的“低碳生活”卻幾乎沒有人理睬,而在一向破壞它的本質。人類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而大自然的綠色又在哪兒呢

          我們就應明白地球是唯一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地方,但隨著人類的`破壞,再過幾百年后我們就應去哪兒生存呢所以我們就應從小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

          我們就應少用一次性物品;出門不用塑料袋,自備環保袋;把洗拖把的水能夠用來沖馬桶;洗米、洗菜之類的水能夠用來澆花澆菜;不隨意扔垃圾,要把來及進行分類。少開汽車,多騎自行車;家里盡量備用無磷產品……其實我們能為環保做的事情有許多,只是看你平常在不在意。讓我們做好環保,為環保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環保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共同為環保出一份力,你出一些,我出一些,她出一些,相信吧,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好,讓我們擁有這樣的環境而自豪吧!讓我們為這大自然共創完美的明天,一齊來為大自然母親貢獻力量吧!

          我們為這大自然也許字獻出了單薄之力,但全世界都能這樣做的話,我們的明天將會跟完美!相信吧,完美的明天將會來到!讓我們手拉著手一齊迎接嶄新的一天吧!加油!一齊來吧!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9

          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我終于把《美麗中國,勇做生態文明建設者》這本書看完了。

          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與農村,山川與河流,我國的人民以及我們青少年學生身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同時,本書也嚴肅的指出了在資源環境,生態文明以及人的素質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嚴峻的問題,如水資源污染,生態環境破壞,以及大氣環境受到污染等,人類的生存空間和地球母親的的前途正被陰云所籠罩,看到這些,我感到特別的`痛心。

          聯想到我的身邊,這樣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平時爸爸下去步行上學;周日上鳳凰山游玩,山道上不時出現一些礦泉水瓶以及五顏六色的食品包裝袋,真是大剎風景,也嚴重影響了我游玩的心情。尤其讓我難受的是6月初的時候,由于周邊農村焚燒秸桿,老家那個小區全籠罩在一片濃煙中,在那邊呆了半天,我便咳嗽不止,眼淚鼻涕嘩嘩的流個不停還不時的打噴嚏,去醫院找醫生看了下,說我的過敏性鼻炎發作了。想到這些,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作為一個學生,我是不是應該以自己的行動,為生態文明貢獻一份力量呢?

          作為一個小學生,我知道我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但我們要從小培養“生態文明,從我做起”的理念,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在家的時候提倡低碳生活,比如要將垃圾袋分類后再丟入樓下的垃圾箱;少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沬盒和一次性筷子并用手絹或毛巾代替一次性餐巾紙;路程不遠的,盡量不開車而改騎自行車;每次洗澡不玩水,洗澡時間不超過15分鐘;夏天開空調溫度不得低于28度,不頻繁開關冰箱門等。在學校的時候注重文明禮儀,比如不亂扔紙屑,少用或不用木制鉛筆、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不在課桌椅或墻壁上留腳印,認真做好值日工作,對一些不文明的現象主動上前制止。這樣的事情雖然很小,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勇做生態文明的建設者,明天的家園一定會讓我們共同保護環境吧!讓天空增添一抹藍,讓大地增添一抹綠,我呼吁:生態文明,從我做起!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10

          說到環境愛護,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環保標語,比方說“愛護環境,人人有責”,還有像“珍愛生命,愛護環境”這些標語,信任大家也都不生疏。雖然這些標語都很簡短啊,我覺得它確特別清晰地闡釋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在愛護環境的同時也是在愛護自己,所以我們必需堅決地愛護環境。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代又一代,承受著自然贈予我們的新奇的空氣,暖和的陽光,還有澄清的水,在那之前我們往往都是和自然環境特別和諧的相處著。而之后隨著工業的進展,科技越來更加達,經濟也越來越好,人們過上了富有,更為便利快捷的生活。然而,任何事物總是具有雙面性的。

          工業的進展同時也對環境帶來了嚴峻的破壞。森林里不知有多少樹木,他們經受住多少風雨的考驗,經受住歲月的變遷,但是很多不法分子亂砍濫伐,讓這些樹木,乃至整片森林都慢慢趨近消逝,還有河流污染,很多化工廠污水肆意排放,河流質量受到嚴峻影響,很多水里的魚類等生物大片死亡。

