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歡迎來到瑞文網!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設計

        時間:2022-02-23 18:23:09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設計 我要投稿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設計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精選14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課《比大小》教案(精選14篇),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1

          活動目標

          教導小班幼兒參加數學活動,學會用對比的方法來判斷大小,初步認識如何判定大小,體驗參加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不同年齡段的照片。

          2、大小不同的物品如書2本、玩具2個、凳子2張。

          3、小、中、大的小熊玩具或圖片各1個一張。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

          請幼兒比較照片,說一說每張照片中的自己。(引導幼兒說長大了等)

          二、開拓視野。

          1、了解比較的參照物。

          教師出示一只小熊,問幼兒這是大的還是小的?

          如果幼兒說大,教師再出示一只大一點的小熊,問剛才那只小熊是大的,還是小的?

          如果幼兒說小,教師則出示比第一只更小的小熊,問第一只小熊是大還是。

          教師小結:任何比較都是相對的,一個東西,不能比出大小,只有兩個或者更多才能比大小。

          2、比較大小。

          教師拿出自己的鞋子和幼兒的鞋子進行比較:“老師的鞋子和小朋友的鞋子,哪個大?”(老師的鞋大)

          請幼兒觀察教師身上的哪些物品比幼兒身上的大?(衣服、褲子等)

          教師出示大小書本各一本進行比較,請幼兒說說哪個大,哪個?

          教師出示大小凳子各一張,請幼兒說說哪張大,哪張。

          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玩具各一個,請幼兒說說哪個大,哪個。

          三、開心游戲。

          教師準備若干張小卡片,卡片上畫有不同的圖形,每種圖形都一個大一個小,請幼兒隨便抽一張,然后老師說出一種圖形,手拿該圖形的幼兒要上臺比較并且說出誰的圖形大,誰的圖形小。

          教師將準備好的小卡片發給幼兒,請相同卡片的幼兒兩兩比較,直至比出最大的。

          活動應變

          比較大小的時候,所選擇的物品最好是一樣的,方便幼兒比較。

          活動延伸

          開展比長短、比高矮的活動。

          區角活動:

          1、語言區:教師將大小相對的教具放在區域,供幼兒比較,復習哪個大,哪個小。

          2、益智區:將不同大小的物品卡片放在區域,讓幼兒進行大小分類。

          環境創設:

          1、幼兒使用的玩具、圖書可以按大小標記進行分類擺放。

          2、將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與現在的對比展示。

          家園同步:

          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玩比較大小的數學游戲,引導幼兒找一找、比一比家庭成員里面,誰的鞋子大、誰的鞋子小等等。

          隨機教育

          學會兩兩比較,引導幼兒將物品從大到小、從小到大排序。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2

          一、設計意圖:

          在平常的生活中,小班的孩子已經能夠初步感知一組物體的相對大小,但是對于系統的概念并不完全了解,在完整的表述物體大小的語言能力還存在個體明顯差異。在操場玩耍時能指認出哪個是大球,哪個是小球,個別孩子可以抱起大球說:這個是大球,大部分幼兒不愿開口或者合著同伴說這是大球或者小球,但本身并不理解、熟悉。因此我開展本次活動,本設計以系列生活游戲的活動,使幼兒在“大”和“小”的玩游戲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并學習按物體的大小特征進行簡單分類。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認識并區分物體的大小。

          2、嘗試用一句話正確表述物體的大小。

          3、能主動參與,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

          小朋友夏天喜歡吃什么水果呀?幼兒一起回答:西瓜

          教師引出PPT上的第一張幻燈片:兩個西瓜

          (一)兩個西瓜入場,初步感知大小的變化。

          老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的客人,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提問:小朋友有沒有發現兩個西瓜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處?

          小朋友喜歡吃什么水果?蘋果、橘子、梨子

          引出第二張幻燈片:蘋果

          (二)腦子轉一轉:在我們看的動畫片中,回憶回憶,都有哪些動畫人物,你自己最喜歡哪一個動畫人物?

          老師:小嘴巴閉起來,轉動腦子想一想,舉手回答,和其他小

          朋友分享。

          幼兒:米奇、喜羊羊、海綿寶寶、天線寶寶、蜘蛛俠、奧特曼、

          大黃鴨

          老師:看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哪些動畫人物?引出幻燈片

          老師:這是什么呀?它們誰是媽媽?誰是寶寶呢?

          幼兒:舉手回答

          老師: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以為客人,小朋友鼓掌歡迎它出

          場。

          老師:這是什么呢?它兩個誰是老大?小朋友向他兩個學習

          一下,笑一笑哇,我們小朋友都和他們一樣,非常的開心。

          看誰在跳舞呢?是海綿寶寶在跳舞嗎?老師遇見了一個問題:

          老師總是分不清他們誰是哥哥了,誰能告訴我呀?

          (三)找一找:熊爸爸和熊寶寶的熊掌丟了,幫熊爸爸熊寶寶找一找他們的熊掌

          提問:這上面有幾個熊掌?

          幼兒上來自己操作幫他們找到自己的熊掌。

          (四)游戲送禮物:大大和小小難得來我們這做客,我們送些禮物給他們吧。(初步認識大小標記,知道從一堆東西中先找到同類的兩種物體再進行大小的分類。)

          1、認識大小標記

          老師:“這里有一些東西作為禮物,要送到大大小小的家里去。你們看,大大的家有一個門牌號,它的身體大大的,它叫大標記。小小的家也有一個門牌號,它的身體是小小的,叫小標記!

          2、師:我們一起來找找哪些禮物是送給大大的,哪些禮物是送給小小的。送給大大的禮物放在大標記的籃子里,送給小小的禮物放到小標記的籃子里。

          3、教師與幼兒一起指認禮物送給誰。

          (五)結束活動

          老師:我們禮物可真多,我們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好不好。

          五、活動延伸:

          在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大衣服小衣服。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

          2、在探索活動中,讓幼兒初步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力改變的。

          【活動準備】

          1、圓形餅干(大、中、小)每位幼兒三塊放人盤中。

          2、投影儀、電視機。

          3、課前請幼兒洗手并消毒桌面。

          【活動過程】

          一、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

          1、觀察餅干,感知形狀與大小,發散幼兒思維。

          師:“盤子里的餅干你們喜歡嗎?它們都是什么形狀“生活中,你還發現什么東西是圓形狀的?”

          2、品嘗餅干,比較大、中、小。

          師:“三塊餅干比較一下,你發現有什么不一樣的?”圖案、花紋、厚薄等。)

          “請你挑一塊你最喜歡的餅干嘗一嘗,然后說說你吃的餅干?”(從大、中、小來分。)

          “你吃的叫什么餅干,你是怎樣知道中餅干的?”(讓幼中餅干是相對大、小餅干而言的。)

          小結:“中餅干比大餅干小些,比小餅干大些,安排們叫它中餅干。”

          二、在探索中,讓幼兒初步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力改!

          師:“剛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餅干,你們看,餅干被口洧什么變化?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

          “餅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發揮幼兒想像探索大或中餅干的變化。(像船、山峰、扇子……)

          師:“餅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發生了許多變化,改變的形狀!

          三、請幼兒繼續吃餅干,想像、交流。(先吃完餅干的水、漱水。)

          【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比較大、中、小”是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利用生活中常見物“餅干”進行粗淺的數學活動。活動來源于生活又歸于生活,幼兒在活動中感到親切、自然。活動過程,難易結合、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恰當的設問激發了幼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多通道感知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便于幼兒掌握學習。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使幼兒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讓小班幼兒在沒有學習壓力和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輕松愉快地學到了粗淺的科學道理,從而掌握了有關數學的奧秘。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比較兩個同類物體的大小。

          2、通過游戲,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的兩個娃娃;橡皮泥,泥工板,大盤子,小盤子;大小不同的玩具等。

          活動過程:

          1、在游戲中,初步感知大小

          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娃娃,引導幼兒觀察、比較。

          教師:“今天,我們班里有兩位小客人過生日,它們是和“小小”,我們一起去給它們買禮物好不好?”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大和小。

          2、嘗試比較

          老師:小朋友們在買禮物的時候要注意,要買大的禮物,“小小”要買小的禮物。教師可以示范。

          幼兒自由選擇禮物,教師指導。

          3、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欲望,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大小。

          老師:我們為和“小小”做生日餅,好嗎?

          教師出示橡皮泥,引導幼兒為和“小小”做生日餅,并把大餅放天大盤子里,送給,小餅放到盤子里,送給“小小”。

          4、分享、體驗

          組織幼兒唱《生日歌》,為“小小”慶祝生日。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5

          數學活動:

          給“大大”與“小小”送禮物

          活動目標:

          1、通過送禮物等游戲的方式,認識大小標記及其特征。

          2、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大、小標記圖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類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兒人手一份、教師處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動過程:

          1、導入!敖裉欤蠋熀托∨笥淹鎮游戲。我說‘請起立’,你就說‘我起立’;我說‘請坐下’,你就說‘我坐下’,試試看好嗎?”

          2、“今天,有兩位客人和我們一塊兒做游戲!