          還有上海松江打撈出上千頭死豬的'事情,這實在令人生氣啊!養豬場的豬死掉了,治理人員不是合法處理死豬,而是都扔到水里,他們莫非不想到這是大家賴以生存的河流,假如有人由于飲用了這樣的水而發生意外莫非他們不會受到良心的責備嗎,這真是一種特別可恥的行為。

          愛護自然環境,我覺得要從日常小事做起。首先應當大力宣傳愛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人們從小就養成不隨地扔垃圾,隨地吐痰,踐踏花草,盡量不有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珍惜水資源的好習慣,這樣假如這些小細節都可以做的很好,那么我想就不會犯下更大的錯誤。還有就是對于破壞壞境的違法者應當賜予重罰,不然只會讓更多的人參加這樣的行列中。

          盼望國家可以做好宣傳,使人們可以真正熟悉到愛護環境的重要性,全部的人都有劇烈的環保意識,也都知道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人類自己,讓大家深刻的意識到破壞環境無異于作繭自縛。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11

          在未來的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我們需要展現出自己的力量和責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夠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環境。環保事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而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是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學生,我們在自己的行動中可以做出很大的貢獻。首先,我們要始終牢記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我們應該去關注身邊的環境變化,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環境變得更加美好。

          環境變化帶來的.后果可能是長期的,而我們往往會以一天之內的小行為為感覺。習慣也毫不例外。沒有父母的心理疏導,年輕人的壞習慣往往打敗自我意識和環保意識。而實際上,環保意識是我們每個人成功的堅實基礎,是我們行動的精神動力。培養環保意識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聽音樂和觀看公益廣告等途徑得到有機訓練。專業的知識和實踐經驗也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我們要做到保護環境的一點一滴。每個人能做的事情雖然不大,但是如果匯聚起來就會形成龐大的力量。這可能包括垃圾分類、節約用水、減少塑料袋使用、回收等,這些看似小的行為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非常有力。我們應該積極參與校園和社區的環;顒,如種植綠化植物、收垃圾等,刻意細節化地做好,成為環境保護事業的認可價值的支柱。

          第三,我們應該加強環保意識的傳播。環保意識的傳播需要大量的努力和時間,但是它是一個必要的步驟,也是環保成果的保障。溫柔維護自然不僅是偉大的目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需要用多種形式來傳播環保意識,如發起環保公益項目,開展環保主題的活動等等。

          第四,我們應該努力積累環保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環保能力。如我們可以了解環保法律法規,享受諸如公民歡迎等一系列網絡知識和實踐技巧。我們也可以積極關注環;顒印㈤喿x環保書籍和看相關電影。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性的工程,也是一個需要所有人參與的事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此貢獻自己的力量,做到懂得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積極參與環;顒印⑻岣攮h保意識和環保實踐能力等方面。讓我們以正能量的態度,為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不懈的努力。如何實現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平衡?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12

          建設生態文明,創造性地回答怎樣實現我國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問題所取得的最新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生態文明,以把握自然規律、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建立可持續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消費模式以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著眼點,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回顧人類環境保護發展歷程,人類對環境問題的認識發生了四次歷史性飛躍。

          第一次飛躍是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首次人類環境會議。這次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將“為了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的利益”確立為人類對環境的共同看法和共同原則。

          第二次飛躍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這次會議第一次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進行認識,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全人類共同發展的戰略。

          第三次飛躍是20XX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會議提出了著名的.可持續發展三大支柱: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明確了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與環境保護相結合,以確保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的繁榮。

          第四次飛躍是今年6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這次會議針對“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背景下的綠色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機制框架”兩大主題,圍繞“達成新的可持續發展政治承諾”、“全面評估過去二十年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的進展和存在的差距”、“應對新挑戰制訂新的行動計劃”三大目標,進行了深入討論,正式通過《我們憧憬的未來》這一大會成果文件。成果文件重申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決定啟動可持續發展目標討論進程;強調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背景下的綠色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敦促發達國家履行官方發展援助承諾,以優惠條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環境友好型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溫家寶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大會,發表了題為“共同譜寫人類可持續發展新篇章”的重要演講,表達了我國愿與國際社會一道推進人類可持續發展事業的意愿和決心,全面闡述了我國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立場和主張,彰顯了中國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形象。