          1)出示大娃娃!斑@是大大,我們拍拍大大,對它說句話好嗎?”(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歡你!大大歡迎你。罢埰鹆ⅰ薄拔覀円黄鹫f‘大大力氣大、大大是個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動作)

          2)出示小娃娃。“這是小小,我們也和小小打個招呼好嗎?”(小小你好!小小我請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罢埰鹆ⅰ薄拔覀円黄鹫f‘小小力氣小、小小不鍛煉、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戲:給大大、小小坐椅子。

          “這兒有兩把椅子,看看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把大、一把。拔艺埓蟠蠛托⌒∽巫,誰來幫助它們?”

          小結: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兒送禮物

          要求:

          幼兒能在目測比較出禮物的大小后,將對應的送給客人,并能講一句話。

          (1)教師提供,個別幼兒進行。

          1相同的兩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相同的三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3從許多同類的東西中(每類3-4個)找出大小不同兩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每個幼兒將自己小籃里的禮物送給大大和小小。

         。3)將大大小小送回相應的家,幼兒在娃娃家游戲。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6

          設計說明

          “比大小”是在學完“分一分(一)”和“分一分(二)”,對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有了初步認識之后,對于分數的進一步認識。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通過呈現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讓學生用圖形表示分數,使他們通過具體、直觀的思維操作去理解和掌握。這樣的編排,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和鞏固,使他們充分感受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突出現階段必須掌握的基本方法。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總體上還處在具體運算操作的發展階段,形象思維是他們的優勢。直觀不僅是他們理解數學知識的手段,也是他們探索數學、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的工具。所以本節課比較分數大小,主要以掌握圖示等直觀方法為主,在此基礎上借助具體背景發展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正方形紙、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懶羊羊和小灰灰遇到了問題,需要大家來幫忙,咱們一起來看看。

          (課件出示)同樣大的餅,懶羊羊吃2份,小灰灰吃1份。用分數怎么表示?它們想讓同學們幫忙判斷究竟誰吃得多。

          (生自由發表意見)

          師: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同學習比較分數的大小。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喜歡懶羊羊和小灰灰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分數的大小,同時也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理念。

          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一)探究同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

          1、比較和的大小。

          (1)先把教材73頁的一組正方形和一組圓分別表示出和,再比較和的大小。開始行動吧。(學生動手畫圖比較)

          (2)學生展示比較結果。

          比一比和誰大。

          (3)學生交流匯報想法。(實物投影展示、講解)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4)教師小結學生的想法,并演示。(貼教具)

          師:其實,你們所說的1份就是整個圓的,這樣的3份就是3個,通過涂一涂,比一比,我們發現:>。

          2、比較和的大小。

          師:我出示一組圖形,你們能看陰影部分寫分數并比較大小嗎?

          (1)學生寫出分數,并比較和的大小。

          (2)教師板書:>。

          3、寫十分之幾的分數,比較大小。

          師:同學們,看圖寫分數,然后比較大小,你們完成得非常好!如果讓你們自由的想一組分數,畫圖涂一涂,再比較大小,相信你們會完成得更好。

          (1)先自由想分數,涂一涂,再比較大小。

          現在請根據你寫的分數畫圖涂一涂,再比較大小,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生獨立操作,完成后個別展示)

          (2)老師也來寫一組分母是10的分數。(板書:和)

          沒有圖形,你們能比較它們的大小嗎?(生自由發表見解)

          4、觀察對比,感知規律。

          (1)請同學們觀察屏幕上這幾組分數,再看看黑板上的每一組分數,每組在比較大小的時候,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2)把你的發現和同桌交流。

          (3)學生全班交流,教師總結。(板書: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小的分數就小)

          (二)自主探究分子是1的分數(分子相同的分數)的大小比較。

          1、自選材料,探究和的大小。

          要求:利用學具分別表示出和。

          學生交流:和誰大?為什么?

          請學生上前面來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

          師小結:通過同學們這么多種方法的展示和講解,我們知道了不管是比較陰影部分的大小,還是比較線段的長短,都能一眼就看出同一個圖形的比大。(貼教具)

          2、練一練:寫一寫,涂一涂,比一比。

          師:為什么分母小的這個分數反而大呢?我們再來探究和這組分數的大小,看看在比較的過程中有什么新發現。

          (1)先比較陰影部分的大小,再比較分數的大小。

          (2)請同學們一起讀這兩個分數。(教師板書兩個分數)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2.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3.培養學生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良好品德。

          4.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9只小猴、4個梨、3個桃、2根香蕉;1-5數字卡片;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一)認讀1-5各數。

          (二)排序。

          教師在黑板上擺上3、1、5、2、4。讓學生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要求:看圖聽故事。

          教師講故事:有幾只猴子到山上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于是他們跑到山上采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地上吃。同學們,你們能猜出猴子他們采了什么水果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出示主題圖。師:“同學們,你們猜對了嗎?”“你們再仔細看一下,猴子采了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用哪一個數字表示?”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在黑板上貼出水果圖,并標上數字。

          (二)引導學生學習“>”“<”和“=”。

          1.教學“=”(猴和桃比)。

          (1)師:“如果每只猴子吃1個梨,夠不夠?”教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字。

          (2)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于3”。

          (3)師:“同學們看看,等號兩邊的數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你們還能舉出其它例子嗎?”