          我國在積極主動參與國際環境發展領域的合作與治理的同時,也在國內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及時出臺加強環境保護的戰略舉措。國務院召開了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國務院副強調,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切實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引領者,努力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

          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十分豐富,集中體現在6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明確指導新時期環保工作的戰略思想,就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二是進一步明確環境保護的基本定位,就是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發展。三是進一步明確探索環境保護新道路的歷史地位,這是做好新形勢下環保工作的根本路徑。四是進一步明確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五是進一步明確環保人的核心價值取向,就是要繼續弘揚“忠于職守、造福人民,科學嚴謹、求實創新,不畏艱難、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眾志成城”的中國環保精神。六是進一步明確環境保護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基礎地位,就是要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的主陣地作用。

          國內外環境與發展形勢表明,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已經明確,我們必須乘勢而上,有所作為,勇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者和實踐者。一要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要堅決貫徹落實“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把結構減排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繼續強化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在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區域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推進多種污染物協同減排。二要切實發揮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作用。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通過環境影響評價推動產業結構調整,通過環境標準引領企業技術進步,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三要優先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要切實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建立化學品和危險廢物環境污染責任終身追究制和全過程行政問責制。全力做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和生態環境損害。四要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力度。要繼續深化農村環境保護“以獎促治”政策,強化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扎實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五要讓重要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在重要生態功能區、陸地和海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紅線。對污染物排放已超過環境容量的江河湖泊、草原、濕地,下決心退出一部分人口和產業。六要研究出臺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和政策措施,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納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政績考核。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13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對中國自身發展有深遠影響,也是中國面對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環做出的積極回應。農村是中國經濟社會的基礎,沒有農村的生態文明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生態文明,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生態文明。因此,積極推進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建設農村生態文明,就是要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讓生態文明的觀念落實到農村的企業、家庭和個人。

          一、對生態文明與農村生態文明的理解

          農村生態文明的內涵應包括實現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特別是人的思維觀念的生態化轉變,創造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建設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有機共生、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文明農村,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農村生態文明是一個綜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農民在進行農業生產與生活時,主動、積極地改善和優化農村內部結構,以及建設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塑造良好的農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

          二、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現狀分析

         。ㄒ唬┪覈h境保護資源分配不均衡

          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經濟的大國,有9億多農民生活在農村,絕大多數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也發生在農村。全國的絕大多數鄉鎮沒有環境保護的基礎設施,60多萬個行政村絕大多數沒有條件治理環境污染。城市作為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地帶,占據了絕大多數的環境保護資源,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來防止城市的環境污染以及治理污染,但對廣大農村的投入卻少之又少。從城鄉的環境基礎設施來看,城市的環境基礎設施由于投資到位,在集中用水、垃圾、污水和糞便處理等基本面上都能夠滿足城市需求且每年呈增強的形勢,而農村的環境基礎設施匱乏,供水和垃圾處理等基本事項都難以得到保證,大部分垃圾由于沒有相應的設施,不經任何處理就直接隨意亂扔、亂倒、亂堆,嚴重影響環境衛生,破壞農村景觀。絕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滲人地下或直接排入溝渠、水塘,污染水源,致使農村飲水型地方病多發。正是由于的空缺及環境保護資源的分配不均衡,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現象愈演愈烈。

         。ǘ└孛娣e急劇減少

         。ㄈ┕I污染對農村生態破環嚴重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已經不僅僅在城市發展,工業污染逐漸侵入廣大的農村地區,城市的擴張也導致大量的污染轉移到了農村,對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破壞,給農民生活帶來巨大影響。

          1.城市污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向農村擴散,例如將固體垃圾拉到到農村堆放或填埋、有毒氣體或煙塵飄落到農村、城市排出的污水通過各種渠道滲入農村等。