          2、教學“>”(猴和香蕉比)。

          (1)師:“如果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夠不夠?”教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字。

          (2)學生觀察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3)請學生觀察“>”,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開口大,朝大數。

          (4)師:“你還能舉出哪些例子嗎?”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尖頭小,對小數。”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相同數間用等于;開口大,朝大數;尖頭小,對小數。

          5.發散思維。

          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

          三、運用知識

          (一)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第1題。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1.左圖:兩邊各有幾只燈籠,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2.右圖:兩邊各有幾只燈籠,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巡視,再拿幾個學生的上投影儀上長方體講評。

          (二)游戲:比一比

          1.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比大小,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看一看哪些東西和哪些東西可以比的?誰和誰比?幾大于幾?”

          2.小組游戲:同桌間拿出學具,擺一擺,比一比,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8

          教學內容:

          比大小P17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多少的比較方法。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讀法和作用,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3、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動物頭像學具、﹤、﹥和1—5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說一說:指名讀一讀前面學的5個數字,說說我們教室里能用數字表示的事物。

          2、動一動:聽老師說數字,小朋友用小棒擺出個圖形,并在草稿本上寫出你用幾根棒擺的?

          3、寫一寫: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寫數字。

          二、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提問: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師:老師把猴子和水果很有順序的排列起來,我們可以一眼就看出他們的數量(多媒體演示)

          師:猴和桃比?誰多誰少?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嗎?(猴和桃一樣多請多名學生說)

          2.師:猴和桃一樣多,也就是3和3相等,我們還可以這樣表示3=3(板書)

          請學生讀一讀3=3“=”書空

          3.教學“3>2”“3<4”過程同上

          師:除了猴與桃,猴和香蕉,猴和梨比,還可以比什么?梨和香蕉比:

          請學生用誰比誰多或少這句話說一說,如果用符號表示呢?出示4>2,學生認讀。

          4.梨和桃比:過程同上

          5.P17的圖:有5只兔子和4個胡蘿卜,一只兔子吃一個胡蘿卜,夠不夠?

          三、鞏固深化

          1.基本練習:完成18頁“做一做”第1題。

          先用誰比誰多(少)說一句話,然后用幾比幾大(小)說一句話。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2.完成21頁第5題。同上

          3.完成22頁第6題:先用幾比幾大說一說,然后說一說每個符號的意思:如:>前面應該填大的數,后面填小的數。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4..開放作業:用學具<,>,=,以及數字進行比大小。

          師:這里有1、1、2、3、4、5、=、>、<一些數字和符號。用這些數字和符號組成各種不同的式子。

          四、完成課時特訓。

          板書設計:

          3=3

          3>2

          3<4

          4>2

          2<3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9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17,第21頁第5~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2.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3.培養學生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良好品德。

          4.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主題圖;圖片:9只小猴、4個梨、3個桃、2根香蕉;1~5數字卡片;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一)認讀l~5各數

          (二)排序

          1.教師報數字請學生拿:2、5、3、l、4。

          2.4、2、5、1、3,請學生把以上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同桌互相檢查、糾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要求:看圖聽故事。

          教師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時出示主題圖):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于是他們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坪上吃?墒,在分水果時出現了小小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能幫小猴們分水果嗎?(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問:

          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2)圖上有幾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個梨、1個桃、1根香蕉,夠不夠?

          (二)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學習“>”“<”和“=”

          1.教學“;”(猴和桃比)。

          (1)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字。

          (2)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于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于3”。

          2.教學“>”(猴和香蕉比)。

          (1)學生操作學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2)請學生觀察“>”,教師及時板書簡筆畫,“一條大魚和小魚,大魚在前讀大魚”,學生學說順口溜幫助其進行形象記憶。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條小魚和大魚,小魚在前讀小魚!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在前用大于,小數在前用小于,相同數間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5.發散思維。

          (1)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

          (2)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時出了什么問題嗎?(培養學生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你們說說怎樣分才公平?(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小組討論后讓學生各抒己見。

          三、知識運用

          (一)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1.左圖:兩邊各有幾只燈籠,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2.右圖:兩邊各有幾只小猴,誰多誰少,幾小于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3.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二)做教科書第21頁練習二第5題

          1.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說圖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小于幾?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大于幾?

          (三)游戲:看誰找得快

          1.教師出示數字2和4,問:中間用什么符號連接?請學生快速在學具盒里找出今天學的符號,舉起來,看看誰最快。

          2.小組游戲:請學習小組的組長出示兩個數字,其他同學找符號。

          3.填第22頁第6題,相互評價。

          四、全課總結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10

          活動目標:

          1.感知和分辨大與小。

          2.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小皮球、籮筐各一個,大小蘋果若干、樹一棵

          餅干若干、大小(臉盆、包、書、瓶子、盒子、玩具汽車、椅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青蛙)誰來啦?今天小青蛙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你們歡迎嗎?

          2.看小青蛙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呀?(出示皮球)

          二、觀察初步認識、感知大與小

          1、有幾個皮球呢?(幼兒手口一致點數)帶來幾個呢?哪個大呢?哪個小呢?(學說大球、小球)

          2、誰會用手勢做一做大球的樣子?那小球的樣子可以怎么做呢?(一起學一學)

          3、游戲大與小。

          師:大球。

          幼:邊說邊做動作。(教師說的速度由慢到快)

          4、比大小

          (1)老師和幼兒比大小手,誰的大?誰的小?

          (2)小朋友和爸爸、媽媽比一比手、鞋、衣服,看看誰的大/誰的小?(親子同樂)

          (3)幼兒自由交流。

          (4)邀請幼兒在大家面前講一講。

          師:你是和誰比的?比了什么?誰的大呢?誰的小呢

          (5)游戲《拍手、跺腳》(親子同樂)師:“大手拍”(家長拍三下),小手拍(幼兒拍三下)小手大手一起拍(家長幼兒一起拍)跺腳的方法同上。

          5、找大與小幼兒在活動室里找一找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

          (金魚、蝴蝶、樹、籮筐、……)

          三、游戲。

          1、《吹泡泡》。(親子同樂)幼兒和爸媽一起游戲,“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幼兒和爸媽慢慢的往后退!按党尚∨菖荨睍r,一起往前走。

          2、摘蘋果。

          師:小朋友真聰明,找到了這么多的東西,老師這里還有什么?(出示蘋果樹圖片)這是什么樹呀?樹上結滿了什么樣的蘋果?紅紅的蘋果有大有小,想不想摘幾個帶回去呀?

          師:但要按要求摘,假如摘錯了就不能帶回去,摘對了才能帶回去呀,摘到的可以存在爸媽那里。

          幼兒按要求摘。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11

          教學目的:

          1.借助直觀圖形,經歷比較簡單分數大小的過程,學會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

          2.會利用分數比大小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觀察、猜測、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利用分數比大小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在觀察、猜測、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分類整理

          師:分數王國的小伙伴們來到了我們身邊,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吧!

          1/2,1/4,2/3,3/4,2/5,3/5,5/6,6/7,3/8。

          分母相同的分數:1/4和3/4;2/5和3/5。

          分子相同的分數:1/2和1/4;2/3和2/5;3/4,3/5和3/8。

          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數:5/6和6/7。

          二、探索規律

          1.分母相同的分數大小的比較

          師:任選一組分母相同的分數,用圖形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

          1/4和3/4;2/5和3/5。

          如:3/4○1/4;3/4○1/4

          2.分子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

          板書:1/2和1/4

          3.反饋評價

          (1)61頁試一試:填分數,比大小

         。ǎ穑ǎǎ穑ǎ

          (2)按分數先涂上顏色,再比較大小。

          3/10○7/10;1/8○1/4

          4.總結規律

          (1)思考討論:①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兩個分數,大小有什么規律?

         、诜肿佣际1,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大小有什么規律?

          (2)學生總結:①在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時,看分子,分子大的就大,分子小的就;

         、谠诒容^分子都是1的分數時,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就小,分母小的分數就大。

          (3)思考:2/3和2/5;3/4,3/5和3/8;5/6,6/7誰大誰小?

          三、用規律,解決問題(教材62頁“練一練”)

          1.按分數涂顏色,并比較分數的大小。

          2.在正方形中,涂出它的1/4。3.第3題。

          3.數學游戲:我說你拿。(小組競賽)

          生1:拿出全部的3/10。生2:我應該拿3根。

          生3:拿出全部的12。生4:我應該拿5根。

          5.聯系生活,發現問題。

          師:你在生活中發現過分數比大小的例子嗎?會解決了嗎?舉例說一說。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整理3種水果學具,探索出由比物體數量的多少到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使學生認識符號>、<、=及其含義,會根據所出示的>、<、=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初步的符號化的思想方法。

          3、引導學生從事簡單的初步的統計活動,用象形統計圖來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4、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7~18頁的教學內容,做一做第1題,練習二的第5、6題。