          2.破壞性利用耕地。迫于地方財政收入壓力,近幾年來不少農村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資,但由于受農村勞動力素質低下、資金短缺、信息匱乏以及基礎設施不健全等不利因素的制約,招商引資引進來的大部分是一些環境破壞嚴重,資源消耗巨大的.低附加值企業,比如礦山的開采及其礦渣就不僅污染周邊農村環境,而且占用大量耕地,污染耕地,破壞生態系統。

          三、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議及對策

         。ㄒ唬┱哟筠r村環境保護的投入

          政府應當采取經濟手段,通過稅收政策和財政補貼,推進城鄉之間的環境公平,以此來解決農村環境問題。一方面,當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糾紛和群體性質事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因此,在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加大生態環境和資源的補償賠償力度,并從制度上加以保證,顯得尤其重要。另一方面,政府應建立保障農村環境保護的專項資金,加強對農村的環境保護投入。由于過去幾十年中的城市經濟發展都是以犧牲農村環境作為代價換取的,為了實現環境公平,政府應該通過制定有利于農村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推進農村的環境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保障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ǘ┮龑V大農民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探索農村價值觀念的轉變模式,是農民樹立生態價值觀的重要途徑與方法,其要達到的目標就是實現農民從傳統單純追求農業的經濟產值向追求農業生態價值觀念轉變,從而樹立農村新的生態價值觀念;實現農民知識結構的轉型和農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對農民形成生態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農民自身生態意識的強弱對整個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過教育、宣傳等多種方式,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首要的位置,使村民生態、環保意識普遍提高并成為自覺行動,摒棄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從傳統“征服自然”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轉變;倡導生態消費模式,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價值觀;使生態文明理念在生產、科學、社會活動中深入人心,人人參與生態家園建設。加強農村環境教育,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特點,因地制宜,實施不同的教育。

         。ㄈ┺D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

          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村經濟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這就要求我們轉變和創新農村經濟增長方式,將生態環境概念納人農村經濟增長的內生變量中,控制污染,保護環境,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要求農村經濟增長過程具有“無污染、無公害、無損于子孫后代”的三無標準,達到有利于人類、生態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資源永續利用和有利于生產和消費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有利于”的長遠目標。這就要創新農業生產方式。一些地方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推行“生態家園”的復合經營模式,以及建立健全清潔農業體系(即無公害農業體系、綠色生態農業體系、有機農業體系)等都取得了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雙贏效果。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現代化進程的今天,我們應當積極采取對策,把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提上議事日程,努力使農村向著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提升農村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農業結構、實現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和生態安全的總體目標,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道路。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14

          創新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七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定義為中國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確提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近段時間通過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報告,我對生態文明建設有了幾點更深的認識。

          一、建設生態文明要轉變重物輕人的發展機制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摒棄傳統觀念。要辯證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轉變單純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觀念;要辯證地認識物質財富的增長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轉變重物輕人的發展觀念。發展應該始終把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為出發點和歸宿。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生態文明建設,是速度與結構、質量與效益相統一的;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生態文明建設,是以有利于而不是有損于人的全面發展為最高標準的。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尊重經濟規律,更要加倍尊重自然規律,充分考慮資源和完美WORD格式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要求,切實把建設和發展生態文明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并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

          二、建設生態文明要改革干部政績考核體制要建立新的發展觀與政績觀,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干部政績考核體系,綜合考核投入和產出、速度和效益、經濟和社會、發展和環境等方面的指標,力求將經濟增長、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使用三者結合起來,作為地方政績的考核指標,不斷完善干部考核和選拔任用制度。

          三、建設生態文明要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機制和環保稅收制度要建設生態文明,建立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必須積極推進生產要素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政府要逐步培育形成對土地、礦產資源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使價格能夠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建設生態文明,環保要加強征稅的力度。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15

          如今,“綠色”成為時尚,綠色食品、綠色發展…。我們須意識到,全球惡化的生態環境形勢已不是單純的科學技術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會覺悟的生態道德文化觀。否則,如何拯救“瀕臨失衡的地球”。通過對十八大報告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深入學習,結合保護區工作,就生態文明中的生態道德教育談點體會。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認為要以“綠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綠”來為生態道德教育開道。