          教具準備:

          1、小猴吃水果的課件。

          2、投影儀。

          3、4個梨、5個蘋果、9朵花的磁性軟件。

          學具準備:

          每人準備:3只猴、4個梨、3個桃、2根香蕉、5個蘋果、9朵花的圖片;>、<、=3張符號卡片和1、1、2、3、4、5、6張數字卡片;小棒2根。

          教學設計

          創設童話情境,引入象形統計圖:

          1、課件展示。

          a、3只小猴在美麗的大森林里玩耍的情況。

          b、3只小猴共進午餐。草地上凌亂地擺放著3種水果──梨、桃和香蕉。

          2、畫外音(小猴說):我還沒看清楚每種水果各有幾人,你怎么就開始吃了?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一共有幾種水果?它們各有幾個?怎樣擺脫一眼看出哪種水果夠吃,哪種水果不夠吃?

          3、學生用學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擺放小猴和3種水果。

          4、展示學生擺放的結果。學生的擺法一般有以下兩種。

          5、課件展示:主題畫中的猴、梨、桃和香蕉,從畫面中跳下來,擺成課本第17頁的象形圖。

          6、提問:觀察擺放的圖,數一數幾只猴吃幾個桃,幾個梨和幾根香蕉?

          學生回答后,在象形圖下面寫3、4、3、2。

          教學比較2、3、4的大小:

          1、教學3=3。

          a、畫外音(小猴說):我可喜歡吃桃了,可我們每人能吃到一個桃嗎?

          學生回答后,出示課件。

          b、提問:每只猴能吃上一個桃,桃子一個沒也多,猴的只數與桃的個數有什么關系?(相同、相等、同樣多)

          學生回答后,告訴學生,同樣多可以用符號=表示,并在上圖下面寫上3=3。進而教讀這個式子。

          2、教學3>2。

          方法和教學3=3相同。

          告訴學生3比2大可以用符號>表示。學生說一說大于號的形狀?捎谜Z言表示,也可用手勢表示。

          3、教學3<4。

          方法如前。

          讓學生說一說小于號<的形狀是怎樣的,與大于號的形狀對比來說。

          4、區分>、<和=。

          a、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認識,記憶>、<、=的方法。學生可能會用左邊大,大于號;左邊小,小于號,大于號開口在左邊、小于號開口在右邊等語言描述。教師都加以肯定。

          b、以游戲方式,熟悉、記憶這3種關系符號。

         、倏凑l舉得對: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舉出相應符號;

         、诳凑l擺得好: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相應的符號。

          小結:

          1、讓小朋友說說這節課學到了什么。

          2、教師加以概括: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時,可以用關系符號>、<、=來表示。比時仍然可用一個對著一個的方法來比較。

          鞏固深化:

          1、基本練習:完成18頁做一做第1題。

          2、補充練習。

          a、左邊擺2個梨,右邊擺1個蘋果。填()>()

          b、左邊擺4朵花,右邊擺3個梨。填()>()

          c、左邊擺3個蘋果,右邊擺5朵花。填()>()

          3、鞏固練習,完成練習二的第5題。

          4、綜合練習:完成練習二的第6題。

          5、開放練習:這里有1、1、2、3、4、5、=、>、<一些數字和符號。用這些數字和符號組成各種不同的式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對比大小知識做了調整,將認識>、<和=匯總到一節課進行教學,并滲透了簡單的統計知識。我在設計時,根據《標準》理念,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以教材為資源,以多媒體課件為手段,精心編排。歸納來看,有如下幾個特點。

          專家評析:

          1、激發興趣,貫穿始終。

          寓教于樂始終是小學教學應遵循的教學原則。本課時,教師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課件聲、光、色的作用,通過畫外音的層層設問,將一個個富有童趣的情景串聯起來直至課程結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知識,增長才干。

          吃水果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教材中選用了這個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情景,使教學有了很好的起點。對此,我特別注重并加以發揮。通過小猴的提問,學生產生了幫助小猴的意愿,進而積極思考,尋求答案,既解決了問題,又感受了成功的樂趣。

          2、循序漸進,突破難點。

         。竞停挤浅O嗨,學生往往分辨不清,這是教學的難點。在教學時,我通過四個環節來解決這個問題。

         。1)剛開始出現>和<時,我讓課件在此處閃爍三下,提起學生的注意。

         。2)全屏幕動態書寫>和<,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3)安排同座同學交流識記>和<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

         。4)專門設計二個游戲:看誰舉得對、看誰擺得好強化了學生記憶。

          這四個環節多角度地讓學生在視覺、聽覺、交流、游戲中完成了對知識的識記。學生玩得高興,學得輕松,教學難點也迎刃而解。

          3、課堂練習,全面深入。

          適當的課堂練習能使知識得到鞏固,能力得到提高,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選取時,我既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又注意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既有檢查學生基本知識掌握得如何的基本練習,如第18頁做一做第1題;也有讓全體學生進行適當操作的補充練習;也有對知識進行概括抽象的綜合練習,如練習一的第5題和第6題;還有發展學生思維想象的開放式練習,如用1、1、2、3、4、5、>、<、=,來擺不同式子?傊,既注意廣度,又深入拓展,力求達到最佳效果。

          4、抓住主線,培養能力。

          知識、能力并重是現代素質的要求,也是成功學習的內在規律。能夠抓住重點、多層次突破難點,使學生掌握知識僅僅是教學活動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習進行情感、態度、價值和一般能力的培養。

          本課在認識新知,鞏固練習中多次讓學生自主探索,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識別>和<時,鼓勵學生自主發現>和<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培養他們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保護了學生自主發現的積極性。在鞏固新知中,增加了學生擺一擺的環節,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1、以比多少為基礎引入比大小的教學。

          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是數概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數概念的難點。游老師根據建構主義的教學觀,引導學生從已掌握的比較兩個物體多少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獨立地將擺放凌亂的水果(梨、桃、香蕉)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出誰多誰少來。在此基礎上再來引導學生比較兩個數的大小。這樣教學,順應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基本認知程序,不但讓學生很快掌握比較兩個抽象數大小的方法,而且讓學生通過操作學具的活動,體驗參與的快樂與成功,把學生真正推到了學習主體的地位上。

          2、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掌握關系符號>、<和=。

          用特定的符號來刻劃客觀世界中兩個量之間的大小關系是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之一。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生不但要學習運算符號+和—,還要學習關系符號>、<和=。如何讓剛入校門不久的學生掌握這三種符號的含義并正確使用它們呢?游老師設計了一個很好的活動過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三種符號的形狀,如有的學生說:左邊大,大于號;左邊小,小于號。有的說:大于號開口在左邊,小于號開口在右邊。學生將>、<號的形狀內化后用語言描繪出來,經歷這樣的活動過程能加深學生對符號的理解和記憶。

          3、營造讓學生愛學、樂學的課堂教學環境。

          一個生動學習情境的營造,可以引起學生的新鮮感和親和感,使他們在交流、暗示、移情等心理作用下,注入自己的熱情,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游老師比較成功地設置了讓學生樂學、愛學的課堂教學環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猴子吃水果的童話故事與比多少的數學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學生在幫助猴子分水果的過程中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時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符號簡潔、明了的應用功能。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13

          課題:

          比大小

          內容:

          小數的大小比較

          課時:

          2

          教學目標:

          1、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2、在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中,發展推理能力。

          3、在尋找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中,培養數感,獲取數學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少年宮正在舉行少年演講比賽,下面是先出場的是鄭強和李明。

          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

          1、他們的成績出來了!鄭強的得分是9.87分,李明的得分是9.90分。誰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樣表示?為什么?板書:9.87<9.90

          1、第三位選手出場了,張華,他的成績是9.96分。請你將這三個同學的得分按順序排列起來。說一說你的怎么比的。

          2、第四位選手是王平。我們一起來關心他的成績:評委說,王平的表現比張華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你們猜猜他可能得多少分呢?

          3、小結。怎樣比較小數的大?

          三、鞏固與應用

          1、四位選手的體重是這樣的:40.26千克、35.56千克、35.80千克、37.80千克。請你把他們的體重按順序排列起來。

          2、第10頁練一練第1、2、3、4、5題。

          四、拓展與總結。

          1、第11頁6、7題。

          2、怎樣比較小數的大?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14

          詳細介紹:

          比大小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P17-18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多少的比較方法。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讀法和作用,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3、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動物頭像學具、﹤、﹥和15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發現問題

          1、課件演示:動物樂園場景

          師:今天,動物樂園要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小動物們都到動物樂園幫忙,熱鬧極了。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動物?它們各有幾只?

          2、匯報交流。

          學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匹馬、3只猴子,2只小鳥。

          3、動手操作。

         。1)師:誰愿意用動物頭像來表示你觀察到的動物?請用學具(動物頭像)表示出來。

         。2)學生擺完,設疑激趣:來了這么多的動物,到底哪一種動物比較多,老師很想知道,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們來比一比看。

         、傩〗M討論:可以把誰和誰作比較?怎么比?比的結果是什么?