          一、生態道德教育意識的“綠”

          人類對社會的依賴性與其對自然的依賴性,構成了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沙塵暴、霧霾天氣、經濟發展中的透支等現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學上的無知或技術上的缺失,而是與人們的道德水平直接相關。確立新型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是生態道德這一觸及人類的道德規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德育教育特別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圍繞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集體、社會、國家的關系而展開,相對忽略了如何處理人與自然,包括人類與其他生命之間關系的教育,沒有把生態道德教育作為其中的重點來進行。針對目前我國生態道德教育的現狀,提高全民對生態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很是必要。

          二、生態道德教育制度的“綠”

          學校在“生態教育”的統領下,用生態教育思想關注每一位孩子,關注孩子的每一個方面。學校通過建立并完善相關的制度將生態道德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結為一體,利用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形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意識,從外部環境促進學生把接受的生態教育內化為自己所認可的價值觀,再外化為學生的生態行為。

          三、生態道德教育目標的“綠”

          生態道德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要使其目標得以實現,就必須選擇和運用與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相適應的方法和途徑。生態道德意識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態道德思想轉化為人們的生態道德實踐,并且使其真正成為公民的一種素質,其中,開展自然價值和生態美意識的教育,進行綠色消費和適度消費意識的教育,以及實施生態保護和生態創造意識的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幾個方面。從生態道德規范教育的作用來看,主要在于使人們尊重生命、尊重生態系統和生態過程,正確處理控制人口與合理消費、適度發展與維護生態平衡、消除貧困與反對奢侈之間的相互關系。只有持續、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態道德素質,才能使人擁有保護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識、道德能力與道德習慣,才能自覺遵循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

          四、生態教育行動的“綠”

          生態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幫助人們樹立綠色的消費理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續的消費方式。學校要讓同學們從利用身邊的廢物做起,從而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在手工制作中,要引導同學利用廢棄物制作精致的小作品。

          五、生態道德教育心靈的“綠”

          在進行生態道德教育時,要通過繼承傳統美德教育的合理內核,通過創設情景、誘發道德體驗、引導反思等方式,以心理體驗的形式促進德行的生成和發展,比單純的說教或灌輸要更有效。學校的“環境愛護,從我做起”活動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欣賞大自然,培養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感與欣賞之情,來消除人與自然對抗的情緒,從而積極地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努力營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環境,培養起人與自然積極健康的生態道德情感。學校通過各種途徑:如環保講座、知識競賽、征文等來傳授生態和環保知識,并注重校園的綠色環境和綠色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接受綠色環保教育的氛圍。還要通過組織學生野外實地參觀考察及在“地球日”“愛鳥周”“世界環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參加校內外環保宣傳和環保行動等方式開展環境教育。

          六、國家生態安全教育中的“綠”

          要把國家生態安全作為生態道德教育的重點。全球環境的變化,國民生產、生活方式的狀況,跨越國境的污染,生物的入侵以及軍事沖突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國家的生態安全。如今我國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為嚴峻的生態安全問題,如果對國家生態安全不及時予以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的嚴厲措施,就會給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難以預料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積極建立國家生態安全預警與防范體系,改變經濟增長和資源利用方式,開展國家生態安全的國際合作,形成區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環境戰略影響的評價等;另一方面,要把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相關舉措作為全民生態道德教育的重點,并且通過各種現代傳媒對有關案例適時加以披露,使人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對一切導致生態惡化現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警覺,進而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化為全體國民的自覺行動。

          保護區應充分發揮生態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學校為主陣地;積極有效地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引導人們運用科學理性和道德規范來指導、約束自己的需要,提升公民的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協調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16

          為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市、縣有關生態文明村建設的會議精神結合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緊圍繞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這一中心大力推進生態文明村的建設。我鎮古辣社區蔡村在去年建設生態文明村的基礎上今年繼續加大建設力度把蔡村作為鎮“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經過一年努力取得了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旅游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顯著效益促進了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F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我鎮把實施生態文明村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一把手”工程強化措施明確責任狠抓落實。成立了以書記、鎮長為組長一名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生態文明村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具體事務。鎮黨委書記蒙明語同志多次親自到蔡村檢查指導工作并對建設項目制定作了具體的布置鎮長蔣原也多次深入現場指導工作?h掛點單位的領導、干部經常到現場督促檢查和指導工作。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農業助理每天都到現場落實各項具體工作。