          A、獨立思考

          B、小組交流

          C、全班交流

         、趨R報。根據學生的匯報,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和同樣多;比多;比少。

          (教學設想: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后,讓學生自己在心里數一數,在班級匯報時說一說,在自己的桌面上擺一擺,引導孩子動腦、動口、動手全方位地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1、認識等號。(研究第一種情況)

         。1)學生匯報:我把熊和鹿做比較。

          師:那么這兩種動物,誰多?誰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A:我用數的方法來比較。鹿有4只,熊有4只,所以鹿和熊一樣多。

          學生B:我用擺的方法進行比較,熊擺了4只,鹿也擺了4只,所以熊和鹿一樣多。

         。ń虒W設想: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是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一個重要方式。教師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圍繞誰和誰比?誰多?誰少?你怎么知道?進行討論,給學生思考、探索與表達留下了較大的空間。同時教師以兒童化的語言,以商量的語氣、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們共同學習,能激發孩子更高的學習熱情,使孩子們敢說、敢想、敢做、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樂于參與課堂學習。)

         。2)展示學生各種不同的擺法,比出好的,將學生引導到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課件出示)

         。ń虒W設想:算法多樣化是課程標準中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但算法多樣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而是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地滲透、培植,只有在學生想法多樣化、擺法多樣化、說法多樣化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出現算法的多樣化。)

          (3)認識=

          熊有4只,鹿也有4只,我們就說熊和鹿的只數同樣多,4和4同樣多,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等號)課件出示4=4讀作:4等于4

         。ń虒W設想:現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經不同程度地具備了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所以在認識同樣多和=的過程中,應突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只要是學生能說的讓他們自己說,能做的讓他們自己做,能教的就讓他們自己來當小老師,教自己的小伙伴。)

          (4)找找動物樂園里還有誰和誰同樣多,幾等于幾?(馬和猴子同樣多,3=3)

          (5)舉例:除了3=3,4=4以外,你還能舉出別的例子來嗎?根據匯報,師板書。(1=1,5=5)看黑板上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等號兩邊的數一樣)兩邊相同用等號

          2、認識、(兔和猴比、猴和鳥比)

         。1)認識。

         、賲R報。學生A:我是把猴子和兔比,兔子有5只,猴子有3只,所以兔子比猴子多。

          學生B:我是擺一擺知道的,兔子擺5只,猴子擺3只,多出了2只,所以兔子比猴子多。(課件出示一一對應的擺法)②引出大于號。

          師:5比3多,在5和3的中間要用一個什么符號表示?等號行嗎?我們把這個等號變一變,課件動畫演示等號變大于號:把等號左邊的口張大點,右邊的口變小點,就成了大于號。(讓學生體會到符號之間的聯系)

         、圻@個式子53怎么讀?(5大于3)。用手勢幫助我們記住大于號,課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撐開,形成一個大于號,大口朝左大于號。

         。2)認識小于號。師: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應用什么符號表示?課件動畫演示:把大于號轉個180度就是小于號。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號)這個式子怎么讀?35(3小于5)。課件:我們用左手表示小于號,撐開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號。

          三、練習與拓展。

         。1)練習使用<>

          師:其他的動物比較的結果怎樣?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完成?請同桌交流:說一說幾大于幾?幾小于幾?課件逐一出示

          (2)引導發現: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觀察這些算式,用大于號和小于號時你發現了什么?(有的孩子說:口子大的朝大數;有的孩子說:開口朝左的是大于號、開口朝右的是小于號;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大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大口朝左大于號,大口朝右小于號,兩邊相同用等號。)

         。ń虒W設想:記住、對孩子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如何張開想象的翅膀,用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3)揭題:我們今天認識了、,=這三個好朋友。(出示課題)(4)課件出示書P18做一做第1題。1.左圖:兩邊各有幾只燈籠,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2.右圖:兩邊各有幾只猴子,誰多誰少,幾小于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巡視,再講評。

         。5)游戲:排排隊。請5位學生上來當數字娃娃1、2、3、4、5,小朋友們,你們能給它們排排隊嗎?

         、侔创笮∨抨。(學生可以用數字卡片自己擺擺看,再交流)

         、谡l最大?誰最?你能選出其中兩個數比大小嗎?(每個學生用﹤﹥擺擺看,看誰想的多?再上臺匯報。)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剛才我們學習了比大小,下課后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東西和哪些東西可以比的?誰和誰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幾等于幾?

         。ń虒W設想:整堂課的教學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一個問題情景,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從而增強了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數學課《比大小》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小班《樹葉寶寶比大小》說課稿12-23

        跳繩小學數學課件05-07

        數學課后教學反思12-28

        《觀潮》教案設計09-01

        《赤壁》教案設計09-04

        《背影》教案設計11-27

        《菊花》教案設計09-04

        數學課前演講稿02-11

        數學課程教學反思12-23

        數學課件角的比較05-1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