          二、項目建設情況根據市、縣有關生態文明村建設的會議精神經鎮黨委、政府的研究對蔡村開展“新農村”建設作了安排并由南寧市規劃設計院對整個村莊進行了整體修編規劃開展了村屯路硬化、辦公樓、村級養老院、公共廁所、渠道硬化等項目建設。

          5、投資

          1.8萬元建設了一座標準的公共廁所。

          三、建設成效通過進行生態文明村建設改善了農民的生活環境保護了生態環境農民的各方面意識得到了提高農民群眾的講文明、講衛生的新風逐步形成農民增收節支效果明顯農民的思想意識普遍提高形成了保護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活質量之間的良性循環為農村可持續性發展打下了基礎取得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1、有效地保護山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加快綠山步伐。目前村上大完美WORD格式

          部分家庭都用上了清潔的沼氣燒柴、草的農戶少了。植被得到了保護減少了水土流失從而有效地保護了山林。

          2、通過改善基礎設施使“蔡氏書香古宅”遠近聞名旅游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旅游業的發展使村集體增收的同時促進了村上生態農業的發展。

          3、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加快富民步伐由于沼氣池提供了優質高效沼肥為推進高效養殖業、林果業、無公害蔬菜等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保障。

          4、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加快亮村步伐。在生態家園文明新村建設中我鎮把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作為切入點堅持以沼氣池建設為龍頭在沼氣池建設的拉動下廣大農戶積極對水、廚、廁、圈、路等進行綜合治理著力改變村容村貌。那些結合改水、改廚、改廁、改欄、改路建了沼氣池的農戶用上了清潔和沼氣能源農家廚房貼上了白瓷磚擺放干凈的.廚柜普遍建起了新型自動排渣沼氣池及沖水式廁所。庭院整潔衛生村路、巷道干凈整潔兩旁綠樹成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民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5、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的發展。通過開展文明村的建設活動村民精神面貌大為改觀。村里的治安案件大幅下降村民自發成立了籃球隊、文藝隊文體活動十分活躍顯現出積極向上的新氣象。

          四、主要做法

          1、領導重視齊抓共管古辣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村建設成立了以書記、鎮長為組長一名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生態文明村建設領導小組。

          2、采用“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各界支持”的創建模式生態文明村對于農民來說是一件新事物如何才能讓他們積極參與生態文明村的建設中這就需要政府的積極引導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這項工作不能采取強硬措施要用真心打動農民。政府組織工作隊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每天都進村與農戶打成一片。通過各方面的努力逐步將群眾發動起來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村建設中來。同時單靠農民的力量要進行生態文明村建設是很困難因而爭取各方面支持是必要的。鎮政府積極和掛點單位聯系把上級政府所撥的建設經費全部投入到建設中去保證了建設的起動經費帶動了農戶籌資的積極性還發動村中的群眾義務投工把整個建設引向了高潮整個村的男女老少都參加到建設中來形成振奮人心的場景。

          3、取得農戶信任攻克難關生態文明村在剛開始建設階段進展緩慢大家都很著急群眾看到效果不明顯普遍存在疑慮的心理。但看到工作組的同志依然克服困難積極去籌款為農戶排憂解難群眾徹底放下心中的包袱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建設中來。這樣生態文明村建設的各個項目得以順利完成。

          4、綠化美化村中環境營造一個合適的生活環境根據生態文明村的標準要對村中環境進行綠化美化蔡村、廣大班干部群眾統一行動起來統一規劃對村內巷子進行了綠化種花種草種樹給村民營造了一個合適的生活生產環境。由于我鎮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所以我鎮生態文明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17

          近年來,“生態文明”這一話題愈發引起人們的關注。從社會到政府,再到個人,都在積極探尋建立可持續的生態文明的途徑。作為一名中學生,我也應該有一份自己的貢獻。在學習了“生態文明建設課”后,我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感悟。下面就讓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1.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不可分割。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通過生態文明建設的課程,我領悟到了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是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保護生態環境會促進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生態建筑等產業的發展,帶動經濟的增長。而經濟發展也需要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否則經濟快速增長會破壞生態環境,帶來無法挽回的后果。

          科技的`發展對于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它也事關著生態文明建設。在技術支撐下,我們可以打造更加智能、低碳、安全、高效的城市。例如,利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和節能技術,可以實現城市建筑的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垃圾分類、環保管理等領域的智能化管理;利用先進的生物技術,可以實現水污染治理和大氣治理等領域的資源節約。

          生態文明建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全社會的合作。從政府到企業到公眾,每個人都應該承擔自己相應的責任。例如,政府需要制定相應的法規和政策,推動環境保護工作;企業需要注重對于環保的投入,同時推動綠色產品的生產和普及;公眾則可以通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為來保護環境。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意識和行為的變革。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對于環境的敏感和關注,并通過自己的行動來保護自然環境。例如,不亂扔垃圾、不隨意砍伐樹木、不亂扔廢棄電池和藥品等等。只有通過每個人的行為,才能夠推動整個社會的文明與環保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每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持續的改進。我們應該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追求環保的更高標準。例如,探索更加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拓展更加廣闊的可再生能源、倡導更加低碳的出行方式等等。通過不斷努力,我們可以創造更加美麗、安全、健康的生態環境。

          總結:正如課程所言,“生態文明是我們不斷前進的方向,也是我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弊鳛橐幻麑W生,我們應該有一份對于環保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段創新,持續改進,為建設美麗的生態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18

          環境保護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那么如何實現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平衡呢?這是一個讓人頭疼的難題,但是它不是不可能,它需要不斷地摸索和實踐。下面是我對此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們需要更加注重環境保護。隨著現代工業和城市建設的發展,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改變,這無形中加劇了環境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這包括加強環境管理、實施環境監測、調整產業結構等。同時,我們還需要加強對環境保護反應的管理和研究,這可以幫助我們在盡可能的減少環境污染的同時,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其次,我們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萍嫉陌l展已經飛速,我們可以藉此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例如,提高綠色、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更新依賴石化燃料的能源結構;加強環境監測和治理的現代化手段;加快環保標準和新技術的應用,等等。所以,我們還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推動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互動。

          第三,我們應該加強環境教育。讓公眾了解環保、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是實現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平衡的關鍵。對此,我們需要加強環境教育,增強公眾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感和減輕負擔的覺悟。同時,我們還應該推廣環保社區主題教育,加強生態文明行動的文化和品格建設,力爭實現環境護理、生態繁榮、與人和諧共處的'精神目標。

          最后,我們需要做好國際合作。環保問題不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獨立解決的,它是全球性的。國際合作有助于共同推動全球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達成。而在國際合作中,合理利用各國的資源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例如,發達國家應該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幫助他們解決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相反,發展中國家也可以通過加強環境保護、降低污染率等措施向世界貢獻自己自身的建設成果并得到貢獻,使我們人類的共同渴望轉化為現實。

          總之,要實現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我們需要綜合利用社會、市場、科技和法律等各種手段,把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融為一體。我們需要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加速技術發展、形成科學的環保法律體系、加強全球環保合作等多方合力,才能推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兩方面構建和諧、可持續的平衡。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之努力的目標。本文討論了如何實現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平衡。

          首先,我們應該加強環境保護,包括加強環境管理和調整產業結構等措施。

          其次,我們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推動環保技術和標準的發展。

          第三,我們需要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增強責任感和減輕負擔的覺悟。最后,國際合作也是實現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如果我們能夠在這些方面綜合利用社會、市場、科技和法律等各種手段,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融為一體,才能夠推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兩方面的構建和諧、可持續的平衡。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共同的責任和挑戰,每個人都應該為之努力。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07-17

        生態文明建設的教案09-25

        生態文明建設論文08-29

        生態文明建設征文03-15

        生態文明建設作文07-20

        生態文明建設作文10-23

        建設生態文明作文03-30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最新11-07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03-31

        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04-2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